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_超越_范式_之争_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_超越_范式_之争_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_超越_范式_之争_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_超越_范式_之争_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王正毅

!内容提要?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围绕着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领域展开研究:一个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另一个是国际体系的研究。基于在这两个领域中具体研究议题的设定和分析性工具的使用,我们可以将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们划分为 两代 :20世纪70-80年代的学者为 第一代 ,其核心任务是为寻求解释政治和经济的关联性而进行 范式 争论;而90年代以来的学者为 第二代 ,其核心工作是通过使用分析性工具使问题领域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具有可检验性。作者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内政治和国际经济相互作用以及国际体系这两个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议题的变化进行总结,力图回答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核心问题:一是基于 全球化 而设定具体研究议题的 第二代 学者是如何逐渐超越围绕 美国霸权衰退 而设定具体研究议题的 第一代 学者的;二是分析性工具的引入如何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在具体的问题领域中具有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学;利益;制度;偏好

!作者简介?王正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邮编:100871)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编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00(2010) 10-0004-18

*本文是在作者#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第十章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4

%

2010年第10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直围绕着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领域展开研究:一个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个是国际体系

的研究。&所不同的是,20世纪70-80年代 第一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主要是围绕着 美国霸权衰退 及其对国际体系的影响这样的一般纲领来确定两个领域的具体研究议题,而90年代以来的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则立足于全球化来确定两个领

域的具体研究议题。?本文试图从研究路径的角度出发,对过去40年国际政治经济

学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体系这两个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 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偏好与政策选择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关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分析上,并因此形成四种具体的研究路径: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

径以及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前两种研究路径主要是基于 国家是

单一的行为体 的假设来研究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这是20世纪70-80年代 第一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所普遍采用的,并被90年代以来的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不断深化;而后两种研究路径则将国家这个 黑匣子 打开,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来研究对外经济政策,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们普遍推崇的研究路径。

(一)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在 第一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中,无论是继承自由主义或现实主义学术传统,还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传统,以体系为中心(syste m centric approach)来研究国家的对外经

%5%&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5页。关于 两代 的较早划分,读者可以参阅王正毅:#超越 吉尔平式 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第22-39页。最近,基欧汉根据研究议题将两代学者所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冠之为 旧国际政治经济学 和 新国际政治经济学 ,详细论述,读者可以参阅Rob ert O .K eohan e , Th e O l d IPE and t he New, R e v ie w of In ternationa l P olitical E cono m y ,Vo.l 16,No .1,2009,pp 34-16。

关于前三种路径富有总结性的经典文献当推G.J 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 i chaelM astand

uno , Introducti on :Approaches t o Exp lai n i ng Am erican Forei gn E conom ic Policy , In t erna tional Organiza tion ,Vo.l 42,No .1,1988,pp 1-14。笔者在总结过程中与其有所不同的是,约翰%伊肯伯里(G.

John Ikenberry)、戴维%莱克(David A .Lake)和迈克尔%马斯坦多诺(M i chael M astanduno)是以研究议题为核心进行总结的,而笔者则是以研究路径的前提假设为核心进行研究的。

济政策是非常普遍的。不管他们在具体的主张上是如何的不同,但在强调国际体系或世界体系的重要性上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研究路径主要有如下三个最为基本的假设:

第一,世界经济体系是有结构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不管世界经济体系如何演变,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却是既定的,这种结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中心和边缘。至于哪些国家处于核心区,哪些国家处于边缘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国家是单一行为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家是有富裕和贫穷之分的。但在回答为什么国家会有富裕和贫穷之分时,继承不同的学术传统的学者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自由主义者认为,富国之所以为富国而穷国之所以为穷国,这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这是由这些国家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而导致的;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由于富国和穷国之间的 不等价交换 而导致的。

第三,体系决定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选择。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对外经济政策,是由该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一般而言,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区,因而倡导自由贸易,而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一般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区,因而推行贸易保护或战略贸易。

(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以国家为中心来研究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路径,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起源于欧洲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斯%韦伯(M ax W eber),但在美国政治学界,将国家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并置于国际关系研究中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试图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差异性,其代表人物有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K rasner)、西达%斯考切波

(Theda Skocpo l)、&彼得%卡赞斯坦(Peter K atzenstei n )以及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 ilp i n )等国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这种研究路径的关键是如何定义国家,对此,学者们存在着很大分歧,因对国家定义的差异,学者们在分析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时侧重点不同。这些分歧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将国家定义为一种组织结构或制度安排,其研究的重点是制度或组织惯性。国家作为一种组织结构或制度安排,它是历史形成的,因而是不可逆的。这种组织结构或制度安排一旦形成,就有某种制度惯性或组织惯性,这种惯性不会因为某个%

6%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Theda Skocpo,l Bri ng i ng t he S t ate Bac k I n:S trat egi es ofAnalys is i n Curren tResearch, i n Peter Evans ,Di etri ch Ru esche m eyer ,and Th eda Skocpo,l eds .,B ri ng i ng t h e S t a te Back In ,C a mb ri dge :C a mb ri dge Un i versity Press ,1985,pp .3-43.

2010年第10期

个体或某种观念而产生大的转折。这种制度惯性或组织惯性会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首先研究国家作为一种组织或制度的特点。

第二类将国家看做是一个行为体,其研究的重点是政治家或行政官员的偏好。这种研究路径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假设,这就是在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也许存在着许多参与者,但相对于其他参与者,唯有政治家和行政官员能够将国家利益而不是某种 特殊利益 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因此,如果将对外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国家的 国家利益 的组成部分,就应当首先研究政治家或行政官员在对外经济决策过程中的偏好。

第三类将国家看做是一种由官员和制度组成的国内政治结构,其研究的重点是国家的制度特性如何影响对外经济决策的过程以及官员执行政策的能力。这种研究路径的基本假设是:民族国家并不总是相同的,即使同为民主国家,各国的国内政治结构也是不同的,这种结构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赖以产生的社会不同,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紧密关系不同。这种国内政治结构的不同使得国家在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一种制度还是作为一个行为体,所扮演的角色很不相同,有的国家扮演着 强 角色,有的国家扮演着 弱 角色,而 强 国与 弱 国所制定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三)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与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侧重研究官僚政治结构对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影响所不同的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还出现了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这种研究路径主要偏重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是如何通过相互竞争或联盟来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这种研究路径最早始于E.E.沙特施奈德(E.E.Schattschne i d er)于1935年出版的#政治、压力与关税?(Po litics,Pressure and the Tariff),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被提及的著作主要是彼得%古雷维奇(Peter Gourevitch)于1986年出版的#艰难时期的政治:对国际经济危机反应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路径主要有如下两个最为基本的假设:

第一,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国家利益实际上反映了国内不同政治集团以及社会力量的利益,因此,社会在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制度本身并非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民主国家,我们既不能设想政府官员的利益偏好是一致的,也不能假设制度本身是脱离

&Peter Gou revitch,P olitics in H ard T i m es:Co mparative R esponses t o In t erna tional E cono m ic Crises,1986.

%7

%

社会力量的,因为选举本身就表明政府或制度的偏好受制于社会力量。

第二,对外经济政策是社会中不同的政治集团以及社会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社会不是铁板一块,社会是由不同的政治集团(比如政党)以及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如工业协会、劳工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组成的。在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这些利益不同的政治集团以及社会群体总是通过竞争或联盟努力将自己的利益反映在对外经济政策之中。

(四)以行业间生产要素流动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无论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还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考察一种相对静态的对外经济政策,因为它们都假设国内的利益集团(阶级联盟和行业联盟)是既定的,因而也是稳定的。但这两种研究路径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阶级联盟,而有时又会出现行业联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以行业间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为中心,研究生产要素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行业之间的流动对阶级分化的影响程度,由此出现了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从而将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研究路径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一位是罗纳德%罗戈夫斯基(Ronald Rogo w sk i),其代表作是#商业和联盟:贸易如何影响国内政治结盟?;&另一位是迈克尔%希斯考克斯(M ichae l J .H iscox),其代表作是#国际贸易

与政治冲突:贸易、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这种研究路径主要基于如下三个基本假

设:

第一,政治联盟在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贸易会导致社会分化,从而引发国内政治冲突。在贸易政治的研究中,一般将贸易引发的社会分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行业的社会分化,这类研究明确地假设以行业为基础的政治联盟,关注行业集团(又称 特殊利益集团 )与劳工组织在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冲突,其代表人物是前面提及的古雷维奇教授,(这种基于行业的社会分化对于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被引用的经典证据是1930年美国国会在行业集团游说下通过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另一类是基于阶级的社会分化,这类研究明确地假设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

8%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

?

(Rona l d Rogo w sk,i Comm erce and C oa litions :H o w Trad e Affec ts Do m estic P olitic a l A lignm e n ts ,1989.M i chael J .H is cox ,In te rnationa l T rade and P olitic a l Conflic t :Co mm e rce ,C oalitions and M obilit y,Pri nce ton:Pri n cet on U n i versit y P ress ,2001.Peter Gou revitch ,P olitics in H ard Ti m es :Co m pa rative Re s pon ses to i n t erna tional E c on o m ic Crises ,

It haca and London :

Cornell U n i vers it y P ress ,1986.

2010年第10期

主要关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所有者在贸易政策上的冲突,其代表人物是罗戈夫斯

基教授。&这种基于阶级的分化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学者们广泛援引的经验证据是19世纪英国工人与资本家联合起来与执政的保守党以及土地所有者进行斗争,以支持更加自由的贸易,反对#谷物法案?。

第二,政治联盟并不是稳定的,政治联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现实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联盟并不完全是基于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或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政治学者们曾通过研究选举来探讨相关国家的政治联盟状况,在关于选举(比例代表制度或直接选举)是促使政治家迎合广泛的利益(阶级利益)还是迎合特定利益(行业利益),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可以假定在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但更为基本的却是阶级联盟。在任何国家和社会中,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并不完全是固定的,随着利益分配的变化,二者有时是可以转换的。

第三,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行业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根据行业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来确定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是行业联盟还是阶级联盟)是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迈克尔%希斯考克斯的学术贡献。在他看来,经济学理论中无论是假设生产要素完全流动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模型,还是假设生产要素完全不流动的李嘉图-维纳模型,它们都是两个极端。在现实中,生产要素在不同的行业流动的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生产要素在历史上六个国家不同行业流动程度的比较,希斯考克斯发现: 在贸易政治中形成什么类型的政治联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生产要素在行业间流动的程度。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高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而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低的时候,则更容易出现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 ?

以上基于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制定的分析而发展出的四种研究路径,是经过 两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近40年的学术努力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但在运用这四种研究路径时,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国家是对外经济决策过程的主要行为体,对外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国

%9%&

?Rona l d Rogo w sk,i Co mm erce and Coa lition s :H o w Trad e Affects D o m esti c P olitical Ali gnm e n ts ,Pri n cet on:Pri nceton Un i vers i ty Press ,1989.[美]迈克尔%希斯考克斯著,于扬杰译:#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贸易、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际体系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国家自身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和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正好解释了这一点,但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同样体系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在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尽管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不是唯一的行为体,任何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但要受到阶级联盟的影响,还要受到行业联盟的影响,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和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分别认识到这一点,但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阶级联盟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跨国之间的行业联盟或跨国之间的阶级联盟是如何转化的。所以,上述四种研究路径的划分,只是为理论研究方便之用,任何一种研究路径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国家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问题领域的优先性。以上研究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四种路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告诫我们,在分析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不但要看到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还要关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具体问题领域。在不同的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关联性、国家-社会关联性以及国内-国际关联性的程度以及表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在贸易领域,由于世界贸易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国内的行业和阶级受贸易的影响也是比较明确的,因此,运用四种研究路径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于具体运用哪一种研究路径,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由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国内阶级和社会联盟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运用任何一种规范的研究路径都需要谨慎。在直接投资领域,国际多边投资协定远没有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国际协定完善,跨国公司东道国不但影响东道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而且也会影响母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因此,即使是运用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也要顾及不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优先考虑的产业。事实上,在现实的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很难将世界经济体系、国家、社会以及生产要素完全割裂,但在具体问题领域分析中,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偏好,学者们或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将其中之一作为主要变量来分析具体的国家对外经济政策。

二国际体系:机制/制度设计与战略选择

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的研究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关于国际制度/国际机制的研%

%

10

2010年第10期

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趋向:第一,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的研究,以此区别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对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冲突的过分关注。第二,通过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的关联性来研究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寻求国际制度或国际机制的国内政治根源,由此发展出 新自由制度主义 ,以此区别于新自由主义。第三,通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将国际体系中的国际制度/机制的设计以及相关国家的战略选择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以此有别于 第一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对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的争论中。

(一)机制/制度与国际合作

在假设国家是理性的条件下,机制/制度为什么能阻止国家我行我素的政策行为并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呢?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机制/制度在国际合作中主要有如下

三种功能。

&第一,机制/制度具有强制功能。机制/制度的首要功能是通过使参与者的行为合法化而限制参与者的行为。由于国际体系中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这就很容易使得参与国具有免费搭车的动机。机制/制度作为相互合作的行为体共同产生的第三方,它可以通过强制性的协定或者协议阻止行为体双方的相互背叛或者免费搭车行为。也就是说,机制/制度既可以通过积极的措施鼓励成员国遵守业已建立的规章、规则、规定和程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为处于金融危机中的韩国和泰国提供贷款,鼓励韩国政府和泰国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建议;机制/制度也可以通过惩罚性的措施对那些违反业已建立的规章、规则、规定和程序的成员国进行惩处,如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是基于国际协定来解决各种争端,防止或阻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机制/制度的强制功能要求参与者应该权利与义务并重。

第二,机制/制度具有监督功能。如何进行利益分配是国际体系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关心的问题。一般而言,国际体系中的利益分配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共同获利、共同失利、零和利益(一方获利意味着另一方失利)以及和谐利益(一方能够完全主导利益

分配)。?在这四种利益分配方式中,后两种分配方式主要依靠国家的实力,而前两种方式就不是国家实力所能解决的,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来解决。机制/制度作为第三方由于具有监督功能,因而也可以帮助成员国解决利益分配中的冲突。机制/制度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议事日程来了解成员国各自偏好的结果,使得各方都能顾及彼

%11%&

?John Ravenh il,l ed .,G loba l Politi ca l E conomy ,Oxford :Oxford U n i vers it y P ress ,

2008,p .82.Davi d A.Bald w i n,ed.,N e orea lis m and N e oliberalis m:Th e C on t e mporary D ebate ,Ne w York :Colu m b i a Un i versity Press ,1993,

pp .29-53,234-249.

此的利益偏好,如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 东京回合 谈判中,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在非关税壁垒上的主张不同,但通过相互协商,最终在非关税壁垒的减让上达成一致;机制/制度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领域来建议成本如何分摊,防止双方因成本分摊的争论而导致共同失利,如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 乌拉圭回合 谈判中,由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新贸易领域的成本分摊上存在分歧,最后导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解体。所以,机制/制度虽然并不能解决国际体系中所有的利益分配问题,但机制/制度的监督功能确实可以帮助解决国际体系中因国家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争执而导致共同失利的困境。

第三,机制/制度具有预期和补偿功能。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按照基欧汉的研究,&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信息不对称,某些行为体可能比其他行为体对一种形势所占有的信息更多;二是道德风险,某些行为体可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去追求冒险而不是规避风险的行为;三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某些行为体总是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国际体系中这些不确定性使得许多国家对合作信心不足,因而在政策上举棋不决,摇摆不定。机制的建立或者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不确定性,但至少可以减少这些不确定性。机制/制度所制定的规则使得预期的领域缩小了,因而不确定性相应就降低了;机制/制度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交流,所以分配的不对称性得到了缓解;机制/制度关于各种特定议题的具体规定加大了不负责任的行为的成本;机制/制度的持续存在使得合作的长期利润可用来补偿即时成本,从而可以缓解道德风险。

(二)制度设计、战略互动与博弈论

与 第一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相比,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在国际体系研究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进展,就是将博弈论这种分析工具引入国际机制/制度的设计

和谈判之中,?从而使得国际机制/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博弈论不但使得 国际合作 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而且使得 国际合作 在现实中变得与 冲突 研究一样具有可操作性。这里我们仅以被国际政治经济学界广泛使用%

12%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7页。

关于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对国际制度研究的一些富有影响的成果,读者可以参阅[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黄仁伟、蔡鹏鸿等译:#国际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这方面标志性的成果,读者可以参阅P i erre A llan and Ch ri sti an Schm idt ,ed s .,G a m e Th eory and In ter

na tional R elation s :P refere n c e ,Informa tion and Empiric a l E vi d e n c e ,

1994;Andreas H asenclever ,Peter M ayer and Volker R i tt erberger ,Theory of Interna tional R e g i m es ,C a mb ri dge :C a mb ri dge U n i vers it y Press ,1997;莉萨%马丁、

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2006。

2010年第10期

的四种博弈模型为例,分析一下国家之间如何通过战略选择既能阻止国际体系中的

搭便车 现象,又能在国际体系中进行合理的 利益分配 。

&1.协作博弈

协作博弈(co llabora ti o n ga m e)经典模型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囚徒困境(prisoner )s dile mm a),也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最为透彻、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博弈模型。在囚徒困境的经典博弈模型中,A 和B 分别代表两个行为体(罪犯),S1(不招供罪行)和S2(招供罪行)代表他们的行为战略选择。他们的利益在于所受惩罚的轻重程度,其中4表示利益最大(所受惩罚最轻),1表示利益最小(所受惩罚最严重)。囚徒困境的经典模型描述的是如下这样一种情况:两个罪犯(A 和B )共同参与了一项犯罪活动,在没有串供可能性的情况下,各自选择什么样的战略(S1表示 不招供 ,S2表示 招供 )来面对法官的审问,从而达到惩罚最轻的效用(4表示惩罚最轻,1表示惩罚最重)。法官告诉他们每个人的规则是,如果他们招供将减轻处罚(见图1)。B

S1

S2A S1

3,3(P )1,4S24,12,2(N )

图1 协作博弈

注:S1表示不招供,S2表示招供,P 表示帕累托最优,N 表示纳什均衡。

协作博弈战略选择的结果是:如果双方的战略选择不一致(例如,A 选择S1,B 选择S2;或者A 选择S2,B 选择S1),结果是一方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方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失(4,1或者1,4),这样必然导致受损的一方改变战略;如果双方的战略选择相一致(例如,A 和B 都选择S1,或者A 和B 都选择S2),其结果是双方的利益效用相同(3,3或者2,2)。如果A 和B 双方都选择S1,其效用(3,3)对双方都是最优,但是这种结果很不稳定,因为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战略达到利益最大化,这样就回到损害对方的局面中(4,1或者1,4);如果A 和B 双方都选择S2,其结果(2,2)最为稳定,因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战略从而使得自己获益更大(纳什均衡),但是,这种战略选择的结果对双方而言只能是次优。

%13%&这里主要参考P i erre A ll an and Christian Schm idt ,eds .,Gam e Theory and Interna ti ona l R ela ti on s :P ref

e rence ,

Infor ma tion and Empiric a l Ev i dence ,Edwa r d E l gar Pu blis h ing L i m ite d,1994;And reas H asenclever ,Peter M ayer and Vo l ker R i tterberger ,Th e ory of Interna tional Regi m es ,1997;J ohn Ravenh il,l ed .,G lobal Politi cal E cono m y ,pp .73-80;Davi d A .B al dw i n ,

ed.,N eore a lis m and N eoli bera lis m:Th e Conte mpora ry D ebate ,pp.29-115;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第35-64页。

协作博弈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协作博弈的均衡结果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次优,双方都想摆脱次优的困境,所以,不合作就成为博弈双方主导的战略。第二,在协作博弈中,因为任何一方都有通过欺骗对方而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所以,处于协作博弈中的双方存在着背叛和搭便车的可能性。

协作博弈对于我们研究国际关系有两点重要启示:第一,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是解决囚徒困境的重要途径,而在相互合作中,任何国家都需要获得有关其他国家行为的广泛信息。如果没有信息透明的制度或机制作保证,每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采取不合作的战略,这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次优。第二,解决国家之间的囚徒困境必须有强有力的正式制度或者机制做保障,通过建立较强的制度或者机制,使得背叛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或者机制的监督以及强制力,就很难避免自利国家的背叛行为或者免费搭车行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协作博弈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国际体系中的 集体行动 问题或 公共物品 问题。而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协作博弈通常被运用在两类问题的分析之中:一类是互惠贸易自由化,另一类是资源的集体管理。

2.协调博弈

协调博弈(coordinati o n ga m e)的经典模型称为性别大战(battle of t h e sexes)。在该博弈模型中,行为体A代表丈夫,行为体B代表妻子,S1代表看戏,S2代表看球。夫妻约定在下班后一起度过晚上的时光,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相互之间失去联络,因此两人都面临着是去戏院看戏还是去足球场看球的选择。夫妻二人面临的难题是:妻子更喜欢看戏,而丈夫更喜欢看球,而且他们只有在一起看球或者看戏双方才会很满意;如果夫妻双方分开行动的话,双方都不是很满意(见图2)。

B

S1S2

A

S14,3(P,N)1,1

S21,13,4(P,N)图2协调博弈

注:S1代表合作,S2代表背叛,P表示帕累托最优,N表示纳什均衡。

协调博弈中战略选择的结果是:如果双方都选择自己的偏好,即丈夫选择去球场看球,而妻子选择去戏院看戏,那么由于他们不能在一起,因此双方都不满意(1,1或者1,1);如果双方都同时选择一起去看戏,或一起去看球,尽管都会有一方略微做出让步,却能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4,3或者3,4)。

%

14

%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2010年第10期

协调博弈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尽管博弈双方的偏好有所不同(如丈夫偏好看球,而妻子偏好看戏),但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和选择趋向(例如,夫妻双方都希望在一起看球或看戏)。第二,博弈双方必然有一方做出轻微的让步,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由于双方在利大利小分配上的争执,最后导致 共同失利困境(d i le mm a of co mm on aversion) 的可能性,即双方都最不愿意得到的结果。

协调博弈对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是:处于协调博弈中的国家,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偏好的结果,但由于没有主导战略,所以双方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在两种均衡结果中何者将获胜。如果能够通过协定或者协议使得双方在分配问题上达成一致,就可以获得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协调博弈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界被广泛应用于三个具体研究议题的分析中:一是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英国关于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的博弈;三是最近欧盟内部关于货币统一的博弈。&

3.保证型博弈

保证型博弈(assurance ga m e)的经典模式通常被称为 猎鹿博弈(stag hunt ga m e) 。模型中的行为体A和B分别代表两个猎人,S1表示两个猎人只选择等待时机捕获一只经济价值比较大的鹿;S2表示双方先开枪捕获经济价值比较小的兔子而放弃捕获鹿。猎鹿博弈的经典模型描述的是如下这样一种情况:两个猎人A和B在傍晚的时候一起出去打猎,他们分别在一个猎场的两边等待鹿的出现。如果两个猎人的目标是共同捕获一只经济价值比较大的鹿(S1)的话,他们就必须耐心等待鹿的出现,从而放弃捕获其他动物(如兔子)的机会。假如一只经济价值比较小的兔子出现,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先开枪(S2),尽管他们中有人会捕获到兔子,但由于惊动鹿的出现,因而失去捕获鹿的机会(见图3)。

B

S1S2

A

S14,4(P,N)1,3

S23,12,2(P,N)图3保证博弈

注:S1代表捕鹿,S2代表捕兔,P表示帕累托最优,N表示纳什均衡。

保证型博弈中行为体的战略选择结果是:如果行为体的任何一方怀疑对方等鹿的动机(S1),那就可能将对方推向选择先捕获兔子(S2),其结果就是自己的收获最小

%

15

% &John Ravenh il,l ed.,G l obal P olitical E cono my,p.77.

(1,3或者3,1);如果行为体双方都背叛对方,其结果对双方虽然是均衡的(2,2),但对双方都不是最优的;如果行为体双方能够遵守彼此之间的协定,其结果不仅是均衡的,而且对双方都是最优的(4,4)。

保证型博弈有两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第一,两个行为体有一个共同偏好的最优结果(4,4),由于双方都没有主导战略,因此,只要双方合作就可能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帕累托最优)。第二,虽然相互背叛在博弈中也有一个均衡结果(2,2),但这个结果对双方而言是次优结果,而不是最优结果,这就不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性,所以行为体双方没有背叛的动机。

保证型博弈给国际关系学者的启示是:在保证型博弈中,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体,如果其拥有公开透明的内部制度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就能通过相互合作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任何国家的单边行动都不利于其利益的最大化。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对他国的动机产生怀疑而采取背叛战略,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国家行为的理性化是保证此类博弈中国家达到利益最优的关键。如果参与博弈的国家的信息是透明的,而且各国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没有必要

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保证型博弈主要用于全球金融市场或地区金融市场中相

关国家如何进行合作的分析中。

?4.劝说博弈

以上三种博弈模型分析的是在行为体偏好对称条件下的博弈选择,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着行为体偏好不对称的博弈,劝说博弈(suasi o n ga m e)就是其中的一种(见图4)。B (处于劣势但勇敢)

S1S2

A (处于强势)S1

4,3(P )3,4(P,N )S22,21,1

图4 劝说博弈

注:S1代表合作,S2代表背叛,P 表示帕累托最优,N 表示纳什均衡。

劝说型博弈又称兰博博弈(Ra m bo ga m e),主要是由德国的学者迈克尔%佐恩(M ichae l Z rn)和美国学者莉萨%马丁(Lisa M artin)提出的。佐恩于1990年分析冷%

16%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

?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第49-51页。John Ravenh il,l ed .,G loba l Politi cal E cono m y ,p.76.

2010年第10期

战时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相互合作时发现这样一种情形:&当集体行动结果可能(通常是)为次优时,行为者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最优而拒绝合作,除非利己的 兰博们 得到 劝说 :合作有利于他们长期的利益,或者关乎他们从属的共同体的安危,或者与其他问题相关联,在这种情形下,不满意的一方通常会尽量将其他事务牵连进来,以改变自己的不利情形。后来,佐恩借用风靡一时的动作片#第一滴血?的主人公 兰博(Ra mbo) (虽处于弱势却是孤胆善战的英雄)的名字将这种情形称为 兰博情形 。而几乎在同时,美国学者马丁在研究作为霸权国的美国与其他国家在对技术出口的控

制的合作机制时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形,马丁称其为 劝说博弈 。

?劝说型博弈中行为体双方的战略选择结果是:当行为体A 将合作作为主导战略,如果行为体B 选择合作战略,那么行为体A 获得了其最偏好的结果(4,3),但由于行为体B 所获得的结果是次优而不是最优,所以行为体B 通常对这种结果不满意;当行为体B 采取背叛或者免费搭车行为时,如果行为体A 作为惩罚也采取背叛时,其结果要么是行为体A 放弃主导战略(1,1),要么是行为体B 对得到的结果也是其不愿意的(2,2);当行为体A 坚持其主导战略,同时又能通过策略上的问题联系方式给予行为体B 以额外补偿时,就可以得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3,4)。

劝说型博弈的基本特征有三个:第一,两个行为体的利益偏好是不对称的。第二,强者一方将合作作为主导战略,并愿意单方面提供公共物品。第三,博弈双方不但存在利益分配问题(正如在 协调博弈 中一样),而且还存在着背叛问题(正如在 囚徒困境 中一样)。

劝说型博弈对我们研究国际关系的启示是,在现实的国际体系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在实力和利益偏好上是对称的,当国家之间在实力和利益偏好不对称且处于优势状态的国家(如霸权国家)愿意采取主导战略单方面提供公共物品时,强国必须面对其他国家 搭便车 的挑战。如果强国采取单边行动而允许弱国 搭便车 ,那么为强国所主导的公共物品就会陷入前面所讨论的 囚徒困境 中,而这是强国所不愿意的。如果强国更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强国就必须劝说或者强迫其他国家来合作,这必然涉及强国与合作国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得强国面临新的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强国通常通过问题联系途径(issue-linkages)采取两种战略劝说弱国合作:一种是威胁

%17%&

?M i chael Z rn , Intra-G er m an Trade :An E arly E ast –W est Reg i m e , i n Volker R ittberger ,ed .,In ter na tional R e g i m es in Ea st -W est P olitics ,London :P ri nt Pub lis hers L t d.,1990,

pp .151-188.L is a M arti n , In terests ,Po w er and M u ltilateralis m, Interna ti ona l Organiza tion,Vo.l 46,No .4,1992,pp .765-792.

(减少给弱国的偿付额度),另一种是承诺(提高相互合作所支付的额外额度)。&在这

种两种战略中,尽管强国都要付出成本(如果威胁没有效果,强国必须承担高昂的成本;如果承诺有效,强国也只能得到次优的结果),但强国在国际层面上却拥有了持久的主导权,这种持久的主导权可以补偿即时付出的成本。所以,处于劝说型博弈中的国家,只要相互之间建立了可信度,相互合作既能避免 免费搭车 现象,也能进行利益的合理分配。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劝说型博弈通常被引用的案例是上文提到

的美国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以及在冷战期间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合作。

(以上四种博弈模型是博弈论被引进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后最为常用的模型。引入博弈模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加强国家之间相互合作以及如何避免国家之间的冲突。在国际体系中,加强国家之间相互合作、避免相互之间冲突的途径也许有很多种,但历史经验表明,制度/机制的途径是其中最具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途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制度/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国际冲突。由于博弈论被作为分析工具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中主要是解决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所以,根据这些博弈模型的基本特征以及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初步评估出制度/机制对于解决国家利益分配的难易程度:保证型博弈由于是 没有分配冲突的合作博弈 ,所以非常容易解决;协调型博弈虽然是 存在分配冲突的合作博弈 ,但也容易解决;协作博弈由于存在着 进退两难境况 ,所以很难解决;而劝说型博弈不仅涉及利益分配,而且还涉及免费搭车,所以最难解决。

(三)博弈论的局限性

尽管这些博弈模型对于理解已有的国际机制/制度以及设计新的国际机制/制度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正是由于这些分析工具的引入,才使得国际机制/制度研究超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概念争论,从而在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和检验性,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以国际机制理论为核心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过分夸大博弈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博弈论作为一种理性分析工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与博弈论的基本假设密切关联。

1.理性的有限性%

18%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

?

(

?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第46-47页。John Ravenh il,l ed.,G lobal Politi ca l E cono my,pp.79-80;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第46-48页。Vol k er R i tt erberger ,ed .,In ternati ona l R e g i m es i n Ea st -W est P olitics ,pp.151-188.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读者可以参阅Andreas H as en cl ever ,Peter M ayer and Volker R itterb erger ,T heory

o f Interna ti ona l R e g i m es ,

1997;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2006。

2010年第10期

博弈论最为基本的假设是,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作为理性的个体总是能没有错误地计算出达到某种特殊目的的最佳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人是理性的,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为任何人不可能是全知的决策者、任何人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的选择、任何人也不可能考虑到其他人的选择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所以在有限理性假设中的人,与其说将其效用最大化,不如说是效

用的满足。

&2.偏好的社会局限性

博弈论还假设,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独立理性选择。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理性的有限性,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选择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在政治活动中,人们通常是通过某种情感来表达他们对某种特殊价值的忠诚,或对某种社会规范的反感。理性选择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假设人是抽象的工具理性动物,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其偏好选择要受到诸如阶级、意识形态以及权力这些社会属性的影

响。?特别是当我们将理性选择用于国家行为的分析时,我们很难忽视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的实力对国家行为选择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当国际关系学者将理性分析工具应用于国家行为选择时反复强调 国家是理性的 主要原因。

3.集体行动过程的复杂性

博弈论被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必须面对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当任何国家决定是否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时,这个决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而言,任何国家的决策过程都要受到三个政治要素的制约,即该国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该国的特殊

实力以及该国国内联盟的强弱程度。(换句话说,国家之间形成集体偏好既要受到相

互之间业已形成的结构影响,也要受到不同问题领域优先性的影响,还要受到相互之间互动过程的影响。尽管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给予了尽可能的关注,但如果我们认为博弈论已经囊括了国际关系结构和过程的所有变量,就很容易犯简单化的错误,出现政策决策上的偏差。

4.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

博弈论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假设就是所有参与者拥有共同知识,而这主要取决于参与者所拥有的信息。博弈论在理论上已经发展出不同信息状态下的各种模型,诸如完

%19%&

?

(Andre w H i ndm oor ,Ra tional Choice ,H ound m ils ,B as i ngst oke ,H a m psh i re ;N e w York :Pub li sher :Pal grave M ac m illan ,2006,p .16.Andre w H i ndm oor ,Ra tional Ch oice ,

pp.14-15.P ierre A ll an and Christian S chm i d t ,eds .,Gam e Theory and In ternationa l R elation s :Pre ference ,Infor ma tion and Emp i rical E vi d e n c e ,

p .3.

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尽管国际关系学者已经将这些不同的博弈模型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都基于一个假设:无论是在国内政治中,还是在国际谈判中,行为体所拥有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而在现实政治市场中,我们不但要拥有真实的信息,还要剔除虚假的信息。对于真实的信息,我们可以应用博弈论的模型进行分析,但如果我们将虚假的信息误认为是真实的信息,其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关系学者在应用博弈论分析国际关系时反复强调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结论

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过去40年在两个研究领域(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国际体系)研究议题、核心概念以及分析性工具的使用进行总结,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三个一般性结论。

第一,核心概念的确定和认同。将 利益(i n terest) 与 制度(instituti o n)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可还原的两个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既有学理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在理论研究上的重要贡献。全球化促使人们对 国家利益 进行重新界定并深化具体的研究议题,例如,国家利益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国内不同的阶级和行业集团的偏好决定的;全球化也促使人们对制度设计和谈判进行思考,通过制度设计来阻止国际体系中的 搭便车 现象,并通过谈判在国际体系中进行合理的 利益分配 。核心概念和研究议题的确定和认同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知识共同体。

第二,问题之辩逐渐取代范式之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理论演进,不仅与国际关系的现实变革密切相关,也与国际关系的理论论战相关联。在过去40多年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四次理论论战,而后三次论战(20世纪70年代自由主义挑战现实主义、80年代新自由主义/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论战、90年代理性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论战)一直左右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像20世纪70-80年代的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论战但不断彼此吸收对方理论养分而修%

20%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 范式 之争?

&这方面被国际学术界广为称颂的著作当推H elen V.M il ner ,In t erests ,In stit u tions and Infor m ation:D o m estic P olitics and In te rnationa l R ela ti on s ,Princeton :P ri nceton Un i versity Press ,1997。

2010年第10期

正自己一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在最初的论战中也都强调双方的差异性,如理性主义强调偏好、信息、战略和共同知识,而建构主义强调认同、规范、知识和利益,但双方却都承认自身的局限性,理性主义承认无法解释共同知识的来源,而建构主义承认没有提出解释战略的理论。&随着论战的深入,双方都意识到各自在认识世界政治的局限性以及双方之间的互补性。坚持理性主义的学者认识到,如要解释共同知识的来源,就必须了解行为体的社会规范,而这正是建构主义的范式;建构主义也认识到,如要解释利益的社会化过程,就必须了解行为体的偏好,而这正是理性主义的范畴。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这种互补性为问题之辩逐渐取代范式之争奠定了方向性基础。

第三,寻求共同的分析工具。通过使用分析性工具来拓展和深化具体的研究议题,进而使得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的具体问题领域具有可操作性,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阐明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分歧,如理性主义假设行为体的偏好和共同知识是既定的,因而可以进行战略性讨价还价,而建构主义假设行为体的身份是给定的,因而可以在环境中进行讨价还价。但博弈论同时也为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未来进一步的融合提供了分析工具,如理性主义认为,为促进物质利益而建立的制度可以产生规范结构,而建构主义认为,规范可以确定博弈者的选择范围并决定他们的偏好。博弈论作为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共同认可的分析工具,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径。

[收稿日期:2010 07 25]

[修回日期:2010 08 29]

[责任编辑:谭秀英]

&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40页。

%

%

21

W orld Econo m ics and Politics No.10,2010

Abstracts

G loba 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 l Econom y:Beyond Paradigm atic D e bates ?

W ang Zhengyi(4)

!Abstract?I n the past four decades,I PE has evo l v ed t w o related though disti n ctive sites for research:the i n teractions bet w een do m estic po litics and internati o na l po liti c al econo my,and the i n ternational syste m.In ter m of research agenda and appr oaches, IPE scholars si n ce1970s cou l d be div i d ed into t w o genera ti o ns,the first generation re fer to those i n1970s and1980s w ho m ainly seek different parad i g m s to interpret the li n kages bet w een po litics and econo m y,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i n clude those after 1990s w ho accept and m ake use o f analytical too ls to m ake key concepts o f issue do m a i n s verifiab le and operati o na.l By survey of key concepts and research agenda re gard i n g the i n teracti o ns bet w een do m estic politics and i n ternati o na l po liti c al econo my and the i n ternational syste m,the author tries to ans w er the follo w i n g t w o questi o ns: firs,t how the second generation I PE scholars centered on globa lizati o n go beyond the first generati o n based on the dec line o f Am erican hege m ony to do m i n ate the re search agenda of I PE;ho w ana lytical tools such as for m a l m ode ls and ga m e theo r y m ake key concepts o f I PE in these t w o do m ains verifiable and operati o na.l

!Key W or ds?g lobalization,I PE,i n teres,t i n stit u ti o n,preference

!Au t h or?W ang Zhengy,i Pro fessor o f School of Internati o na l Studies of Peking U niver sity.

Cooperation Proble m s,Pow er Struct ure,Governance D ile mm a,and Int ernational Instit ution

Qu Bo(22)

!Abstract?G l o ba lizati o n depends on e ffecti v e po litical foundation.Inter national institu %

156

%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A、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ACDE )。 A、非公众 B、内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 ABC )。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见报率 E、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BCD )。 A、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 ABCDE )。 A、个体自身 B、人际传播 C、小团体传播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 ( 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 AE ) A、首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DE ) A、领导政绩评价 B、服务评价 C、民主建设评价 D、廉政建设评价 E、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 CDE ) A、规范与范导功能 B、宣传作用 C、激励功能 D、辐射作用 E、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E、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 ABCDE ) A、问候语 B、请托语 C、致谢语 D、礼赞语 E、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BCDE )。 A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理论式和分析方法 本文旨在从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反思中,讨论一下经济学方法和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它们是:关于经济学理论式及其比较;关于实证分析;关案例研究。 1、经济学的理论式 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由于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式或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式;三是作

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它是人工式或构造式。虽然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式的基本部分,但是,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象”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我们以下的分析主要是讨论和运用式的后面两种含义。 经济学的式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宇燕,1993)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容,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姓名:陈刚 班级:艺术设计系公共三班学号:35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观念创新 21世纪是充满变化的时代,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说,“这个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所有变化中,呈现为世界性、主导性的趋向应首推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如同不可阻挡的大潮扑面而来,所有企业都被裹挟其中交受到深刻影响。相应地,企业所处的公众环境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急剧变化,这一变化给公共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置身其中,企业惟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清晰识辨公共关系的新格局,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公关战略目标和方向,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的过程;是一种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规模及形式不断增加,各种次源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配置,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前就曾经出现过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是这一进程被资本主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近10年来,在信息技术的直接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潮流来势凶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全球化流运。 首先,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184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到1998年已增至13263亿美元。就增长速度而言,1980年~1998年,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周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其次,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众多大型或超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5000亿美元。间接投资的数额更大,1996年底世界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达20.2万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交易的资本存量由1980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5万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持续的、无止息的扩张冲动和国际渗透,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再次,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由此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规模。每天经过纽约、伦敦和东京金融市场的货币交易量,已由10前的190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万亿美元。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论文关键词:劳动过程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引论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需要从“问题”中升华出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论”—马克思主义总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这一科学范式作为明确的理论指导,其主体内涵是通过劳动过程整体历史(演化)观,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劳动过程一价值一资本一市场经济,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内生于历史逻辑过程。这一范式并不意味着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任何的放弃,而是着眼于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具体经济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作为分析范式中的重点。 一、引论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

的特殊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其表述的涵义有二:其一,政治经济学只有“一门”,就是总体表达唯物史观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的阶段特征没有也不可能掩盖其总体性,而只会是显露出政治经济学的内部结构随历史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特性;其二,广义体系与狭义体系的区分,既是相对的,又是历史发展的,因此,如果说依据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一般而言,可以将诞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划分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那么,后一体系本身又必然以前一体系为既定前提和发展条件,从而显露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在本质上应具有总体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质。总之可以说,总体政治经济学乃是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内在历史结构。 首先,简要的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初期(对应于经典作家的1840-1850年代的研究).为了资本主义革命批判任务的客观需要,经典作家确立的根本研究任务是,以广义政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这些中心力量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这些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为建立一个围绕美国经济和黄金运转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1944年,由美国发起与组织的联合国家与联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协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2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体系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英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其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中小国家的合理利益与诉求,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4、发展中国家:狭义上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广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后发国家,发展起步晚;历史上曾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剥削;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无论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政治军事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5、世界政治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指一些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政治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随着这些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系统。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世界政治格局可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6、休克疗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为解决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一套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东欧中亚一些国家,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稳定化为必要条件。由于这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把它称为“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作为一种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3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B.主要C.特别D.旺盛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B.联系C.交流D.活动 3.“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B.伯尼斯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B.产品质量C.产品形象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11 A.外讲贡献B.外求发展C.外拓市场D.外求形象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B.手段C.主体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 A.服务公众的意识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 A.媒介关系B.顾客关系C.政府关系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B.情感的倾向C.支持的倾向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ey Stroop在1935年发现,在颜色命名实验中,当色词的颜色和该色词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比命名非颜色词或字符串颜色时长,如在命名用红墨水写的“green”时所花的时间要比命名用红墨水写的“xxxxx”时所花的时间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就叫Stroop效应,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斯楚普效应。能引发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就叫Stroop任务。 由于Stroop效应发现之初正处于行为主义鼎盛时期,而且Stroop本人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该现象,所以其工作并未引起关注。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成为实证心理学的主流,Stroop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广泛重视。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涌现了大量有关Stroop效应的研究,并一直长盛不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采用Stroop 任务及其变式的研究已达上千个,具体涉及知觉、注意、执行控制、语言认知、意识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心理、人格测评、社会心理、神经心理以及老化等领域的多方面研究(Brown等,2002)。围绕Stroop效应的研究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有关这种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二是将Stroop任务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或实验手段去揭示各种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机制。也就是说,Stroop效应既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任务之所以能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还在于其方法上的意义。因此本书侧重于后者,旨在对该任务的程序、变式以及在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较系统的介绍。 (一)经典Stroop任务的程序及机制 在经典的Stroop色词干扰任务中,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一个一个用不同颜色写成的单词,要求被试尽快而且尽量正确地说出每个词的颜色,而不理会这个词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一般包括两个实验条件:一是色词干扰条件,一是控制条件。在色词干扰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颜色词,而且每个颜色词的名称所代表的意义与这个词的颜色都不相同,如“绿”字用红颜色写成,如图11-7;在控制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非颜色词或非词的字符串,如红色的“good”,绿色的“xxxxx”等。这种任务的典型结果是色词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长。这两种条件的反应时差异就是Stroop 效应。 图11-7 Stroop任务实验示意图(Gazzaniga, 2002) 虽然导致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比较简单,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非常复杂,不同的研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材料2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辨析》 前几天在上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文时,办公室的老师包括我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现转载冯一下老师文章的一部分进行共享,以示区分: 目前,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习惯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课和命题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老师则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交替使用,以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概念更准确地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呢?看来很有探讨的必要。 长期参与中国“入关”和“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在为“经济全球化丛书”所写的“总序言”中指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从根本上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该从书中的《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一书写道:“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据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及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统一配置,从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学术界虽未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上述说法中的基本要点已为大家所接受。 那么,什么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呢?一般论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通的一切障碍,让劳

北师大在线作业-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A. 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 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 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 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 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 ACDE )。 A. 非公众 B. 内部公众 C. 知晓公众 D. 行动公众 E. 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 ABC )。 A. 认知度 B. 美誉度 C. 和谐度 D. 见报率 E. 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D )。 A. 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 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 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 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 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ABCDE )。 A. 个体自身 B. 人际传播 C. 小团体传播 D. 组织传播 E. 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 AE ) A. 首要公众 B. 目标公众 C. 周期公众 D. 稳定公众 E. 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DE ) A. 领导政绩评价 B. 服务评价 C. 民主建设评价 D. 廉政建设评价 E. 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ACDE ) A. 规范与范导功能 B. 宣传作用 C. 激励功能 D. 辐射作用 E. 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ABCDE )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E. 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ABCDE ) A. 问候语 B. 请托语 C. 致谢语 D. 礼赞语 E. 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ABCDE )。 A. 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 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 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 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 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14、政府作为组织有其特殊性,包括(ABCE )。 A. 权威性 B. 复杂性 C. 服务性 D. 利性 E. 独立性 15、从微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 ABDE )。 A.帮助社会组织监测社会环境 B.扩大组织知名度、提高美誉度、提升和谐度 C.平衡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D.以响应的政策和行动影响公众舆论、态度和行为 E.在组织出现危机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缓和和消除冲突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的范式冲突与实证及其综合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的范式冲突与实证及其综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在这一学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应当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一是以马克思经典范式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硬核’,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基于唯物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的分析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基本原理;二是以现代经济社会问题为导向,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是以西方经济学方法、成果为借鉴,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综合范式。” 这三条原则既从哲学基础、问题导向和方法借鉴三个方面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概括,也为进一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明确的建构要求。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彻底性应该源自理论范式的自洽性 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理论的彻底性不仅要求自身能够反映事物的根本即人的社会历史性的实践过程,而且也要求与这个历史过程相统一的理论内部的逻辑自洽性。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性的理论范式,并以此为坐标考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则不难发现,这一哲学基础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方式正在面临考验,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部,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着范式冲突。 1. 生产关系的四环节模式 这种模式是“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体系,从社会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理论体系。” 形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论、流通论、分配论、消费论在内的理论内容。这种建构模式流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现在依然有很多学者钟情于此,原因在于此模式与《资本论》的研究范式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使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体例上保持了一致。但这种体例上的一致只意味着在生产关系四环节这一简单结构框架上实现了统一,因为从《资本论》或者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的结构来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逻辑的分析框架,而是从社会矛盾入手,以商品为起点,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从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到分配,建构了一个辩证也是历史地批判资本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