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

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

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

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贝克曼梁法)

任务编号:第页共页

校核:检测: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技术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回弹弯沉检测方法 BB 发表于 2005-6-4 15:31:00一、概述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所说的回弹弯沉值是指标准后轴载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最大回弹弯沉值。在路表测试的回弹弯沉值可以反映路基、路面的综合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且有很多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它不仅用于路面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回弹弯沉);用于施工控制及施工验收中(竣工验收弯沉值);同时还用在旧路补强设计中,是公路工程的一个基本参数,所以正确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弯沉值的几个概念 1.弯沉 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01mm为单位。 2.设计弯沉值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3。竣工验收弯沉值 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胳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面弯沉值,该弯沉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二)弯沉值的测试方法 弯沉值的测试方法较多,目前用的最多的是贝克曼梁法,在我国已有成熟的经验,但由于其测试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各国都对快速连续或动态测定进行了研究,现在用得比较普遍的有法国洛克鲁瓦式自动弯沉仪,丹麦等国家发明并几经改进形成的落锤式弯沉仪(FWD),美国的振动弯沉仪等。 二、贝克曼梁法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路基弯沉检测见证)监理旁站记录表

(路基回弹弯沉试验见证)监理旁站记录表工程名称:浏阳市两型产业园紫荆东路、立新路基础建设项目工程 1

监理情况:上午& 00分路基回弹弯沉试验准备工作: 1、路基回弹弯沉试验货车在工地装土配重。 2、试验货车装土后到称重站进行后轮车箱称重(11130公斤)上午9 : 00市 质量检测中心两位检测试验工程师进入施工现场 进行弯沉试验检测工作,施工单位安排6人配合工作。施工单位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等均到岗。 检测数据如下: 紫荆东路: 左轮桩号右轮左轮桩号右轮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 45 K 0+ 020 右63 73 K 0 + 020 左62 63 K 0+ 040 右52 65 K 0 + 040 左51 65 K 0+ 060 右80 62 K 0 + 060 左60 43 K 0+ 080 右37 47 K 0 + 080 左60 34 K 0+ 0100 右210 50 K 0+ 0100 左47 50 K 0+ 0120 右61 38 K 0+ 0120 左35 45 K 0+ 0140 右36 38 K 0 + 0140 左30 39 K 0+ 0160 右40 53 K 0+ 0160 左74 37 K 0+ 0180 右37 52 K 0+ 0180 左61 60 K 0+ 0200 右52 73 K 0+ 0200 左57 2

28 K0+0220右40 61 K 0+0220左57 50 K0+0240右26 57 K0+0240左50 73 K0+0260右65 28 K0+0260左28 42 K0+0280右45 41 K0+0280左36 68 K0+0300右53 32 K0+0300左21 75 K0+0320右70 3 7 K0+0320左30 60 K0+0340右52 92 K0+0340左87 73 K0+0360右88 62 K0+0360左50 72 K0+0380右63 39 K0+0380左35 37 K0+0400右38 52 K0+0400左47 75 K0+0420右70 42 K0+0420左35 50 K0+0440右50 39 K0+0440左20 45 K0+0460右70 64 K0+0460左53 63 K0+0480右57 51 K0+0480左50 51 K0+0500右42 42 K0+0500左37 60 K0+0520右61 51 K0+0520左62 60 K0+0540右57 51 K0+0540左54 52 K0+0560右57 47 K0+0560左39 36 K0+0580右38 43 K0+0580左53 立新路: 左轮桩号右轮左轮桩号右轮 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 40 K 0 + 020 右35 61 K 0+ 020 左42 39 K 0 + 040 右36 51 K 0+ 040 左39 67 K 0 + 060 右50 40 K 0+ 060 左41 42 K 0 + 080 右41 40 K 0+ 080 左38 61 K 0 + 0100 右53 35 K 0+ 0100 左40 50 K 0+ 0120 右46 42 K 0+ 0120 左50 3 79 K 0 + 0140 右73 30 K 0+ 0140 左38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1.1负责日常例行保养,对检测车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紧固,并做好记录。 1.2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实施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 2.1接受过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司机须经过驾照和试验两项培训方可开车进入现场进行试验。 2.3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 3.2检查测试车轮胎气压计是否符合弯沉检测要求(0.7-0.75MP a),车胎应清洁。 3.3检查电气部分是否全部正常。 3.4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将车辆开往工地进行试验。 4、安全操作规程 4.1现场开始测试前要对现场交通情况做充分了解,在检测路段须放置警示标志,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4.2将车辆停放到检测起点,打开离合器取力开关和转向机构插销开关,然后启动发动机,注意观察导向销是否到位,离合器取力开关到位指示灯是否指示到位。等到其他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开始检测。 4.3将定位销扳至检测状态然后打开操作室总电源开关。打开操作台面板上的空气自动开关。

4.4释放吊挂链条,释放测量架尾轮到测试位置,释放测量架后端升降手柄到测试位置,车辆两端同时释放提升机构,按住下降按钮,首先注意测量架前端导向插销是否进入导向链条中部的导向环中,然后用手扶住提升吊钩,直到测量架完全放置于地面上,提升吊钩从测量架吊环中脱离,最后将提升吊环升到最高位置。 4.5两侧人员同时向后拖动测量架,直到导向柱越过中位光电对管,脱离导向槽。 4.6操作人员打开监视器电源开关,注意观察车下测量机构状况。 4.7进入弯沉检测程序,输入信息开始测试,第一步要人工拉梁拉到测量架前端。 4.8检测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测试梁的运行情况。 4.9检测完成后将梁升起锁紧,关闭计算机,并关闭操作室电源,关闭测试系统气阀。

三种弯沉检测技术

利用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回弹弯沉值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我国路面设计及检测的标准方法和基本参数都是建立在这种试验方法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种试验方法整个测试过程全是人工操作,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测速慢。自动弯沉仪是测定路面弯沉值的高效自动化设备,可对路面进行高密集点的强度测量,适用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及路面养护管理。 1.主要设备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洛克鲁瓦型,由测试汽车、测量机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测量机构安装在测试车底盘下面。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测试车轴距: 6.57m 测臂长度:1.75-2.40m 后轴荷载:100kn 测定轮对路面的压强:0.7mpa 最小测试步距:4-10m 测试精度:0.01mm 测试速度:1.5-4.0km/h 2.工作原理 自动弯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贝克曼梁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采用简单的杠杆原理。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在检测路段以一定速度行驶,将安装在测试车前后轴之间底盘下面的弯沉测定梁放到车辆底盘的前端并支于地面保持不动,当后轴双轮隙通过测头时,弯沉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被自动记录下来,这时,测定梁被拖动,以二倍的汽车速度拖到下一测点,周而复始地向前连续测定。通过计算机可输出路段弯沉检测统计计算结果。 3.使用技术要点 (1)自动弯沉仪做长距离移动时,应根据路况把一些对通过能力影响大的组件、部件拆下来,待移动到测量工地时,再进行安装调试。 (2)操作计算机,根据要求输入有关信息及命令。 (3)为了保证系统a/d转换板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应进行自动弯沉仪的标定。(4)自动弯沉仪所采集数据以文本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其记录格式分节点数据。弯沉值数据及弯沉盆数据三种。输入有关信息和参数后,可显示出左右双侧的弯沉峰值柱状图及峰值、距离和温度等;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和代表弯沉值;显示弯沉盆图形并计算出曲率半径。 应当注意,自动弯沉仪测定的是总弯沉,因而与贝克曼梁测定的回弹弯沉有所不同。可通过自动弯沉仪总弯沉与贝克曼梁回弹弯沉对比试验,得到两者相关关系式,换算为回弹弯沉,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关于自动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方法可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二、落锤式弯沉仪 利用贝克曼梁方法测出的回弹弯沉是静态弯沉。自动弯沉仪检测弯沉时,因为汽车行进速度很慢,所测得的弯沉也接近静态弯沉。为了模拟汽车快速行驶的实际情况,不少国家开发了动态弯沉的测试设备。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简称fwd)模拟行车作用的冲击荷载下的弯沉量测,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速度快,精度高。近年来,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路面的动态弯沉,并用来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道路界的热门课题。这种设备特别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和机场的弯沉量测和承载能力评定。落锤式弯沉仪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路面强度无损检测设备之一。 1.主要设备

弯沉检测记录表

贝克曼梁测定回弹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工程部位/用途路面工程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AC-16沥青混凝土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JTGE60-2008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室外、温度20℃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路面弯沉仪 路段桩号K380+700-K381+000弯沉仪类型5.4米贝克曼梁 结构层类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轮胎压强(Mpa)0.72 后轴重(KN)100测试车类型东风153设计弯沉(0.01mm)45 保证率系数1.5舍弃系数前5天平均气温(℃) 季节修正系数K1温度修正系数K2 支点变形修正弯沉仪最大读数(0.01mm)弯沉仪终读数(0.01mm) 测点桩号车道路表温 度(℃) 温度修 正系数初读数 0.1mm 左车轮右车轮 终读数 0.1mm 弯沉(0.01mm)初读数弯沉(0.01mm) 终读数 修正前修正后修正前修正后 0.1mm0.01mm K380+700左051001122 K380+725右051001224 K380+750左061202040 K380+775右0142801836 K380+800左01020036 K380+825右05100612 K380+850左0153002142 K380+875右01202142 K380+900左03601734 K380+925右0360714 K380+950左0510012 K380+975右0132601632 K381+000左05100918 测点数平均值(0.01mm)标准差(0.01mm)代表弯沉(0.01mm)2619.3812.7738.16 检测结论:

贝克曼梁测定回弹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工程部位/用途路面工程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AC-16沥青混凝土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JTGE60-2008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室外、温度20℃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路面弯沉仪 路段桩号K381+000-K382+000弯沉仪类型5.4米贝克曼梁 结构层类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轮胎压强(Mpa)0.72 后轴重(KN)100测试车类型东风153设计弯沉(0.01mm)45 保证率系数1.5舍弃系数前5天平均气温(℃) 季节修正系数K1温度修正系数K2 支点变形修正弯沉仪最大读数(0.01mm)弯沉仪终读数(0.01mm) 测点桩号车道路表温 度(℃) 温度修 正系数初读数 0.2mm 左车轮右车轮 终读数 0.2mm 弯沉(0.01mm)初读数弯沉(0.01mm) 终读数 修正前修正后修正前修正后 0.2mm0.01mm K381+000右0112201326 K381+025左0173401632 K381+050右0193802244 K381+075左0163201938 K381+100右0142801428 K381+125左0122401428 K381+150右0193801938 K381+175左0193801734 K381+200右0112202040 K381+225左0193801122 K381+250右0122401224 K381+275左0183601224 K381+300右022******* K381+325左0132601326 K381+350右0122401122 K381+375左022******* 测点数平均值(0.01mm)标准差(0.01mm)代表弯沉(0.01mm)3230.887.3441.89 检测结论:

弯沉检测记录表Word 文档

单位工程名称:纬六路道路工程 检测项目路基测试日期车型BZZ-100 层次路床顶天气后轴重(吨)100KN 检测路段K0+000-160段左幅轮胎充气压力(MPa)0.7MPa 检测单位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单轮当量圆d(cm) 检测人张六香记录人张亚星 测点桩号及车道读数值(0.01mm)弯沉值(0.01mm) 测点路段描述左轮右轮左轮右轮 K0+000左幅120 126 240 252 K0+020左幅136 147 272 294 K0+040左幅155 155 310 310 K0+060左幅158 125 316 250 K0+080左幅166 145 332 290 K0+100左幅132 128 264 256 K0+120左幅110 126 220 252 K0+140左幅144 118 288 236 K0+160左幅156 168 312 336 总测点数N:18 平均值L 279.4 标准差S 35 代表弯沉值LT=L+Za.S=279.4+1.645*35=337.0 结论 实测弯沉代表值小于设计弯沉值,该段弯沉检测合格。 评语 施工单位负责人:日期 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日期

单位工程名称:纬六路道路工程 检测项目路基测试日期车型BZZ-100 层次路床顶天气后轴重(吨)100KN 检测路段K0+000-160段右幅轮胎充气压力(MPa)0.7MPa 检测单位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单轮当量圆d(cm) 检测人张六香记录人张亚星测点桩号及车道读数值(0.01mm)弯沉值(0.01mm)测点路段描述 左轮右轮左轮右轮 K0+000右幅130 112 260 224 K0+020右幅122 118 244 236 K0+040右幅125 120 250 240 K0+060右幅136 126 272 252 K0+080右幅112 100 224 200 K0+100右幅98 114 196 228 K0+120右幅78 102 156 204 K0+140右幅120 115 240 230 K0+1600右幅105 125 210 250 总测点数N:18 平均值L 228.7 标准差S 27.7 代表弯沉值LT=L+Za.S=228.7+1.645*27.7=274.3 结论 实测弯沉代表值小于设计弯沉值,该段弯沉检测合格。 评语 施工单位负责人:日期 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日期

路基弯沉检测标准

路基弯沉检测标准探讨 摘要:文本针对现有路基弯沉检测中方法的不足,提出公路路基弯沉检测的一种方法和标准,为以后路基弯沉检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设计规范是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但在施工规范中则采用压实度作为验收控制指标,而将弯沉检验作为参考值。在实际操作中:压实度表示某一有限厚度的路面结构层经碾压后的相对密实程度;弯沉表示被测路面结构层以下的部分在汽车标准轴载作用下产生的总位移。两者均可反映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关联。弯沉检验在实施过程中也比压实度检验更为方便、快捷,故许多工程监理方很愿意采用“双控指标”(即控制压实度和弯沉)来掌握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然而大量的施工实践告诉我们:经碾压后的路基、路面在通过弯沉检验时远比通过压实度检验容易得多。 1、现象的原因分析 柔性路面结构体系比较复杂,试图建立一个精确的、通用的路面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现在采用的路面设计理论是经过某些假定、简化过程的半理论、半经验的设计方法。此外,虽然路面计算公式中没有明确给出安全系数,但数学公式在推导过程中的假定、简化以及经验资料的分析取值都是偏安全考虑的。但从设计角度来说是可靠和安全的计算方法(包括采用的设计参数),若照搬来计算施工检验弯沉却不可靠。例如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大小:对于设

计而言取小一些计算出的路面结构偏厚、偏安全,这是合理的,但较小的回弹模计算出的弯沉值偏大,若以此弯沉作为施工检验指标无疑是在人为降低路基的强度指标,与真实情况不符。但如果适当加大路基、路面的回弹模量值再重新计算检验弯沉,则显然当计算至路表顶面弯沉时必然与原设计容许弯沉值不符,这与设计又产生了矛盾。由此可见,套用路基、路面设计计算公式(或参数)来计算路基、路面各层次的施工检验弯沉是不妥当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容许弯沉和施工检验弯沉的计算方法(包括参数)不能互相混淆,设计采用的计算公式或取用的参数对于设计而言是安全的,而对于施工检验弯沉来说反而是不可靠的。 2、路基施工检验弯沉的确定 施工检验弯沉虽在施工验收规范中未列入主要验收项目,但由于它简便易行仍受到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欢迎。因此有必要进行弯沉检测指标的研究。 (1)弯沉与模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给出的经验公式确定的弯沉检测标准值偏大,用来验收是不安全的,这说明,规范公式的应用范围有其局限性。建立回归方程的作用是由预测,使对应于弯沉标准值的预测值、以一定的保证率达到设计要求,即控制的是,因此,应为自变量,,为因变量,建立形如的回归方程,该方程是通过方程回归方程和土基回弹模量的划分等级,可确定弯沉检测标准值。推荐土基的施工弯沉验收标准如表1所示。

弯沉检测记录表

工程部位/用途路面工程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AC-16沥青混凝土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JTG E60-2008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室外、温度20℃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路面弯沉仪 路段桩号K380+700-K381+000 弯沉仪类型 5.4米贝克曼梁结构层类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轮胎压强(Mpa)0.72 后轴重(KN)100 测试车类型东风153 设计弯沉(0.01mm)45 保证率系数 1.5 舍弃系数前5天平均气温(℃) 季节修正系数K1 温度修正系数K2 支点变形修正弯沉仪最大读数(0.01mm)弯沉仪终读数(0.01mm) 测点桩号 车道路表温 度(℃) 温度修 正系数 左车轮右车轮 初读数 0.01mm 终读数 0.01mm 弯沉(0.01mm)初读数 0.01mm 终读数 0.01mm 弯沉(0.01mm) 修正前修正后修正前修正后 K380+700左0 5 10 0 11 22 K380+725右0 5 10 0 12 24 K380+750左0 6 12 0 20 40 K380+775右0 14 28 0 18 36 K380+800左0 10 20 0 3 6 K380+825右0 5 10 0 6 12 K380+850左0 15 30 0 21 42 K380+875右0 1 2 0 21 42 K380+900左0 3 6 0 17 34 K380+925右0 3 6 0 7 14 K380+950左0 5 10 0 1 2 K380+975右0 13 26 0 16 32 K381+000左0 5 10 0 9 18 测点数平均值(0.01mm)标准差(0.01mm)代表弯沉(0.01mm)2619.3812.77 38.16 检测结论: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检测方法说明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检测方法说明 一、检测方法: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标准》JTJ 073.1-2001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采用贝克曼梁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 二、脱空成因: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接缝,在长期行车作用及雨水渗入作用下,很容易造成板底脱空,根据贝克曼梁法检测的弯沉数据,在综合考虑路面板块承载能力、传荷能力的情况对板块提出处理方案。 三、贝克曼梁测定弯沉法:采用5.4m弯沉仪及后轴重10t的重 沉,并根据横向接缝、裂缝两侧的弯沉平均值D及弯沉差△D判断水泥砼板块的承载能力及接缝、裂缝的传荷能力。测定时应注意贝克曼 如果弯沉平均值超过0.2mm,应视为脱空。 未受荷板接缝边缘受荷接缝边缘 水泥砼板角脱空弯沉测定示意图 1、水泥砼板块承载能力: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横向接缝两

侧弯沉时,宜用平均弯沉值评定水泥砼板块的承载能力,并区分不同情形对水泥混凝土版进行处治。 D=(D U+De)/2 2、水泥砼板块传荷能力:横向板块两侧沉降差宜按下式计算: △D =D U-De D U:未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 De:受荷接缝边缘处弯沉值 四、板块处理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是否需要处理,根据板块的承载能力及传荷能力数据进行判断,具体判断依据如下: 五、注意事项: 1、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弯沉检查一般需要对路面板块进行往返检测,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全面性,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标准》JTJ 073.1-2001,可以判断每一板块的处理结论。 2、由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沉普遍较小,而且百分表对外界的震动比较敏感,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度,在检测时一定要封闭交通。 3、在结论处理时,需同时考虑路面裂缝、错台以及道路性质进行综合考虑。

第一部分∶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方法 试验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 一、试验目的 1?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C时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二、试验原理 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杠杆式弯沉仪测定轮隙弯沉。 三、仪具与材料 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 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 1 - 1的要求。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 一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0kN的BZZ —100标准车;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 BZZ —60标准车。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 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 : 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 ;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 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并采用BZZ —100标准车。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3?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C。 4?其他: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测定弯沉用得标准车参数表 1.准备工作 (1 )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 ,并用地磅秤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地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载不得变化。 (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地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 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

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及测试(精)

沥青路面弯沉变化及测试 摘要: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弯沉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分析测定弯沉的正确时间,着重介绍贝克曼梁弯沉仪测试弯沉的关键所在,并简要介绍了其它三种测试路面弯沉的方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弯沉测试 路面弯沉不仅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而且与路面的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工程竣工前,路面弯沉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反映了路面的整体强度质量。在路面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弯沉分值分别为15和20分,如弯沉达不到,该分项不可能达到优良。由此可见,了解路面弯沉的变化规律、正确测试路面弯沉,对正确评价路面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路面弯沉的变化规律 路表弯沉的变化,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路基路面各层的材料性质、结构组成类型、压实状况、压实程度、温湿度环境、气候条件、交通组成、检测时的环境条件以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等均对弯沉的大小产生很大影响。 沥青路面的表面弯沉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路面竣工后的前1~2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车辆荷载的重复碾压,渐趋压实,加上半刚性基层材料随着龄期强度增长,从而导致路表弯沉将逐渐减小,大约在路面竣工后的第2年达到最小值。 路面竣工后的第2年到第4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表现为路表弯沉的不断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半刚性基层的强度增长已十分缓慢,并逐渐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另一方面,由于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以及水、温度状况的变化,加之路面混合料本身因拌和不均匀,而导致强度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结构内部的微观缺陷将因局部范围的应力集中而扩展,并逐渐出现小范围的局部破坏,从而导致路面结构整体刚度的下降,使得路表弯沉急剧增大。如果设计不当,没有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或是工程质量的不均匀性,则有可能在这一阶段出现局部路面的早期破坏。 路面竣工3-4年后直至达到极限破坏状态为弯沉变化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路面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产生的局部强度不足的问题已充分暴露,内部缺陷附近局部区域积蓄的高密度能量也已通过缺陷的扩展而转移,并自动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能量平衡,从而使得结构内部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得到抑制。路面结构的整体刚度重新达到一种新的较低水平的相对稳定。因此,路表弯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缓慢变化阶段。即所谓的结构疲劳破坏的稳定发展阶段,并一直延续到路面结构出现疲劳破坏。 在路面竣工后的1-2年之间,路表弯沉值最小。可见,在此期间路面整体结构处于最大刚度状态。但是,在测定材料参数时,养生时间最长的基层材料的设计龄期也只有6个月。这个时间,正好接近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

(路基弯沉检测见证)监理旁站记录表资料讲解

(路基回弹弯沉试验见证)监理旁站记录表 工程名称:浏阳市两型产业园紫荆东路、立新路基础建设项目工程 日期2014年8月5日天气晴温度36℃ 旁站、见证监理的部位紫荆东路K0+020-K0 +580立新路K0+020- K0+380 开始时间8:00 结束时间11:30 监理情况:上午8:00分路基回弹弯沉试验准备工作: 1、路基回弹弯沉试验货车在工地装土配重。 2、试验货车装土后到称重站进行后轮车箱称重(11130公斤) 上午9:00市质量检测中心两位检测试验工程师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弯沉试验检测工作,施工单位安排6人配合工作。施工单位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等均到岗。 检测数据如下: 紫荆东路: 左轮桩号右轮左轮桩号右轮 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45K0+020右6373K0+020左62 63K0+040右5265K0+040左51 65K0+060右8062K0+060左60 43K0+080右3747K0+080左60 34K0+0100右21050K0+0100左47 50K0+0120右6138K0+0120左35 45K0+0140右3638K0+0140左30 39K0+0160右4053K0+0160左74 37K0+0180右3752K0+0180左61 60K0+0200右5273K0+0200左57

28 K0+0220右40 61 K0+0220左57 50 K0+0240右26 57 K0+0240左50 73 K0+0260右65 28 K0+0260左28 42 K0+0280右45 41 K0+0280左36 68 K0+0300右53 32 K0+0300左21 75 K0+0320右70 3 7 K0+0320左30 60 K0+0340右52 92 K0+0340左87 73 K0+0360右88 62 K0+0360左50 72 K0+0380右63 39 K0+0380左35 37 K0+0400右38 52 K0+0400左47 75 K0+0420右70 42 K0+0420左35 50 K0+0440右50 39 K0+0440左20 45 K0+0460右70 64 K0+0460左53 63 K0+0480右57 51 K0+0480左50 51 K0+0500右42 42 K0+0500左37 60 K0+0520右61 51 K0+0520左62 60 K0+0540右57 51 K0+0540左54 52 K0+0560右57 47 K0+0560左39 36 K0+0580右38 43 K0+0580左53 立新路: 左轮桩号右轮左轮桩号右轮 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40K0+020右3561K0+020左42 39K0+040右3651K0+040左39 67K0+060右5040K0+060左41 42K0+080右4140K0+080左38 61K0+0100右5335K0+0100左40 50K0+0120右4642K0+0120左50 79K0+0140右7330K0+0140左38

弯沉值计算--市政道路工程

一、公路回弹弯沉值的作用 (一)概述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设计计算与检测,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要进行的一个工作事项。首先由设计单位设计出弯沉值,再由施工单位去执行施工自检,然后由监理、检测部门抽检鉴定,实现设计意图。 在当前的规规定中,《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规定了路面顶层的设计弯沉计算公式和方法,但没有提出路基、路面基层的弯沉计算方;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98中只提出要求检测路面顶层和土质路基回弹弯沉,没有提出检测路面基层弯沉的检测项;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中则补充规定了路基、路面基层的相应回弹弯沉的计算检测标准。因此,对于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如果不同时熟悉上述三种规,就容易混淆回弹弯沉的原意,造成错误认识,甚至做出错误的数据和结果。 经笔者近年实际使用和研究发现,相当一部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存在类似问题。为帮助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很好地撑握回弹弯沉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本人在前辈及同行的肩背上,略作点抄习发挥,特写此文,以示对本行作点贡献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备好以下标准和规: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98 (二)弯沉的作用 公路工程回弹弯沉分为容许弯沉、设计弯沉和计算弯沉。 容许弯沉 容许弯沉是合格路面在正常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处于临界破坏壮态时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是从设计弯沉经过路面强度不断衰减的一个变化值。理论上是一个最低值。计算公式是 LR=720N *AC*AS。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119页 设计弯沉 设计弯沉值即路面设计控制弯沉值。是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理论上是路面使用周期中的最小弯沉值。是路面验收检测控制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是 Ld=600N *AC*AS* Ab。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42页 计算弯沉值 计算弯沉值分检测计算弯沉值和理论计算弯沉值。 检测计算弯沉值: 通过对路基、路面和原有老路进行弯沉检测,并通过计算整理所得到

路基、路面弯沉值测定作业指导书

路基、路面弯沉值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概 述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所说的回弹弯沉值是指标准后轴载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最大回弹弯沉值。在路表测试的回弹弯沉值可以反映路基、路面的综合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且有很多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它不仅用于路面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回弹弯沉);用于施工控制及施工验收中(竣工验收弯沉值);同时还用在旧路补强设计中,是公路工程的一个基本参数,所以正确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弯沉值的几个概念 1、弯沉 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01mm为单位。 2、设计弯沉值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3、竣工验收弯沉值 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面弯沉值,该弯沉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二)弯沉值的测试方法 弯沉值的测试方法较多,目前用的最多的是贝克曼梁法,在我国已有成熟的经验,但由于其测试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各国都对快速连续或动态测定进行了研究,现在用得比较普遍的有法国洛克鲁瓦式自动弯沉仪,丹麦等国家发明并几经改进形成的落锤式弯沉仪(FWD),美国的振动弯沉仪等。 二、贝克曼梁法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本方法测定的路基、柔性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可供交工和竣工验收使用。 (3)本方法测定的路面回弹弯沉可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制定养路修路计划提供依据。 (4)沥青路面的弯沉以标准温度20℃时为准,在其他温度(超过20土2℃范围)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

公路弯沉试验

弯沉试验 利用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回弹弯沉值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我国路面设计及检测的标准方法和基本参数都是建立在这种试验方法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种试验方法整个测试过程全是人工操作,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测速慢。自动弯沉仪是测定路面弯沉值的高效自动化设备,可对路面进行高密集点的强度测量,适用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及路面养护管理。 1.主要设备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洛克鲁瓦型,由测试汽车、测量机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测量机构安装在测试车底盘下面。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测试车轴距:6.57m 测臂长度:1.75-2.40m 后轴荷载:100kn 测定轮对路面的压强:0.7mpa 最小测试步距:4-10m 测试精度:0.01mm 测试速度:1.5-4.0km/h 2.工作原理 自动弯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贝克曼梁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采用简单的杠杆原理。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在检测路段以一定速度行驶,将安装在测试车前后轴之间底盘下面的弯沉测定梁放到车辆底盘的前端并支于地面保持不动,当后轴双轮隙通过测头时,弯沉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被自动记录下来,这时,测定梁被拖动,以二倍的汽车速度拖到下一测点,周而复始地向前连续测定。通过计算机可输出路段弯沉检测统计计算结果。 3.使用技术要点 (1)自动弯沉仪做长距离移动时,应根据路况把一些对通过能力影响大的组件、部件拆下来,待移动到测量工地时,再进行安装调试。 (2)操作计算机,根据要求输入有关信息及命令。 (3)为了保证系统a/d转换板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应进行自动弯沉仪的标定。(4)自动弯沉仪所采集数据以文本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其记录格式分节点数据。弯沉值数据及弯沉盆数据三种。输入有关信息和参数后,可显示出左右双侧的弯沉峰值柱状图及峰值、距离和温度等;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和代表弯沉值;显示弯沉盆图形并计算出曲率半径。 应当注意,自动弯沉仪测定的是总弯沉,因而与贝克曼梁测定的回弹弯沉有所不同。可通过自动弯沉仪总弯沉与贝克曼梁回弹弯沉对比试验,得到两者相关关系式,换算为回弹弯沉,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关于自动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方法可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二、落锤式弯沉仪 利用贝克曼梁方法测出的回弹弯沉是静态弯沉。自动弯沉仪检测弯沉时,因为汽车行进速度很慢,所测得的弯沉也接近静态弯沉。为了模拟汽车快速行驶的实际情况,不少国家开发了动态弯沉的测试设备。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简称fwd)模拟行车作用的冲击荷载下的弯沉量测,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速度快,精度高。近年来,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路面的动态弯沉,并用来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道路界

道路弯沉值检测

道路弯沉值检测 一、弯沉值检测 1.弯沉是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 面轮隙位置产生的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1mm为单位 2.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 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值。 3.验收弯沉值是验收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 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时,测验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二、贝壳慢量法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本方法测定的路基、柔性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可供交工和竣工验收使用。 2.仪具与材料 (1)测试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铝合金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长度为2:1,弯沉仪长度3.6米,前后臂分为2.4米和1.2米;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2.检测步骤 (1)在检测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漆或粉笔划上标记。(2)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出的位置上。(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4)测定者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行驶出弯沉影响半径(3m以上)后指挥停车。待表针回转稳定后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 /h左右。 四、弯沉值结果计算 1.测算测点的回弹弯沉值。 2.路面为T的回弹弯沉值

弯沉检验方法

弯沉检测——贝克曼法 一、概述 国内普遍采用弯沉检测来验证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弯沉检测是道路工程的主控项目,所以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术语 1.弯沉值:荷载对路基/路面作用前后,路基/路面发生变形的大小,用 (0.01mm)作计算单位。 2.计算弯沉值:路基、垫层、基层各层、路面各层的设计计算值,在 各层完成时,要通过现场测定各层弯沉代表值与其比对,以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弯沉代表值:使用弯沉仪现场测定,并按照计算要求计算所得。 4.设计弯沉值:即路面设计控制弯沉值。是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 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理论上是路面使用周期中的最小弯沉值。 5.竣工验收弯沉值: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测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 指标之一。当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路面的竣工验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计算弯沉值;当路面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面弯沉值,计算所得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三、贝克曼法 1.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 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本方法测定的路基、柔性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可供交工和竣工验收 使用。 3)本方法测定的路面回弹弯沉可为道路养护管理部门制定养路修 路计划提供依据。 4)沥青路面的弯沉以标准温度20℃时为准,在其他温度(超过20 ±2℃范围)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 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 1)标准车 轴载等级 BZZ-100 BZZ-60 后轴轴载(kN) 100±1 60±1 一侧双轮荷载(kN) 50±0.5 30±0.5 后轮充气压力(MPa) 0.70±0.05 0.50±0.05 后轮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21.30±0.5 19.50±0.5 轮隙宽度 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铝合 金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 长度比为2: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 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

弯沉计算分析与路面计算流程

对影响路面结构设计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1、实地测定弯沉时应严格控制试验车辆后轴重10 吨,同一条路应用同一辆车进行测定;保证百分表的灵敏度;轮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0.7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 直径以及两轮中心距的规定;测定过程中后轴重不得变化。 2、影响弯沉大小的还有最重要的三个系数,分别是季节影响系数、温度修正系 数、湿度影响系数。温度修正系数可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的规定进行或根据条文说明或当地的实测资料进行修正;季节影响系数和湿度影响系数都是要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而且目前又没有做任何调查、试验性统计资料,所以取值比较困难。路面结构或混合料的设计应考虑其最不利状态,在计算厚度时应考虑路面材料、路基回弹模量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处于强度最低的状态为最不利。所以,在弯沉测定时也应考虑其最不利状态,对路基而言,冰冻地区系指春季冻融时期,非冰冻地区系指雨季。当我们设计时,是针对不利季节的,而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工期影响,有可能在非不利季节进行弯沉测定,应考虑季节修正。 3、现在我们所设计的项目几乎都不是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而公路接近使用年限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破坏速度极其迅速。在施工时所测定的弯沉值无疑比设计时测定的弯沉值大。这样就造成了项目设计和开工建设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说明时间因素对弯沉值的测定也有着较大影响。 4、目前,我们在四级路设计时,很难准确的调查到交通量,而是单单根据业主给定的路面结构厚度,来反算满足给定路面结构层厚度所需要的交通量,这样是完全不合理的,应根据实测弯沉及交通量来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 5、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业主的意见和项目资金情况,一味的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控制工程量,减薄路面结构层厚度。对于我们设计方来说,应该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路面结构层,并向业主说明实际情况,而不是完全按照业主意见执行,从理论上讲也是不合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