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题)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试题)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试题)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试题)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汞+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2.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木条无明显变化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氧化镁

4.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双氧水D.加热二氧化锰

5.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镁+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氯化氢+氨气—→氯化铵6.(2011.苏州)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胃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使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增多

9.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11.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

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试管,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B.倒放在桌上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

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③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

④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13.下面是某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管破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所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写出文字表达式

(3)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①;

②;

③;

(4)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目的是防止装置_______。

(5)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

(6)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

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

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

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四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方法加以鉴别。

17.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⑵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最好选用图2—5中哪种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18.(2010.遵义)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①假设1: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

②假设2: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C4A5B6C7A8B9B10A11D

二、填空题

12.(1)bcadfe(2)F D A E

13.(1)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2)未在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

(3)管壁有水或管口未向下倾斜或结束时先灭酒精灯后去导管等

14.(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气管集气瓶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进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③铁夹夹在了试管的中部

(4)气密性漏气

(5)撤水槽中的导管撤酒精灯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6)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5.(1)氧气能支持燃烧(2)氧气的密度比宅气的密度略大

16.分别加入点燃的木条,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维持原状的为空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再倒入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17.⑴氯化铵+氢氧化钙氯化钙+氨气+水⑵B

18.(1)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候就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巾氧气不足)

(2)铁十氧气氧化三铁

(3)①铁丝巾含碳引起的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巾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②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纸将表面打唐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 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探究内容: 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内容: 一、认识氧气(Oxygen)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点燃——→ 氧化镁(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氧气(O2)加热——→ 氧化铜(CuO)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认识氧气的性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认识氧气的三态及其变化。 4、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5、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6、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过程与方法: 1、组织辩论:空气中CO2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促进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通多观察比较木炭、蜡烛、铁丝、硫在空气与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归纳O2的化学性质,认识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学习化学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养成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与操作。 教学工具: 多媒体、实验 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并且知道氧气的含量约占1/5,氮气的含量约占4/5。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但事实张,空气中除了氮气、氧气外,还有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等。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已经测得各组分气体的含量。 [讲解] 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与杂质0.03%。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过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氮气少,而且动植物的呼吸、可燃物的燃烧均离不开氧气。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为什么? [讨论、小结]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过渡]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混合物,由多种气体组成,其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 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0.03% 二.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拓展: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溶30mL氧气,这也是水中生物生存的原因。) (2)氧气的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液氧(淡蓝色)→固氧(淡蓝色雪花状) 气体 3.实验注意事项 (1)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将放有木炭的坩埚钳由上而下慢慢伸入是为了确保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使现象明显,同时防止氧气受热从瓶口逸散出去。 (2)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氧气应是干燥的,故采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不是排水法。(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梗,可以利用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引燃铁丝。点燃火柴梗后,要待火柴梗快燃尽时再插入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消耗过多氧气,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实验前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部装细沙或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4.拓展与补充 (1)红磷燃烧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2P2O5 (2)硫燃烧 现象:

表达式: 3.氧气化学性质总结 (1)性质活泼(2)助燃性但不可燃 四.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助燃 五.氧气的制法 (一)自然界中的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工业制氧气 1.原理: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 2.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三)实验室制氧气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要点与作业

第二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要点 一、氧气的性质:(主要存在于空气中,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的气体。液氧、固态氧为淡蓝色. 2.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1)、氧气跟金属反应:与镁、铁等反应(详见知识点二)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与磷、硫、碳等反应(详见知识点二) (3)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二、用途: ? 1.支持燃烧(助燃) 2.供给呼吸 三、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沸点不同,属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法: 1.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 (2)原理: )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 2KMnO4K2MnO4 + MnO2 + O2↑ (3)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连接装置)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 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 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固定装置。 ④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 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氧气难或不易溶于水;特点:纯净但不干燥。)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特点:干燥但不纯净。)。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⑦再停止加热 ⑧整理器材。 !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性质活泼的氧气(1)

袁集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主备人:金永忠审核:钱兴勇 性质活泼的氧气(1)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认识到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课前预习: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恒定,你知道原因吗? 大气中产生氧气的途径大气中消耗氧气的途径 2.阅读P33-34,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呈色。 3.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的事实是。 4.冷开水(选填能或否)来养活金鱼,原因是。 5.你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背诵有关的反应现象。 6课堂学习过程 1.小组讨论课前预习题,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 2.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讨论交流]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你认为描写一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2.通过交流讨论,你能归纳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吗? 通常状况下: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比较) 、在水中的溶解性三态变化。[探究活动]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内容现象与活动记录结论与解释 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放入燃烧匙内,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空气中氧气中 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杆,待火柴杆即将燃尽时,将它们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集气瓶底先放少量水或细砂。空气中氧气中 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后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空气中氧气中 [思考]:1、你还学过哪些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 、、 2、.铁丝燃烧实验中,瓶底先放少量水或细砂的原因是;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课堂学习: 一、引入: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 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 将学生 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 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 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 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 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 [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举几例说明)。 [师生总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105 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 Pa;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 注意事项: 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 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点燃——→氧化镁(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

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 一、选择题: 1.(2011烟台市)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2. (2011达州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重庆市)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4.(日照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5.(桂林市)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桂林市)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A.蜡烛B.铝C.磷 D.铁 7.(北京市)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8(北京市)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9(2011娄底市)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0(2011大连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生铁 D.臭氧 11(宿迁市2011)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气体,它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它,火苗遇到它窜的高……。它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水蒸气 12(天津市20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课时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学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阅读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

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教学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阅读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教学意图: 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阅读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 【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教学意图: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试题)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汞+氧气 C.水——→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2.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木条无明显变化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氧化镁 4.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双氧水D.加热二氧化锰 5.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镁+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氯化氢+氨气—→氯化铵6.(2011.苏州)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胃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使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增多 9.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11.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 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性质活泼的氧气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 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 [生答] 1.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 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贵州省仁怀市城南中学余昌林 (2007年9月13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几个实验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几个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的观察及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教学程序] [提问]: 1、你已经知道氧气有那些重要的性质?举例说明 2、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入新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究“性质活泼的氧气”。[观察探究] 每小组取四瓶氧气,盖上玻璃窗片,正放在实验台上,先取一瓶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然后学生阅看P33页内容及P34页的上边两张图片,探究氧气有那些物理性质。 【探究提纲】 1.说出氧气的颜色、状态。 2.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呢?(易溶?难溶?不易溶?) 5、如果改变条件,氧气的状态会不会改变呢? [学生活动] 小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氧气液态的时候是淡蓝色的;固态是淡蓝色的雪花状。 [教师提问]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水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溶还是不易溶? [学生活动] 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目。 [实验探究]: 木炭、铁丝、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归纳实验的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校正] 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铁化三铁。 [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 总结: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案)(1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1) 主备:牛利林审核:班级:姓名: 【课前活动】: 1、干燥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78%,21%, 0.94%,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离不开氧气,物质的燃烧也需要。 3、氧气具有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_________ (2)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3)在通常情况下________溶于水,但可溶解少量(4)三态变化:液态为_______色,固态为淡蓝色雪花状。 4、根据你的常识,你认为氧气具有哪些主要用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学习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堂活动】: 活动一: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氧气是_____色______味的_________ 2、密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思考):可用_________方法收集氧气。 3、溶解性氧气一般__________溶于水(思考)可用_________法收集(介绍)氧气三态的变化(了解)颜色的变化(思考)此变化过程是属于________变化。 活动二: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铁丝下面有个火柴梗,那么火柴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氧气的集气瓶底装有少量细沙或水,作用是__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探究点一空气的成分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有关“空气成分”卡通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呢?填写下列数据: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是混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氧气的性质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这是因为木炭、石蜡等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剧烈,这跟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继续探究] 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为了使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时应将它们从上而下缓慢伸入,如果伸入过快,可能会使得大量氧气受热逸出,影响实验效果。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和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二)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A.都有气体产生B。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 C。都放出热量D。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2.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白磷自燃 3.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B.氧化汞——→汞 +氧气 C.水——→氧气 +氢气 D.过氧化钠 +二氧化碳—→碳酸钠 +氧气 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A.都需要加热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在氧气中燃烧木炭D。粗盐提纯 8.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B。加热高锰酸钾C。加热双氧水D。加热二氧化锰 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10.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B。)镁 + 氧气——→氧化镁 C.过氧化氢———→水+ 氧气D。氯化氢+ 氨气—→氯化铵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各物质下面写出其化学式: (1)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2.(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用主要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有 (3)以上两个反应中都有的固体物质是,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用不一样,在双氧水分解中它是,在高锰酸钾分解中它是。 。。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性质活泼的氧气(基础知识点)

新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及反应原理:所用原料是稀盐酸和大理石、石灰石或块状的碳酸钙,原理是CaCL2+2HCL——CaCL2+CO2↑+H2O。 注意:①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不便于检验;②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块状固体的表面,使反应中断;③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钠或碳酸钙代替块状大理石、石灰石或碳酸钙,因为他们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难以收集、 (2)实验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所以与制氢气和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目前在初中阶段这三种气体的装置是一样的)。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的装置及方法收集。 (3)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检验和验满是在选择试剂和方法上的区别。检验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特性,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常选用澄清的石灰水;验满是已知是二氧化碳气体,用简便的方法证明已收集满,常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不支持燃烧不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如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验证:在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充入二氧化碳,会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二氧化碳的一方,由此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因此,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压强越大,溶解越多。在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水,震荡后观察到矿泉水瓶瘪了。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 (4)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会变成冰雪状的固体。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知识点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但是,一些活泼金属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使二氧化碳还原成碳单质,如2Mg+CO2—点燃— 2MgO+C。②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CO2+H2O——H2CO3;H2CO3极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用途:①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制气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随压强增大而增大)。③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设计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发现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总结。 (2)教学手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 (3)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3.实验用品 仪器: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坩埚钳; 药品:硫、木炭、氧气、铁丝、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认识到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了解到化学反应中伴随的一些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初步学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化学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归纳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流程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习题1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2.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 D.电灯发光.放热 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跟物质反应时都能发光放热 5.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将盛有硫磺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作燃料 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供给宇航员呼吸 D.携带方便

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 .在常温下,硫与氧气不发生反应 C .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能使余烬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二、填空题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2.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 2O 5)、氧化镁(MgO )、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碳(CO 2)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 2 CO 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______ _____ ; (2)有水雾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 (3)有白烟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 (4)有白光产生的________ ___ __; (5)属于氧化反应的______ _ ____。 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 。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