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汤小学

下汤小学

下汤小学
下汤小学

下汤小学“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一项伟大战略工程。我校领导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切实把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作为教育重中之重来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我校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学校位于永昌东边,学校服务范围是本村10个村民小组约2320人口,本学期全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105人,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生均占地19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3.14平方米,全校在编教职工9人,专任教师8人,其中专科学历3人,本科学历1人,中师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全校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我校严格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本学期所有在籍学生全部获得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治教,依规管理,牢固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宗旨和“安全稳定第一,控辍保学第一,教育质量第一”的原则,完善并切实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制、控辍保学责任制,积极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校园美化、绿化、人文化,师生乐教乐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均达100%。几年来均无重大责任事故,年辍学率均控制在0以内。

二、两基迎“国检”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

2008年以来,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控制在0以内。

2、师资配备及水平

我校的师资配备基本上达到“两基”的标准要求,教师的合格率达100%,全部参加岗位培训,合格率100%。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3、教育经费情况

2008年教育经费预算分别比上年增长,达到了逐年增长的好势头。全年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三年生均教育事业和生均公用经费都做到了逐年增长。

4、教育教学质量

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升品位为契机,以督促检查为手段,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开齐课程,开足课程,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取消了留级制度,没有复读现象,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在校生的犯罪率为0。

5、学校管理情况

我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明确职责,强化法制教育,规范办学业行为,依法依规收费,为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6、扫盲工作和成人教育情况

(1)、扫盲工作。我村高度重视扫盲巩固工作,健全了扫盲工作领

导小组和成人教育委员会等领导机构,完善扫盲工作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堵截新文盲的产生,扫除剩余文盲和新增文盲,组织脱盲学员继续学习,巩固扫盲成果。近年来,举办各种培训班30多期,参加培训学员15人,有效地促进了我校“两个文明”建设。

(2)、成人教育。2008年以来,创办了“下汤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共培训“文化技术”300多人次,为农村培养了大批有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

三、两基迎“国检”的主要措施和成绩

(一)我校十分重视“两基”迎检工作,成立“两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层层建立责任制,级级抓落实,制订了《下汤小学“两基”工作实施方案》等。学校将目标和任务逐项分解逐项落实,使“两基”迎检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实施氛围。

“两基”是一项伟大工程,要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我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利用墙报、专栏、标语等形式,认真抓好“两基”和有关教育法规的宣传;二是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宣传,使“两基”迎检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控制学生流失。

我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控辍保学”的力度,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订实施方案,实行目标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保证“控辍保学”到位,对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助等办法,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失学。

四、两基迎“国检”主要存在的问题

1、我校在仪器、设备、设施方面距高标准,高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农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发展要求。

总而言之,尽管我校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但距离上级的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待于努力。今后,我校将不断充实和完善“两基”相关内容,确保“两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