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体可以分为0-90天、90天-36个月、4-5岁三个阶段来谈,保证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充分的心理营养,这样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我能活下去吗(0-90天)

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过脐带输送的丰富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种铅一样沉重的感觉代替。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比我们成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战都更加剧烈。想想我们的“小可怜”,它想喝水,但自己不能拿,想吃饭不知道饭在哪里;他头都不能抬一下,甚至连笑也不会;他不好看,五官不突出,头发只有几根,头大脚小身子短;他不能表达自己,也不能听懂别人;他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如果没有人管他,他将毫无疑问的死去,会有人能“受得了他”,能毫不厌烦的悉心照料他以便帮他活下去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活下去,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活下去。

生理营养即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不需多言,而心理营养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两种:其一,被无条件的接纳;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这九十天里。

正常来讲,这些是不成问题的,孩子们在盼望中出生,一个大家庭都会围着小宝宝转,而作为“主角”的妈妈则会像热恋中的男女那样自然的分泌苯体胺,看着自己的骨肉怎么爱也不够,逢人显摆小宝宝的照片,尽管在别人眼里新生儿一点也不好看。当然,妈妈还会自然的分泌乳汁,不同时段的乳汁营养成分不一样,完全和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相匹配。

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境况,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的。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母亲是否能够尽职。

其一,孩子降生时,年轻的父母还没有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在物质收入和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挣扎奋斗期,而孩子占用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引发冲突;

其二,年轻的父母大约在结婚后一两年内生下宝宝,一两年的时间常常不足以让夫妻有比较好的融合,学会彼此相处,夫妻关系的不通顺,会大大影响母亲的情绪;

其三,从女孩到妻子再到母亲是一个角色突变,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对这样的转变有所准

备和受过训练,如果母亲在自己原来家庭中成长得很好,母亲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就更能适应和胜任这些角色,如果不是,那么就会面临困难;

其四,三十岁左右的年龄,不是人真正的心理成熟的年龄,在个性和能力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步。

总之,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母亲苯体胺的分泌,苯体胺分泌不足,会导致母亲从情感上接纳孩子不够,只是从理性的责任感来照料小孩。如果只是出于责任而非享受做母亲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非常煎熬的,就像婚姻退化为责任一样让人感觉负担,母亲在压力和负面情绪中做母亲,常常心力交瘁。

如果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占有欲强,爱妒嫉,长大后就会特别“粘人”,幼儿园、小学粘老师,中学谈恋爱,总之,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所以,生小孩一定要准备好,物质上有一定基础,情感心理上也准备好,比如没有性别偏好、夫妻关系稳定亲密等。

二、我能做我自己吗(90天-36个月)

这个时期,总体来讲,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时段较长,我们还可以细分一下。

1、4-10个月

孩子比以前已经长大了很多,已经可以笑了,这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萌芽。另外孩子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恋一些替代物,如毛巾、柔软有毛的玩具等。孩子已经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完全需要母亲了。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母亲自己有没有安全感,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自己。如果母亲安全感不足,就会把放手看作失去,从而给孩子过多的照料和关注,以求孩子像以前一样完全需要自己。故而妨碍了孩子分离和独立。

2、10-16个月

这时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有突破性发展了,慢慢学会了走路,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孩子开始更多的交替尝试亲密与分离。常见的表现是,一会儿跑到你身边让你抱,一会儿又跑到旁边自己玩。最好的做法是,孩子要我们抱我们就抱,孩子想自己玩就让他自己玩。不好的做法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高兴时想抱孩子不管他想不想拉过来就抱,不高兴时不想抱孩子,孩子要抱也不给。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主动性,我们想抱的时候可以去抱,但是如果孩子不想,我们就马上放下,让他自己玩。正常情况下,经过多次的交替尝试亲密和分离,

孩子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感,孩子就不会那么粘人,也不会排斥别人抱他。

3、16-24个月

这时候孩子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比如你帮他穿衣服,你穿好了,他脱下来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你去帮他,帮多了,他又不耐烦、生气。

其实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他迫切的想要自己尝试,当他不会不能的时候又迫切的想要你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又不允许你过多地参与,因为那样他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他要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我们帮助,我们就不参与,无论他做成什么样;但他要帮助,我们就马上去帮,他觉得够了,我们就停手,再让他自己做。不要在意一时一事的结果,而要重视这个过程。

4、24-36个月

这时期需要格外提醒的就是不要放大威胁。孩子生活经验匮乏,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兴趣,不太了解水、火、电、煤气、攀高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果大人毫不在意,那孩子是危险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过分保护,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适当的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到危险,而不是严厉的禁止。比如,热水,可以在饮水机上烫一小下;比如电,可以创造一个条件让孩子触摸不危险但有足以让孩子不舒服的电流。孩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活动应该被保证,遇到危险因素,也正好是孩子了解危险、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机会。

总之,从会笑到现在,孩子都会更多的尝试分离和独立。如果他通过多次的尝试认识到,他想亲密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跟他亲密,想要帮助的时候,妈妈就能来帮助,而他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时候,妈妈也允许并关注,那么,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比较稳定的建立,看不到妈妈是不担心失去妈妈,妈妈不在身边,妈妈的爱还在心里,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有分离焦虑,上幼儿园不会哭太久、长时间不适应,长大后失恋、亲人去世、遭遇挫折都不会承受不住。

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父母之间偶尔的不快相当于世界局部冲突,父母之间的冷漠和敌对如同德国竖起柏林墙,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甚至拳脚相加就是世界大战。而且,因为还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孩子经常把父母间的冲突归因于自己不好、不乖,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安和负疚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大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有一个美好的婚姻,这不仅直接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于孩子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在孩子三岁之前,母亲对孩子比父亲重要的多。而母亲作为女性是非常在意亲密关系的,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母亲即便在事业上很成功,也会有很大的失落、空虚和不安,这种状态下

做母亲,常不由得陷入两难,如果孩子很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很好,那么母亲会因为孩子不怎么需要他而陷入失落,因为不被需要就仿佛自己不重要,就仿佛孩子和自己不够亲密;相反,假如孩子不能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不好,母亲又会很失望,她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如果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她也就无从成为一个好妈妈,当女性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好妻子的时候,常常强烈的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只有她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只有当她不必再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够好时,她才不需用通过成为“好妻子”或者“好妈妈”来证明自己好。

倘若不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婚姻,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友好的离婚。为了孩子而维持一个不够好的婚姻关系,远不如和平、友善的分开;最差的情况是,父母离婚后彼此记恨,又用孩子作为砝码或者工具来伤害对方,比如禁止对方探视、指责孩子挂念对方,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安全感就极难建立,长大后婚姻也很难幸福,生下的子女很容易精神抑郁。幸福的家庭会遗传,不幸的家庭也会遗传。

三、我够好吗(4-5岁)

从四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也就开始有记忆了。而父亲的影响也开始渐渐赶上甚至超过母亲了。

这个“我”是一个崭新的我,孩子们会非常关注这个“我”够不够好,这就像作家写完第一篇小说、建筑家建好第一栋建筑特别关心这些作品的反响一样。这个“我”又是相当稚嫩的“我”,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非常地依赖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赞美、肯定和认同。而最主要的他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其中父亲的影响力通常又大大的超过母亲。之所以如此,和男性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的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母亲通常代表家庭和情感,父亲通常代表社会和责任。

父亲欣赏、肯定自己的孩子,从理论上说,既不困难也不复杂。当孩子有一件事情做得不错,父亲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说,你这件事做得很棒!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你能这样做我很开心,就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父亲对孩子说,“有你这样的女儿我很高兴”或者“你是一个好儿子”,都是对孩子极大的肯定。这些鼓励和肯定,对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性别认同都是十分关键的。在这方面,父亲的作用通常大于母亲,这并非说母亲的鼓励和肯定没有作用,而是说父亲的影响力更大。

尽管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可遗憾的是,生活中,来自父亲的肯定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充分。造成这个情况的最常见的是两个原因:其一是父亲的自我满意度,其二是父亲接纳孩子不同于自己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自我满意度越高,发现和欣赏到别人的优点和好处的能力就越强,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特别糟糕,自己的需求很不能满足,自己过得很不开心,也很少受到尊重和欣赏,那么他就很难去欣赏和赞美别人。对于父亲来讲,能否得到妻子的欣赏和尊重格外重要,这直接影响到父亲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怎样的“父亲”。所以,父亲在外事业刚起步,在家得不到妻子的认同、欣赏和追随,是父亲不能够很好的去肯定、鼓励孩子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欣赏和肯定孩子不是一个可以学习到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种真实的状态和能力,只有真诚地赞美和欣赏才有影响力,相反,如果没有真诚的欣赏,一定有“真诚”的指责来填充。

第二点也是常见的。因为孩子固然从遗传上来自父母,必有相像之处,但是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必有不同之处。所谓的“接纳”“尊重”就是针对这些不同而言的。父亲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常自然的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比如父亲行事果断高效,那么面对一个优柔的孩子就是一个考验,常常会奇怪甚至质问:你怎么就跟我不一样呢?做个事情怎么这么瞻前顾后、慢慢腾腾呢?

事实上,每种个性都有它的好处,比如忧郁型的孩子往往“深刻”、“敏感”、“可靠”、“有才华”,乐天型的孩子往往“善于交际”、“适应力强”、“乐观活泼”、“容易放下”,当然他们也各有各的局限。

综上所述,倘若孩子在以上各个时期,所需的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那么孩子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就会很自然很顺利,也就是说孩子社会化发展、功课、情绪控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也就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儿童 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对于婴幼儿来说, 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 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 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母

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1.1.1.1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 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一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1孩子在幼儿园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现(一) 外出的时候,在陌生人的面前不敢抬头,神情表示的非常紧张,自己的小手还会不停的摆动或者是拉扯自己的衣角。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现(二) 保姆或者是在其他亲人照顾的时候,孩子表现的很乖,但是一旦看见了妈妈,就会粘着不放。有时会别表现出委屈,甚至是眼泪汪汪的样子。之后,只要妈妈离开或者是一动的话,就会紧张的大哭大闹,扯着妈妈的衣服不让离开。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现(三)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辗转反侧,睡的也不踏实,还会时不时的摸摸身边是否有人或者是把陪他睡的人抱的很紧。 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现(四) 会有喜欢吃大拇指的现象出现,其实这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安慰,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2 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方法 1、给孩子温暖的充满关爱的家庭关系 安全感通常产生于充满关爱的家庭关系中,当孩子有充分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并真实地感受到被保护,他会感到周围的世界都是安全的可被信赖的。让孩子与他所信赖的人维持亲密关系。 2、通过具体行为给予孩子有效的安慰

安慰并不是言语上的宽慰,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安慰,孩子需要了解发现你为安慰他而做的努力,并且根据实际结果来确认他是否真的受到了你的“保护”。 3、让孩子尝试去解决问题和帮助他人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需要感受自己的“力量”。当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参与了问题解决,给予了他人帮助,他会觉得自己开始可以应对这个世界了。解决问题能让孩子获得能力和自信,帮助他人则能让孩子的内心丰盈。 4、帮助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甚至忧虑 在孩子受到挫折和惊吓以后,不要急于安慰孩子当下的情绪,他需要情感的宣泄。当然,让孩子立即说出当下的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要给予他足够多的时间和同理心,支持他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3 孩子缺乏安全感应该怎么办呢? 1、家庭气氛很重要 当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2、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形成过程详解 婴幼儿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体可以分为0-90天、90天-36个月、4-5岁三个阶段来谈,保证孩子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充分的心理营养,这样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我能活下去吗(0-90天) 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过脐带输送的丰富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种铅一样沉重的感觉代替。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比我们成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战都更加剧烈。想想我们的“小可怜”,它想喝水,但自己不能拿,想吃饭不知道饭在哪里;他头都不能抬一下,甚至连笑也不会;他不好看,五官不突出,头发只有几根,头大脚小身子短;他不能表达自己,也不能听懂别人;他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如果没有人管他,他将毫无疑问的死去,会有人能“受得了他”,能毫不厌烦的悉心照料他以便帮他活下去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活下去,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活下去。 生理营养即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不需多言,而心理营养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两种:其一,被无条件的接纳;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这九十天里。 正常来讲,这些是不成问题的,孩子们在盼望中出生,一个大家庭都会围着小宝宝转,而作为“主角”的妈妈则会像热恋中的男女那样自然的分泌苯体胺,看着自己的骨肉怎么爱也不够,逢人显摆小宝宝的照片,尽管在别人眼里新生儿一点也不好看。当然,妈妈还会自然的分泌乳汁,不同时段的乳汁营养成分不一样,完全和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相匹配。 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境况,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的。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母亲是否能够尽职。 其一,孩子降生时,年轻的父母还没有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在物质收入和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挣扎奋斗期,而孩子占用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引发冲突; 其二,年轻的父母大约在结婚后一两年内生下宝宝,一两年的时间常常不足以让夫妻有比较好的融合,学会彼此相处,夫妻关系的不通顺,会大大影响母亲的情绪; 其三,从女孩到妻子再到母亲是一个角色突变,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对这样的转变有所准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孙阳做了妈妈后,感觉身心特别疲惫,尤其是宝贝妞妞夜里醒了就哭,把完整的睡眠破坏得七零八碎。于是,孙阳常常是先让她哭一会儿,等她哭累了自己睡着。妞妞哭得太厉害,她才起床哄哄抱抱。由于晚上睡不好,孙阳白天也无精打采,除了给孩子喂奶、清洗,根本就没有逗孩子的兴致。渐渐地,她发现妞妞越来越爱哭,就是吃饱喝足也总是不高兴,孙阳自己也更加心烦意乱。 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妞妞爱哭、烦躁的情绪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有了安全感才能产生稳定、快乐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0-1岁半的婴儿处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当他哭、饿,或者身体不舒服时,父母是否及时出现是他对这个世界建立安全和信任感的基础。如果宝宝总是不能得到及时、规律且稳定的反馈信息,就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便常常变换各种哭闹不安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形成爱哭闹、喜欢纠缠大人的行为模式。哭闹未必是身体不舒服,而是心里不舒服,因为宝宝没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心理安全感。 因此,在0-3岁的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就是,是否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性的依恋感? “安全感”准确地讲就是安全性的依恋感。所谓依恋,是指婴儿与最亲近的照顾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纽带。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产生对母亲的依恋。这种情感连接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宝宝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有固定倾向的行为―― 想接近某人; 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 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 即使没有亲密接触,也喜欢听他的声音,观察他的言行。 心理学高度重视婴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因为它对个体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成为宝宝最好的依恋对象,积极回应宝宝所有的需要――饥饿、焦虑、欢乐、好奇,这样才能让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安全性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依恋作为婴儿与成人互相作用中产生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婴儿的现实发展,还会对他

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

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 一、教学目的:适度的安全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基础。家长应该充分注意到安全感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自己平时与孩子相处的点滴行为做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支持的、安全的心理氛围。 二、教学方法: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教师演讲式 三、教学过程: 亲爱的家长同志们:哄骗可以在短时间内安抚幼儿的情绪,但家长如果经常使用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方法,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进而逐渐丧失对外在世界的一般安全感。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 (一)何谓安全感: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作为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安全感最早见于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中,虽历经百年的争论和探讨,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种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即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儿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幼儿就会缺乏安全感。马斯洛在 1954年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需要层级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现的先后及力量的强弱可排列出等

级。这些需要按照由强到弱、由先到后的顺序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出现,具体是指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以及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在对安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之上,马斯洛又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而我国学者则在结合本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综合上述有关安全感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各派学者界定安全感概念的角度不同,但都认可个体具有基本的安全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生理上的安全需要,也包括心理上的安全需要。从这一共同点出发,我们可以将安全感简要地界定为人们对自己的安全需要被满足程度的一种认知或感觉。 我国学者认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幼儿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而缺乏安全感的幼儿更多地会感知到孤独和被拒绝、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的行为,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也是多种心理疾病的隐患之一。 了解了概念之后,我大致明白了为什么恬恬最近那么渴望和妈妈

心理学家告诉你什么是安全感

心理学家告诉你什么是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感?它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相关描述也因理论学派的观点不同而有所不同。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流派又有怎样的观点?安全感需求是我们生存的必须,还是内心的缺失亟待填补?我们内心的焦虑、恐惧、防御、强烈的控制欲又从何而来?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对于安全感的描述也因理论学派的观点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重点对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安全感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与精神障碍特别是神经症的关系,提出安全感的定义。 一、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很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弱小、男孩的阉割焦虑以及自卑情结对一个人成长及成人以后心理健康和神经 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后来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总结出神经症症状的形成过程,认为: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种安慰、平衡。换句话说,在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主张儿童人格的形成复演着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在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父母给儿童施加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的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按照弗洛姆的观点: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现代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深受弗洛伊德理 论的影响,但她特别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观点,她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个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当父母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为;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诚的指导;轻蔑的态度;过分颂扬或缺乏赞扬;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使儿童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一方;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视、不守信用;充满敌意的气氛”等等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

学前教育之如何提高幼儿在园安全感

如何提高幼儿在园安全感 幼儿园幼师园长联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给幼儿营造安全、宽松、和谐的环境,既要高度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又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安全需要的安全感是影响人心理健康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见,给年龄尚小的幼儿以足够的安全感是非常必要的。何谓安全感,至今说法不一,我国的学者结合本土研究提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在幼儿园工作实际中,应贴近幼儿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与经验范围探寻使幼儿形成良好安全感的管理模式。那么,从“物”和“人”两个角度出发,该如何增强幼儿在园的安全感呢? 以幼儿为本,营造安全、温馨的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经验少、抗挫折能力差等年龄特征显示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需求非常简单——那就是安全。怎样让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感到安全呢?我们教师常常这样来做:环境的布置色彩鲜艳、温馨、儿童化,有家的感觉——这都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从幼儿的角度,让他们能熟悉接纳这个环境,对班级环境有一种有力的确定性。我们是这样做的,先和孩子一起了解什么是危险源。从环境的角度讲,危险源是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之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寻找危险源。从幼儿的角度看到的危险,是我们成人注意不到的,例如:有的孩子把红色危险标志贴到桌子边上,有的贴到了小椅子的腿上,孩子的理由都很充分:“他上次推桌子挤到我的手了,很疼!”“他上次举起小椅子,碰到我的头了!”……在这些孩子们自己发现的危险源上。我们也用红色标志提醒孩子注意,然后引导孩子分析危险发生的根源。从此,班里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这些危险的行为了,这个“大家庭”显得比以前和谐多了。请幼儿来查找危险源,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动手操作能力,也使老师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到危险的存在。实践证明:让幼儿参与危险源的查找,增强了幼儿对班级环境的确定性和可控感,增强了幼儿对班级生活的安全感。 以幼儿为本,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儿童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有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教养孩子的成人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见,良好人际关系的塑造在增强幼儿安全感中的作用之大。在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影响幼儿安全感的“危险源”,我们应当努力识别并加以避免。《纲要》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首先,班级保教成员之间要团结、和谐。 保教人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和谐配合,即使产生了一点小摩擦,在解决问题时也要避开孩子。如果保教人员之间关系紧张,甚至经常吵架,耍脾气,孩子待在旁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恐慌,感到一种环境的“不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宝宝安全感十足的八点表现

宝宝安全感十足的八点表现 自一出生,明明就是由爸爸妈妈自己照顾,不但照顾人比较单一,白天都是妈妈自己,只是晚上和节假日爸爸会帮忙;而且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可谓是给足了明明爱与关注。因此,明明可谓是安全感十足小朋友的典型代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开朗活泼的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一直是妈妈用来形容明明的三个词,爸爸妈妈带着出门,不管是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明明一定会说“Hi”地打招呼,而且临走之时也一定会说“Bye-bye”。而这活泼呢,不管到哪里都是一副跑跑跳跳、开开心心的样子,而且还属于精力充沛类型。 2.迅速熟悉陌生人。爸爸妈妈带明明去陌生人家做客(当然这里所说的陌生人是明明从未见过的爸爸妈妈的朋友),或者陌生人到家里来(有朋友、也有真正的陌生人),只需要给明明3-5分钟的样子,小朋友立马就熟悉起来了;有时如果环境很孩子化,小朋友根本就不需要这个3-5分钟的温热过程。 3.旁若无人的玩耍。妈妈带明明去公园、图书馆或玲阿姨的幼儿园,小朋友会注意妈妈是不是在身边,毕竟不能把妈妈丢了啊,但注意的同时,明明真的是很不在意环境,陌生的环境也好,熟悉的环境也好,他都可以不管不顾旁边的人,自己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一副完全不受外界打扰的姿态。 4.不受新环境拘束。妈妈带明明出去玩的经验就是,如果对明明说“明明,你可以随便玩,想玩什么就自己去玩”,小朋友真的会一点不受新环境的拘束,真的是想玩什么,自己跑过去就拿来玩;不象很多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一定要妈妈陪着才会放心。 5.开心与妈妈再见。妈妈把明明送到玲阿姨家的幼儿园,然后要出门办点事,于是妈妈跟明明说“明明,妈妈要出门买东西,你在阿姨家玩,好不好?”明明看看妈妈,然后挥挥手,告诉妈妈“Bye-bye”。看着玲阿姨很是惊奇,这么大的孩子正是恋母之时,而明明和妈妈的“再见”居然这么大方? 6.妈妈永远是我的。很多的小朋友是不愿意自己的妈妈或爸爸搂抱其他小朋友的,而对于明明来说,他可以对此视而不见,自己该干嘛继续干嘛,在玲阿姨的幼儿园如此,即使在家里妈妈抱其他小妹妹,明明也给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想必在小朋友心中,“妈妈永远是我的,妈妈永远是爱我的,你爱抱谁就抱谁吧,谁也夺不走妈妈对我的爱。”不得不说,这也是小朋友安全感十足的一个表现呢! 7.无视妈妈在与否。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旁若无人的玩耍”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区别则在于,在玲阿姨的幼儿园,妈妈在,明明会玩得很开心、很放纵、很自由;而妈妈不在之时,玲阿姨说明明也是同样,而且居然还是一帮小哥哥小姐姐的“孩子王”,大家都跟着明明屁股后面玩呢!

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导读:对婴幼儿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初期。在这一时期,人心理发展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一)动作发展 婴幼儿动作包括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刚出生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动作反射。婴儿应会吮吸塞入口中奶头,转向触接嘴角物体,握紧放在手掌上东西。满20天时,俯卧着婴儿应可把头平举起来;足月时,婴儿凭借自身力量应可移动所躺位置;4个月时,婴儿借助支撑应可坐1分钟;9个月时,婴儿应能独自坐起来,借助支撑可站起来;10个月时,婴儿应能用手和膝爬行;11个月时应能独自站立;12个月时应能由别人拉着走;13个月时应能独立行走;18个月时应能独自爬楼梯。到两岁时,幼儿应能从地板上拾起一个物体而不跌倒,并能奔跑和向后走。 (二)语言发展 新生儿最初语言是哭声。一个新生儿应能通过哭声,向成人表达其饥饿、排泄、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大约从第4个月起,婴儿应开始咿呀学语,把声母和韵母连结成一串音节,并且不管其父母操是什么语言,他们说出似乎都可能是一种“世界通用语”,即mama、baba、dada、gagaga

育儿知识:为什么孩子的专注力建立在安全感之上

育儿知识:为什么孩子的专注力建立在安全感之上 很多家长都在苦恼孩子做事情时专注力不足,比如陪孩子做作业时最抓狂,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看动画片、一会儿要和小伙伴玩耍…… 影响孩子专注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理发育、父母的教养态度、环境刺激源的多少等。 但是,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中,却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因素——安全感。 在孩子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期间,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信任和倾听,孩子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做事才会专注而充满耐心。 专注力来源于最基本的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专注力就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是独自玩玩具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环境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3岁前经常性地被忽略,所提出的要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外界对于他是没有反馈的,慢慢就会减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孩子所谓的安全感,就是一种依恋,是孩子在面临危险、紧张和压力时的一种本能,他们需要家长的回应。如果家长在这个特殊关键时期没有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会对孩子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儿科神经学奠基人Erikson曾经提出:儿童出生的第一年叫基本信任期,这个信任期是通过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而建立的。 比如说,当孩子饿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就会以哭闹的形式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给孩子喂奶时,孩子的紧张感就会随之消失,就这样一次一次的过程就可以形成一张固定的喂养时间表,孩子也会慢慢适应。 但是如果孩子饥饿时没有及时喂奶,或者不饥饿时强制给孩子喂奶,孩子的喂养周期和节律性就会随之变差。如果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喂养周期,孩子就会积累紧张感,导致吐奶、腹泻、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后期的性格,逐渐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之后一切行为和智力的基础。 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应该立即答应,这是对孩子内心需求的一种满足,对大脑的一种良性刺激。 如果孩子提出的是无理的要求,家长也不能使用冷暴力的方式拒绝,要给予孩子回应,让他知道要求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你这时候的耐心讲解就是在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充分关注、信任与倾听,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做事情才会专注而充满耐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要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就不要去打扰他,不要在孩子独自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以各种理由打断他,比如给他喝水、让他吃水果、问他要不要上洗手间等,长时间这样打断孩子的话,孩子便不可能长时间认真专注于一件事情。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现? 1.习惯开灯睡觉 很多孩子习惯晚上开着灯睡觉,可能大人会觉得开灯睡觉并不是很舒服,但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怕黑、缺乏安全感,只有开着灯睡觉才能踏实入睡。 如果孩子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有耐心地观察,并和孩子进行交流,家长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胆量,比如刚开始陪着孩子睡觉,等孩子熟睡之后再离开。 家长与其担心开灯睡觉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健康,不如想办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2.过分依赖 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总喜欢跟随在家长的身后,不敢独自出去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 如要改变孩子做任何事情过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身上,要保持耐心,适当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以及勇气,以及独立办事的空间。

五种爱的语言给孩子安全感的文章

五种爱的语言给孩子安全感的文章 孩子的事,永远都说不完。 当一大堆家庭碰在一起,和心理咨询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流开了的时候,家长们脸上那种认真,让人动容。 一大早,4位心理咨询师就到了,近百位家长也冒着大雨陆续赶来。一坐下,就有家长急切地向咨询师倾诉,有的则窃窃私语相互交流。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相互讨教好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一个多小时后,很多家长仍抓着咨询师不放,似乎要从他们嘴里淘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家长们走之前还告诉记者:“以后这样的活动,你们一定多搞搞。” 我们从这些孩子们当中挑选了几个典型案例,如果你的孩子也存在这种情况,不妨参考一下心理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案例一:孩子胆小,见到蚊子苍蝇会大哭专家良方:5种爱的语言,给孩子安全感 家长周先生有备而来,一坐下就“唰”地拿出一张纸,上面第一项就是孩子胆小。他的女儿今年5岁,胆子特别小,平时见到一只蚊子就哇哇大哭。前几天家里养了蚕宝宝,女儿还是很害怕,从不敢碰一下。

“对对对,我儿子也一样,都8岁的男孩子了,家里飞进一只蜜蜂、苍蝇就大哭大叫。带他出门,见到人家牵着宠物狗,就躲在我身后不敢走。有时候我为了锻炼他,给他钱,让他去超市买自己想吃的东西,我在超市门口等他,他就不敢进去。学校里,没有玩伴,就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他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流。”陆爸爸也有同样的烦恼,他怕再这样下去,孩子会厌学。 张颉:孩子胆小,很大一个原因是小时候缺乏安全感。我建议家里可以用五种爱的语言,让孩子沐浴在爱之中。 说“我爱你”,每天都要有,孩子与父母之间。 精心时刻。选择一家三口最温馨的时刻,比如吃饭或看电视,花点心思精心设计一下,给孩子关爱,可以是夹个菜等。 身体接触。男孩子要爸爸多给一些,比如揉揉肩膀、拥抱;女孩子,无论爸爸怎样给她拥抱都不会嫌多的。 给孩子礼物。礼物不必很贵重,可以是特意为孩子烧的一盘菜,也可以为她搭配今天出门穿的衣服等,让家庭充满爱。 两人世界。营造孩子跟爸爸或妈妈的两人空间,让两个人共同融合交流。 家里有了这么多爱,孩子自然就自信了。像周先生的女儿,还可以用奖励卡。比如,晚上睡觉前,妈妈可以奖励她

孩子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受爸爸的影响很大

孩子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受爸爸的影响很大孩子童年安全感的建立受爸爸的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三岁之前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宝妈可以满足,三岁之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爸爸的影响很大。宝爸的这四种行为对孩子安全感的破坏力很大,希望中招的宝爸们尽早做下改变。就让的在孩子面前会和妻子比着吵架,从不会忍让妻子的宝爸,会让孩子从心里对爸爸的角色产生惧怕感和憎恨感。 男人本应该是一个家庭的大树,像家庭的保护伞一样能给妻儿遮风挡雨,和妻子斤斤计较的宝爸,难以在孩子心中树立伟岸的形象。还会导致孩子对男人的看法是悲观的,看事物也容易消极斤斤计较,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 2、长期不见踪影 男人和女人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思维习性上是有区别的。男人对孩子的爱,像山是伟岸的,妈妈对孩子的爱,像水是细腻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再好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爸爸。

在一个家庭中,即便是爸爸因各种原因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左右,也尽可能的经常给孩子通通电话,****,最大限度的让孩子感觉到爸爸一直都在。没有爸爸陪伴的童年是永远的遗憾,童年里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容易胆小,自卑,不自信。童年安全感的缺失,是孩子一辈子的遗憾。 3、很少与孩子有互动 有些爸爸即便是经常在孩子身边,却不愿意陪孩子互动。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隐形爸爸,到家后只会玩游戏看手机,陪伴孩子两分钟就没耐心。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孩子更容易认可爸爸的价值观,有时候,爸爸对孩子夸赞的一句话,可能要比妈妈夸一百句更有用。孩子得到爸爸的认可,有助于孩子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 建议宝爸们能经常放下手机,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给他们些有质量的陪伴,这比以后留给他们房子,车子,票子,更能带给孩子幸福感。

影响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 安全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一种不害怕的感觉,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是孩子适应与融入社会,充满信心地生活与学习的前提条件。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家庭与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影响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因素 1、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 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影响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2、孩子的心理营养未得到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没有得到行动上的自由、独立与正常情绪的释放。通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与愿望,孩子只能围着成人的指挥棒、“晴雨表”来转,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经常被严令禁止,如:“太脏了”、“太危险了”等等。当成人高兴时,拉过孩子不管是

否愿意,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又嫌弃孩子话多,不愿理睬。有时还会拿“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话语相威胁,有时还拿“许愿”来敷衍孩子。长此以往,就损伤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对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3、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孩子畏惧困难 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4、家长的怕输心理和处处都要孩子争“第一” 家长常常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不如别人或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会非常着急,抱怨的话、情绪化的行为就会出现。经常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与能力。 5、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听得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 孩子常常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表扬,家长、幼儿园老师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等,使孩子患了“表扬依赖症”,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这样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体验和原动力,常常会很情绪化,缺少安全感。 6、母亲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情绪多变

安全感:孩子的幸福氧气

安全感:孩子的幸福氧气 安全感来自于对养育者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婴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信任。这个基本信任可以被看作安全感的奠基石。 这个基本信任来自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映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孩子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孩子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 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 亲子依恋——建立安全感的首要前提 亲子依恋是宝宝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亲密的持久地情感关系。亲子依恋的3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 只要妈妈在场,宝宝就赶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妈妈离开时,宝宝明显表现出苦恼和不安,想找寻妈妈回来;当妈妈回来时,宝宝又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2、焦虑-抗拒型依恋 每当妈妈离开时,这类宝宝通常会大喊大叫,极度反抗。但当妈妈回来时,他对妈妈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妈妈的安抚,又拒绝妈妈的接触,并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 3、焦虑-回避型依恋 妈妈离开或回来,宝宝都无所谓,实际上这类宝宝没有与父母建立起明显的亲子依恋关系。 在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高质量,积极的依恋,而焦虑-抗拒型和焦虑-回避型依恋则是消极的、低质量的依恋。当宝宝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时,他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信任,产生满意、安全、舒适、温暖、愉快的心理感受;如果父母对宝宝冷漠、粗鲁、不耐烦,宝宝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忽视与排斥,就会产生不满意、不愉快、孤独和恐慌的感觉,导致亲子依恋关系不能正常稳定的建立,造成宝宝情感冷漠,性格孤僻,对外部事物和人缺乏信任,影响他的社会情感发育。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0—5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从胎儿起,孩子就是拥有独立个性的,并随着长大逐渐显现。个性表现在睡眠习惯、吃奶习惯、食欲等方面。父母必须重视婴幼儿心理健康与个性成长,给予适合的良性引导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教孩子快乐享受人生。我们根据《英格兰早期基础阶段教育手册》和国内外流行的育儿观点对婴幼儿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从六大发展要素进行说明。 阶段1(S1):0-11个月 年龄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视觉发展经历了由模糊感光到2个月能稍微看清楚的过程,5个月对事物有记忆并且不断增强,对脸部特征特别感兴趣。观察和探索手和脚,并逐渐对肢体获得很多的控制,由3个月时无目的性触摸到抓握并学习控制肌肉简单模仿,直至进入手敏感期,将运动和感官探索与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 其他方面: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运动能力增强扩大了探索范围,喜欢被抱着看户外。适应照顾,对照顾者产生依赖感并感到舒适。情绪经历从认知到表达的过程,5个月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日益鲜明,8个月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10个月专注力增强。语言能力在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发展。 阶段2(S2):12-20个月 年龄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当开始爬行、扶着站立、蹒跚、行走或攀爬的时候,关注与他们想要什么。运动能力更加精确,目的性更强,喜欢模仿他人的动作,喜好因站立和开始走路带来的自由和视角变化,对自己运动能力增强很兴奋,喜欢挑战自己的能力。 其他方面:逐渐理解自己周围人与人的关系,有了自我的感觉,渴望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健康的关系获得安全感,喜欢和稍大孩子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充满好奇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却不能保护自己,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恐惧心理最强,喜欢探求和控制自己的领地,从中提高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对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以及感觉到的事物做出反应。能够听懂,并开始通过声音和词汇表达自己的需要,喜欢说简单的叠词,需要大量语言输入。 阶段3(S3):21-30个月 年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业1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 8.设臵视崖装臵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二、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臵移动。(错)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

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很多小孩胆子很小,见着人就躲,只跟特定的人敢交流。甚至声音大一点就会吓到。还有的孩子害怕独处,害怕黑。怕陌生人,怕和老师、同学相处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孩子会那么缺乏安全感呢? 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怀孕期间或出生时形成的不安全感 怀孕期间,妈妈因为各种原因曾经产生过不要小孩的念头。这个会被孩子感知,产生不安全感。 怀孕期间,妈妈的情绪不好,经常性的不安,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健康,或者因为其他的问题导致情绪不稳,焦虑不安。或者妈妈的身体不好,以致胎像不稳,都会导致孩子留下不安全的情绪记忆。 二,出生时的最先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 孩子在子宫里温暖、安全,出生时要脱离母体,这是最开始的分离。分离的过程,不安全感就尾随而来,难产早产的小孩,通常安全感会被认为差点。 三,孩子刚出生,因为种种原因,要跟妈妈分开的,心理不安全感因素会增加。 四,出生时,家里人产生不喜欢的念头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常见的有重男轻女。 五,孩子的父母本身缺乏安全感 父母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孩子。怎么传递的呢?平时在跟孩子的互动中,通过做事跟讲话,父母的安全感的缺失,会无形中传递给孩子。孩子天使,他们有特别敏感的心灵。父母的情绪孩子很容易就可以感受的到。包括你对他的担忧。父母是孩子的根本老师,父母身心健康,孩子就会阳光快乐,心灵健康。 六,家庭关系不和谐 家里的人际关系不好,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好,孩子经常看到、听到、感受到家里大人的意见不和、冷战、甚至是吵架、打架。孩子很小,对孩子来说,你呈现什么东西出来,他就接受什么东西,他们还没有能力去分辨跟筛选,家里的氛围不好,孩子自然就接收到了。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比如睡眠不好,爱生病。没有安全感是其中很重要的表现。 七,管教过于严厉或者过于追求完美 家长往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有点的家长是可以将这种愿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的,有的家长会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甚至会将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加在孩子的头上,期望孩子帮他们完成。甚至有的会认为自己是大人,我说的话就是对的,我就是权威,你就应该听我的。 对孩子的管教就会要求比较高甚至已完美的标准要求孩子,因为对孩子的要求严厉,对孩子的约束跟限制也自然就多。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一刻都不能放松,而且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只是让孩子无条件的接受跟服从。这样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因为他们永远都会觉得我不够好,我不好,我父母就不会喜欢我,不爱我。 八,负面思想太高的环境会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家长的情绪一直不好,浑身充满怨言,所以的语言跟互动,呈现的都是对负面的能量。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感觉到不安跟恐惧,越来越胆小,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不敢尝试。 九,否定及恐吓式的教育 有的家长为了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也可能是因为习得的习惯方式,经常对孩子将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