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理科综合能测试试卷分析化学_9

2005年理科综合能测试试卷分析化学_9

2005年理科综合能测试试卷分析化学_9
2005年理科综合能测试试卷分析化学_9

2006年9月27日在郑州市高考(理综-化学)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

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化学)及复习建议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曹淑玲

一.试卷评价

1.总况概述:

(1)坚持“3+X”高考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

(2)遵循“相对稳定”、“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体现了试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采取“拼盘”的形式,实现了“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中”,每一个试题都有明显的学科分类;

(4)实现了全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

(5)紧扣“教纲”和“考纲”,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各学科所提出的能力要求,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6)全卷化学试题共12题,试题陌生度不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题、难题分配较合理,区分度较好,适合各层次考生。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2.化学试题命题思想:

(1)重视学科思想和化学用语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今年试题中增加了物质结构等相关内容的考查比例,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同时全卷要求考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达11个,化学式5个(另隐有2个-同分异构),总计38分(+3),所占比重创历史新高。

(2)体现学科内知识的融合。第10题有关定量反应中设计到钠、镁、钡、铝、氨及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第一至第七主族元素知识,第27题是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结合,第28题是化学实验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第29题在考核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时,有效地将化学计算、实验设计方案的考核有机地融合在其中。

(3)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严密性。如第II卷的26题关于氮、氧、硫元素的推断,考生必须对题给Y、Z和W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可能的四种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如第27题,要求学生由置换反应的原理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列举有关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题给的限制条件加以选择确定。本题既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思维发散能力,又要求考生根据限制条件进行严密思考。试题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

(4)实验题设计强调基础性。第28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给的装置图等信息,回答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方法等问题。试题强调的是对一些常规实验的原理和步骤的掌握,有些操作是学生初中就熟悉的,但要有条理地回答清楚也不容易(如“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环节往往会被忽视)。实验题的设计不再追求一题的全面和完整,如实验设计和评价分在多处体现或隐现(29-2明是设计,隐含评价)。与往年相比,创新意识的考核略显不足。

(5)注重设计计算过程简单的题目。如第9题、第13题。第29题第(5)小题利用字母代替数字进行列式,避免了繁难的计算。

(6)体现考纲的变化:如计算位次的调整、元素化合物要求层次的提高等。

3.试卷结构:

2006年理综试卷全卷分I、II两卷,共有31小题,满分300分。其中,第I卷为客观试题(选择题),包括二个大题,21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26分,占全卷总分的43%;题型为单项选择题(1~13小题,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和化学学科)和不定项选择题(14~21小题,内容主要涉及物理学科)。第II卷为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包括10个小题,共计174分;题型为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另外,将试题按学科划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在考查内容上也与2005年保持相似的比例,约为40%、36%、24%,在赋分上分别约为120、108、72分。

附表1:近几年理综试题题数分布及赋分情况

附表2:近几年理综试题科目分布及赋分情况

4

2001~2004年高考理综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布及赋分比例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试题调整的直接目的在于调节试题整体难度、充分发挥主、客观试题的功能及双向调节作用,使试题整体结构更趋合理。从整体上看,第I卷、第II卷题量和分值有“此削彼长”的趋势。但从2004年起,高考理综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布及赋分比例基本上保持稳定,说明经过不断地探索,高考理综试卷的结构正逐渐走向成熟。

附表3:近几年理综各科试题分布详情

近三年的理综试卷中各学科试题通常采取相对集中编排的方式,在I卷的排布顺序为“生→化→理”,在II卷的排布顺序为“理→化→生”。其中,相对较难的物理试题在全卷位置上集中排布,相对较容易生物题为全卷“压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试卷的答完率。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试题分布方式。

5.试题难度:

抽样统计表明,2006年高考理综试题除21、25、30题难度较大(难度系数≤0.4)外,其余试题都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从试卷整体难度上看,2006年高考理综试题无论在第I卷、第Ⅱ卷还是全卷都与2005年试题难度相当,略微偏易。说明,近两年高考理综命题在整体难度控制上把握得较好,使试题保持了稳定性。

附表5:知识与能力层次分布(化学)

7.试题评价

(1)最佳题、新颖题

第10题:试题综合性强,考查力度大,融物质共存、离子反应及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关系于一体。

第27题:试题基于教材中常见的置换反应,通过一定的限制条件,使初、高中化学所有属于置换反应——这一反应类型的物质间的转化反应达到了一次高度整理和概括。试题设问角度新颖,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广度的要求极高。

第29题:试题取材有时代感,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几乎考查了中学有机化学所有主干知识,综合性极强,对考生能力要求很高。

(2)可商榷之处

①元素化合物重点不突出:考查元素的种类虽多,但主干内容不足另,没有变价金属的内容。

②开放性答案太多:不利于评卷。可改进,如28图用简易启普发生器。

③要求不明确:如26-3“…可组成一(中学化学)化合物”;28-4“下一步实验操作”停止即可?29-5-2“列出X的计算式”要过程吗?要“列”几个?

④试题设计不够严谨:如第9 题没有考虑到AlCl3在熔融状态下为共价化合物,几乎不导电;29-3-4“(苯环上)只能生成…”

⑤对过程的考查不足:28题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第28-3小题设问方式过于直接,几乎不需理解题意即可顺利解答。

二.答卷情况

1.全市高考情况统计:

2.全省理综答卷情况:

3.化学试题得分情况

4.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1)化学用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差。正确、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来解决和描述化学问题

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方程式书写未配平、反应条件不注明、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错别字现象等问题等仍十分严重,一些学生虽有解题思路、有解题方法,却不能准确表述,以此造成的失分很可惜。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强化规范,准确表达,夯实双基,加强落实。考试中学生常常将“酯化”写成“脂化”,苯环写成了环己烷,在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漏写“H2O”,化学方程式不配平、计算结果不化简等等。这与考生平时忽视化学基础知识,习题训练不到位有关。

(2)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差。理科综合测试对考生的“识图看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图表型试题一直在高考试卷中一直占有相当比例,着重考查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的第Ⅰ卷第12题、第Ⅱ卷第28、29题均要求学生识图后答题,但许多考生往往一味追求解题速度,不求甚解:例如第Ⅱ卷28题许多考生没有仔细分析装置图D瓶的作用,就想当然认为是起干燥作用;第29题“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很多考生却将羟基写在了间位上;29题第4小题框图中B物质下用括号表明了B的分子式C7H8O3,很多考生忽略了这个条件,所以在书写A→B的还原反应时将苯环也还原了。

(3)审题有误,阅读理解能力差。考试中考生用一种想当然的心态和思维定式来审题、解题,造成“审题不清,答题不明,无谓失分”的现象十分严重。选择部分都非常基本,主要失分反映在没有仔细审题方面,是考生因题目的简单而忽略了单位和条件等,与临场心理状态不佳也有关系。不少考生对27题题目所给的材料分析不够透彻,很多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试题的意图和要求(分处六个主族的前20号元素),不善于利用题给条件答题(29题-2提示可用分子式写方程式),造成无法正确作答或匆忙作答而出现失误。

(4)实验能力差。对29题实验的化学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清,有明显的没有做过实验的迹象,缺少基础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不能光看不练,每个实验最好亲自动手操作,做实验题时首先要理解实验原理,明白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再由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同时要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

(5)思维能力差,思维的深度性、逻辑性、严密性欠缺。27题得分率比29题还低就是最好的例证。第Ⅱ卷27题考查置换反应,要求写出3个符合条件“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6种单质分别属于6个不同的主族”的方程式,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条件的答案可以有8组之多。如果考生基础知识牢固、能准确理解命题意图,顺利答题应是很容易的。但卷面分析发现,考生要么写出了20号元素以外的单质,要么是单质重复,甚为可惜。第Ⅱ卷28(4)题,要求填写“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考生却往往只填写“将导管移出水槽”,而没抓住命题意图“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6)视图能力差。表现在常用仪器的使用(28题)、球棒模型图的视认(29题)等。

(7)计算能力差。表现在有效数据的应用、计算思维、自学能力等方面。

5.答题情况分析

(1)第Ⅰ卷答题情况

第I卷的8个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到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常用计量、电解、电离平衡的移动、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电荷守恒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06年选择题中等学生较容易上手,难度比05年试题略低。全卷得分率最低的是第7题,本题综合性较强,属中等难度试题。A、B、C三个选项错选比例相当,说明多数考生对周期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同时,解题过程中的以偏概全,思维不够严谨、全面也是造成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

(2)第Ⅱ卷答题情况

第II卷主要涉及元素的推断,化学原理与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结合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等问题。无机题(两题共24分)较05年降低了6分,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和化学用语,难度与05年基本持平,较有利于中等学生发挥。实验题比05年试题形式上开放一些,难度与05年基本持平。有机题(12、29题)重点考查了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和反应类型,较05年增加了简单的衍生物转化关系,同分异构体的条件要求比05年要高些,致使该大题的4、5小题易发生连带错误,一般学生不容易获得高分。计算题今年有所加强(13题-离子浓度计算、29题第5问-混合物计算)。逐题分析如下:

26(9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W是___________;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如果位于同一周期,则相邻的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该是3的整倍数)。

(2)N O S (Y:氮元素Z:氧元素W:硫元素)

(3)硫酸铵(NH4)2SO4(注:对一先给2分,对二给3分)

满分9分,平均得分7.08,难度系数0.79。

考查学生对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掌握情况,及考生的思维能力。

解答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利用题给条件,逐步缩小范围直至突破解答。如:由“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可知这四种元素在1~18号元素之中,且原子序数关系为X﹤Y﹤Z﹤W;结合“①元素周期表中,Z

与Y相邻,Z与W也相邻”可推出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YZ或与ZW或俩俩四种组合;由“②Y、Z和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讨论:若为同一周期,则为YZW关系,(n-1)+n+(n+1)=17,3n=17,n无合理解,舍去;

则有或两种可能,得:2n+(n-1)=17或2n+( +1)=17,解之,3 n=16(舍去)或3 n=18,,所以,Z 为第二周期第六主族氧元素,Y为氮元素,W为硫元素。X 为比氮元素原子序数还小且与N、O、S 可组成常见化合物,必为氢元素,得:X:Y:Z:W==H:N:O:S==8:2:4:1,为H8N2O4S即(NH4)2SO4 ,化合物名称为硫酸铵。

错因分析典型错例有三种,一是第(1)问理由的文字叙述词不达意;二是推断出n=6了应为却套为,即错判为N、P、Cl,或O、S、P;三是不会将最简式H8N2O4S转化为化学式(NH4)2SO4,且将名称硫酸铵写出错别字。

复习提示①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②注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③加强化学用语的检查和纠正,杜绝错别字。

27(15分)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

..的主族。

参考答案2Mg+CO2====2MgO+C

2Al+6HCl===AlCl3+3H2↑

2F2+2H2O===4HF+O2

以置换反应为入口,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为背景条件,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熟悉程度及掌握情况,借以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答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能迅速分类列举出教材中出现过的典型置换反应方程;二是准确理解题意,选择分布在六个主族的不同单质之间的置换,与单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联系在一起统筹安排。如中学化学中的典型置换反应有:金属之间在溶液中的置换(不适合前20号元素中的活泼金属,舍去);金属(有镁-IIA族、铝-III族)与酸反应放出氢气(IA 族);非金属之间的置换(VA 、VIA 、VIIA 之间有多组组合);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典型反应是2Mg + CO2 === 2MgO + C,为IIA 、IVA 族)。显然,选三组置换反应且六种单质分处六个主族最困难的是与第四主族的组合,所以反应 2Mg + CO2 === 2MgO + C为首选;其次选第三主族的金属铝与酸反应放出第一主族的氢气,如2Al+6HCl === AlCl3+3H2↑;最后从后三个主族中写出一例即可,如2F2+2H2O === 4HF+O2 、Cl2 + H2S == 2HCl + S 等。

错因分析一是审题不清,未明确题意,将超出题设条件范围以外的单质入选而失误,如用过渡元素Zn,CuO,Fe及20号以后元素Br等,另外出现同一主族单质之间的置换,如钠置换氢、氧置换硫、氯置换碘等;二是先入为主,难以平衡:如先写出Mg +2HCl == H2↑+ Mg Cl2后,还可写出与第五、六、七主族有关的置换反应,但难以写出与第三和第四主族有关的置换反应而胡乱编造。

复习提示①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②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熟练运用发散思维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等技巧;

③将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专题化,有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体系,并有利于考生深化思维角度的拓展。

28(15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养剂。

参考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32232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考查意图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简单的识读和分析装置图的能力。

解答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图示设计原理,题中对装置A、B、F 已有提示,关键在于理解装置C、D 的设计意图。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所以C、D 中必有一处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由于D 装置不能用作固体与气体的反应器,所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放在 C 装置中进行,因此 D 装置就是为了除去可能未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后就是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验证实验了。

错因分析本题属并列设问,所以第(1)和(3)小题的方程式书写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错误较多,主要错在习惯性思维上,因为有B 的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的提示,就理所当然地以为下一步该除去可能混有的水蒸气了,而装置C 的确常用于装固体干燥剂,就顺手写出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碱石灰等而误解题意,并直接造成连失4分的失误。第(4)小题考查实验操作的严密性和文字叙述的准确性,大部分考生是忽略了

复习提示①加强题型训练:学会理解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有利提高审题能力;②培养识图能力,提高用图示法展示的实验方案设计原理的理解能力;③克服思维定势:解此类习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图示设计意图,而不是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

29.(21分)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____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意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2)

OH

H 2O+CO 2+ONa

+NaHCO 3

或(

OH

C O O +NaHCO 3→不反应) OH

C O O

H 2

Na 2CO 3OH

C O O

Na 2

H 2O+CO 2↑

+NaHCO 3

→OH C O O H 2Na 2CO 3OH C O O Na 2H 2O+CO 2↑ (3)2 (4)

OH

OH

+CHO H 2OH OH

CH 2OH 加成(或还原)

OH OH

+

+COOH

OH OH

CH 2OH 浓硫酸

OH

OH

COOCH 2

HO

HO H 2O

酯化(或取代)

(5)①C 7H 6O 3+7O 2===7CO 2↑+3H 2O ;

C 6H 6O +7O 2===6CO 2↑+3H 2O ② 7x+6(n-x )= c/22.4

x =c/22.4-6n 或者x =c/22.4-b/9

答题情况:满分21分,平均分11.07分,难度系数:0.53。

考查意图 考查有机部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延伸迁移能力

及综合应用能力。

解答分析 第(1)问,根据分

子式和模型对比可知,图示中的

为碳-C , 为氢-H , 为氧-O ,计算不饱和度:(13×2 + 2 – 10 )÷ 2 = 9 ,为2个苯环和一个双键,得

OH

C O

O

第(2)问为并列设问的实验方案设计题(与第一问基本无关),可借助课本中苯酚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用于比较苯酚

和碳酸的酸性强弱的典型反应,类比设计出比较苯酚、碳酸和水杨酸的酸性强弱的方法,得

OH

H 2O+CO 2+ONa

+NaHCO 3

或 (

OH

C O O +NaHCO 3→不反应) OH

C O O

H 2

Na 2CO 3OH

C O O

Na 2

H 2O+CO 2↑

+NaHCO 3

→OH C O O H 2Na 2CO 3OH C O O Na 2H 2O+CO 2↑

OH

C O O

H

2

Na 2CO 3

OH

C O O

Na

2

H 2O+CO 2↑

等。

第(3)问为并列设问,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寻找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先将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转化为结构

简式,依据“①含有苯环”→ 有一个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 有一个醛基;“③在稀NaOH

溶液中,1 mol 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NaOH 发生反应”→ 有2个可电离的氢原子→2个羟基;“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 苯

环上有2种位置的氢原子,可得同分异构体数为2,即

OH

OH

+CHO H 2

OH OH

CH 2OH 和 。

第(4)问,为第(3)问得递进设问,如果第(3)推不出来,则第(4)问的方程式就写不出来,但反应类型却容易写出。

①A → B 由A 和B 分子式的差等于2可知A → B 的转化为1:1的加氢反应,写出:OH

OH +CHO H 2

OH OH CH 2OH

成(或还原);②B + D → E ,由A →C 为银镜反应,加酸酸化后使-COONH 4 转化为-COOH (即D 物质),所以B + D → E 为B-醇和D-羧酸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OH OH

+

+COOH

OH OH

CH 2OH 浓硫酸

OH

OH

COOCH 2

HO

HO H 2O

酯化(或取代)

第(5)问属并列设问,可单独成题。第①小题只须将水杨酸和苯酚分别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按题给要求“有机物可用分子

式表示”即可方便写出,且为第②小题的计算打下基础,关键是要配平。第②小题的计算给出的条件较多,解答可有多组方法,但也有迷惑条件推不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如依题意可列出如下计算关系式:

V CO2:7x + 6(n – x) == c /22.4 解得 x= c /22.4 – 6n 或x =c/22.4-b/9 W H2O : 3x + 3(n – x) == b /18 解得3n = b /18 (舍去) V O2 : 7x + 7(n – x) == a /22.4 解得7n = a /22.4 (舍去)

错因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明显薄弱,表现在①有机模型图的识图能力差而一错到底;②有机分子式、有机结构式及有机方程

式书写表达能力差,处处丢分;③有机推断的思维能力差,对有机结构的空间构型缺少想象能力而造成判断失误,得不到高分;④有机实验设计的灵活迁移能力差,不能将课本知识在新情境下类比应用;⑤有机计算能力较差,一些象方程式配平之类的最基本的计算技能都不到位,加上审题不清,已知条件越多越出错。

复习提示 ①加强薄弱专题的复习,提升学生审题的思维深度和推理的逻辑性;②加强有机化学用语表达的训练,在纠错上

下功夫,不迁就,养成良好习惯;③不能忽略化学计算专题的复习,毕竟它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本卷也明显有引导重视计算的迹象。

三.我市高三复习与高考吻合情况统计

1.重视专题化复习。强调复习的方向是学科内综合,如06一测体现了理综命题强调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小专题的题型比率较高,另有专题综合题、题型综合题、板块综合题等。

专题式命题是理综试题的特点之一,06年高考第27题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第28题是化学实验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第29题在考核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时,有效地将化学计算、实验设计方案的考核有机地融合在其中,而26题的置换反应问题在我市04年一测、06年三测均出过。

2.重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理论和概念。 附:2006一测命题细目表

3.重视化学计算。一测分析就指出化学计算是我市新发现的薄弱点,在解读2006考试大纲时也明确要求对化学计算中浓度的计算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第8位上升为第5位的变化应引起重视,并有意在二测、三测的13小题及实验题、推断题的设计中设计有关计算。今年高考,化学计算重新占据一定分量,在13题(离子浓度计算)、29-5(有关方程式计算)单独成题,并在第8、9、10小题中渗透计算内容。

4.重视学科特色的考查。化学用语的考查在二测写7个化学式、5个方程式,总分值29分(今年高考全卷要求考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达11个,化学式5个,总计38分)。化学实验的大题每卷必出。

5.体现理综命题的新趋势。我市在一测试卷中就开始设置开放型试题(18题-2、19题-2、3等),并预测有机题的命题形式(三测28题)及二元复合命题模式等新的题型,在06高考理综试题中均有体现,如27题、29题等。

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

(一)先做好四项分析

1、历年相关试题的分析

2、各阶段复习任务的分析

3、考纲变化的分析

4、学情分析

(二)采取三轮复习制度

第一轮(单元复习) ---基础阶段

重点:双基和巩固

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巩固

争取暑假补课进入(选修内容的学习与章节复习穿插进行),用7、8、9、10、11、12、07-1近六个月的时间,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标(章节复习为主,但打破课本章节顺序)。高三复习第二次质量检测前完成。

第二轮(小专题复习)---小综合阶段

重点:、强化和能力

指导思想:综合完善灵活强化

用3~4约二个月时间,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小专题复习为主),高三第三次检测前完成;

第三轮(模拟复习)---模拟阶段

重点:模拟和调整

指导思想:返扣调节模拟提高

用5月一个月完成,以训练适应综合测试的能力为目标(模拟高考为主)。

(三)不同层次学生复习指导策略

?低层次: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反馈

?中层次:小综合、慢变化、小步走、多练习

?高层次:多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四)高三课堂教学建议

1、推进高三校本教研,讲究高三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复习效益。

2、提倡将“双基知识系统化、主干知识专题化”的复习策略,突出重点。

3、提倡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4、重视学科思想的培养和化学用语的考查。

5、重视练习及讲评课的课型研究,改进复习方法。

6、加强学情分析,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为方向。

(五)具体工作安排

1、2006年9月底,郑州市高考质量分析会(交分配专题电子稿)

2、10月~12月,下校听课调研,互动校本教研

3、2007年1月初,高三复习一测及质量分析

4、2007年3月底,高三二测及质量分析、高三复习研讨会(交经验交流材料或公开课教案)

5、2007年4月底,高三三测及高三复习资料交流(交模拟试卷)

九年级化学考试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测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6页,25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相应的位置。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不准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2.前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的蛋白质、钙、磷、锌、铁等成份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所说的钙、磷、锌、铁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iCoO4 B. LiCoO C. LiCoO3 D. LiCoO2 4.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下列关于H2O2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2卷(附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卷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 4 ClO-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2 3 CO-+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 13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 NaOH溶液 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 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 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 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 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理综高考试题全国卷3化学部分(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 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 过饱和食盐水 D. CCl2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 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 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 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综合测试卷

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小麦磨成面粉 C.木材燃烧 D.石蜡受热熔化 2,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锌粒存放在广口瓶中 B.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3,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减少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便转化为人体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物质是() A.硫 B.木炭 C.红磷 D.镁条 5,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中的红磷可用硫来代替 C.该实验能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6,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氧化钙十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氯化钾十氧气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8.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的质子数 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的化学性质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 B.铈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D. 铈的原子序数为58 10,如下图中微粒均是由核外电子有三层的原子形成的,依照此示意图,高温 点燃 加热

(完整版)2018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九年级模拟考试试卷 化学 (满分75分;时间45分钟) (命题:刘素文;审核:魏建斌)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刻舟求剑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会引起佝偻病 B.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对人体无害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在室内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钢瓶是否漏气 3.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三个氧原子:O3B.钙离子:Ca2- C.硅元素符号:SI D.三氧化硫分子:SO3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向盛有鸡蛋壳的烧杯内加入醋精:鸡蛋壳表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烘烤过的木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B.往试管加锌粒C.滴加液体D.排空气法收集CO2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过滤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2018年全国1卷理综化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卷) 理综化学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24Br /CCl 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3FeCl 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 N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 N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 N D .1.0mol 4CH 与2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 Cl 分子数为A 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 .生成1 mol 512C H 至少需要2 mol 2H 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10;W 与Y 同族;W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

(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卷3理综化学高清WORD版C3H3化学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 水中的3NO - 、24SO -、Cl ? 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 H 2O 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24H PO -)+2c (4HPO - )+3c (34PO -)+ c (OH ?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11周周测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西区枫林路中学九年级(下)第11周周测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2.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熟石灰B.烧碱 C.食盐 D.大理石 3.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10的土壤不适种农作物,因碱性太强 C.pH=7的溶液显中性 D.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就是食盐B.纯碱属于碱类 C.盐都含有金属元素 D.NaHCO3属于盐类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6.写出符号: 钠离子氧化铁硫酸硫酸铁 铝离子氧化铝醋酸硫酸钡 铁离子氯化铁氨水亚硝酸钠 硝酸根离 氯化银氢氧化铝硝酸钾 子 铵根离子盐酸氢氧化铁硝酸铵 7.写出化学名称: 名称俗名化学式名称俗名化学式碳酸钠CaO 碳酸氢铵碳铵小苏打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 8.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3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 4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 5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6用稀盐酸除铁锈

7用稀硫酸除铁锈 8用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 9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10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 四、请从下列物质中, 9.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盐酸②纯碱③食盐④氢氧化钠⑤硝酸钾⑥碳酸氢钠⑦氯化钾⑧熟石灰⑨碳酸钙⑩生石灰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5)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6)可用作钾肥的是 (7)可用于生产玻璃的是 (8)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 (9)广泛应用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10)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一、选择题 10.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l﹣、CO32﹣B.H+、Ba2+、Cl﹣、SO42﹣

九年级化学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测试卷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1.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文明的进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与化 学反应无关的是() A打磨石器 B烧制陶瓷 C冶炼钢铁 D合成腈纶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 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D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6.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近代原子学说是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的 D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 7.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膜,正确的洗涤操作 是() A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B用稀硫酸洗 C加稀盐酸溶解,再用蒸馏水冲洗 D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 8.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附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 化学I I卷(附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B.C.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l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3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7.(6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配制 0.4000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 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8.(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Fe3+Fe2+Zn2+Cd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7.4

高考化学全国卷3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x/2)O2 12.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眉山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2.(贵港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CO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2 3.(海南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D ) A.H—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 2 +3 C.O—1个氧分子D.F e—+3价铁元素 4.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D) A.苛性钠Na CO盐B.干冰H O 氧化物 2 3 2 C.生石灰Ca(OH)碱D.水银Hg单质 2 5.溴酸钠(NaBrO)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 3 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D) A.-3B.+1C.+3D.+5 6.(哈尔滨中考)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 ,C.液体的量取),D.稀释浓硫酸) 7.(山西中考)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C) 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8.某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

2018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参考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 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 住:考前休息很重要。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7年高考新课标3卷理综化学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aCO3受热分解,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植物没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 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1 mol L- ?的KMnO4 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参考答案】B 10. A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A 0.6N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 A 0.1N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 A 0.6N个CO2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九年级(上)周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选项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用氢气做燃料 B.用干冰作制冷剂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液体加热 B. 液体的倾倒 C. CO2的验满 D. 氧气制取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中不变的量只有原子个数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D.在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 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 5.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 D.Cl和Cl﹣的电子层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6.如图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4:3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6:11 C.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D.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7.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杂质不参加反应) A.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B.实验中通入CO的质量为4.2g C.生成CO2的质量为2.4g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在表内。共40 分)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行车胎受热爆炸 B.食物腐败变味 C.蜡烛融化 D.海水蒸发 2.冰块能浮在水面上的事实说明( ) A.水有三态变化 B.冰的密度大于水 C.冰的密度小于水 D.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医药用酒精②酱油③清洁的自来水④铜导线的内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D④ 4.点燃20 克含有O2、H2、N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生成18 克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 A.2 克N2 B.O2、N2的混合气体 C.H2、 N2的混合气体 D.O2、H2、N2的混合气体 5.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若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B.我们常用的铅笔含有铅元素,铅笔不要放入口里,以免中毒 C.电冰箱里的除臭剂可用活性炭来代替 D.在某些食品包装中可充入氮气以防腐 6.下列物质中有氧分子存在的是( ) A.空气 B.双氧水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锰 7.“绿色食品”是指( ) A.以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B.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C.绿色的营养食品 D.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8.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都可以 9.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是( ) A.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B.家庭用煤气做饭 C.办公室用空调取取暖D.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11.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快慢

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试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 、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 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4ClO -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 223CO -+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 e ? Na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测试卷

1.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文明的进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与化 学反应无关的是() A打磨石器 B烧制陶瓷 C冶炼钢铁 D合成腈纶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 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D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6.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A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近代原子学说是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的 D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 7.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膜,正确的洗涤操作 是() A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B用稀硫酸洗 C加稀盐酸溶解,再用蒸馏水冲洗 D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 8.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测试题及答案.doc

2014 年商河实验中学 初中化学测评卷徐 第Ⅰ卷为选择题,满分 20 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实验、计算题,满分 40 分。本试卷共 16 道题,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①玉米②大米③豆油④鱼 A .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D A. SO2 B . O2C.N D.Cu 3、下表中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①②③④ 分子 模型 示意 图 A .物质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物质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模型示意图一定相同 D.四种物质的物质类别包括单质、氧化物、有机物 4、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 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B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5、下列离子能在 PH = 12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SO42-、 NO3-、K +、H + B 、Na+、 Cl -、 OH-、 Al 3+ C、Cl -、 NO3-、 K +、 Na+ D、 Ag +、 Cl -、 CO32-、K + 6、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a g 氯酸钾与 b 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 c g 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 d g,则 d = a –c B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 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 100mL 酒精与 100mL 水混合,能形成200mL 溶液

理综全国卷三化学

理综全国卷三 【试卷总评】2017年全国卷Ⅲ高考化学试题严格遵循2017年考试大纲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设计试卷结构,落实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考查必备知识内容,考查创新意识与能力。如第26题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通过残留物的颜色推理分解产物,并通过选择品红和硝酸钡等试剂进行验证推理。试题坚持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较广,涵盖了《考试说明》所列出的大部分的知识点,试题难度较2016略难,而且题目新颖,把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7.A 解析:泡沫灭火器喷出的除CO2和Al(OH)3外,液体主要是硫酸钠溶液,具有很高的导电性,不适用于电器灭火,A选项错误;疫苗属于蛋白质,温度较高,蛋白质容易变性,B选项正确;传统油性油漆所用溶剂为有机物,有机溶剂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C选项正确;镁是较活泼的金属,与铁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Mg为负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保护,D选项正确。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8.B 解析:Mg、Al具有多种不同的核素,给出Mg、Al的质量,而无Mg、Al核素的种类,无法确定质量数,也就无法判断中子数,A选项错;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故电子数相等;B选项正确;1 mol重水的中子数为20-10=10mol,1 mol水的中子数为18-10=8 mol,C选项错误;1 mol乙烷的化学键为7 mol,1mol乙烯的化学键为6 mol,D选项错误。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9.C 解析:铁催化下,纯溴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A选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氧化碳碳双键和苯环侧链,B选项正确;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6H5CH2CH2Cl或C6H5CHClCH3,C选项错误;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选项正确。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