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我国信访法律规范体系述评

刘小妹

2012-08-08 11:22:56 来源:中国法学网

信访关系经过信访法律的规范和调整便形成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信访法律关系。由此,信访法律规范的内容决定了信访法律关系主客体范围以及信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职权职责和对应的法律责任,成为构建信访法律关系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确立人民信访制度以来,信访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国务院《信访条例》为基础,以部门规章、地方性立法为主体,以人大、司法、党的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信访规范为补充的信访法制格局,为信访工作的依法开展和信访人权利的依法保障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

而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信访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理应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范畴中。由此,信访与法治的关系以及信访工作本身的法治化问题都有待深入的研究,其中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依法信访中的“法律体系”成为首要的课题。

一、信访法律规范的历史发展

大致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信访法律规范的制定经历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信访条例》颁行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和时期的信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适合当时的情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以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1957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为中心,经过了两波信访法律规范制定浪潮,初步形成了信访工作制度化、有序化框架。

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发的《决定》是新中国第一部规范信访活动和信访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全文共六条,虽然内容简略,却初步建立了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基本框架,确定了信访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等基本问题,不仅对规范当时的信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其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一直到今天都是有效的。

《决定》为信访制度在全国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和示范性作用,是我国信访工作制度化的初步尝试。《决定》颁布后,全国各地普遍开始加强信访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访工作的指示、办法等规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随即于同年9月制定并颁布了政协系统的信访规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暨省、市协商委员会关于处理人民意见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以政务院的《决定》为蓝本,结合政协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信访工作操作办法。

与此同时,从1951年到1954年一些地方性的信访规定也纷纷出台,举如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行政委员会暨直属各部门接见人民来访的办法》、西南行政委员会《关于改进处理人民来信工作的指示》和《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

人民工作的规定》、中南行政委员会《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见人民群众工作的指示》和《处理人民来信、接见人民群众工作程序》、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与接见人民工作的指示》等。《决定》与这些配套性立法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信访法律规范,它们共同构建了建国初期信访工作法制化的基本框架,为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有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7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指示》,是信访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为了应对和处理1956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信访高潮,1957年5月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1951年政务院《决定》颁布以来全国信访工作的经验,同时对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了研究分析,并集中讨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草案)》。国务院的《指示》正是在会议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出台的。《指示》对1951年的《决定》作了重要补充,使当时的信访工作有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制度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指示》明确提出信访工作应以“遵照国家政策、法令,尽可能满足群众的正当性要求”为原则。这一依法信访原则的确立,表明了信访与法治的关系,树立了信访工作法制化与法治化发展方向的理念和目标。

1957年以后,信访部门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次信访高潮,为了因应全国信访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解决来信来访中反映的许多新问题,中央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和保护信访的正常沟通渠道,一方面设计了一系列机制、措施来规范信访制度的运作。1957年国家针对来京上访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关文件,包括:内务部、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解决来访群众食、宿、路费的暂行办法》,国务院秘书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关于中央机关、北京市机关接待群众

来访中处理无理取闹分子的暂行办法》,铁道部《关于防止来访人骗卖车票的暂行办法》,这些文件的出台初现了国家权力对公民信访权利的规范、限制,以及对违法信访行为的处理和处罚机制。

此后,1958年-1965年之间中央又出台了许多法令政策来规范信访工作,举如《关于人民来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58年)、《关于中央机关来访归口交办问题暂行规定》(1960年)、《关于来访人吃饭问题》(1960年)、《关于来访人自持路费意见》(1960年)、《清理积案通知》(1961年)、《来信档案保管办法》(1961年)、《信访档案分类办法》(1963年)、《人民来信来访档案的立卷工作方法》(1963年)、《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通知》及两个个附件:《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和改进意见的报告》和《关于中央机关接待和处理人民来访的几项规定》(1963年)、《信访工作条例》(草)(1963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基本经验》(草案)(1964年)、《四清来信来访通知》(1965年)等。

从1957年以来中央颁发的这一系列法令政策可见,国家对信访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如果说在建国初期,考虑到信访工作有助于加强民众对新政权的合法性认同,国家对信访采取了积极保护甚至鼓励的话,则在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开始对信访制度进行有目的的规制、约束和驯服。”[1]国家对信访,特别是来京上访,不再是绝对的欢迎并提供全面的物质保障,信访制度作为权力技术的一面初显端倪而公民信访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冲突正是保障信访人权利和依法信访的理念和要求生发的原动力。

(二)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2年是信访制度的恢复与重建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至1981年,是建国以来信访工作最高涨的时期。在这个期间,“来信数量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上访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投入处理上访问题的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解决问题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

[2]为了应对严峻的信访形势,规范信访工作,国家颁行了重要的法令法规,使领导负责制度、办案责任制、报告制度,信访登记、转办、交办、检查、催办、记录、立档、统计、总结、回报以及保密制度等等一系列信访制度得以恢复发展,并逐步建立健全。

1980年7月17日中办信访局、人大信访局和国办信访局对新时期中央各部门在信访上的分工归口重新作了安排,出台了《关于中央各部门归口分工接待群众来访的暂行办法》;同年8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几项规定》,加强对信访秩序的治理;最高人民法院也于同年6月20日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信访处接待来访工作细则》。198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关于防止和纠正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进行打击报复问题的通知》。

1981年底,信访的高潮已渐趋正常。基于三年信访工作的得失经验,1982年2月22日至27日,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当前信访工作形势和今后的任务》和《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两个文件。《暂行条例》共分6章21条《暂行条例》的内容比较详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暂行条例》并不是属于行政法规,但基于当时在信访方面几乎无法可依的现实,中办、国办将该规定转发给各地进行试行,使得《暂行条例》成为具有实际约束力和强制力的“法律”,一些部门和地区还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落实《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

《暂行条例》这部并不能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是1982年到1995年之间整整十余年内支撑信访运作的最重要的制度框架,它是过渡时期的过渡性法律。[3]《暂行条例》一方面,具备了信访条例的雏形,具有开创性,为后来制定信访条例提供了宝贵的立法经验;另一方面在确立信访责任机制,保障依法信访方面存在重大缺漏。

《暂行条例》第3条和第20条,分别对信访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依法处理信访提出了要求:第3条规定“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正确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第20条第(二)项规定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秉公办理,不徇私受贿,坚决抵制和反对不正之风。”这两条规定虽然表达了对信访机关及信访工作人员依法信访的初步要求,但对违法处理信访问题,非法侵犯信访人权利的行为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更没有明确追究法律责任的机制和程序。没有法律责任作为最后的约束和惩戒手段,依法信访仅仅是一种理念,是一个号召,难以落实为以保护信访人权利为旨归的社会治理模式。

除此之外,《暂行条例》没有关于信访人依法信访的规定,因此对信访人依法信访的要求以及非法信访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是由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颁布的两个行政性法规来实现的,即1980年颁布的《关于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的几项规定》和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从形式上看,这是行政权力对信访人信访权利的直接规制;从内容上看,信访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具体而严格的,而且在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上,可以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收容遣送和劳动教养。将信访制度与收容遣送及劳动教养制度挂钩,虽然对维护当时的信访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为国家权力侵犯信访人信访权利

留下了隐患,这与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宗旨的法治建设目标有所背离。

综上,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对信访制度进行恢复与完善的同时,在疏通信访渠道和保护信访人权利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信访活动的规范和指引,强调信访人要采用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权求助,要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的安定团结。[4]

(三)《信访条例》颁行以后

建国以来,中央一直在寻求建立一套系统而权威的信访法律制度。1963年完成但未能付诸实施的《国家机关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条例(草稿)》,以及前述的1982年《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它们为1995年和2005年《信访条例》的出台与完善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和丰富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信访工作的法制化也成为当然的要求。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这是建国后第一部严格意义的信访行政法规。《信访条例》对建国以来信访工作的经验得失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同时也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规定了办理信访工作的详细程序,引入了信访终结机制,体现了信访制度在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面的重要进展。该《信访条例》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它的颁发本身所体现的“通过信访制度改革参与和推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和做法,对今后的信访法治化发展以及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995年《信访条例》颁行后,我国的宪政与法治建设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宪法的修改。1999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对现行宪法的第三次和第

四次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先后入宪。二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2003年6月20日收容遣送制度废止,7月便迎来了新中国第四次信访高潮的最巅峰时刻。如何在应对和治理此次信访高潮的过程中体现和贯彻“保障人权”的宪法理念?如何规范信访制度,如何以信访工作的法制化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成为信访面对的时代课题。

基于上述背景,2005年1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1995

年《信访条例》宣布废止。新《信访条例》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确立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目标。[5]新《信访条例》还将“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基本原则修改为“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把“依法”放在了首位,在要求信访人依法信访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信访机关和信访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在处理信访问题时要考虑信访人的困难和社会稳定等现实需要,但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因此,新《信访条例》的颁行体现了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大进步。

二、信访法律规范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确立人民信访制度以来,信访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国务院《信访条例》为基础,以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为主体,以人大、司法、党的机构的信访规范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信访法制格局,为信访工作的依法开展和信访人权利的依法保障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

第一,以宪法为统帅。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为了保证这种权利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落到实处,宪法第41条一方面规定了公民可以通过行使“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相对应,国家机关负有“经常保持同人民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的责任。根据宪法的上述规定,信访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第二,以《信访条例》为基础。宪法对权利的确认是抽象的,缺乏明确内涵和运行机制,信访权利的法律渊源还必须下溯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迄今为止全国人大没有制定任何信访法律,对信访制度的规范主要依据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新《信访条例》。2005年《信访条例》虽然主要是规范政府部门的信访活动,但根据第15条的规定,条例对人大、司法、党的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信访活动也具有部分约束力和很大的参考价值,是当代中国信访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第三,以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为主体。与全国人大信访法律的阙如以及中央信访立法的稀少不同,有关信访的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相当繁多。据粗略统计,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占全部信访法律规范总量的95%以上。[6]实践中,大部分信访工作和信访问题都是依据这些纷杂的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进行处理和解决的。

目前,信访量大的国务院各部委大多制定了比较系统的信访部门规章,如人事部的《人事部门信访工作暂行办法》(1991年),司法部的《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试行)》(1991年),卫生部的《卫生部门信访工作办法》(1993年),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信访办法》(1997年),民政部的《民政信访工作办法》(1999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信访工作的几点意见》(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信访工作暂行规定》(1999年),国土资源部的《国土资源信访规定》(2002年),建设部的《建设部信访工作制度》(2003年),公安部的《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2005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信访投诉工作暂行办法》(1999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办法》(2002年),中国证卷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国证卷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规定》(199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信访处理办法》(2001年)等。

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今天,地方信访立法呈现出相当活跃和繁荣的景象。从地方信访立法的广泛性看,几乎全国各个省、自治权、直辖市和一些较大的市都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则;从立法数量上看,截至2006年各省、市级人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信访法律规范有357件,占所有信访法律规范的81.3%。[7]地方信访立法往往是以本地区的具体信访实践为基础,所以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第四,以人大、司法、党的机构的信访规范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访是党政机关群众路线的普遍经验,是权利救济的重要渠道,因此不仅行政系统有信访制度,人大、司法、党的机构,乃至一些社会组织和国有企业都由各自的信访制度。社会组织和国有企业制定信访工作规则的行为不属于国家立法行为,因

此这里不将其纳入信访法制体系考察。

人大系统的信访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调整,相关内容散件于地方组织法、监督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中。[8]

在司法系统中,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早就有了自己的信访规定。1980年6月20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信访处接待来访工作细则》。最高人民检察院1985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决定》,1991年5月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8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受理民事、行政申诉分工问题的通知》,1993年3月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举报工作的决定》,1994年5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暂行办法》。

党内信访工作立法主要是中纪委印发的《中纪委关于认真处理群众信访的通知》(1984年)、《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1993年)《关于认真清理、查办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的通知》(1994年)。这些信访规范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如行政信访立法多,但却是我国信访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信访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国以来经过六十余年的信访法制化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国务院《信访条例》为基础,以部门立法和地方立法为主体,以人大、司法、党的机构的信访规范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信访法制格局,为信访工作的依法开

展和信访人权利的依法保障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理念和机制上形成了信访与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依法信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当然要求,同时,依法信访也是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信访法制化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自不待言,但是目前信访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漏和不足,需要进一步予以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全面、统一调整党政机关信访工作的基本法律。信访是全国各地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是各党政机关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因此,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一直在寻求建立一套系统而权威的信访法律制度。1963年完成但未能付诸实施的《国家机关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条例(草稿)》,以及前述的1982年《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然而,由于我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地区发展尚不平衡,要制定详尽而具有操作性的统一规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国务院1995年和2005年颁行《信访条例》,率先对行政机关的信访活动进行了专门而系统的立法,对于保障行政信访工作的依法进行具有重大意义,并成为当前信访工作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但是,到目前为止,一方面中央层面的人大、法院、检察院、党的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信访活动都由一些散见的通知、意见、办法、规则等法令、政策、文件调整,尚缺乏统一的信访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地方在没有上位立法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的省市的地方立法对本区域内的党政机关信访或国家机关信访活动进行综合规范。

而事实上,近几年来,造成层层信访主要问题的,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人大、法院、检察院的不作为或违法行为。特别是涉诉涉法信访在所有的信访事项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司法机关对涉诉涉法信访问题的处理也纳入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综合治理”的全盘规划之中,因此,全国人大应当尽快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明确信访法治原则,并全面规范党政机关的信访工作,至少要统一规范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信访活动。

二是,部门和地方信访立法等配套性立法亟待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因改革而引发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突显,同时公民法治和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各个部门和地方为了应对不断攀升的信访量,不得不在中央确立的大原则、大框架之下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信访法,以缓解和遏制日益严峻的信访状况。对部门和地方的信访立法中央一直抱持包容和鼓励的态度,上访的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与此对应,2005年国务院新《信访条例》的颁行,一方面强调将信访的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建设纳入到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一方面根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强化了对信访人权益的保护。鉴于此,建议从两个方面完善部门和地方信访立法:

首先,对部门和地方信访立法中增设信访人义务或设置行政强制性措施的内容,应根据行政强制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

其次,由于绝大部分的部门和地方信访立法都制定在2005年《信访条例》颁行以前,且这些信访立法大多没有根据新条例的精神、原则、要求做相应修改,因此建议尽快对这些部门和地方信访立法进行集中清理和修改,以排除不符合条

例精神和原则的规定,推进信访的法制化建设,切实保护信访人的信访权利。

[1] 参见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2]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1949-1995),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3]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4]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信访局负责人就《信访条例》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载《信访条例关联法规精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6] 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41592087.html,)的“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统计对象。

[7]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8] 宋箐:《人大信访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据及评价》,《人大研究》2011年第2期。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一、法律部门 1.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社会关系复杂交错,法律部门之间很难截然分开。有的社会关系需要几个法律部门来调整,如经济关系就需要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来调整。 3.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的调整方法。 4.部门法是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表述出来的。但是一个法律部门中的规范可以通过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比如民事法律规范就是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的。当然,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所表述的法律规范有可能属于多个法律部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表述的法律规范,规定林木所有权的规范属于民法部门;规定采伐林木许可程序的属于行政法部门;规定盗伐滥伐林木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刑法部门。总而言之,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帆哥提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调整对象(主要标准)+调整方法(次要标准) 二、公法、私法、社会法 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项基本分类。最早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 2.大陆法系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形成普遍接受的公法和私法的区分标准。

3.公法和私法的区分有利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划定不同法庭的管辖权限。 4.现在公认的公法部门包括了宪法和行政法等,私法包括了民法和商法等。 5.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社会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法。 6.公法、社会法与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的本位、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不同。 三、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又称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2.法律体系只包括现行有效的国内法,不包括历史上废止、已不再生效的法律,也不包括国际法。 3.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七个法律部门是:宪法及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程序法。三个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帆哥提示】判断某一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否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关健是看它是否属于现行有效国内法。 【真题示例】 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11/1/51,多选)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分析】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是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而人大属于

2017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2017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 素 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 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 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 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自然资源与环 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要素 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 一、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 果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3.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直到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 性原理和准则。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其 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宽广;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 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不同强度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三、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术语)。

民事诉讼法知识体系框架图

民事诉讼法知识体系框 架图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民事诉讼法知识体系框架图 基本原则:平等、调解、辩论、处分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合议、回避、两审终审、公开 审判 人民调解不影响起诉 主管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前置 选择仲裁不得诉讼 管辖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管辖问题裁定管辖 管辖权异议 主体论 原告与被告: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特殊情形下的当事人确定 必要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 当事人普通共同诉讼 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理人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三人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本证 依照证据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分类 反证 直接证据 依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分类 证据分类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 依据证据的来源分类 传来证据 概念

举证责任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分配 侵权的举证责任分配 绝对免证:自然规律和定理证据论免证 相对免证:众所周知/推定/ 生效文书确 认 证明对象三种形式 自认撤回 三点注意 适用与确定(必须;协商与指定)举证延长:可两次延长,本院决定 举证期限效力:增加/变更诉求/反诉-举证期限内 一审程序 “新的证据”概念 二审程序 适用与确定(非必须;协商与指定) 证据交换视为公开质证(认可的证据) 效力: 出庭(证人)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依职权;依申请 原则上都要质证 质证 例外(证据规定47、48):需要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质证 证据论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年龄智力不相 当,证人 无因不出庭;证人有利害;视听有疑点;复件无核对 认证明显优势证据:《证据规定》第73条 不利证据的认定:《证据规定》第75条 证明力大小排序:《证据规定》第77条 原告:有利害关系

【2016两会中英双语介绍】中国的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节选)

中国的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节选) China's Legislative System & Legal System 来源:中国人大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1592087.html,/pc/12_4/2016-02/01/content_1962140.htm 文本并非完全中英对照| 因原网页排版及转载问题,文本内容因供参考 CATTI 考试资料与资讯整理 (一)中国的立法体制 (1) China’s Legislative System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为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又适应各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 China is a unified multi-ethnic nation with a unitary political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legal system remain unified and adapt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uneve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areas, China practices a unified, multi-level legislative system.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exercise the state power to make laws.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The State Council formulate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other laws and reports them to the NPC for records.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 In line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actual needs of their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on condition that they do not violate the Constitution or other state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the people's congresse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ir standing committees, may work out local statutes and report them to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for records.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The people's congresses of national autonomous areas have the power to formulat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autonomy and local needs in light of their own loc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在中国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中,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是不同的。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In China's multi-level legislative system, laws promulgated at different level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The Constitution has the highest legal validity, and no other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local statutes, regulations concerning autonomy and local needs, or other regulations shall contravene the Constitution.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等。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 【重点难点易混点】

【重点难点】我国法的形式(共七类) 4.法的效力层级 ■ 宪法至上 ■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新法优于旧法 【重点难点】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 同级别地方法规>同级别或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同级别人大制定的比政府制订的效力大) ■ 上级地方规章>下级地方规章 ■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重点难点】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种类 【分类】

2.2注册资本标准 【重点难点】施工企业的资质序列

4.1资质许可的权限 4.3企业资质证书的延续 ■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届满需延期的,应在届满60日前办理手续■可延续5年

4.5不予批准企业资质升级申请和增项申请的规定 (在申请之日起前1年内有下列情形) ■超载本企业资质等级或以其他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或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 ■与建设单位或企业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或以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的 ■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 ■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发生过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两起以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恶意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或者农民工工资的 ■隐瞒或谎报、拖延报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破坏事故现场、阻碍对事故调查的 ■需要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的作业人员未取得证书上岗的,情节严重的 ■未依法履行工程质量保修义务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造成严重后果的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系统集成项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系统集成项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因项目干系人众多,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产生小的冲突甚至法律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善用法律,进而规避、转移法律和技术风险,甚至化危机为机会|}如何规范项目干 系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不讼”的最高境界?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实践的。 法律是强制约束,道德是每个人对自我的约束,标准是对技术工作的约束。约束不一定都是坏事。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建立在法律、道德和标准规范等基础之上的。 同时,法律和标准也是与时俱进的,它们会及时反映社会和技术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得到更新。 21.1法和法律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社会规范。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 文件;广义的法律与法同义。 法律通常规定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或行为准则。 一般地说,法律的效力仅低于宪法,其他一切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均属无效。 法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法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道德不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是公民自己约束自我行为的一组规范。 21.2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 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由7个法律部门、 成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7个法律部门构成。 辅之以行政法规、地方 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组 民法商法、行政法、经 关于“三个层次”,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个 层次的规范性文件。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不仅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基本原则,而且确立各项法律的基本原则。最基本的规范体现在宪法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行为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法律,特别行政区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和规范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以及有关国家领域、国家主权、国家象征和国籍等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 模式。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包括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时效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亲属和继承制度等,如民法通则、婚姻法和合同法等。商法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

第九章 法律体系

第九章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释义 (一)法律体系及其历史 周永坤:《法理学》——P79——82 (二)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这就是说,它既不是几个国家的法律构成的整体,也不是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的法律构成的整体,而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法律构成的整体;既不包括一国历史上的法律或已经失效的法律,也不包括一国将要制定的法律或尚未生效的法律,只包括现行的国内法和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法律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和要求的综合性法律表现,而且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和表现。 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体系”一词指由若干事物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和静态意义上的“系统”概念相似。法律体系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内部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并且法律部门也不是七零八散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呈现为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既是法律体系的客观构成,也是法律体系的一种理性化要求。 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门类齐全是指在一个法律体系中,在宪法的统摄下,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部门应该具备,不能有明显缺漏;结构严密是指不但在整个法律体系内部要有一个严密的结构,而且在各个法律部门内部也要形成一个从基本法律到与基本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实施细则等的严密结构;内部协调是指在一个法律体系中,一切法律部门都要服从宪法并与其保持协调一致,各相关法律部门也要协调一致,即普通法与根本法相协调,程序法与实体法相协调等。

法律 -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法律”和“法规”是两个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不同,不可混淆。 “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规”是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 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三是省会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批准)。 “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是不准确的。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 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就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 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

法律体系和法的基本形式

法律体系和法的基 本形式

2Z 20法律体系和法的基本形式(3分;1分;1分;1分) 2Z 21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宪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与诉讼法。 重点掌握一些容易混淆的法的归属:如合同法属民法;公司法属商法;建筑法属经济法;消防法属社会保障法等。 【例】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建筑法》属于()部门。(09真)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诉讼法 【参考答案】C 2Z 22法的形式★★★ 1.法律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另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等也属于中国法的形式。 2.各法的制定机关 (1)宪法:全国人大;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XX法”) (3)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 (4)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XX省(市)条例”)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12真)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参考答案】B 【例2】下列国家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12真)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各部委 【参考答案】AC 【例3】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11真)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C 3.效力等级★★

二级建造师《法规》知识点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0XX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知识点: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相关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 (二)民法商法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等属于民法商法。 (三)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乡规划发》、《建筑法》等属于行政法。 (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审计法》、《反垄断法》、《统计法》、《节约能源法》、《预算法》等属于经济法 (五)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残疾人保障法》、 《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属于社会法。 (六)刑法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这一法律部门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体系不同于立法体系

经济法体系不同于立法体系,它与经济法部门一样,是一个学理概念而非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它是学者们为了理论研究的目的而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归纳、分析和综合。因此,无论是研究经济法体系的内部结构还是研究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都应该研究具有经济法基本属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研究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在一个法律文件中包容性质不同的法律规范,这在现代立法中十分常见。从来没有学者认为民法就是由一个民法的法律文件所表达,否则,在中国颁布《民法通则》以前,就没有民法部门的存在,

经济法也莫不如此。所以经济法体系的概念只能是学理概念而非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与立法体系有联系但又不同于立法体系。 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规范的特殊性决定的,而经济法规范的特殊性又是山其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从开始产生就既不同于民商法、又不同于行政法,它以弥补传统民商法、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不足为己任,以规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为目标,以保证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为宗旨;它一方面限制巾场主

体的意思自治,强调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扩大政府的经济职权,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类规范所体现的效益性、规制性特征,是其他任何法律规范所不具备的。我们对经济法体系的研究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展开。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经济法体系是由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研究经济法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要研究经济法规范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如果认为经济法就是限制经济主体意思自治和规范政府经

济行为的法律,那么经济法体系主要由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子部门构成。 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法律调整保证和促进国家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法律方式就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从实践中看,我国目前经济法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在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统一市场规制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

法律关系、法律部门、中国法律体系

法律关系 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特征: 其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存在时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 其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其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分类 宪法法律关系与其他部门法律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所依据的法律部门 宪法法律关系、民商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社会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国际法律关系等 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 调整性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调整之前已经存在某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调整只是给它披上法律的外衣,使之成为法律关系; 创设性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产生之前某种社会和关系并不存在,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生活后才出现该种社会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 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纵向法律关系: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 特点: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 横向法律关系,平等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点,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主体数量 双边法律关系,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 多边法律关系,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根据: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发挥其指引作用的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 第二性法律关系,在第一性法律关系受到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对第一性法律关系起补救、保护作用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主体 亦称法律主体,是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人。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自然人,具有生命、个体意义上的人; 组织,众多自然人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群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 国家,拥有一定的居民、领土、政权组织和主权的社会实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权利能力 亦称权利义务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011-11-10 在宪法统帅下,按照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将我国法律规范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分别是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整体”。 七个法律部门所包含的主要分支情况大致如下: 一、宪法相关法部门四个: (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方面的法律,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强制执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制法、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 (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3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包括反分裂国家法、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戒严法、缔结条约程序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 (4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包括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 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宪法相关法方面的法律38部和一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法律体系

第八章/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C)。 A.英国 B.新西兰 C.德国 D.美国 2.下列哪一个法系的法的渊源主要是制定法(C)。 A.普通法系 B.中华法系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 3.法系的分类依据是(B)。 A.法的历史传统 B.法的经济基础 C.法的阶级性质 D.法律学说 4.大陆法系是以(A)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普通法 C.衡平法 D.日尔曼法 5.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是(C)。 A.法理 B.法院判例 C.制定法 D.习惯法 6.衡平法的形成基础是(D)。 A.议会立法 B.习惯法 C.根据普通法院判例形成的全国适用的法律 D.大陆法院对申诉案件的判例 7.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是(B)。 A.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B.法制体系包含着法律体系 C.法律体系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法制体系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 D.法制体系组合在法律体系之中

8.以下关于法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D)。 A.法系是按照法律制度的历史传统、法在形式上及结构上的特征、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及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律制度进行的划分。 B.按照法的历史传统、法的结构和法律渊源的差别,当今世界的法律制度可分为欧洲的大陆法系和英美的普通法系。 C.按照宗教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当今世界的法律制度可分为宗教法系和世俗法系。 D.按照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法的重要性程度以及法律意识的特点,当今世界的法律制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代表的“远东法系”或“中华法系”和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法系。 9.K?茨威格特与H?克茨在《比较法总论》中写道:“日本当代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有理由认为现代日本法不再属于远东法而归属于欧洲的法系。日本曾经仿效欧洲大陆的模型颁布实行许多法典,它们对日本的法律现实并没有产生值得重视的影响,这一点是确实的。但是今天看来,日本对成文法规在传统上的轻视即对公开审判的各种形式解决纠纷做法的厌恶已经逐渐减弱了,因此日本法归入远东法就愈来愈可疑了。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当然那里的情况有所不同,即现在可以归入社会主义法系了。”根据以上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法律制度的划分由于时代的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所归属的类别也不同。 B.由于法律制度的分类标准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按一种标准可能属于同一个法律集团的范围,而按照另一种标准又可能属于不同的法律集团。 C.法系的划分标准应当适用“主体相对性原理”,由于划分标准主体不同,日本和中国的法系归属也就不同。 D.法律制度的划分应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的历史来源,如日本现代的法律制度主要来源于欧洲大陆,故而不应再归属于远东法系。 10.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D)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11.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可称为(C)。 A.法规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律部门 D.法律体系 12.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部门法 B.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主体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法律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门法 D.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法律部门

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 一、宪法部门: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文件中,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宪法这一主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外,宪法部门还包括:《组织法》《选举法》《国际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附属的较低层次的法律。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特别行政法方面有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等。 三、民法部门: 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单行民事法律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 单行民事法律主要包括:单行民事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担保法、债权、物权、侵权、婚姻家庭(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知识产权(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单行的民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等。 四、商法部门 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看,我国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 五、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表现形式包括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有财政、金融和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

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新华社发 换届后的十届全国人大提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重点将是“提高立法质量”。法工委有关负责人称,基本形成即在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将每个法律部门中支架性的、现实亟须的、条件成熟的法律制定和修改完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中国法律体系 外文名称 China legal system 目标 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拼音 zhōng guó fǎ lǜ tǐ xì 目录 1 宪法相关 2 民商介绍 3 行政信息 4 刑法信息 5 经济介绍 6 其他介绍 法律体系宪法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其他法社会法诉讼程序法自然资 源与环 境保护 法

1 宪法相关 2 民商介绍 3 行政信息 4 刑法信息 5 经济介绍 6 其他介绍 7 完善形成 1 宪法相关编辑本段 中国法律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9.外交部发布《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17.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 18.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的批复通知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 2 民商介绍编辑本段 1.民法 2.所有权及相关财产权 3.知识产权 4.债权 5.婚姻家庭继承 6.市场经济主体 7.证券、期货、债券

第五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五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由于社会关系复杂交错,彼此联系,因此法律部门之间往往很难截然分开。事实上,有的社会关系需要由几个法律部门来调整,如经济关系就需要由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调整。 法律部门离不开成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二者并不是一个概念。有的法律部门的名称是用该部门基本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来表述的,如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刑法”和作为一个规范性文件的《刑法》或《刑法典》。但是单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包括一个完整的法律部门,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刑法部门并不仅仅为刑法典,而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同时,大多数规范性法律文件并非各自包含一个法律部门的规范,可能还包含属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规范。如大量的经济法、行政法的规范性文件中都含有规定刑事责任的刑法规范(通常采取“准用性规则”的表达方式加以规定)。 (二)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和原则 建立一国法律体系的关键问题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根据,即标准和原则是什么。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方法。 在划分法律部门时仅依靠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这两个客观标准是不够的,还应考虑一些原则,使法律部门的划分更加科学、合理。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粗细恰当。划分法律部门时应注意在粗细之间保持适当平衡,既不应太粗,也不宜过细,以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全部现行法。 第二,多寡合适。在划分法律部门时要考虑有关法律、法规的多寡。 第三,主题定类。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法律规范兼及不同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类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考虑这些规范的主题或主导精神来定其部类归属。 第四,逻辑与实用兼顾。划分法律部门,既要有一定的逻辑根据,又不必过于拘泥,从实用出发,还应该考虑正在制定或即将制定的法律,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 二、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 法律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反映了法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研究法律体系,对于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立法规划,正确地适用法律解决纠纷,全面地进行法律汇编、法典编纂,合理地划分法律学科、设置法学课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来的:“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标准,私法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宏观调整社会财富分配,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等。这是因为存在既非国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独立的社会利益。有鉴于此,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