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_基于皖江城市带的分析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_基于皖江城市带的分析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基于皖江城市带的分析

刘晋1,张国彪2,王晨3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 100037;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 100037)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本质是产业结构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沿海地区日益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皖江城市带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具有矿产资源富集、水土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充裕等综合优势,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要阵地。但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也同样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偏弱、创新能力偏低等劣势,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中部城市群的巨大挑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该选择一条在转型中求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积极做强中心城市,实现多层次的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优势,挑战,对策思路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3)08-0058-66收稿日期:2013-07-08

1 导言

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ence)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含着国际间与地区间产业转移两个层面,表现为随着时间和空间维度推移的生产要素流动,是转移始发地和转移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级提升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分工协调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在国际、国内双重产业转移浪潮背景下成立的。在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新形势下,国际产业价值链重构仍将持续,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由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转变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从全国层面看,全国性产业转移愈演愈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陆地区转移。由于东北和中部地区比沿海地区有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和贡献率,因而如果能够实现内部产业转移,那么在中西部地区回归其劳动力丰富比较优势的同时,将使中国继续

保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

产业转移通常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1)产业培育阶段,区域既没有内部化优势,又不能加以利用区外优势,这一时期产业转移现象不明显;(2)产业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内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开始出现产业转移,但可能只会有少数地区的少量投资,其目的在于取得先进技术或进入本地市场;(3)产业调整阶段,区域内投资流动速度增加,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率先发展的地区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滞后的地区产业结构也得到较大调整;(4)产业成熟阶段,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相对稳定,表现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接受区外投资净输入,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实现职能互补。

通常认为产业转移进程与地方禀赋变化相关,地方资源禀赋随时间变化使地区间出现比较优势差异。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可以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比较好地解释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转变。同时,邓宁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分析中试图说明:企业跨国投资或进行产业转移,所有权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缺一不可。根据邓宁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论判断,长三角地区目前处于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阶段,因而对周边辐射作用仍将增强。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带,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要阵地,结合皖江城市带实际,以探索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SWOT分析

2.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2.1.1 国家明确的鼓励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架构由以往的沿海一线逐渐演变为东西联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全国层面“多轮驱动”的经济新格局正逐步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勾勒了广袤大国走向地区普遍繁荣、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

国家已经出台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和产业转移促进活动,为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此外,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全面实施,为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大信贷政策对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把引导产业转移上升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意在加大力度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同时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

皖江城市带作为最靠近长三角的地区,经过长期融合,已经形成了与长三角鱼水相融的市场联系,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也是中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群暂不具备的,这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1.2 长三角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三角洲地区流域广阔,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通过水陆交通与我国东西南北相连,通过海港与世

界各国相连。长三角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经过30年经济高速增长,如今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并已处于资本流出、产业转移的阶段。

诱发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有三点。第一,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土地资源严重短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使得该地区的商务成本急剧上升,进而使长三角民间资本转移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第二,长三角产业重构现象较为明显。当区域经济的集聚规模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时,区域优势将减弱,赖以生存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失去基础作用而趋向衰弱,企业失去有利的外部经济条件,由集聚经济变为集聚不经济。因此,适时进行产业转移,有助于防止过度集聚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要素成本上升和过度竞争,使区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市场需求是长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张性产业转移往往通过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实现市场扩张。

长三角目前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未来一段时期,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缘相近、山水相连,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随着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总体规模逐年扩大,转移的结构层次逐渐提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2.2.1 优越的地理区位

对产业转移的传统优势分析来自区位优势理论。广义的区位优势是一个拥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集合,狭义的区位优势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首先,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与原料产地和目标市场的距离。其次,在区域交通不发达的发展阶段,地理位置往往能影响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在历史、文化、语言、风俗和商业习惯等方面两个地区的差异。一个地区与投资来源地的社会距离越大,企业选择该区位的可能性则越小。最后,地理位置的远近,直接影响了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巨大搬迁成本,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区位选择。

从产业转移的方式来说,可以分为地缘转移、等级转移和混合型转移三种:(1)地缘扩散是指产业转出地沿着地理外延向外转移产业。(2)等级扩散是指产业转出地根据城镇等级跨越式转移产业。(3)混合型转移是前两者的综合。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位居长三角腹地,是我国中西部最靠近长三角的区域之一。从地理区位来看,皖江城市带位于我国中部之东、华东腹地、吴头楚尾,襟江带淮,是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也是南方与北方的连接带。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江苏、浙江等省份接壤线长达2000公里,共23个县(市区)接壤。从城镇体系等级来看,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第三层次的城市带。此外,皖江城市带具备良好的综合交通优势。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产业转移的通道,首先要经过皖江城市带。因此,皖江城市带的区位和等级共同构成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

2.2.2 富集的资源禀赋

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产业是在技术变化引发的产品生命周期变化下发生的。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认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国外或区外转移产业主要是基于其企业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以适应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产品的生产迫于生产成本等因素的

压力,在国家间及地区间发生了迁移。产业转移的始发国或地区转移产业目的主要就是实现低成本生产。东部地区原本处于发展期的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步入成熟期,竞争激烈,只有控制成本才能继续发展,因而选择将产业转移至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是必然的选择。

长三角地区基于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进行产业转移,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为主,如服装、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有着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需求。皖江城市带水土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商务成本相对低廉,对长三角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吸引力。首先,皖江城市带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是我国七大铁矿之一。铜陵素有八宝之地的美称,境内已探明的矿种有30多种。皖江城市带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另有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为大规模承接资源性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其次,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充足,成本相对低廉。随着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可源源不断的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大量、稳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后备军。再次,皖江城市带水资源充足。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长江、巢湖等大江大湖为发展高耗水、大运量产业奠定了基础。

2.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

2.3.1 极化竞争的中部城市群

区域经济差异指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有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之分。前者用绝对值指标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后者用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别。

皖江城市带在中部城市群中,综合发展水平没有突出的优势。就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指标看,皖江城市带人均GDP在中部地区城市群当中是最低的(见图1)。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对能直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指标进行考察。而人均GDP反映了工作、生活的质量,反映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图1:2009年人均GDP比较分析(单位:元)

图2:2000-2008年城市群增长速度

反映了居民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发展速度而言,皖江城市带的相对竞争、相对发展速度优势在下降,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是中部城市群当中最低的(见图2)。

皖江城市带在整个中部城市群当中,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第一产业比例偏高,而服务业偏弱。具体到皖江城市带内部来看,同样体现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比如芜湖市第二产业比重占62.5%,第三产业占32.8%;马鞍山第二产业比重占66.5%,第三产业占29.5%;安庆第二产业占48.7%,但是第一产业比重占17.8%,第三产业仅占33.3%。这说明城市的金融、物流、信息、房地产、商贸等行业欠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见图3)。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中部城市群的激烈竞争主要还源自不同城市群的区位相近,资源禀赋相似,政策环境相似。同时,中部城市群近年来都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投资软环境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都力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因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必然受到其他城市群的挤压。这些竞争对手不但来自于中部其他城市群,也来自东部欠发达地区。东部原来发展偏缓慢的地区,尤其是原长三角边缘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也会在这一次产业转移中努力争取。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家从来“以足投票”,皖江城市带要想在诸多中部城市群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做到竞合为赢。

2.3.2 大规模开发可能面临社会矛盾加剧

土地问题将是皖江城市带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反思沿海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建设,正是尖锐的土地问题限制了整个国家向工业化后期扩张的进程。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来看,土地问题制约了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产业的主要推力之一。

长久以来,我国土地保障一直是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形式,土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要重于生产功能。我国农户大部分属于微型的、自给

图3:三大产业比例图

自足或半自给自足农户,耕地面积较小,正是如此,土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较强。土地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存在着土地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弱化,保障功能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土地保障的作用正受到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冲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家庭构成、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2.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2.4.1 缺乏富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安徽省两大中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并没有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承接高端产业转移,这将进一步限制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承接产业的档次。以合肥为例,与武汉、长沙、郑州比,合肥的人口规模较小,非农人口比重偏高。截至2010年末,合肥市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已达216万人,比2009年增长1%,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3.5%;而武汉、郑州等其他中部中心城市这一比例超过了50%。另外,合肥的经济规模和人均GDP效率也相对偏低(见图

4、图5)。

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发展较为滞后。中心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总量都是相对较低,基础建设较其他中心城市较滞后。

2.4.2 开发区集聚程度不够,降低产业集聚效益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是国内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也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其中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根据规划将建设江南和江北两大产业集中区,其中江南产业集中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江北产业集中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合计436平方公里。以436平方公里的面积承接产业转移,有可能进一步弱化产业的集聚效益,影响聚集经济。相比较而言,新加坡的国土面积707平方公里,2009年全国人口498万人,GDP1631亿美元,人均GDP37293美元。开发区的面积大小并不能完全影响企业产生的效益高低,只有基于合理科学的规划,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

图4:2012年省会城市GDP (亿元)

图5:2012年省会城市人均GDP (元)

引导,才能将开发园区的集聚效用最大化。2.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2.5.1 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示范的重点,所谓转变发展方式就是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以企业家为主体,企业家主导的工业化将有效的带动城镇化。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工业化往往有“以足投票”的特征:企业家会主动选择投资环境好,区位较优,综合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本次皖江城市带所承接的转移产业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该产业受到沿海地区投资环境的挤压。因此,政府要为这一特征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既是在为企业创造条件,也是在为地方发展创造条件。

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实现“以业近民”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即地方所发展的产业和鼓励的产业,应该更能让老百姓参与其中。安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所有公民一同努力。只有在大部分人都参与到工业化过程中并且享受其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二是,实现“健康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补充。通过健康的城镇化和城镇各类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但能提高城市的品质,而且能吸引一流品质的企业家,更能吸引优秀的

人力资本积聚。促进企业和人口的聚集,能够形成新的市场张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工业化过程。2.5.2 兼顾服务业发展做强中心城市

做强中心城市的关键是提升政府管理的水平。企业家在这里盈利一定需要两大要素:一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二是政府的管理。所以新加坡总体的发展就是整个世界第二轮产业转移的结果,其具体做法是,为优秀的企业配套建设一所职业学校。美国通用投资后,即配套建设美国通用学校;从德国引进西门子以后,立即配套建设西门子技术学校,适当的配套建设为企业充分培养人才,与此同时配套住宅建设,做到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新加坡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仍然非常落后,但70年代基本上就到工业化中期,80年代达到工业化后期,通过短短20年即完成工业化过程,这得益于政府营建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2.5.3 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带的建设一定要为整个安徽省吸纳劳动力,为整个安徽省城市化的健康推进提供一个空间。避免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矛盾的积累,避免走沿海地区前20年的老路,避免省内新的区域失衡,通过皖江城市带来推动整个安徽省的协调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要强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在承接产

业的过程中,要注重承接产业的同时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政府治理理念与模式,避免投资优质要素回撤;在承接产业的选择上,要从多层次承接转移,避免简单化地承接沿海淘汰低端产业,实现转移过程中转型发展。

2.6 皖江城市带与住宅产业发展

城市建设专家都认为,人类的城市建设绝对不能重复走“摊大饼”的路子。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有了巨大发展,人口增长、住房建设、基础设施明显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日益恶化。这种由城市发展引发的环境、交通、城市管理和生活不便等问题就是所谓的“城市病”。“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具有独立思考的城市发展战略、思维模式与决策途径。因此,皖江城市带住宅产业的发展要兼顾以下方面:首先,要合理规划选址。应该避免由于不能共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资源,造成社会整体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投资的高成本低回报情形的出现。其次,要建设良好的交通体系。皖江城市带住宅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并进,依托便捷的高速公路网或者快速轨道交通线来发展住宅产业。

除此之外,还要用系统方法确定适合皖江城市带健康发展的模式。一方面,从住宅和环境、生态、户型、继续发展导向等方面来看,应正确引导皖江城市带住宅的建设消费。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等积极杠杆,鼓励建设小套型、推广利用新材料、新产品,完成住宅质量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住宅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定住宅产业化的目标,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建立以市场为产业的推向机制。

3 结论与讨论

皖江城市带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立足自身的优势、结合面临的挑战,皖江城市带要把转变发展方式当作“示范”核心,以提升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多层次承接产业转移为方向。避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加剧的传统发展模式,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避免经济增长与公众福利提高相互脱节。最终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和谐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刚 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

2.1

2.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中国国情国力.2009.2

3.Dunning J.H.,Narula R.The Investment Develop m ent Path Revisited:So m e Em erging Issues[C].In Dunning J.H.and Narula R.(e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Catalysts for Economic Restructuring.London:Routledge.1996

4.Dunning J.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81

5.陈栋生.走向协调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巨变.珠江经济.2008.11

6.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江淮论坛.2010.10

7.Ly n n Mytelka,Fulvia Fa rinelli.Local Clusters,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Regional Studies.2000.34

8.Dunning J.H.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of an Eclectic Approach[M].Mac-millan,London.1997

9.R.Vernon.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M].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

10.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国经济出版

社.1997作者简介:

刘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生。

张国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处助理。

王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博士。

Abstract: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phenomenons of regional economy,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uch process,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chain prevails. City-cluster along the wan river which located in hinterland is the primary posi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Based on situation of city-cluster,the paper explains the strengths,threats,countermeasure of city-cluster in a global industrial division and 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wave perspective.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ence,City-cluster along the wan river,Strengths,Threats,Countermeasure 齐婧/责任编辑

The Strengths and Threats of City-cluster along the Wan River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Liu Jin Zhang Guobiao Wang Che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