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11.常用化学试验方法

11.1 PH值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锅炉炉水、冷却水和污水的PH的测定。

11.1.1 方法概要

本方法以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PH4、7或10标准缓冲液定位,测定水样的PH值。

11.1.2仪器

11.1.2.1酸度计;

11.1.2.2 PH玻璃电极;

11.1.2.3 饱和甘汞电极;

11.1.2.4 温度计;

11.1.2.5 塑料杯。

11.1.3 试剂

11.1.3.1 PH4标准缓冲溶液;

11.1.3.2 PH7标准缓冲溶液;

11.1.3.3 PH10标准缓冲溶液。

11.1.4分析步骤

11.1.4.1 取下电极保护罩,用待测液冲洗电极3~5次,(保护罩内有补充液,不可倒置)。

11.1.4.2 仪器校正: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以及满刻度校正等手续。

11.1.4.3 PH计定位:先取PH7标准缓冲溶液进行定位,在定位前,先用除盐水冲洗电极及测试烧杯2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轻轻吸干;将定位溶液倒入测试烧杯内,浸入电极,根据所用定位缓冲液的PH值,将PH计定位;重复1~2次,直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定位溶液可保留下次再用,但如有污染或使用数次后,应当更换新鲜缓冲溶液。

11.1.4.4 复定位:复定位就是将上述定位后的PH计对另一与被测溶液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测定。电极冲洗干净后,将另一定位标准缓冲液,倒入塑料杯内,电极底部水滴用滤纸轻轻吸干后,把电极浸入杯内,稍摇动数秒钟,按下读数开关,显示该测试温度下的第二定位液的PH值,若读数与定位液不符,调整斜率旋钮;重复1~2次定位操作至稳定为止。

11.1.4.5 水样的测定:将塑料杯及电极用除盐水洗净后,再用被测水样冲洗2次或以上;然后,浸入电极并进行PH值测定,记下读数。

11.1.4.6 测量完毕后,用除盐水冲洗电极,并将保护罩扣好。

11.1.5 PH测定注意事项

11.1.5.1 仪器位置固定,不准移动,否则影响测量精度。

11.1.5.2 测定中,PH计温度调节钮、定位旋钮及斜率旋钮均不可转动。

11.1.5.3 使用中,动作要轻,特别注意保护好电极玻璃泡。

11.2电导率的测定

本方法使用于天然水、炉水、除盐水、蒸汽等的测定。

11.2.1 方法概要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由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电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11.2.2 仪器

11.2.2.1电导仪;

11.2.2.2电导电极;

11.2.2.3温度计。

11.2.3分析步骤

11.2.3.1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整。

11.2.3.2水样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和选择不同的频率。将选择好的电极用除盐水冲洗2~3次,浸泡在除盐水中备用。

11.2.3.3水样的测定:取50至100ml水样(温度25 ± 5℃)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进行电导率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在测定未知水样时,应首先选用铂黑电极,频率选择“高周”,量程由大到小进行测量。

11.3 钠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水中钠离子的测量。

11.3.1方法概要

当钠离子选择性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溶液后,即组成测量电池对,其中PNa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钠离子活度而变化。

11.3.2 仪器

11.3.2.1离子计;

11.3.2.2钠离子选择电极;

11.3.2.3甘汞电极;

11.3.2.4 试剂瓶(聚乙烯聚料瓶)。

11.3.3 试剂

11.3.3.1 PNa2标准贮备液;

11.3.3.2 PNa4标准贮备液;

11.3.3.3 PNa5标准贮备液;

11.3.3.4 二异丙胺碱化剂。

11.3.4分析步骤

11.3.4.1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校正。

11.3.4.2定位:将滴加二异丙胺溶液碱化后PNa5标准溶液的标准溶液摇匀,冲洗电极杯数次,将PNa 电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该标准溶液进行定位。定位应重复核对1~2次,直至重复定位误差不超过PNa5±0.02。

11.3.4.3复定位:以滴加二异丙胺溶液碱化后的PNa4标准溶液冲洗电极和电极杯数次,再将PNa电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PNa4标准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旋转斜率校正旋钮使仪器指示PNa4 ±(0.02~0.03),则说明仪器及电极均正常,可进行水样测定。

11.3.4.4水样测定:用滴加二异丙胺溶液碱化后的除盐水冲洗电极和电极杯,使PNa计的读数在PNa6.5以上;再以碱化后的被测水样冲洗电极和电极杯2次以上,最后重新取碱化后的被测水样,摇匀,将电极浸入被测水样中,摇匀,按下仪表读数开关,待仪表指示稳定后,记录读数。

11.3.5 PNa测定注意事项

11.3.5.1经常使用的PNa电极,在测定完毕后,应将电极浸入碱化后的pNa4标准溶液中备用。11.3.5.2不用的PNa电极以干放为宜,但在干放前应用除盐水清洗干净,以防溶液浸蚀敏感薄膜;电极一般不宜放置过久。

11.4 碱度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炉水、冷却水、凝结水、除盐水、给水等水样中碱度的测定。

11.4.1原理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它们都能与酸反应,因此可用适当的指示剂,以酸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

11.4.2 试剂

H2SO4标准溶液(0.1mol/l H+或0.01mol/l H+)、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

11.4.3分析步骤

11.4.3.1取100ml透明水样于250ml的锥形瓶中。

11.4.3.2加入2~3滴1%的酚酞指示剂,此时如溶液显红色,用H2SO4标准溶液滴定恰至无色,记下消耗H2SO4的体积aml。

11.4.3.3在上述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橙黄色,记下第二

次消耗H 2SO 4的体积bml 。

11.4.4 分析结果计算:

(JD )酚 =

V a C H 1000??+ (JD )全 = V b a C H 1000)(?+?+

C H+—— H 2SO 4标准溶液的H +浓度,mol/L ;

a —— 第一终点H 2SO 4消耗的体积,ml ;

b —— 第二终点H 2SO 4消耗的体积,ml ;

V —— 所取水样的体积,ml ;

(JD )酚—— 酚酞碱度,mmol/L ;

(JD )全——全碱度,mmol/L 。

11.5 酸度的测定

11.5.1原理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OH -物质的量。在本法测定中,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橙黄色为终点,其反应为:H + + OH - = H 2O 。

11.5.2 试剂

11.5.2.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ol/L NaOH 或0.1mol/L NaOH );

11.5.2.2 0.1%甲基橙指示剂。

11.5.3分析步骤

11.5.3.1取100ml 水样注于250ml 锥形瓶中。

11.5.3.2加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05mol/L(或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黄色为止,记录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aml 。

11.5.4 分析结果的计算 SD = V a

c ?×103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

V ——水样体积,ml ;

a ——滴定酸度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SD ——酸度,mmol/L 。

附:1)稀酸百分浓度的测定

取酸液10ml 用除盐水稀释至100ml ,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1mol/L 的NaOH 标准溶液滴至橙

黄色为止,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ml。按下式计算:C HCl=0.365a%

2)原酸百分浓度的测定

取酸液1ml,加入盛有100ml除盐水的250ml的锥形瓶中,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1M的NaOH 标准溶液滴至橙色为止,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ml,按下式计算:C HCL=3.65a%

3) 工业硫酸纯度的分析方法

用100ml量筒量取99ml除盐水于250ml锥形瓶中,用1ml移液管准确移取1ml硫酸样品放入锥形瓶中,摇匀,滴入甲基红-亚甲基蓝(或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3~5滴。用2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aml,按下式计算:H2SO4%=9.8a%

4)再生液中硫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用100ml量筒量取95 ml除盐水于250ml锥形瓶中,用5ml移液管准确移取5 ml再生液放入锥形瓶中,摇匀,滴入甲基红-亚甲基蓝(或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3~5滴。用0.1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记下消耗NaOH体积bml。按下式计算:H2SO4%=0.098b%

5)NaOH浓度分析方法

取水样1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稀释至100ml,加入3~5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以0.5mol/L 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记下消耗H2SO4的体积aml。按下式计算:NaOH%=4a%

11.6 高硬度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水样硬度的测定。测定范围:0.1~5mmol/L的硬度。

11.6.1原理

硬度是指溶液中钙镁离子的总量。在PH=10.0±0.1的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以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水样中硬度值。

11.6.2试剂

11.6.2.1 EDTA标准溶液(0.05mol/L);

11.6.2.2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11.6.2.3 0.5%的铬黑T指示剂。

11.6.3分析步骤

11.6.3.1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如果水样混浊,取样前应过滤。

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用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1+4)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11.6.3.2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再加2-3滴铬黑T指示剂。

11.6.3.3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溶液体积a ml。

11.6.3.4另取100ml除盐水,按以上步骤测定空白值,记录消耗EDTA溶液体积b ml。

11.6.4分析结果的计算

YD =

V b

a

c2

)

(?

-

?× 1000

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a——滴定水样时所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滴定空白水样时所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的体积,ml;

YD——水样的硬度,mmol/L。

11.7低硬度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软化水、H型阳床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凝结水水样的测定。

测定范围:1—100umol/L水样硬度。

11.7.1原理

在PH值为10.0 ± 0.1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蓝K作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可计算低硬度值。

铁大于2mg、铝大于2mg、铜大于0.01mg、锰大于0.1mg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 的1%L-半胱胺酸盐酸盐溶液和2ml三乙醇胺溶液(1+4)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

11.7.2试剂

11.7.2.1钙标准溶液(1ml含0.1umolCa2+);

11.7.2.2氨-氯化氨溶液;

11.7.2.3 0.5%酸性铬蓝K指示剂;

11.7.2.4 5%氢氧化钠溶液;

11.7.2.5 盐酸溶液(1+4);

11.7.2.6 EDTA标准溶液(0.005mol/L)。

11.7.3 分析步骤

11.7.3.1取100ml透明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

注:水样碱性或酸性很高时,可用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1+4)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11.7.3.2加3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2滴酸性铬蓝K指示剂。

11.7.3.3在不断摇动下,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的体积a ml。

11.7.3.4另取100ml II级试剂水,按以上步骤测定空白值,记录消耗EDTA的体积b ml

11.7.4分析结果计算

YD =

V b

a

c2

)

(?

-

?×106

c ——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

a ——滴定水样时消耗EDTA 标液的体积, ml ;

b ——滴定空白时消耗EDTA 标液的体积, ml ;

V ——水样的体积, ml ;

YD ——水样的硬度, umol/L 。

11.8钙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中Ca 2

的测定。

11.8.1原理

在强碱性溶液中(PH 大于12.5)用钙红做指示剂,以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 的体积,即可算出水样中钙的含量。

11.8.2试剂

11.8.2.1 EDTA 标准溶液 (0.05mol/L );

11.8.2.2 NaOH 溶液(2mol/L );

11.8.2.3钙红指示剂。

11.8.3分析步骤

11.8.3.1取适量的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100ml ;

11.8.3.2加入5ml 2mol/L 的NaOH 溶液和约0.05g 的钙红指示剂,摇匀。

11.8.3.3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 的体积aml 。 11.8.3.4取100ml 除盐水按以上步骤,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EDTA 的体积bml 。

11.8.4分析结果的计算

C Ca2+ = V b a c 08

.40)(?-×1000

c ——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

a ——滴定水样时消耗的EDTA 的体积, ml ;

b ——滴定空白时消耗的EDTA 的体积, ml ;

V —— 水样体积, ml ;

40.08——钙的原子量;

C Ca2+——水样中钙的含量,mg/L ;

11.9 氯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锅炉炉水和冷却水中的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以氯离子计)测定范围:5——100mg/L 。

11.9.1原理

在PH 为7左右的中性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使溶液显橙色,即为滴定终点。

其反应为:

Cl -+Ag +

→ AgCl ↓ (白色)

2Ag ++CrO 42

-→ Ag 2CrO 4 ↓ (红色) 11.9.2试剂

11.9.2.1 AgNO 3标液(1ml 相当于1mgCl -);

11.9.2.2 10% K 2CrO 4指示剂;

11.9.2.3 1% 酚酞指示剂;

11.9.2.4 NaOH 溶液(0.1mol/L );

11.9.2.5 H 2SO 4溶液(0.05mol/L)。

11.9.3分析步骤

11.9.3.1量取100ml 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滴回至无色,再加入1ml 10%铬酸钾指示剂。

11.9.3.2用硝酸银标液滴定至橙色,记录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aml 。

11.9.3.3同时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bml 。

11.9.4 分析结果的计算:

水样中氯化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P (Cl -)= V b a 0

.1)?-(×1000

a ——滴定水样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b ——滴定空白水样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1.0——硝酸银标液的滴定度,1ml 相当于1mg Cl -

V ——水样的体积,ml ;

P (Cl -)——水样中氯化物含量, mg/L ;

11.10 溶解氧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溶解氧为2-100ug/L 的除盐水、凝结水。

11.10.1原理

溶液在PH值为8.5左右时,氨性靛蓝二磺酸钠被锌汞齐还原成浅黄色化合物,当与水中溶解氧相遇时,又被氧化成蓝色,其颜色的深浅与水中含氧量有关。

11.10.2试剂

11.10.2.1氨---氯化氨缓冲溶液;

11.10.2.2氨性靛蓝二磺酸钠;

11.10.3仪器

11.10.3.1专用溶氧瓶:具有严密磨口塞的无色玻璃瓶其容积为250ml。

11.10.3.2锌汞齐滴定管:用乙酸(1+4)洗涤锌粒2-3ml,使其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用除盐水冲洗数次,浸入饱和Hg(NO3)2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使锌粒表面形成汞齐,用除盐水冲洗至中性。

11.10.4分析步骤

11.10.4.1溶氧瓶应预先冲洗干净,将取样管插入溶氧瓶底部,使水样充满溶氧瓶,并溢流不少于3min。

11.10.4.2加入还原靛蓝二磺酸钠溶液时,应先把锌还原滴管沿着瓶口边缘排掉已被氧化的靛蓝二磺酸钠,然后在水屏蔽层保护下轻轻插入瓶内,拨出取样管,并立即加入1.8ml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

11.10.4.3轻轻抽出滴定管并立即塞紧瓶塞,混匀,放置2min以保证反应完全。

11.10.4.4取出溶氧瓶,立即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以白色为背景同标准色进行比较。

11.11硅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化学除盐水、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凝结水等硅的测定。

11.11.1原理

水中的可溶硅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用1,2,4酸还原剂把硅钼黄还原成硅钼蓝。

11.11.2试剂

11.11.2.1 盐酸溶液(1+1);

11.11.2.2 10%钼酸铵溶液;

11.11.2.3 10%酒石酸或10%草酸溶液。

11.11.2.4 1,2,4酸。

11.11.3分析步骤

11.11.3.1取水样50ml注入塑料杯中,加盐酸(1+1)1ml混匀,加入2ml钼酸铵溶液,混匀后放置5分钟。

11.11.3.2 加10%的草酸2ml,混匀放置1分钟。

11.11.3.3 加1,2,4酸2ml,混匀放置8分钟。

11.11.3.4 在分光光度计波长815nm 处,用50mm 比色皿,以高纯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查工作曲线,得出水样中硅的含量。

11.12 联氨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给水和蒸汽中的联氨含量。

测定范围:2-100ug/L 。

11.12.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联氨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柠檬色的偶氮化合物。

11.12.2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

11.12.3分析步骤

11.12.3.1取50ml 水样于50ml 比色管中,准确加入5ml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混匀后放置3min 。 11.12.3.2在分光光度计波长为455nm 处,用30mm 的比色皿,以高纯水作参比,测定其吸光度,查工作曲线,得出水样中联氨的含量。

11.13 氯化钠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11.13.1 原理

在PH 值为7左右的近中性溶液中,氯化钠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作用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使溶液呈橙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11.13.2 试剂

11.13.2.1 硝酸银标准溶液(0.1mol/L );

11.13.2.2 10%铬酸钾指示剂;

11.13.2.3 1%酚酞指示剂;

11.13.2.4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

11.13.2.5 硫酸溶液(0.1mol/L );

11.13.3 分析步骤

11.13.3.1 量取适量水样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再加入1ml 10%铬酸钾指示剂。

11.13.3.2 以0.1mol/L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V 1ml 。 11.13.4 分析结果的计算

)/(100005845.01l g V

V M NaCl ???= 式中: M -- 硝酸银的浓度,mol/L ;

V 1 -- 滴定水样时硝酸银的消耗量(ml);

V -- 水样的体积(ml);

0.05845 -- 氯化钠的分子量/1000。

11.14 混凝效果试验

通过混凝效果试验确定凝聚剂的种类和凝聚剂的加入量,同时通过观察PH值和助凝剂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PH值和助凝剂投加量。

11.14.1 凝聚剂种类的确定

取一组500ml的水样,置于一系列800ml的烧杯中,分别加不同种类的凝聚剂(铁盐和铝盐的比较)12.5mg(可根据情况变此量)。

11.14.1.2 用定时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先在100~160转/分下搅拌1~2分钟,然后再搅拌10~20分钟。

11.14.1.3 搅拌停止后,静置,观察现成絮凝矾花的情况(多少、大小及疏密情况)和沉降分层状况。 2分钟内分层最好

2—4分钟内分层好

4—7分钟内分层一般

>7分钟分层差

11.14.1.4 静置15分钟后取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计(680nm波长,30mm比色皿)测定透光率, 判断其澄清程度,然后从观察到的情况和测定结果确定应加凝聚剂的种类。

11.14.2 求取最佳PH值

11.14.2.1 取一组500ml的水样,置于一系列800ml的烧杯中,通过加酸、碱改变水样的PH值(3-10)。

11.14.2.2 等量加入已选定的凝聚剂12.5mg,(可根据情况改变此量),然后按1.2—1.4的步骤操作,做出透光率(T)— PH 图以确定最佳PH。

11.14.3 求取凝聚剂最佳投药量

11.14.3.1取一组500ml的水样,置于一系列800ml的烧杯中,通过加酸、碱将这组水样都调至最佳PH值。

11.14.3.2 分别加入2.5、5.0、7.5、10.0、12.5、15.0、17.5、20.0和25.0mg凝聚剂于水样中,然后按1.2—1.4的步骤操作,做出透光率(T)—加药量(G)图以确定凝聚剂最佳用量。

11.14.4 确定助凝剂用量

11.14.4.1 取一组500ml的水样,置于一系列800ml的烧杯中,通过加酸、碱将水样调至最佳PH值。

11.14.4.2按最佳投药量加入凝聚剂,同时分别加入0.0、0.5、1.0、1.5、2.0、和2.5mg助凝剂,然后按1.2—1.4的步骤操作,做出透光率(T)—加药量(G)图以确定助凝剂最佳用量。

最新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材料人考学 饱和蒸汽压:单位时间内有液体分子变为气体分子的数目与气体分子变为液体分子数目相同,宏观上说即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气体的凝结速度相同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饱和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 广度量和强度量:是指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的性质,如系统物质的量,体积,热力学能,熵等。具有加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而是指与物质无关的性质,如温度压力等 平衡态: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状态函数:体系的一些性质,其数值仅取决于体系所处的状态,而与体系的历史无关;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热:体系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的不同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 功: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除热以外的其它能量都称为功。 摩尔相变焓: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恒定温度T及该温度平衡压力下发生相变时对应的焓变 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温度为T的标准态下,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化学计量数VB=1的β相态的化合物B 该生成反应的焓变称为该化合物B在温度T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1摩尔反应物质B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可逆过程:我们把某一体系经过某一个过程,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反应热当体系发生反应之后,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时的温度,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 溶解热:在恒定的T、p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B溶解与溶剂A中,形成B的摩尔分数xB=0.1的溶液时,过程的焓变。 稀释热:在恒定的T、p下,某溶剂中质量摩尔浓度b1的溶液用同样的溶剂稀释成为质量摩尔浓度b2的溶液时,所引起的每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之焓变。 准静态过程:在过程进行的每一瞬间,体系都接近于平衡状态,以致在任意选取的短时间dt内,状态参量在整个系统的各部分都有确定的值,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态所构成。 卡诺循环:1恒温可逆膨胀2绝热可逆膨胀3恒温可逆压缩,4绝热可逆压缩 卡诺定理: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以可逆热机效率最大 热力学基本方程:1dU=Tds—pdV 2dH=TdS+Vdp 3dA=-SdT-pdV 4dG=-SdT+Vdp(记忆方法见后)拉乌尔定律: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等于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与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的乘积PA=PA*xA 亨利定律:一般来说,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所形成的溶液属于稀溶液范围。气体B 在溶剂A中溶液的组成无论是由B的摩尔分数XB,质量摩尔浓度bB,浓度cB等表示时,均与气体溶质B的压力近似成正比。 偏摩尔量:在温度、压力及除了组分B以外其余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变的条件下,广度量X 随组分B的物质的量nB变化率XB称为组分B的偏摩尔量。

化学试剂配制标准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实验室化学试剂配制标准管理规程,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2.范围:适用于化学试剂、试药的配制。 3.责任:QC检验员、中心化验室主任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试剂配制应按规定的书面规程进行。 4.2建立配制记录,由操作人员在配制过程中逐项填写,内容包括: (1)配制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总量、配制日期、使用截止日期。 (2)配制试剂配比。 (3)所用试剂级别、浓度、PH值。 (4)配制方法、加入顺序。 (5)配制溶剂及必要的处理。 (6)配制者签名、复核者签名。 4.3配制人员在配制前首先检查所领试剂、试药与该试剂配制规程的一致性,瓶签完好,试剂外观符合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方可进行配制。

4.4试剂的恒重:固体化学试剂在贮存中易吸潮而增加重量,故配制时需恒重。按恒重要求进行操作。 4.5称重:称重是决定所配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 4.6所用操作器具必须洁净、无痕迹,最好选用一等容量瓶、一等吸管配制和稀释。 4.7严格按配制方法进行操作,实验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4.8按一定使用周期配制试剂,不要多配,特别是危险品、毒品应随用随领随配,多余试药退库,以防时间长变质或造成事故。原则上配用量以3—6个月为宜。 4.9配好后的试剂放在具塞、洁净的适宜容器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要装于棕色瓶中,挥发性试剂其瓶塞要严密,见光易变质的试剂应用蜡封口。贴好瓶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使用期限、配制者。 4.10用过的容器、工具按各自的清洁规程清洗,必要时消毒、干燥、贮存备用。 4.11化学试剂配制记录保留至试剂用完后一年。

附件: 陕西神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化学试剂配制记录 文件编号: 页数1/1 编号: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各种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

各种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 配制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用试剂的配制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1、硫酸(H 2SO 4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2H 2SO 4 )=0.1mol/L,即c(H 2 SO 4 )=0.05mol/L的硫酸溶液的配制: 取3mL左右的浓硫酸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新配制的硫酸需要标定,其标定方法如下: 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2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取50mL水,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同样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计算公式为: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 1 :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无水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M(1/2Na 2CO 3 )=52.994)]。 测定氨氮时,氨氮含量的计算: 式中: 氨氮:氨氮含量,mg/L; V 1 :滴定水样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硫酸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2、重铬酸钾(K 2Cr 2 O 7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6K 2Cr 2 O 7 )=0.2500mol/L,即c(K 2 Cr 2 O 7 )=0.0417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的 配制: 称取12.258g于120℃下干燥2h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并移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摇匀,备用。

最新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g) (g /mol)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mol)?23微粒数个6.0210个 (3)气体物质的量(mol )=(L) 22.4(L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g) (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g) 100%()(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 (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mol/L)1L (g /mol) (mL)(g /m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1000溶液密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mL (g /mL)(g /mol)1L ???1000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 n()M =混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22.4()M ρ=g 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105 Pa )的混合气体。 4.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物理化学(下)总结

《物理化学》(下) (南京大学第五版)总结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概念与定义 1. 离子迁移数t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的i 离子运载的电流I i 与总电流之比(即i 离子所承担的导电任务的分数)。 1i i i i i i i i Q I u t t Q I u = ===∑∑ 2. 离子电迁移率(离子淌度)u i :单位电位梯度时离子的运动速率。 3. 电导与电导率 电导G(Ω-1 ):电阻R 的倒数。a 电导率κ(Ω-1 ·m -1 ):电阻率ρ的倒数。 电导池常数K cell :K cell = L/A L: 电极之间的距离;A:电极的面积 4. 摩尔电导率Λm (S ·m 2 ·mol -1 ) 含1mol 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单位距离的2个平行电极之间的电导池所具有的电导。 m c κ Λ= 5.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对于任意价型的强电解质M ν+B ν- 平均活度因子 γ± =[ (γ+)ν+ (γ-)ν-] 1/(ν + + ν- ) a ± = m ±γ± m ± =[ (m +)ν+ (m -)ν-] 1/(ν + + ν- ) m + = ν+m ;m - = ν-m 电解质活度a = (a ±)( ν+ + ν- ) 6. 离子强度I 21 2i i i I m z = ∑ 7. 离子氛 电解质溶液中环绕在某一离子B 周围电荷与B 相反、电荷数量与B 相等的异号离子构成的球体。 8. 基本摩尔单元 发生1mol 电子转移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1/zM n+ + e → 1/z M 二、基本公式 1. Faraday 电解定律 往电解池通电,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 Q = It = znF z :电极反应M n+ + ze → M 中电子转移的计量数。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所有计算公式

高一化学所有计算公式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 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物理化学公式集合

物理化学公式集合 kent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 三、基本关系式 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 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 可逆过程: W =nRT { EMBED Equation.3 |1221ln ln p p nRT V V 2、热效应、焓 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 =U +pV ;

d H=d U+d(pV)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 热容定义:;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a+bT+c’T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 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等温过程:ΔU=0 ; ΔH=0 ; W=-Q=p e d V 等容过程:W=0 ; Q=ΔU= ; ΔH= 等压过程:W=-p eΔV ; Q=ΔH= ; ΔU= 可逆绝热过程: Q=0 ; 利用p1V1γ=p2V2γ求出T2, W=ΔU=;ΔH= 不可逆绝热过程:Q=0 ; 利用C V(T2-T1)=-p e(V2-V1)求出T2, W=ΔU=;ΔH=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ΔH=Q=nΔ_H; W=-p(V2-V1)=-pV g=-nRT; ΔU=Q+W 3、热化学

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基本概念 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克劳修斯,开尔文,奥斯瓦尔德。实质: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 “=”可逆;“>”不可逆 三、熵 1、熵的导出:卡若循环与卡诺定理 2、熵的定义: 3、熵的物理意义: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4、绝对熵:热力学第三定律 5、熵变的计算

中考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整理)教案资料

中考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整理)

中考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原子个数)之和 如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A的化合价×m + B的化合价×n = 0 ⑤原子个数比:A : B = m : n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 1- 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100) × 100%)、 含有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所有质量-晶体质量/(溶质所有质量-晶体质量+溶剂质量) × 100%)(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a%浓=M稀×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a%浓+M稀× b%稀=(M浓+M稀) × 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1)化合物中某元素百分含量的计算式 (2)化合物质量与所含元素质量的关系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总结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2)物质的量(mol )() = ?微粒数(个) 个6021023 ./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g ) ()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 mol 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mol /L)1(L)(g /mol) 1000(mL)(g /mL) 100% ②物质的量浓度= ???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g)100(g) (g) (g) =

物理化学知识点(全)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U Q W ?=+ d U Q W δδ=+ 适用条件:封闭系统的任何热力学过程 说明:1、amb W p dV W '=-+? 2、U 是状态函数,是广度量 W 、Q 是途径函数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常用公式及基础公式 2、基础公式 热容 C p .m =a+bT+cT 2 (附录八) ● 液固系统----Cp.m=Cv.m ● 理想气体----Cp.m-Cv.m=R ● 单原子: Cp.m=5R/2 ● 双原子: Cp.m=7R/2 ● Cp.m / Cv.m=γ 理想气体 ? 状态方程 pV=nRT

? 过程方程 恒温:1122p V p V = ? 恒压: 1122//V T V T = ? 恒容: 1122/ / p T p T = ? 绝热可逆: 1122 p V p V γγ= 111122 T p T p γγγγ--= 1111 22 TV T V γγ--=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可逆相变化与不可逆相变化过程 1、 可逆相变化 Q p =n Δ 相变 H m W = -p ΔV 无气体存在: W = 0 有气体相,只需考虑气体,且视为理想气体 ΔU = n Δ 相变 H m - p ΔV 2、相变焓基础数据及相互关系 Δ 冷凝H m (T) = -Δ蒸发H m (T) Δ凝固H m (T) = -Δ熔化H m (T) Δ 凝华 H m (T) = -Δ 升华 H m (T) (有关手册提供的通常为可逆相变焓) 3、不可逆相变化 Δ 相变 H m (T 2) = Δ 相变 H m (T 1) +∫Σ(νB C p.m )dT 解题要点: 1.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2.过程设计,必须包含能获得摩尔相变焓的可逆相变化步骤; 3.除可逆相变化,其余步骤均为简单变化计算. 4.逐步计算后加和。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1、基础数据 标准摩尔生成焓 Δf H θm,B (T) (附录九) 标准摩尔燃烧焓 Δc H θ m.B (T)(附录十) 2、基本公式 ?反应进度 ξ=△ξ= △n B /νB = (n B -n B.0) /νB ?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Δr H θm.B (T)= ΣνB Δf H θ m.B (T) ?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Δr H θ m.B (T)=-Σ νB Δc H θ m.B (T) (摩尔焓---- ξ=1时的相应焓值) ?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的关系 Q p =Δr H Q v =Δr U Δr H =Δr U + RT ΣνB (g) ?Kirchhoff 公式 微分式 d Δr H θ m (T) / dT=Δr C p.m 积分式 Δr H θm (T 2) = Δr H θ m (T 1)+∫Σ(νB C p.m )dT 本章课后作业: 教材p.91-96(3、4、10、11、16、17、38、20、23、24、28、30、33、34)

各种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

常用试剂的配制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1、硫酸(H 2SO 4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2H 2SO 4 )=0.1mol/L,即c(H 2 SO 4 )=0.05mol/L的硫酸溶液的配制: 取3mL左右的浓硫酸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新配制的硫酸需要标定,其标定方法如下: 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2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取50mL水,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同样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计算公式为: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 1 :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无水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M(1/2Na 2CO 3 )=52.994)]。 测定氨氮时,氨氮含量的计算: 式中: 氨氮:氨氮含量,mg/L; V 1 :滴定水样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硫酸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2、重铬酸钾(K 2Cr 2 O 7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6K 2Cr 2 O 7 )=0.2500mol/L,即c(K 2 Cr 2 O 7 )=0.0417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的配 制: 称取12.258g于120℃下干燥2h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并移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摇匀,备用。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配制:

dc化学基本计算中常用方法和思路

化学基本计算中常用方法和思路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 例1.把8.50g Zn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覆盖有铜的锌片,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8.45g。求有多少g Zn片被氧化了? 例2.KBr和KCl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产生6.63gAgBr和AgCl沉淀混合物,试计算原混合物中钾的质量分数。 例3.把NaH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6.8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剩余残渣为15.87g,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例4.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1g。若原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2g。则该物质在t℃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例5.盛满等体积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几分之几? 例6.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现取3LSO2和6LO2混合,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小10%,求SO2的转化率。 二、关系式法 用多步连续进行的反应进行计算时,一般是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而将多步计算简化为一步完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关系式法。在由原料向产物的转化过程中,不论在哪一步转化中有效成分的损失,都可归结为原料的损失而进行计算,并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找出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的关系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例7.某锅炉用煤用FeS2的质量分数为2%,燃烧时发生反应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为防止SO2进入大气,需在燃烧前向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使发生反应CaO+SO2?CaSO3,试计算1t这种煤中应该 加入生石灰多少千克? 例8.用黄铁矿制取硫酸,再用硫酸制取化肥硫酸铵。燃烧含FeS2为80%的黄铁矿75t,生产出79.2t 硫酸铵。若在制取硫酸铵时硫酸的利用率为90%,则用黄铁矿制取硫酸时FeS2的利用律是多少? 三、守恒法 以化学反应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作为依据,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电中性原则——电荷守恒。来解答一些较复杂的题型,以达到简化计算过程,避免繁琐计算,从而迅速求解的目的。 例9.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多少? 例10.某氢氧化钾样品中含水的质量分数为15%。将一定量该样品放入100g36.5%的盐酸中反应,溶液显酸性,再用5.6%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定,消耗了12.0mL(溶液的密度为1g/mL)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例11.在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中,有19.2g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例12.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Cr2+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

(完整word)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化学药品的配制方法

化验室药品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根据试剂中所含杂质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 级别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标签颜色主要用途 一级优级纯GR 绿精密分析实验 二级分析纯AR 红一般分析实验 三级化学纯CP 蓝一般化学实验 生化试剂生化试剂BR 黄色生物/医药化学实验 所以,要想知道哪些药品属于分析纯,看标签就知道了,不论是看颜色,或者看英文名称,都可以知道 化验室常用药品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C(NaOH)= 1mol/L C(NaOH)= 0.5mol/L C(NaOH)= 0.1mol/L 1.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120g NaOH,溶于100mL水中,摇匀,倒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吸取下列规定体积的上层清液,注入1000mL无CO2的水中摇匀。 C(NaOH),mol/L NaOH饱和溶液,mL 156 0.528 0.1 5.6 1.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1.2.1 测定方法: 称取下列规定量的、于105~110。C烘至质量恒定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01 g,溶于下列规定体积的无CO2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10g/L),用配制好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C(NaOH),mol/L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g无CO2水,mL 1680 0.5380 0.10.680 1.2.2 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浓度,mol/L;

V——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kg/ mol。 2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C(HCl)= 1mol/L C(HCl)= 0.5mol/L C(HCl)= 0.1mol/L 2.1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量取下列规定体积的盐酸,注入1000 mL水中,摇匀。 C(HCl), mol/L HCl,mL 190 0.545 0.19 2.2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2.2.1 测定方法: 称取下列规定量的于270—300。C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称准至0.0001 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再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C(HCl),mol/L基准无水碳酸钠,g无CO2水,mL 1 1.650 0.50.850 0.10.250 2.2.2 计算: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C(HCl)——盐酸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M——无水碳酸钠之质量,g V——盐酸溶液之用量,mL V0——空白试验盐酸溶液之用量,mL 0.05299——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K g/ mol。 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三份1g/L的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与一份2g/L的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 3 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C(1/2H2SO4)=1 mol/L C(1/2H2SO4)=0.5 mol/L C(1/2H2SO4)=0.1 mol/L 3.1 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量取下列规定体积的硫酸,缓缓注入1000 mL水中,冷却,摇匀。 1/2H2SO4,mol/L H2SO4,mL 130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 (5)纯度 (6)溶质的质量分数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二. 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3)磷在空气中燃烧 (4)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5)硫在氧气中燃烧

(6)铁在氧气中燃烧 (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8)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9)氧化汞受热分解 (10)电解水 (11)锌与稀硫酸反应 (12)镁与稀硫酸反应 (13)铁与稀硫酸反应 (14)锌与盐酸反应

(15)镁与盐酸反应 (16)铁与盐酸反应 (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8)氢气还原氧化铜 (19)木炭在空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21)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24)碳酸分解的反应 (25)煅烧石灰石的反应 (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27)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3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33)甲醇在空气中燃烧 (34)铁与硫酸铜反应 (3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36)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3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 (38)氧化铁与硫酸反应 (39)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40)氯化钡与硫酸反应 (41)氧化锌与硝酸反应

物理化学总结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 焦耳实验:ΔU =f (T ) ; ΔH =f (T ) 三、基本关系式 1、体积功的计算 δW = -p e d V 恒外压过程:W = -p e ΔV 可逆过程:12 21ln ln p p nRT V V nRT W == 2、热效应、焓 等容热:Q 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 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 =U +pV ; d H =d U +d(pV ) 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2 1 d p T T T C 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 热容定义:V V )(T U C ??=;p p )(T H C ??=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 C C =-V p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 p =a +bT +c’T 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 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等温过程:ΔU =0 ; ΔH =0 ; W =-Q =?-p e d V 等容过程:W =0 ; Q =ΔU =?T C d V ; ΔH =?T C d p 等压过程:W =-p e ΔV ; Q =ΔH =?T C d p ; ΔU =?T C d V 可逆绝热过程:Q =0 ; 利用p 1V 1γ=p 2V 2γ 求出T 2, 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 不可逆绝热过程: Q =0 ; 利用C V (T 2-T 1)=-p e (V 2-V 1)求出T 2, W =ΔU =?T C d V ;ΔH =?T C d p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ΔH =Q =n Δ_H ; W=-p (V 2-V 1)=-pV g =-nRT ; ΔU =Q +W 3、热化学 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 H H m f B m r θθν?=?∑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 常用计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 一.化合反应 二.分解反应 三.置换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NaOH+HCl=NaCl+H 2O 2.中和胃酸的反应:Al (OH )3+3HCl=AlCl 3+3H 2O 3.熟石灰和硫酸反应:Ca(OH)2+H 2SO 4=CaSO 4+2H 2O 4.盐酸和硝酸银反应:AgNO 3+HCl=AgCl ↓+HNO 3 5.硫酸和氯化钡反应:BaCl 2+H 2SO 4=BaSO 4↓+2HCl 6.碳酸钙和过量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7.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 8.碳酸钠和过量盐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9.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2NaOH+CuSO 4=Na 2SO 4+Cu(OH)2↓ 10.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11.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12.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AgNO 3+NaCl=AgCl ↓+NaNO 3 13.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14.盐酸除铁锈:Fe 2O 3+6HCl=2FeCl 3+3H 2O 15.硫酸除铁锈: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16.氧化铜和硫酸反应:CuO +H 2SO 4=CuSO 4+H 2O 五.其他反应 1.二氧化碳和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Ca(OH)2=CaCO 3↓+H 2O 2.二氧化碳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CO 2+2NaOH=Na 2CO 3+H 2O 3.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SO 2+2NaOH=Na 2SO 3+H 2O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 2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6.甲烷燃烧:CH 4+2O 2点燃=2H 2O+CO 2 7.酒精燃烧:C 2H 5OH+3O 2点燃 =3H 2O+2CO 2 8.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C6H12O6+6O2酶=6H2O+6CO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