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

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倍。

A、1000

B、2000

C、3000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 )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中臭氧减少

C、土地荒漠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当你们经过一片树林时,你的朋友随手揭下一块树皮,你会( )。

A、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管他人的事

B、向他说明他的行为将会毁掉那棵树

C、告诉朋友的家长,让他们处理此事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为了饮食卫生,在家用餐时应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购物时,尽量不选取有过多包装的商品,应多用塑料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既充分利用了______,又保护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______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______,并尽量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______的建筑。______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______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答案】:

【解析】:

在大兴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系统中,沼气用来______和______,沼渣用来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______和______污染大气,我们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了维持______,大力发展______,因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看似平常的______和______正在影响着大环境。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某化肥厂把污水排放到附近的一条河里,这种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应怎样做?

A会使河里的鱼、虾、水生植物受到危害,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应严禁向河里排放污水,污水必须经过处理。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怎么做?

A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做到:(1)生命离不开水。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2)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要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4)有些能源的开发利用会破坏环境。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能源。(5)植物能保持水

土,有些植物的叶子还能净化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多植树造林。(6)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答案】:

【解析】: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知识点练习六十七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 教版知识点练习六十七 第1题【单选题】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倍。 A、1000 B、2000 C、3000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当你们经过一片树林时,你的朋友随手揭下一块树皮,你会( )。 A、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管他人的事 B、向他说明他的行为将会毁掉那棵树 C、告诉朋友的家长,让他们处理此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 )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中臭氧减少 C、土地荒漠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购物时,尽量不选取有过多包装的商品,应多用塑料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为了饮食卫生,在家用餐时应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了维持______,大力发展______,因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既充分利用了______,又保护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和______污染大气,我们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______,并尽量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______的建筑。______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______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看似平常的______和______正在影响着大环境。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在大兴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系统中,沼气用来______和______,沼渣用来______和______。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KCB系列齿轮油泵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2CY齿轮泵系列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KCB不锈钢齿轮泵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几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或查阅资料,能够找出有关事实来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并与其它同学讨论或写出自已的观察分析报告。 通过观察池塘、森林、农田、海滨中某一生态系统和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能概述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组成。 通过观察当地的一个生态村或生态示范基地,加深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并能理解生态农业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协调统一。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1)较难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尤其是对微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缺乏了解。 2)较难理解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 板书: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归纳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教材中列举了四类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2)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较少 (3)农田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生长在地球表面的自养生物 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成分:空气、水分、阳光、土壤、养分以及气候因素温度、湿度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一条链 植物昆虫青蛙蛇鹰 生物之间的食物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 在某个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中的各个环节是保持平衡的。 4。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主要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应用于农业。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池塘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此刻我们围坐在池塘边,你们看到些什么?拂面的树枝,倒挂在水面的柳叶,枝叶间透过的阳光,池塘中鱼儿在欢快地游泳,青蛙在忙着捕捉害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虫鸣鸟唱,此起彼伏。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就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种生物受到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木,一块农田,一片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最新浙江省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1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17.1)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 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 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 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A.芽B.根C.子叶D.真叶 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绕着太阳公转。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 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 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10.观赏植物可根据其主要观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观赏植物,其观赏类型分别为( )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 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结论B.交流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实验 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 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确定( ) A.马和驴属于同一物种B.马和骡属于同一物种 C.马、驴不是同一物种D.驴和螺属于同一物种

小学科学生物与环境练习卷

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生物与环境》练习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 1.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实际上并不是生物。() 3.凡是生物,都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4.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5.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6.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光照和水分这两个条件不变。() 7.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生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8.小明画了一条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蝴蝶→花。() 9.在做生态瓶时,水生植物的数量要与水生动物的数量保持平衡。() 10.当水质受到污染时,一些浮游生物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 11.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但可以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 12.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3.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影响环境。() 14.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继续生存下 去,不会被淘汰。() 15.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减少丢弃、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17.给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能减少垃圾的数量,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18.水污染大多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重新被利用。() 19.防止空气污染,就是要多扫地、多洒水,防止尘土扬起来。() 20.人类面临着垃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加速灭绝等环境问题。() 二、选择。 1.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A 制养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2.()不能自行制造养料,而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养料。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 螺幺纟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 用螺线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线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町以比较方便的把迭負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 杠杆上仃:个斎要的位曽-: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闱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右: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壬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垃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笺壬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 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卜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 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银子)O 2. 常用的杠杆炎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镀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付些杠杆类工代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强子、钓鱼竿等)。 3. “秤碇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舵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 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于握物体处是阻力心,I.愕的肱一?头肌处就是虽力点。 5. 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貝,它的刀柄是缸,刀杆是_轴。 2.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吋费力。 3. 轮轴可以省力,轮越人,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 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于、汽乍力向盘、扳手、辘轴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生态系统教案

《生态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3、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编织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建立模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难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生物群落和环境结合是怎样的? 新课讲解:

一、生态系统 1、课程从问题开始,提出“生物群落和环境结合是怎样的?”的问题导入本课程。学生可根据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类比来回答该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群落和环境结合以后相比群落的优势和特点。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群落和环境结合就是生态系统。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定义。 2、生态系统的分类。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3、列举生活中主要的常见生态系统,以及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特征。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1、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植物是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真菌主要分解动植物遗体等,属于分解者。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定义。食物链代表着一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2、食物网的定义。众多食物链交错在一起就形成了食物网。 3、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 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五、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的定义。 2、生态农业的理念和优势。 3、举例说出已经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习题精选第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 环境冀教版习题精选第十篇 第1题【单选题】 ( )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中臭氧减少 C、土地荒漠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当你们经过一片树林时,你的朋友随手揭下一块树皮,你会( )。 A、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管他人的事 B、向他说明他的行为将会毁掉那棵树 C、告诉朋友的家长,让他们处理此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倍。 A、1000 B、2000 C、3000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为了饮食卫生,在家用餐时应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购物时,尽量不选取有过多包装的商品,应多用塑料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______和______污染大气,我们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______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______,并尽量______。【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既充分利用了______,又保护了______。【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看似平常的______和______正在影响着大环境。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______的建筑。______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______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在大兴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系统中,沼气用来______和______,沼渣用来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答案

小学六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资料五)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 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 的(放大)功能。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视野越少)。(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7、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 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9、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10、举例说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1)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2)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3)珠宝商鉴定珠宝;(4)精密仪器修理工;(5)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查用到放大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 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 多。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 的体液。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 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 6、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晶体吗? 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5.2《生态系统》教案

生态系统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3.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4.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归纳能力。 2.通过食物网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1)从具体的食物网再到抽象的文字食物网简图,使学生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文字表示方法。 (2)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掌握食物网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2.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1)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 (2)为什么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1)给学生大概介绍三种食物链,说明捕食食物链是最主要的形式。 (2)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为10—20%,超过五个营养级,其能量一般不足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了,这个问题可留待学习了能量流动规律后回答。 三、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谈话法。 四、教具准备 池塘生态系统的挂图、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的文字表达简图等(上述图及板书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银幕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理解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探讨: ①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将最后一句改为“这些生物共同构成______,则答案又是什么呢?(群落) ②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还有很多微生物。) 引言: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为什么缺一不可?它们各有什么重要的作用。相互之间关系如何呢?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成分 让学生通过看书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内容,而后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之后教师提问: 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重要成分?根据学生回答,写出板书(第三个问题要求学生答出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能够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没有它,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会因缺乏有机物供应而无法生存。)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其它生产者吗?(有。化能自养的生物也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2.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同化作用类型是什么?(均为异养型) 3.什么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它们是固定不变的吗? 4.指图(池塘生态图解)说出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自有什么重要作用? 为了说明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补充蜜蜂与花,渡渡鸟与卡伐利亚树的例子,并通过此例进行保护生物重要性的教育。 消费者大多是动物,动物在新陈代谢方面不同于植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它们的食物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网。 第二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