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对称现象 说课稿

轴对称现象 说课稿

轴对称现象 说课稿
轴对称现象 说课稿

轴对称现象

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数学思考】懂得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特征,并能作出轴对称图形,能建立清晰的数学模型.

【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体验轴对称的性质.

【情感态度】欣赏现实生活中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教学方法与手段

初一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的印象还停留在具体、直观上。因而我采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直观教学,加强对学生直觉的培养。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实例导入、动手探索、实际设计等环节,使学生亲身参与轴对称的认识、制作、比较等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在发现探索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培养其观察、思考、发现、概括、归纳、创新能力,进一步了解学习几何知识,达到其真正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实例引入、导出概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大蝴蝶的照片。

教师提问:美吗?美在哪里啊?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2.教师现场出示实物展示:风筝、剪刀、树叶、剪纸等

教师现场出示幻灯片(如下)

投影演示:

1.京剧脸谱

2.交通标志

=

3.剪纸艺术 4.车标设计

5.国旗欣赏

6.实物图案

摩洛哥英国肯尼亚

同学们,通过上面几组图形的观察:你发现上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1】动手折一折

【活动指令】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学具(即一个图形),同学们,你们是否能够将这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活动形式】每6人一组,动手折,然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起对折重合这个概念)

【学生活动2】笔尖扎纸活动

【活动指令】请取出一张白纸对折、用你的笔尖在纸

上扎出如幻灯片左侧所示的图形,然后打开,观察,

位于直线两旁的部分有什么样的关系?

【活动形式】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并与同伴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同组成员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以上的观察和操作过程,你能给出轴对称图形的直观描述吗?(让学生充分表述后,老师总结)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让学生边听边观察图片)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强化两个重要注意点:

(1)一个图形(2)对称轴是直线。】

乘胜追击、巩固新知。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教师趁热打铁,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及时练习。

(1)首先让学生辨认26个英文大写字母,数字、汉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如W、A、Z、F、M、N、0、4、8、5、中、田等等。

【设计意图】选择此部分内容作为突破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简单的,他们熟知的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文字当中也有对称美,与此同时根据近几天全国各地的中考题的汇编分析,轴对称图形的考点也通常会涉及到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汉字的对称性,因而设计这个练习环节是重要的,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进而加深印象、达到训练的目的。

(2)活动:你来提问我解释。

【活动设计】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称的实例,然后另外一组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学生活动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够丰富学生对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事物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学生的解释,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去理解概念的本质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3)活动:下面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出下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用学具折一折,并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任意梯形 等腰梯形 圆

研究报告: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等腰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任意 梯形 等腰 梯形 圆

对称

轴的

条数

这样,通过学生先动手折图形,再动笔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而顺利完全例题,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也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它能沿几条直线对折,就会有几条对称轴。

【乘胜追击、对比发现,探索成轴对称的概念】

学生活动

【活动指令】1.取一张纸 2.将纸对折、压平;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 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

【教师提问】刚才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之后左右两边能够重合,但是上面的两组图形中是几个图形呢? 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又是什么关系呢?【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 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这个活动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和理解,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思考折痕两侧图案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加深理解成轴对称的概念,为什么有这种关系,与同桌进行交流)

知识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关系:【幻灯片出示图片】

相同点 都是沿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

不同点

轴对称图形是个图形

轴对称是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综合练习、巩固应用、课外拓展

【考题1】(2010四川)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通过这道题的设计、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的运用轴对称的概念去辨别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会对2、3、4三幅图给出不同的结论,通过让学生质疑、对比、发现、进一步的回归轴对称的概念、理解概念的本质,进而辨别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考题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通过这样交通标示和银行标志的两道习题的训练,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加深轴对称的概念以及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环节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设计目的】同学们畅所欲言,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归纳、整理、深化和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环节六】布置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体现其优美的一面,请你利用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条线段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赋予它合适、有趣的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布置,可以使层次的学生都有所为,能够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