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2013年考博真题试卷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2013年考博真题试卷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2013年考博真题试卷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重庆医科大学

201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临床检验诊断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全英文)

1.epigenetics

第1页共1页

重庆医科大学历年病理学考博试题

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病理学考博试题 来源:互联网划词:关闭划词收藏 1、名词解释 biophy老化早期肝癌异位激素肿瘤肾病综合症(英文)调理素和调理化Burkitts淋巴瘤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假幽门腺化生 2、简答题 急性坏死性肝炎和亚急性坏死性肝炎的病理形态变化区别 肝硬化腹水病人大量抽取腹水后会出现什么反应,机制如何? 什么是肉芽组织,在损伤反应中的作用 写出5种COPD疾病,并说明其引起肺心病的的病理机制 调亡和坏死的病因和组织学改变的区别 3、问答题 以胃癌为例,说明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及其病理机制 解:(每题2分) 肠上皮化生、减压病、脂性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霍奇金淋巴瘤 (英文)交界性肿瘤、上皮内瘤变、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永久细胞、代偿性肥大 简答:(每题5分) 1、白细胞吞噬的过程及机制 2、羊水栓塞的病因、发病机制、引起猝死的原因 3、凋亡和坏死的区别 4、良、恶性高血压的区别 5、克隆恩病的肉眼和镜下表现 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7、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8、肿瘤异型性的形态学表现 论述: 1、说出至少五种可引起便血的疾病,并叙述其病变 2、男。56岁,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说出至少五种可能的疾病,并叙述其病变 3、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 4、某人被枪弹伤及右胸至肋骨,说出可能引起的病变,转归及结局(这个记得不太准了) 1、arteriolosclerosis 2、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3、autopsy; 4、bridging necrosis; 5、pulmonary carnification 6、red neuron; 二、填空: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国家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孔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 A.马克思 B.孔德

2011年各类统计学硕士点汇总

2011年各类统计学硕士点汇总 学科门类 ·020208 统计学·027000 统计学·071400 统计学·077901 流行病与卫 生统计学·100401 流行病与卫 生统计学 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64个 ·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 ·广东商学院·贵州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原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兰州商学院·辽宁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深圳大学 ·石河子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 经济学-统计学-统计学11个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理学-统计学-统计学8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学 水污染案例讨论

案例1 三大污染源加重地下水污染 据报道,我国地下水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其中许多被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和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历年累计垃圾已达720亿t,占地5.4m3,全国大部分城市“垃圾围城”基本都是城市发展中一道奇特“风景”。有关部门航测时发现,北京市二、三环以外,面积在50m2以上的垃圾堆曾高达4000多个。在雨水的侵蚀冲刷下,垃圾堆里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逐渐渗到了地下水而造成污染。 调查发现,加油站也成为我国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大户”。全国建成的加油站点已超过10万座,仅北京市现有加油站就达1000多个,上海有地下油罐近6000个。这些加油站的储油罐,一般都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mm的地埋式储油罐,20年之内,一般都不会发生渗漏问题。但20年后,这些油罐由于生锈,往往开始漏油,从而成为地下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了解,美国现在已有40多万个加油站出现渗漏,加油站这一污染源已被作为美国最大的地下水污染源。我国还没有相关统计,但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都已接连出现过石油泄漏事故。 据调查,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一些大养殖场的农业污水,也在对我国城市地下水形成污染。银川市等个别城市,甚至将工业园区建到了城市的水源地上面。而一些工矿企业和大养殖场,受经济利益驱使,则将污水设法排入地下。问题 1. 那三大污染源对地下水构成威胁? 3. 地下水被污染后会有哪些不良后果?容易自净和修复吗? 案例2 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在水生食物链上出现了如下浓度变化:水(0.3μg/L)-浮游生物(30μg/kg)-小鱼(0.3mg/kg)-大鱼(3mg/kg)-水鸟(30mg/kg)。可以看出,尽管水体中DDT浓度只有0.3μg/L,最高营养级水鸟体内DDT的浓度已高达30mg/kg,与水体中DDT浓度比较,富集了10万倍。DDT对水环境的污染,

2008年中山大学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笔记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411744652.html, 1考研高分学姐总结出的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考研政治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在答题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法。在历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各位考研高人得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在经历考研并且成功之后,针对这类问题结合我的经历,我总结出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与大家分享。 题型1评价分析型 题型特点: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解题诀窍:对这种类型选择题,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1)如果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引文的理解,那么判断备选项是否正确并不是以这个备选项所显露的“事实”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备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2)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 题型2因果关系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411744652.html, 2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

重庆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 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疾病:机体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 以及内环境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诱因: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 ●低渗性脱水:失Na+大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高渗性脱水:失Na+小于失水,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脱水貌:低渗性脱水中,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间隙液体向血 管内转移,组织液减少,出现“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面容消瘦,婴幼儿前卤门凹陷”的症状。 ●脱水热:高渗性脱水中,由于细胞内脱水造成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散热 受到影响,使得机体体温升高。 ●水肿: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 ●凹陷性水肿:皮下组织积聚过多的液体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可有凹陷出现。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的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 ●超极化阻滞:急性低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 低的现象。 ●去极化阻滞:急性高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引起的兴奋性降低。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为38℃,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 ●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为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降低 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反常性的酸性尿:一般代谢性碱中毒尿液呈碱性,在低钾性碱中毒时,由于肾泌H+增 多,尿液呈酸性。 ●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过程。 ●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澄青紫色。 ●肠源性青紫:因进食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以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 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内生致热源(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够引起体温升高的 物质,本质是共同信息分子。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释放出能够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的 介质,包括正、负调节介质。 ●应激: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 反应。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应激源持续作用于机体,产生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 致内环境紊乱、疾病。

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doc

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更新:2018-11-24 11:34:12 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重庆医科大学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 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 在重庆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计划类型层次科类计划数中西医临床医学非定向本科文史25预防医学非定向本科文史10护理学非定向本科文史260中医学非定向本科文史30英语非定向本科文史20儿科学非定向本科文史20针灸推拿学非定向本科文史25临床医学非定向本科文史80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本科文史35康复治疗学非定向本科理工38中药学非定向本科理工36基础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0临床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360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1医学信息工程非定向本科理工22医学检验技术非定向本科理工26护理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43预防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本科理工25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本科理工28生物信息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5针灸推拿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6口腔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33精神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45中西医临床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2临床药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0儿科学非定向本科理工80麻醉学非定向本科理工110医学影像技术非定向本科理工28药学非定向本科理工5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本科理工28英语非定向本科理工7口腔医学技术非定向本科理工26药物制剂非定向本科理工26医学影像学非定向本科理工110法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2卫生检验与检疫非定向本科理工44应用统计学非定向本科理工24医学实验技术非定向本科理工18中医学非定向本科理工63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预防专业使用)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2011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2011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1年(下)版本 平时作业题、期末考试型及分值 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合计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交往 2、符号相互作用论 3、社会角色 4、初级社会群体 5、核心家庭 6、社会组织 7、越轨行为 8、集体行为 9、社区 10、城市化 11、人的社会化 12、社会控制 13、社会问题 14、社会保障 15、全面调查 16、家庭功能 17、主干家庭 18、历史循环论

19、趋同理论 二、填空题 1、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到“社会学”这一名词。他被尊称为“西方社会学之父”。 2、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称杜尔克姆)著有《自杀论》一书,他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利己的、利他的和(),用来说明社会潮流的不同变化对自杀率的影响程度。 3、霍斯曼是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这种理论将()视为商品,人们的相互活动是为了获得最高奖励。因此,人们在进行相互交往中,不会出现永远的赢家和输家。 4、现代主要社会流派有:结构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交换理论等。 5、马克思将人类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存、()、发展。 6、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7、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即是所谓的()。 8、一个人被迫中止某种角色,而将要承担的新角色与原角色截然不同的现象称之为()。 9、初级社会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是()。 10、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家庭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家庭规模()、家庭关系简单化,而它们斗鱼家庭成员数目的减少有关。 11、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有:()、目标、章程、领导体系、必要的物质基础。 12、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财富、()与权力。 13、科层制(也叫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

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复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四、论述 1.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治疗进展,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理解。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检查可作出诊断。根据受伤机制可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伸直型骨折主要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指征:1、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屈曲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手法与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则相同。复位后若极不稳定,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行切开复位或内固定。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常漏诊或错误诊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治 疗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复位后很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 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和髓外固定的选择。滑动髋螺钉在术中股骨骨折、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风险、再手术风险、随访期内残留髋部或大腿疼痛方面明显优于Gamma丁,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当。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 折,髓内和髓外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使用动髋螺钉固定不仅整体稳定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低成本,并发症也更少,有学者认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最好选择。随着2 孔和 3 孔动力髋螺钉的应用,髓外固定同样可做到小切口微创置入,另外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及反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认为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应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不仅创伤小,而且允许患者固定后早期负重,减少固定后并发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转子间骨折是近年来研究热点,2004年初推出的Gamma莊第一代Gamm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可以根据不同 的骨折类型,选择动态加压、静态加压、静态支撑,以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适用于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针对Gamm钉的不足AO/ASIF 设计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在增强骨折端防旋、抗拉及抗压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再骨折发生。在术中及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和二次固定风险方面股骨近端髓内钉都较Gamm钉有了明显改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可靠、创伤小,尤其对于粉碎的复杂型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股骨近端髓内钉不能对骨折端加压,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不建议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A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设计出螺旋刀片来实现抗旋转和加压功能,抗拔出力明显提高,固定牢靠,适用性广,可用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仅固定创伤更小、固定中出血更少,而且可更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植物,特别适用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 疏松、骨折粉碎、内科合并症较多、身体状况差的Evans in,W, V型不稳定型骨折。 3.小腿骨筋膜室间隔区综合症的诊断、治疗。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损伤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若不及时,可造成肢体残疾。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项目包括: ①患肢的疼痛情况, 患肢持续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 且进行性加重是本征的早期症状, 是筋膜室内组织缺血的重要表现。一般止痛药物无效。②患肢肿胀情况,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患肢明显肿胀,压痛,触诊可感室内张力极高。③感觉异常,可表现为患肢局部麻木感和异样感。④足趾情况,如患肢的足趾呈不自主的屈曲状,被动牵拉引起剧痛,是肌肉缺血的表现。对于小腿骨折病人,特别是闭合性骨折,应在给予脱水消肿抗炎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肢肿胀变化。如果临床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行下肢多普乐超声检查,以了 解下肢血管是否有损伤及回流障碍。有条件可以开展筋膜室压力测定,若压力》30mmHg应立即切开减压。(3)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积极诊治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外伤史,临床症状(患肢 的肿胀,疼痛等),阳性体征(如被动牵拉痛,皮肤感觉异常,末梢血运差等),软组织压测定及时正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 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重庆医科大学统计学

总体与样本: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性质的全部观察单位某一指标(或某些因素及结果)测量值的集合。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元素是否有限,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总体具有特定的分布特征及参数。样本:以某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具有足够数量、能反映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小概率事件与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是指发生概率P0.05的随机事件,小概率事件原理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或实验中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配对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是指将同质的受试对象随机分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的方法。配对设计是指将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对成对子,然后分别把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每对中的个体以不同处理,连续试验若干对,观察对子间的差别有无意义的方法。 Ⅰ类错误与Ⅱ类错误:假设检验中,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接原假设均有可能犯错。如拒绝了一个实际成立的原假设,所犯错误称为Ⅰ类错误,其概率记为α;如接受了一个实际不成立的原假设,所犯错误称为Ⅱ类错误,其概率记为β;当样本含量确定时,α越大,则β越小,反之,α越小,则β越大,如拟同时降低α与β,则需增大样本含量。 ?x±1.96S与?x±t0.05(v)·S?x:?x±1.96S:从正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含量较大时,观测值95%的被动范围。?x±t0.05(v)·S?x:利用小样本的样本均数与样本标准差估计某指标未知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置信区间) 标准差与标准误: 比较 内容 标准差标准误 意义表示单个观 测值对其均 数的离散程 度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 计算方法变量值的标 准差为S= 样本均数的标准 误为 S?x = 阳性结果的 标准差为S= 样本阳性率的标 准误为S p= 数值 大小 大小 用途描述:观测 值的变异范 围推断: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1)区别:资料要求:回归要求因变量Y在给定x=x0的条件下,服从正态分布;X是可以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一般称为Ⅰ型回归。相关要求两个变量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这种资料若进行回归分析称为Ⅱ型回归。可以计算两个回归方程。应用:相关分析主要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回归分析说明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不仅可以揭示变量x对变量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统计量:回归分析中主要统计量为截距a和回归系数b,相关分析统计量为相关系数r。回归系数有单位,相关系数无单位。(2)联系:r与b符号一致:对一组数据若同时计算r与b,它们的正负号是一致的。假设检验等价:对同一样本,r和b的假设检验得到的t值相等。(3)用回归解释相关:r的平方称为决定系数,r2=。 r与b: 比较 内容 b r 概念样本直线回归 系数样本直线相关系数 计算 公式 b= r= 统计意思当X变化一个 单位时Y的平 均改变的估计 值。B>0,Y随 X的增大而增 大;b<0,Y随 X增大而减小 具有直线关系 的两变量间相 关的密切程度 与相关方向。 r>0为正相关, r<0为负相关 资料条件双变量正态分 布,或Y为正 态分 双变量正态分 布 精密度与准确度:精确度:指对同一标本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测定值与平均测定值的接近程度,属于随机误差,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表示。此值愈小,说明测定方法重现性愈好。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于说明测定方法有无系统误差。一般采用回收试验,计算回收率度量其大小。回收率愈接近100%,则准确度愈高;当回收率偏离100%较大时,则测定方法存在系统误差。回收率=×100%。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为评价检测方法(包括仪器、试剂、操作等)可信赖程度的指标,其中以准确度为首要指标,当测定方法存在系统误差时,即使其精密度高,也不能采用此方法;当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差,其准确度也不会高。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一.硕士及本科 1999年 简答题:1Wylie分析法测量项目。 2Tweed三角意义,拔牙计划制定。 3正颌术前正畸目的。 4牙根吸收的原因、预防。 问答题:1M/F比率控制牙移动的类型? 2前牙支抗增加的方法? 3生长型评估、临床中生长型的意义? 1998年 简答题:1托槽粘结时近远中位置及角度有何意义? 2成人正畸特点? 3软组织侧貌,H线、S线、E线、H角、Z角的定点? 4矫治力强度与牙移动速度的关系? 问答题:1试述牙颌畸形引起TMD的病因? 2试述正畸治疗中怎样防止继发龋和牙周病? 3什么叫术前去代偿?术前正畸治疗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说明。 2004年考研复试 1.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及鉴别诊断(10) 2.与牙齿、颌骨发育有关的综合征?(10) 3.成人正畸的矫治特点(10) 4阻生尖牙可能的处理方式(5) 5错合的遗传证据?遗传因素经何种途径产生畸形?(15) 6SNA、SNB、ANB、SN-MP在错合诊治中的作用(20) 7英文题(不详) 8名词解释:正常合复发差动力支抗功能矫形治疗面部生长型控根外展弯箭头卡环过度矫治颏兜(10) 2003年考研复试 1.正常合的六个关键(10) 2.怎样判断生长发育状况(10) 3.替牙期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 4.Orthodontics-state of art,essence of science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25) Science 生理的基础上牙移动,不能过分唇倾或舌倾代偿,不能过分扩大牙弓,应尽量让牙在牙槽骨中处于正常位置。

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可进行功能矫形,而成人则不可,避免出现双重咬合等。 对于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考虑病人的关节问题,避免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改正却出现关节问题。对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预测其预后,顺应其生长发育及神经肌肉咀嚼系统的平衡。 Art 颜面美观,平衡,协调 5.骨性错合的矫治时机、方法和效果(25) 2000年考研 1试述牙阻力中心、旋转中心和牙移动类型的关系(10)Z21 2试述颌骨的生长旋转(10) 3正畸治疗拔牙应考虑的因素(10) 4安氏二类一(二?)分类错合的形态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10) 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 2001年 问答题: 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Ackerman-Proffit分类 3Proffit牙移动图Graber P3 4牙龄的Helman分期 5Leeway Space 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 7Bolton指数 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 2000年 概念:1生长区 2正常合 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 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 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 2006-4-16 考博 一、简答 1.ⅢA期是指颌骨发育的哪一期?适应症如何? 2.画图表示Proffit三圈图的内圈,并在X轴Y轴上表示出移动距离 3.下前牙拥挤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interproxomal enamel stripping的适应症 5.说明Z角、T角、H角的意义和正常值。

大肠黑变病21例临床镜检分析及预防保健

大肠黑变病21例临床镜检分析及预防保健 发表时间:2010-10-26T13:34:59.62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振喜杨建林鲁爱珍常淑红[导读] 结肠镜是检查大肠黑变病的有效方法,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更应该定期复查,预防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生。 王振喜杨建林鲁爱珍常淑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漯河 462300 [中图分类号]R5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8-0074-02 健大肠黑变病是指大肠黏膜色素沉着,引起非炎症性良性病变,原因未明属临床少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 [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5月~ 2009年5月进行肠镜检查2100例,结合病理切片共查出大肠黑变病2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患者来自本院门诊肠镜检查室,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切片明确诊断。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2~78岁,平均60岁。 临床症状:均有长期便秘史,左下腹胀痛,大便带粘液等症状,2例伴有肝硬化史。共同特点: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丸)﹑潘泻叶、大黄苏大片、果导片及中药等导泻剂半年以上。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肠镜检查前晚口服硫酸镁或甘露醇,中药泻法或附加清洁灌肠法性肠道准备,采用电子肠镜PentaxEC-3801F型系统检查。 2 结肠镜诊断结果 21例中病变多 位于近端累及右半结肠患者16例,5例为全结肠病变;13例肠镜进入回肠末端未见异常色泽。内镜下表现为黏膜色泽的改变,呈浅褐色、棕黑色、黑褐色或间加灰白色网状条纹,或花斑样弥漫分布于大肠黏膜上,部分色素颗粒状,血管纹理隐约可见或消失,视野反光减弱,显得暗淡,甚至黑暗无光。病理检查:21例均见色素沉着处黏膜固有层内有较多含色素颗粒的吞噬细胞,用银氨液染法检验,黑色素阳性反应。符合大肠黑变病的病例改变。8例伴有单发或多发性息肉,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或腺癌,部分上皮呈轻中度增生,有恶变可能,因此发现息肉及时给予摘除 [2] 。 3 讨论 大肠黑变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其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该病变发生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包括番泻叶、波希鼠李皮、芦荟、大黄等有关,这类药物含树脂性物质,在大肠内合成色素颗粒,沉着于固有层,被单核细胞吞噬而形成黑变,且黑变程度与服蒽醌类泻剂的时间及总量成正比 [3] 。大肠黑变病临床多认为由于饮食习惯不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排便不规律产生便秘;精神及肛周病变引起的便秘;其它临床疾病如妇科病中会阴下降综合征;外科病如直肠套叠等引起的排便困难。本文21例患者除黑病变外常伴有大肠息肉及癌的发生,故结肠镜检查应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病情。 4 预防保健 4.1采用科学的方法,除养成早睡早起,睡眠充足,精神也要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便秘不易形成,还要着重从生活调摄方面治疗便秘,培养正确的排便习惯;多喝水,多吃纤维素高的食品,如蔬菜水果,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燥热之品。 4.2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按摩腹部以辅助治疗。 4.3药物治疗:蒽醌类泻剂的滥用,停用蒽醌类泻剂,运用对大肠粘膜无刺激性的泻剂,如聚乙二醇4000等,必要时可使用胃肠动力药及有润肠作用的食物,一般3~ 12个月色素可消退。 4.4结肠镜是检查大肠黑变病的有效方法,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更应该定期复查,预防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生。参考文献 [1]孟荣贵,喻地洪。结直肠黑变病的病因探讨。肿瘤防治研究,1991;18(4):217 [2]何代文.大肠黑变病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3):316-317 [3]吴锡琛。大肠疾病的内镜表现。消化道内镜术。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19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约27%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 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共80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填空题:共60空,每空1分,共60分; 论述题:共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 环境与健康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 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7.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 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自净和转归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 4.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五) 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依据。 3.两种给水方式、水源选择的原则。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复 D.章太炎 1.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 A )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 D ) 1-42 A.马克思 B.德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营养、营养素、营养学以及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营养学领域的主要内容;了解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史及进展。 二、教学重点: 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思考题: 1、人体所需营养素包括哪些种类? 2、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第一篇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应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内容:必需氨基酸及种类,氨基酸吸收模式、参考蛋白、优质蛋白、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必要氮损失,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供给量和食物来源;脂肪酸分类和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及其生理功能,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人体能量消耗、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和供能百分比;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钙的生理功能,影响膳食钙吸收的因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锌、硒元素的生理功能;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命名;维生素A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视黄醇当量(RE)的概念;维生素D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维生素E生理功能;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2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要求熟悉以下内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概念;脂类的分类,甘油三酯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膳食脂类供给量和食物来源;碳水化物分类,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钙在体内分布形式;铁缺乏症;碘的生理功能,碘缺乏和过量,碘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锌的食物来源;硒缺乏;RE换算关系;烟酸、维生素B6、叶酸生理功能及缺乏症。需要了解的内容有:蛋白质、脂类以及碳水化物消化吸收和代谢;顺式和反式脂肪酸;铁在人体的分布及生理功能;铜、锰、钴、镍的生理功能;人体维生素营养水平评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人体能量消耗、碘缺乏和过量。 难点:氮平衡、视黄醇当量(RE)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实习、自修。 四、思考题: 1、如何正确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2、什么是必需脂肪酸?其生理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3、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各类食物营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INQ、成酸性和成碱性食品的概念,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和蛋类营养素质量特点及合理利用。熟悉各类食物主要营养成分。了解食品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