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试题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试题解析卷

一、选择题

1.孟子主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材

料表现了变革时代()

A.知识分子信仰体系的混乱无序B.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C.儒家思想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D.暴政统治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孟子主张的意思是当天下有道德和正义时,就以它来约束自己,当天下无道时,就

要追求道德和正义,士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道德和正义。A项不是材料的体现,故排除;材料中的士

相当于知识分子,“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表明积极进取的精神,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暴政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只是提出了士的自我修身要求,故D项排除。

2.战国时期,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荀子则认为人

生来本性是恶的。虽然两者的人性观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是()

A.实现社会稳定B.实现以德治国

C.促进儒学发展D.维护专制统治

答案 A

解析虽然两者的人性观不同,但他们都继承发展了仁的思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

是实现社会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A.儒者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4.[2018·贵州铜仁期末]“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

后世与尧思想相似的是()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

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法治”思想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尧举舜为天子的做法与墨家“尚贤”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

5.中国古代,“尊君”和“重民”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而儒家民本思想

中的“爱民”“重民”“恤民”则常被后世引述。这说明()

A.儒家思想能够制约绝对君权

B.儒家思想推崇明君反对尊君论

C.民本思想可以完善皇权政治

D.民本思想顺应绝对君权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儒家民本思想是为维护皇权服务的,难以制约绝对君权,A项错误;儒家因为尊君而崇尚明君,B项错误;民本思想与皇权政治的极端形态(暴政思想和绝对君权论)对立,但可以完善皇权政治,从而维护统治秩序,D项错误,C项正确。

6.[2018·陕西五校联考]我们将系列的一类书分为上册和下册,或称为上卷、下卷。该分类方式

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B.丝帛

C.竹木简D.石碑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上册和下册,或称为上卷、下卷”,结合所学可知,“册”“典”“卷”指的是用竹木简做成的书,故C项正确。

7.[2018·湖南株洲联考]《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

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答案 B

解析“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修辞有术”反映的是中国史官治史的态度,总结性地否定了中国史官文化产生客观性意识的任何可能,故选B项。

8.[2018·浙江平阳期末]《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答案 B

解析材料强调《诗经》“思想纯正”,思想属于社会教化的一个方面,故B项表述正确。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南信阳月考]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