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敦煌的彩塑及敦煌艺术中的其他图案纹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描绘敦煌艺术中的花边或藻井图案纹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分析敦煌的彩塑。

2、描绘敦煌艺术中的花边或藻井图案纹样。

3、掌握线条的运用,正确处理图案结构和布局。

教法学法

讲解引入、欣赏、自主表现、指导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引入

关于对敦煌艺术的了解,敦煌大街上的各类图案、敦煌画像砖上的各类图案等。

二、欣赏探新

1、提问:敦煌艺术中有哪些有特点图案、纹样?

2、分析敦煌艺术有哪些特点?

3、分析敦煌艺术中的藻井图案和一系列花边或纹样

图案。

4、举例敦煌大街呈现的关关于敦煌割裂图案的纹样及表现风格。

5、教师展示一些图样共学生参考。

三、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以中国古代的图案纹样或以敦煌的艺术纹样为主,临摹完成一幅图案作业,用看壁画的形式表现。

2、学生归纳、整理、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讲评

教师评价作业。

学生举例回答。

1、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后回答。

2、学生分析回答,以线为主。

3、以小组为单位分析。

4、学生尝试描绘敦煌藻井图案或其他花边纹样。

5、学生分析欣赏。

学生作业,临摹纹样。按照要求完成敦煌纹样图案。

描述自己描绘的敦煌图案纹样;相互评价描绘的效果及特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浙美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2.通过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中不同类型的雕塑,感受秦始皇陵后马陵的气势恢宏和时代特征。 3.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难点:学生参与兵马俑的欣赏评述。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科书上安排了4页的版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课本上最大的图片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的局部,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感受兵阵庞大的气势。第43、44页的图片还展示=了身份不同、姿态各异的军俑形象:“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跪射俑”身穿战袍,夕「披铠甲,左腿蹲曲,右膝着地,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枣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兵器、铜马车的图片更是让学生对秦兵为俑阵有了」个较全面的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庞大,教科书上的图片是非常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进一步感受其艺术性。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上网搜索兵马俑有关图片和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了解秦始皇这位历史人物吗? 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统一了文字和货币。这样一位雄霸天下的始皇帝,希望通过建造陵墓来完成和延续他生前所拥有的一切。他动用全国众多的能工巧匠为自己修建规模空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 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 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 浓浓的真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之情。可 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 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在学生读熟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情 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 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 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 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 马俑,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气势恢弘、举世无双…… 2、秦兵马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因为它——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指导朗读。

3、同学们,在出土的近8000多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中,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节课,让 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兵马俑。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1、学习4——9小节。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4——9小节,思考:课文向 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师:的确,大厅里的兵马俑类型众多,每一件都是极为 精湛的艺术珍品。板书:类型众多 (2)出示第4小节 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 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 重任的高级将领。 师:每一种类型的兵马俑都有不同的穿着打扮,也有着 不同的动作神态,而这些恰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将军俑的这段文字。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将军俑的样子,并思考可以用 哪些词语来形容将军俑。。 学生交流: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沉着镇定、英姿飒爽、气宇轩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材分析】 这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节课。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文化、考古、艺术领域集一体的珍宝库。通过这节课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磅礴的气势,千人千面的形象,体会这所皇陵的艺术特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能工巧匠和艺术匠心。 【学生分析】 欣赏课虽然说每个学期占的比重都较轻,但是却包含了深厚、广博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通过对历史遗留文化的欣赏,让学生体验雕塑艺术与绘画的区别,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有关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的一些特征。 3、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分析,了解一些典型陶俑的特色。 【教学重点】 用独到的眼光、骄傲的心情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写实雕刻手法。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 音乐总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请大家聆听音乐《秦兵马俑》,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战鼓敲响行军打仗时那激昂的情绪,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打仗的声音…) 孩子,你的感悟真深刻! 孩子,你的音乐理解能力真强!

如此激昂磅礴的气势演绎的是2000多年前骁勇善战的秦朝的军队,当时的秦军所向披靡,横扫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对于秦朝的开国皇帝你有什么进一步地了解?制作秦始皇的flash图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修建了长城…) 你了解的知识真多你的历史知识真渊博 你的回答相当全面 秦始皇的一生功与过并存。世界原有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这一奇迹是陕西临潼的一个农民在挖井时挖到一个破碎俑人发现的。这一挖就了不得了,千军万马随之奔涌而来。可是老师有问题了,秦始皇一生享有荣华富贵,拥有千军万马,为什么他要耗费人力物力造那么多的兵马俑? (秦始皇一生喜欢炫耀声威,追求长生不老,他曾经两次大规模的派人下海寻仙,他希望即使死后也能有千军万马陪他长眠与地下) 真有思想孩子你的想法很独特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去看看,(图片)揭示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到底奇在哪?去欣赏这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世界瑰宝吧! (课件:先看整体的鸟瞰图1、2、3坑的分布,再看局部,伴音乐。) 我的心情真是异常激动,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说什么? (场面壮观、这些武士很高大、人物栩栩如生、这么多是怎么做出来的呀谁做的…)看的出来你刚才看的很认真 你说的真动情呀,皇陵场面怎么样?兵马俑的数量? 板书——大多 是啊,多么壮观的场面呀。秦始皇从13岁(旁边板书)即位后就开始修建他死后的陵墓,这座陵墓是他从各地征调了70多万(板书)人,当时秦朝有2000万人口,耗时39年(13+39=52板书)的时间完成的,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 旁边板书13岁——52岁 70万——2000万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doc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

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 B、胡须; C、脸部表情; D、姿势; E、装束; 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秦始皇兵马俑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 1、同学们,如今科学技术已高度发达,然而在地底下却杀出了一支古代帝王的雄兵。(出示课件) 2、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 3、点击佣字,问:佣是什么东西?请参考你收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作介绍。 二、检查资料收集情况,观看课文录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收集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资料? 2、播放课文录象,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

内容? 交流:随机投影出示: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博物馆的建筑物 兵马俑的阵容 兵马俑的神态 三、感悟课文3、4两节。 1、引入第四小节:都说兵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去目睹一下它们的风采吧!(出示投影)

(1)、请大家先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生齐读) (2)、什么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呢?你会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3)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先自己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生自由练读) 交流:随机出示: A、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 师:这个老战士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来?

师:老战士很勇敢,很会打仗,他对敌人充满了仇恨,那我们怎样读才能把老战士的形象读活呢?谁先来? 师: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B、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 师:同学们喜欢这样的小战士吗?(喜欢)喜欢他什么? 一脸稚气就是 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谁来读出他的天真、活泼、可爱? 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完整word)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课题6、秦陵兵马俑教师梁丽娟 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 1~8班总第11课时 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 过程目标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 态度目标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 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课题: (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 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 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 量衡。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 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 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 个庞大的地 下军事王国 ——秦陵兵 马俑(板书 课题) ppt课件。 第31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 二、初探秦陵兵马俑: 三、整体欣赏,谈感受: 四、小试牛刀: (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 现的? (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 (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 俑怎么样? (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 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 刻? 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 刻。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 的,甲丁历历可 数,皱褶生动。马 俑:两耳竖立、双 眼炯炯有神、喘着 粗气的鼻孔、马嘴 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 说明兵马俑还有 什么特点?(生: 细致、精美、逼 真……) 教师总结板书: 精美 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 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 世界遗产和我国世界遗产。)现在让我们怀 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来对秦陵兵马俑做一 次整体的欣赏。 2、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和感想吗?(也 可先给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学生 汇报:兵马俑太宏大了;兵马俑象活的一样; 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 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共同制作一个简 单的兵马俑阵。 课件演示过程。 ppt课件。 ppt课件演示。 课件欣赏:兵马 俑整体欣赏 ppt课件播放背 景音乐。 投影仪展示学生 作品。

湘教版六年级美术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活动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过程目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体会兵马俑的结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准备: 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铅笔、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有着两年多年历史的瑰宝《秦陵兵马俑》P20 师问:1.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2.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 (二):初探秦陵兵马俑 视频介绍(内容:时代背景、历史意义、考古知识了解、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师:(1)通过视频的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精巧的塑造工艺、高超的写实能力。 (三):整体欣赏,谈感受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一欣赏图片来分析(分组讨论) 1:看两千年前的陶土战士对视,从他的五官去发现(眼神、眉毛、胡须、神态……) PPT图片(与陕北老人对比观察) 2:看秦军的铠甲、发饰有什么特点?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PPT图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题: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同学们,音乐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老师给大家 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 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音 乐:(音乐《兵马俑幻想曲》), 师: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 么?(千军万马,严正以待 的战争场面)看他们来了[课 件起] 学生看视频,感受情境。

师:这支威武之师正是当年秦始皇率领的千军万马,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课件音乐循环]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题] 二、发展阶段: 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教师出事实物模型]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同学们知道这个奇迹在什么地方吗?(西安) 好,让我们走进西安,去欣赏举世无 双的秦兵马俑[课件:西安—兵马俑]。 2、初步欣赏:(课件秦兵马俑) ①初谈感受。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 生谈自己的感受:大,多,威武,宏 大。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秦俑“规模宏大, 数量众多”的特点,总结板书:大, 多。

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读题。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3、齐读第3节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二段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4、指导朗读。5、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三、学习第三段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2、分四人一小组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5、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6、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

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7、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8、这么优美的句子你记住了吗?出示填空:有的,好象;有的,好象;有的,好象;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出示:“还有的,好象”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2、朗读第四段3、提问:“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3、学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板书: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精品】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人教新课标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庞大的阵容——7000多名士兵,600多匹战马,20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儿闻名于世。教材中出示了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全景。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这个坑以兵车为主体,车、步兵成为矩形联合编队。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尊、战场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铜戗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这支部队阵容整齐,装备精良,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圆雕和浮雕的区别,使学生对雕塑产生初步认识,还可以介绍秦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写实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形态逼真。通过欣赏与评述,学生会对古代艺术大师高潮的雕刻技艺产生强雷的震撼,唤起自己真爱国宝、为祖国的伟大文化而骄傲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2. 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珍贵艺术作品的重视。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视频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故事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纪录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2012)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是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难点: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三、教具、学具 教具:PPT,范画 学具:素描纸,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生:秦始皇。 以秦始皇图片引入课题,《秦陵兵马俑》。 师:提问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出示图片,就是1974年春,西安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打

井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出示陶俑图片 1.2】 2.观察分析 这是当时兵马俑发掘现场的照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套陶俑身上的泥土,这是已经发掘出来的一号坑的局部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在看了刚刚的照片后,请你来找找有没有哪个兵马俑是一摸一样的? 生:没有 师:没错,每一个陶俑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高又或者是服饰都找不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制作的工匠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来雕刻、描绘、制作。 那么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先完整兵马俑图片展示再出示局部展示,请同学们回答。 今天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咋们班的同学能够帮会组考古人员绘制几张兵马俑的线描图。 五、学生作品创作 1.教师展示范画。 2.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工具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辅导。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教案 设计) [学习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阅读提示]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气势上空前绝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个坑共发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0余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已有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可谓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佣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佣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这些陶俑乍看一样,

小学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

秦陵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能简单说出兵马俑主要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分析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兵马俑的了解和感受。凝聚集体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 难点 了解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 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教法学法 欣赏、评析、自主表现、创意指导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游戏导入 模仿秀游戏。 ●二、观察分析、丰富想象 1、课件欣赏秦俑兵阵图片。 图1,概况:秦始皇陵兵马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布阵特色:变化统一,静中有动。图2,号坑:有武士佣和拖战车的陶马,排成方阵。图3,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图4,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 2、课出示件陶俑、陶马、陶车的图片。 图5,神态各异的陶俑:将军俑、军吏佣、跪射佣、骑士佣、跪坐佣、立射佣、军士佣等,它们有的呈站姿,有的呈跪姿,还有骑射、驾车等不同姿势。 图6,陶马、陶车赏析。

●三、方法指导、小组创作 1、重点解决兵佣正面与背面相结合的绘制方法。 2、小训练,了解兵马俑阵制作步骤:在两张硬纸板上用线条分别绘制兵马俑的正面和背面;用剪刀将兵马俑的轮廓剪下来,将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空白纸作为支撑。 3、学生作业,教师随堂巡视。 ●四、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实地感受秦兵马佣独特的艺术魅力。 全班同学模仿兵佣。 观察分析陶俑、陶马、陶车的结构及其形态特点,为佣阵的细节设计做准备。 1、听讲、领会。 2、尝试练习,按要求完成课本学习活动二作业。 3、作业形式:小组合作形式。 小组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教学反思

《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同学们,音乐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音乐:(音乐《兵马俑幻想曲》), 师: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千军万马,严正以待的战争场面)看他们来了[课件起] 学生看视频,感受情境。 师:这支威武之师正是当年秦始皇率领的千军万马,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课件音乐循环]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题] 二、发展阶段: 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教师出事实物模型]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

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并会写,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 多音字。 3、通过默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默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要点。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①解题: “秦”:指秦朝,秦始皇皇陵的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用的一种陶制或木制的人形或兽形的模型。秦始皇嬴政由于在公元前221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为了显示秦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秦始皇便在自己的皇陵里建造了一支陶俑军队,世称“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文章,一起去领略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②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请你们来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总体印 象? 举世无双珍贵的历史文物精美的艺术珍品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③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段落: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1自然段 规模宏大——2自然段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自然段 神态各异精美——10自然段 惟妙惟肖绝无仅有——11自然段 ④咱们再仔细阅读这些词语所在的段落,想一想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

特点? 总——分——总 第1自然段:从整体上评价秦兵马俑的价值、地位及其影响。 第2-10自然段:从规模、类型、神态等方面具体生动的介绍秦兵马俑。 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及其地位。 2、初读课文 刚刚我们已经基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面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 你如何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选用黑板上的词语来概括。 A.指名朗读课文。 B.在文中画出默写词语,讲解“千乘之国”:剩: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为一 剩。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形容一个国家军事力量雄厚。 “军吏”:军队中的官员,简称军官。“吏”:古代大小官员。 C.这篇文章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和神态各 异,突显了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地位。 3、精读课文 ①咱们一起将目光聚焦到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 大的?(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先别急着举手,老师知道大家 预习过,有了一定的收获,但咱们再自学一分钟,让这个收获更大更多。)列数字:总面积——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兵俑近8000个,多。 一号坑面积大;兵俑最多。 抓重点,抓典型:具体描写“一号坑” 侧面烘托:写人们的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这是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语气,强调一号俑坑的规模宏大。) 哪位同学来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已发掘”:说明还有许多“未发掘”的,这也从侧面烘托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秦陵兵马俑》教案

学校育德路小学主备教师姚远 参研教师姚远、苗帅、郭艳楠审阅领导郭艳楠 课题《秦陵兵马俑》年级六年级 教材分析 秦陵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本课学习,让学 生欣赏评述文物,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的体验活动之中。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知识阅历逐渐丰富,对于美术课开始产生极强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继续保持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生命的激情。 教学目标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欣赏,陶泥,泥塑工具 学生课下查阅资料,陶泥,泥塑工具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 意图

课时一1.师生对话 2.导入课题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 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 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 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 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 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研究 讨论 一.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 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 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根据考古 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 铜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 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 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 生:古 代殉葬 用的木 制或陶 制的偶 像,如: 陶俑、 女俑等 考古任 务艰 巨,队

秦兵马俑课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课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文《秦兵马俑》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orG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 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 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 课题:第20 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分组抢答的形式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上课最认真、观察最仔细、回答最积极,老师将同学们划分成了六个组,并给各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皮皮虾队、小海螺队、八爪鱼队、大鲨鱼队、大螃蟹队、小海星队)让我们一起鼓鼓掌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吧! PPT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规则(我们找同学来大声朗读一下):规则 二、引导阶段: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下面让我们根据给出的信息来猜一下这节课我 们要学习什么呢?哪个队能够最先抢答。 PPT:师:1、雕塑2、陕西省西安3、第一位皇帝4、世界上最大5、第八大奇迹 生:抢答,师: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旗开得胜获得一颗星!其他队伍要加油啊! PPT: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 课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板书) 师:秦始皇简介,下面选项中哪一项对秦始皇描述的不正确?

PPT: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2、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3、公元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师:开始抢答!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加上一颗星 PPT 师:兵马俑来历简介 三、发展阶段: 1、师:什么是俑?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也是雕塑 的一种形式。 PPT 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猜猜它们哪个是圆雕?哪个是浮雕?开始抢答!生:抢答。师:回答正确加上一颗星师:圆雕、浮雕简介。 PPT 师: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下面我们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小导游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师找生朗读兵马俑发现过程) PPT 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短片简介1 2、①初谈感受。师:短片看完了,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生:大,多,威武,宏大。师:“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板书:大,多。 ② 具体体会大和多的特点。师:那么,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进一步了解一下。师PPT 视频2 师:总面积近2 万平方米,相当于50 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兵马俑平均身高1.80 米,共计8000 件!多么宏大的工程啊,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多高大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生:想!师:兵马俑的制作过程。PPT PPT 师:秦俑都在哪些地方进行了精雕细刻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从桌子上兵马俑的模型中找找答案。队长把讨论结果填写在《兵马俑调查表》中。生交流,师巡视。 PPT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秦俑都在哪些位置进行了精雕细刻?队长回答其他补充:兵俑:头发、五官、衣服、马俑。 PPT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师板书:特点—逼真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给每个队都加上一颗星! PPT 师:那么,兵俑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哪个队来分享下你们的答案?生:发式、表情、服装 与动作:……学生充分汇报。 PPT 师总结:总的来说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PPT1、发式: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连线题:根据兵俑的发式来判断一下他是将军?士兵?军官?(教师发纸,学生连线)

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3(参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3(参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3(参 考文本)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要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空间。)

秦兵马俑的教案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长河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站----古都西安,一起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 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兵马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秘吧! 1、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的兵马俑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呢?(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师问: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找一找。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师问: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一个过渡段。)用哪个关联词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4、师问: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四、品读课文,具体感知兵马俑。 ㈠规模宏大。 ⒈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⒉默读要求: ①划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用笔勾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勾画,读书。 ⒊交流: ①兵马俑规模宏大。 这个句子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师: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是何等的气魄,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吧!。 ㈡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7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自由读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的类型,用笔勾出来。 ⒉生读书勾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⒌分大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 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㈢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