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汇聚层设计(3)

网络汇聚层设计(3)

网络汇聚层设计(3)
网络汇聚层设计(3)

3.5.5 网络汇聚层设计(3)

3.5.5 网络汇聚层设计(3)

Catalyst 4500-E系列采用了灵活的接口类型和端口密度,因此,用户可以按照校园网络的特殊要求实行混合网络配置。Cisco Catalyst 4500-E系列所支持的端口密度如表3-11所示。

表3-11 Cisco Catalyst 4500-E系列所支持的端口密度

Cisco Catalyst 3750-E系列

Cisco Catalyst 3750-E系列为固定配置三层交换机,提供了高密度的1 000 Mbps端口和10 Gbps上行链路,支持基于分布式转发和服务质量(QoS)的统一服务,并通过自动配置简化管理,其性能能够满足接入层交换机的连接需求。如图3-47所示为Cisco Catalyst 3750-E系列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3750-E系列中有两款产品适合充当汇聚层交换机,分别是:

Catalyst 3750E-24TD:24个1000Base―T端口和2个10 Gbps插槽。

Catalyst 3750E-48TD:48个1000Base―T端口和2个10 Gbps插槽。

锐捷RG―S5750系列

锐捷RG―S5750系列(如图3-48所示)是融合了高性能、高安全、多智能、易用性的新一代万兆机架式多层交换机,支持多层线速交换,并提供了丰富而完善的路由协议。以适合大型网络多种路由和高性能的需要,特别适合高带宽、高性能和灵活扩展的大型网络汇聚层和中型网络核心,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的接入使用。可以提供高性能、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灵活丰富的安全设置和基于策略的网管,最大化满足高速、安全、智能的企业网需求。

锐捷RG―S5750系列交换机提供二到七层的智能的业务流分类、完善的服务质量(QoS)保证和组播应用管理特性。在提供高性能、多智能的同时,其内在的安全防御机制和用户接入管理能力,更可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控制非法用户接入网络,保证合法用户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并可以根据网络实际使用环境,实施灵活多样的安全控制策略,充分保障了网络安全、网络合理化使用和运营。

锐捷RG―S5750提供了灵活的复用千兆口(1 000 Mbps的电口和SFP插槽),满足网络建设中不同传输介质的连接需要。同时,为满足网络扩展和高带宽传输需要,还提供了万兆模块和万兆堆叠模块。

适合充当汇聚层交换机的产品包括以下5种型号。

RG―S5750-24GT/12SFP:24个1000Base―T自适应端口,12个复用SFP接口,2个扩展槽。

RG―S5750S-24GT/12SFP:24个1000Base―T自适应端口,12个复用SFP接口,2个扩展槽。

RG―S5750-24SFP/12GT:24个SFP接口,12个复用的1000Base―T自适应端口,2个扩展槽。

RG―S5750-48GT/4SFP:48端口1000Base―T自适应端口,4个复用的SFP接口,2个扩展槽。

RG―S5750S-48GT/4SFP:48端口1000Base―T自适应端口,4个复用的SFP接口,2个扩展槽。

如果需要连接大量远程接入层交换机时,建议选择SFP/GT类产品,以保证拥有足够的SFP端口使用光纤链路。否则,可以选择GT/SFP类产品,以获得相当数量的1000Base―T端口,用于实现与接入层交换机的廉价千兆连接,并可创建多链路端口汇聚,以成倍地提高接入层交换机与汇聚层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和链路冗余。

常见网络端口和网络协议

常见网络端口和网络协议 常见端口号: HTTP——80 FTP——21 TELNETt——23 SMTP ——25 DNS——53 TFTP——69 SNMP——161 RIP——520 查看端口状况: Netstat –n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telnet、ftp、snmp、smtp、rpc) 传输层、网络层(IP、TCP、OSPF、RIP、ARP、RARP、BOOTP、ICMP) 端口号的范围: 0~255 公共应用 255~1023 商业公司 1024~65535 没有限制 或: 1-1023 众所周知端口 >=1024 随机端口 下面介绍的这些端口都是服务器默认的端口,所以认识这些服务器端口对我们学习,和故障排错时很有帮助的。 下面列出了这些服务所对应的端口。 ftp-data20/tcp#FTP, data ftp21/tcp#FTP. control telnet23/tcp smtp25/tcp mail#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pop3110/tcp#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 domain53/udp#Domain Name Server tftp69/udp#Trivial File Transfer http80/tcp www www-http#World Wide Web https443/tcp ms-sql-s1433/tcp#Microsoft-SQL-Server ms-sql-m1434/udp#Microsoft-SQL-Monitor 终端服务3389/tcp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网络层常用协议

网络层常用协议 一.SDH 1.SDH简介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CCITT(现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 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SDH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中,采用了SDH技术的接入网系统是应用最普遍的。SDH的诞生解决了由于入户媒质的带宽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网和用户业务需求的发展,而产生了用户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传输网上大量带宽的利用率。 2.SDH的帧结构 SDH采用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基本的模块为STM-1,四个STM-1同步复用构成STM-4,16个STM-1或四个 STM-4同步复用构成STM-16;SDH采用块状的帧结构来承载信息,每帧由纵向9行和横向 270×N 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含8bit,整个帧结构分成段开销(Section OverHead,SOH)区、STM-N净负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AU PTR)区三个区域,其中段开销区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以保证信息能够正常灵活地传送,它又分为再生段开销(Rege nerator Section OverHead,RSOH)和复用段开销(Multiplex Section OverHead, MSOH);净负荷区用于存放真正用于信息业务的比特和少量的用于通道维护管理的通道开销字节;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净负荷区内的信息首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接收时能正确分离净负荷。 1)信息净负荷(payload)是在STM-N帧结构中存放将由STM-N传送的各种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窄宽接入: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有6种信道: A信道 4khz模拟信道 B信道 64kbps用于语音数据、调整数据、数字传真 C信道 8kbps/16kbps的数字信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 D信道 16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接入信令 E信道 64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内部信令 H信道 384kbps高速数据传输数字信道,用于图像、视频会议、快速传真等. B代表承载, D代表Delta. ISDN有3种标准化接入速率: 基本速率接口(BRI)由2个B信道,每个带宽64kbps和一个带宽16kbps的D信道组成。三个信道设计成2B+D。 主速率接口(PRI) - 由很多的B信道和一个带宽64Kbps的D信道组成,B信道的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国家: 北美和日本: 23B+1D, 总位速率1.544 Mbit/s (T1) 欧洲,澳大利亚:30B+2D,总位速率2.048 Mbit/s (E1) FR(Frame Relay)帧中继

X.25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 #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HFC(Hybrid Fiber,Coaxial)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 #传输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减)。 #无线/卫星: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作区域多点传输服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工作在28GHz附近频段,在较近的距离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3G:(3rd-generation,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直播卫星业务 VAST: 协议:RS-232、RS-449、X.21、V.35、ISDN、FDDI、IEEE802.3、IEEE802.4、IEEE802.5等。 RS-232: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一、概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 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 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

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 第一层物理层 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物理编址(相对应的是网络编址)定义了设备在数据链路层的编址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如总线拓扑结构和环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向发生传输错误的上层协议告警;数据帧序列重新整理并传输除序列以外的帧;流控可能延缓数据的传输,以使接收设备不会因为在某一时刻接收到超过其处理能力的信息流而崩溃。数据链路层实际上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al Link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网络安全协议》 课程设计 题目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 7 月 4 日

目录 一、概述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二、问题分析 (3) 2.1系统需求 (3) 2.2 GRE协议分析 (3) 2.3 IPsec协议分析 (4) 三、协议漏洞 (5) 3.1协议漏洞解决措施 (5) 3.2协议漏洞解决详解 (5) 四、协议完善具体实现 (6) 4.1实现分析 (6) 4.2 GRE实现流程分析 (8) 4.3简单设备设置 (10) 五、案安全性分析 (11) 六、程设计心得、总结 (11) 七、参考文献 (12)

一、概述 网络如若想实现交流传输,必须以网络协议为载体进行。而网络协议(Network Protcol)是控制计算机在网络介质上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通常会被按OSI参考模型的层次进行划分。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提供各种网络互联的标准,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往往被合并称为高层。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以TCP/IP协议为主的Internet结构。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网络安全的实现首先需要网络协议的安全,但是网络协议都是人为写的,存在先天的不足与缺陷,以至于只能慢慢实践发现并给与补充。这里先谈一下VPN中的GRE协议。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协议是由Cisco和Net-smiths等公司于1994年提交给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网络工程工作小组)的,标号为RFC1701和RFC1702。GRE协议规定了如何用一种网络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隧道封装技术,它提供了将一种协议的报文在另一种协议组成的网络中传输的能力。GRE协议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第三层VPN隧道协议。GRE隧道使用GRE协议封装原始数据报文,基于公共IP网络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GRE隧道不能配置二层信息,但可以配置IP地址。本文从GRE协议的工作原理入手,从安全性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GRE隧道协议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安全防护方案。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详细分析IPsec隧道协议不支持对多播和广播的加密的不足,并针对其漏洞设计实施完善可行的策略。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将GRE与IPsec结合使用,弥补IPsec不能保护组播数据的缺陷。因为GRE可以封装组播数据并在GRE隧道中传输,所以对于诸如路由协议、语音、视频等组播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NAT:网络地址转换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端口地址转换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rwork 网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er Provider 网络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QoS) 而在Windows XP中,将安装光盘中的“VALUEADD\MSFT\NET\NETBEUI”目录下的“nbf.sys”文件拷贝到%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目录中,再将“netnbf.inf”文件拷贝 到%SYSTEMROOT%\INF\目录中;这样在安装“协议”的时候,在选择窗口中就可以看到“NetBEUI 协议”了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07-11-09 浏览次数:大中小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 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员能够在已知的路由策略上配置路由加权,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级内部域名路由(CIDR),它是一种在网络中可以容纳更多地址的机制,它比外部网关协议(EGP)更新。BGP4经常用于网关主机之间,主机中的路由表包括了已知路由的列表,可达的地址和路由加权,这样就可以在路由中选择最好的通路了。BGP在局域网中通信时使用内部BGP(IBGP),因为IBGP不能很好工作。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它是在TCP/IP网络上使客户机获得配置信息的协议,它是基于BOOTP协议,并在BOOTP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动分配可用网络地址等功能。这两个协议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互操作。DHCP协议在安装TCP/IP协议和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迅时,必须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使用DHCP自动配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它是一个标准协议,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象传送可显示文件的HTTP 和电子邮件的SMTP一样,FTP也是应用TCP/IP协议的应用协议标准。FTP通常用于将网页从创作者上传到服务器上供人使用,而从服务器上下传文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作为用户,您可以用非常简单的DOS界面来使用FTP,也可以使用由第三方提供的图形界面的FTP来更新(删除,重命名,移动和复制)服务器上的文件。现在有许多服务器支持匿名登录,允许用户使用FTP和ANONYMOUS作为用户名进行登录,通常可使用任何口令或只按回车键。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

三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

三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 各种网络协议都有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和工作环境,同样的通信协议在不同网络上运行的效果不一定相同。所以,组建网络时通信协议的选择尤为重要。无论是Windows 95/98对等网,还是规模较大的Windows NT、Novell或Unix/Xenix局域网,组建者都遇到过如何选择和配置网络通信协议的问题。我们在选择通信协议时应遵循3个原则:所选协议要与网络结构和功能相一致;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注意协议不同的版本具有不尽相同的功能。 局域网中常用的3种通信协议 NetBEUI协议:这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在微软公司的主流产品中,如Windows 95/98和Windows NT,NetBEUI已成为固有的缺省协议。NetBEUI是专门为几台到百余台电脑所组成的单网段小型局域网而设计的,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功能,即NetBEUI不具备路由功能。如果一个服务器上安装多块网卡,或采用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两个局域网的互联时,不能使用NetBEUI协议。否则,在不同网卡(每一块网卡连接一个网段)相连的设备之间,以及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将无法进行通信。虽然NetBEUI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也具有其他协议所不具备的优点。在3种常用的通信协议中,NetBEUI占用内存最少,在网络中基本不需要任何配置。 NetBEUI中包含一个网络接口标准NetBIOS,是IBM公司在1983年开发的一套用于实现电脑间相互通信的标准。其后,IBM公司发现NetBIOS存在着许多缺陷,于1985年对其进行了改进,推出了NetBEUI通信协议。随即,微软公司将NetBEUI作为其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系统的基本通信协议,并进一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最有代表性的是在NetBEUI中增加了叫做SMB(服务器消息块)的组成部分。因此,NetBEUI协议也被人们称为SMB协议。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这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与NetBEUI的明显区别是:IPX/SPX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有很强的适应性。因为IPX/SPX在开始就考虑了多网段的问题,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大型网络使用。当用户端接入NetWare服务器时,IPX/SPX 及其兼容协议是最好的选择。但在非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尤其在Windows NT网络和由Windows 95/98组成的对等网中,无法使用IPX/SPX协议。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不需要任何配置,它可通过网络地址来识别自己的身份。Novell 网络中的网络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标明物理网段的网络ID和标明特殊设备的节点ID。其中网络ID集中在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节点ID即为每个网卡的ID号(网卡卡号)。所有的网络ID和节点ID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内部IPX地址,正是由于网络地址的惟一性,才使IPX/SPX具有较强的路由功能。 在IPX/SPX协议中,IPX是NetWare最底层的协议,它只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并不保证数据是否传输成功,也不提供纠错服务。IPX在负责数据传送时,如果接收节点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如果接收节点是远程的,数据将交给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的网络ID,继续数据的下一步传输。SPX在整个协议中负责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所以IPX/SPX也叫做Novell的协议集。 Windows NT中提供了两个IPX/SPX的兼容协议,NWLink SPX/SPX兼容协议和NWLink NetBIOS,两者统称为NWLink通信协议。NWLink协议是Novell公司IPX/SPX协议在微软公司网络中的实现,它在继承IPX/SPX协议优点的同时,更加适应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

基于JAVA的路由选择网络层的协议开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JA V A的路由选择网络层的协议开发

第1章绪论 1.1 路由选择的意义 路由(Route) 的概念出现于本世纪70 年代,当时的网络结构较简单,因此直至80 年代中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网络结构后,路由技术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ISO/ OSI 体系结构中,路由技术是第三层(网络层) 的功能,路由选择(Routing)是分组交换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互联网络中选择将信包(Package) 从信源机(Source Host) 传往信宿机(Destination Host) 的传输路径的过程。实际的网络协议(如IP协议) ,其本身并不涉及具体的路由选择细节,它只说明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和规则,具体的路由选择是指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机制,由一组独立的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Protocol) 描述。路由选择的过程是由路由算法来完成的,路由算法可以运行在网络主机上,也可运行在专用的路由设备上,如路由器是一种网络互联设备,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路由选择。 1.1.1 路由选择技术的组成 路由选择技术涉及两方面内容:最佳路径的选择及信包在网络上的传递。信包的传递也可称为交换(Switching) , 交换过程相对简单,而路径的选择过程比较复杂。 最佳路径选择 最佳路径依赖于不同的衡量标准,例如可使用路径长度作为衡量标准。在确定最佳路径的路由算法中,路由表(Routing Tables) 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其中包含了网络的路由信息,算法通过建立和维护路由表进行最佳路径的确定。路由算法根据算法要求在路由表中填写各种路由信息,其中最基本的是目标/ 驿站(Hop) 信息(见表1) 。这一组信息告诉路由器,在信包发往信宿机的过程中,最佳选择是将信息转发至下一驿站(Next Hop) 所代表的节点。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输入信息时,首先检查信包的目标地址,然后尝试找出与此目标地址相匹配的下一驿站,若匹配成功则进行信包转发,否则放弃该信包。除了目标/ 驿站信息外,根据不同的路由算法,路由表中还包含有其它内容,例如最佳路径的衡量标准等

下列哪一组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下列哪一组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篇一:华工计算机网络随堂练习答案 篇二:第3-4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四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的, ()协议需要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建立连接。 a.dns、dhcp、Ftp b.telnet、smtp、http c.bootp、Ftp、telnet d.smtp、Ftp、Rip 2、internet使用作通信协议。 a.osi/Rm b.ipx/spx c.ppp d.tcp/ip 3、以下关于协议支持表述不正确的是() atelnet,udp bFtp(Filetransferprotocol),tcp c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tcp dpop3(postofficeprotocolV3),tcp 4、下列协议中属于面向连接的是().

a.ipb.udpc.dhcpd.tcp 5、tcp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数据分组 b.保证可靠传输 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d.提高传输速度 6、在tcp/ip参考模型中提供可靠传输的tcp协议工作在: a.应用层b.运输层c.互连层d.网络层 7、udp协议是: a.可靠的无连接协议b.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c.可靠的连接协议d.不可靠的连接协议 8、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 a.tcp和ip b.传输控制协议C.互联网协议 D.ipaRpicmpigmptcpudp等多种协议的集合 9、dns的默认端口是() a53b23c80d79 10、Ftp的默认端口是() a21b23c80d79 11、http的默认端口是() a21b23c80d79 12、匿名Ftp服务器允许用户以为用户名,以“guest”为口令进行登录并进行 文件传输。

计算机网络原理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物理层位于OSI参与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信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物理层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连接和释放物理信道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和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确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传输。 图3-1 DTC-DCE接口 ISO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做的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比特流传输可以采用异步传输,也可以采用同步传输完成。 另外,CCITT在X.25建议书第一级(物理级)中也做了类似的定义: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功能。这里的DTE(Date Terminal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它们是通信的信源或信宿,如计算机、终端等;DCE(Date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 或Dat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提供入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如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等。 DTE-DCE的接口框如图3-1所示,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DTE和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络节点与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物理层协议规定了标准接口的机械连接特性、电气信号特性、信号功能特性以及交换电路的规程特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不同的制造厂家能够根据公认的标准各自独立地制造设备。使各个厂家的产品都能够相互兼容。 1.机械特性 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 图3-2 常见连接机械特征 图形3-2列出了各类已被ISO标准化了的DCE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和排列方式。一般来说,DTE的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其几何尺寸与DCE连接器相配合,插针芯数和排列方式与DCE连接器成镜像对称。 2.电气特性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的电咱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还规定了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器参数。

互联网常见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互联网常见协议 篇一: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 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 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 一、osi模型 名称层次功能 物理层1实现计算机系统与网络间的物理连接 数据链路层2进行数据打包与解包,形成信息帧 网络层3提供数据通过的路由 传输层4提供传输顺序信息与响应 会话层5建立和中止连接 表示层6数据转换、确认数据格式 应用层7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二、协议层次 网络中常用协议以及层次关系 1、进程/应用程的协议 平时最广泛的协议,这一层的每个协议都由客程序和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程序通过服务器与客户机交互来工作。

常见协议有:telnet、Ftp、smtp、http、dns等。 2、主机—主机层协议 建立并且维护连接,用于保证主机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这一层主要有两个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 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传输udp (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不可靠传输 3、internet层协议 负责数据的传输,在不同网络和系统间寻找路由,分段和重组数据报文,另外还有设备寻址。些层包括如下协议:ip(internetprotocol):internet协议,负责tcp/ip 主机间提供数据报服务,进行数据封装并产生协议头,tcp 与udp协议的基础。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icmp协议其实是ip协议的的附属协议,ip 协议用它来与其它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和其它的一 些网络情况,在icmp包中携带了控制信息和故障恢复信息。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逆向地 址解析协议。 osi全称(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网络的osi七层结构20xx年03月28日星期五14:18(1)物理层——

各种网络协议

Windows中常见的网络协议 1.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协议中的老大,用得最多,只有TCP/IP协议允许与internet 进行完全连接。现今流行的网络软件和游戏大都支持TCP/IP协议。 2.IPX/SPX协议 IPX/SPX协议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的协议,现在已经不光用于NetWare网络,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例如星际、cs。虽然这些游戏都支持TCP/IP协议,但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不需要任何设置。IPX/SPX协议在局域网中的用途不大。它和TCP/IP协议的一个显著不同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mac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141812106.html,BEUI协议 NetBEUI协议是有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实际上是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是Windows 98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特别适用于在“网上邻居”传送数据,大大提高了在“网上邻居”查找电脑的速度。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 98电脑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4.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在局域网中设置了ip地址与子网掩码,网线也连接正常,但在“网上邻居”中别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电脑,估计多半是由于没有把本机的“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启用。 因为协议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而这7层所使用的协议是不同的,所以你的问题基本是网络层的协议,而不是应用层的协议! 下述参考: 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 传输层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

网络协议规范大全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以这种规则规定双方完成信息在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过程。下面就对网络协议规范作个概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它是用于映射计算 机的物理地址和临时指定的网络地址。启动时它选择一个协议(网络层)地址,并检查这个地址是否已经有别的计算机使用,如果没有被使用,此结点被使用这个地址,如果此地址已经被别的计算机使用,正在使用此地址的计算机会通告这一信息,只有再选另一个地址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网络管理协议 它是TCP/IP协议中的一部份,它为本地和远端的网络设备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途径,是分布式环境中的集中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它是Apple机上的通信协议,它允许计算机从服务器上请求服务或者和服务器交换文件。AppleShare可以在TCP/IP协议或其它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上进行工作。使用它时,用户可以访问文件,应用程序,打印机和其它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它可以和配置了AppleShare 协议的任何服务器进行通信,Macintosh、Mac OS、Windows NT和Novell Netware都支持AppleShare协议。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Windows NT服务器有专门为Macintosh服务,也能支持该协议。其允许Macintosh的用户共享存储在 Windows NT文件夹的Mac-格式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和Windows NT连接的打印机。Windows NT共享文件夹以传统的Mac文件夹形式出现在Mac用户面前。Mac文件名按需要被转换为FAT(8.3)格式和NTFS文件标准。支持MAc 文件格式的DOS和Windows客户端能与Mac用户共享这些文件。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 它是用于在自治网络中网关主机(每个主机有自己的路由)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使管理员能够在已知的路由策略上配置路由加权,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级内部域名路由(CIDR),它是一种在网络中可以容纳更多地址的机制,它比外部网关协议(EGP)更新。BGP4经常用于网关主机之间,主机中的路由表包括了已知路由的列表,可达的地址和路由加权,这样就可以在路由中选择最好的通路了。BGP在局域网中通信时使用内部BGP(IBGP),因为IBGP不能很好工作。 BOOTP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现在我们通常使用DHCP协议进行这一工作。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 它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相关的通用管理信息服务(CMIS)定义了访问和控制网络对象,设备和从对象设备接收状态信息的方法。 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Connectionless Protocol面向连接的协议/无连接协议 在广域网中,两台计算机建立物理连接过程所使用的协议,这种物理连接要持续到成功地交换完数据为止。在Internet中,TCP(传输控制协议)即这一类型的协议,它为两台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了可相互通信且确保数据成功传输的一种手段。面向连接的协议一定要保证数据传送到对方。在广域网中,对接收方的计算机不做在线状态,或接收能力的测试,都能使数据由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协议。这是包交换网络中的主要协议,在Internet中的IP协议即无连接协

OSI七层协议和TCP IP四层协议之比较

OSI的七个层次: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OSI七个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在其上串行传送比特流,即所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此外,该层中还具有确定连接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手段,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为做到这一点,在每一帧中必须同时带有同步、地址、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网络层为了将数据分组从源(源端系统)送到目的地(目标端系统),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使源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信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并交付给相应的传输层,即完成网络的寻址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是高低层之间衔接的接口层。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将它分割成若干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中的最关键一层,该层以上各层将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 会话层该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务。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例如,确定是双工还是半双工工作。 表示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的抽象语法变换为传送语法,即把不同计算机内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的标准表示形式。此外,对传送的数据加密(或解密)、正文压缩(或还原)也是表示层的任务。

TCP和IP四层协议

TCP和IP四层协议详解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 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 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定义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在私网中,它也被用作通信协议。当你直接网络连接时,你的计算机应提供一个TCP/IP程序的副本,此时接收你所发送的信息的计算机也应有一个TCP/IP程序的副本。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这些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把包还原为原始文件。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网络上的网关计算机根据信息的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后会在目的地汇合。 TCP/I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TCP/IP通信是点对点的,意思是通信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TCP/IP与上层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国籍的”,因为每个客户请求都被看做是与上一个请求无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无国籍的”释放了网络路径,才是每个人都可以连续不断的使用网络。许多用户熟悉使用TCP/IP协议的高层应用协议。包括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网络访问协议(Telnet)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这些协议通常和TCP/IP协议打包在一起。使用模拟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的个人电脑通常是使用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2P)。这些协议压缩IP包后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到对方的调制解调器中。与TCP/IP协议相关的协议还包括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它代替TCP/IP协议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其他协议是网络主机用来交换路由信息的,包括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

adhoc网络层路由协议总结

移动Ad Hoc网络层路由协议总结 描述Ad Hoc路由质量指标: 快速自适应链路变化; 达到目标节点的最少跳数路径; 传播时延; 开环; 链路质量; Ad Hoc网络中,由于通信半径的限制,网络节点之间是通过多跳数据转发机制进行数据交互的,需要路由协议完成分组转发决策。与传统路由协议相比,Ad hoc路由协议的设计面临着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带宽受限、信道容量变化、移动终端有限的可用资源等新的问题和挑战。 1.移动Ad Hoc网络的主动式路由协议 1.1最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 协议概念 OLSR路由协议是由IETF 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工作组为无线移动Ad Hoc网提出的一种标准化的表驱动式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节点之间需要周期性地交换各种控制信息,通过分布式计算来更新和建立自己的网络拓扑图,被邻节点选为多点中继站MPR(MultipointRelay)的节点需要周期性地向网络广播控制信息。控制信息中包含了把它选为MPR的那些节点的信息(称为MPR Selector),只有MPR节点被用作路由选择节点,非MPR节点不参与路由计算。OLSR还利用MPR节点有效地广播控制信息,非MPR节点不需要转发控制信息。 OLSR主要采用两种控制消息分组,HELLO分组和TC(Topology Control)分组。 HELLO 消息用于建立一个节点的邻居表,报文中可以包括邻居节点的地址以及本节点到邻居节点的延迟或开销,OLSR采用周期性地广播HELLO分组来侦听

邻居节点的状态。HELLO分组只在一跳的范围内广播,不能被转发。与HELLO消息相反,TC分组必须被广播到全网。 节点在从自己的一跳邻居节点中选择MPR时计算的原则是:节点与MPR之间必须是双向对称链路,节点所发送的分组通过MPR的中继,能够到达所有对称的两跳邻居节点,如果能够满足这一点,那么MPR就能有效地进行TC分组的转发,同时,应该使MPR的数量尽量的少。 OLSR路由协议 优缺点 WRP的优点是当节点检测到任何链路变化时便检查邻居的一致性,有助于消除环路以及加速算法收敛。缺点是由于WRP需要保存四张路由表且依赖于周期性的Hello消息,这些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浪费了内存和带宽。另外,WRP的可扩展性不强,不适用于大型的Ad Hoc网络。 1.节点之间需要周期性地交换各种控制信息:使接入Ad Hoc网的结点所处环境比较嘈杂; 2. TC分组必须被广播到全网。全网处于动态游走的状态,需要周期性更新TC 分组;占用带宽比较严重。

常见的网络协议

常见的网络协议 摘要:网络协议是操纵计算机在网络介质上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纳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纳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不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1 IP协议 1.1 IP协议简介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确实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能够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能够叫做“因特网协议”。通俗的讲:IP地址也能够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nternet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标识自己。就专门类似于我们的电话号码样的。通过电话号码来找到相应的使用电话的客户的实际地址。全世界的电话号码差不多上唯一的。

IP地址也是一样。 1.2 IP地址(IP v4) 所谓IP地址确实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 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操纵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确实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纳二进制形式的IP 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因此,上面的IP地址能够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