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

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

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
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

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五期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课题组X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愈来愈多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依赖理论课加以解决。总结建国后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理论课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深化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国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

全国一解放,即取消了旧学校的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国民党“党义”等反动课程,开设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课。最初,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简史,某些文科院校开设政治经济学。1953年调整后的理论课设置依次是: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增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56年9月,高教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四门政治理论课及学时进行了调整,规定各专业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课,而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在某些专业可以不开或选修外,其他专业一律开设。

1957年9月,高教部规定,1957—1958年全国高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原定四门政治理论课一律停开。1961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规定文科各专业一般三门政治理论课,即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工、农、医和艺术、体育等专业一般开两门,即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概论。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今后高校共同政治课,除继续开设《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文革”期间,各门政治理论被“老三篇”、“老五篇”所代替。“文革”结束后,按教育部规定,高校本科各专业一律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文科各专业增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直执行到80年代中期。

(二)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X本课题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立项的教研课题,课题组成员系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莫岳云、李鸿庄、李振连、李文娟。本文由莫岳云执笔。

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初,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坚持了马列主义教育阵地。30多年来高校马列课虽然伴随着政治气候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大部分时间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建国后,高校政治理论课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的基本方针,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61年9月的《高教六十条》明确要求:“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980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试行办法)》强调:“教师必须按课程的科学体系,讲清基本原理,并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3.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指导。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统一的布置与安排,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定期举行全国和各大行政区高校暑期理论课讨论会;定期不定期举办研修班;组织校际之间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交流;甚至对有分歧的考试评分问题(如算不算平时表现分)也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教训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建国初期在改造旧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模式,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也是如此。将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切专业教育之基础。”学习苏联经验无可太多非议,因为当时搞社会主义只有前苏联经验好学,问题在于当时采取照搬的做法,“主要不是考虑苏联的教学大纲是否适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苏联的教学大纲”,未能将前苏联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二是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是对的,但有些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下搞实用主义一套。课程设置上为了搞“社会主义教育”而一度停开系统的马列理论课;“文革”期间搞所谓“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马列理论课被糟踏得面目全非,声誉被严重破坏。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往往结合全国历次政治运动进行,1957年则把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简单化地变成主要是大鸣大放和反右派斗争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以后联系实际的方针又曾被曲解为实用主义的“活学活用”,强调“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三是缺乏稳定性。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变动最大的属政治理论课。以中国革命史为例,建国初开“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改“中国革命史”,1957年至1958年停开而改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59年恢复“中国革命史”,1961年后改上“中共党史”,“文革”期间被“中共两条路线斗争史”取代,“文革”结束后改回上“中共党史”,1985年后又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名称变动大,内容变动也大。

(三)80年代中期以来马列主义课课程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理论教学在消除林彪、“四人帮”流毒,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列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5年8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理论教育的若干决定》,提出“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进改革”。从1985年起,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将“老三门”改为“新三门”,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文科院校增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代替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力求使理论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以便更好地发挥理论课在培养“四有”新人方面的作用。

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1985年以来课程设置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将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全面地讲述中国革命赖以发生、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既讲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也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既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也讲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主张,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

较,更有说服力地使学生了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将原来分别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师范院校及有关文科专业开设)合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尤其是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与中央领导提出的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ABC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一门新课,无论是在教材体系方面还是课程内容方面,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从总体上看,教材力图从揭示历史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主线,打破三个组成部分的板块式结合,紧密联系社会思潮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于解决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这门课程的开设对解决上述三方面深层次思想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开设,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中,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使学生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责任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各门课程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更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三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问题

和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1985年以来课程设置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问题是:内容重复,高校马列课与中学政治课历史课的重复以及各门马列课之间的重复;学科内容偏多,容量太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甚紧密,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还落实得不够。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来看,设置本课程的初衷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课程内容包涵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学科体系容量大、内容庞杂,不仅学生不易掌握和消化,教师也难以适应。马列主义原理课作为一个学科实际上是三个学科的综合,它要求教师对这三个学科都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深入的研究,即是精通三门综合学科的专门人才。全国高校是按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符合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不好改变的,这样马列课师资来源便始终是某一专业的,而不是综合的,课程的综合性与师资培养的专业性的矛盾,使大多数教师难以适应。有的采取变通的办法,将“原理”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能按课程设置系统讲授的教师中,有的能够较好地讲授“三个组成部分”,有的则侧重于自己熟悉的学科专业,熟悉的内容精雕细刻,不熟悉的内容轻描淡写,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从中国革命史课来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史是高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教学大纲以及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教材都采用历史编年体系,这就出现了课程性质与教材体系的矛盾。按照大纲和教材体系进行教学,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重复过多。民主革命的内容——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与中学有较明显的重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内容与“社建”课有重复。二是理论教学不突出。中国革命史上限比中共党史提前80年,下限则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伸,加上中华民国史、国民党史、民主党派史、中美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史料的发掘课程,史实占幅有增无减,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史实占幅越大,理论阐述和分析占幅就少,注重了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叙述,减弱了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阐析,甚至出现“史实淹没理论”的现象。学完这门课程学生连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都未能

把握,这与中国革命史的“理论课”性质是不相称的。为了解决重复过多与理论性不强的问题,许多院校不约而同采用了“专题教学法”,减少了史实阐述加强了理论分析,效果尚好,但由于专题的划分仍受历史框架的约束,因而也不能彻底按逻辑关系来阐述理论。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来看,其教学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理论主线不明显;教学体系上,它实质是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内容的组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拼凑”的感觉,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少教学内容象在“炒冷饭”。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建设课教学缺乏理论逻辑性和理论深度。

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和中心任务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是以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为核心的,其理论体系突出了“革命”的理论特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马、恩来说是一个不可解的方程,列宁和毛泽东也没留下可行的具体方案,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并以之为重心,必然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内容滞后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1992年基本形成,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逻辑。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就指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4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明确要求:“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10号文,强调“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这些指示无疑是正确的,各校都有落实的行动,但总的说来效果不甚理想。问题在于现有三门(文科四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无论从单一的课程还是从总体上都无法完整系统地将邓小平理论体现出来。“把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有机地渗透,溶合到已有的相关课程中”,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这种做法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就容易因各取所需而造成重复,如“一国两制”、“精神文明建设”各门课程都涉及到;即便有一总体规划有分工地讲授,也难以体现邓小平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容易给学生造成邓小平理论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而是现实“方针、政策”的误解。

(二)面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第一,步入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仍未能走出低谷。前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受到严重挫折而走入低谷。就目前而言,存在三个严峻的事实:从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来看,资本主义占居巨大的优势。搞社会主义的国家寥寥无几,资本主义国多势众,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占有优势。从社会主义自身来看,其发展举步维艰。尚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一面在斯大林模式严重弊端暴露后正在艰难地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一面承受着帝国主义强大的政治经济压力和和平演变的威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有不少改弦易辙,在纲领中放弃共产主义目标;亚非拉地区原来一些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民族独立国家逐渐放弃社会主义,接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模式。从意识形态来看,作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正面临严重的挑战。有来自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攻击,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也有来自机会主义的攻击,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试图以民主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空气四处弥漫。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时,社会主义在短期内还不能走出低谷而出现迅速高涨局面。

第二,步入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在一个落后的大国内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和前无古人的创举。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前面仍有许多困难:经济基础差,起点低,要跻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马列主

义虽在意识形态中占指导地位,但封建残余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仍严重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和健全;党内腐败现象的遏制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共产党仍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社会主义公有制面临挑战。

第三,21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竞争更为激烈。竞争不仅是资源、市场、资金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它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德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这是全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中,在新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需要有成千上万的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

与教学内容调整大思路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践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通过调整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时代感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保证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现实结合得更加密切,更加活跃,更具有时代气息。在具体的改革中,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出现实性和针对性,既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又要联系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阐述。

第二,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马列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这统一的科学体系,将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心内容。

第三,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少而精”不是简单的数量概念,更不是指学时多少和课本的厚薄,而是一个质与量的综合要求,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得到最本质最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长期效用。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

围绕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调整原有课程设置,重构新教学内容体系。

1.将原来“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资本主义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划入新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改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学科体系过宽,内容庞杂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此外,为避免与十年前开设的“哲学”课简单重复,为增强本课程的时代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我国正在进行并必将深入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相适应,加重市场经济的哲学思考的内容,或者说加重经济哲学的份量。应该说这是过去的薄弱环节,这使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社会功能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很难培养。

(2)与我国“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唯物史观”部分应设专章探讨社会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以及人的现代化问题。(3)与公共基础课地位相适应,本课程应协调好与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内容上既要注意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适度放宽,又要避免太过简单太一般化。(4)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本课程应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在吸收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在解决现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除了讲授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外,还应主要讲授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应把时代精神与哲学理论的结合作为主要关切点,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原理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将邓小平哲学思想渗透到各个章节之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主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部分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矛盾,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和现状,了解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新特点,懂得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不能丢掉老祖宗,也不是简单回复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体系,更不能照搬西方的东西,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科学的总结和分析,着力于发展和创新,在基本范畴、理论、体系上进行新的构建。其中心内容应该是讲述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并以其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根本特征,在阐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新特征和新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揭示其固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和客观规律。在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题主要讲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2.将原来的“中国革命史”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或“毛泽东思想概论”。即改“历史体系”为“理论体系”,变“以史为主,论从史出”为“以论为主,以论带史”,以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为主干,把近现代中国革命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原理之中进行阐述,这样做既可避免与中学重复,又能增加理论深度。本课程通过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与建国实践和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灵魂,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新民主义革命的思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革命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由“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博大精深,课程体系无须全面阐述,主要阐明有关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内容。(2)突出两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便和后面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衔接。突出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思想内容重点介绍,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党的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3)本课程虽然“以论为主”,仍要做到“史论结合”,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原理中去阐述,才生动、富有感染力。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负责讲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思想前提和经验基础。

3.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和“中国革命史”1956年以后的部分调整合并,开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或“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邓小平理论概论”与“社建”课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1)定位不同。“社建”课是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邓小平理论”则是完整、系统地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内容比重不同。“社建”课经济建设占较大比重,其他方面内容比重较小;“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力求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各方面内容所占比重相对平衡。

(3)重点不同。“社建”课的重点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课则重点突出理论性和思想性。把握上述三个不同点,对实现课程转轨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以邓小平理论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以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理论支柱,系统讲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理论。在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处于中心或核心地位。

4.原来文科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放在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际关系阐析上。通过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教育,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世界问题。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主要讲授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5.课程设置采用“主辅制”。围绕着四门主干课开设若干选修课作为辅助课,旨在从现实的角度和更广阔的领域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一般可采取“一主二辅”制。第一组,主:“马克主义哲学”,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第二组,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辅:“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当代西方经济理论评析”。第三组,主:“邓小平理论概论”,辅:“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外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第四组,主:“毛泽东思想概论”,辅:“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史”、“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评析”。采用“主辅制”课程设置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二是可以使学生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面,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化素养,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当属必需。当然,辅助课作为选修课,不必每门都选,主课与辅课比例为1:1或2:1为宜。而且,辅助课一般采取专题讲座形式,不必追求系统性。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思考

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建设问题,教材建设抓得好坏,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建国以来高校马列理论课教材建设中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一是不敢编,由于政治氛围的约束和影响,不敢轻意编写马列课教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上没有教材或没有统一的正式教材。建国初期,基本没有编教材,而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为基本参考书,有的课程用翻译过来的前苏联教科书。1962年曾规定:哲学可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用于光远、苏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则以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作为教学提纲,选读毛泽东有关著作。“文化大革命”中更是没有人敢编写统一的政治理论课教材了,直到“文革”结束,马列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工作才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滥编。8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课教材编写一度出现过多过滥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动(“老三门”改为“新三门”),各地各高校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很高,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组织编写的,甚至一个学校就有几

种版本,有自己搭起一个班子就编的,推销1000本可以当主编,推销500本可以当副主编,有的教材主编副主编达七八人之多。有人作过粗略统计,“中国革命史”教材多达270多种版本,“原理”、“社建”的教材达100多种,重复劳动、劳民伤财。

不敢编的现象成为历史,滥编现象也已受到遏制,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马克思主义课教材建设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教材总体水平较前大有提高,也不乏上乘之作。但不少教材学术水平不高,多是低层次上的重复,千人一面,缺乏特色;有些教材缺乏严谨的科学体系,内容杂乱,文字水平较低;有的教材只是观点的罗列、语录和史料的堆砌,缺乏逻辑性和科学阐析;有的教材编得太厚,洋洋数十万言,不便学生学习把握。

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狠抓教材建设,今后应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编写教材规范化。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与其他教材不尽相同,有自己的内在要求和特殊规律。要编出高质量的教材,必须做到五性。

准确性。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忠实于原著,反映革命导师思想的本来面目,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岁月的考验,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和学术观点强加在导师身上。

系统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理论本身的系统性,贯彻“少而精”原则是对的,但不能零碎地实用主义地各取所需。

现实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内容侧重点放在与现实有比较紧密联系的事情,使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简明性。教材不宜编得过厚,应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列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要义,这样,既可为学生提供明晰的线索和重点,又为教师讲课留有可供发挥的余地,符合公共课教学特点,也符合“少而精”原则。

可读性。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革命实践是丰富的生动的多姿多彩的,理论课教材不仅可能而且应该编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避免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

第二,教材发行市场化。教材编写可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具有示范性的教材供全国选用,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条件的组织力量统编教材。教材编写可适当控制,但教材发行却应该市场化。因为教材(只要是正式出版和公开发行的)也是一种商品,应该推向市场,接受消费者——教师和学生的检验,优胜劣汰,而不宜采用行政命令,规定只能用某本教材,这样不利于竞争,不利于教材质量的提高。

参考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

4.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通知》(1995年10月)。

5.教育部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62年)。

6.教育部编:《教育工作文件选编》(1979年、1984年、1985年、1986年)。

7.《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8.教育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试行办法》(1980年7月)。

9.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教学与研究》。

10.国家教委社科司、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高校理论参考》。

11.广东省高校政治理论课情报研究室主办:《理论信息》。

12.教育部社科司,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研究会主办:《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武思敏)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快构建符合公共艺术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本文就这一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蛄构、课程配套教材、课程评价与管理及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标签]普通高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应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这一指导思想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各个方面加以渗透、贯彻。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达到教育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确立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且先开什么、后开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艺术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论证。只有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课程标准 任何层次、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与任务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与教育目标相悖的结果。目前,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在课程标准方面要想达到完全统一,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也会在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现阶段一些综合性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众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给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又有别于艺术专业院校的教育。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有针对性,要结合现代艺术教育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韵力价值,思维创新与个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学科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文化与弘扬民族艺术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现阶段,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课程标准前,我们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结合各校的实际,制定符合客观可行,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与课程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松散、不具体或过深、过浅的现象,确保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陈柳艳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采进行。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一、关于离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考核方式等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说,课程体系定位应与人才培养下作目标相一致。我同高职教育的基本H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适应性,多元性的要求。在今天很多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丁作岗位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保证使受教育者以宽厚的基础与实力去迎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可迁移性,可延续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与此相匹配一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理解并提高专业群、职业群的知识能力。使课程的框架臣宽、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要实现: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线,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而是完整的“社会人”。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把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确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公共基础等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定、整合课程内容。 (二)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割断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市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T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

GI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基础课:地球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水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概论、GPS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组建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GIS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高程模型、计算机图形学、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编程(C++)、地质地貌、环境学 选修:网络编程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微波遥感、计算机视觉、实用遥感图像处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信息可视化、测量学与误差基础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论、测量与地图、地理科学导论、遥感原理专业优先选择课程:数据结构、遥感综合实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3S综合实习、地表水热平衡、定量遥感、数字地图制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必须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评价,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点,本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ol-lege Public Sports Teaching//WangLei AbstractCollegepublic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isoneoftheimportantwaysofimplementingqualityeducation,andpromoting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WiththedeepeningofcollegepublicPEcurriculumreform,sportsteachingshouldestablisha"lifelong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first"thought,throughtheconstructionofcomprehensivecurriculumsystem,thesettingofareasonableteachingcontent,andtheflexibleuseof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evaluation,inordertocontinuouslyim-provethequalityofpublicPEteaching,andmeetthedemandoftalentstrain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onthispoint,thisarticlebrieflydiscussesthemanagementstrategyforcollegepublic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 Key wordsuniversity;public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teaching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DalianPolytechnicUniversity,116100,Dalian,Liaoning,China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目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目标应当确立为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课程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强调终身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 其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心理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四,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策略 2.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充分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开放型课堂结构,以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在显性课程中,除了开设传统的体育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如体操、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还应当根据本地区特色开设当前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课程,如健美操、台球、武术、爬山、网球等。课堂教学要增加理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构建运动技术与体育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公共体育课程的选课形式上应当进行改革,实施自主选择任课教师、选择课程内容、选择上课时间的选课制度,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公共体育课堂可以突破系别、班级的限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将上课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其二,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系级和院级运动竞赛等,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三,在隐性课程中,要重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高校应当支持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团体,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团体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其开展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2.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与教材建设相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说教材是教学系统传播信息的媒体,它不仅对教师的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也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材都是以介绍体育专项技术为主,由于其中涉及的竞技性内容相对较多,语言文字过于专业化,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致使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为此,教材的建设应当尽可能从学生适用性的角度上出发,并在充分考虑课程体系改革需要的基础上,删减掉一些竞技性过高的内容,并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健身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身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此外,因各地区、各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均有所不同,所以各大院校应尽可能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就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并掌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0-0148-02148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项目:排球

1、动作的讲解要遵从从下至上的原则,脚→膝→身体重心→上体→手臂 2→头。、半蹲:用于接发球、传球、、组织练习的顺序2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作要领。重点讲解手型,垫击部位, 击球点,手臂角度及身体上下肢的协基调用力动作。1、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 (2 )示范:教师先做垫球的完整动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垫球技术的完整两手掌根相靠,两本、2手型:动作概念。然后再进行分解示范,也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 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加深印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 象。做侧面示范时,要让学生看清两部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臂向前插臂。蹬地、提肩、顶肘、压、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3腕的身体协调动作;做正面示范时,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要让学生看清手型,垫击部位平面,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分 两手夹臂的动作。正面与侧面示范要地、跟腰、提肩、顶肘、压结合运用。如图所示。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 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 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ˊ保持在腹40、4击球点与部位:前高度,击球后下部 2、球触手臂部位:腕上510、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公分处,桡骨内侧平面、徒手模仿练习 (1 )两手叠掌或抱拳互握的垫球手型练习:要求前臂夹紧并伸直,形成 垫击平面,教师及时检查。(2)结合半蹲准备姿势的原地集体 徒手模仿垫球练习:要求先慢后快,击球后动作:重心向抬臂、6重心低,动作协调,教师及时检查与方面伴送,松开双臂 纠正错误动作。两臂夹紧插球、7技术要领:(3下,提高送臂腕下压;蹬地)原地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 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 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化;撤臂缓冲垫重球,轻球 并步、交叉步、跨步的移动垫球动作主动抬臂击。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协调。连贯。2)、结合球的练习 (1)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动 作。重点体会正确的击球点、手型及 手臂用力时的肌肉感觉。 (2)垫抛球练习:两人或三人一组, 相距4m ,一抛一垫或一抛二垫。要求先教会学生用双手下手抛球,抛出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五华主编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0学时。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16学时。 2.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实施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以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检查评估与验收方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能力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能力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能力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体现着()。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必然联系 B.偶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4、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7、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元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0、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1、所谓系统是指()。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12、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余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4) (一)教学内容改革(4) (二)教学方法改革(4)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师资队伍建设(5) (五)教材建设(5) (六)教学大纲(5) 四、实施计划(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19)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试讲教案(排球)

体育(公共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发球) 教案类型:自主制作 姓名:赵宗俊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6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距离身体前30厘米,高度约1米左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 (4)击球点:在右肩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5)击球动作:手指和手掌要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 (6)结束动作:随着重心前移,迅速进入场地。 (7) 技术要领:手托球向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打用加力;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 2、侧面下手发球 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持球于腹前。(脚→膝→上体→手→肩)左手将球抛于胸前,距身体一臂远,一个半球高,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利用右臂蹬地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虎口、全掌或掌根击球后下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艺术是人们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基本要素创作艺术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传递信息与沟通的一种基本而重要的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类生活与社会文明发展,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艺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艺术学习和活动,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丰富审美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有机联系,提高理性认识,发展艺术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公共艺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活动,进一步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艺术鉴赏兴趣;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能初步比较、分析与描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能依据文化情境,分析、判断、评价有关艺术作品、现象及活动,增强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发掘表现潜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 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专项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高 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 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建设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 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 系和课程形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参考就业市场的需求、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 体系和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有余,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即到即用的需求,造成社会急需的优 秀高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日趋提高,高级技师的缺口日益 突出。 分析其原因,学校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 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脱节,教材内容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性和实 践性。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素质和职 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机结合。即使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也是验证性实验多,学 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新很难得到提高,体现不了高职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 培养的特色。此外,考核形式上,笔试仍是主要形式,技能评价的体系难于建立,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因此,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源头开始突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各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建立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贯 穿课程建设的始终。 1.知识目标。高职课程知识目标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所定岗位(群)职业能力 培养的需求进行,淡化公共基础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课程的设定要符合应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2.能力目标。高职课程能力目标的设定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适应 岗位需求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方法与能力。 3.素质目标。高职课程素质目标的确定围绕着职业需求展开,培养适应社会 的通用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与培养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如职业道德相结合。 三、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马克思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 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计算、试验 D.概念、范畴、规律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C.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3.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中国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认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 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 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6.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8.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A.唯我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10.“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新思路(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新思路(一) 学生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合格人才的标准。体育在三方面中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如何使学校的体育教育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未来,一直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以及高等院校“终身体育战略”的实施,我们更加感到以往旧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改革事在必行。那么如问进行改革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为了能够制定一套新的既符合国家和山西省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又充分发挥山西矿院优势,形成我院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我们进行了大里的调查研究。如:召开学生及学生体育骨干座谈会,经常性的教学研究会议,多次到兄弟院校取经,争取有关部门领导及各部系协作人员的意见。几经变革,终龄使我院新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在1995年第二学期得以试行,今年将全面实施。现将此方案的建设情况、实施后的效果以及有关建议汇报如下: 一.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终身体育战略的要求,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为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水平,我国系统地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对学校也明确地制定了“一二一起动工程,”高等院校的有识之士也在此之前倡导并提出了“终身体育战略”。即:让大学生在校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不间断,终身受益。并要求在校期间能精通一至两项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我校以前运行的教学大纲及教育体系,基本上延续了苏联五十年代的教学模式,项多面全,学生对每项运动的理解与掌握只是“雨过地皮湿”。加之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考虑个人的兴趣,填鸭式教学挫伤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一直不好,改革旧体系建立新体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设想、体系的建立与试行 1‘明确改革目的,建立教学层次及步骤 过去教学内容的安排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多达4O多项,除去机动及考试学时,每个教学内容的学时数不及“3”学时,学生很难系统地掌握一门技能。而且竞赛项目的安排居多,个人练习的实施性较差,且多为较枯燥的练习项目。我们经过多方面研究制定了一年级至二年级的教学层次及步骤。即:一年级为“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阶段”,要以“五项达标”为根本。围绕这一目标,精选了一些既能很好地发展学生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灵敏五大素质,又能包容新内容可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这样使学生在升入二年级时有较扎实的素质基础,为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做好准备。二年级为掌握专项技能阶段,重点在学生体育课中,开设选修课。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学期选修一项内容(二学期可学习二项少。我们把课程的内容加深,例如武术课,在一个学期内完整的学习一个套路。使知识及专项技能得以提高,便于日后养成习惯,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根据我系师资及场地、器械情况,我们初步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艺术体操六大选修课。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时落实教学文件 内容的选择、时数的安排是在遵循国家教学大纲及山西省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确定的〔请参阅教学文件中“普体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 在新的“替体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我们注意大纲的完整性及规范化。教学文件的配备也力求严格按照教学管理的规定及体育工作条例进行。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要求,我们将文件下发给各位老师,参照执行。有关教学文件包括:(一)教师的师德修养;(二)课堂教学要求;(三)普通高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i四)普通体育课授课基本教材;(五)公共体育 课的教学大纲;(六)各专项开设的具体要求,考试项目及规定;(七)一年级的教学进度;(八)二 年级各专项的开课要求;(九)学期体育竟赛计划;〔十)学生体育成绩登记卡。3.加强科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为顺利地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做好科学的管理和对进行效果实行有效监督是整个教学试行的关健。为此,系里专门配备了一台计算机,将学生的个人档案,身体形态指标,五项素质及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I 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化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菏泽医专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供我校体育课教学使用。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材的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注意实效。为达到体育课程日的,任务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应注意教材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教材内容要少而精。 (四)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强调理论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课、理论课教材应紧扣培养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教材融汇贯通,相辅相成。 (六)坚持《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使体育课与早操、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