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毕业论文写作》结课论文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学校:衡水学院

系别:文学与传播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级:2008级

姓名:郝盼盼

学号:2041

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一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网络发展机制的不健全遏制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的超级手段“人肉搜索”的益处与弊端,以及国家立法部门、网站载体、网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利用“人肉搜索”,以使它发挥最好的效力。

关键词:人肉搜索利与弊网络暴力炒作

何谓“人肉搜索”?

一位网民这样形容“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广聚五湖四海的网友力量,用人工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计算法获得结果,是最大化地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相比于Google、百度等传统的网络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依靠网络平台公布要找的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再通过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查询过程一般是“一人提问、多人回答”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利?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交通的大面积中段,失散的人们难以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及下落,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医院、报纸、网站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布着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但这些杂

乱的信息即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有效查询。此时,谷歌的技术人员则率先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该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是以纸质形式发布的,都是凭热心网友通过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图片传到网站,再由网站技术人员手工录入,这也凸现了该引擎的“人肉搜索”性质。据悉,截至5月21日,谷歌中国的这个平台已经收录了344个网站的147473个网页,以及80家医院的38284条记录。

从这个事件来看,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那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料共享和问题解答,是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在地震发生后,人肉搜索同样跨越时间空间限制,协助很多灾区人民亲友团聚。

从最根本上来说,“人肉搜索”就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最原始的“人肉搜索”,就是百度推出的“百度知道”,它的形式也是通过一人提问多人回答的形式进行知识、信息、新闻的共享。纵观网络上几大著名“人肉搜索“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华南虎事件”、“天价理发事件”、“虐猫事件” 等等,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典型推进模式:锁定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树为网上的一个标靶,然后发动亿万网友,曝光与其相关的信息,姓名、年龄、电话、住址等等,甚至其亲属也不能幸免,更有甚者还发布所谓“网络追杀令”,让网络声讨演变成真实的暴力。

这些“人肉搜索”的案例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某种问题:一是对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揭发与监督,二是对社会事件的道德批判。以“虐猫事件”为例,2006年2月28日,一组变态而残忍的虐猫视频截图引发了网民们的愤怒,开始对图中女子展开人肉搜索!不久,有人把有关“踩猫”事件的网址公布出来,紧接着又有网友贴出该女照片,随后有人跟帖贴出该网站注册者的具体信息。3月2日,另一网友发帖:“这个女人是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城……”。3月4日,有人确认了此信息,还补充了一些资料。很快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被揪出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办案速度。

“人肉搜索”的介入使得原本隐藏不为人知的事情曝光于天下。从这个层面上看,“人肉搜索”的益处在于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秩序,还可延伸到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

人肉搜索的弊?

但“人肉搜索”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主要弊端在于: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地侵犯,以及“人肉搜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暴力倾向,尤其表现为语言的暴力,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以“死亡博客”事件为例,2007年12月29日,31岁的北京女白领姜岩从远洋天地24楼的家中纵身跳下,用生命声讨她的丈夫和“第三者”。自杀之前,姜岩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在姜岩去逝后,她的博客被网友转贴了到各大论坛上,引起网友们强烈关注。因为博客中公布有照片和姓名,很快,她丈夫王菲和“第三者”工作、电话以及MSN等信息,都被网友们“扒”了出来,随着事件的扩大,当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当事人不但双双丢了工作,甚至还被人在家门口涂写了标语。

从在论坛里漫骂,到专门设立网站群起而“骂”之,再到启动“人肉搜索引擎”揭露隐私,“死亡博客”事件从网络漫骂转换成现实中的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这场“讨伐”终于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案”。这样的结果可以说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人肉搜索”的不当利用。

其次,是这种“人人皆可被人肉”的环境下引起的网络炒作。实际上,有许多看似是网友自发开展的事件,都有网络推手在幕后操控。看似短时期内大家分头查出了不少事件主角的资料,其实是推手们以不同的身份将预先准备好的消息逐步地发表到网上,给人以“人肉搜索”的假象。这样发布出去的信息很少有真实的,完全是利用网友们的这种“挖根刨底”的欲望热情来为自己的炒作服务。例如,“雅阁女”颐指气使的叫嚣,“iPhone Girl”青春甜美的微笑,加多宝在赈灾晚会上的亿元捐款,以及“兰董事件”“砸钱宝马女事件”“三国门事件”“菊花香香儿事件”等等等等,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曾经被广大网民热心地“人肉搜索”过,也都曾在事后被证明其实是一场网络的炒作。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某个人突然间火了,或者某个不知名的企业突然间变得人人皆知了。那些幕后的策划者首先会选择一个引人注意的点,用一个“热话题”引发大家的注意,然后一步一步推动事件的发展,以达到他宣传或者盈利的目的。

“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

人民网做的一项调查:“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你怎么看?”有超过90%的网民表示反对,认为“不利于草根监督”。只有4%的网民表示赞同,认为“人肉搜索弊大于利”。

关于“人肉搜索”的种种矛盾与争议,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今社会民众的两大主要诉求:一方面,是公共领域的信息公开、信息透明亟待推进。在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仍不充分的当下,“人肉搜索”尤其是“人肉搜索反腐”展现出的公众监

督热情和力量,弥足珍贵。另一方面是私人领域的个人隐私权亟待保护。但这两方面的诉求本身并不矛盾,而是可以兼顾的。如何在实际过程中趋利避害,使“人肉搜索”能够真正地、有效且有益地发挥其信息收集与传播的强大功能,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就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而言,我国《刑法》、《民法》中虽有涉及,但不够明确具体,尚需具体化细致化。例如“人肉搜索”的边界在哪里?“搜索”到何种程度会侵犯人的隐私权?如何处罚,怎样赔偿?当我们能够更为完善细致地建立法律法规,厘清“人肉搜索”边界,使“人肉搜索”能够有法可依、,从而尽可能控制“人肉搜索”的弊端,加强其积极作用,将公共领域的信息公开与私人领域隐私保护结合起来,我们是可以预期“人肉搜索”的光明未来的。至于“人肉搜索”过程中体现出的暴力倾向,以及网友的不文明行为,则要依靠网友的充分自律来实现。

“人肉搜索”应该怎样正确利用?

归根结底,“人肉搜索”的手段还需慎用。

网络知识共享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人肉搜索引擎是一场充分发动群众互联网的革命,使团结互助美德发扬光大。每天它都在默默地为网友排忧解难回答问题,无形中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潜移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工具,所有群体性活动一样,“人肉搜索”必须遵守法律与道德底线,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它不能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更不能因此干扰到当事人正常的生活。面对如今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的“人肉搜索”,网民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避免自己原本正义的“道德审判”演变为“网络暴力”的倾向。而作为人肉搜索的载体,相关网站无疑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去提炼和萃取人肉搜索获得的资源,约束不当言论和行为,维护网络搜索平台的秩序。让人肉搜索能够通过互联网健康、规范地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人肉搜索的利与弊:正反方的争执,《京华时报》2008年6月

2.田国磊、李杨《79.9%公众认为应规范人肉搜索》,中青在线

3.陈力丹《理性认识“人肉搜索”问题》,《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10期

4.杨艳、刘思远《人肉搜索正义审判?发泄借口?》,《天府早报》2008年5月

5.汪晓东《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人民日报》2009年1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