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炉具拆装教程

炉具拆装教程

炉具拆装教程
炉具拆装教程

炉具拆装安装维修教程

第一章炉具主要组成部件:

底壳、电池盒、脉冲、炉脚、气管、万向接头、阀体、炉头、点火针、感应针、

火盖、面板、水盘、装饰圈、阀体固定防水帽、炉架、旋钮

第二章拆装使用工具:

美工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电动螺丝刀、剪刀、扳手、尖嘴钳

第三章炉具内部结构图:

首先拔掉旋钮,拧开阀体固定帽,拿开炉架,火盖、装饰圈,拧开6颗水盘螺丝。拆下面板,我们可以看到灶具内部结构、脉冲器主要是点火用的,这款灶的脉冲器里面还有一个小电容,而热电偶电磁阀是燃气气路的阀门,它只在两种情况下打开,一是手动按下旋钮的时候,一个是有电流供给它的时候,它才保持打开状态,热电偶可以把热能转换为电能,但热电偶反应时间较慢,它有一个变热和慢慢冷却的过程,接下来介绍一下这款灶具的工作原理,这幅图中红色代表电路,蓝色代表气路,当我按下箭头旋转旋钮时,旋钮下的电池阀被打开,气路打通,同时信号通过插在旋钮边的线传到脉冲器,脉冲器指挥点火针点火,火被点燃,如果这时我们立马松手,理论上热电偶电磁阀会立马关闭,但这款灶它的脉冲器里面带有一个小电容。叫做热电偶电磁阀电容,在瞬间松手时,它会给热电偶电磁阀提供一个五秒钟左右的电流,保证热电偶电磁阀暂时不关闭,火焰会正常燃烧,大家可以看到图中红色箭头代表电容到电磁阀的电流,因为有这个电容和这条电路的存在,我们这款热电偶的灶才可以实现零秒点火,松手而不熄灭,五秒钟后热电偶电磁阀电容的电耗尽,此时另一方面,热电偶已经被烧热,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幅图里,热电偶产生的电流将顺着红色箭头。提供到热电偶电磁阀,热电偶电磁阀仍可以保持打开,火焰会正常的燃烧,如果火意外熄灭了,热电偶会慢慢变冷,这有一个十二秒左右的过程,然后热电偶不再产生电流,电磁阀没有电会自动关闭,这就是熄火保护,

第四章炉具拆装教程:

第1节拆解部分

我们接着来拆解这些内部零件,先来拆脉冲器的防护罩,然后就拆下脉冲器上的各个接线,再把点火针的线从脉冲上拔下来,热电偶和电磁阀中间的接口,可以用尖嘴钳拆下,拔下旋钮开关上两根接线,蓝色和黄色的线,直接拔下来就可以了,接下来是零秒点火功能线,就是绿色和白色这两根线,拆下这两根线时不能靠蛮力拉开,要把这个地方的弹片按下去,再往两边拉,这样就可以轻松拆下来了,拆零线,把这个螺丝拧下来,就可以了,这两对零线分别来自热电偶和脉冲器,拆完后螺丝要还原以免丢失,最后拔下脉冲器和电池盒的接线,拧下固定螺丝,脉冲器就可以拆下来了,接下来拆炉头,只需拆下底壳背面的螺丝就可以了,大家可以看到炉头上面有点火针和热电偶,我们先来拆点火针,用套筒或8号扳手拆下点火针的螺帽,将点火针从炉头底部取下,热电偶同样用套筒或8号扳手拆下螺帽,从底部取下,现在大家看到底壳上就只剩下阀体总成,把底壳翻过来,我们可以看到是由四个螺丝固定的,用扳手拆下,万向接头,注意里面的胶垫不要弄丢。拧下这四颗螺丝,阀体总成就可以拆下来,左右阀体和中间的导气管分别由两对螺丝固定,拆下这四颗螺丝,两边的阀体和导气管也就顺利分解,这中间也是有胶垫的要注意,

第2节组装部分

现在整台灶全部被拆成一个个小零件,接下来我再组装成一台完整的灶具,首先组装阀体,先把左右阀体与导气管接好,注意检查接口处的密封胶垫是否完好,接着把阀体总成装回底壳。螺丝要拧紧,然后装回万向接头,阀体就装好了,装点火针,先将点火针从炉头下方的孔穿过去,拧上螺帽,用套筒拧紧,再装热电偶感应针,将针头从炉头孔里调好距离,拧上螺帽用套筒拧紧,然后就可以装炉头,两边炉头是一样的,但是要注意炉头的引射管是一粗一细的,粗的引射管要对着大孔喷嘴,细的对准小孔喷嘴,对好后拧上固定螺丝,接下来装脉冲器,首先将脉冲器的固定螺丝拧上。然后将热电偶的零线,也就是这根裸线,而脉冲器的地线,也就是这根黑色的连接线用螺丝固定好,接下来将热电偶的另一根线插到电磁阀上,现在还剩下六根线,短的这四根分为两组,蓝色和黄色的线为一组,白色和绿色的线为一组,我们将蓝色和黄色的线接在左边阀体,黄色线接到开关上,蓝色线接在电磁阀上,这就是之前我们提到过的零秒点火功能线,按照这张图或者拆之前拍的照片,连接各个接线,注意不要接错,否则会出现故障,把这边也接好,这两根线是接到电池盒的线,电池盒上标有正极和负极符号,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板,接下来将线理顺用扎带扎好,最

后将点火针的线接到脉冲器上,这两根线也是不能接反的,不然会点不着火,别忘了把脉冲器的防护罩装好,(警告:燃气灶拆开维修后,在盖上面板前,一定要进行试火检漏,试火检漏无异常后才能装回面板,让用户使用,否则,轻则造成燃气灶内部漏气,导致面板炸裂,重则造成人员中毒。)试火检漏完成后,装上面板,盖上玻璃面板时注意玻璃的孔要对中,然后先装上固定螺母,再盖上水盘,拧上固定螺丝,最后套上装饰环,火盖,旋钮,炉架,组装完成。

第五章炉具安装教程:

拆开包装检查主机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配件有炉架、大小火盖、海棉条,卷尺量取底壳的长度和宽度,在橱柜面开一个与其相对应的孔,将燃气灶翻面,在面板底部边缘粘贴海棉条,把燃气灶放进已经开好孔的台面上,把燃气管套进灶具底部的万向接头,进气口并用卡箍固定拧紧,万向接头,直接安装到灶具进气螺纹口上,并用扳手拧紧,打开气源阀门,用肥皂泡沫检测接口是否漏气,涂抹泡沫在万向接头处,气泡无变化,表明不漏气,将炉头装饰环装到炉头上,然后套上大小火盖,注意火盖与炉头平衡衔接。最后安装炉架,安装1号电池。一般热电偶熄火保护燃气灶装一节电池而离子熄火保护燃气灶一般需要安装两节电池,初次使用燃气灶,打开气源阀门后需要连续点火几次,才能排清管道内空气,火点燃后,若出现燃烧不充分,黄火或离焰等不正常现象,则调节灶具底部风门,一般左风门控制内火焰右风门控制外火焰,调节成蓝色火焰,风门调节完成后,把火力调至最小,把火苗吹灭十秒后用点火器靠近炉头,不能点燃表明燃气灶已经自动切断气源,此时熄火保护功能测试完毕,若发现火点燃气一松手火就灭,或者需超过五秒钟按压旋钮,则可能是中心火盖安装不到位,热电偶没有被直接加热,此时重新安装小火盖即可,如果点火时有火花,但点不着,则可能是电池电压不足或是减压阀压力过大,若点火时听到微弱点火声没有看到火花,通常是电池电压不足,此时应该更换电池,燃气灶安装完毕,关掉源阀门。

第六章炉具常见故障与排除

第1节点火不灵(点不着火)

A、脉冲点火器无电池或电池电压不足——安装电池或更换电池。

B、气源开关未开或气压不足。

C、气压太大造成气流速度太快,冲击电火花——适当调整气源开关开度,以降低

气压。

D、点火针陶瓷破损,造成漏电——更换点火针。

E、点火针连接线破损,造成漏电——更换点火针(应急的情况下用绝缘胶布包好)。

F、点火针油垢多——清理点火针油垢。

G、脉冲地线是否拧紧。

H、电池盒未安装电池或电池正负板装反——应正确安装电池。

I、电源线脱落或松动。

J、点火器内部结构损坏——更换点火器(脉冲)。

第2节火焰异常

第1点离焰

a风门进气孔太大——调整风门。

B气压过大——调整气压。

第2点回火

a强风吹动火焰——避免强风直接吹到火焰。

b气压太低——压力稍微调大一点。

c风门太大——关小风门。

d火盖没放好——调整安装位置

e火盖老化变形——更换火盖

第3点黑烟或黄焰

a风门太小,供氧不足——适当调节风门。

b引射器管内结有蜘蛛网或有异物堵塞——清理异物。

c气质太差——更换气质。

d周围空气中是否有大量灰尘。

第4点使用时火焰小

a火盖出火孔是否被污物堵塞——清理出火孔污物。

b喷嘴堵塞——拧下喷嘴清理干净。

c胶管是否打拆挤压——捋顺胶管。

d气瓶阀门是否完全打开——打开阀门。

E液化气压力太小,应使用专配的调压阀。

F使用天然气,当压力低于50mm水柱时应与燃气公司交涉。第3节漏气或有燃气异味

第1点胶管破裂或未接好——更换胶管并固定。

第2点阀体与气管连接处胶垫是否安装好。

第3点检查气管万向接头是否安装胶垫,或未拧紧。

第4节其它现象

第1点长明火

a总成卡死不复位,更换阀体。

b阀芯卡簧脱落,修理或更换阀体。

c装配精度差,重新装配。

第2点自动熄火

a感应针感应不到温度——调整风门。

b感应针是否安装到位。

c感应针是否坏掉。

第3点熄火有噪声

a关火操作速度太快,关火时动作慢一点。

联想一体机B300换屏(拆解)教程

联想一体机B300换屏(拆解)教程 贵州省荔波高级中学信息技术组欧应使 、 --------------------------------------------------------------------------------------- -------------------------------------------------------------------------------------------- 联想公司,叫我爱你真的难。 买了联想一体机,回家就后悔了。 因为它只有后支架,屏幕就只能往后仰,不能往前倾。躺在床上看视频教程和电视剧很不方便。一旦把机子扶正点就有扑倒在桌的可能。 这不,前些日子,一不小心,它就真的扑倒在电脑桌上了,屏幕砸在鼠标上!结果就是,开关机正常,外屏无恙,内屏震碎!我想这回要损失个千儿八百了,这个月得喝西北风啦。机子送到售后处,联想公司真的就算成了千儿八百了,只是,它说的是千儿加八百多一点----1900大洋!我当时直接就晕过去了。联想这个国际大公司,原来不光是靠卖机赚钱,更是靠修机宰人! 联系卖家(荔波县奇光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看它能不能帮买个屏换换。奇光答:“我们不会换,要是我们会换,我们早就做联想的售后了……”切!这公司是正宗的有限公司!其实,谁都知道,号称“科技公司”的他们不是不会换,是不愿帮这个忙罢了。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一般来说,联想公司给一体机换屏,价格都是市场价的3倍以上。哦,现在我才明白,联想公司搞一体机,目标不是减少那几根线,为了方便用户,而是为了换屏赚钱! 没办法,谁让咱是贫农呢,多上网查查吧。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说:“自己拆拆看,看它用什么屏,自己网上买来换上就行了。”有道理。想想十年前,自己也是靠万用表和螺丝刀吃饭的。干吧! 可到网上找一体机拆解教程,没有这个机型的教程,没办法了,自己摸摸看吧。 还真别说,联想还真的能故弄玄虚的,我这个有过5年维修经验的人,弄了老半天才搞定,还走了不少弯路。为了不让大家再吃联想这个亏,我重新理顺了过程,拍了照,写了这偏教程,希望对跟我一样囊中羞涩的网友们有个帮助。 一、拆支架:将电脑正面扑在平整的桌面上,将支架掰开,让支架与电脑成90度角。你就看到了锁定支架的说明图,按它的说明锁定支架。 注意,你看到的只有一只螺钉,还有一只在保修标签下面,如下图所示。

注射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注射模具拆装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进一步学习掌握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学习注射模具的装卸过程,了解注射模的运动过程。 二:实验器材: 内六脚扳手,一副塑料模具,两副金属模具,手套,橡皮锤,紫铜棒,两根直径12的螺丝,游标卡尺,NX8.5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 1.拆装注射模具并进行测绘工作以便后续三维建模。 2.建模过程略去(基于NX8.5,可以提供源文件)。 3.装配图及爆炸图:

(从装配树可以看到个人特异化的建模结构及命名方式)

(爆炸图) 部件名称从上至下依次为:定位环、注口衬套、定模座板、定模板、第一组导套、第一组导柱、动模板、第二组导套、第二组导柱、推杆、模脚、推出固定板、推板、动模座板。 各部件作用依次如下: 1.定位环:固定并定位注口衬套。 2.注口衬套:固定并定位浇口,与喷嘴对接,引入熔融塑料流体。 3.定模座板:固定定模板和主流道衬套,固定在注塑机上。 4.定模板:固定定模镶块(实验中拆装的注塑模是整体式结构)。 5.第一组导套:导向作用,动模运动时导向,使其与定模精确对准 6.第一组导柱:导向作用,与第一组导套配合,使动模与定模定向运动。 7.动模板:固定动模镶块(实验中拆装的注塑模是整体式结构)。 8.第二组导套:导向作用,用于推板、推出固定板与动模板的导向,使推杆定向运动。 9.第二组导柱:导向作用,与第一组导套配合,使推板沿着固定路线运动。 10.推杆:推出成型后的制件及其工艺部分(浇注系统)。 11.模脚:给推板和推杆足够的高度运动行程,动模座板通过支撑块推动模板运动。 12.推出固定板:固定推杆。 13.推板:推板推动推杆顶出成型后的制件及其工艺部分。 14.动模座板:固定模脚,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推动动模行程。

最新塑料模具设计实训指导书

塑料模具设计实训指 导书

XX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塑料模具设计实训 指导书 编者:XX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塑料模具实训》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后续配套的课程实训环节,是对前期课程的消化吸收和实际演练,是模具专业的学生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在该次实训中,还会综合运用到前期《机械制图与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基础》、《模具CAD》、《数控技术》等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工程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重要环节。 本次设计目的如下: 1.掌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一般设计流程,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各种塑料模具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4.初步学会综合考虑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以选择正确的模具零件的设计方案; 5.了解模具制造厂对图纸的要求,所画图纸要遵守有关标准的规定,符合加工要求,标注和说明要齐全。 6.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模具标准化知识。 二、设计内容 塑料模设计实训题目,一般选择内容和份量都比较适当的中等复杂程度注射模进行设计(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教师审定,亦可由教师直接指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1)三维产品造型图1张、二维塑件图1张;

(2)模具三维爆炸图1张、A0或A1模具装配图1张; (3)主要零件零件工作图5~6张(成型零部件、侧向抽芯等非标准件);(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5)模具价格估算清单1张。 三、设计要求 1.三维效果图的要求 三维图可用Pro/e、MasterCAM、UG、CAXA、AutoCAD等任意一个软件绘制实现。 2.装配图与零件图的要求 采用AutoCAD作图,图纸规格要求符合制图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使用工程字书写。3.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生设计中的工作及水平,编写说明书是培养学生撰写技术文件能力的一种锻炼。说明书应力求简洁,文理通顺,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无错别字,将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分析、设计计算结果,系统的编写到说明书中。说明书应以A4白纸书写,四周留有边框。设计说明书由课程设计封面(统一格式)、产品设计任务书(包含产品二维图和三维造型图)、设计说明、模具价格估算清单等一起装订成册。4.实训资料的上交要求 将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装入资料袋留档保存,资料袋上要求注写班级、学号、姓名,另在资料袋的背面注明“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资料1.A0装配图1张2.零件图XX张3.设计说明书)。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 3、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 1.双分型面注射模1台; 2.内六角扳手、卷尺、木锤等工具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 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注射模的拆卸工艺过程(图双分型面注射模) (1)首先从分型面B-B处把模具分为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 (2)定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卸浇口套15→拆卸限位销钉3→定模座板14→导柱4→定距拉板1→弹簧2→中间板13 (3)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下推件板5→拆卸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支承板7和模脚8三块板间的紧固螺钉→取下模脚8→拆卸推出机构(拆推板9上紧固螺钉→推板9→推杆11→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动模板6→凸模→导柱12 5.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

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6.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7.典型注射模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将凸模型芯、导柱12等装入型芯固定板(动模板)6,将支承板7与动模板6的基面对齐。将推杆11穿入推杆固定板10、支承板7和动模板5。然后盖上推板9,用螺钉拧紧,再将模脚与支承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最后在动模板上装上推件板。 (3)定模部分装配 将浇口套15装入到定模座板14上,然后将弹簧2放入中间板13,将导柱4穿入定模座板14和中间板13,再插入定距拉板1,把限位销钉联接到中间板13上。 (4)将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从分型面B-B处合上。 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见附图。 四、实验心得 通过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我熟悉了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培养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拆装指导书

模具拆装实训规划 《模具拆装实训》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和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操作与训练,从而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和配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 2.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备有前面的知识,为理论的学习和模具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了解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制造工艺方式。 (二)模具拆装实训考核及要求 1.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能、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 2.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地工具和辅助工具。 3.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 4.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 5.通过观察模具结构能分析零件的形状。 6.能对所拆装的模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7.能正确描述出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前准备 1.拆装模具类型:冷冲压模具、塑料模个 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锤子、铜棒、台虎钳 3.工作准备:清领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实训结束按工具清单清理工具。 三、模具拆装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对模具结构观察和分析 1.模具类型的分析:对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和确定。

2.工序与制件分析:通过对模具的分析,了解模具所完成的工序,冷冲压级进模需了解工序排列顺序、坯料和工序件的结构形状,确定被加工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 3.模具的工作原理:对于冷冲压模具,要求分析其导向方式、定位方式、出件方式;对于塑料模,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导向方式,顶出系统类型等。 4.模具的零部件:分析并记录模具各零件的名称、功能、相互间装备方式。 (二)拟订模具拆卸顺序及其方法 1.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针对各种模具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制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和方案,在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2.一般冷冲压模具的导柱、导套以及用浇注或铆接方法固定的凸模等不可拆卸件或不宜拆卸件。拆卸时一般首先将上下模分开,然后分别将上下模做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芯各板块拆下,最后从固定板中压出凸模、凸凹模等,达到可拆卸件全部分离。对于塑料模具先将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具上拆下推出系统,拆散推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面分型系统时,拆下侧面分型系统各零件。 3.拆卸工具 (1)按所拟定的拆卸顺序进行模具拆卸。要求分析拆卸连接件的受力情况对拆卸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做记录。记录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顺序摆放好,避免再组装时出现错误及遗漏零件。 (2)测绘主要零件,对冷冲压模具中拆下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和从塑料模中拆下的型腔型芯等主要零件进行测绘。要求测量基本尺寸,并按设计尺寸确定公差。 (3)拆卸注意事项,准确使用拆卸工具和测量工具,拆卸配合时要分别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对待不同的配合关系的零件。注意保护模具,使其受力平衡,切不可盲目用力敲打,严禁用铁锤直接敲打模具

台虎钳测绘实训报告

零件测量与制图实训 说明书 题目:台虎钳测绘与制图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月11日

摘要 机械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 几十年来,在数控机床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相应的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常用的几种夹具主要有: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数控机床夹具等。而虎钳是最常用最经济最普及的一种夹具,其结构简单装夹迅速,定位准确,加工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机械加工中,台虎钳是较为常见的装夹工具,它分机用和手用两种,都是利用两钳口作定位基准,靠丝杠,螺母传送机械力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台虎钳结构简单装夹迅速,加工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但是台虎钳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不能较好的装夹外形较为复杂的工件。主要原因是台虎钳钳口是平直的,不适于装夹圆柱形工件,机加工时工件易位移,有时工件还会飞出机床台面。为此,特对台虎钳的钳口进行结构的改进设计。以满足更多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其更加的实用化。 关键词:夹具孔系加工自动加工

Abstract M achinery is the important tool of human productive labor. For decades, in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to high speed, efficient, precision, composit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irection drive, the corresponding fixture technology is headed in high precision, high efficiency, module, combination, general mo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ixture is indispensable mechanical processing one of the components. Commonly used several fixture mainly has: adjustable clamp; Modular fixtur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fixture, etc. And the econom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jaw the most popular a kind of fixture, its simple structure clamp rapid,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processing the save Labour when, improve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machining accurac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Mechanical processing, Taiwan is relatively common jaw clamped tool, it extension and hand in with two, all is the use two clamp mouth the locating datum, depends on the ball screw, n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principle of work force. A simple structure jaw clamped rapidly, processing the save Labour when, improve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machining accurac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But a jaw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 If not better clamp appearance is more complicated workpiece. The main reason is a jaw mouth is a flat clamps,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lamping cylindrical workpieces, machining the easy when the displacement, sometimes workpiece will also fly out of the machine tool mesa. Therefore, to Taiwan, the jaw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mouth clamp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use function, make it more practical. Keywords: fixture hole is automatic machining processing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和实训要求: 实训目的: 1、熟悉塑料模和冲压模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3、复习巩固所学习的模具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以及绘图知识。 4、了解冲压模和塑料模的典型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 5、培养我们的综合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训要求: 1、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2、能正确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 3、掌握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的安装调试过程 4、掌握模具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5、、按要求正确的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剖视图和装配图。 6、、对拆装模具零件进行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及零件作用 7、正确的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实训器材 锤子、铜棒、内六角扳手、钢尺、游标卡尺等常用的拆装和测量工具。 三、实验专用周时间安排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 实训内容 1典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 2典型注塑模具的拆装 3绘制各个零件图和装配图 4总结实训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训心得。 实训步骤 一、冲压模实训步骤 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冲压模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冲压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冲压模的拆卸工艺过程 1、首先用铜棒顶着下模座,并用锤子敲击铜棒使上下模座分开。 2、拆开下模 (a)由下模座面向凹模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凹模和下模座 (b)卸下挡料板与凹模的销钉,使挡料板和下模座分开 (c) 测画下模各零件 3、拆开上模 (a)由上模顶面向固定板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及凸模固定板 (b)将凸模从固定模板中打出 (c)将模柄从上模座中打出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江毅刘建成编

目录 【实验一】冲压模具拆装 【实验二】杯突实验 【实验三】弯曲件的回弹及其数值测定

实验一冲压模具拆装 一、实验目的 1.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认识模具上各零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 3.熟悉冲压模具安装和调试过程; 4.了解模具总装图的画法,零件图的设计及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5.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各副制模具零件图,并进行总装图装配。 二、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 1.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若干副;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钢皮尺、角尺等; 3.实验工具:活络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等; 4.计算机若干台。 三、实验内容 1.首先了解各冲模的总体结构,仔细观察各零件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2.将模具上、下模分离,观察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凸、凹模固定方法; 3.分别拆开模具的上、下两部分,弄清楚模具六大部件的零件组成,测绘各零件图,并画出各零件图草图。在拆装过程中,要记清楚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以便重新装配。 4.按拆开顺序还原,重装模具; 5.画出模具总装图草图,并标明各零件名称; 6.查找各零件的技术要求,完整标示零件图; 7.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计算机上绘制模具零件图,并组装出模具总装图。 注意:实验中,留心不要损坏模具零件,尤其是凸、凹模刃口要注意保护。在重新装配前,各零件要擦拭干净。 四、实验报告 1.在计算机上绘制出所测绘的各副模具的零件图,要求按标准标注尺寸及形位公差、模具材料、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工艺; 2.在计算机上组装出各副冲模的总装图,并标出模具全部零件的名称; 3.说明所绘制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实验体会。 五、参考文献 [1]王孝培. 冲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 李天佑. 冲模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

虎钳装配图实训报告

虎钳装配图实训报告:虎钳实训报告装配图机用虎钳的实训报告 机械虎钳cad实训报告机用虎钳cad实训 篇一:UG虎钳实训报告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CAD/CAM软件应用实训说明书 (虎钳三维零件数字化设计与零部件装配) 姓名朱怀彪 学号 3113202033 系部机械工程系班级机制132班 指导教师郭利成绩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制 目录 一、…………………………………………工作任务 二、………………………………………内容及任务 三、…………………………………………心得体会 四、…………………………………………参考资料 五、…………………………………………成绩评定 第一部分工作任务 一、实训内容 1、机械识图,读图完成平口虎钳设计构思。 2、完成平口虎钳的拆卸和装配,并绘制装配示意图 3、绘制组成部件的各零件的草图。

4、绘制虎钳各零部件的三维图形,并将其装配成一个整体; 5、通过装配图绘制成爆炸图。 6、对虎钳机构进行运动仿真,观察运动状态,改善零件的三维结构。 二、实训特色 在机械制图中,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必须有三维造型,三维造型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图形的形状。CAD/CAM软件是使学上掌握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能够进行零部件的装配并进行运动仿真和分析。在CAD/CAM中可以很快的画出平口虎钳的立体造型,通过运动仿真可以直观的看到平口虎钳加紧和松放的整个过程。通过修改和加深装配图上的颜色颜色可以明确的看出各个零部件。 三、实训摘要 虎钳三维零件数字化设计与零部件装配,虎钳主要组成有:固定钳身、钳口板、固定螺钉、活动钳口、丝杠、螺母、垫圈、开槽螺钉等。虎钳利用丝杠的螺旋齿,来实现夹紧和放松物体。钳口板与活动钳口都开有2个标准螺纹孔,再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从而将他们固定起来。固定钳身与钳口板也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从而将他们固定起来,活动钳口开有通孔,用于安装固定螺钉的,通过固定螺钉与 螺母配合连接,就这样活动钳口就安装在固定钳身上了。螺母下端开有罗纹孔用于和丝杠的配合的,丝杠通过固定钳身上开的直径孔,再于螺母下端的罗纹孔配合,最终将固定钳身、丝杠、螺母组装再一起了。 一、任务图 第二部分内容及任务 二、内容及任务 1、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和掌握虎钳工作原理; 2、绘制虎钳各零部件的三维图形,并将其装配成一个整体;

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模具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塑料、冲压模具拆装实习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性质 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 、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塑料模若干付;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角尺、钢皮尺等; 、拆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等。 四、实验内容 (二)冲压模具 、模具结构分析 )模具类型。该模具属哪类型模? 答:多工位级进模,属于冲压模 )零件工艺性分析 答:该模具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个工位的模具,一个工位进行钻孔,一个工位进行弯曲,刚开始条料从一侧的导料槽进入,第一个工位钻孔,然后模具向上抬起,条料进一步,被挡料板挡住,在弯曲凸模上有个定位孔,可以准确的定位第一个工位钻的孔。往复进行。 成型的零件是一个“几”字形的弯曲件。 )模具的工作原理 答:首先进行备料,然后按照要求裁剪一定宽度的条料。工作时,用手按入条料,使用型芯(挡料销的作用)进行限定条料的初始位置,进行冲孔,冲孔废料在卸料螺钉的作用下从下孔掉落。型芯往上移动时,条料在卸料板的作用下掉落。条料依旧用手按入,条料进入下一个步距,以垫块为定位,弯曲时以装在弯曲凹模上的塑料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保证条料上孔和弯曲件的相对位置精度。上模

塑料模具实验指导书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 实验指导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模具教研室 二0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制定

学生实验规则 一、来本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必须听从指导老师的统一安排,进行规 定项目的课程实验,与本次实验无关的机床、设备、器材不能随便动用。 二、实验进程中,学生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若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 应及时停机,请指导老师检查解决。 三、在实验中若损坏器材,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由指导老师按有关 规定酌情处理。 四、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整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待检查 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单分型面塑料模具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分型面塑料模具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单分型面塑料模具上各个零件的名称及其在模具中的作用和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二、实验器材 1.单分型面塑料模具2~3套。 2.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 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验步骤 1.观察分析 ①模具类型分析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②塑件分析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③模具的工作原理 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④模具的零部件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 ⑤确定拆卸顺序 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件和不可拆件,制定拆卸方案,提请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一般先将模具的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上拆下顶出系统,拆散顶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具体针对各种模具须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和顺序。 2.拆卸模具 ①按拟定的顺序进行模具拆装 要求体会拆卸联结件的用力情况,对所拆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记录拆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秩序摆放好,避免再组装时出现错误或漏装零件。 ②测绘主要零件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姓名:王民兴 班级:机电1411 学号: 14342110 指导老师:曹清 评语及成绩: 2016年11 月2日 实验一:冲裁模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冲裁模设计项目,掌握冲裁的变形过程及断面特 征。 2.掌握冲裁模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确定冲裁的合 理间隙。 3.能够正确进行冲裁工艺的计算,并在学习之后,以此为依 据进行冲压设备的正确选择。 4.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进行冲裁件的排样,并在不同的排样 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5.学习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判断冲裁件的工艺性并进行优 化改进。 6.学习冲裁模的结构选定以及各组成零部件的设计。

二、实验用模具及工具 下模座,导柱,弹簧,卸料板,活动挡料销,导套,上摸 座,凸模固定板,推件块,连接打杆,推板,打杆,模柄, 冲孔凸模,垫板,落料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螺钉, 导料销。 三、紫铜板冲孔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1.冲制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是:冲孔、落料。 方案一: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二:采用导板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三:采用导柱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冲模在使用安装时麻烦,需要调试间隙的均匀性,冲裁精度低且模具寿命短,适用于精度要求低、形状简单、批量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方案二模具比无导向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模具制造复杂,冲裁时视线不好,不适合单个毛坯的送料、冲裁。 -方案三模具导向准确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精度比导板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比前两种模具成本高。 由于紫铜板批量小,精度低,故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就能满足工艺要求,并能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故采用方案一。 2.紫铜板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室标准(DOC)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室标准 一、概况: 本实训室展示了典型零部件、标准件以及典型机械装配体的模型。 实训内容包括:典型零部件的三视图绘制、零件的表达方式、标准件的绘制、机械装配体的拆装和绘制及拆装和测绘工具的使用。本实训室制图课程中的技能训练部分都要在此进行。首先可以进行零部件的测绘,把零件进行分类,绘制所有图形的三维和平面图,让学生进行作业和训练;其次,还有配置一部分装配体,进行拆装和测绘。 通过在本实训室的学习,能够建立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掌握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图形表达的基本知识、达到对实物进行拆装和测绘的技能。 二、主要设备及装置: 1、齿轮范成仪:A,B各2台 2、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6套(其中包含齿轮轴、蜗杆轴等轴类零件;齿轮等轴上零件;滚动轴承类、轴套类、密封类、端盖类零件;连接件、支承座类零件等40种以上,零件个数达180件以上) 3、减速器(模型):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级分流式减速器、分流式两极斜齿减速器、分流式两极减速器。 4、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拆装) 25台 壳体及主要零件采用全铝材料制成,供学员做机械制图课程减速器测绘用。 5、机械制图成套模型3套 配有绘图桌、绘图板、丁字尺、绘图三角板等123套;减速器(大)7个、减速器(小)若干个、绘图仪器等绘图用具。另配有挂图、木制和塑料教具模型。 三、主要功能及可实现项目: 1.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本实训室作为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训基地,制图课程中的技能训练都要在此进行。可以进行零部件的测绘,把零件进行分类,绘制所有图形的三维和平面图,让学生进行作业和训练;还有配置一部分装配体,进行拆装和测绘。 实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手工绘图工具的使用 提高学生机械制图(手工)能力的培养与技巧的掌握; 利用绘图室可以进行传统手工绘图训练、完成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任务、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模具实训报告

模具实训报告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拆装冲、塑模,熟悉典型冲模和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冲模和塑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规格的相互关系;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观察模具的结构能分析出零件的形状;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2以教材《模具设计基础》和实习指导书为指导,结合模具(结构)拆装实习,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冲、塑模的基本结构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实训报告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4.拆卸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钳工的基本方法操作方法进行,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5.在拆装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对老师指出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行拆卸。拆卸过程中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6. 注意模具的维修与保养。 二、绘制模具总装配图的要求 模具图纸由总装配图和零件图两部分组成。正式装配图要根据模具的结构草图绘制,并且要能清楚地表达各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应有足够说明模具结构的投影图及必要的剖面、剖视图。在装配图上还要绘出工件图、填写零件明细表和提出技术要求等。

变速箱拆装全解 绝对好东西

手动变速器 页次概要――――――――――――――――――MT-2 注意事项――――――――――――――――MT-2 故障诊断――――――――――――――――MT-2 变速器的拆下和安装―――――――――――MT-3 (G55变速器) 变速器的分解――――――――――――――MT-5 零件分解图――――――――――――――MT-6 变速器的分解―――――――――――――MT-7 部件――――――――――――――――――MT-15 输入轴部件――――――――――――――MT-15 输出轴部件――――――――――――――MT-17 中间轴齿轮部件和倒档惰齿轮――――――MT-25 换档杆轴部件―――――――――――――MT-29 前轴承护圈――――――――――――――MT-34 延伸壳――――――――――――――――MT-35 变速器的装配――――――――――――――MT-36

概要 变速器 G55型变速器是由前进档齿轮和一个滑动啮合倒档齿轮组成的常啮合同步器。 其规格和横剖示图如下所示。 变速器型号G55(2WD) 发动机型号1RZ 传动比 1档 4.452 2档 2.619 3档 1.517 4档 1.000 5档0.854 倒档 4.472 传动油容量 2.2 传动油牌号API分类GL-4或GL-5 SAE75W-90 注意事项 在使用FIPG材料,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使用刮刀或垫片括刀或从垫片面除去所有旧的密封(FIPG)材料。 ●彻底擦干净所有零件,从它们的表面清除所有的松疏材料。 ●使用无渣溶剂清洗所有密封表面。 ●在密封表面上涂敷约1毫米大小的珠状密封剂。 ●零件必须在涂上密封材料后10分钟之内装配好。否则,密封(FIPG)材料必须除去并重新涂敷。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方法页次难于换档或不能换档输出轴上的花键弄脏或有粘附物 变速箱故障 视需要修理 分解和检查变速器 MT-3 MT-3 变速器脱离啮合变速箱故障分解和检查变速器MT-3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报告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 模具拆装实训目的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 拆装的模具类型常见注射模具一套。拆装工具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 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 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 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 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 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 确定装配基准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 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类型:注塑模系列——斜顶模结构图工作原理:将已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凸模凹模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模具实训报告

模具实训报告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模具实训报告 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拆装冲、塑模,熟悉典型冲模和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冲模和塑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规格的相互关系;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观察模具的结构能分析出零件的形状;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2以教材《模具设计基础》和实习指导书为指导,结合模具(结构)拆装实习,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冲、塑模的基本结构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实训报告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4.拆卸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钳工的基本方法操作方法进行,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5.在拆装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对老师指出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行拆卸。拆卸过程中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模具拆装实训指导书-合本

《模具拆装实训》 指 导 书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指导书――单工序模和级进模拆装

一、冲压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1.了解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 2.熟悉模具零部件的名称、作用、相互的装配关系; 3.掌握模具的拆卸和装配顺序。 培养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大家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二、冲压模具拆装实训任务 1.能正确的拆卸模具,在拆卸过程中了解模具结构。 2.认识并熟悉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及相互配合关系,并测绘模具零件。 3.正确装配模具。 4.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三、冲压模具拆装实训前准备 1.拆装模具类型:典型冲压模具(冲裁,弯曲,拉深) 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榔头、铜棒、螺丝刀等。 3.其他准备:垫铁、手套、棉纱、润滑油等。 四、冲压模具拆装实训注意事项 1.搬运模具时要双手托着底部。 2.不准用榔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3.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4.在拆卸过程中,对老师指出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行拆卸。有少量损坏的零件要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要更换。 5.在拆卸和测量工作零件时,要注意保护好锋利的刃口,不要损坏刃口,也不要让锋利的刃口划伤人。

五、冲压模具拆装步骤 (一)拆卸步骤 1.分开上模、下模 将实训模具平放于钳工桌上,对小冲模可用双手握住上模板的导套附近,然后用力上提即可使上下模分离。若不能分离,可一人将整个模具提起略离开桌面悬空,另一人用铜棒依次敲击下模板四周,即可使其导柱脱离。注意分离后的上模部分应侧平放置,以免损坏模具刃口。 2.拆卸上模 卸掉卸料螺钉,取下橡胶、卸料板。 由上模座顶面向固定板方向用冲子敲出销钉、卸掉紧固螺钉。观察垫板与固定板孔位及孔径的关系。 拆开凸模与固定板,观察凸模结构和凸模与固定板的连接关系。 将模柄从上模座中打出。 3.拆卸下模 由下模座面向凹模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卸下挡料销,分开凹模和下模座。 卸下导料板与凹模的螺钉、销钉,使导料板和凹模分开。 (二)装配步骤 装配前就用干净棉纱仔细擦净销钉,窝座、推件板等配合面,若存有油垢,将会影响配合面的装配质量。 1.装配下模 将凹模放在下模座上,初步拧紧螺钉,不要拧得太紧,装入销钉后再将螺钉拧紧。销钉要用铜棒(锤)垂直敲入,螺钉应拧紧。 将导料板放在凹模面上,初步拧紧螺钉(有始用挡料时,要将始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