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钙如何引起肌肉抽搐

低钙如何引起肌肉抽搐

低钙如何引起肌肉抽搐
低钙如何引起肌肉抽搐

体内的钙约99%构成骨盐,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1%分布在体液中。虽然体液含钙量少,但起的作用却很有多种,低血钙导致原因见功能(1) :

(1)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血钙浓度低到每10 0毫升血7毫克以下时,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这时静脉推注钙制剂,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即可停止。

原因:正常时,钙离子可降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使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加大,以致出现膜的去极化,引起动作电位而最终诱发骨骼肌的收缩。 病症:低血钙,神经肌肉过度兴奋,易引发肌肉抽搐。高血钙时由于肌肉不兴奋,造成肌无力

(2)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里的钙与骨骼肌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也起重要作用。如果钙浓度过高,可以减弱肌紧张,引起心跳减慢或心脏停跳。

(3)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抽血化验时,常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枸橼酸钠或草酸钾等抗凝剂,枸橼酸和草酸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减少,血液标本不凝固。

(4)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体液中钙含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成分可以渗出血管外,这就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注射钙制剂,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性疾病即可缓解。

钙离子参与神经肌肉的兴奋收缩藕连,那为什么低钙还会引起抽搐?难道抽搐不是肌肉收缩吗?

1、兴奋性和兴奋-收缩藕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兴奋的能力,这种能力强,则容易兴奋,否则不容易兴奋;兴奋-收缩藕联是兴奋产生之后的事件,是把电活动转变为骨骼肌收缩的机械活动的中间藕联环节。

2、钙离子是兴奋-收缩的藕联因子,其作用是正性的。但这是指在兴奋发生之后;对于因快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去极化为主的快反应细胞来说,钙离子由于“膜屏障作用”(即对钠离子内流产生竞争性抑制)的存在,细胞外高钙使钠离子内流抑制,兴奋性有所下降(所以,认为钙离子是抑制离子也没错)。当细胞外低钙时,钙离子的“膜屏障作用”减弱,细胞兴奋性增高。

3、低钙时,钙离子的“膜屏障作用”减弱,细胞兴奋性增高,容易兴奋。但另一方面,肌浆内的兴奋-收缩藕联离子----钙离子,并没有因为细胞外低钙而减少。骨骼肌有丰富的肌浆网,肌浆网内贮存有足够的钙,肌浆网钙释放,可以迅速提高肌浆内钙浓度,引发-兴奋-收缩藕联,故此环节未受影响。所以,低钙时,一方面因膜屏障作用减弱而使细胞容易兴奋,两另一方面,兴奋-收缩藕联未受影响,所以表现为肌肉抽搐。

4、骨骼肌有丰富的肌浆网,肌浆网内贮存有足够的钙,兴奋-收缩藕联过程一般不受细胞外钙浓度的影响,这是骨骼肌和心肌显著不同的地方(心肌耗氧量大,腺粒体发达,肌浆网不发达,肌浆网内贮存的钙比较少,因而对细胞外的钙离子有明显的依赖性)。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內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 后再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內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与动静脉內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透析时发生抽筋的原因和预防

透析时发生抽筋的原因和预防 题记肌肉痉挛是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约占总数 20%~30%左右,容易发生在透析时脱水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多出现在透析治疗的中后期。症状常见于腓肠肌、足部肌肉、腹部肌肉和胸部肌肉的痉挛性刺痛。刺痛严重者甚至要求终止透析,原因与低血压、低血钙、低钠透析液及肉毒碱缺乏有关。一、低血压 1、发生原因低血压是引起肌肉痉挛比较常见的原因,多发生在脱水渐增的透析中后期,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快速脱水,引起血压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为维持血压,四肢的血管发生代偿性收缩,肌肉组织因缺血缺氧,肌肉电生理发生异常,引发痉挛。 2、预防日常饮食控制饮水量及钠盐的摄入,透析当天停止服用降压药,调整好干体重。对于透析中反复出现低血压引起肌肉痉挛的患者,如透析中出现哈欠、冷汗、乏力等症状,立刻测量血压并给予50%葡萄糖或3%高渗盐水100ml静脉推注既可以缓解。透析间期患者要加强饮食营养,多进食一些优质动物蛋白,定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症状。二、失衡综合症 1、发生原因由于患者长时间不进行透析治疗导致血中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代谢物潴留,当患者再次透析时血中尿素氮、尿酸、肌酐等短时间下降过快,使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而

细胞内液、脑脊液甚至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下降缓慢,增加了血浆与其他液体之间的压力差,导致患者体液重新分布。另外,短时间内快速脱水,血管内循环血量减少,肌肉内脱水逐渐加重,导致肌肉痉挛。出现这些原因主要见于:①、患者饮食不控制;②、饮水过多,导致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迅速,达4kg以上。③、因经济原因,患者自行减少透析次数,透析不充分所致。有些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2、预防日常控制饮食、进水量,采取规律透析、充分透析、保持干体重,反复出现失衡综合征的患者采取可调钠序贯透析,尽快使患者达到干体重。透析间隔时间长、血中肌酐、尿素氮等数值太高可考虑先诱导透析后在进行规律透析。三、干体重不准确 1、发生原因对患者体重评估不准确,过度脱水使患者体重低于干体重,主要原因有:①、天气转冷时,患者衣服过多,无法准确评估超滤量。②、患者有时为了多进食,故意虚报体重。③、干体重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或减少,干体重也要随之调整。 2、预防患者要重视干体重对透析的重要性,自觉控制进食、进水量。每2~4周对患者的干体重重新进行评估,注意观察患者皮下有无水肿、身体有无不适,同时也要观察血压有无波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要控制在干体重的3%一下。四、肉毒碱缺乏 1、发生原因肉毒碱缺乏,即左旋卡尼汀缺乏,主要发生在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05T14:27:44.8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作者:沈余 [导读]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患者透析质量管理中得了良好的效果,透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五通桥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8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肌肉痉挛的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从4.3%降低到2%。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患者透析质量管理中得了良好的效果,透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20-02 品管圈,是有关联的工作人员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分工合作,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以达到目标[1]。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症较多,因患者文化差异、依从性较差、透析不充分等导致透析中肌肉痉挛发生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透析质量。我科从2017年1月开始开展了主题为“降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血透患者肌肉痉挛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于2016年7月成立了“HD圈,“HD”是血液透析的英文缩写名,寓意我们全科人员团结一心,以病人需求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患者提供满意、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HD圈圈员有8名,其中1名专科护士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8名圈员中,主管护师有2名,护师4名,护士2名。 1.2 方法 1.2.1活动实施日期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HD圈,圈员各有分工,每周组织进行1~2次圈员活动,每次1小时左右。首先时确定活动主题,通过召开头脑风暴法,圈员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并结合血透室管理重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每名圈员提1个活动主题,采用531评价法,最终确定得分最高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为本期的活动主题。 1.2.2完成现况把握,并确定目标值组织召开圈会,广泛征求圈员意见,我们首先对血液透析流程进行了梳理,从患者透析开始到透析结束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分析,制定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透析不良事件的查检表,查检内容包括“超滤量过多过快、透析不充分、短时间内水分增加过多”等内容。通过组织召开会议,向圈员们传达了查检表的应用,由各当班人员认真进行查检,完成了从2017年2月—3月为期1个月的查检,查检结果显示改善前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为4.3%。考虑到本次为科室第一次开展品管圈活动,结合圈员能力,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我们的目标值为2%。 1.2.3运用鱼骨图,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的原因。见图1。 1.2.4运用三现法则,进行真因验证为了找到发生肌肉痉挛的真因,我们运用三现法则,到现场、看现实物、作现实证,得出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的真因。 1.2.5针对真因,进行对策拟定通过召开圈会,每一位圈员对得出的真因依次提出整改对策,再通过评价法选出有效对策进行实施。 1.2.6对策实施 2017年5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方法实施对策。 1.2.6.1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做好沟通与评估护士加强和医生间的有效沟通,做好透析前病人的评估,充分了解病人透析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及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病人透析处方,包括干体重的调整、透析模式的改变、降低透析液温度等。加强医生对患者干体重的把握的培训,科内每月组织培训,制定干体重评估标准:调整干体重时,幅度不超过0.3~0.5kg/次,对在调整干体重的患者每2周进行再评估。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身体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和解释工作。 1.2.6.2采用多种宣教方法,丰富宣教内容,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提高病人的遵医依从性。每年的肾脏病日这一天,我们要组织召开肾友会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第六届。肾友会的开展,为病人排忧解难,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及答问,提高病人对血液透析知识的了解。做好按需透析、义诊、电话回访等工作,加强对病人的饮食、用药等宣教,提高病人的遵医依从性。对新入科室的患者做到一对一的饮食卫生宣教,并评估。对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不定时地进行饮食卫生宣教。定期对伴有其他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安全用药宣教及评估。 1.2.6.3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对肌肉痉挛发生的高危人群,加强巡视及观察,常规每小时巡视一次,对于容易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每30分钟巡视一次,并加强对患者的感受询问,加强医护人员评估能力培训,对病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预防性处理。 1.2.6.4加强医护人员临床技能培训科室拟定医护临床技能培训计划,每月组织医疗培训及安全用药讲座,定期进行专业考核,加强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对患者安全用药及时正确给予指导。 1.2.7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前发生率为4.3‰,活动后为2‰,发生率明显降低

血液透析时肌肉痉挛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血液透析时肌肉痉挛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7-06-21T17:13:47.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牛承元 [导读] 对预防肌肉痉挛的发生,也有较大的帮助。符合中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原则,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市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2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 2 组开始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痉挛发作情况、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每个月痉挛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略低于第 1 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观察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明显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 ALB、PA 血清水平及 SGA 评分较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SF血清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心理状态、服务评价、家庭支持等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血液透析;肌肉痉挛;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hemodialysis combined with muscle spasm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80 cases of hemodialysis complicated with muscle spasm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40 cases,2 groups on the basis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to give different nursing strategies,the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care of Western medicine,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re,The incidence of muscle spasms,nutritional statu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uring hemodialysis were compared within 2 months after initi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pasti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spasmicity of the third month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month (P> 0.05)(P <0.05). The incidence of spasti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hird month than in the first month(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B,PA serum level and SGA scor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serum level of SF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ALB,PA and SF and the SG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ALB,PA,SF and SG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scores of self - perception,psychological status,service evaluation and family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uscle spasms during hemodialysis,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hemodialysis;muscle spasms;nursing 前言: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便是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在进行透析过程中体重增长速度较快的患者,即使此种并发症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会显著增加患者临床的疼痛感,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研究降低肌肉痉挛概率的方法,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序贯透析的方法,患者临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得到了显著降低。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8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5.6±10.2)岁;在所有患者中,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25例,患有痛风性肾病的患者8例,患有肾性高血压患者17例,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30例;对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最短为9个月,最长为36个月,按照 1次/3天的频率进行透析。患者每次脱水量最少为 2kg,脱水量最多为4kg。将所有透析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B组与A组,对比B组与A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实验组患者,完成20次的透析,需要观察的患者为 80人次,共需进行4个月透析。在6月以及9月对患者实施标准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血流量最少为180ml/min,最多为250ml/min,患者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机选择GAMBO AK-95s,8LR复用以及14L血滤器(一次性),跨膜压最小为60mm Hg,最多为 220mm Hg。针对对照组患者,完成20次的透析,观察的患者为80人次。共需进行4个月的透析。其中在5月以及7月主要选择序贯透析法(单纯超滤+标准血液透析),在准备对患者实施透析的30min以内,对患者实施单纯IUF (超滤),在20min IUF075 之后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血流量最少为180ml/min,最多为250ml/min,患者透析液流量为 500ml/min。透析机选择GAMBO AK-95s,8LR复用以及14L血滤器(一次性),跨膜压最小为60mm Hg,最多为220mm Hg。在对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进行观察时,都没有出现滤器破膜的情况。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进行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3个月内每个月痉挛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 3 个月痉挛发作率略低于第 1 个月痉挛发作率(P> 0.05),观察组第 3 个月痉挛发作率明显低于第 1 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对照组护理 3 个月后 ALB、PA 血清水平及 SGA 评分较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SF血清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 3 个月后 ALB、PA、SF 血清水平及 SG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护理 3 个月后,观察组ALB、PASF 血清水平及 SGA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均发放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 (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

血液透析题库

一.选择 基础知识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A透析液的温度B透析液成分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30g ~30g ~35g 6、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复查1 次。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7、透析治疗室、候诊室应为()区。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D 以上都不是 8、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情况下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A 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 B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C 丙肝表面抗原阳性 D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9、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mmol/L。 A 低于130 B 130-140 C 135~145 D 高于145 10、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mmol/L。 A B C D 1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主要有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目前()导管最常用。 A 单腔 B 双腔 C 三腔 D 以上都不是 12、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入,因为()导管感染机会增加,不推荐常规使用。 A 单腔 B 双腔 C 三腔 D 以上都不是 13、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首选: A 左侧颈内静脉 B 右侧颈内静脉 C 颈外静脉 D 股静脉 14、新血液透析患者要严格()必要时对患者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传染性疾病。 A询问接触史B询问病史C遗传史D家族史 15、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 A <400ml B <100ml C >2500ml D 1000-2000ml 感控 1.血液净化中心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 () A.<500cfu/m3 B.<600cfu/m3 C. 700cfu/m3 D. <800cfu/m3 2.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做()检查。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从抑制到兴奋 神经动作紊乱(neuromotor disorder)和脊髓损伤导致的不随意肌(involuntary muscle)痉挛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危险的后果。最近的科研新进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发生这种肌肉痉挛的机制:即肌肉痉挛是因为运动神经元里氯化物转运受限导致的。 脊髓损伤的患者通常都会在身体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肌肉不自主收缩的情况,即发生肌肉痉挛(spasticity)的现象。这种肌肉痉挛可能会给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严重的肌肉痉挛足以让患者从椅子上跌落。虽然我们可以用药物等手段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但是这种药物也会影响到机体残留的运动功能。所以,对于正在通过运动训练来进行康复的患者来说一般都不会使用抗痉挛药物。因此我们急需一种不会影响到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抗痉挛手段来帮助各位病患朋友。 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我们首先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肌肉痉挛。虽然我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机制都与肌肉痉挛有关,但是Boulenguez等人最近至少又发现了一条机制与肌肉痉挛有关。他们在动物模型中发现脊髓损伤的同时,在机体运动神经元的胞膜上通常都会伴有氯化钾共转运分子2(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2)的下调现象,该分子减少会导致膜电位(静息电位)上调。运动神经元发生这种膜电位的改变之后会使得通常状态下的抑制效应改变成激活效应。 肌肉痉挛可见于各种运动神经紊乱和神经损伤。因此相关的文献也非常多,比如对肌肉痉挛症状的描述以及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文献等等,不过这些文献有时也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不过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取得了共识的,那就是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活动不随意升高的表现,而且这种不随意的肌肉运动可以被各种刺激信号所诱发,比如皮肤刺激等等。 虽然肌肉痉挛现象看起来问题出在肌肉,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似乎都指向了兴奋性增高的运动神经元。比如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出现的肌肉痉挛都与损伤平面以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持续性内流有关。 最近Boulenguez小组发现在脊髓损伤之后,运动神经元胞膜上KCC2分子表达下调也是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一个原因。通常情况下KCC2分子能够保证运动神经元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大约在-75mV。Boulenguez小组用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在脊髓损伤发生之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神经细胞的氯离子平衡电位相比脊髓损伤之前会上升10 mV,这个改变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Boulenguez等人在其它三个KCC2活性降低的动物模型里也都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三个动物模型系统分别是KCC2功能被药物抑制了的新生小鼠模型;KCC2基因被敲除的小鼠模型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上调的小鼠模型(图1)。抑制BDNF的表达能够上调KCC2分子的表达,这是用来构建肌肉痉挛的一种标准化的反射性反应。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原因: 1、透析液Na浓度透析中高血压过高 2、失衡综合征脑水肿发生 3、超滤过度引起肾素分泌过高 4、患者精神紧张、焦虑 5、透析水处理故障造成硬水综合征 6、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贫血纠正后 7、血管活性物质蓄积处理 透析中高血压处理: 1、透析液钠浓度控制在接近血钠水平(< 140mmol/L) 2、调整超滤,必要时可行单纯超滤,但不宜过快; 3、药物治疗:推荐RAAS抑制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透析中高血压预防: 1、限钠摄入,盐摄入量<3g/天; 2、制定和保持合理干体重; 3、抗高血压药物的规范应用; 4、必要时适时清除血管活性物质,血液灌流、血液滤过; 5、高频度透析:如长时间透析或每日透析。 二、透析中低血压

定义: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 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临床表现 (1) 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或有黑蒙 , 心悸,脉数, 哈欠连连等症状。 (2) 颜面苍白,大汗,额头冷汗,恶心呕吐,腹痛, 胸痛,抽搐甚至意识丧失。 原因 1、容量相关性因素: (1)超滤速度过[0.35ml/(kg·min)]; (2)设定的干体重过低; (3)透析机超滤故障; (4)透析液钠浓度偏低。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1)透析液温度较高 (2)透前应用降压药物 (3)透析中进食 (4)中重度贫血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 (6)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 (1)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2)心律失常(如房颤); (3)心脏缺血; (4)心脏压塞; (5)心肌梗死等。 4、其他少见原因: (1)出血; (2)溶血; (3)空气栓塞; (4)透析器反应; 透析中低血压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降低血流速度 (4)补充血容量:快速输注生理盐水100 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高渗糖等。 (5)脓毒血症等 透析中低血压预防 1、应用带容量精确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 (1)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

肌肉痉挛的基本常识和处理方法

肌肉痉挛的基本常识和处理方法 一、概述 1.定义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2.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均可出现痉挛。但临床上痉挛多见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脊髓病变、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3.痉挛导致的临床问题痉挛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对患者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运动的阻力,使随意运动难以完成;②由于阻力增加,运动迟缓,难以控制,难以完成精巧的动作;③由于反应迟钝,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倒;④强直痉挛,不便护理,容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⑤影响步态和日常生活活动。 二、痉挛的生理病理基础 1.肌梭肌肉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其中一部份特异化的肌纤维形成肌梭。肌梭是一种感受器,受γ运动神经元支配,对肌肉的牵拉剌激敏感,肌肉收缩时肌梭被缩短。肌梭中有两种感觉纤维,一种对肌肉的运动速度敏感,另一种对肌肉的长度敏感。二者都能发出反馈信息,通过兴奋或抑制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活动,限制肌肉的过度活动,保证动作的协调。 2.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大型的α运动

神经元和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前者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肌纤维,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后者支配肌梭内的梭内肌纤维,调节肌纤维张力,对保持肌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②脊髓上和脊髓传入的各种兴奋和抑制信号,最后均进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称为最后公共通路。一定数量信号的传入,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平衡决定了运动神经元何时活动及活动的比例。每一个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都向下传导到运动轴突,结果产生运动单位的收缩。 ③自主性脊髓上传入、反射性脊髓或脊髓上传入,或两者的联合作用,都可引起运动神经元的放电及引起肌肉收缩。 ④痉挛就是来自节段上的传入信号部分或全部地减弱,脊髓或脊髓下反射兴奋过度的结果。 3.锥体外系前额叶的补充运动皮层、扣带回、顶叶后中央回发出的皮质—脊髓通路为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肌张力、协调各个肌肉的运动。锥体外系的活动是在锥体系主导下进行的,但锥体外系也为锥体系提供了最适宜的行使功能的条件,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稳定并赋予肌肉适宜张力和协调的情况下,锥体系才能执行精确的随意运动。 4.牵张反射是指肌肉受到牵拉后肌肉出现反射性收缩。牵张反射是脊髓反射,脊髓在失去高级神经中枢控制后,牵张反射增强。从大脑皮质到脊髓的任何上运动神经元发生损伤都可能出现痉挛,但痉挛的性质依损伤的部位不同而异,如皮质或内囊病变时,皮质对运动的下行抑制作用丧失,而脑干脊髓束对运动的下行指令可能异常活跃,牵张反射增强。若脊髓颈段受

医院血液透析室各项规范概要

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医院

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的处理规范 空气栓塞是血液透析中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现代透析机器的空气报警及气泡捕获设计,使此并发症极少发生。在泵前存在负压的管路部位,空气仍有可能进入血管。此外,穿刺和深静脉插管操作时,亦可能使气体进入血管。空气栓塞的症状取决于发生时病人体位和进入气体的容量。坐位患者,气体可进入脑血管,产生癫痫、意识丧失等精神症状。卧位或下肢和中心静脉插管患者,气体将进入右心室,并与血混合后产生气泡,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憋气、胸痛和心律失常。 此并发症常需紧急处理: 1.立即夹闭透析管路,停止血泵。 2.将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并左侧卧位,使气体位于右心房。 3.心肺支持,包括吸入高压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4.若无高压氧,可通过机械通气吸入100%氧气。 5.如空气量较多,可进行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取气体。

血液透析中溶血处理规范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红细胞寿命为正常人的1/2-1/3,但透析中溶血的发生往往与外界因素有关。透析血泵、缠绕的透析管路和血泵前动脉压过高均可导致溶血。此外,透析用水中氯胺、铜、锌和硝酸含量过高可引起溶血,用于透析器复用的化学物质如甲醛、过氧化氢,亦与溶血有关。当发现透析管路中大块、透明状血液,应考虑急性溶血。 1.立即停止透析,夹闭静脉管路,丢弃管路中血液。吸氧。 2.立即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测定结合珠蛋白、乳酸脱氢酶(LDH)、高铁血红蛋白。 3.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提高至许可范围 3.检测透析用水中氯胺、硝酸和重金属含量。 4.若为复用透析器,测定残留消毒剂含量。 5.因溶血常伴高钾血症,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血钾。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重新开始透析。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透析患者的20%。特别容易发生在透析患者中脱水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1]。尤其是多出现在透析的中后期,患者往往疼痛难忍,无法坚持透析而造成透析不充分,达不到干体重,引发一些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中心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做好预防宣教,并对预测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使血透过程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5月~2008年4月,在我院透析的49例病人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18~67岁;原发性肾病29例,糖尿病肾病17例,多囊肾3例。维持透析治疗时间为1个月~3年,透析2~3次/周,4~4.5 h/次。在透析中期出现痉挛的为5%,透析后期出现痉挛的为12%,透析结束后出现痉挛的为4%。痉挛发生于腓肠肌较多为45%,足部发生痉挛的为38%,腹部发生痉挛的为17%。 1.2临床表现透析数小时内局部肌肉发生强直性肌肉收缩。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且多见于腓肠肌、足部肌肉、腹部肌肉等。病人往往伴有精神紧张,心率增快,严重者伴有冷汗,甚至血压下降,持续时间为数分钟不等,常常需要紧急处理。 2发生的原因 2.1低血压肌肉痉挛多发生在除水渐增的透析后半期,当脱水过多过快时,循环血量减少,为了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四肢的血管出现代偿性收缩导致肢体缺血,肌肉组织因缺血而发生痉挛[1]。 2.2快速脱水当血中毒素移除过快时,血管内进行性低渗性状态下造成水向细胞内转运,进一步使血容量下降,导致液体重新分布,而出现失衡综合征。另外,过度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超滤后体重低于原体重,呈脱水状态,机体水分不足,肌肉脱水,导致肌肉痉挛[2]。 2.3低钙血症有文献报告,透析后由于pH值的改变,便血中游离钙减少,低血钙性抽搐就有可能发生。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低等也有可能导致肌肉痉挛。 2.4年龄方面的因素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调节能力较差,且肾功能衰竭,如果透析中短时间内血容量波动较大,加上代谢方面的因素,就很容易发生低血压和肌肉痉挛。 3预防和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发生原因的分析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发生原因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超滤量(UFV)、超滤率(UFR)、和透析中不同时段的关系。方法将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统计其合并症和症状性肌肉痉挛发 生率及各时段症状性肌肉痉挛数,并与UFV、UFR、UFV/W、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症状性肌肉痉挛发生率老年组为6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36%,超滤量>3L、超滤率>750ml/h时肌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3%和50%以上。超滤量>3L、 超滤率>750ml/h时肌肉痉挛发生率在0.8%和28%以上。两组在HD第3h、4h时 段肌肉痉挛例数明显高于HD开始1h、2h时段。结论 UFV、UFR过大是症状性肌肉痉挛的关键,特别是超滤量>3~4L,超滤率>750~1000ml/h肌肉痉挛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肾透析;低血压;超滤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超滤量过多是产生症状性肌肉痉挛主要原因,为了探讨不同年龄症状性肌肉痉挛与超滤量的关系,确立安全合适的超滤量和超滤速度,现对我院1453例次血液透析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其中高血压肾病23例,糖尿 病肾病27例,多囊肾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为60岁以上的 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70.7±9.3)岁;非老年组为60岁以下的患者30 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6±5.2)岁。 1.2 血液透析方法均采用德国产Fressenius 4008 B血液透析机、polyamixm透析器、碳 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180~260ml/min,透析液温度为36.5℃,透 析液钠浓度为138~144mmol/L,透析次数为2~3天/次,每次3.5~4.5h。根据患者干体重及透 析间期增加的体重确定超滤量。 1.3 临床资料分别记录透析中1h、2h、3h、4h时血压、超滤量、肌肉痉挛人次和发生 时间。总发生次数为89次。其中老年组患者在发生肌肉痉挛次数为57次,4L<超滤量>3L、1000ml/h<超滤率>750ml/h发生肌肉痉挛次数为12次,发生率为13%;超滤量>4L、超滤 率>1000ml/h发生肌肉痉挛次数为45次,发生率为50%;而非老年组患者在发生肌肉痉挛 次数为32次,4L<超滤量>3L、1000ml/h<超滤率>750ml/h发生肌肉痉挛次数为7次,发生 率为0.8%;超滤量>4L、超滤率>1000ml/h发生肌肉痉挛次数为25次,发生率为28%; 2 结果 2.1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症状性低血压与UFV、UFR、UFV/W的关系各年龄组在透析期间 发生症状性肌肉痉挛时,UFV、UFR、UFV/W均明显大于无低血压发生时。无论是老年组还 是非老年组,症状性肌肉痉挛发生率与UFV、UFR都呈高度正相关,超滤量或超滤率越大, 肌肉痉挛发生率越高。2.2 症状性肌肉痉挛的发生与透析不同时段的关系在血液透析中,各 年龄组症状性低血压多发生在透析的中晚时段,即开始的0~2h、发生肌肉痉挛例次较少,而 在2~4h肌肉痉挛的发生例次最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不同时段肌肉痉挛发生情况 3 讨论 症状性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达20%~40%,肌肉痉挛发生突然,常需紧急处理,严重时需终止透析。引起症状性肌肉痉挛的影响因素较多,不恰当 除水如超滤量过大、超滤速度过快是主要原因,不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发生肌肉痉挛时 超滤量、超滤率都大于没有低血压时。结果表明肌肉痉挛发生率与超滤量、超滤率呈高度正 相关。在老年组超滤量>3L、超滤率>750ml/h时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3%和50%以上),在非老年组超滤量>3L、超滤率>750ml/h时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增高(0.8%和28%以上)。在透析的中后时段即3~4h低血压发生例次明显多于透析开始时段。另外,合并有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时,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更容易发生低血压,有资料报道超 声心动图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肌肉痉挛发生率是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正常患者的8倍[1]。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指导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 一、血液透析 (一)原理: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二)适应症: (1)尿毒症综合征。 (2)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高血压。 (3)尿毒症并神经、精神症状。 (4)尿毒症性心包炎。 (5)血尿素氮≥28mmo1/L,血肌酐≥530~840μmo1/L。 (6)Ccr

(7)血钾≥6.5mmol/L。 (8)尿毒症性贫血,Hb<60克/L,HCT<15%。 (9)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排斥,移植肾失去功能时。 (10)其他:如部分药物中毒,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80m克/升。 二、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及设备的介绍 血液透析室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较差,因此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气;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对人体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所以为了保持透析室的环境卫生,预防感染,患者进入透析室必须更换透析室专用拖鞋。室内目前主要设有用于透析治疗的血液透析机、提供透析用水的水处理机、储藏药物的冰箱、空调以及供患者观看的电视机,还备有热水瓶供患者饮水。 三、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的介绍 四、病人须知小细节: 1、透析前门诊病人根据需求须自带的物品有止血带,促红素注射液,降压药物,容易低血糖病人应带糖果,饼干等食物,插管病人自带换药时用的百多邦软膏。每次透析前一天应洗澡,更换舒适、干净、宽松的衣裤,如有增减衣物,须精确称量所增减衣物的重量,以便医生精准的为您设臵脱水量。 2、透析中: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尽量不饮水进食,因为(1)在进食时或饮水时,容易使食物或水呛人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2)食物中

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1)采取头低位。(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 (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二)肌肉痉挛 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预防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