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与磁实验归纳 (1)

电与磁实验归纳 (1)

电与磁实验归纳 (1)
电与磁实验归纳 (1)

电与磁实验复习班级:姓名:

甲乙对比:通电螺线管极性和有关不通电时导体ab .

通电时导体ab .

因为导体ab受到

乙丙实验对比说明通电导体在

磁场中受力方向与方向

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上面两实验对比说明感应电流方向和

甲丙

1

.

信号的一种装置,当线圈

排斥而向右

运动,当线圈中通入相反的电流时,线圈会受到磁铁的

丙丁对比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

力方向与方向有关。

换向器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

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

,使线圈持续转

(麦克风)结构示意图,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

,线圈随着变化的

2

高中磁、电与磁知识点

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 →S)内部(S →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磁场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 安=B I L ? 推导 f 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从安培力F=ILBsin θ和I=neSv 推出f=qvBsin θ。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q F E=k 2r Q ) (B=L I F B=k 2r I ) (u=q w b a →q W 0A A →=?) ( R=I u R=S L ρ) (C=u Q C= d k 4s πε) 磁感强度B :由这些公式写出B 单位,单位?公式 ①B= L I F ; ②B=S φ ; ③E=BLv ? B=Lv E ;④B=k 2r I (直导体);⑤B=μNI (螺线管) ⑥qBv = m R v 2 ? R =qB mv ? B =qR mv ; ⑦v v v d u E B qE qBv d u ===?= 电学中的三个力:F 电=q E =q d u F 安=B I L f 洛= q B v 注意:F 安=B I L ①、B ⊥I 时;②、B || I 时;③、B 与I 成夹角时 f 洛= q B v ①、B ⊥v 时,f 洛最大,f 洛= q B v (f B v 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 方向时刻与速度v 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 时,f 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B 与v 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可把v 分解为(垂直B 分量v ⊥,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 分量v ||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安培力的冲量:BILΔt =m Δv

电与磁知识点副本-填空练习

八年级下第四章电与磁知识点 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磁性:磁铁能吸引、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它的位置在磁体的。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或称S极;另一个指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 6、磁化:使原来没有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 (不相交或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南极附近,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极或极。 第二节.电生磁 11、奥斯特实验

电与磁经典例题经典

电与磁经典例题经典 一、电与磁选择题 1.如图是直流电铃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铃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铃声是由铃碗的振动产生的 C. 变阻器滑片向右移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D. 绕制电磁铁线圈时,线圈的匝数越少,磁性越强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当闭合开关铁腕振动,铃声响起,铃声是由铃碗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C错误; D、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少,磁性越弱,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要从改变电磁铁的线圈匝数或者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入手.而电磁铁固定,则其匝数固定.只能从电流入手.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4)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有铁芯时,电流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2.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和分别是“2.5V,0.3A”和“2.5V,0.5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 B. 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C. 工作1min电流做功45J D. 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则电铃响说明水位到达警戒线 【答案】D 【解析】【解答】A.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电磁铁、U1、金属块A、金属块B构成了闭合回路,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可以允许电流通过,盐水是导体,A不符合题意;B.盐水密度不变,由公式p=ρgh知,当液面上升,盐水深度增加时,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B不符合题意;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版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 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度合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

电与磁基础知识

《电与磁》姓名:________ 1、磁性:磁体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 3、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叫做_____;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__,指北的磁极叫 _______,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_____磁极而相互吸引的结果。 5、钢和软铁的磁化: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_____,称为______。钢被磁化后,磁性能________,称为__________。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____,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______。 6、磁体能吸引铁钉,磁体周围的小磁针会偏转,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这些现象都是通过_______而产生的。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_______的,这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________。 7、磁场方向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8、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______,它都是从磁体的_____出发,回到____。它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个方法。 9、在磁场中的某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向是一致的。 10、指南针(小磁针)能指向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 地磁南极在地理______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______极附近,但并不重合,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是_____。 11、地球上的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的是地理的_______,地磁的_____。 12、最早发现电生磁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_______。他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______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由_____来判断。 14、电磁铁就是内部____________的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______、______和铁芯的有无等因 素有关。 15、电磁铁的优点:磁性有无可由_________来控制;磁极可由______来控制;磁性强弱可由____________来控制。 16、电磁铁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电磁继电器: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18、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方向跟和有关。 19、直流电动机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动机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换向器的作用__________ 20、生活中的电动机:(1)电动机在工作时把能转化成____能。(2)电动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让线圈转起来”实验中,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______。把线圈放在支 架上通电后应______,线圈就会不停地转下去。某同学做好了通电不转可能是:①___②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等。如果用手推了不转可排除______ 2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工作时把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 23、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和________方向有关。 24、发电机的原理是。它把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25、交变电流(交流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交流电中叫做频率,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26、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周期是,线圈中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次。 27、动圈式话筒的原理:______________ 28、电流的效应有:①________,如:___________;②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

电与磁试题和答案经典

电与磁试题和答案经典 一、电与磁选择题 1.下列由学校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 做操时排直队伍,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B. 电风扇转动,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C. 用力踢球,脚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干得快,是通过加快表面上的空气流速来加快蒸发的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做操时排直队伍,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电风扇转动,利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力踢球,脚感到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干得快,是通过加快液面上的空气流速来加快蒸发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2)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 “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 “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 “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极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B不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符合题意; 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

最新中考考点_电与磁知识点汇总(全)

最新中考考点_电与磁知识点汇总(全) 一、电与磁选择题 1.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患 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故A 正确;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的三孔插座,避免金属外壳带电接触后发生触电事故,故B 正确; C、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塑料梳子因摩擦而带电,吸引碎纸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C 错误; D、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明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后,可以使导线在磁场中产生运动;(2)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的插座;(3)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4)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 2.下面所做探究活动与得出结论相匹配的是() A. 活动: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结论: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 活动:观察惯性现象→结论:一切物体都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活动: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大气压真实存在且很大

D. 活动: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磁感线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磁感线实际上并不存在,A不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符合题意; D、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磁感线是研究磁场时假想的线,惯性是性质不是力,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电荷间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电磁铁乙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A. 线圈的匝数 B. 电流的大小 C. 电流的方向 D. 电磁铁的极性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甲、乙两线圈串联,所以通过甲、乙两线圈的电流相等;甲的线圈匝数明显比乙的线圈匝数多,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乙多;所以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同时要掌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掌握转化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4.如图,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F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中F的方向相同()

初三物理电与磁重要知识点

课题: 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体:指北的一端叫 ,指南的一端叫 ;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 2.磁场:(1)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静止时所指的方向; (2)磁感应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磁体的 。 (3)地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球 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球 附近。 二、电与磁的关系 1.电流的磁场(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 ,且磁场方向与 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安培———大姆指 ; 弯曲四指 。 (3)应用: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铃。 2.电磁感应(磁生电) (1)电磁感应: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是英国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的。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和 共同决定。 (3)应用:发电机 ①发电机工作原理:是根据 现象制成的。 ②发电机工作时能的转化: 能转化为 。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现象:通电导线在磁场中 ;受力的方向跟 、 都有关系。 (2)应用:电动机 ①电动机工作原理:是根据 现象制成的。 ②电动机工作时能的转化: 能转化为 。 典例分析: 考点一、磁现象 【例1】(2012湖北宜昌)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 .磁感线从磁体的S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 极 【练习1-1】(2010四川内江)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 B .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C .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线 D .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是从北极到南极 考点二、电与磁的关系 【例2】(2011威海)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的附近,闭合开关S 后,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如图2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B .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 极 知 识 点 图2

电与磁实验

小兔:我的磁性强 小毛:我的磁性强 图4 甲 乙 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题 1.请你在图1中,标出小磁针的 N 、S 极 及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 2.根据图2中小磁针N 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极。 3.标出图3中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南北极(用“S”和“N”表示) 4.如图4所示,螺线管磁性的有无可以由_______的有无来控制,其极性与螺线管中的__________方向有关;若将甲和乙两螺线管串联在电路中, _____________的磁性更强(选填“甲”或“乙”). 5.弹簧下悬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方有一通电螺线管,右图所示,为了是磁铁能受到通电螺线管的吸引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 减小线圈的匝数;B 、将电源的两极对调; C 、滑片P 向右滑动;D 、滑片P 向左滑动。 6.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 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 大头针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 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____________ 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 的个数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图1 图2 图3

(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 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7.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琴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下图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①当开关闭合后,请在甲图中标出磁体的N 极; ②比较图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可知: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③由图______________可知:当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8.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装置。铜棒ab 、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 (1)闭合开关后,使铜棒a b 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 (2)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棒ab 应_______运动,这是一种 _______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

初中电与磁知识点归纳.doc

电与磁单元知识梳理 磁体的性质 磁场电 与 电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磁化 磁场和磁场的方向 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磁电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和匝数的关系 电磁继电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影响受力方向的 原理因素 电动机结构 能量转换 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与 电磁效应现象磁 电磁效应现象 能量转换 原理 发电机结构 能量转化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 .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 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两物体相互吸引要考虑六种情况 . 两物体相互排斥要考虑四种情况。 4、磁化: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 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 磁性容易消失. 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 . 磁性能长期保持. 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 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 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某点 .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 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 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N S N S N S N N S S ④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 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 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 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 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 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电流的磁场

初中物理电与磁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电和磁 一、选择题 (衢州)15.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兰州)1.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 A.电烤箱 B.电铃 C.动圈式话筒 D.电风扇 (兰州)6. 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B.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D.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兰州)14.图7所示的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关于直流发电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 B.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 C.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图中的E、F称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黄冈)14.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如图所示是上海世 博会门票,门票中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世博芯”,它记录着参 观者的资料,并能以无线方式与遍布世博园区的传感器交换信息.在交换信 息时,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得到应用的是 A.回声B.电流的热效应 C.电磁感应D.光的反射 (河南)15.放在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小磁针中心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图8所示的四幅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济宁)8.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规律与对应的实用技术的原理、规律不相 .. 符的 ..是 图7

(完整word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电与磁知识点全汇总

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 (1)两个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1.磁场 (1)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即所指的方向就是那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任意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2.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3)特点:①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内部从S极出发回到N极。 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③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磁性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 ④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是一些闭合曲线,在空间不能断裂,任意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 ⑤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上不存在。 3.地磁场 (1)概念: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2)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磁场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的。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2)由甲、乙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3)由甲、丙可知:通电导体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4)电流的磁效应对应的图

《电与磁》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命题角度】 1、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反映磁性的强弱。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应控制电流不变,选择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进行实验; (2)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选择线圈匝数相同的电磁铁,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进行实验, 5、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大头针被磁化,下端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6、通电螺线管N、S级判断(安培定则的应用)。 7、实验结论: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例题】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强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根据小强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是通过观察现象来确定的. (2)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填“左”或“右)端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增强.(3)在图C中,电磁铁的下端是___极(选填“N”或“S”) (4)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5)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6)通过比较d中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的条件. 【拓展设问】 (7)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______材料制成; A.铜;B.铁;C.铝;D.塑料. ③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______极; ④实验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滑动时(填“左” 或“右”),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______(填“变大”或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电与磁知识点全面总结

????????????????????软磁体(极易失磁)硬磁体(永磁体)按磁性的保持时间分人造磁体天然磁体(铁矿石)按磁体来源分蹄形磁体条形磁体按磁体形状分磁体的分类述三种三种方式 常见见的磁体类别可按 20?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一、磁现象 1、磁性:若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磁性。 铁、钴、镍等物质称为磁性材料。具有磁性的物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吸引磁性材料,非磁性 材料不能被吸引,如磁体不能吸引铜、铝、纸、木材等;二是吸引磁性材料时,可不直接接触,如隔着 薄木板,磁体也能吸住铁块。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任何一个磁体,无论其形状如何,都只有两个磁极,其中一个是南极(S 极),另一个是北极(N极)。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知识拓展: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个磁体也不能 有多于两个的磁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屑,若能够吸引铁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 便没有磁性。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测物体用细线吊起,若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具有 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 段发生排斥现象,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说明该物体没有磁 性。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A、B 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一个有 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将A 的一端从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若 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有磁性;若发现A、B 间的作用力 有大小变化,则说明B 有磁性。 (3)磁体和带电体的对比 磁体 带电体

关于“电与磁”的三个重要实验的分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关于“电与磁”的三个重要实验的分析在“电与磁”一章学习中,证实电磁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磁 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学习的内容比较简略,但在中考中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考点。 题目:下图各实验现象揭示发电机原理的是()。 为了更好地解决相类似的试题,并澄清对电磁关系的演示实验、原理、应用等的 认识,下面就这几个实验及应用进行分析。 一、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A 所示。 由于电流的磁效应最早是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因此这个实验又叫奥斯 特实验。 2.实验现象:将平行于小磁针的导线通电后,小磁针会偏转。当改变电流方向后,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会改变。 3.实验原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实际应用:在这个实验中,由电得到了磁,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电磁铁。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磁起重机等。 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C 所示。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的,受到的力叫做安培力。

2.实验现象:闭合开关后,在磁场内的导线会运动,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3.实验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实际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电动机,应用在电扇、起重机等装置上。 三、电磁感应现象 1.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D 所示。 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2.实验现象:将导体ab 左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3.实验原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4.实际应用: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此原理制成了发电机为人们服务。 因而在复习中,要注意其中三个实验的基本实验装置,实验原理、能量转化及其 应用等几个内容,掌握其中几个实验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对出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上述中考题正确选项为 D。

电与磁知识点(大全)(word)

电与磁知识点(大全)(word) 一、电与磁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电动机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工作。 A图,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图,放在磁场中的导体,通过电流时,受到磁场力而运动,电动机就是利用的此原理,B 符合题意; C图,为奥斯特实验,研究电流的磁效应,C不符合题意; D图,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制成的. 2.以下探究实验装置中,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 A.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B.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 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D.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如图,据小磁针偏转的情况可以判断磁极间的作用规律,A选项能探究,故不符合题意; B、如图,该实验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装置图,可探究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B选项能探究,但不符合题意; C、如图,该实验电路中电流大小不能改变,所以不能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符合题意; D、如图,此时电路是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D能探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据奥斯特实验可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3)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3.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A. 动力F1的力臂 B. 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 C. 平面镜成像 D. 磁体的磁场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A、反向延长得出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故A错. B、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摩擦力(沿斜

中考物理电与磁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与磁练习题及答案 一、电与磁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电动机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工作。 A图,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图,放在磁场中的导体,通过电流时,受到磁场力而运动,电动机就是利用的此原理,B 符合题意; C图,为奥斯特实验,研究电流的磁效应,C不符合题意; D图,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制成的. 2.KTV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唱歌时用的麦克风(动圈式话筒)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对着话简说话时,话简将声音转变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然后经扬声器(喇叭)还原为声音。麦克风工作原理与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即将声能转化为电能,是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C图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通电是电磁铁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B、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有磁场;C、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D、磁场对通电导体由力的作用。 3.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下图四个实验能反映其自动报警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控制电路接通。电路中有了电流,电磁铁有磁性,向下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绿灯所在电路的静触点分开,绿灯灭。与红灯所在电路的静触点接通,导致了红灯所在的电路接通,红灯亮;由此可见: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通过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 A、条形磁铁的周围存在磁场,A不符合题意; B、是电动机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感应现象,是发动机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通用版)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0章 电与磁基础知识排查

第二十章电与磁 ■考点一:磁现象磁场 1.磁性:能够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磁体上磁性的两个位;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极(S),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极(N). 3.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4.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5.磁场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叫做磁场。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7.磁场方向的规定: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用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实际并不存在;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极出发回到极。 9.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极附近。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记述。 ■考点二:电生磁 10.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有关的磁场。丹麦物理学家最早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 1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的磁场相似,它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12.安培定则:用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极。 ■考点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3.电磁铁及其应用 (1)结构:内部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有无可以通过的通断来控制。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匝数一定时,通过的越大,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越多,磁性越强。探究方法为法和法(电磁铁的强弱可通过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断)。 (3)极性:磁极方向可以由方向和线圈绕向来控制。 14.电磁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工作电路,实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