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

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

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表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这里随便填了300(米)。

4、点确定后,就可

以拉直线了,点鼠标

左键,不要松开鼠标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m。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m。

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

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

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

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辅助工具Ⅰ包含以下功能命令:

角度花纹填充:可以选择区或者选择线以CAD或者MapGis图库进行角度渐变填充图案,如果不适合可以选区或者选择线删除填充图案。

导入导出功能:把当前的点、线、面文件属性导出到EXCEL表格或txt文件;导入属性;以及参数与属性之间的转换;连接属性(xls & WB);DBF转表格WB。

文字对齐方式:对点图元进行左对齐、右对齐、上对齐、下对齐,水平平均分配、垂直平均分配以及高(宽)度自动相等e.g.。

图例对齐制作:制作图例、获取图例及图列对齐排版。

CAD转MapGis文件:(需要新建文件)读取DXF文件(2004版本格式更好)或明码文件,另存为DXF文件或明码文件。DXF文件可用Acme CAD Converter转换得到。按图层分文件:在经CAD转MapGis文件功能后执行此命令按CAD文件的图层来分别保存文件。

MapGis转CAD文件:(需要工程文件)转换MapGis文件为CAD格式(DXF)文件。需先预存一个CAD2004版本的dxf空文件,否则会提示“没有找到xx.dxf模板文件,请先创建模板文件”的错误。需要AutoCAD 2008(含)以上的版本才能打开转换后的dxf 文件,否则提示错误!

常用子图代号:岩体代号保存于stratum.sec,常用地层代号保存于stratum.sec,用户可以自行打开设置。常用子图符号保存于sub.sec,用户可以在软件中或后台编辑此文件。文字正体斜体:格式化文字的字形-正体和斜体。如按文字正斜体编写常用代号,插入代号时会直接变成斜体或正体。

平面工程投影:主要是来投影探槽和硐探。

表格数据投影:投影Excel表的坐标数据到MapGis中,可以投影选中的部分数据,亦可以投影表格的全部数据。

角度阵列复制:角度阵列复制点、线、区(区功能暂未完成)。

删除重叠图元:删除参数相同的完全重叠的点、线、区子图文件。

系列标准图框:(需要新建文件)原来MapGis投影变换系统下的功能,使用参见原MapGis投影变换帮助。

选择点图元:可以利用闭合线、区或者鼠标自定义圈闭来选择图元。

等高线功能:设置等高线参数;插入等高线:分直接插入等高线和四点插入等高线。

Excel功能:Excel与Mapgis互转:Excel的线和数据转到MapGis里面,亦可反之。Excel与WB数据互转:Excel数据互转为WB数据格式。

属性功能:属性简单计算:图元属性值简单计算。高程属性赋点:把等高线属性的高程字段复制到点属性的高程字段。执行命令后弹出搜索范围对话框,单位为mm。注释赋给子图:可以把在注释一定范围(列表中的单位为mm)内搜索子图并且赋值给子图,并自动建立“标注”字段存储注释;同样还有注释赋给区功能。注释赋给图元:把注释赋值到图元属性(需先编辑建立属性结构),再点选图元赋值。实体号与ID号:(单文件或新建文件)实体号赋值给ID号。某子图的ID号有重复,自动重赋ID号或按ID排实体号。先压缩保存工程再单独打开该文件执行命令即可。属性字段批量操作:批量删除属性字段和拷贝属性结构。

图签功能:插入/保存图签:插入系统图签和自定义图签。保存自定义图签。

筛选功能:图元筛选:根据参数或者属性筛选图元,还可选择相同的图元。

标注功能:自动增量标注:设置好自动递增格式后,一直点击标注处。如D15*,起点1,步长2,位数2,则如D1501、D1503、D1505……线高程自动标注:等高线的高程字段值自动标注,拖动后符合条件的即自动标注。读取/保存自定义(标注)格式、区/文字属性多字段标注(特例操作为产状标注);

断线功能:剪断相交线:选择线剪断相交线或者直接拉一条线剪断相交线,自相交及节点断线。等分线:定距离或定段数等分一条线。还可以随机按偏移量自动等分线。

量算功能:距离角度量算:即显图上距离,总长度,直线角度。距离角度修改:线按长度、角度修改。面积量算:量算面积。

裁剪工具:裁剪指定范围的(工程)文件,且可以勾选裁剪完毕自动生成图框。

超级拷贝/粘贴:可以在不同工程之间、不同文件中、异步文件中,不同位置可以自由复制粘贴。【保存记录名BufferPnt.sec、BufferLin.sec、BufferReg.sec】

辅助工具Ⅱ包含以下功能命令:

查图元文件名:查看图元存放于哪个单文件内。点选图元即可弹出信息提示。

专题辅助功能:区块图:按照预定的区块坐标,自动投影多个区块图。土壤样自动编号:主要用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设计图的自动编号。水系沉积物自动编号:主要用于水系沉积物测量设计图的编号。直方图:对提供的Excel数据进行直方图绘制。化探数据处理:提供Excel宏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测试)。储量核查工具:生成储量核查的目录文件及标准的子目录结构、专题图的MAPGIS工程文件(空的各图层文件名)。

格式刷:把参数或者属性值赋值给选择的目标图元。

剖面图补充:(新建文件) 读取完工钻孔数据和读取平面数据;充填线。在剖面图形成后,读取数据库里面的完工钻孔/平面工程数据。选线/区充填线:选择线或者区来填充线。(菜单,剖面图-剖面图修饰)

拾色赋图元:拾取屏幕颜色[局限在软件编辑区域内]赋给图元(包括点、线、面):点击屏幕上的任意地方,然后点击图元即可。

删除飞点飞线:如果图形中存在飞点飞线,图形就会“复位窗口”不能满屏显示(打不开),或输出系统中1:1情况下幅面大小大于实际幅面大小,这多为飞点飞线造成的,这时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选择框外图元:可选择框选外的图元(点线面)。执行命令后用鼠标框选区来选择框外的图元。按Del键可以删除框外的图元,这也可以删除飞点飞线。

图形局部变换:对框选区域的图形进行局部缩放变换。

参数比例缩放:可对框选的图元可变参数进行比例缩放。执行命令后用鼠标框选图元,输入比例值(小数为缩小,负数就图元自己找了哈)。

点角度变换:对点图元角度变换,格式为“运算符+度数”,目前支持加、减、乘、除4种运算符。

画勘探线:绘制勘探线;定角度定长度画直线;精确绘制导线。提供三种方法,单击“绘制勘探线”复选框切换。

平行垂直线:对选定的某线(折/曲)画平行线或垂直线。单击“造平行线”复选框切换为造垂直线。

自动生成样轨:是利用线的节点生成,样轨宽度用户决定,单位为mm。点线哪侧就会在哪侧自动生成区填充色为黑白相间的样轨。

自动绘制标尺:画线自动生成标准的标尺。

自动合并区:自动合并符合参数或属性条件的相邻区。

不相邻区合并:对不相邻的区进行合并,执行某些操作后需要进行面积错误纠正。FAQ:

1、为什么有些功能,比如钻孔柱状图、读取DXF文件、实体号赋ID号等需要新建文

件才能使用?

答:绘制图形的时候,会在工程文件或编辑状态的单文件中绘制图元,会破坏这些文件中的数据等,不利于文件的分类管理。

画勘探线,精确制导

注意问题:

1、这里面有三种功能,绘制定角度定距离直线、精确制导、画勘探线。单位为mm。

2、绘制勘探线是以从右到左,编号亦类似。编号标注于线的终点端。

操作步骤:

1、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画勘探线”,默认弹出绘制勘探线对话框:

拾取点:为画线的开始位置,点击画勘探线起点处。若有现成的坐标值直接输入亦可。

绘制完勘探线后,可以在别处继续点击绘制。

地形图比例尺(分母):需先设定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

勘探线方位:勘探线的方位规定介于0°-180°之间。角度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增加(角度可以正负360°)。

勘探线长度和间距、条数:勘探线的长度,间距和数量设置。

勘探线起始线号:起点坐标的勘探线起始编号。

线号增量:勘探线各线号之间的间隔(步长值)。编号先右(中央勘探线从起点到终点的右侧)后左。

两侧:绘制的勘探线位置,默认为为两侧分布。可以去除勾选择单向左侧或者右侧绘制。

2、点“绘制勘探线”复选框,切换为“绘制定角度定距离直线”功能,点击拾取点

后在需要位置处点击(或用户输入坐标)及设置好方位、长度参数,然后点击应用

按钮绘制成功弹出提示。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继续拾取点…

3、点“绘制定角度定距离直线”复选框,切换为“精确绘制导线”功能,点击拾取点后在需要位置处点击(或用户输入坐标)及设置好方位、长度参数,然后点击应用按钮绘制成功弹出提示。不用点击拾取点按钮,直接改变线方位和长度参数 点应用,直线就会接前一段直接终点画另外一段线。

4、再点“精确绘制导线”复选框,就会返回绘制勘探线功能。

状图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和柱状图绘制两部分,数据采集是利用Access数据作为存储体。数据库数据录入必需在Section里面打开,不然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错误。需要使用柱状图功能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数据在数据库不好输入编辑的,可以导出到Excel里面进行编录,编录好后再导入到数据库[参见XLS与MDB的数据编辑交换 ]。下面是数据库常用表。

2、这个花纹库是指与MapGis图案库中相对应的图案号,在数据库comlib 表中的图案号只是用来便于查询用,实际花纹需要自己编辑MapGis的花纹库。

3、在生成柱状图前,首先要设置好参数->数据逻辑检查->数据预处理。

4、柱状图可以一次输出多个柱状图,左键点选操作。

数据采集

1、在Section中执行“文件\新建文件”(注意不是新建工程),接着执行菜单“柱状图\连接数据源”,连接数据成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在一次连接数据源后,一般可以记住该连接的数据源)。

2、执行菜单“柱状图\钻孔数据采集”或者菜单下的快速工具栏上点击DB,这里会自动打开先前连接的数据库文件(如果有什么安全提示,请把宏的安全等级设为中等[工具菜单-宏-安全性])。

在录入数据前,如果开始没有钻孔数据的话,请在数据库新建矿区。新建好矿区后就可以依次录入钻孔地质编录的各项数据,录入完数据后执行数据逻辑检查、数据预处理。最后就可以绘制柱状图了。

如果要详细了解数据采集功能,参见帮助的XLS与MDB的数据编辑交换。不再详述。

矿区操作菜单

1、新建矿区

对于一个新的矿区,当然需要新建一个矿区来管理钻孔,如果和其他矿区的钻孔混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可知的麻烦。我们来新建一个新的矿区,便于检索该矿区的所有钻孔。

点击“矿区操作\新建矿区”。其中矿区名称、矿区代码为必填项。上述信息输入完

后,关闭“新建矿区”窗口,点击“浏览矿区”时,在列表中就可以看到了。

2、备份矿区【不可用】

备份当前矿区的钻孔数据库。请使用复制粘贴数据库进行备份。

3、追加矿区

就是合并矿区数据的意思,我想有时候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很多钻孔可能同时几个人输入,最后导致是分散的,那么请用追加矿区合并起来。【在合并前请先备份这几个矿区哦,否则出错后果自负】

例如,有ABC三个分别作了1,2,3矿区的钻孔(矿区编号要都相同),(假设1,2合并到3去)那我们先打开A的3矿区,执行菜单“矿区操作\追加矿区”,在出现追加内容选择的窗口可以全选或自选。矿区新代码:是指1,2矿区编号的内容合并到一个新的矿区编号,这里因为都是合并到3去,所以可以直接选3,然后点击追加矿区按钮,弹出选择追加的矿区(我们先选择A的数据库,其矿区编号为1)。之后一直按住“Y”键,直到完成,接下来重复前面的步骤,把B的数据也合并到3去。

然后你可以去看看3号矿区编号的钻孔编录部分内容了……

4、删除矿区

就是删除不想要的矿区。删除了矿区编号,那么在该矿区编号下的所有数据都将会被删除。

执行菜单“矿区操作\删除矿区”,打开删除矿区界面,然后滚动鼠标,到想删除的矿区编号出,点击“删除记录”按钮,即删除当前所选页面的矿区的全部数据(不会有删除提示)一直按Y直到完成。矿区数据一经删除,再也无法恢复。所以,该操作一定要谨慎使用!建议先复制一份,然后再删除矿区。

5、清理系统库

置空数据库,数据库内的所有记录将全被删除。

5、ChinaZK系统数据导入【此功能已不可用】

数据采集菜单

1、钻孔地质编录

1)录入钻孔基本信息:钻孔基本信息是必须录入的钻孔编录头信息,一个钻孔对应一

条记录。录入勘探线号、终孔孔深、孔口坐标、开/终孔日期以及钻孔编录有关人员。也就

是要录入与柱状图图名、图眉以及责任签等有关信息。其中终孔孔深是必填项。

2)录入钻孔编录信息:一般录入综合分层、采样、单工程矿体信息、地层、标志面、物探、水文、钻孔测量以及孔深校正等信息。

①地质编录:录入包括层号、层位置(起止孔深)、岩心长、该层的岩石名称、花纹代码、地质描述。必须录入层起止孔深

②标志面:录入孔深、倾角等信息。如果柱状图输出选择标志面按层显示,则必须输入层号信息。

③基本分析:录入样品编号、起孔深、止孔深及岩矿心长度以及基本分析项目成果等信息。

④标本采样:录入标本样品编号、孔深等信息。柱状图输出选择中可分别选择显示或不

显示孔深信息。

⑤矿体信息:录入矿体编号、起止孔深、平均品位及真厚度等信息。

说明:合并信息的录入示例:“/12/.2-.3/”,其中12表示真厚度,0.2-.3表示矿体各矿产元素的品位信息。录入时,三个”/”一定不能省,这是MAPGIS分数的特殊表示形式

⑥弯曲度测量:录入测量孔深、天顶角、方位角等信息,可以进行度分秒与度之间的转换。(相当于60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⑦孔深校正:录入测量次序、记录深度、校测深度等信息。

⑧物探测井:是煤田柱状图所需的数据表。录入物探综合解译煤层的起止孔深及真厚度。

⑨水文信息:

分别有封孔情况,回次水位变化、水文地质描述以及岩石富水性四个方面信息,其中水

位1为下钻前回次水位,水位2为提钻后回次水位。

2、剖面信息

为制作地质剖面图做数据输入。

除了钻孔基本信息外,还必须录入剖面端点及测量桩号信息。数据录入完毕,选择矿区、剖面编号以及图形比例尺大小。

自动生成包括图框、地形线、坐标系统、平面图、钻孔轨迹、样齿、单工程矿体信息以及钻孔地层信息等与空间坐标直接相关的大部分内容。

3、参数设置

数据录入、花纹符号制作等各项工作完毕后,进入数据采集菜单,接着进行柱状图(图形输出)的有关设置。设置包括栏目选择与图形参数设置。点击菜单“数据采集\参数设置”

(1)栏目选择:大部分参数不必修改。只有以下内容可根据矿区具体需要作出选择。

①对于金属矿区钻孔柱状图,有关水文方面的几个栏目的打印选择项控制栏目的选择打印,勾选为打印,去勾为不打印;

②柱状图备注栏为是否压缩柱子选择项,勾选为压缩柱子;

③层号对应的备注栏为控制层号与岩石名称合并的开关,勾选为合并,不合并不选择;

④地质描述对应的备注栏为控制层描述分隔界线拉胡子的开关;

⑤标志面与岩矿石标本对应的备注栏为控制标志面产状或标本号与孔深信息合并的开关,勾选为合并,不合并不选择;

⑥显示/关闭单工程矿体颜色,这一参数的设置主要针对地层信息不要显示,而单工程信息又不用重复录入的情形。勾选为显示,不显示不选择。

点击“结果保存”按钮,然后退出。

注意:柱状图菜单下的绘制柱状图是对应这里的栏目选择设置,而自定义钻孔对应的是栏目选择1设置。还有如果某些栏目被取消了,不要忘记更改表头。

(2)图形参数:一般只需根据钻孔具体情况修改岩性描述字体大小。

柱状图绘制功能简单,只要数据库数据录入好后就可以绘制柱状图了。

操作步骤:

①执行菜单“柱状图\绘制柱状图\选择描述的分配类型”:弹出路径保存对话框

②执行菜单“柱状图\自定义钻孔\选择描述的分配类型”:弹出路径保存对话框

1)默认保存于c:\temp。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保存的目录,然后点击确定弹出钻孔选择对话框;

2)依次选择矿区,钻孔(可以依次单击选择多个钻孔),设置比例尺后,按确定按钮后将显示最后一个钻孔柱状图,其余保存在设置好的目录里面。

XLS与MDB的数据编辑交换

在Access数据库中输入编辑数据库常感不便——效率太差,人们会想到使用Excel来编辑。以前帮助中提到的导入方式又容易一起错误,因此在此重新给大家详细介绍一种稳定的方法。

首先,直接从Section软件界面打开的数据库,不能再进行查看数据库的表对象等内容,直接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的数据库可以查看表、窗体等内容。并且,我们把在打开的数据库主界面进行录入数据为前台(任务栏标题为“数据采集子系统”),而切换到有表、窗体、报表等对象时称为后台(任务栏标题为“文

件名:数据库”)!

1、前台Excel编辑输入方法:

a、打开数据库直接进入主界面,从各项菜单中打开项目录入数据为前台录入。由于各个录入项目的操作基本相同,因此,这里暂且以地质编录的内容为例进行步骤讲解。【当然在地质编录之前必须要输入基本信息这些,不然是没办法录入的】

b、执行菜单“数据采集\钻孔地质编录\地质编录”,弹出地质编录窗体。如果是没有任何内容,你暂且随便输入(钻孔号必须在基本信息当中存在)一行,以可以复制一行信息为准。

c、当录入完成后右击第一行数据(记录),选择复制,然后打开Excel,粘贴复制的内容到电子表格中,这时前台数据库的格式被复制到Excel中(如下

包含一个空(null)值”无法进行下面的输入。

d、当这个钻孔的地质编录内容全部输入编辑完成后,那么就可以全部选中(不用选标题行了)复制。再转到数据库的前台地质编录窗口,删除这个钻孔的所有记录(数据)【右击工程编号字段的最左上角处,选择删除记录,删除所有记录】,在第一行记录上右击,右击选择粘贴,把刚才从电子表格中复制到粘贴板的数据粘贴进去。

e、如果层名(层号)不是升序排列的,请右击至孔深一列字段名,选择升序排序。

其他地层信息、标志面、标本库、钻孔测量、……、基本分析样、单工程圈定等项目,都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录入,这样比在数据库中录入效率提高不少,而且地质编录内容可以全部复制出来再编辑,再复制回去。

2、后台Excel编辑输入方法:

假设一个矿区有比较多的钻孔时,要这样一个钻孔一张表输,而且还要每次都来复制粘贴,感觉还是有点麻烦。大家会不会问能不能所有钻孔都在一个表中一直接着输入并且只要一次复制粘贴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请看讲解。

a、先直接找到数据库双击打开(不能从Section软件里连接后从软件菜单中启动),切换到后台窗口的表对象页面。这里有很多个E文的表存放在这里。这里仍然以地质编录为例进行讲解。主要表对应的项目名称请跳转至常用数据库表。

b、找到并打开地质编录表DRILGEO2,如果是空表请随便输入完一行数据以使可以复制记录(数据),然后右击第一行数据(记录),选择复制,然后打开Excel,粘贴复制的内容到电子表格中,这时后台数据库的格式被复制到Excel 中(如下表,由于版面限制分2行)。大家就按这个格式进行录入和编辑钻孔数据。注:红色列(字段)为主关键字,必须得输入,否则弹出“索引或主关键字不能包含一个空(null)值”无法进行下面的输入。X1以后的列不管是否有数

据连接录入,知道这个矿区的所有钻孔编录内容全部录入完毕。

d、当这些钻孔的地质编录内容全部输入编辑完成后,则可以全部选中(不用选标题行了)复制。再转到数据库的后台打开地质编录表,删除这个钻孔的所有记录(数据)【右击工程编号字段的最左上角处,选择删除记录,删除所有记录】,在第一行记录上右击,右击选择粘贴,把刚才从电子表格中复制到粘贴板的数据粘贴进去。

e、注意,这里和上面不同,粘贴完了以后需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刚才粘贴进来的数据。最后关闭这个表。

其他地层信息、标志面、标本库、钻孔测量、……、基本分析样、单工程圈定等项目,都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录入,这样比在数据库中录入效率提高不少,而且地质编录

内容可以全部复制出来再编辑,再复制回去。

经过以上的所有数据录入,最后切换到数据库的主界面上,执行“数据采集”菜单下的“逻辑数据检查”和“数据与处理”。至于栏目选择请查看帮助的其他部分。

3、前台和后台2种录入方式差别:

通过上面2种方法的讲解,估计大家已经发现了后台的录入方式明显优于前台的录入,差别就在于后台录入方式可以一次性把多个钻孔数据(地质编录、基本分析样等其他项目的数据)编辑录入,可以节省较多的复制粘贴时间。

对于一个数据库初级者,先前的电子表格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方法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错误,因此今后请大家使用上面得方式编辑、录入数据库。

钻孔柱状图完成基本所需的顺序步骤:

一、数据采集部分:

(不要忘了这一步:点击文件->新建文件(注意不是新建工程),再点柱状图菜单->连接数据源[视频]。)

1、新建矿区。这个完成后会在“数据采集”菜单下的“矿区信息”查看。视频

2、钻孔地质编录:又有些许小步骤如下

1)填写钻孔基本信息。鼠标焦点定位于矿区代码中,滚动可以切换矿区。视频

2)地质编录。这里数据比较多,而且编辑输入都不便,你可以参考XLS与MDB的数据编辑交换复制内容到这里或者导入数据。

3)地层信息。地层的起止孔深,地层名以及地层颜色代号。

4)标志面。填写层号、孔深、标志类型及产状。

5)标本库。填写采集的标本编号、孔深及类型。

6)钻孔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数据。

7)孔深校正。钻孔孔深校正数据。

8)水文数据。封孔情况(封孔段的位置与材料)、水位变化(开钻以来的水文观测数据)、水文描述、富水性。根据需要填写。

9)测井数据。

10)化学元素信息。该矿区或钻孔有分析的相关元素,需要在这里填写,其他地方会以F1、F2、……表示

11)基本分析样。采样分析的编号、位置、长度及元素分析结果。

12)单工程圈定。综合分析,圈定的矿体工程位置。

3、剖面信息:需要填写剖面基本信息和剖面桩号信息。

4、测井数据。不太用到,需要用到这个的自己钻研了。。。

5、花纹库维护。[编辑花纹库代码表视频]

6、数据逻辑检查。数据完成后最好利用这个检查下,能为你查处一些错误。这里有的可能有些错误,如果你肯定你的没有错误后就不用理会提示。

7、数据预处理。这个是输出钻孔前必须做的!多预处理几次吧,这样对你会有好多的。

8、参数设置。此处用于输出图形的显示和打印选项。如果默认的不够你用,或者多了,在这里打开关闭吧。

二、图形输出部分:

数据采集完成后进入输出图形,需要关注一下一些信息:

1、柱状图路径:设置柱状图输出的路径及名称。如果未设置,最后关闭时会提示保存

文件。

2、柱状图参数:表头高度、内外框线线宽和制定压缩符号。

3、设置表头(文件保存于ZKTablerHead.sec,只能在软件中修改)。视频

4、输出图形:主要为描述部分的分配位置

1)绘制柱状图;

2)自定义柱状图输出。

功能管理器

注意问题:

1、功能管理器目前基本完成,希望大家到论坛多提意见。

资源管理器(目录标签)

切换到控制栏的最左的“目录”栏。相当于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右击)可以对硬盘上的文件进行简单的剪、复、粘、删操作。

修改MapGis系统环境设置:右击左控制栏的目录标签内的系统库(/工作目录/汉字库)文件夹选设为系统库目录(/工作目录/汉字库),其他操作类似)。还可以在设置菜单的修改目录环境设置。

删除临时文件:删除MapGis产生的临时文件,在目标文件夹上右击菜单选删除临时文件,该文件夹内(含子目录)的临时文件即被删除。

删除空文件:在左控制栏的目录标签空白处,右击文件夹选择菜单“删除空文件”,即会把该文件夹中(含子目录)的空MapGis文件删除。

工程管理器(工程标签)

除了MapGis原有的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新增功能:删除空文件、图层一键定位。

删除空文件:在左控制栏的工程标签空白处,右击选择菜单“删空文件”,即会把该工程中的空MapGis文件(图层)删除(不管文件状态)。

图层一键定位:先左控制栏的工程标签内激活任一图层,根据需要直接按快捷键E、C、1、2、3对应操作。

自动合并文件(图层):在左控制栏的工程标签空白处,右击选择菜单“自动合并”,即会把该工程中的所有3大类型的文件合并为点线面3个文件(前提是文件处于编辑状态)。

右击选择多个图层:逐渐右击图层,在未选择右击菜单之前可以多次右击选中多个图层。

图层管理器(单文件标签)

1、在Windows中如果Section有关联点线区文件,那么直接双击即可打开单个图层。

2、在未打开下控制条(属性窗口)的前提下,工程标签中直接双击图层,亦是打开单图层,使用标签时时再新的标签中打开,标签名为该图层的名称。

3、单文件图层管理:点击单文件的图层管理按钮,则会刷新该图层内的子图层。文件下拉列表框选择文件类型。在图层列表窗口中有以下右键操作菜单。

打开关闭图层操作:打开/关闭所选(子)图层或打开/关闭所有(子)图层。也可以直接双击对选择图层进行打开关闭。

显示图层选项如下

显示所选图层(只显示选中的图层)反向显示所选图层(显示非选中的图层,选中图层不显示)

修改保存图层选项如下

删除所选图层:删除选中(子)图层内的图元数据;

设置当前图层:设置选中的图层为当前编辑图层,改变后在状态栏中[比例尺按钮旁] 可显示【也可双击此处进行设置】,相当于MapGis的改当前层;

保存图层图元:另存当前图层状态下的图元,此功能比MapGis的保存当前层强大;

修改图层名称:为便于识别,修改当前图层的名称,相当于MapGis的修改层名;

统改图层号:由原图层号改为新的图层号:在原始图层列表中选中原图层(号),在结果图层列表中选中目标图层(号),确定后原图层号即被替换为目标图层号,相当于MapGis 的替换层号;

更新层号:用于框选图元统改图层号;执行此功能后,可以框选图元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元存放的图层号。

4、大地主题求解:点击单文件的主题求解按钮,主要是用于求椭球体上的面积,长度和方位角,功能会比较少用到。

先选择需求的面积/长度/方位项目,在选择椭球号和单位格式,然后再下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经纬度/XY、比例尺等参数后,点击确定即可求得你需要的结果。

颜色管理器(颜色标签)

用于管理MapGis系统库中的颜色表,用于查询颜色号对应的RGB颜色值和CMYK颜色的含量值,选中颜色后,再双击图元,即可以修改图元的颜色。

图元管理器(点/线/区标签)

这里的图元包含点线区3中类型;如果背景不易查看图元,可在下方的图元显示区中右击,弹出的颜色表盘中选择更改。

图元号:不可更改,只可点击下方的图元选择。图元高宽:该项目设置只可在绘制图元的时候有效。

图元颜色&图层:该项目设置只可在绘制图元的时候有效。图元(旋转)角度:该项目设置只可在绘制图元的时候有效;正北0°,逆时针递增。

修改图元操作出了图元号可以更改外,其他参数设置后一律均无效。修改图元和绘制图元操作简述如下:

修改图元操作:先在图元管理器下方的图元显示区中点选目标图元号,然后在编辑窗口中点击需要修改的图元,该图元即被修改为目标图元。

绘制图元操作:先设置好图元的各项参数,然后再下方点选图元号后即可在编辑窗口中绘制图元。

属性管理器(T标签)

此功能为原MapGis的工作区属性检查。使用方法大致如下:

1)在工程标签内只打开(编辑状态)你想属性检查的图层,然后切换到T标签页,选择工作区类型(点线区)!

2)点击结果文件按钮或者在其下的文本框中输入文本文件保存的路径、名称;在执行属性检查后需要保存属性检查的结果,则要点击一下写文件按钮;想马上看该文本的内容,则点击看文件按钮。

3)点击工作区刷新按钮,则会刷新当前图层文件(工作区)的所有属性,并列出所有的属性字段等相关信息。点击属性字段后在下面的属性内容列表中会列出所有该属性字段的属性值。

4)选择属性检查的方式:默认为直接选择。直接选择时即可直接点击属性内容列表内的属性值,编辑窗口内的对应属性的图元即被选中并会闪烁显示。条件检索:是指按你需要的条件或多个条件进行检索。这时需点击选择结果按钮。

5)当选择条件检索方式后,再点击选择结果按钮,在弹出的属性检索表达式对话框中选择或输入你的(复合)表达式(表达式操作符含义),确定后复合你的检索条件的图元即被选中,且闪烁显示。最后点击写文件,所有的检索结果即写入了TXT文件,供用户查询使用【图元序号为实体号不是ID号】。

批量靠近线

注意问题:

1、两条线可以直接框选两条线的线头靠近线。多条线靠近时需要先选择母线来操作。

2、多条线靠近时,如果有超出母线范围的子线,即使框选也不会靠近母线。

操作问题:

1、执行菜单“线编辑\延长缩短线\批量靠近线”,或者点击工具栏上那个批量靠近线按钮,选择母线后,然后再框选子线的线头

注意问题:

1、分割区有三种方式:画线分割区,选线分割区和选弧段分割区。

2、画线分割区功能,所画的线不作为图形数据加入工作区,即使线未处于编辑状态也可以分割区。

3、分割区操作后,区的颜色不会闪烁给出提示,改区参数就可以了。

操作步骤:

1、工具栏->画线分割区[区编辑菜单下也有],用鼠标点击分割路径,以右键结束操

作。注意:线必须切过区否则不成功;线可以在区内任意游走,包括相交,但最后

仍要切过区。

2、工具栏->选线分割区[区编辑菜单下也有],用鼠标点选用以分割区的线即可。若

线未与区相交,操作不成功。

注意问题:

1、显示实际坐标操作的前提是你的图是标准图框生成的或者经过标准图框校正的。

2、图形经纬度显示需要先设置比例尺后再设置投影参数,或者先有设置地图参数,则

不需再设置投影参数,直接双击状态栏的实际坐标选择经纬度就可显示经纬度。

坐标显示

操作步骤:

1、设置比例尺。执行菜单“设置\设置比例尺”,或者单击状态栏最右下角比例尺文字,

弹出图形比例尺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比例尺的分母,确定后在状态栏的实际坐标区会即时显示鼠标当前的实际高斯坐标。

取消显示实际坐标功能,再次执行此命令,在图形比例尺对话框中不要做选择操作,直接确定即可取消显示实际坐标。

2、经纬度显示。双击状态栏的实际坐标区,弹出信息提示窗口(yes为经纬度显示,no

为高斯显示)。

Yes后弹出①输入地形图投影参数:依次设置投影类型、椭球参数、单位、比例尺分母、投影中央经度(投影带类型和代号),完成设置后确定②输入经纬度投影参数:选择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坐标单位DDDMMSS.SS,确定后在状态栏的实际坐标区会即时显示鼠标当前的经纬度。

图幅号转换

操作步骤:

1、打开工程文件时,执行菜单“窗口\图幅号转换功能”;打开单文件时,执行菜单

“显示\图幅号转换功能”。弹出新旧图幅号转换对话框。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经纬度(度)、经纬度(度分秒)、新旧图幅号形式转换。右侧显示图幅范围。

造定角度方位线

注意问题:

3、部分功能与“2辅助工具\绘制勘探线”的精确制导功能类似。使用该功能可以实现

精确制图。

4、角度以正北方向为0°(先前版本正东为0°),顺时针增加,角度值可正可负;

与精确制导的角度相同。

5、在退出该命令(点击其他命令)前,可以另起线段一直输入长度和角度造线。期间

不需要鼠标点击输入框。

操作步骤:

2、点击工具栏的“造定角度方位线”按钮,首先弹出坐标输入对话框,直接可以输入

X、Y的坐标(注意比例尺)确定起点位置;或者按ESC后自己在需要位置处点击,在左上角弹出长度和角度的悬浮框:

长度:从起点处开始的该段线段的长度,为图上距离,单位mm;

角度:该处角度现在只能输入正角度(≥0°)(可以输入小数位)。

(如果只输入长度数据,不输入角度数据,则角度默认为0)

3、直接输入、修改长度和角度数据使用↓↑方向键进行切换(或者鼠标定位到输入框

中输入数据,鼠标焦点移出输入框后回车)。如果数据输入错误,请按退格键向前

删除一个数据,或者Del键删除当前行数据。闭合线请按住Ctrl右击即可,退点按

F9,复位双击鼠标中键。

4、如果想反悔,还可以直接按F9回撤到上一点。

注:0501d版开始可以输入负角度。操作方式:鼠标点击角度输入框内,输入负号和角度值,然后把鼠标移开框内按回车键。

曲线转样条曲线

注意问题:

1、该命令只能先选择命令再选择曲线。本功能非可逆操作,转换成样条曲线后无法转

回原形的折线。

操作步骤:

1、先更改线参数的线类型为曲线。非曲线务必先改成曲线!(折线可以直接转样条曲线,但曲率变化不均)

2、再点击工具栏画线按钮旁向下的箭头,在下拉的列表中选择“曲线转样条曲线”,然后选择曲线。。

FAQ:

1、什么是样条曲线,作用?与MapGis中的光滑曲线有何区别?

答:样条曲线是经过一系列给定一组控制(多边形)点而得到的光滑曲线。样条曲线是以数值计算的方法,用逼近控制折线多边形的光滑参数曲线段构造出一条光滑曲线。/样条曲线一般用来构造物体的表面,进行自由曲线、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MapGis中的光滑曲线其实还是折线,这个光滑曲线(折线)在角度改变较大时可以看见有棱角。而样条曲线则能精确表达圆锥曲线曲面,让人觉得非常光滑平缓,曲线很连续、曲率变化均匀。(当然无限放大时样条曲线也能看见棱角)

2、为什么样条曲线无法转回折线的原来形状(改参数)?

答:因曲线转样条曲线时增加了许多节点,因此就无法转回折线原来的形状了。

系统库功能

编辑查询:

3、执行菜单“系统库\查询颜色”,输入MapGis颜色号下方即可查出对应的RGB和KCMY

颜色各颜色的浓度值。

4、执行菜单“系统库\编辑颜色”,在弹出的颜色色标对话框中,先选择颜色号(编

号必须大于9号)后拖动CMYK的滚动条,你可以看到预览窗口的变化,确定后该

颜色号即被改变。

5、执行菜单“系统库\编辑专色”,在弹出的编辑专色对话框中,选择专色后调整CMYK

值或者增加自己增加专色,编辑后记得保存专色。

输出系统库:【新建文件时可见】

6、执行菜单“系统库\输出子图库”,稍等片刻所有系统库中的子图以A4的大小排列

输出。

7、执行菜单“系统库\输出线型库”,稍等片刻所有系统库中的线型以A4的大小排列

输出。

8、执行菜单“系统库\输出图案库”,稍等片刻所有系统库中的花纹以A4的大小排列

输出。

9、执行菜单“系统库\输出颜色表”,稍等片刻所有系统库中的颜色表(颜色号、CMYK

值)以MapGis格式从左下到右上排列输出。

转换系统库:【新建文件时可见】功能未完成

1、执行菜单“系统库\系统库转换”,。

捕捉功能

操作步骤:

10、先按空格键打开捕捉功能,这个是捕捉的总开关。

11、需要捕捉捕捉点图元,使用y快捷键开关;需要捕捉中点时随时按[ 键打开,

其他参见快捷键对照表。

12、量算的时候打开捕捉功能能够提高量算的精确。

图元属性复制

注意问题:

2、图元属性复制用于复制图元到另外一个文件,位置不变(暂不能任意位置)。

操作步骤:

3、先选中图元,然后执行复制操作(其他菜单下的复制或者Ctrl+C)。

4、新建对应图元类型的新文件,并改变文件为当前编辑状态。接着执行菜单“其他\

粘贴(带属性)”,图元连同属性都复制到了新文件中。

图元属性复制

注意问题:

3、图元属性复制用于复制图元到另外一个文件,位置不变(暂不能任意位置)。

操作步骤:

5、先选中图元,然后执行复制操作(其他菜单下的复制或者Ctrl+C)。

6、新建对应图元类型的新文件,并改变文件为当前编辑状态。接着执行菜单“其他\

粘贴(带属性)”,图元连同属性都复制到了新文件中。

删除空文件

注意问题:

1、注意不要试图在有很深的目录顶层(如分区根目录)删除空文件,导致出现的后果

自己负责。

删除工程中的空文件操作:

1、在左控制栏的工程标签空白处,右击选择菜单“删空文件”,即会把该工程中的空

MapGis文件删除(不管文件状态)。

删除文件夹中的空文件操作:

1、在左控制栏的目录标签空白处,右击文件夹选择菜单“删除空文件”,即会把该文件

夹中(含子目录)的空MapGis文件删除。

图层一键定位

注意问题:(录像下载“工程视图快捷键说明”https://www.doczj.com/doc/1412616269.html,/file/f7178e1ca7)

1、当前编辑状态的文件需遵守同类型文件只能有一个为当前编辑状态。这里会自动设置最顶层的那个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

2、文件的多选问题同Windows操作——Ctrl & Shift不再赘述。

3、注意与在编辑窗口中的快捷E不同——打开扩展工具箱,这里是设置编辑文件!

一键指定(当前)编辑文件操作步骤:

鼠标焦点切换指向到工程列表的某个/多个文件(图层),然后按快捷键E,那么该(这些)文件即可被设置为(当前)编辑状态,而工程中的其他文件则全被关闭。

一键关闭指定的文件操作步骤:

鼠标焦点切换指向到工程列表的某个/多个文件(图层),然后按快捷键C,那么该(这些)文件即可被设置为关闭状态,而工程中的其他文件则处于编辑状态,最顶层的3类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

一键点文件编辑状态操作步骤:

鼠标焦点切换指向到工程列表中,然后按快捷键1,那么该工程文件中的所有点文件均被设置为编辑状态,而工程中的其他文件则处于关闭状态,只有最顶层的点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

一键线文件编辑状态操作步骤:

鼠标焦点切换指向到工程列表中,然后按快捷键2,那么该工程文件中的所有线文件均被设置为编辑状态,而工程中的其他文件则处于关闭状态,只有最顶层的线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

一键区文件编辑状态操作步骤:

鼠标焦点切换指向到工程列表中,然后按快捷键3,那么该工程文件中的所有区文件均被设置为编辑状态,而工程中的其他文件则处于关闭状态,只有最顶层的区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

标签操作

1、如果想打开标签显示功能,需要先执行菜单“显示\显示标签工具条”或者按快捷键或者Alt+,

2、打开:使用打开菜单打开的文件均会打开新的标签;在工程文件中双击文件,会以新的标签打开该单文件,标签名称为该文件的名称;

3、关闭:双击标签即关闭当前标签页,如当前标签有改动即会提示是否保存提示;如果关闭Section进程且打开了多个标签,有改动的文件即会提示保存。

4、切换:以点击形式切换各个标签;如果打开的标签超屏,会在右侧出现左右箭头,用于滚动标签页。

5、层叠与最大化显示:右击标签页,则当前进程的所有标签以层叠形式排列显示,再右击一次为当前标签页最大化。

图元参数修改与设置操作

1、执行菜单“其他\图元参数修改与设置” {哈哈,子虚乌有}点击第一行工具栏最后

一个图标,再点击某个(母)图元【这时母图元的参数已设置为该类型的默认图元参数】,这时即可以造该类型的子图元,其参数为刚才的母图元。

2、第二种操作:先执行菜单“设置\工具参数设置”,选择系统参数选项卡,勾选“双击左键编辑参数”。这时返回编辑窗口,直接双击某类型图元(母图元),弹出图元参数设置对话框,如果想修改图元参数,可以直接修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保存为默认图元的输入参数。这时即可以执行造图元功能造该类型的子图元,其参数为刚才的母图元。

图元参数修改与设置操作

1、执行菜单“其他\图元参数修改与设置” {哈哈,子虚乌有}点击第一行工具栏最后

一个图标,再点击某个(母)图元【这时母图元的参数已设置为该类型的默认图元参数】,这时即可以造该类型的子图元,其参数为刚才的母图元。

2、第二种操作:先执行菜单“设置\工具参数设置”,选择系统参数选项卡,勾选“双击左键编辑参数”。这时返回编辑窗口,直接双击某类型图元(母图元),弹出图元参数设置对话框,如果想修改图元参数,可以直接修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保存为默认图元的输入参数。这时即可以执行造图元功能造该类型的子图元,其参数为刚才的母图元。

辅助工具Ⅱ包含以下功能命令:

查图元文件名:查看图元存放于哪个单文件内。点选图元即可弹出信息提示。

专题辅助功能:区块图:按照预定的区块坐标,自动投影多个区块图。土壤样自动编号:主要用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设计图的自动编号。水系沉积物自动编号:主要用于水系

沉积物测量设计图的编号。直方图:对提供的Excel数据进行直方图绘制。化探数据处理:提供Excel宏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测试)。储量核查工具:生成储量核查的目录文件及标准的子目录结构、专题图的MAPGIS工程文件(空的各图层文件名)。

格式刷:把参数或者属性值赋值给选择的目标图元。

剖面图补充:(新建文件) 读取完工钻孔数据和读取平面数据;充填线。在剖面图形成后,读取数据库里面的完工钻孔/平面工程数据。选线/区充填线:选择线或者区来填充线。(菜单,剖面图-剖面图修饰)

拾色赋图元:拾取屏幕颜色[局限在软件编辑区域内]赋给图元(包括点、线、面):点击屏幕上的任意地方,然后点击图元即可。

删除飞点飞线:如果图形中存在飞点飞线,图形就会“复位窗口”不能满屏显示(打不开),或输出系统中1:1情况下幅面大小大于实际幅面大小,这多为飞点飞线造成的,这时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选择框外图元:可选择框选外的图元(点线面)。执行命令后用鼠标框选区来选择框外的图元。按Del键可以删除框外的图元,这也可以删除飞点飞线。

图形局部变换:对框选区域的图形进行局部缩放变换。

参数比例缩放:可对框选的图元可变参数进行比例缩放。执行命令后用鼠标框选图元,输入比例值(小数为缩小,负数就图元自己找了哈)。

点角度变换:对点图元角度变换,格式为“运算符+度数”,目前支持加、减、乘、除4种运算符。

画勘探线:绘制勘探线;定角度定长度画直线;精确绘制导线。提供三种方法,单击“绘制勘探线”复选框切换。

平行垂直线:对选定的某线(折/曲)画平行线或垂直线。单击“造平行线”复选框切换为造垂直线。

自动生成样轨:是利用线的节点生成,样轨宽度用户决定,单位为mm。点线哪侧就会在哪侧自动生成区填充色为黑白相间的样轨。

自动绘制标尺:画线自动生成标准的标尺。

自动合并区:自动合并符合参数或属性条件的相邻区。

不相邻区合并:对不相邻的区进行合并,执行某些操作后需要进行面积错误纠正。FAQ:

2、为什么有些功能,比如钻孔柱状图、读取DXF文件、实体号赋ID号等需要新建文

件才能使用?

答:绘制图形的时候,会在工程文件或编辑状态的单文件中绘制图元,会破坏这些文件中的数据等,不利于文件的分类管理。

坐标转换工具

1、本功能目前测试中。可以准备txt或csv格式的经纬度或平面直角坐标;亦或者直

接从Excel直接粘贴数据进入对应窗口中。

2、正算为经纬度转平面直角坐标;反算为平面直角坐标转经纬度;换带计算为前后北

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的换算。

操作步骤:

13、首先新建文件。

14、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坐标转换工具\坐标正反算”,弹出坐标正

反算系统设置对话框:

度分秒格式转换:选择粘贴或者读取数据的格式(D.MS度或° ′ ″),后点击DDMMSS.SS 按钮,统一转换为DDMMSS.SS格式。

读取数据:点击该按钮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数据的txt或csv文件;

计算:点击该按钮后即开始计算。

保存数据:保存计算后数据为txt文件;

展点:计算后的结果进行直接投影,投影后对话框退出。

第一步:读取数据或者在Excel中复制数据后,在对应的窗口中右击粘贴数据。

第二步:选择计算方式:正算、反算或者换带计算。

第三步:正、反算选择换算前的坐标系(北京54或西安80)和填写中央子午线度数;换带计算选择换算前后的坐标系和中央子午线度数;

第四步:点击计算按钮,完成计算。若想保存计算数据点击保存数据按钮,或者选中数据后直接复制到Excel中。

第五步:设置子图号和比例尺,亦可以选择是否绘制(闭合)线,然后可以对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直接展点操作。

土壤样品自动编号

1、如果基点偏于一侧,自然编号只有一侧。还要主要使用顺序编号时不要出现负数!

2、虽然没有强调图件需要校正,但还是推荐先用标准图框进行校正。

操作步骤:

15、首先需要清楚土壤化探网度及勘探线方位;由于化探一般是由中间向两侧布

设:中间0线(起始勘探线)然后两侧依次编号,还有一条垂直勘探线基线,相交

的这个点基点【即我们这里要用的基点】。

16、打开化探底图,并且需要使化探区域的线图层和存放临时基点的点图层处于当

前编辑状态。

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化探样自动编号”,最上角已经弹出请先选择基点提示,按提示点击基点;又提示请选择土壤测量范围线提示,再点击化探范围的线,弹出土壤样品自动编号设置对话框:

勘探线号:即最中间的起始勘探线的编号,一般使用0。

线号间隔:相邻两勘探线间的编号间隔数(或步长数)。

基点编号:指该基点的编号。自动编号时会以该基点编号为起始值向两侧增减编号。

横向(纵向)间隔:即化探的网度,(以勘探线为0°)横向即为点距,纵向则为线距。

单位为实际单位m。

勘探线方位:可以用距离角度修改查看勘探线方位,然后填入角度。推荐你修改线方位为最上到右下(即以正北为0°,勘探线小于等于180°)。

比例尺分母:土壤化探所采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分母。

勘探线编号规则:左单右双(起始勘探线左侧奇数右侧偶数)、左双右单、顺序编号(以起始勘探线的编号为开始值顺序按步长值编号)

点确定按钮后编号自动完成,并自动生成添加土壤样品点.WT、样品标注.WT、土壤样品线.WL 等3个图层文件【如果工程未刷新可右键重新显示工程】,且已经挂接好编号属性,便于今后挂接化验结果。

水系沉积物自动编号

注意问题:

1、本功能需要在工程文件中使用。

操作步骤:

17、首先使水系沉积物布置点的图层处于当前编辑状态(勾选该图层)!

18、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水系沉积物自动编号”,弹出水系沉积物自

动编号设定对话框;

大格号起点中心坐标XY:起始大格号的中心的最左上角坐标[XY值](暂不须带号)——标准图中,除了带号的实际X、Y坐标;

大格号编号:这里需要填写大格号编号的起始编号和最末编号,编号位数尽量相同;

比例尺:水系沉积物布点所采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分母;

大格号列数:大格号编号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第一行的大格号个数;

大格号行数:大格号编号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第一列的大格号个数;

大格号高宽度:根据所采用的比例尺填写,为一个方里网的实际高宽距离。

新建标注文件:默认勾选,水系自动编号会自动新建一个“小格号标注.WT”的图

层(会自动添加到工程中,如果工程中看不到可以“重新显示工程”),便于图层

管理。

编号赋给属性:默认勾选,自动编号赋值给图元的属性[样品编号、大格号、小格

号],便于导出属性。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自动编号完成。

化探数据处理

1、化探数据处理.xlsm为2007版以上格式启用宏的表格,需要放置于

MapGis\program\section目录下(Excel2003需要安装“打开Office 2007文件格

式的兼容软件包”,但补丁包不能保证完全兼容)。

2、需保持各个表的完整,不可擅自删除现有的表。如有其它需要请自行分析、改编

VBA代码。该功能目前为测试功能!

操作步骤:

19、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化探数据处理”,自动启动Excel2007或者

Excel2010

原始分析数据:

表格中已经有一些示例数据,请大家按此格式把所有化验结果复制进来,分析项目请修改第2行数据。

然后点击计算按钮。然后求出对数值和频数统计表的值。

对数值:

求得所有分析化学元素的对数值,存放的数据保存于此表内,用于核对参考。

频数统计表:

求得所有分析化学元素的分组区间,存放的临时数据保存于此表内,用于核对参考。原始高值剔除:

对所有各项元素的原始化验数据值进行最高值剔除,请点击计算按钮执行。

原始高值剔除分区统计:

对所有各项元素的原始化验数据值进行最高值进行剔除分区统计,请点击数据计算按钮执行,最后求出标准离差、异常下限。

对数高值剔除:

对所有各项元素的化验数据对数值进行最高值剔除,请点击计算按钮执行

对数高值剔除分区统计:

对所有各项元素的化验数据对数值进行最高值进行剔除分区统计,请点击数据计算按钮执行,最后求出对数异常下限、反对数异常下限。

temp1、temp2:

这2个表格只起临时计算作用,不需要关心。对数值、频数统计表等的临时计算数据在temp表中运算。

注意问题:

1、功能基本完善。

储量核查工具操作:

1、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储量核查工具”,弹出储量核查目录文件生成对话框。

顶部有5个按钮对应为5大类专题工程图件,分别为套合图、对照图、原储量估算图、核查储量估算图、储量利用现状图。

目录位置:可以直接输入生成文件的路径或者点击浏览按钮选择;

矿区编号:为核查矿区的命名(10位代码加“下划线+中文名”)。10位代码编码格式为:S(或W)+XXXXXXXXX;

比例尺:对应于比例尺代码表的编号;

第9-13位:专题图件的顺序号(3位);

工程名称:工程的命名参照图件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不要忘了下划线+中文名也需要哦,等生成工程名后自己添加吧。

其他框架内的内容为工程文件需要添加的5大图层类(矿区地理地质图层类、核查矿区套合图层类、探采工程图层类、资源储量图层类、图件整饰图层类),有的项目或者需要的项目,请勾选复选框。还有一个非GIS专题图件,因为他只需要点线区3类图层组成,只要设置编码的第一位空间方式和比例尺即可。

应用:保存当前页面设置的内容(现不可用);

重置:重置所有设置到初始状态;

确定:生成命令,确定后软件根据设置生成预定的目录及文件编号,且打开专题工程。区块图

操作步骤:

20、首先需要准备一份已保存好的区块投影(经纬度)坐标数据(txt或csv格式),

然后在Section中新建文件。

21、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区块图”,弹出矿区坐标点设置对话框。【左

侧显示区只能(也可能不能完全)显示前2个区块的坐标】

保存路径:设置保存文件的目录。可以直接输入路径或者点击浏览按钮进行更改。

读取数据:用于读取区块图投影坐标点数据。点击该按钮浏览到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格式为逗号隔开的txt或csv格式,用空行隔开不同区块。

增加坐标:手动在区块后添加一个坐标记录。

生成区块:可以一次生成这个区块图,或者直接点击全部生成区块。

也可以点退出按钮到保存目录中查看生成的文件。

数据格式:

数据只要是经纬度的都可以,各种度分秒的排列形式都可以。这些数据在Excle输入,保存的时候另存为“CSV(逗号隔开)”或者“文本文件(制表符分隔)”/“Unicode文本”【这个还需要使用替换功能把制表符替换为逗号】。如下面的为txt格式。

1,25°34′54.37″,116°38′30.084″

2,25°34′21.875″,116°38′30.084″

3,25°34′21.875″,116°38′01.519″

4,25°34′54.37″,116°38′01.519″

9,116°56′30″,26°05′00″

10,116°56′30″,26°06′15″

11,116°54′15″,26°06′15″

12,116°54′15″,26°08′15″

13,116°55′00″,26°08′15″

14,116°55′00″,26°09′00″

15,116°58′45″,26°09′00″

16,116°58′45″,26°05′00″

直方图

1、本功能需要新建文件。

操作步骤:

22、首先需要打开一份已保存好的直方图Excel数据【或直接引用化探数据处

理.xlsm中的数据】,然后选中需要投影的数据。

23、执行菜单“2辅助工具\专题辅助\直方图”,弹出直方图设置对话框。设置保存

路径、名称和矩形宽度。确定后直方图即绘制好。

直方图的数据存放格式:

第1和第2列存放区间,第3列后存放频数。3列数据中间不能有空列,否则无法绘制。因此对于其他复合直方图时需要转换思路了——方框是可以移动的。

平面立面大样图概念

平面立面大样图概念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识图 识图比制图容易掌握,正像学驾驶比修理汽车简单很多一样,制图与识图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先学会看图、读图、懂图、识别图,再学制图是合乎逻辑的。 室内装饰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所以室内设计师接受装饰设计任务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全套的建筑图纸。看懂建筑图纸并不是很难的问题,因为图纸中所表达的内容完全是很形象的符号图像,通过图纸的直观表达,便可了解建筑的全部内容。建筑图是表示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形状的图纸,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通过对建筑图的分析和解释会很快掌握对图纸的识读方法。 建筑工程图解析 一、建筑图的概念 建筑图是表示房屋内部与外部形状及尺度等的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这些图纸都是按照客观规律的原理绘制的。 二、对建筑图的初步分析 1.平面图 (1)建筑的平面图是房屋的水平剖面图,把房屋的窗台以上部分切除,切面以下部分的水平形态就称为平面图(如图1-1所示)。 图1-1 (2)若一栋多层的楼房,每层布置不同,则每层都应画平面图。若几个楼层平面布置相同,则只画一个标注层的平面图就可以了。 (3)平面图表示房屋占地的面积、内部分隔、墙的厚度、台阶楼梯以及门窗局部的位置和大小等。 (4)平面图的种类有总平面图、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等,而室内装饰工程图中的天棚平面图不是仰视图,而是设想透过天棚楼板所观察到的布局图。 2.立面图

建筑的立面图,是一栋建筑物的四周外观造型的图样。按建筑各立面的朝向绘制图形,称为东、南、西、北立面图(如图1-2所示)。立面图主要表明建筑物的外部形状,房间长、宽、高的尺寸,屋顶的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外墙面装饰的材料及做法等。 图1-2 3.剖面图 剖面图是以遐想的平面,把建筑物沿垂直方向切开,剖切后的相对应的两个正立投影面图称为剖面图。 4.建筑图的剖立面 (1)建筑图与室内装饰图中都有剖面图与立面图组合在一起的剖立面,(如图1-3所示)。

切剖面图过程

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 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 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表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这里随便填了300(米)。 4、点确定后,就可 以拉直线了,点鼠标 左键,不要松开鼠标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m。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m。 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 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 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 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辅助工具Ⅰ包含以下功能命令: 角度花纹填充:可以选择区或者选择线以CAD或者MapGis图库进行角度渐变填充图案,如果不适合可以选区或者选择线删除填充图案。 导入导出功能:把当前的点、线、面文件属性导出到EXCEL表格或txt文件;导入属性;以及参数与属性之间的转换;连接属性(xls & WB);DBF转表格WB。

mapgis制作钻孔勘探线剖面图详细步骤讲解

Section制作勘探线剖面图 1.数据准备:section v4.3、mapgis6.7软件,mapgis地质图(地质图 层、界限、矿体界限、产状完整)、等高线文件、勘探线文件、钻孔文件等。 2.首先,使所有文件都处于编辑状态,保持等高线文件处于正在编 辑状态下,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选线读取(在此处选择之前设计好的勘探线),选高程,然后确定。 3.其次,保持地质区(弧段)图层文件处于正在编辑状态下,在section 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读取地质信息,在下方弹出的表中,修改地层产状和接触产状为我们实际的数值,修改地层花纹和接触关系等,点存储按钮(注意:千万不要点退出按钮,关掉该表)。 4.然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剖面信息——设计钻孔按钮, 在之前已经设置好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在弹出的界面中修改钻孔名称、孔深、方位角、倾角等信息,点击存储按钮,然后点退出按钮。 5.最后,在section中点击剖面图——图切剖面按钮,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设置文件的保存位置,然后点确定。至此,初步的勘探线剖面图算是制作完成。 6.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给勘探线剖面探槽上样 详细步骤如下:

先上一张我上完探槽样的勘探线剖面图 思路:利用section平面投影功能生成探槽的平面投影,然后再将样品投影到地形线上。 步骤: 1)、用section图切剖面如下图 2)、在平面掠影表里输入数据 平面工程表里的数据如下(这里因为勘探线方向为130°,和探槽方向一致,故探槽的方位输成90°,有夹角的情况下,输入夹角度数)。

注意地形线粘贴在平面图上方,别太远,槽头位置要对齐。 5)、将平面投影数据表样品起终点坐标复制到探槽样轨投影表中计算表内计算得出探槽样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 思路:通过将平面投影表中探槽样品的起终点坐标投影到探槽地形线上从而得到探槽样 品在地形线上的投影坐标。 ①计算样品起点坐标在探槽地形线上投影的坐标 A.将探槽平面投影样品数据表内K:L两列样品起点坐标数据复制到探槽投影表中计算 表A:D列

Section图切剖面

目录 准备工作 (2) 一、软件界面 (2) 1)控制栏 (2) 2)初始参数设置 (3) 二、设置图签数据 (3) 三、设置剖面参数 (3) 四、设置文件状态 (3) 第一节 等高线赋值 (5) 第二节 读取地形数据 (7) 第三节 读取钻孔数据 (8) 第四节 读取探槽数据 (9) 第五节 读取地质信息 (10) 第六节 图切剖面 (11) 第七节 增加设计钻孔和探槽 (12) 第八节 增加完工钻孔和读取平面数据 (12) 1)连接数据源 (12) 2)读取完工钻孔数据 (12) 3)读取平面数据 (13) 第九节 修饰剖面图 (14) 1)选线充填线 (14) 2)选区充填线 (14) 3)按照趋势画线 (14) 第十节 辅助功能 (16) 一、图形裁剪 (16) 二、表格数据投影、属性数据交换 (16) 1)选择图元及对齐点图元 (16) 2)点位置转属性 (16) 3)导出属性数据 (16) 4)连接属性 (17) 5)导入属性数据 (17) 6)表格数据投影 (17) 三、画平行垂直线 (18) 四、参数与属性互转 (19) 结语 (21)

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Section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MapGis是一个功能比较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软件——Section,是在此基础上二次发开的小软件。他丰富了MapGis的功能,简化了操作步骤,使大家能在日常工作中节省时间,事半功倍,提高了工作效率。 Section于2008年开始编写,作者:童茜辉——剖面图&辅助工具等功能),张运香——柱状图、数据库等功能),10月份在华夏土地网发布。发布至今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欢迎,现在至少有2万用户正在使用。最新的版本为 Section2010[华夏土地网-新年版],软件还在改进更新,主要涉及到的功能为剖面图、柱状图、辅助功能,如数据投影、属性数据与Excel之间的交换等等。由于Section功能繁多,不能一 一讲解,本课题主要讲解图切剖面功能,在讲题中涉及软件的其他功能的均以紫罗兰罗兰色色标注。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再讲未涉及的功能。 完成图切剖面依次所需的步骤: 1、首先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 2、读取地形数据。 3、读取钻孔数据。 4、读取槽探数据。 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7、增添其他信息及图面内容的修饰。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6.3 建筑平面图 假想用一水平剖切面沿门窗洞的位置将房屋剖切后,对剖切面以下部分作出的水平剖面图,即为建筑平面图,简称平面图。它反映房屋的平面形状、大小和房间的布置,墙(柱)的位置、厚度和材料,门窗的类型等。 一般地,房屋有几层,就应画出几个平面图,并在图的下方注明相应的图名,如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等等。此外,还有屋面平面图,是房屋顶面的水平投影(对于较简单的房屋可不画出)。

习惯上,如上下各层的房间数量、大小和布置都一样时,则相同的楼层可用一个平面图表示,称为标准层平面图。如建筑平面图左右对称时,亦可将两层平面画在同一个图上,左边画出一层的一半,右边画出另一层的一半,中间用一对称符号作分界线,并在图的下方分别注明图名。如建筑平面较长较大时,可分段绘制,并在每个分段平面的右侧绘出整个建筑外轮廓的缩小平面,明显表示该段所在位置。 平面图上的断面,当比例大于1:50时,应画出其材料图例和抹灰层的面层线。如比例为1:100--1:200时,抹灰层面线可不画,而断面材料图例可用简化画法(如砖墙涂红色,钢筋混凝土涂黑色等)。 建筑平面图图示内容 1. 从图名可了解到该图是底层平面图,比例是1:100。 2. 在图中有一个指北针符号,说明房屋座北朝南(上北下南)。

3. 从平面图的形状与总长总宽尺寸,可计算出房屋的用地面积。 4. 从图中墙的位置及分隔情况和房间的名称,可了解到房屋内部各房间的配置、用途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情况。 5. 从图中定位轴线的编号及其间距,可了解到各承重构件的位置及房间的大小。本例的横向轴线为1至9,竖向轴线为A至E。其中为A轴线后的第一条附加轴线。

section切剖面

Section软件简介 本系统是在Windows XP系统和MapGis6.7(B20051118)基础上,以Microsoft VC++ 6.0为编程语言,MapGis 6.7 SDK为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的地质图件制作软件。系统基于MapGis输入编辑子系统强大的图形编辑能力,添加专业的地质图件制作工具,大大提高了地质图件的制作效率,能够很完美的转换CAD数据格式为MapGis格式。地质数据采集系统采用Microsoft Access的MDB格式,自动计算绘制符合行业标准的MapGis格式地质图件。 本软件完全免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是本软件的缺陷造成你的损失,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开始使用,视为你同意。 本软件可以自由复制传播,但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操作演示请切换到“操作视频”帮助页面,网上下载高清有声视频。 现Section版本具有的主要功能模块: 1、绘制剖面图功能; 2、绘制柱状图功能; 3、辅助工具Ⅰ和辅助工具Ⅱ(CAD转MapGis文件); 4、其他功能(暂时未归类功能)。 Section快捷键对照表 Ctrl+A 选择相同图元功能 B 选择区 Ctrl +C 复制图元功能 C 选择点 Ctrl +V 粘贴图元功能N 选择弧段 Ctrl +X 剪切图元功能V 选择线 Ctrl +Z 后悔操作X 选择子图 Shift+Z 选多类型图元功能Z 选择文本 Shift +C 超级拷贝功能 E 扩展工具箱 Shift +V 超级粘贴功能T 系统工具箱 F2 正交功能Del 删除选择图元 Tab 全屏功能空格键捕捉功能 →向右移动选择图元↑向上移动选择图元 ←向左移动选择图元↓向下移动选择图元 Y 捕捉点图元U 捕捉节点及端点 I(i)捕捉交叉点O 捕捉垂点 P 捕捉最近点[ 捕捉中点 鼠标中键按住可以移动图形鼠标滚轮放大缩小功能 双击鼠标中键复原窗口功能 双击鼠标右 键 取消所有操作,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快捷键不区分大小写),其它快捷键与mapgis相同。 在编辑视图中,如果状态为准备状态,按住Ctrl右击,将弹出常用图元编辑快捷菜单;按住Shift右击,将弹出扩展功能快捷菜单。 安装与卸载 一、系统要求

section技巧大全

section切剖面图过程 完成剖面图所需的步骤:1、必需完成地形线赋高程。2、读取地形数据。3、读取钻孔数据。4、读取槽探数据。5、读取地质信息。 6、图切剖面。 1、首先用Section打开工程文件,把所有文件设为编辑状态,然后对地形等高线文件进行高程赋值——新建线属性高程字段(原MapGis需要这样做,用Section 剖面图菜单下的自动赋高程不需新建此字段(拖动操作))。 2、把等高线和地质区文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状态:即点击勾选文件名前的复选框! 3、选择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现有3种方式,此选拉线读取),沿着勘探线从开始处拉线到末端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如下图),这里要注意地形图比例尺和剖面图比例尺,默认是1:5000和1:2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尺,改成你需要的比例尺。最低标高默认为-1,表示由软件自动计算最低标高。也自己看情况调整。 4、点确定后,就可以拉直线了,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左键,移到你要的地方后(可用滚轮放大缩小),松开鼠标左键。会弹出存储数据成功对话框。点确定后,会在地形图上出现一条红色的剖面线。 5、选择读取钻孔数据后,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侧出现钻孔数据输入对话框。孔深单位为实际的米。 6、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你还有钻孔,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了,就点退出。 7、输入探槽数据。选择读取探槽数据,在探槽起点的地方点击一下,会出现探槽数据输入对话框,输入数据后,点存储,如果还有探槽,就再到另外一条探槽起点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如果没有探槽了,就点退出。槽探长度单位为实际的米。8、选择读取地质信息后,会在底部自动打开一个地质信息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依次修改地层产状,地层花纹,颜色,界线,接触关系和接触产状。自己根据顺序(双击可看见区闪烁)修改就是。这里具体就不修改,然后点存储-退出。9、最后,选择菜单剖面图-图切剖面后,剖面图就出来了,这时会出现保存路径设置对话框,设置好后点确定。剖面图画好了!!10、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画出的剖面图进行添加数据和修饰图面了。大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后的版本部分菜单名称会有所改变,但基本过程不变) 辅助工具Ⅰ 辅助工具Ⅰ包含以下功能命令:文字对齐方式:对点图元进行左对齐、右对齐、上对齐、下对齐,水平平均分配、垂直平均分配以及高(宽)度自动相等e.g.。导入导出功能:把当前的点、线、面文件属性导出到EXCEL表格或者txt文件;导入属性;以及参数与属性之间的转换;连接属性(xls&WB);DBF 转表格WB。表格数据投影:投影EXCEL表的坐标数据到MapGis中,可以投影选中的部分数据,亦可以投影表格的全部数据。距离角度量算:即显图上距离,总长度,直线角度。距离角度修改:线按长度、角度修改。面积量算:量算面积。超级拷贝/粘贴:可以在不同工程之间、不同文件中、异步文件中,不同位置可以自由复制粘贴。角度阵列复制:角度阵列复制点、线、区(区功能暂未完成)。插入/保存图签:插入系统图签和自定义图签。保存自定义图签。Excel与Mapgis互转:Excel的线和数据转到MapGis

用Section切剖面图 - 副本

用Section切剖面图 一、自动赋高程: 1、单独打开地形等高线文件,并把其设为当前编辑文件; 2、执行菜单“剖面图\自动赋高程”; 3、在起点点鼠标左键不要松开鼠标,移鼠标到终点,松开鼠标左键(拖动操作); 4、弹开高程参数设置对话框,输入起始高程和高程增量,设置完数据后,点确定。(这里需注意的地方,如果地形是从高到低,那么设置为减少,如果是低到高,那么设置为增加。) 5、点确定 ..后,赋了高程的线将变为蓝色。 6、查看线的高程属性,有几种方法: A)执行菜单“剖面图\查看已赋属性线”或“恢复线颜色”。图中所有已赋高程值的线在刷新后,变成蓝色显示;这样就明显看出那些线是赋了高程值的,但不显示数值。 B)按住Ctrl然后鼠标指向地形线,将会显示线的高程数据 ....,没有赋值的线不显示任何内容。 C)执行菜单“剖面图\查看属性数据”。此命令可查看点线区的属性数据。选择线文件的高程字段,返回即可查看线的高程值。建议此功能不常用时关闭。仍然执行此功能,不选择任何选项即可关闭。 优点:等高线赋值比起用MapGis的原始方法赋值,不需要事先人工建立线的高程字段,省时省事。 二、读取地形数据: 注意问题: 1、读取地形数据有3种方法。直接画线;定点;选(折)线读取。 2、剖面方位为0~180度,当剖面方位为180度时会自动调整为0度。 3、设置基本数据时,请注意设置地形比例尺和剖面比例尺,不然会出现剖面变形。 操作步骤:

1、执行菜单“剖面图\读取地形数据(或者定点读取数据)”。 2、三种方法如下: A)拉线读取:在勘探线起点处点鼠标左键,按住左键不放,移到鼠标到勘探线终点处,松开鼠标左键==> 弹出选择属性字段对话框,用默认高程,确定后弹出存储地形数据成功的提示。此时会在地形线上出现红线,这就是你将画剖面的线。 B)定点读取:在弹出的定点读取地形数据对话框中,点击起点拾取点按钮,然后在图上点勘探线起点处,返回对话框后,再点击终点拾取点按钮,然后在图上点勘探线终点后返回对话框,点应用后(弹出选择属性字段对话框)……,会在地形线上出现红线。 C)选(折)线读取:点击所需的(折)线即可读取数据。……(步骤同上) 3、出现设置基本数据对话框,(图签设置请看对话框右上侧说明)设置基本数据后,点确定。[未先设置图签则会在选择读取方法后弹出,否则不会弹出] 4、这时候会在地形线图上出现一条红线,就是你将画剖面的线。 三、读取钻孔、探槽数据: 注意问题: 1、如果前面有输入钻孔或探槽数据,再增加钻孔或探槽时,会出现询问是否清除已存在的钻孔/探槽数据对话框。 2、对于探槽与剖面线与相交的现象,需要先量取与剖面线相交的探槽长度(转换成实际长度),并且在读取数据的时候点击相交处,输入此相交段的长度(实际值)。 读取钻孔数据操作步骤: 1、执行菜单“剖面图\剖面信息\读取钻孔数据”。 在钻孔的位置点击一下,会在左上角弹出钻孔数据输入悬浮对话框。 坐标会自动读取。孔深单位为实际孔深米。倾角90°即为直孔,非直孔者需填写倾角和方位角。 2、点存储,就会存储这个钻孔的数据,如果还有其他钻孔需要输入,就继续在另外一个钻孔位置处点击一下,输入数据,点存储。在完成所有钻孔数据读取后,就点退出。

如何看建筑施工图(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

如何看建筑施工图(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 1 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 1。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 结构设计第一步就是看懂建筑施工图,建筑专业是整个建筑物设计的龙头,没有建筑设计其他专业也就谈不上设计了,所以看懂建筑施工图就显得格外重要。大体上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部分:图纸目录,门窗表,建筑设计总说明,一层~屋顶的平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东立面图,西立面图,剖面图(视情况,有多个),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图,楼梯大样图(视功能可能有多个楼梯及电梯)。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必须认真严谨的把建筑图理一遍,不懂的地方需要向建筑及建筑图上涉及的其他专业请建,要做到绝对明了建筑的设计构思和意图。 2。图纸目录及门窗表 图纸目录是了解整个建筑设计整体情况的目录,从其中可以明了图纸数量及出图大小和工程号还有建筑单位及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如果图纸目录与实际图纸有出入,必须与建筑核对情况。门窗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就是门窗编号以及门窗尺寸及做法,这对大家在结构中计算荷载是必不可少的。 3。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总说明对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总说明中会提到很多做法及许多结构设计中要使用的数据,比如:建筑物所处位

置(结构中用以确定设防列度及风载雪载),黄海标高(用以计算基础大小及埋深桩顶标高等,没有黄海标高,施工中根本无法施工),墙体做法地面做法楼面做法...等等做法(用以确定各部分荷载),总之看建筑设计说明时不能草率,这是结构设计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就比较直观了,主要信息就是柱网布置及每层房间功能墙体布置门窗布置楼梯位置等。而一层平面图在进行上部结构建模中是不需要的(有架空层及地下室等除外),一层平面图是在做基础时使用,至于如何真正的做结构设计本文不详述,这里只讲如何看建筑施工图。作为结构设计师在看平面图的同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柱网布置是否合理,不当之处应该讲出理由说服建筑修改,通常不影响建筑功能及使用效果上的修改,建筑也是会同意修改的,如果建筑不改那就只有哭哭再看图(人家是老大,没办法的...),看建筑平面图,了解了各部分建筑功能,基本上结构上的活荷载取值心中就大致有值了,了解了柱网及墙体门窗的布置,柱截面大小梁高以及梁的布置也差不多有数了,反正有墙的下面一定有梁,除非是甲方自理的隔断,轻质墙也最好是立在梁上.值得一提的是,注意看屋面平面图,通常现代建筑为了外立面的效果,都有层面构架,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的理解建筑的构思必要的时候咨询建筑或索要装饰效果图,力求使自己明白整个构架的三维形成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不会出错..另外,层面是结构找坡还是建筑找坡也需要了解清楚.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包含的图纸信息该如何看

01 建筑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的图线

5.表示阳台、雨蓬、台阶、斜坡、烟道、通风道、管井、消防梯、雨水管、散水、排水沟、花池等位置及尺寸。 6.画出室内设备,如卫生器具、水池、工作台、隔断及重要设备的位置、形状。7.表示地下室、地坑、地沟、墙上预留洞、高窗等位置尺寸。 8.在底层平面图上还应该画出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及编号 9.标注有关部位的详图索引符号。 10.底层平面图左下方或右下方画出指北针。 11.屋顶平面图上一般应表示出:女儿墙、檐沟、屋面坡度、分水线与雨水口、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天窗、上人孔、消防梯及其它构筑物、索引符号等。 施工图常用符号图例大全请参考↓↓↓ 很实用的施工图常用符号及图例大全 四、建筑平面图的识读 (一)底层平面图的识读 1.了解平面图的图名、比例。 2.了解建筑的朝向。 3.了解建筑的平面布置。 4.了解建筑平面图上的尺寸。 建筑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未经装饰的结构表面尺寸。 建筑占地面积为首层外墙外边线所包围的面积。

平面面积利用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 5.了解建筑中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 尺寸等内容。 建筑立面图 一、立面图的形成、用途与命名方式 在与建筑立面平行的铅直投影面上所做的正投影图称为建筑立面图,简称立面图。立面图主要反映房屋各部位的高度、外貌和装修要求,是建筑外装修的主要依据。 立面图的命名方式有三种: 1、用朝向命名:建筑物的某个立面面向那个方向,就称为那个方向的立面图。 2、按外貌特征命名:将建筑物反映主要出入口或比较显著地反映外貌特征的那一面称为正立面图,其余立面图依次为背立面图、左立面图和右立面图。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全方位看懂图纸

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全方位看懂图纸 01 建筑平面图 一、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和用途 1、建筑平面图的形成 建筑平面图是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沿略高于窗台的位置剖切房屋,移去上面部分,剩余部分向水平面做正投影,所得的水平剖面图,称为建筑平面图,简称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表达的内容 建筑平面图反映新建建筑的平面形状、房间的位置、大小、相互关系、墙体的位置、厚度、材料、柱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大小,门窗的位置及类型。 3、建筑平面图的用途 是施工放线、砌墙、安装门窗、室内外装修及编制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图纸。 二、建筑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1、建筑平面图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房屋有几层,就应画几个平面图,并在图的下方注写相应的图名。由于多(高)层房屋其中间层构造、布置情况基本相同,画一个平面图即可。 2、建筑平面图的图线 平面图实质上是剖面图,被剖切平面剖切到的墙、柱等轮廓线用粗实线表示。未被剖切到的部分如室外台阶、散水、楼梯以及尺寸线等用细实线表示。门的开启线用细实线表示。 3、建筑平面图的比例 建筑平面图常用的比例是1:50、1:100或1:200。其中1:100使用最多。三、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表示所有轴线及其编号、以及墙、柱、墩的位置、尺寸。

2.表示出所有房间的名称及其门窗的位置、编号、与大小。 3.注出室内外的有关尺寸及室内楼地面的标高。 4.表示电梯、楼梯的位置及楼梯上下行方向及主要尺寸。 5.表示阳台、雨蓬、台阶、斜坡、烟道、通风道、管井、消防梯、雨水管、散水、排水沟、花池等位置及尺寸。 6.画出室内设备,如卫生器具、水池、工作台、隔断及重要设备的位置、形状。7.表示地下室、地坑、地沟、墙上预留洞、高窗等位置尺寸。 8.在底层平面图上还应该画出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及编号 9.标注有关部位的详图索引符号。 10.底层平面图左下方或右下方画出指北针。 11.屋顶平面图上一般应表示出:女儿墙、檐沟、屋面坡度、分水线与雨水口、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天窗、上人孔、消防梯及其它构筑物、索引符号等。施工图常用符号图例大全请参考↓↓↓ 很实用的施工图常用符号及图例大全 四、建筑平面图的识读 (一)底层平面图的识读 1.了解平面图的图名、比例。 2.了解建筑的朝向。 3.了解建筑的平面布置。 4.了解建筑平面图上的尺寸。 建筑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未经装饰的结构表面尺寸。 建筑占地面积为首层外墙外边线所包围的面积。 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总和。 建筑面积是指各层建筑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平面面积利用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 5.了解建筑中各组成部分的标高情况。

什么是立面图什么是剖面图

立面图就是把建筑的立面用水平投影的方式画出的图形,主要应表示的内容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要选择绘制代表性的立面。 剖面图是用剖切平面在建筑平面图的横向或纵向沿建筑物的主要入口,窗洞口,楼梯等位置上将建筑物假想的垂直剖开,然后移去不需要的部分,再把剩余的部分按某一水平方向进行投影而绘制的图形,主要是反映建筑内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这是立面和平面无法表达清楚的. 截面图就是截取某一面的详图! 立面图主要要表达清楚以下内容: 1.两端轴线编号,立面转折较复杂时可用展开立面表示,但应准确注明转角处的轴线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勒脚、门窗、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以及关键控制标高的标注等;外墙的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或高度尺寸(宽X高X深及定位关系尺寸); 3.平、剖面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等的标高或高度; 4.在平面图上表达不清的窗编号; 5.各部分装饰用料名称或代号,构造节点详图索引; 6.图纸名称、比例; 7.各个方向的立面应绘齐全,但差异小、左右对称的立面或部分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简略;内部院落或看不到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若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时,则需单独绘出。 剖面图主要要表达清楚以下内容: 1.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建筑空间局部不同处以及平面、立面均表达不清的部位,可绘制局部剖面。 2.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3.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各层楼板、夹层、平台、吊顶、屋架、屋顶、天窗、挡风板、檐口、女儿墙、爬梯、门、窗、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雨篷、洞口及其他装修等可见的内容; 4.高度尺寸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层间高度、室内外高差、女儿墙高度、总高度;内部尺寸:地坑(沟)深度、隔断、内窗、洞口、平台、等; 5.标高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标高,如地面、楼面(含地下室)、平台、吊顶、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高出屋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屋面特殊构件等的标高,室外地面标高; 6.节点构造详图索引号; 7.图纸名称、比例。

CAD切剖面软件步骤

CAD切剖面实用 - 一切剖面小程序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大家经常会利用地形图来切一些剖面。如果我们不想安装cass的话,那么可以用“L工具”这个小程序。用它切剖面不仅快,而且切出的图比较美观,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序的全名是:“L工具(CAD切剖面、CAD计算器、CAD赤平投影) v2.31”。程序除了增删点,控制成图比例、光滑度等,它最大优点是可以把输入的高程数据保存。试想在切一条很长的剖面时,如果中途断电,那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切到一半时想休息下,便可以把数据保存后,下次再加载数据就可以继续切了。它的操作十分简单。使用时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运行AUTOCAD,在命令行输入“AP”,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DVB文件,如“LPM080309.dvb”,然后加载。 2、加载完毕,CAD界面出现菜单“L工具”。 3、打开CAD文件,如“示例.dwg”。 4、选择菜单“L工具-L剖面”,出现软件界面如图。

5、设置平面图比例尺,(注:该平面图比例尺数值为CAD图面长度与地形实际长度的比值),如果图层较复杂,可选择部分图层,以减少多余的数据。然后选择“采集交点”,进入CAD界面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折线),程序自动采集数据完毕。 6、出现修改数据对话框。

7、检查并修改各个交点的高程值,可拉长界面以便显示更多的数据;如果平面图等高线没有附值,必须一一输入。可选择“增量”输入增量值,如等高线高程差,自动计算当前高程值(即前一个交点值与增量值的和),输入高程值后,按“ESC”键可取消输入;可加入注释(程序设置了四个快捷代码:J—建筑、L—公路、Z—钻孔、K—陡坎);如果为多余交点可双击删除栏或按“DEL”键;如果少点,可选择加点。 8、选择“成图”,出现输出对话框。

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

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 1.断面图又称截面图,它是形体被剖切后仅画出断面的正投影图。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在于:断面图只画出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的断面图形,至于剖切后按投射方向可能见到的形体其他部分的轮廓线的投影则不必画出。而剖视图除画出断面的投影外,还应画出在投射方向所能见到部分的投影。显然,断面图包含在剖视图之中。 断面图、其他表达方法 cad技术交流群:44072766 一、知识要点 1.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2)断面图的种类(移出断面、重合断面) 2.其他表达方法(一) (1)局部放大图 (2)规定画法 二、教学设计 断面图一定要讲清与剖视图的区别和共同点,断面图的应用场合。 掌握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标注,会根据不同机件和场合灵活应用这些方法。 简化画法的内容比较多,而且还很杂乱,在教材中有许多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介绍,教学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现场生产的需要、学生作业涉及到的表达方法有选择的讲解,没有介绍的内容今后在工作中若遇到相关内容可查书或国家标准,因此,如何查阅相关手册,大家从现在要引起重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断面图的画法、应用场合。 难点: 局部放大图、各种规定画法。 四、课前准备

准备两种断面图的机件模型或实物,尽可能多的收集现场的采用各种规定画法的生产图纸或实物。 熟悉课件、模型、机件、图纸。 五、教学内容 (一)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断面图主要用来表示机件断面的形状。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如图6—35所示。 图6—35 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2.断面图的分类 (1)移出断面图 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画在视图的的外面,尽量配置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一般情况下只须画出断面的形状,但是,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曲面形成的孔或凹槽时,此孔或凹槽按剖视画,或当断面为不闭合图形时,要将图形画成闭合的图形。 完整的剖面标记三部分组成:粗短线表示剖切位置,箭头表示投影方向,拉丁字母表示断面图名称。当移出断面图配置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可省略字母;当图形对称(向左或向右投影得到的图形完全相同)时,可省略箭头;当移出断面图配置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且图形对称时,可不加任何标记,如图6—36所示。

建筑立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的形成以及图示方法

建筑立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的形成以及图示方法 要将一幢房屋的全貌包括内外形状结构完整表达清楚,根据正投影原理,按建筑图样的规定画法,通常要画出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和建筑剖面图,对于要进一步表达清楚的细节部分还要画出建筑详图。现以图5-1所示传达室为例介绍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的形成以及图示方法。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形成 一、平面图 为了表达房屋建筑的平面形状、大小和布置,假想用一水平面经过门窗洞将房屋剖开,移去上部,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剖面图,称为建筑平面图,简称平面图。如果是楼房,沿底层剖开所得剖面图称底层平面图,沿二层、三层……剖开所得的剖面图称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 二、立面图

为了反映房屋的外形、高度,在与房屋立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作出房屋的正投影图,称为建筑立面图,简称立面图。图5-1中所画出的是从房屋的正面由前向后投射的正立面图。如果房屋四个方向立面的形状不同,则要画出左、右侧立面图和背立面图。立面图的名称也可按房屋的朝向分别称为东立面图、南立面图、西立面图和北立面图,还可按房屋两端轴线的编号来命名,如①~③立面图、A~C立面图。 三、剖面图 为表明房屋内部垂直方向的主要结构,假想用侧平面或正平面将房屋垂直剖开,移去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把余下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投影图,称为建筑剖面图,简称剖面图,根据房屋的复杂程度,剖面图可绘制一个或多个。图5-1中是按平面图中剖切符号所示的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作出的1-1剖面图 第四讲建筑立面图 ?一、立面图的形成、用途与命名方式 在与建筑立面平行的铅直投影面上所做的正投影图称为建筑立面图,简称立面图 立面图主要反映房屋各部位的高度、外貌和装修要求,是建筑外装修的主要依据。 立面图的命名方式有三种 (1)用朝向命名:建筑物的某个立面面向那个方向,就称为那个方向的立面图 (2)按外貌特征命名:将建筑物反映主要出入口或比较显著地反映外貌特征的那一面称为正立面图,其余立面图依次为背立面图、左立面图和右立面图。 (3)用建筑平面图中的首尾轴线命名:按照观察者面向建筑物从左到右的轴线顺序命名 施工图中这三种命名方式都可使用,但每套施工图只能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命名。

剖面图同断面图及区别

剖面图同断面图的区别 剖面图,是指剖开后除切面外,还有所指方向实物的投影,为了把剖面图和一般视图明显地区分开来,在物体被平面剖切到的表面的轮廓线比一般轮廓线画的粗一些。(在平面图上除了画出剖切的位置,还要画上观察的方向。)而截面图仅指所截开部分的投影,其形状只表示被切零件。 剖面图是剖开了之后向某一个方向的投影,向这个方向看去能看到的部分都要画。断面图只用画剖的那一个平面,能看到但没剖到的部分都不要。 具体点就是: 立面图就是把建筑的立面用水平投影的方式画出的图形,主要应表示的内容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要选择绘制代表性的立面。剖面图是用剖切平面在建筑平面图的横向或纵向沿建筑物的主要入口,窗洞口,楼梯等位置上将建筑物假想的垂直剖开,然后移去不需要的部分,再把剩余的部分按某一水平方向进行投影而绘制的图形,主要是反映建筑内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这是立面和平面无法表达清楚的. 截面图就是截取某一面的详图! 立面图主要要表达清楚以下内容: 1.两端轴线编号,立面转折较复杂时可用展开立面表示,但应准确注明转角处的轴线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阳台、栏

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勒脚、门窗、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以及关键控制标高的标注等;外墙的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或高度尺寸(宽X高X深及定位关系尺寸); 3.平、剖面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等的标高或高度; 4.在平面图上表达不清的窗编号; 5.各部分装饰用料名称或代号,构造节点详图索引; 6.图纸名称、比例; 7.各个方向的立面应绘齐全,但差异小、左右对称的立面或部分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简略;内部院落或看不到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若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时,则需单独绘出。 剖面图主要要表达清楚以下内容: 1.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建筑空间局部不同处以及平面、立面均表达不清的部位,可绘制局部剖面。 2.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3.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各层楼板、夹层、平台、吊顶、屋架、屋顶、天窗、挡风板、檐口、女儿墙、爬梯、门、窗、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雨篷、洞口及其他装修等可见的内容; 4.高度尺寸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层间高度、室内外

干货!告诉你详细的剖面图绘图方法和步骤

干货!告诉你详细的剖面图绘图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制图7步: 01、分析图纸 剖面图首先要进行分析,分析已知条件和图纸,方便进行体块的拆解,接下来才能开始进 入绘制阶段。 02、定位 绘制从定位开始,所有绘制出来的图样,都需要对它们进行定位定样,所以我们需要去寻 找一个基座。 03、画轮廓 接下来我们需要绘制一个轮廓,大框架,针对的是结构的梁板柱的基本轮廓 04、建筑构配件 下面我们需要补充建筑构配件,一方面的剖切到建筑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我们剖切方向上 看到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补充绘制。 05、标注索引 这些完成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标注索引定位,涉及到标高,标注,尺寸标注,图名,详图 索引,文字标注等。 06、完善图纸 图号、图名和目录,图框也要选择合适的比例。 07、图纸自审 最后就是要进行自检,需要考虑图纸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完整清晰,对应其他图纸来说,信息是否相同,尤其需要关注,轴号是否对应,图号和目录是否对应,包括图面上对应的 标高,尺寸是否一致,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自检。 下面,我们展开来讲: 第一步,我们需要分析下,所剖切的位置具体特征是什么? 1、首先,我们从方案手上拿到的图纸里面,会有立面、平面、也又简单的剖面图;在你 绘制剖面时,是与立面以及平面是相互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依据图示案例,首先你需要解决的是,室内外空间和竖向交通之间的关系,以及转折剖处,室内空间和阳台内外的关系;出入口和立面对应有一个线脚的处理和门头的设计;这些都 是我们绘制剖面图的依据,有些地方是可以直接引用的。封闭阳台的上的线脚处理,以及 坡屋面到檐口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这些同时也是墙身大样的设计基础。

如何使用AutoCAD2004编制图切剖面图

2007年24卷 第2期(总第91期)贵 州 地 质 G U I Z HOU GE OLOGY Vol124No12(Tol191)2007 如何使用Aut oCAD2004编制图切剖面图 张 凯,何 英 (中国黄金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MAPGI S和Aut oCAD2004是地质勘查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数字制图软件,二者各有优劣。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APGI S制作完成的地形地质图上,利用Aut oCAD2004制图程序完成图切剖面图编制的方法。 [关键词]数字制图;剖面图;标注 [中图分类号]TP30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7)01-0161-04 MAPGI S和Aut oCAD2004是国土资源部们、地质勘查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制图软件。MAPGI S是基于GI S平台,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和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在数字制图方面MAPGI S以其具有的矢量追踪功能,使其在曲线绘制、色块填充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Aut oCAD系列则以其丰富的绘图命令、强大的编辑功能、可视的量化指标和友好的用户界面,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 1 操作步骤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制或勘查设计的编制中,都会涉及到区域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剖面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几类基础图件的编制。利用MAPGI S绘制地形地质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面对众多的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剖面图),包括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往往会面对大量数据处理的工作。这时利用MAPGI S进行编制就显得较为繁复和困难,传统的方法则是利用手工的方式获得大量的数据,再进行数字成图或进行扫描后再数字化,这样一来无论是在获得数据的精度,还是在成图效率上都大大的打了折扣。 下面以一个地质勘查设计中的例子,向大家推荐一种在MAPGI S绘制的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结合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利用Aut oCAD 2004编制图切剖面图的简单方法。 步骤一:将MAPGI S绘制完成的地形地质图转成Aut oCAD2004格式。在Aut oCAD2004中将其打开。新建标注样式或将其精度修改为小数点后两位;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将计曲线所在图层改变颜色,使其与首曲线明显区分;新建勘探线图层,选择好地质剖面线,或按照选择好的勘探间距在需要布置工程的地段布置好勘探线,(这一步骤也可在MAPGI S中完成);利用单行文字输入工具(快捷方式为DT)将所切勘探线通过的计曲线的高程一一标明。 步骤二:旋转图形。在工具栏中选择角度标注工具测量好勘探线的方位(角度)后,以所切勘探线的起点为起点将整幅图形旋转至勘探线保持在水平位置。(如图1),如不进行旋转,则在步骤三中使用对齐标注工具,但读取数据时会显得不符合阅读习惯。 步骤三:获得地形数据。启用对象捕捉,在设置对话框中钩选端点、最近点、交点,这样可使标注产生的数据更为精确。曲线类线型尚不能在MAPGI S和Aut oCAD中实现完全的转换,在所绘制的曲线中表现为“棍”状,而不是线状。如能在基于Aut oCAD绘制的图形中进行操作, ? 1 6 1 ? 3[收稿日期]2007-03-19 [改回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张凯(1968-),男,助理地质工程师,曾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现从事黄金地质勘查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