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家来唱

大家来唱

大家来唱
大家来唱

《大家来唱》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强、弱力度记号。

3、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听唱法示范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律动

谈话导入、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图片导入

你们看,这是哪儿?这座城市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下面就让我们划着小舟一起领略威尼斯的风光。

2、如此美丽的风光,游览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谣:

1=C 3/4

6 4 6│5 3 5│4 4 4│ 4 3 2│1 ——│

7 1 7│1 ——│1—0 ║

讲解三拍子:

(1)这是几拍子的曲子,仔细观察观察。

(2)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3、美丽的湖面上吹过阵阵清风,它们也来了:

1=C 3/4

1——│7——│6——│5—│3——│2——│1——│1— 0 ║

1=C 3/4

1 ——│7 ——│6 ——│5 ——│3——│2——│1——│1 — 0║

6 4 6│5 3 5│4 4 4│4 3 2│1——│

7 1 7│1——│1 —0 ║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你们听威尼斯的小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威尼斯的民歌呢。

聆听歌曲《大家来唱》

2、观察拍号,听着音乐用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轻轻拍手。

3、模仿教师用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听音乐边挥拍。

4、这是一首合唱歌曲,让我们再仔细聆听,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刚唱过的旋律

1=C 3/4

1 6 1│7 5 7│6 4 6│5 ——│3——│

2 1 2│1——│1 — 0║

6 4 6│5 3 5│4 4 4│4 3 2 │1——│

7 1 7│1——│1 —0 ║

(1)复习低声部旋律(视唱谱子,用“LU”模唱)

(2)视唱高声部旋律,用“LU”模唱。

(3)两个声部合唱

5、找出与刚才唱的部分相同和不同的乐句唱一唱

低声部——高声部——合唱

6、填入歌词,视学生情况逐句进行练习

7、处理歌曲:

(1)唱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运用强、弱力度记号

四、拓展延伸

聆听课外合唱歌曲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大家来唱》是一首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 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 的力度变化知识,聆听《陀螺》掌握速度、力度变化与形象结构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聆听《陀螺》做律动。

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这节课的开始,我们玩个游戏吧?1.老师做你来模仿:(1)师拍手做三拍子律动,XXX︳XXX︳(2)手脚并用XXX︳XXX(3)拍手变换节奏型XX XX(4)脚上动作(右左右左)XX XX师:学会了吗?身体活动开了吗?我们随音乐来活动,可别忘了跟老师一起哦!2.师带生随音乐律动。。。。。。3.师:好玩吗?下面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歌曲,听一听,带给大家怎样的音乐感受?(意图:1课前师带生进行热身活动2.四分节奏和三拍子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律动,亲身体验,通过这种亲力亲为、亲身实践,轻松的掌握重点知识) 二新课《大家来唱》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答,师小结:优美、抒情、欢乐、愉快,富有舞蹈的韵律感,节奏平稳,舒展) 2. 复听歌曲,感受意境:听一听,歌曲中这群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小朋友在船上高兴的弹琴、歌唱。) 3.复听歌曲,感受节拍:同学们,请大家再来听一听,并伸出小手拍一拍,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的? 4.再听歌曲,寻找记号:大家再来听一听,并认真看谱子,你能找到哪些特殊的音乐记号?P F P(师小结:这样的力度符号让歌曲情感更加丰富,让旋律线条更优美起伏,听老师唱两遍,你来听一听,哪一边更有感情?师对比范唱,让生感受。然后师继续追问:哪一遍更有感情?第二遍!对,第二遍,更有情感,以后我们就按第二遍的感觉来唱!)(意图:教师夸张的对比范唱更贴近学生,学生通过多次聆听亲身感受和掌握力度符号在歌曲中表达情感的作用)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考试题 一、填空。 1、X是(四分音符),X 是(八分音符),X .是(附点四分音符),X.是(附点八分音符)。X —是(二)分音符,唱(二)拍。3/4读作(四三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2/4读作(四二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1912—1935)年,中国作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旋律的进行方式为(上行),体裁为(进行曲),节拍为(四二拍)。 3、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4、旋律的进行可以分为(上行)(下行)(波浪形进行)三种。 5、你所知道的演唱形式有(美声)(民族)(流行)等。 6、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叫( 拍号)。 7、小提琴被誉为(乐器之后)。写出你所了解的提琴的种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8、《甘洒热血写春秋》是故事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插曲。 9、《杨柳青》是(江苏民歌)民歌。 10、《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chi四声》 11、《哦,十分钟》词作者(陈镒康),曲作者(洲鸣),演唱情绪是(欢快地)。 12、《龙里格龙》选自(《流水恋歌》),词作者是(魏明伦),曲作者(姚明),朱良镇编合唱,演唱情绪是(充满活力地)。 13、《小夜曲》弦乐四重奏,作者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国家:奥地利。 14、《梦幻曲》作者舒曼,国家:德国。 15、《歌唱祖国》是合唱歌曲,词曲作者王莘。 16、《采一束鲜花》是一首儿童歌曲,词作者肖纬、丛者甲,曲作者晓丹,演唱情绪是抒情、开阔地。 17、《大雁湖》是鄂温克族民歌。

最新2018年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教案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2.欣赏:《采茶舞曲》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2. 听唱、学唱曲调 3. 选择打击乐器伴唱

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 1、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 2.聆听CAI课件范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4.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

1.说理导入 2.聆听范唱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4.复听全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大家来唱》 1.知识导入 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1)先学唱前8小节。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2)再学唱后8小节。 4.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5.配上打击乐伴奏。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也可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时钟”当然是二拍子的节奏。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课外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巩固2/4、3/4拍的节拍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参加音乐表演活动,并在其中感受到了乐趣。很多同学都喜欢演唱歌曲。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在欣赏这方面接触的比较少,学生不喜欢欣赏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在这学期应多加入欣赏,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课也要以“审美”为核心,因此,要多克服困难尽量多的让学生聆听各种优美的音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2、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竹板感受3/4拍强弱规律。 3、再听: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唱谱 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再学唱后8小节。 5、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6、二声部合唱 (1)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1课《手挽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第1学时) 课型:新授课案序:1 设计者:张丽英 学习目标: 1能试用抒情的情绪正确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党、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3能辨别正确和错误的发声,并能尝试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4能养成在唱自己的声部的同时倾听协调另一声部的和声,达到声部和谐统一的习惯。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2、3我采用交流式、表现性评价。 2针对目标4我采用自我评价。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水平。 学习难点: 1两个声部合唱达到和谐统一。 2欣赏歌曲范唱,体会范唱歌曲的和谐与美。 学习用具: 电子琴歌片录音机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将在着这里度过快乐的四十优美的歌声开启了快乐的音乐课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分钟。 在学新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教师出示谜面“一个地球,热烘烘,出在东,落在西。”它是什么呢? 教师板前画“O”——太阳图片,那么,大家知道太阳有那些作用呢?学生纷纷发言: 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太阳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太阳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 太阳光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二、寓教于乐 太阳光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你们喜欢它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 睛回想:早晨,我们醒来打开窗帘,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用它那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们,暖悠悠、甜悠悠。(聆听范唱)你感觉到他的温暖了吗? 这便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调式和拍号。 1=E 2/4 2/4 强弱规律:强——弱 演唱速度:稍快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 现在,我们一起来按2/4拍节奏来熟悉歌词并找出那几个乐句的曲调

大家来唱

《大家来唱》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强、弱力度记号。 3、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听唱法示范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律动 谈话导入、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图片导入 你们看,这是哪儿?这座城市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下面就让我们划着小舟一起领略威尼斯的风光。 2、如此美丽的风光,游览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谣:

1=C 3/4 6 4 6│5 3 5│4 4 4│ 4 3 2│1 ——│ 7 1 7│1 ——│1—0 ║ 讲解三拍子: (1)这是几拍子的曲子,仔细观察观察。 (2)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3、美丽的湖面上吹过阵阵清风,它们也来了: 1=C 3/4 1——│7——│6——│5—│3——│2——│1——│1— 0 ║ 1=C 3/4 1 ——│7 ——│6 ——│5 ——│3——│2——│1——│1 — 0║ 6 4 6│5 3 5│4 4 4│4 3 2│1——│ 7 1 7│1——│1 —0 ║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你们听威尼斯的小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威尼斯的民歌呢。 聆听歌曲《大家来唱》 2、观察拍号,听着音乐用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轻轻拍手。 3、模仿教师用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听音乐边挥拍。 4、这是一首合唱歌曲,让我们再仔细聆听,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刚唱过的旋律 1=C 3/4 1 6 1│7 5 7│6 4 6│5 ——│3——│ 2 1 2│1——│1 — 0║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1)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要点 第5课童心 《荡秋千》 1、《荡秋千》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是仡佬族儿歌 3、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 《童心是小鸟》 1、《童心是小鸟》,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 2、歌曲带给我们欢快,活跃的情绪。 3、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 第6课水上的歌 《小螺号》 1、《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 2、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 3、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让我们荡起双桨》 1、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 2、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

第7课祝你快乐 《幸福拍手歌》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阳光牵着我的手》 1、歌曲中的阳光的含义是党的温暖、妈妈的爱。。。。。。 2、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让我们心存感恩,你就会看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好心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也会看到眼前宽阔的大道,看到生命的果实,让我们心中永驻阳光,永远不会感到黑暗!迎接你的将是灿烂的明天! 第8课龙里格龙 1、歌曲《龙里格龙》选自《流水恋歌》。 2、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3、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 音乐知识: 1、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分“中阮、大阮”,有四根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柔和、优美。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5大家来唱人音版(简谱)

大家来唱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演唱作为表现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而后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设计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 (二)理论依据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合唱的音乐表现力比齐唱要丰富的多。两声部间的制约,和声的织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立体音乐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二声部歌唱的训练,亲自参与体验了两声部的和谐,感受到和声的优美,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及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大家来唱》是一首“起承转合”式乐段结构的二声部合唱,起句的两个声部节奏相同音高和谐。承句的旋律形态(旋律线)与起句相同,然低声部在第三小节变化再现起句高声部的旋律片段,转句由于歌词的字数关系,结构上与前两句形成明显对比,其第2小节是第1小节的下二度严格摸进;第3、4小节高声部是承句高声部旋律的局部重复;第4小节低声部在属七和铉的七音(f)和五音(d)之间插入经过音(e),自然过渡到合句。合句是起句的严格再现。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原有音乐基础和音乐表现有一定的基础。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并且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歌曲的情感体验,大多数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具备了用和谐的音色表现歌曲的能力。班里有五分之一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跳起来 【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六、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 七、欣赏第二部分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八、音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一、激趣导课: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2、辨别音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完整word版,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开教室电子白板、平板。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教师放收索的影视音乐。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用平板放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各小段。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同学们在哪里听过这样的歌曲呀?(电视、电影)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 生:齐声说:是! 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寓教于乐】 1、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大家来唱4人音(五线谱)(2014秋)

【设计理念】 《大家来唱》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曲目中的一首歌曲。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获得集体演唱经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调能力。本课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创设威尼斯水城优美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在乘坐小船游览及站在桥上欣赏美景的情境中,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为有效解决二声部歌曲演唱的音准问题,本课教学加入口风琴作为伴奏乐器,让学生以奏助唱,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 2.通过课前活动,在荡秋千及钟表图片的提示下,能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感。 3.通过聆听歌曲《大家来唱》,能辨别歌曲的节拍为三拍子,并通过图式学会三拍子的基本指挥动作。 4.能用口风琴为二声部歌曲伴奏,以奏助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与音准演唱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 【教学难点】 在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的演唱中,学生能够唱准自己的声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口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图】 【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演示教学法、提问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法,引导学生学习演唱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首先,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直观演示复习节拍,巩固学生节拍感,再由节拍导入课题《大家来唱》,内容过渡自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课堂乐器辅助教学,利用口风琴稳定声部音准,突破教学难点,最大化地发挥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乐谱视唱、歌曲演唱等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及合作演唱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直观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音乐知识并轻松掌握音乐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第一课时 1-1 一、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范唱歌谱 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6.小结:水乡一景。 第二课时 1-2 一、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4、学唱歌词: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6、有情绪地演唱。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水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加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1>歌曲的情绪特点? 4、学唱歌词: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口风琴辅助练奏) 6、有情绪地演唱。 7、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口风琴练奏,为歌曲《采菱》伴奏。 <1>分小组创编,谱例记录,打击乐器表现,口风琴练奏,教师指导。 <2>小组展示,为歌曲伴奏。 <3>合奏展示,为歌曲伴奏,使歌曲推向高潮。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 第一课水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加小结: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大家来唱3人音(五线谱)(2014秋)

一、教学分析 《大家来唱》是一首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 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聆听《陀螺》掌握速度、力度变化与形象结构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聆听《陀螺》做律动。 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这节课的开始,我们玩个游戏吧? 1.老师做你来模仿:(1)师拍手做三拍子律动,XXX︳XXX︳(2)手脚并用XXX︳XXX(3)拍手变换节奏型XX XX(4)脚上动作(右左右左)XX XX师:学会了吗?身体活动开了吗?我们随音乐来活动,可别忘了跟老师一起哦! 2.师带生随音乐律动。。。。。。 3.师:好玩吗?下面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歌曲,听一听,带给大家怎样的音乐感受?(意图:1课前师带生进行热身活动2.四分节奏和三拍子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律动,亲身体验,通过这种亲力亲为、亲身实践,轻松的掌握重点知识) 二新课《大家来唱》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答,师小结:优美、抒情、欢乐、愉快,富有舞蹈的韵律感,节奏平稳,舒展) 2. 复听歌曲,感受意境:听一听,歌曲中这群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小朋友在船上高兴的弹琴、歌唱。)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哦-十分钟》教案

《哦,十分钟》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是一首2/4拍、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 歌曲通过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孩子们平日课间十分钟的真实情景,曲调活泼、欢快、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在学习后自由欢快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 XX XX | X 0| ”这一节奏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真实写照。第二段音调转为抒情,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的欢迎。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 ⒉能力目标:学习用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教学难点 掌握前八后十六节奏、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和唱准歌曲中两个不同的结尾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课间活动刚刚结束,大家玩的高兴吗?你们都喜欢哪些课间运动和游戏呢? 生:回答各种游戏 二、新授 (一)初听全曲,整体感受歌曲情绪 1、师:哇,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老师都很羡慕,现在让我们一

起来再感受一下。 教师播放音乐,幻灯片重现课间十分钟的景象。 师: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表现中,我能感受到你们在课间的时候是非常愉快的。 2、师:老师小时候也有两个最爱玩的课间游戏,你们能猜猜看是什么游戏么? 生:拍手游戏 3、拍手游戏练习 ①出示节奏型 XX xx 教师讲解要领 师:大家一起打一遍后面的节奏预备齐xx(师生互相配合练习) ②同桌互相拍打练习,边念边打 (二)复听音乐 师:刚才我们一直在听的这段音乐其实是一首歌曲它的歌名叫《哦,十分钟》,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完整的欣赏一遍在聆听的时候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师放课件音乐) 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轻松很愉快很开心 师:你有没有听到歌曲唱到了什么? 生:唱到下课时做的事情。 (三)再次聆听 师:你们能不能听到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生:我觉得分为两个部分 师:从节奏上来看第一个部分的节奏比较紧凑第二个部分的节奏比较舒缓。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部分(放课件) (四)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①第一、二句 师:能不能找到重复的小节?(师视其情况作指导) 师:自己唱一唱这两小节55 34 |5 0 生:自己唱 师:真棒!跟琴唱一唱预备齐(师弹琴)

《大家来唱》

七册第四课《大家来唱》 一、教学目标:能与他人合作,有表情地演唱、背唱《大家来唱》,知道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并体会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难点:无伴奏情况下唱准旋律。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生随歌曲《哦,十分钟》律动。(几拍子?强弱规律? 指挥?) (二)、教师用步法表现2/4、3/4 引出:3/4 x x x 强弱弱 学生用肢体表现3/4 拍 随钢琴律动3/4 (前奏《大家来唱》第一、二声部旋律)分组再合(三)、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或听说过意大利威尼斯吗?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意大利威尼斯风光非常美丽,它的歌曲也是非常好听的哦。 2、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安安静静地听,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觉?(《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3、看书再听 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几拍子?歌曲演唱形式? 4、学唱第一声部歌谱。(学生打指挥图式老师唱歌谱)。 这一段体的歌曲分几句?相同的是哪几句?(首尾呼应)唱一唱、口琴吹一吹, 第二句和第一句什么相同?唱一唱八度大跳更加突出大家歌唱的快乐

第三句唱唱每小节第一拍1—7—6—5— 连起来听一听、唱一唱 5、填词唱 6、p f 力度表现 7、教学口琴“7”吹奏7 1 7 合奏3- - - 2 1 2 1- - - 1- 0 1- - - 7 1 7 1- - - 1- 0 合唱 8、学唱第二声部 9、分声部后,再次听一遍全曲,找出自己的声部。 10、轻声,进行二声部合唱。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小结:合唱是一门艺术。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扩大我们的知识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我愿和大家乘着歌声,走进合唱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全册

第1课水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二、过程与方法: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水乡情境。 教学难点: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采茶舞曲》:这首歌舞曲原系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徵调式,含四个乐句;第二部分移到商调式上。 《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洪湖赤卫队》。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凤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评价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

段是两人齐唱,第二段是二重唱,第三段也是一段二重唱,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渔光曲》:歌曲采用不带再现部的三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的宫调式,速度徐缓,旋律线条似波浪起伏,节奏型具有摇晃感,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形象。 《采菱》: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柳树姑娘》: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练,它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X. X”为基本节奏型,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过程与方法:学习歌曲《采菱》,掌握歌曲的曲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优秀教案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优秀教案 四年级音乐《大家来唱》优秀教案 一、教学分析 《大家来唱》是一首威尼斯民歌,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 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聆听《陀螺》掌握速度、力度变化与形象结构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

聆听《陀螺》做律动。 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这节课的开始,我们玩个游戏吧?1.老师做你来模仿:(1)师拍手做三拍子律动,XXX︳XXX︳(2)手脚并用XXX︳XXX(3)拍手变换节奏型XX XX(4)脚上动作(右左右左)XX XX师:学会了吗?身体活动开了吗?我们随音乐来活动,可别忘了跟老师一起哦!2.师带生随音乐律动。。。。。。3.师:好玩吗?下面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歌曲,听一听,带给大家怎样的音乐感受?(意图:1课前师带生进行热身活动2.四分节奏和三拍子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律动,亲身体验,通过这种亲力亲为、亲身实践,轻松的掌握重点知识) 二新课《大家来唱》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同学们请大家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答,师小结:优美、抒情、欢乐、愉快,富有舞蹈的韵律感,节奏平稳,舒展) 2. 复听歌曲,感受意境:听一听,歌曲中这群威尼斯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小朋友在船上高兴的弹琴、歌唱。) 3.复听歌曲,感受节拍:同学们,请大家再来听一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