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矿工如何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矿工如何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矿工如何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矿工如何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意外灾害矿工如何自救互救

每个井下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危险,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够的,还必须熟练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为了达到矿工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措施,熟练地使用自救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并要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每个煤矿的领导者,应有计划地对所有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不能熟练地掌握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人员,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不允许下井工作。

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所以在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实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

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

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过滤式自救器实际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隔离式自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

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扳手,扯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须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鼻子。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用嘴呼吸。

井下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井下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井下人员一旦遇到或发现瓦斯爆炸时,需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其具体方法如下: (1)背向空气震动冲击波到来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暂时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造成内部烧伤。 (2)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身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3)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辨清方向,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退。撤退前要根据矿井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确定撤退的路线,尽量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短的避灾路线。 (4)尽快撤离灾区,到达新鲜空气的安全地点中。若巷道破坏严重或后路被堵出不去,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避难硐室、救生舱或支护较完整的安全地点躲避,等待救援。 2.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果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护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煤矿作业人员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自救器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或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发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时,应佩戴好自救器,积极疏通巷道,尽快撤退到新鲜空气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搭建临时简易避难硐室,等待救援,并利用好压风管、水管、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生存条件。 3.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排除,在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出灾区。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使用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如果爆炸造成冒顶,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设法撤到新鲜空气区域或救生舱;如果不能做到就应临时搭建避难简易硐室,静卧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采煤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出现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离中快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戴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应首先到避难硐室内避灾,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 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出现预兆时,必须迅速向外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井下发生火灾时,要抓住时机在火势较小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灭火工作。如果火势较大不能控制,要立即组织撤离,其间要注意科学自救互救,互相照应、互相帮助。

矿工自救应急方法

矿工自救应急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工自救应急方法第一节矿工自救与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一、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定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像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二、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

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四、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 第二节现场急救方法 一、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点。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煤矿井下发生某类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先到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若火势不大,可直接组织身边人员灭火(按电气火灾和非电气火灾灭火常识进行);若火灾范围大或火势太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灾区或躲避到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冒顶事故:如采掘工作面发现冒顶预兆而又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要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如紧靠巷邦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如独头巷道发生冒顶事故,被堵在冒顶区以里,首先要保证通风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呼吸,在工长或老工人带领下维护冒顶处顶板,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不断有人敲打管路、等待救援。 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首先要按避灾路线尽快撤到地面(如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以确保到达地面,也可在各采掘地点、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更换ZYX-120型自救器上井);当巷道被堵塞或因其他情况遇险人员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应进入避难硐室或救生舱躲避,等待救援。 井下自救器是用于在有毒危险场所逃离现场的呼吸防护用品,根据原理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和生氧式自救器两种,生氧式自救器又分为两种即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和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我公司现使用的自救器为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和ZYX-15/30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采掘面备有ZYX-120自救器)两种,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将逐步淘汰。佩戴生氧式自救器时,先用拇指扳起扳手、拉断封条、打开封口带,揭开外上壳扔掉、戴好头带(压缩氧自救器要逆时针旋转阀门、开启氧气瓶),拔掉口具塞、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紧咬口、夹紧鼻夹、用口呼吸,快速充足氧气并松开手,行走时要保持镇定、按避灾路线中速撤离危险区。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5342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井下事故的发生,往往在事故初期波及范围及危害程度都较小,这时是消灭事故,减少损失的有利时机。这时,现场人员要沉着冷静,根据事故情况尽可能利用现场条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抢救,将灾害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当灾情严重,现场所有遇险人员必须服从领导,组织起来,迅速撤离灾区,进行避灾自救。 1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 井下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报”的五字原则。 (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

矿工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矿工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概念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 施及方法。互救则是在有效的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二、矿工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重要意义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煤矿井下人员避灾与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要求 ⑴掌握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事故发生后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 ⑵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应急预案。 ⑶学会识别各种灾害的预兆,学会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 ⑷熟悉矿井的井下巷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和避灾硐室。 ⑸掌握避灾方法,每一个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并会使用自救器。 ⑹掌握抢救伤员的若干方法和现场急救的操作。 (二)自救与互救的行为原则 自救的行为原则是:及时报告、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矿工互救应遵守的原则(“三先三后”的原则)是: ⑴对窒息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⑵对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⑶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事故发生后的应对 煤矿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及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 灾区人员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 事故发生后,要准确地分析灾情: ⑴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根据事故的发生地点,通过分析,对灾害可能涉及的范围的危害程度作出判断。 ⑵根据事故的地点、性质结合巷道布置、通风系统、人员分布等现场有无并发和伴生其他灾害的可能性。 ⑶了解、掌握自己所在地点的安全条件及人员伤亡情况,判断现场有无进行抢救的手段和条件。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煤矿职工井下避灾井下事故的发生,往往在事故初期波及范围及危害程度都较小,这时是消灭事故,减少损失的有利时机。这时,现场人员要沉着冷静,根据事故情况尽可能利用现场条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抢救,将灾害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当灾情严重,现场所有遇险人员必须服从领导,组织起来,迅速撤离灾区,进行避灾自救。 1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 井下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报”的五字原则。 (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产安全时,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后捂住鼻、口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选择安全的、距离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灾区。

(4)躲: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发生事故灾害时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他方法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情及遇险人员情况等。 2井下主要事故中的避灾自救 2.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通常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响和连续的空气冲击,此时,现场或附近的人员不可惊慌,也不要乱跑乱叫,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听从统一指挥,采取正确方法,积极进行避灾自救与互救。 (1)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当位于下风侧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避灾路线,迅速进入新鲜风流区,离开灾区。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一、及时快速地通告灾情。井下透(突) 水事故一旦发生, 透(突) 水点附近作业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告知矿调度度和毗邻地区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所规定的撤退路线撤出. 如果有些透(突) 水事故涌水速度较慢, 利用快速的通讯方式及时通告井下作业人员撤退,可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首选逃生撤退路线。在突水初期,水势很猛,冲力很大,撤退人员一定要首先选择联接主、副井筒的大巷作为紧急逃生的首选路线。 三、确定临时避灾场所。如果在逃生撤退路线过程中发现退路已被透(突) 水隔断, 就要立即寻找井下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作为临时躲避场所, 并同时在撤退路线中和躲灾场所的轨道或水管上定时敲打发出求救信号。人员撤退向高处走或沿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 仅仅是一个有条件的选择, 决不应该是一个首选的逃生撤退路线。 四、利用防水闸门或防水墙分区隔断水源。如透(突) 水区已修建了防水闸门或防水墙时, 在作业人员撤出后, 要立即紧紧关闭水闸门或防水墙, 使透(突) 水水流被完全隔断。 五、启动所有排水设备, 加大排水能力。水泵房工作人员在接到透(突) 水事故报警后, 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 启动所有水泵, 把透(突) 出的水尽快排出. 在未接到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领导人的撤退命令之前, 绝对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六、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在井下躲避的生还人员, 一定要立

即启动积极主动的自救互救预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避灾空间保持必要的体力, 采取必要的自救互救措施, 心情平静, 适量呼吸, 禁止活动, 躺卧待救, 相互安慰,稳定情绪。 七、防止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透(突) 水后, 特别是老采空区的积水透出后, 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 如硫化氢或瓦斯等, 所以在避灾自救互救过程中要一定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地测科 2010年7月15日

矿工自救和互救参考文本

矿工自救和互救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工自救和互救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每个井下人员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够 的,还必须知道,并且要熟练地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 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 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 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互救是 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 法。为了达到矿工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工作人员 必须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熟练地使用自救 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 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 急救操作技术等。每个煤矿的领导者,应有计划地对所有 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不能熟练地掌握自救、互

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人员,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都不允许下井工作。 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具体做法是: 1.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 矿工自救设施自救器 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正式)和行动准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正式)和行动准则(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74-79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正式)和 行动准则(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1)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

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

矿井自救互救知识

矿井自救、互救知识1、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互救: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 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 的人员。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 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 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如果现场人员无 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或是其他地区也发生火灾,当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安全撤退。 2、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当冒落的煤、矸埋压住人时,不可惊慌,要在有经验的干部或老工人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顶 板及两帮情况,先由外向里进行临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顶 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埋在煤、矸下面的遇险者。抢救时要仔细分析遇险者的位置和被压情况,尽量不要破坏冒落矸 石的堆积状态,小心谨慎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矸搬开,救出伤员。救出伤员后及时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发生休克 时要及时予以抢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若垮面、冒顶将人员堵

在独头巷道内,被堵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混乱。要找安全 地点坐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自救。若冒顶面积较大,处理时间较长,被堵人员要静卧休息,减少氧气消耗。有压风管路时,可打开 阀门,放气供人呼吸。要注意节约使用矿灯、食物和水。若冒落的 煤和矸石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由老工人监视顶板,其 他人员采取轮流攉扒的方法进行自救,并间断性敲打金属物,发出 求救信号。 3、井下透水时的自救、互救:发现透水预兆,要立即向调度汇报,若是情况紧急,透水即将发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采取 果断措施,防止透水发生,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人员。水 害发生后,自救时应注意:撤退时要服从命令,不可慌乱,要注意 往高处走,并沿预定的避灾路线出井。位于透水点下方的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和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 管路等物,防止只呛水和溺水,奋勇用力闯过水头,借助管路、巷 道壁及其它物体,迅速撤往安全地点。当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无 法撤出时,应选择地势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地点,或上山独头 巷道暂时躲避。被堵在上山独头巷道内的人员,要有长时间被堵的 思想准备,要节约使用矿灯和食品,有规律地敲打金属器具,发出

矿工自救和互救

矿工白救和互救 每个井下人员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并且要熟练地掌握,怎样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白救和互救,使白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白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白己的方法。互救是在有效地进行白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为了达到矿工白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熟练地使用白救器,掌握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每个煤矿的领导者,应有计划地对所有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不能熟练地掌握白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人员,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都不允许下井工作。 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具体做法是: 1. 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 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 2.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 消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撤离时,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

矿工白救设施白救器 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白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白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过滤式白救器实际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隔离式白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白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 佩戴过滤式白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搬手,扯 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须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 鼻子。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用嘴呼吸。

最新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

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培训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 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的病人应该( A ) A 、先止血后搬运 B 、先送医院后处置 C 、先搬运后止血 2、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的病人应该(B)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固定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3、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该(A) A 、先复苏后搬运 B 、先送医院后处置 C 、搬运后复苏 4、冻僵病人复温最好的方法是(C) A、大量饮热茶、热酒 B、肌肉注射兴奋剂 C 、置于38 度——42 度温水浸泡 5、煤炭自燃时,使现场作业人员感觉头痛等不舒服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精神高度紧张 B 、气温升高 C 、氧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6、对于出血的工伤,必须( A )

A、先止血,后搬运 B、止血和搬运同时进行 C、先搬运、后止血 7、对(A )损伤的伤员,要严禁让其站起、坐立和行走。 A、脊柱B 、腹部C、头部 & (B)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 、面部B、脊柱C、头部 9、对触电后停止呼吸人员,应立即采用(A )进行抢救 A、人工呼吸法 B、清洗法 C、心脏按压法 10、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 A )搬运。 A 、硬板担架B、单人肩负法C、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11、对小腿支脉出血,止血带的部位应在(A ) A、大腿的中下1 3 B、大腿的中1 3 C、大腿上1. 3 B、作业规程 C、安全专篇 1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 )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B 、切断C、开关 13、对SQNO中毒者只能进行(A )人工呼吸。 A 、口对口 B 、仰卧压胸 C 、俯卧压背 14、发现井下人体触电时,要组织抢救,使触电者( C

矿工自救与互救安全技术(一)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矿工自救与互救安全技术 (一) (标准、気整、实用、可修改)

FS-QG-79646编号: 矿工自救与互救安全技术(一) Miner self-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safety tech no logy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矿工自救与互救安全技术 矿工自救与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 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 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

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于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 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

煤矿五大灾害应急避灾方法

煤矿五大灾害应急避灾方法 一、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避灾 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和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趴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和内脏。 3.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5.高温气浪和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中,并按照避灾线尽快逃离灾区。 6.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和自身安全。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住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呼救信号。 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的应急避灾 1.佩戴好自救器保护自己。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矿工要把自救器带在身上,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立即打开自救器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 2.寻找可避难的场所

矿工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可到矿井专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躲避。这时要把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以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 3.新鲜风流区域的职工主动正确参加救护工作。 (1)瓦斯突出事故波及范围比较大,如果灾区停电没有被水淹没的危险,应远距离切断电源。严禁任何人在瓦斯超限,有爆炸危险的现场停、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如灾区因停电有被淹危险时应加强通风,特别要加强电器设备处的通风,做到运转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2)在灾情之外的人员,发现突出事故发生后要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向领导或调度室报告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情况及其他情况,阻止不佩戴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灾区、对灾区内距离新鲜风流近的人员进行抢救时必须佩戴自救器。 三、突出时的避灾: 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调度室回报。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指挥,迅速撤离。 突水时,人员应撤离到上一个水平或地面。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安全退路上的指标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这些上山巷道必须与地面相通。 井下发生水灾之后,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在救护队员没有到达之前,应全部启动排水设备,关闭有关地区的水闸门。 有瓦斯喷出的地区,探谁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遇有瓦斯喷出时,要戴上自救器,防止中毒。工作地点还应设法加强通风,风机不准关闭。

矿工井下避灾的路线和方法

矿工井下避灾的线路与方法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与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与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与抗灾能力。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与行动准则 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1)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与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与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与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就是与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与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与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与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 (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千万不可过分地悲观与忧虑,更不能急躁盲动,冒险乱闯。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应静卧,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与空气消耗,借以延长待救时间。要树立获救脱险的信念,互相鼓励,统一意志,以旺盛的斗志与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坚持到安全脱险。 (3)加强安全防护。要密切注视事故的发展与避灾地点及其附近的烟气、风流、顶板、水情、温度的变化。当发现危及人员安全情况时,应就地取材构筑安全防护设施。如用支架、木料建防护挡板,防止冒落煤矸垮入避难硐室;用衣服、风帐堵住避难硐室的孔隙,或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环境中避灾时,要坚持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或自救器。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如发觉避灾地点条件恶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到附近的其它安全地点。离开原避难地点后,应在转移行进沿途设置明显指示标记,以便于救护队跟踪寻找。如因条件限制无法转移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 (5)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应在避难硐室外或所在地点附近,采取写字、遗留物品等方式,设置明显标志,为矿山救护队指示营救目标。在避灾地点,应用呼碱、敲击顶帮或金属物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与救护人员取得联系。如有可能,可寻找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尽快与井上下领导人通话。 (6)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在避灾地点听到救护人员的联络信号,或发现救护人员来到营救时,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可慌乱与过分激动,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以积极的配合。脱离灾区时,要听从救护人员的安排,保持良好的秩序,并注意自身与她人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3.矿工在灾区自救、互救的行动准则 (1)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必须及时正确地佩戴自救器,并严格制止不佩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工作或通过窒息区撤退。撤退时要根据灾害及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应措施。 (2)在受灾地点或撤退途中,发现受伤人员,只要她们一息尚存,就应组织有经验的同志积极进行抢救,并运送到安全地点。 (3)对于从灾区内营救出来的伤员,应妥善安置到安全地点,并根据伤情,就地取材,及时进行人工呼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一、过滤式自救器使用注意事项: (1)当在井下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预兆时,必须立即正确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不要等看到烟雾再佩戴。 (2)自救器必须佩戴到安全地方方可取下,切不可因感觉干热而取下。 (3)佩戴自救器脱险时,不要说话,必要时可用手势联系;而且不要跑,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 (4)防止途中碰掉鼻夹。万一碰掉鼻夹,要控制住不要用鼻孔呼吸,并迅速夹好鼻夹。 (5)佩戴自救器要操作迅速,准确到位。 (6)过滤式自救器只可做逃生使用,不能佩戴做其他工作。 二、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2)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抢救生还者,后抢救已死亡者;先抢救伤势较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者;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出血和骨折的伤工,先复舒、止血和固定,然后搬运”)。 (3)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

矿工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材

矿工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材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涉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像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一、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1.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

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二、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 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千万不可过分地悲观和忧虑,更不能急躁盲动,冒险乱闯。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应静卧,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待救时间。要树立获救脱险的信念,互相鼓励,统一意志,以旺盛的斗志和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坚持到安全脱险。 3.加强安全防护。 要密切注视事故的发展和避灾地点及其附近的烟气、风流、顶板、水情、温度的变化。当发现危及人员安全情况时,应就地取材构筑安全防护设施。如用支架、木料建防护挡板,防止冒落煤矸垮入避难硐室;用衣服、风帐堵住避难硐室的孔隙,或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环境中避灾时,要坚持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或自救器。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煤矿井下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抢救生还者,后抢救已死亡者;先抢救伤势较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者;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出血和骨折的伤工,先复舒、止血和固定,然后搬运”)。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点,或者就近快速构造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营救。 矿井冒顶事故的救护及处理

1.一般原则 (1)矿井发生冒顶事故后,矿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恢复通风。 (2)在处理冒顶事故之前,矿山救护队应向事故附近地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冒顶地区顶板特性、事故前人员分布位置、瓦斯浓度等,并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必要时加固附近支架,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3)抢救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听取回击声,或用声响接收式和无线电波接收式寻人仪等装置,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与遇险人员保持联系,鼓励他们配合抢救工作。对于被堵人员,应在支护好顶板的情况下,用掘小巷、绕道通过冒落区或使用矿山救护轻便支架穿越冒落区接近他们。 (4)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矿山救护队始终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 (5)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遇有大块矸石、木柱、金属网、铁架、铁柱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液压剪刀等工具进行处理,绝不可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或破岩。 (6)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创伤检查,在现场开展输氧和人工呼吸、止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