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简答简述题(教学法)

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

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一堂设计完成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

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观

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

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

推断功能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

发展性3递补性

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

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

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

则6实践探究原则

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

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

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

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

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

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

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回

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

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

的回授调节

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

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

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

种暗示手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

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

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

法5循环学习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

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书

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要

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5

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有

创造

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

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

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法

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

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

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

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

观4形式观5情境观

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

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

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听

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

勤于解7重点记

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

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

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

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

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

有可操作性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

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

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

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

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

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

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

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

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

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

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

造性,即依据教科书。3要反

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

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

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

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

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

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

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

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

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

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

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

方法进行提示

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

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

明确要旨的作用 3能使学

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

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

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中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

些?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

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

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

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

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

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

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

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

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

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

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

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

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

形成性反馈

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

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

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

系。教学日益多煤化、综合

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

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

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

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

性强3共享性好

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

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

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

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

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

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综合应用题(教学法)

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

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

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

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

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

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

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3注重研究学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以过去只研究教学逐步过渡到即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态度,注重激情引趣}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剔除或偏爱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作出最佳选择}

结合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答:1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3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全面统一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

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

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

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

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

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

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

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

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

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

展趋势。1由重知识传授的教

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

模式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

发展,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

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竞

争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

杂化程度的提高,能力的培

养显得尤为重要}2由重教师

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

模式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

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

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现代的

教学模式都把学生放在主体

的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的能动性、积极

性}3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

化教学模式发展{据统计,我

国已有20多个教学模式,而

我国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教

学模式也达10多种。}4由归

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生的

教学模式大都属于演绎教学

模式,即从一种思想或理论

假设出发,设计一种教学模

式,用实践检验证明其有效

后,确立这一教学模式}

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

基本特点。1研究性以项目、

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

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

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

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

动。}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

“研究”或“探究”为中心

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学

习活动包括观察、考察、归

纳、实验等等。通过这些活

动,发展学生的开放的学习

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

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

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

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

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

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

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让学

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形

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

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

学精神}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

技能应注意的问题1体现意

图、有目的性{板书设计要加

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和随

意性}2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板书要工整,必须遵循汉子

的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

标准、清楚、美观大方,不

潦草难辨,影响学生的学

习}3语言准确,有科学性{板

书用词要准确、恰当,能正

确反映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

教学意图}4层次分明,有条

理性{板书也要层次分明、条

理清楚、枝蔓有序、繁简适

中、逻辑性强}5重点突出,

有鲜明性{教师的板书必须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学

生通过板书就能纵观全课,

了解全貌,抓紧要领,留下

清晰深刻的印象}6合理布

局,有计划性{教师课前要根

据教学要求,从实际出发,

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设

计}7形式多样,有趣味性{老

师板书不要千篇一律,要根

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

充满情趣的板书}

结合实际分析教学评价方法

改革的基本趋势。1以质性评

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随着

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

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所表现的僵化、简单化和表

面化的局限日益突出。质性

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

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

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

合发展的目的}2评价的功能

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

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关

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

功能转变的关键点}3评价体

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

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

{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改变

划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

在评价中积极的、个性化反

应。突出强调在评价中尊重

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特

点}4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

和真实性。{测验的试题不能

孤立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

题情境,要富有真是性}5强

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

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

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可以

更全面地了解学生}6强调评

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的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对学

生评价的客观要求。}

结合实际分析合作评价的操

作策略1教师要做好合作评

价的组织者。首先,教师要

向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说

明合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教师要向各评价主体

明确评价的标准。再次,教

师要为家长和社区人员提供

必要的技术支持,对学生也

要有评价“培训”。2合理控

制评价主体的参与范围。要

分清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

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

评价;要考虑评价的目的,

采用最有效、最合理的评价

方式与手段。3淡化等级和分

数。合作评价要淡化等级和

分数,强调品评和反思。4信

息应以描述性的为主。描述

性的信息更能说明学生发展

的情况。5不便在高利害评价

中使用。6及时沟通反馈调整

非学业性评价的实践和研究

6不断发挥和提高评价激励

的导向性和时效性。

名词解释(教学法)

1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

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

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

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

称。

3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

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

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

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

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

活动的结构框架和程序。

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

语言系统连贯地像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7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8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参观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和实验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9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一起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0读书学习法:又称阅读学习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材料和其他参考书或读物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11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互相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12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4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5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力量和技巧。

16板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技能和技巧。

17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8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

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

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9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

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

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

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20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

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

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

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

方式。

21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

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

的媒介工具。

22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

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单选(教学法)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

2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是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

4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

5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

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6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

程序教学理论

7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是发现学习法

8心里学家维特海默、苛勒、

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

式塔学习理论

9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德国的拓扑心里学家勒

10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美国的心里学家桑代

11加涅认为学习的最主要的

外部条件是教学设计

12美国著名的心里学家、教

育学教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

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13前苏联著名心里学家、教

育学家和教学理论学家赞科

夫提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

一般发展

14美国著名心里学家、教育

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

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

础结构

15奥苏贝尔基础的教学理论

是认知同化教学理论

16布鲁纳1960年出版的教育

著作是《教育过程》

17前苏联合作派教师在长期

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理论称

为合作教育学理论

18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

被称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

理论

19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

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教育家

巴班斯基

20认为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学

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的

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

做有反应过程、这种学说被

称为顿悟说

2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是班杜拉

22符号(信号)学习理论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

家托尔曼

2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

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24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提

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

学模式

25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及其

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

是协同教学模式

26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洛扎诺夫

27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提

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

模式

28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

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29江苏省南通师范就第二附

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

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

模式

30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所在是

它的优效性

31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

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教学

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32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

教育家是罗杰斯

33教师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

所讲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的

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34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

观性强

35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

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

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36为丰富感性认识,在讲授

某一课题前组织学生实地观

察的方法为准备性参观

37根据练习的目的的不同进

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

识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

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

38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

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

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教

学方法是谈话法

39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

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

40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

在20世纪70年代

41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

是对内容的理解

42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

43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情况

下,快速吸取书中内容的读

书方法是速读

44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

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

复习必须及时

45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

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

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

种技能是导入技能

46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

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方式

是图示式板书

47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

步是编写教案

48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

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

各种手段导入的教学称为情

境式导入

49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

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

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

提问

50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

放录像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

式结尾

5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

问,一直达到理想结果的提

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法

52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点是

反思性

53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评

价方法是纸笔测验

54在人类历史中、教学媒体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55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列出

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作为问卷,教师根据所列问题逐个深入考虑,从而找出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体,这种方法叫问卷选择法

56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把选择的问题排列成一定的程序,教师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

而进入不同的选择分支,最终完成对媒体的选择的方法叫流程图选择法

57收音机、扩音机、无线话筒、录音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音响媒体

58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将各种媒体与教学目标或类型用二维形式排列,从中找出在特定教学要求下媒体的最佳效果,这种方法叫矩阵选择法

59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声像媒体

60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学习反应分析机、多媒体系统等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综合媒体

61幻灯机、投影仪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属于光学媒体

多选(教学法)

1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氛围、教学素质

2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语言、实物、活动

3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4斯金纳从他系列基本实验中总结出了关于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习得率、条件强化、泛化作用、消退作用

5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6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7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优效性、参照性、可操作性、开放性

8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设计预期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对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9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

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11课后复习的主要方法有回

忆、看书、整理笔记、看参

考书

1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互

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

式观、情境观

13理答的形式有提示、探究、

转引、回问、延伸

14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

式,提问可以分为特指式提

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

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

15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

点是全面性、科学性、开放

性、反思性

16纸笔测验的特点包括可操

作性、可比较性、测验范围

较广

17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特

点是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

强、共享性好

18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类

型有操练复习型、个别化指

导型、模拟实验型、教学游

戏型、模拟探索型

19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

有问卷选择法、矩阵选择法、

流程图选择法

简答简述题(教育学)

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的

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简述教育本质的特征1教育

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

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

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教育

是又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

者的作用1启发教育实践工

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

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

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

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

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鉴定

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

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

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

师打下基础

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

教学原则藏息相辅、师道尊

严、教学相长、启发诱导、

学不躐等

简述20世纪教育理论界出现

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实验教

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

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

克思主义教育学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

理论人力资本论、教育万能

论、教育独立论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

口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

展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

的功能3人口的就业结构影

响教育结构

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

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

化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3教育的文

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

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

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

与创造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减

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

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

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3.教

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

化。(1)教育有助于人口的

性别比例的平衡(2)教育可

以改变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

(3)教育能够改变人口的行

业与职业结构(4)教育可以

调节人口的地域结构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

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

的生理前提,它为认得发展

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

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

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

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教育的本体功能1教育对个

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教育的

个体谋生功能3教育的个体

享用功能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

展的科学含义1人的全面发

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

“和谐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

还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

由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2

坚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的质量标准3注重提高全民

素质4培养“劳动者”或“社

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

育目的的总要求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面

发展,是每一个学生包括差

生都得到发展2全面发展,

每一个人自身所蕴含的全部

发展可能性或潜能的全面发

展3主动发展,排除外在强

迫,主动涉及与实现的发展4

和谐发展5充分发展6可持

续发展

简述《教师法》关于教师权

利的规定

1教育教学权2学术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工资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当代中小学教师的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开放型社区文化的共建者 5)在对待自我上,教师是反思实践者 6)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是合作者

述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

简述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教育教学评价 5)沟通与合作6)反思与发展

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1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师生关系的类型1民主型、挚爱型、管理型、专制型、放任自流型

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行为目标—美国学者泰勒;生长性目标—英国学者斯滕豪斯;表现性目标—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综合化。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活动以及评价课程等不同阶段和环节。

教学的基本功能:1授受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

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发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大致

可以分为三大主结构和八个

亚结构。分为准备、展开、

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其中准

备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启动和

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

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

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

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

段。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

目标设计2教学内容设计3

时间设计4措施设计5评价

设计

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

要内容: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

节安排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

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

的处理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

手段辅助教学5说明板书设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1

领导评价2学生评价3同行

评价4教师自评5专家评价6

学生成绩分析

简析品德的结构1从内容结

构的角度看,品德包含道德

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

等不同要素2从品德能力的

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

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

若干侧面3从品德形式结构

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1

直接的道德教学2渗透在学

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3校内

外活动

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

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

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

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

际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

矛盾。

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

之间必要的张力2注意学校

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

的建设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

自我教育的统一

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

教育艺术1奖励的指向不仅

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

成就的过程,即过程中表现

的动机、态度、学习方式、

意志力等;2奖励的频率和程

度恰当,不能无原则地滥用

奖励,奖励的级别应与成就

的高低相当;3注意奖励的灵

活运用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

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

质奖励;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

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

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支持,

从而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

效。

班级的功能1归属功能2社

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

择功能5保护功能

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

织建设(a.班级组织的设计

及目标达成b.指导班级建设

c.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

用)(2)班级制度建设(成文

制度和非成文制度)(3)班级

教学管理(a.明确班级教学

管理的任务b.建立有效的班

级教学秩序c.建立班级管理

指挥系统d.指导学生学会学

习)(4)班级活动管理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保护学

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2全面负责班级的

日常管理工作。3组织和指导

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4协调

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

量。

综合应用题(教育学)

试述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

的趋势(1)现代教育与生产

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现代教

育和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

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

合,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本

国教育的共识;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

面发展的重要条件](2)教育

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

化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机会均

等,教育对象普及化得范围

扩大。教育民主化的另一方

面可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效果

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平

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

平等](3)教育形式、手段多

样化[今天既有普通教育、职

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形

势;也有广播电视教育、函

授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等

教育形式。总之,今天正规、

非正规,民办、公办等多种

规格的教育形式已交织成一

个多样化、网络化的立体教

育世界](4)教育内容综合化

[人类的教育内容是沿着综

合—分化—再综合这样的路

线走过来的。当前教育内容

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

最明显反映便是科学教育与

人文教育的融合](5)终身教

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终

身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

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

同。法国、美国、日本等国

家和地区都以立法形式,确

认“终身教育”为教育改革

的根本指导原则,据此重新

构建本国的教育体系](6)努

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根据

时代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体制,变革教育手

段,调整教育内容,提高教

师素质等,使教育实现自身

的现代化正是世界教育发展

的共同趋势和潮流](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当代各国为了发展教育都在进行不断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改革,而且教育改革的频率和强度都是空前的,涉及的领域亦是愈来愈广泛]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排除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证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

教育人的制约性1认得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2认得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4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对教育的制约5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对教育的制约6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对教育的制约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1了解

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个体

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个性

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

况,还要掌握班集体的基本

特点及形成原因等,在教育

教学及与学生的其他形式的

交往中,避免认知偏见,客

观全面地了解学生]2树立正

确的学生观[正确的学生观

应该是吧学生视为不成熟但

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

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具有自

己独特的生活经验领域和独

立人格]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

修养[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

习和研究,经常进行自我反

思,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

加强自我修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

能的转变。2实现课程结构的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

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

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

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

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试述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1

学生认识的主体性2教学目

标的多维发展性3教学内容

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1不

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时一个整

体布局2现代教学的课程门

类体现了人类文明成果的整

体性,课程门类的全面性大

大提高3现代教学的内容体

系体现了不同培养方向的综

合)4教学模式的多样化5教

学手段的先进性6教学评价

的全息性(主要包括1心理

结构与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全

息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

个人的行为表现推断其心理

结构2测量观察中存在着内

容与样本、心理结构与行为

表现之间的信息转换关系,

这种转换的全息性使得测量

结构具有理论的可信度)

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1教

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根本宗旨(1基础目标2提

高目标3体验目标)2教学内

容:科学合理(1合理确定重

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扎实

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

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3重视

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

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

融合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

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3教学策略与方法:促

进学生主动学习(1学生主动

参与2合作学习3学生自主

学习及差异发展4鼓励创新)

4鼓励创新5教学效果与特

色:富有成效与特点(学生

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生

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

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课堂

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

谐)。

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影响1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

展是品德结构个要素协调发

展的过程[从品德形式结构

的角度分析,德育过程就是

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几

大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应

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

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

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几个相互

联系的方面]2品德的发展是

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

[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人们

才能获得对道德规则更全

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

调节自己的行为]3品德的发

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

阶段[整个品德发展过程是

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

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

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

德育的功能1德育的个体性

功能(1制约着摄魂鬼化和个

性化的方向2满足个体自我

完善的需要3促进个体的心

理健康)2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两个含义1德育的教育价

值2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

平行系统的作用)3德育的社

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

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

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制

度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

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

班集体的工作组织和培养班

集体意识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

的和结果。良好的班集体不

可能自发形成,只能是班主

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

班集体一旦形成,就具有巨

大的教育力量,成为班主任

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

径。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步骤

是:(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

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学

习较好,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愿意为同学服务,能够以身

作则,并且在同学中具有一

定威信的同学来担任班干

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和优良的班风(4)有计划的

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共

同的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

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设计各

种活动]

名词解释(教育学)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教育目的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资格证制度: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聘任制: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师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室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

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

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和内

部环境基础上,针对本校、

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

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

程。

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

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

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

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

目的,反应教学规律而制定

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

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

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

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

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

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

式。

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

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

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

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

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

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

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

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

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

合。

行为训练法:通过德育实践

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

略训练、奖惩等方法进行德

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

道德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

惯的德育方法。

单选(教育学)

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

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

学校出现在埃及。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

(六艺)。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

容为(四书、五经)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

令的国家是(德国)。

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

著作是(论语)。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学记)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

(产婆术)

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

美纽斯。)

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

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1806年赫尔巴

特)。)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

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

者是(杨贤江)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舒

尔茨)。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康德)。

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

育结构)。

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

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手段(教

育普及)

人口结构合理化主要决定因

素(教育)

人类所特有的在意识方面的

特性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

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

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

(顺序性。)

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地进行

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

段性)

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

的关键期取决于人的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

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

期称为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

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

(个别差异性)

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

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

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

方针)

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

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

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赫尔巴特)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建立

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

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

(布鲁姆)

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

《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

其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

论)

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

针称为(“三育两有”)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

育活动是(智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

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美

育)

学生有权在义务教育年限内

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

犯或剥夺学生惨叫学习活动

的权利(学习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

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_。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

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

法,说明教师劳动的(创造

性)。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

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人身权)。

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

(教师素质)。

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

近成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

(青年初期)。

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

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

性断乳期”的是(少年期)。

实践证明,在几种类型师生

关系中,教育效果最佳的当

属(民主型)。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发

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

的时期是(少年期)。

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

看,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

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时期

是(童年期)。

1979年提出课程层次理论的

美国学者是(古德拉德)。

课程理论建立的标志是1918

年博比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

(《课程》)。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就是(显性课程)。

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德国)。

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叫做(课程内容)。规定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并对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的是(课程计划)。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

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是(模块)。

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叫做(教学系统)。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施瓦布)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

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叫做(小班教学)。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是(备课)。

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品德)。

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法国)。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把道德认知的发展确定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叫做(德育内容)。

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德育方法叫做(讲授法)。

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德育方法叫做(谈话法)。

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

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

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

全方位指导的教师是(班主

任)。

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很

重要场所是(班集体。)

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

生作用形成一种风气就是

(班风)。

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大多数

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

(集体舆论)。

多选(教育学)

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

会子系统,它的基本要素包

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

影响。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

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家

庭起源论、神话起源说、生

物起源论、劳动起源论、心

理起源说。

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类型主

要包括骑士教育、教会教育。

《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

主要有藏息相辅、师道严遵、

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不

躐等

20世纪出现的几个教学理论

流派主要包括实验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

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

义教育学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

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论、教育

万能论、教育独立论。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作用主要包括制约教育的性

质、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制

约教育的目的、制约受教育

的权利。

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影响教育质量、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影响教

育投资、影响劳动人口受教

育程度。

加涅认为学生的素质应包括

先天素质、在发展中形成的

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全

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

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

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

美育、智育。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

造性、长期性、连续性、间

接性。

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小学

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

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有教育

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

知识、通识性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的基

本内容有专业知识、教育理

念与师德、专业能力。

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

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公正评

价权、学习权。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

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1979年美国学者古德拉德提

出的课程层次包括理念课

程、正式课程、理解课程、

实施课程、经验课程。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

角度划分,课程可分为国家

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主要的课程实施取向包括得

过且过取向、忠实取向、相

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在教学中常用的具体直观手

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

语言直观。

现代学校中的班级具有的基

本功能归属功能、社会化功

能、个性化功能、选择功能、

保护功能。

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班级

的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非

正式组织。

简答简述题心理学

简述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

描述心理现象2揭示心理规

律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

实践

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

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

则3实践性原则

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

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

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研究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1

日常生活经验证明2医学临

床经验证明3科学实验证明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

运动规律: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有道A正诱导B负诱导3同时性诱导4继时性诱导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①联系a.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b.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交织在一起c.二者都属于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②区别a.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b.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不同的感觉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而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c.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在知觉中必不可少

简述观察与感知的区别和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区别:①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②感知只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③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项,④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②对象的活动性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①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巩固②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③避免回忆材料时系列位置效应④注意科学用脑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会在遗忘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的少.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①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②复习要多样化③要正确运用集中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①艾

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②适当

超额学习③减少前摄抑制与

后摄抑制的干扰④正确组织

复习

思维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1

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

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

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1语

言与思维密切联系。思维是

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

反映活动。语言对思维的主

要作用是:语言室个人思维

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记

录)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语言室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

工具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

神现象。外部语言室人们交

流思想的工具,而在个人头

脑中进行的思维却不能与别

人直接交流。思维与外部世

界时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

被标志的关系。语言规律有

名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

类性

简述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

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

性与敏捷性3思维的逻辑性4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求异思维有哪些特点1流畅

性变通性、独创性

简答思维的功能1主要有理

性认识功能、学习功能、创

造功能和调控功能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

哪些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

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

熟练的②注意分配的水平依

赖于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的

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

习惯程度等

简述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1)

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

2)激发间接兴趣。

3)组织有关活动。

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①启

动功能②定向功能③强化功

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①采取

决定阶段a动机冲突b确立

目的c制定计划,选择方法

②执行决定阶段

简述意志的品质有哪些良好

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

性、顽强性和自制性,与其

相对的不良的意志品质有盲

从性和独断性,武断性和优

柔寡断,动摇性和顽固性,

易冲动和闹情绪等

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①有自

觉的行动目的②以随意运动

为基础③受意识的能动调节

支配④克服困难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

属与爱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

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

动机强度水平。一般来说,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

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

强度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

使工作效率下降2动机强度

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

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

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

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

的增加,动机强度最佳水平

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

说,在难度加大的任务中,

强度较低的动机有利于任务

的完成

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

习动机①通过学习目的教

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②培

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③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

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④通过

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示范

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

机⑤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

学习需要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有哪些

表现①积极动力作用与消极

阻力作用②肯定与否定性质

③激动与平静状态④紧张与

轻松作用⑤情绪的强弱两极

状态

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

的关系联系①认识过程是

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

础②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

有影响作用。区别①反映的

对象不同②随意性程度不同

③机体表现不同

怎样控制激情①自我意识控

制②理智调控③合理释放④

艺术升华⑤适当转移

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①

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

绪、情感②正确认识与判断

他人的情绪、情感③协调人

际关系的能力与水平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联系①知识、技能推动和促

进的能力、是能力发展的基

础②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

和技能的形成.区别①掌握

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

动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

人的心理特性②知识是经验

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

概括,能力是心里水平的概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①人的智能是由相对独立、

平等的八种智能构成的②每

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强项与

智能弱项.且它们的表现程

度不同③对某些智能的培养

和发展能够带动或迁移至其

他智能的发展④多元智能理

论对传统智能理论的超越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

的因素①家庭教育影响:家

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

方式,家庭的气氛②学校教

育的影响:校园文化,教师

的教育态度和方式③社会教

育影响④自我教育影响

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

(性格)的特点①具有一种

“成人感”②发现“新的自

我”③具有强烈的自尊心④

性意识开始觉醒

如何理解学习这一概念学习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

系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

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地变

化1以行为或行为能能的改

变为标准的2有机体后天习

得经验的过程3变现为个体

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

定的变化

学生学习有何特点1以掌握

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指导下进行的3在学校班集

体中进行的

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1

内部条件(1学生原有的知识

背景2元认知发展水平3学

生的动机水平)2外部条件(1

变式与练习2外显的可操作

的技术)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原则

1)特定性原则;2)生成性

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

注意个人效能感原则;5)注

意个体的年龄差异。

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1概念

化2条件化3结构化4自动

化5策略化

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2

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 3

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4

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 5

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

哪些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

素、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指导

的作用、定势作用、对学习情境的理解、认知结构的特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型阶段、自动化阶段

如何培养动作技能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示范与讲解、练习与反馈

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1(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先天在心理发展中起基础作用(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人的身心发展是主动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促成的(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在批判罗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社会文化北京队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决定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经过一系列决定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心理发展经历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以及都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其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的完成。把人的发展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并且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③意志健全④人格完善⑤自我意识客观⑥人际关系协调⑦反应适度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1使教师真正体验工作价值2使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化3适当地增加一些工作的难度4

给教师应有的自主权5将教

师的能力与发挥与兴趣统一

起来6及时运用信息反馈机

综合应用

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

好的观察力?①引导学生明

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

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②要由

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

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

划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

生的个别的指导,有针对想

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品

质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

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

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

记或作文。

2论述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

培养①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②培养学生对记忆内容的兴

趣③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④对记忆材料的充分应用⑤

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⑥交

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⑦科

学用脑、合理用脑⑧树立记

忆的信心。

3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

创造力的培养:①调动学生

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②用

唯物辩证法指导思维活动③

提高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

思维策略④教给学生思维方

法和创造方法⑤不断优化学

生的知识结构⑥提高学生的

语言能力⑦使学生了解自己

的思维品质⑧提供创造性活

动条件,让学生大胆创造.

4试论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

因素有哪些?①创造动机强

度的影响②知觉情景的影响

③思维定势的影响④功能固

着的影响⑤解决问题策略的

影响⑥已有知识的影响⑦人

格的影响.

5试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注意

规律组织教学?①充分利用

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

要尽量防止那些分散学生注

意的因素的干扰b新颖的教

学内容c教学方法力求多样

富于变化d培养学生兴趣e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保持乐

观态度和健康的体魄防止疲

劳②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

的规律组织教学a 帮助学生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b对学

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c创设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

考d正确组织课堂教学e组

织学生实际操作③要运用几

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

教学.

6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

动机①明确教学的具体目

的和意义②教学内容与方法

的新颖性③创设“问题的情

境”,启发儿童积极思维④适

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⑤利用学习结果

的反馈作用.

7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品质①加强目的动机教育,

培养正确观念意识②规范管

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

习惯③加强行为练习,增强

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④启

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

品质的自我锻炼⑤根据学生

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

教.

8如何对中小学生不良情绪

进行调节①矫正错误的观念

②不要简单禁止、应善于疏

导③不要损伤学生的人格与

自尊心④科学正面引导、利

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5

帮助学生扩大胸襟.

9试述影响中小学生能力发

展的因素①素质是能力形成

和发展的自然前提②教育对

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3社会

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

径.

10试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

能力①在教育与教学中培养

②在实践活动中培养③在

勤奋努力中培养.

11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气

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对胆

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

热情、豪放、爽朗、勇敢和

主动的心理品质,防止粗暴、

任性、高傲等人格特点的产

生。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教

育时,宜用“以柔克刚、热

心肠、冷处理”等有效方法:

保持平静,轻声细语,实实

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

对他进行教育切忌急躁。对

多血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

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足

智多谋等心理品质,防止朝

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

意、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的

产生。对多血质学生进行教

育时,一定要“刚柔交错”。

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着重发

展其诚恳待人、工作踏实等

品质,注意防止墨守成规、

执拗、冷淡、迟缓等品质,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当注意

培养高度的灵活性,积极性,

杜绝可能发生的淡漠和萎靡

不振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着

重发展敏感、机智、认真细

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

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

等消极心里的产生。在教育

方法上教师要给以更多的关

怀,要经常给予帮助。对这

些学生称赞、嘉许、奖励等

将对他们的发展起积极作

用。

12促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原则:①加强基本概念、原

理、原则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②合理安排教材、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③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④科学地安排练习与实践,加强练习的指导⑤创设与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⑥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⑦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13试述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因素。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其次,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再次,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运动发展的。

14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有哪些?㈠教师的认识能力:①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②教师要有分配的注意力③教师要有巩固的记忆力④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⑤教师要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⑥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㈡教师的情感:①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②教师要热爱学生㈢教师的意志:①教师要有坚定性②教师要有果断性③教师要有自制力

15试述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有哪些1要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4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16试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前苏联教学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化的结果。这种转化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实现的,在每个阶段是行都产生新的反映和活动的再现以及他的系统的改造。这就是加里培林活动按阶段形成的基本观点,其形成的阶段是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7在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学生的智力技能进行培养1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

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

力4科学的进行联系

18简述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的因素?①家庭环境对学生

品德发展的影响②学校对学

生品德发展的作用③个性对

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19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

素有哪些?主要有生理、心

理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原

因。这三方面的原因又往往

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名词解释

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

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

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

或创设一定条件(即控制无

关变量,只让自变量起作

用),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

(即因变量)的出现或变化,

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

方法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

的应答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

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

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

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

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所作出的反映

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

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

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

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

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

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

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

扰作用

超额学习:在完全识记了材

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

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

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

能背诵的程度

遗忘:是党识记正确时,由

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

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

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

的概括的认识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

的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

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的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

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

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

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

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

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

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的思维活动

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绘

在人脑里构成相应新表现的

过程

注意: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

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

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

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

要的内部动因

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

标,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

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

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

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

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

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

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

种动力

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是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

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

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

动力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

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

一贯的行为方式

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

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

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

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

心理品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

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

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可操作性方案

变式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

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

形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

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

的本质或共同规律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

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

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

互联系的成分,即对认知过

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

为的调节、控制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

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

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

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

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

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

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它包括

了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

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

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

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

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

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

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

的影响

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合乎

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

的动作方式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

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

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

与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

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

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

过程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

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

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

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单选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认识冯特。

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吧心理现行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鼓励的东西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观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者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集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

世界上公认的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由桑代克创建的。

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由目的创设条件来研究人的生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人的生命中枢是指脑干,人的视觉中枢是枕叶,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在额叶,嗅觉中枢在海马回沟,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

周围正在发生的是“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

于负诱导·动力定型是复杂

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

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

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

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

应答活动。

第二信号系统由词和语言作

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

的条件反射系统·由抑制过

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

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

两种:一是兴奋过程,二是

抑制过程。

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应叫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

反应叫做知觉。

刚刚能察觉出引起感觉的最

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

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能力

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

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

觉阈限。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

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

象。

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

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叫似动

现象。

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的电影

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

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

廓这是暗适应。

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

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

是甜的,这种现象属于感觉

对比。

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

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

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

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

觉的理解性。

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

部分组成,但我们总是把它

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这

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

区分出来的特征性是指知觉

的选择性。

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

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

线·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超

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

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

间的联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

识记是意义识记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

先前学习的材料多产生干扰

作用叫后摄抑制

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

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

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

叫做有意识记。

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

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

专门的方法多进行的识记叫

做无意识记

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

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叫做前摄抑制。

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

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

记叫做机械识记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指形象记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

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感情

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

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

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

来。

回忆是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

事物独立地在脑中呈现出来

的过程。

系统化是指在人脑里把学到

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按一定程

序整理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

维过程。

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

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内

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

性。

对头脑内部的认知活动的认

知和调控叫创造性思维。

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

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是指

思维的独立性。

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

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

分、反战阶段、而分别加以

思考的过程叫做分析

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

动叫做形象思维

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

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

广到一类事物中去,是指普

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以

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

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

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

题结局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

去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

影响

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

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

做再造想象

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成

分、属性、方面、要素、和

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

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化进行思

考的过程叫综合

人在思维过程中快速地在较

短时间内找出许多结局问题

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敏捷

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

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

途径叫做原型启发

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海里独

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

造想象

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

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比

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防

止思维的片面性,这是指思

维的广阔性

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十分复

杂,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

是指求异思维。合社会发展

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理想·抽象是人脑里把同类

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

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

的思维方法。

具体化是指在人脑里把抽象

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

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

过程。

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

人们清晰的察觉到的事物的

数量·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

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是马

斯洛

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

增强反映频率叫正强化

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

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负

强化

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

映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予批

评就是I型惩罚

人的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

执行决定阶段

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

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

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

的心理状态是指习得性无力

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

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节自我

的心里品质是指抑制的自制

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如对儿童来说禁看动画片就是指II型惩罚

与盲从性和独断行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觉性

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实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里品质是指意志的果断性

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叫做自我效能感

个人为完成既定目的善于百折不挠、克服各种苦难的心理品质这是顽强性

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理智感

一种爆发式的、猛烈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叫激情

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叫做心境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属于道德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美的特征产生的体验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是加德纳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叫做特殊能力

在创造活动能够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思想和实物的能力叫做创造能力

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叫做一般能力

与气质类型粘液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不灵活性

与气质类型多血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性

与气质类型胆汁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不平衡类型

与气质类型抑郁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弱型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叫做性格

人格中最重要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即在人的人格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性格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决定气质特点的三

个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特性是: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

即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的

能力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和耐

受力。

根据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

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的学者是奥苏贝尔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

的知识关系,将学习分为机

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学者

是奥苏贝尔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

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就

是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

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

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

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

本质或共同规律这种形成的

表现形式叫变式

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

术,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有

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策

略是认知策略

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

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

效的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的

策略叫元认知策略

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

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

代表什么这种学习是符号学

习也叫表征学习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种和本质属性,这种学习

是概念学习

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

的复合意义,及学习若干概

念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叫

命题学习

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

中原有观念的某个部位,并

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叫下位

学习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

习叫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

响叫学习迁移·相同要素说

是由心理学家沃尔夫提出的

我们能从成千上万张脸中认

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我们很难

说出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

这种知识是隐性知识(指尚

未被言明或其他形式表述的

知识)

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

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

作方式是指技能

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

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是指智

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认知

技能

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

要成分

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智

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

序性知识。

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

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

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道德

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

认识是指道德认识

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

种内心体验是指道德情感

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

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

碍是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是指道德意志

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

所采取的有一定道德意义的

行动是指道德行为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

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是指广义

的心理发展

环境决定论最典型的代表人

物是华生

在说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

题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的心理专家是维果茨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

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

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发生

一次,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

叫强化法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

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

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叫

行为塑造法

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

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

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

象这是指学习疲劳

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

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

识与技能的现象这是指学习

障碍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

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

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的变化

过程。

教师工作态度的核心是感情

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

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

量即指教师的威信

多选

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

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

绪,能力和人格。

人们在回忆时可以利用的联

想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

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敏

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流畅性

变通性独创性

求异思维演绎推理是由下列

部分组成的大前提小前提

和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

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

维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孕育阶

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

阶段

思维的主要特征有间接性

直观性

思维的功能理性认识功能、

学习功能、创造功能、调控

功能

动机冲突较为复杂,按冲突

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即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

突,趋避式冲突

根据情绪轰动发生时的强

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可把情绪划分为激情,应激,

心境

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①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②妥善

管理情绪的能力③自我激励

的能力④认识他人情绪的能

力⑤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

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类型

的差异

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主动

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

属于认知策略的是:复述策

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

知识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

因素,知识的功能有辨别功

能、预期功能、调节功能

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

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

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

根据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

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

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

合学习

智力技能就其活动对象、形

式和结构而言,具有的特征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人的道德情感是丰富多彩

的,最主要的形式有直觉的

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

联系的情感体验与道德理论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我国心理学家比较流行的关

于品德心理结构构成因素有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道德行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的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的极其重要的概念有图式、顺应、平衡、同化。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教师威信形成其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包括: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得体的风貌、良好的第一印象。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简答简述题(教学法) 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 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一堂设计完成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 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 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观 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 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 推断功能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 发展性3递补性 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 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 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 则6实践探究原则 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 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 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 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 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 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 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回 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 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 的回授调节 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 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 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 种暗示手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 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 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 法5循环学习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 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书 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要 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5 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有 创造 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 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 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法 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 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 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 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 观4形式观5情境观 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 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 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听 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 勤于解7重点记 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 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 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 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 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 有可操作性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 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 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 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 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 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 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 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 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 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 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 造性,即依据教科书。3要反 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 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 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 则 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 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 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 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 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 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 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 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 方法进行提示 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 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 明确要旨的作用 3能使学 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 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 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中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 些?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 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 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 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 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 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 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 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 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 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 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 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 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 形成性反馈 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 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 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 系。教学日益多煤化、综合 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 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 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 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 性强3共享性好 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 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 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 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 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 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综合应用题(教学法) 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 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 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 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 教师考试材料分析题 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请分析上面教学片断中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答案要点】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

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观 a)面向全体学生 b)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e)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f)促进学生生动、活波、主动地发展 g)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 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的权责 和需求。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 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均衡性:把握关键期;互补性:扬长 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c)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 3.教师观 a)角色的转变 1)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b)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 教学:帮助和引导 自我: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 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生学习 一、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 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生产力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通过教育制度可以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进行选拔,延续原有社会政治关系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 四、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高校最全电子版

心理学 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18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主“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19德国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0构造主义奠基人特,代表人物铁欣纳;省法,意识元素、意识经验。 21机能主义美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心理机能。 22行为主义美华生,后期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 23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整体”、“完型”。 24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 25认知心理学 1967年美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信息加工。 2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第二章 27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28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或称中间学科(前沿学科、综合学科)。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综合素质 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类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单项选择题:29道每题分值:2分总分:58分 材料分析题:3道每题分值:14分总分:42分 写作题:1道每题分值:50分总分:50分 合计: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察教育理念、法律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知识和能力。各个模块题量基本稳定,其中职业理念4道左右,教育法律法规8道左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道左右,文化素养9道,教师基本能力4道。单项选择题稳定在29道,总分值58分,约占总分值的39%。 1.职业理念模块(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教育法律法规模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 生权利保护)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 4.文化素养模块(历史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 文学素养、艺术素养) 5.基本能力模块(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在历年综合素质真题中,材料分析题稳定在3道,其中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1题,教师职业道德1题,阅读理解能力1题。总分值42分,约占总分值的28%。 1.职业理念模块:从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的 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给出一段教学情景,让考生从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给教师的行为提出合理建议。 3.基本能力模块:阅读材料一般是从一些教育杂志或者名人名家 的作品中选取一篇或节选600-700字的小散文或议论文片段形成题干的材料部分,问题一般设置两个小题,主要从对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两个角度来设置题目。 (三)写作题 在综合素质考试中,写作题为必考科目。一般情况下阅读所 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分值为50 分,约占总分值的33%。 综合素质(小学) 考试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

2018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及重点知识点梳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学生观——“以人为本” (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三)尊重热爱学生。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3、教育观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 3.坚持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4、教师观

2019年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省纸打印版

第一章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动机的基础是各种需要。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需要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情绪过程(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意志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9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12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13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 ,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18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 15德国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欣纳。内省法,意识元素、意识经验。 17.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主张研究意识。 18.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主张研究人的行为。 19.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20.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 21. 1967年,美国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信息加工。 2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28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中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承1924年的《教育心理学》。4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造、繁荣、破坏、新生四个时期。 49-56改造期,学习苏联; 56-66繁荣期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66-76破坏期十年动乱 76以后新生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35高教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教育任务不同、教育对象不同、社会职能不同、地位作用不同、培养方式不同。 36教育心理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特征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3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4为实 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 法提供心理学依据。(社会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 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 的方 法论 原则 1客观性原则(本着是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 面目反映事物);2发展性原则(青年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 在迅速发展);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为实践服务,课 题源于实践,成果付诸实践);4教育性原则(符和教育方 针和原则)。 具体 方法 观察 法 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景或教育过程 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 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 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 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调查 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 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 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 个案 法 是对单个被试(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 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简答多,第二三节重点)42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43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 44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 45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 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 4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 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角色的影 响与作用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 影响;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4教师的举止言谈 对学生的影响。 (有声的言教 ,无声的身教 )。 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 分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 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 角色意识 形成过程 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角色形成 的条件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 参与教育实践 能力素质分为(1)教学效能感(2)教学监控能力(3)教学反思能力(4)教育机智 3.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 ,教师根据各自的特 长 ,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特点。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学生中心的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和人格品质 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或“教师期望效应”(赏识教育)。--“皮革马林翁效应”。 △53效能感指认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否成功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8.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 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9.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 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1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 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 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 听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 问6勤于解7重点记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 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 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 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 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 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 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简答简述题(教学法) 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 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 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 4推断功能 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 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 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 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 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 有可操作性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 发展性3递补性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 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 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 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 形成性反馈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 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 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 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 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 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 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 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1诱导——启发诱导,创设 问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 识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 论,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 —变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 和讲解6调节——单元教学 结果的回授调节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 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 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 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 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 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 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 教学日益多煤化、综合化, 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 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 学的效率和效益。 3·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 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 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 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 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 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 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 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 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 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 创造性,即依据教科书。3 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 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 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 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 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 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 互性强3共享性好 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 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 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 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 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 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 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 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 外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 各种暗示手段 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 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 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 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 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 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 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 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 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 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 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 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 方法进行提示 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 习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 习法5循环学习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 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 书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 要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 5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 有创造 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一堂设计完成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 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 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 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 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 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 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 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 导 明确要旨的作用3能使学 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 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 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 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中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学 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 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 观4形式观5情境观 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 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 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 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