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八斗”指的是:( B )

A、诸葛亮

B、曹植

C、苏轼

D、纪晓岚

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语出:( C )

A、李莫愁 B金庸 C、元好问 D、李商隐

3、《西厢记》的作者是:( C )

A、马致远

B、白朴

C、王实甫

D、关汉卿

4、“瘦金体”出自哪位皇帝之手?( C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宋徽宗

D、李后主

5、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 B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6、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D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B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哪个历史人物?( A )

A、韩信

B、张良

C、樊哙

D、陈平

11、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B )

A、生

B、净

C、末

D、丑

1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谁的评价( A )

A、王维

B、孟浩然

C、苏轼

D、黄庭坚

13、孔子是哪国人( B )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14、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 B )

A、清

B、元

C、唐

D、宋

1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编年体通史

16、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时:( C )

A、元宵

B、端午

C、中秋

D、清明

17、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 C )

A、纪念屈原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范蠡

D、纪念秋瑾

18、“文武二圣”指的是( D )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子关羽

19、“小李杜”指( C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20、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的是哪种花卉( A )

A、梅花

B、兰花

C、菊花

D、荷花

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中歌咏的是何种植物?( D )

A、梅

B、松

C、菊

D、竹

23、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B )

A、六十

B、七十

C、八十

D、九十

24、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A )

A、四十

B、五十

C、六十

D、七十

25、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古代戏剧大家是; ( C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孔尚任

26、成语“掷果盈车”与哪个作家有关?( B )

A、曹植

B、潘岳

C、秦观

D、苏轼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歌咏的名山是哪座?( C )

A、黄山

B、华山

C、泰山

D、庐山

28、秦灭六国后全面推行何种政治制度?( C )

A、封建制

B、奴隶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9、“狗不理包子”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 C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成都

30、哪部儒家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 D )

A、《诗经》

B、《尚书》

C、《礼经》

D、《易经》

31、《红楼梦》中“潇湘馆”大观园哪个女儿居住?( A )

A、黛玉

B、宝钗

C、湘云

D、探春

32、下面哪种剧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B )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

33、“风声鹤唳”这个成语与古代哪场战争有关?( D )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3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这灯火阑珊处”

诗中描述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A )

A、元宵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35、被称为“医圣”的是谁?( C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36、被称为“书圣”的是谁?( A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欧阳询

37、“及时雨”是《水浒传》中哪位英雄好汉的绰号?( B )

A、晁盖

B、宋江

C、吴用

D、卢俊义

38、范进是下面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D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39、汉代的人材选拔制度是什么?( B )

A、世袭

B、察举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

40、“诗豪”是对哪位诗人的尊称?( C )

A、李白

B、苏轼

C、刘禹锡

D、杜牧

41、陶渊明最爱哪种花?( C )

A、梅

B、兰

C、菊

D、竹

42、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是:( B )

A、王安石

B、林逋

C、陆游

D、姜夔

43、杜丽娘是哪部戏曲里的人物?( C )

A、《西厢记》

B、《桃花扇》

C、《牡丹亭》

D、《长生殿》

44、下面是贵州的一些风景名胜,哪一个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D )

A、黄果树

B、织金洞

C、梵净山

D、荔波

45、被称为“行星上的一个奇迹”的贵州风景名胜之地为( B )

A、黄果树

B、织金洞

C、马岭河

D、荔波

46、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谁?( B )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曾国藩

47、中国的情人节是:( B )

A、元宵

B、七夕

C、中秋

D、上巳

48、主张“性恶论”的是哪位古代名人?( B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49、“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是说的什么地方( B )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开封

50、贵阳又被称为什么城?( A )

A、筑城

B、羊城

C、榕城

D、石头城

二、填空题:

1、“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歌咏的是哪个风景名胜?(洞庭湖)

3、成语“管鲍之交”中的“管”是谁(管仲)。

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见舅姑”中“舅姑”指(公婆)。

5、哪一个人曾说过:“不为五斗米折腰”,做官八十多天最后挂冠求去。(陶渊明)

6、米寿是几岁?(八十八岁)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的哪一个历史人物?(诸葛亮)

8、做诗力求浅白,老妪(老妇人)能解的唐代大诗人是谁?(白居易)

9、“霸王别姬”中霸王是哪一个人物?(项羽)

10、“孟母三迁”的故事里,孟母最后搬到哪一个地方旁边?(学校)

11、二八佳人是几岁的女孩?(16岁)

12、忍“胯下之辱”的是谁?(韩信)

1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是哪一个人的处事态度?(曹操)

14、“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谁?(赵飞燕)

15、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描述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17、“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指的是(厨师)。

18、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菊花)。

19、京剧的基本功包括:(唱、念、作、打)。

2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指(配偶)。

21、我们说“巾帼不让须眉”,“巾帼”指(女子),“须眉”指(男子)。

2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司马迁)的(《史记》)。

23、”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指(江淹)。

24、与“洛阳纸贵”有关的文人是(左思)。

25、一件事情突然有了变化,横生枝节,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半路杀出□□□”,□是哪一个人物?(程咬金)

26、两兄弟的妻子互为(妯娌),两姐妹的丈夫互为(连襟)。

27、刀削面是哪个地方的风味小吃?(山西)

28、“卧薪尝胆”说的是谁的故事?(越王勾践)

29、“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说的是什么制度?(九品中正制)

3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李广)

31、比德于玉,是古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红楼梦》中有四块美玉,他们是宝玉、黛玉,还有(妙玉)和(红玉)。

32、《红楼梦》受哪部小说影响最大?(《金瓶梅》)

33、《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是指(贾、王、史、薛)。

34、”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说的是谁的故事?(祖逖)

35、“留取丹青照汗青”中“汗青”指什么?(史册)

36、“七步诗”的故事说的是谁?(曹植)

37、诗圣指(杜甫),诗仙指(李白),诗史指(杜甫)。

38、对方父母分别称(令尊和令堂)本人妻子、丈夫分别称(内子和外子)。

39、诗佛指(王维)、诗鬼指(李贺),诗囚指(孟郊)。

40、“郊寒岛瘦”分别指(孟郊)和(贾岛)

41、“宫保鸡丁”这道名菜,与贵州籍的哪个名人有关?(丁宝桢)

42、贵州有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遵义)和(镇远)。

43、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中的霸陵是哪个帝王的陵寝?(汉文帝)

44、《西游记》里的唐僧是以唐代的哪个高僧为原型的?(玄奘)

45、“文章西汉两司马”中,两司马指哪两个人?(司马迁与司马相如)

46、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谁?(王安石)

47、著名昆曲选段《夜奔》说的是谁的故事?(林冲)

48、杜甫《咏怀古迹》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指谁?

(王昭君)

49、一首“七言绝句”总共有几个字?(28字)

50、哪一个古代帝王的陵寝墓碑是无字碑?(武则天)

三、名词解释:

1、三皇五帝:

最通用的三皇是指燧人、伏羲、神农----见《尚书大传》;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

2、古代婚礼的六礼:

古代婚礼有六礼:纳采,(男方氏族遣使到女方氏族去求婚)问名(女方氏族许婚后,再问是哪一位姑娘),纳吉(女方说明系哪位姑娘后,男归卜于庙,卜而得吉,再告知女方),纳征(即今天的彩礼),请期(定吉日,吉日由男方氏族定,三请于女氏,女氏不肯,然后告知),亲迎。

3、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4、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

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5、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

6、五礼:

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7、九族:

有两种说法,古文家之说:父族四(父姓五服以内,姑母及其儿子,姊妹及其儿子,女儿及其儿子),母族三(母的父姓,母的母姓,母的姊妹及其儿子),妻族二(妻的父姓,妻的母姓)。今文家之说:以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为九族,及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

8、三省六部: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9、五刑:

一般指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刑,劓刑,剕(也作腓)刑,宫刑,大辟;墨刑即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指割鼻子,剕刑指砍脚,宫刑指毁坏生殖器,大辟指死刑。这是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10、六书:

中国文字的构造,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1、花中四君子:

指梅、兰、竹、菊。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12、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13、李杜:

指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

14、三曹:

指三国时期魏的三大文豪,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15、三苏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

16、春秋笔法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17、五伦

即五种人伦关系。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8、春秋五霸:

指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王,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9、战国七雄:

指齐、秦、楚、韩、赵、魏、燕。

20、战国四公子:

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

21、三才:

指天、地、人。《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22、九州指什么?

指《禹贡》所定的冀、豫、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名称。

四、列举题:

1、列举中国古代七大古都。

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安阳。

2、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活字印刷、南针、火药。

3、列举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4、列举清十二帝。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5、列举前四史及作者。

《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6、列举现代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7、列举中国四大书院。

包括: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抗日战争中为日军所毁,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8、列举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9、列举古代四大名剧及作者。

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10、列举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

指书中十二名女子,号称太虚幻境薄命司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秦可卿、妙玉、李纨、巧姐。

11、列举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列举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列举中国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14、列举我国八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二、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五、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六、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七、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左右。八、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15、请列举文房四宝及其最著名的出产地。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16、请列举五个在西安建都的朝代。

西周、秦、西汉、隋、唐。

17、请列举五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

辽、金、元、明、清。

18、请写出十二生肖名称及顺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9、列举江南三大名楼及所在地方。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五、简答题:

1、平时我们自己五音不全,发音不准,五音是什么?

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

2、中医说的五脏六腑,是哪五脏,哪六腑?

中医称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为五脏,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3、平时我们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哪六路,哪八方?

六路是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泛指周围,各地。

4、平时我们说对某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是那五体?

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

5、佛教说我们六根不净,是那六根?

指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这六者是罪孽的根源。

6、“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你知道五谷是什么,六畜又是什么吗?

稻(大米)、黍(黄米)、稷(小米)、麦、菽(即大豆),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古人所豢养的动物,以马、牛、羊、鸡、犬、豕为最普遍,是为六畜。

7、“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八仙是哪八位?

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即铁拐李、汉锺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8、“六亲不认”中,你知道是哪六亲吗?

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这六种亲属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9、平常我们说“三教九流”,“三教”指什么?“九流”又指什么?

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之为"三教九流"。

10、人们常说"才比子建,貌若潘安"说的是哪两个人呢?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如果您在古书中看到西晋文学家的潘岳那就是指这位美男子潘安了。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一首《七步诗》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1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悲叹的是哪两个女儿的命运,意思什么?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源自东晋才女谢道韫,后来用于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12、你知道贵阳、耒阳、淮阴、华阴这几个地名的由来吗?

古代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贵阳指贵山之南,耒阳指耒水之北,淮阴指淮河之南,华阴指华山之北。

13、王国维称中国古代有四个伟大诗人具有“高尚伟大之人格”,是“文学上之雄者”,你知道是哪四个诗人吗?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14、南京被称为“六朝盛会、十朝都会”,是指什么?

历史上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南京被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15、《红楼梦》一书还有一些书名,你知道么?

《风月宝鉴》、《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

16、请对下面两个人名对联。

孙行者,(祖冲之),霍去病,(辛弃疾)

17、请列举古代四大美女,以及与她们有关的四个典故?

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

18、请简述中国书写工具的演变。

殷商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周的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西汉出现的简牍(指刻在竹简、木牍上的文字)和帛书(写在丝绸上的文字)东汉蔡伦造的纸,唐代的雕版印刷。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

19、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变迁:

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0、什么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21、今年是己丑年,那么去年是什么年,明年呢?

去年是戌子年,明年是庚寅年

22、古代纪年法有哪几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干支纪年法,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

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是什么纪年法。

2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指什么?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

24、什么是庙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5、什么是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26、什么是年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所以可以用年号称这个皇帝

27、中国有个相声演员叫马三立,你知道三立这个名字的意义和出处吗?

谓立德、立功、立言。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也即古人所谓“三不朽”。

28、七夕这个节日的来历,你知道么?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9、端午节的习俗?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30、什么是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

31、请谈谈遵义的“沙滩三杰”

遵义的沙滩,自清代中叶以后的百余年间,文化蒸蒸日上,一个僻静的山庄竟成为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和外交家的摇篮,涌现了郑、莫、黎等大家,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郑珍和莫友芝被誉为“西南两大儒”,他们是清代“宋诗运动”的代表人物,赢得了“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赞誉。郑、莫合纂的《遵义府志》,梁启超称其为“天下府志第一”。郑珍是晚清的著名诗人、“经学”大师,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儒家经典,所著《巢经巢经说》等,多有创意。莫友芝是享有盛名的版本目录学家,他的书法在国内颇有名气,堪称一家。遵义黎庶昌(1837~1898年)是贵州走向世界第一人,他于光绪二年(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是中国首批向欧洲派出的外交官。

32、什么是儒家的“慎独”思想?

语出《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朱熹对此的解释是:“闲居,独处也……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大学章句》)按照朱熹的理解,这段话是说,小人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来。然而,从他见到君子后试图掩盖自己恶行来看,他并非不知道应该为善去恶,只是一到一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便故态萌发,无力做到这一点。既然伪装并不能真正掩盖自己,那么就应当引以为戒,“慎其独”,过好独居这一关。

33、什么是“易”有“三义”?

指《易经》的“易”字,有“变易”、“不易”和“简易”三种含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说“变易”;变化不息的宇宙有一定的法则,所以说“不易”;宇宙变化的这一定的法则,人们可以认识,遵循它来规范行动,所以说“简易”。

34、什么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三级和三元?

明清两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六、默写题(并写出其出处及作者):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孔子)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6、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白居易)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

9、畏闻避席文字狱,(著述只为稻粱谋)。(《己亥杂诗》,龚自珍)

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苏轼)

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近酒》李白)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七、论述题:

1、什么是《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请阐释一下。

答:所谓三纲领,即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总纲。它把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结合为一体,以统治者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分而言之,就是三条纲领:第一,“明明德”,即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第二,“亲民”,及新民,指教化人民,使人日新其德,具有新的道德风尚;第三,“止于至善”,即处于最完美的境地。这最完美的境地指的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仁、敬、孝、慈、信就是大人君子所要达到的最高道德标准。能够处于这个境地,就会“知止而后定(志向坚定),定而后能静(处事镇静),静而后能安(不复犹豫动摇),安而后能虑(谋画得当),虑而后能得(达到目的)。即达到至善,则方针明确,心不妄动,所处而安,能够正确思考和处理事物。

所谓八条目,即实现三条基本原则的八个步骤,即下文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

“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认识到万事万物本来之理;“诚意”就是真

心实意,“勿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即大庭广众能够做到,而个人独处时,以为人家看不到,便放大了胆做那不正当之事,这是不行的,所以君子要特别注意个人独处时的行为,人前人后都一样,这叫慎独。“正心”指守持儒家的正道,不忿怒,不恐惧,不好乐,不忧患,对各种感情有克制力,防止个人情感和欲望的偏向。“修身”,即修养身心,是八条目的中心,“明明德”是修身之本。前四个条目都是为了完成修身,君子有了德行,才能以身作则而齐家,才能爱民治国。“齐家”的家是家族,齐家就是教化家族能够做到孝、弟、慈,即子女对父母曰孝,兄友弟恭曰弟(悌),父母对子女曰慈。一个家族做到这三点,家族就是仁、让之风,家族是国家组织的细胞,国是放大的家,齐家就可以“治国”,这里的国指诸侯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使众也”,在家能孝顺父母,在外就能忠事君长;在家能敬兄长,出门就会服从长官;在家慈爱子女,在外就能治理和爱恤百姓。所以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治国。“平天下”,即治理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八个条目最后都要落实到平天下。

2、香港有个经济学家叫张五常,你知道五常这个名字的出处、内涵以及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理解其意:仁者,爱人也;义者,“宜也”,即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别人有难时出手、帮人也,引申一下就是“见义勇为”、“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等民族大义;礼者,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即按礼制规矩敬人也;智者,敏于思考、做出理性反应也;信者,人言为信、诚实守信也。儒家的“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文化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

“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在市场经济中尤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止见利忘义、赚昧心钱等道德沦丧之风。

“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提倡创新。

“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3、贵阳有个“五之堂书店”,你知道这个书店名称的来历以及意义吗?

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4、请阐释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此语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现在世界不太平,主要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世界和平就需要治疗这种现代世界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作为治理的一剂良药。和与同,差别在哪儿?和是不同质的东

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与坏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善于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使不能劳动又失去依靠的鳏、寡、孤、独以及残疾者都能享受人间的幸福。这一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须的。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一原则适合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

5、王国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是哪三种境界?谈谈你的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

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你知道出自哪里吗?这句话,可以说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1914年冬,梁启超到清华学校作了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条象辞进行了解释。他说,“君子”是中国传统的人格标准,并以此勉励清华学子,后来清华大学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顽强拼搏精神;“厚德载物”,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待大自然、对待各种人宽容大度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种自强自立而又宽以待人处事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几千年不绝不灭。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谁之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对当今知识分子有何启发?

这四句话出自北宋儒学大师张载的《西铭》,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最高的向往。

何谓“为天地立心”?天地岂有心乎?《周易》“复”卦的“彖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应该是“天地之心”一语的最早出处。盖天地本无心,有心在人耳。张载说:“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亦即天地乃万

诵读优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诵读优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为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蓟县第七小学在师生中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了“国学文化”版块。一个个《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香。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亲近经典,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着祖国灿烂文化的芳香。 二、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 我校历来重视以国学文化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工作,学校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弟子规》《阅读积累》《经典阅读》并在全校推广使用。学校把这些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2年级每周两课时,3-6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把《弟子规》作为我校各年级必背教材,纳入语文课程之中,由语文教师负责诵读、讲解。 三、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几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构建起以:“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学法;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模式,特别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中,归纳提炼出:“故事引领激发阅读;教师引领体验阅读;模仿引领感受阅读;方法引领快速阅读;内容引领健康阅读”的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我校开展的普及阅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我校以重点课题:“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写作”与中国教师报的“随笔化作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的研究”为引领,引导师生诵读经典,读好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师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沐浴氤氲书香,奠基多彩人生。 四、诵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每日10分钟诵读活动。学校规定每天早晨上课前10分钟为《弟子规》的诵读时间。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生们积极学习、诵读国学,感悟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学生甲乙开场白: 甲:老师们!乙:同学们! 甲乙:大家好! 甲乙:四会市江谷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现在开始! 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文化,则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广为流传,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乙:今天,我们为大家朗诵的诗词主题是——《节日的诗篇》,请欣赏! 首先献上的是开篇诗歌《我的中国节》。 ★学生齐声朗诵:我的中国节 蒋开儒 中国人盼过节春节爱家大团圆 过了一节又一节端午爱国好气节 过节感动了老天爷家在传承 节日的天气很特别情在连接 清明的雨民族精神大张扬 元宵的雪我的——中—国—节! 重阳的风 中秋的月 ●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一(独白):大年三十是除夕,我来朗诵唐诗《除夜》——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学生二(独白):正月初一是春节,我来朗诵宋诗《元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三(独白):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来朗诵宋词《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学生四(独白):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清明》——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五(独白):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来朗诵唐诗《端午》——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学生六(独白):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来朗诵唐诗《秋夕》——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学生七(独白):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来朗诵唐诗《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学生八(独白):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背景音乐结束 ●结束语: ★学生甲(独白):老师们,同学们,《节日的诗篇》朗诵完毕。 ★学生(齐声):谢谢大家欣赏!预祝大家节日快乐!天天都快乐!(集体鞠躬)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名句整理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三字经》 这几句已经给孩子解释了意思背起来应该不难。 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要相爱。头顶上的是同一个天脚下托的是同一个地。 5、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能出众的人威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由于他说话的声音大。 6、勿谗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不要巴结富人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故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 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能亲近仁德的人就会有很多的好处道德就会一天天增进错过就会一天天的减少。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用以说明要成就大业必须立足于当前脚踏实地干下去。 ----------《老子》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能钻进老虎窝怎么能得到小老虎。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就。-------《后汉书》10、凡事预则立无欲则废。凡是有预见就能成功没有预见就要失败。---------《礼记》 11、知无不言言无不行。知道的内容没有不说的说出来的话没

有不去做的。这就是说要毫不隐瞒的说出自己的话并坚持言行一致。---------宋.苏轼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求学的人应尽心尽力不知疲倦。--------《论语》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石不经雕琢就不可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事理。------《礼记》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很多事物不懂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知识贫乏。------《礼记》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冥思苦想但徒劳无益还不如用心学习片刻有所得。-------《荀子》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论语》 17、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少壮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有本领。 --------《孔子家语》 1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多受点辛苦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偷懒而虚度一寸光阴。-------唐.杜荀鹤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B)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1、七月七日长生殿,(C)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A、60岁 B、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

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学生甲乙开场白: 甲: 老师们!乙: 同学们!甲乙: 大家好! 甲乙: 四会市江谷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现在开始!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文化,则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广为流传,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乙: 今天,我们为大家朗诵的诗词主题是——《节日的诗篇》,请欣赏!首先献上的是开篇诗歌《我的中国节》。 ★学生齐声朗诵: 我的中国节 蒋开儒 中国人盼过节春节爱家大团圆 过了一节又一节端午爱国好气节 过节感动了老天爷家在传承

节日的天气很特别情在连接 清明的雨民族精神大张扬 1 / 4 元宵的雪我的——中—国—节! 重阳的风 中秋的月 ●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一(独白): 大年三十是除夕,我来朗诵唐诗《除夜》——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学生二(独白): 正月初一是春节,我来朗诵宋诗《元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三(独白):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来朗诵宋词《生查子·元夕》——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 / 4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学生四(独白):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清明》——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五(独白):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来朗诵唐诗《端午》——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学生六(独白):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来朗诵唐诗《秋夕》——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学生七(独白):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来朗诵唐诗《望月怀远》——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150题及 答案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a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130道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_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B彩陶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B赤城山洞C青城山洞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C陕西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B笛C萧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C红色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 B 漏刻C日影D漏壶 24、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 25、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B《白石道人歌曲》 C《白鸟朝凤》D《葬花吟》 26、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朱向红)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开发者:朱向红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材料:《三字经》、《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 一、课程简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以经典古诗文为主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二、课程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典籍贤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经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其闪光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文化之魂,道德之根,无论对古人还是后来人,都产生了不何摇撼的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一脉相承,长盛不衰,也正是这蕴含了几千年的巨大凝聚力和民族自尊自信精神,把中华民族这艘巨舸从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推向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美好的,它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它将在未来的世界中作出更杰出的贡献。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没有得到发展、没有去发扬光大。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在向新世界迈进的过程中,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就会产生偏差。 为了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我校开展了“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工程实施活动,选编了脍炙人口的《三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doc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那你知道哪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几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何为需要继承的精华,何为应该摒弃的糟粕。中华古诗词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能够历代被人们奉为经典且不断流传,便证明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将迎来庆元旦—诗歌朗诵会。 看过一个个节目,觉得自己班的节目在他们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觉得自愧不如,真香找个地洞钻进去。其它班花样繁多,有的班一部分人硬着音乐,合着节拍,跳起了舞蹈,舞姿翩翩,有些班有才华的人还弹起了古筝,优雅无比;有些班还将古诗词边唱边拍手,节奏清脆;有个班最具有特色,跳起了橡皮筋,有意思吧!总而言之,老师为这次比赛奋进了心思,同学们则下尽了心思! 我们班实在没有特色,也就迎着节奏将《弟子规》背了出来,毫无特色可言,况且还不止我们一个班背。既要上场了,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心怦怦的跳着,似乎下一秒钟就会跳出来了。只希望,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我所愿,表演成功,台下响起了了热烈的掌声。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没有输,赢不一定要赢在花样上,我们应在气势上,只有我们的吟诵,才最符合"经典"两个意义深重的字!

"教五子,名俱扬.........."那声声传递古诗词的声音,扔不时在我耳畔响起。中华传统古诗词源远而流长,极富有深刻的意义,它本身富有内涵,那短小的篇幅,却蕴含这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匪浅。直到现在,我还回味无穷!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二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曲目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015年秋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一年级: 9.1---9.5 江南敕勒歌 9.6---9.11 长歌行咏鹅 9.12---9.18 登鹳雀楼春晓 9.19---9.25 静夜思春夜喜雨 9.26---10.2 绝句悯农 10.3---10.9 赠范晔、送别、 10.10----10.16 五岁咏花、牧童、 10.17------10.23 官仓鼠、夜宿山寺、10.24-----10.30 条山苍、微雨夜行、 10.31-----11.6 闲居初夏午睡起、送春、 11.7-----11.13华山、乡村四月、 11.14-----11.20读书、七岁诗、 11.21-----11.27题画、偶成、 11.28----12.4渔歌子、杵声齐、 12.5----12.11落梅风·春晓、一年之计 2015年秋季每周古诗背诵目录 二年级: 9.1---9.5 风咏柳 9.6---9.11 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

9.12---9.18 游子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19---9.25 池上小儿垂钓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26---10.2 清明小池 10.3---10.9 白马篇、易水送别、 10.10----10.16 山中作者王勃、塞下曲、 10.17------10.23 山中作者王维、望庐山瀑布、 10.24-----10.30 咏柳、归雁、 10.31-----11.6 碛中作、早梅、 11.7----11.13 梅花、麦田、 11.14-----11.20 出郊、题秋江独钓图、 11.21-----11.27 明日歌、今日诗、 11.28----12.4 生查子·元夕、渔父词、 12.5-----12.12 天净沙·秋思、陶母拒鱼 2015年秋季每周古诗背诵目录 三年级: 9.1---9.5 凉州词出塞 9.6---9.11 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12---9.18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19---9.25 别董大江畔独步寻花 9.26---10.2 枫桥夜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3---10.9 惜阴子夜四时歌·秋歌

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1、(),路远莫致之。(),但感别经时。 2、(),终岁常端正。(),松柏有本性。 3、(),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 4、泽国江山入战图,()。凭君莫话封侯事, ()。 5、巴陵一望洞庭秋,()。闻道神仙不可接, ()。 6、飒飒西风满院栽,()。(),报与桃花一处开。 7、尽道隋亡为此河,()。若无水殿龙舟事, ()。 8、(),向余东指海云生。()?如此风波不可行! 9、(),总是玉关情。(),良人罢远征。 10、(),不击元无烟。(),不学非自然。(),他得非我贤。(),岂能长少年? 11、(),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12、(),称名忆旧容。(),语罢暮天钟。 13、(),龙池岁月深。(),山蝉处处吟。 14、(),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 ()。 15、(),水清心亦闲。求之不可得, ()。 16、泺水发源天下无,()。时来泉上濯尘土, ()。 17、冰霜历尽心不移,()。( ),风吹柏树将可为? 18、人家多近水,()。(),长堤一线平。 19、孰知不向边庭苦,()。 20、知有儿童挑促织,()。 21、淮水东边旧时月,()。 22、缟素临江誓灭吴,()。 23、(),霜鬓明朝又一年。 24、我自横刀向天笑,()。25、此曲只应天上有, ()。 26、(),冲冠一怒为红颜。 27、(),山雨欲来风满楼。 28、爱好由来落笔难,()。

29、世事相违每如此,()。 30、别无相赠言,()。 31、(),白鹭飞来无处停。32、(),芭蕉先有声。

相关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与诵读 ?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小报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件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培训报道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f4476535.html,/

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春节、元宵 一、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 A1912年 B1937年 C1949年 D1951年 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 B赏花灯 C舞龙、舞狮 D贴窗花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 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 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4. 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 A15 B.50 C.25 D.30 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 【三国】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横江词 【唐】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劝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 案(3) 85.”中国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小说的合称,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小说类作品的最高成就,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象征性读物。下列诗句与其相关著作连线不正确的是() A.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 B.敢笑黄巢不丈夫--《水浒传》 C.姑妄言之姑听之--《西游记》 D.一朝春尽红颜老--《红楼梦》 86.《三国演义》中许多典故蕴含哲学寓意,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不正确的是() A.诸葛亮借东风--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巢毁卵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7.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如果我们想借阅收录了屈原作品的《楚辞》,应该在哪一类里寻找?() A.经 B.史 C.子 D.集

88.匾额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往往在古代的匾额中有所体现,下列匾额题字与建筑物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旁求俊乂--贡院 B.万世师表--孔庙 C.还我河山--岳飞庙 D.明镜高悬--武侯祠 89.毛泽东曾称赞一部书”尽抡四部精要”,并将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国学入门书,这部书是() A.《群书治要》 B.《古文观止》 C.《古文辞类纂》 D.《经史百家杂钞》 90.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61本书,其中包括《纲鉴易知录》,对于这部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读物 B.体裁是纪传体 C.作者是明朝人 D.记载时间跨度与《资治通鉴》相一致 91.《论语》作为儒家核心经典,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很早就传播到了海外。《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种语言的译本?() A.英语 B.法语 C.拉丁语 D.俄语 92.”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