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原创新课堂第十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原创新课堂第十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原创新课堂第十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原创新课堂第十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三角形的个数为( C )

A.3 B.4 C.5 D.6

错误!,第3题图),第6题图) 2.(2015·泉州)已知△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B ) A.11 B.5 C.2 D.1

3.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C的度数是( B )

A.30°B.40°C.50°D.60°

4.若△ABC有一个外角是钝角,则△ABC一定是( D )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

5.(2015·广元)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B )

A.5 B.6 C.7 D.8

6.如图,CD平分含30°角的三角板的∠ACB,则∠1等于( B )

A.110°B.105°C.100°D.95°

7.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DF是△CDE的中线,若S△DEF =2,则S△ABC等于( A )

A.16 B.14 C.12 D.10

,第7题图),第9题图)

,第10题图)

8.一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边数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C )

A.七边形B.八边形C.九边形D.十边形

9.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D的度数为( C )

A.115°B.105°C.95°D.85°

10.如图,∠1,∠2,∠3,∠4恒满足的关系是( D )

A.∠1+∠2=∠3+∠4 B.∠1+∠2=∠4-∠3

C.∠1+∠4=∠2+∠3 D.∠1+∠4=∠2-∠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15·南充)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B=40°,则∠ACE的大小是__60__度.

,第11题图),第12题图)

,第13题图),第18题图) 12.如图,△ABC中,BD是AC边上的高,CE是AB边上的高,BD与CE相交于点O,则∠ABD__=__∠ACE(填“>”“<”或“=”),∠A+∠DOE=__180__度.13.如图,生活中都把自行车的几根梁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稳定__性.

1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9,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为__7或9或11__.15.(2015·烟台)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__540°__.

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的两部分之差是3 cm,则它的腰长是__8_cm__.

17.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30°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东15°方向走到C点,此时C点正好在A点的北偏东70°的方向上,那么∠ACB的度数是__95°__.18.如图,已知∠A=α,∠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得∠A1;若∠A1BC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

∠A2015BC的平分线与∠A2015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6,得∠A2016,则∠A2016=__

α22016

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共66分)

八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 m ,3 cm ,4 cm B .3 cm ,4 cm ,8 cm C .4 cm ,6 cm ,2 cm D .7 cm ,11 cm ,2 cm 2.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 3b -- D.2a<2b -- 3.在函数y=1 1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1 D .x=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1m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下列句子属于命题的是( ) A .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吗 B . 将16开平方 C . 钝角大于直角 D . 作线段AB 的中点 6.如是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示意图,通过证明△DOP ≌△EOP 可以说明OC 是 ∠AOB 的角平分线,那么△DOP ≌△EOP 的依据是( ) 7.若正比例函数()14y m x =-的图象经过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当12x x <时, 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 B 、0m > C 、14m < D 、1 4 m > 8.若方程组的解x ,y 满足0<x+y <1,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0 B .﹣4<k <0 C . 0<k <8 D . k >﹣4 9.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为( ) A .(-1,-1) B .(-2,-2) C .(-22,-22 ) D .(0,0)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全卷三大题,25小题,试卷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以直接使用2B 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计算2-1的结果是 A .-2 B .-12 C .12 D .1 2. x =1是方程2x +a =-2的解,则a 的值是 A .-4 B .-3 C .0 D .4 3.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A .90° B .180° C .360° D .540°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ABC 在第一象限,则△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所在的位置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若AD 是△ABC 的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D =CD B .AD ⊥BC C .∠BA D =∠CAD D .BD =CD 且AD ⊥BC 6.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a +b ) 2=a 2+2ab +b 2计算(x +12)2,则公式中的2ab 是 A .12x B . x C .2x D .4x 7. 甲完成一项工作需要n 天,乙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时间比甲多3天,则乙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是该项工作的 A .3n B .13n C .1n +13 D . 1n +3 8. 如图1,点F ,C 在BE 上,△ABC ≌△DEF ,AB 和DE , AC 和DF 是对应边,AC ,DF 交于点M ,则∠AMF 等于 A . 2∠B B . 2∠ACB C . ∠A +∠ D D . ∠B +∠ACB 9. 在半径为R 的圆形钢板上,挖去四个半径都为r 的小圆.若R =16.8,剩余部分的面积为272π,则r 的值是 A . 3.2 B . 2.4 C . 1.6 D . 0.8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a ),B (b ,12-b ),C (2a -3,0),0<a <b <12, 图1 M F E C D B A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案例设计集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案例设计集锦 截几何体 在新授“截一个几何体”时,立方体的截面形状是一个难点,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多种多样的截面形状,学生感到既抽象又难以理解,本节课,为各小组准备了土豆和刀,先引导各小组切出一个立方体来,让学生先截一个角,有的小组的学生兴奋的说:我截出了一个三角形,其他小组的成员也兴奋地说:我们也截出了一个三角形,接着我要求他们找到三个面的对角线,切下去,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小组说截面形状是等边三角形,有的小组说:怎么我们截不出来,有的同学马上到他们小组,说:我来截给你们看。这样学生讲学生听,每个学生脸上都带着喜悦的惊奇的表情,接着又要求他们横切竖切,全班学生都激动地说:看到了正方形,又要求他们从一个点出发,经过五个面切,一个小组截出来,另外的五个小组截不出来,我就先请截出来的那个小组的同学给大家演示,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对他本节课的表现,我给予表扬赞美,我发现他一节课都情绪高昂,最后我要求他们从上个面出发,经过每个面切下去,得到了六边形,最后,问:能否得到七边形的截面,小组讨论热烈,有的说能,我就请他切切看看,最后说截不出,我就引导学生立方体有几个面,学生说六个面,我说:既然只有六个面,那就最多只能得到六边形,无法得到七边形。通过这节课,由学生自己动手,生动形象地在脑中形成了立方体的各种截面形状,整节课充满了民主和谐,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探讨,非常成功 位置 在确定位置一节中,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学得很好,老师有句话要送给大家,这句话的每个字就在下面的这段文字里,分别是(2,8)(9,8)(3,7)(10,3)(6,2) ( 7, 2 )。 [生]:人——生——需——要——勤——奋。 [师]:是的,就是这句话,老师希望你们能勤奋学习,勤奋生活。 像这样的教师寄语,学生在情感领域的目标积极反应课堂教学过程,乐意接受情感教育,既在教学过程中巩固了新知,又着眼学生的发展与未来,具有导向作用。 1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延伸 初四第二章第七节讲的是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主要讲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用方程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个数以及交点求法问题;二是用图象的方法求方程的近似根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了训练8 有 人 说 : 浮 云 只 有 生 于 7 伟 丽 需 青 山 之 侧 , 才 能 6 成 就 它 飘 逸 与 婀 娜 ; 明 5 月 只 有 有 于 广 袤 的 蓝 天 4 之 中 , 才 可 以 显 示 它 的 3 清 纯 与 多 姿 ; 而 人 只 要 2 置 与 刻 苦 与 勤 奋 之 中 , 1 才 能 成 就 自 己 的 理 想 。 1 2 3 4 5 6 7 8 9 1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 一、选择题 1.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为任意实数B.0≤x≤5C.x≥5D.x≤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0 = =D.1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C.D A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3 C=﹣2 D= 6.() A.1 B.﹣1 C.D- 7.已知x1x2,则x?2+x?2等于( ) A.8 B.9 C.10 D.11 8.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9.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6 = C.3+=D2 =- 10.已知实数x,y满足(x y)=2008,则3x2-2y2+3x-3y-2007的值为() A.-2008 B.2008 C.-1 D.1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 B.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C.-3没有立方根. D.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 C3 = D3 =- 二、填空题

13.设42-的整数部分为 a,小数部分为 b.则1 a b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1 m m - 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1 1第行 3 2 5 6 2第行 7 22 3 10 11 23 3第行 13 15 4 17 32 19 25 4第行 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 5 行从左向右数第 3 个数是 ,第 n (n 3≥ 且 n 是整数)行从左向右数第 n 2- 个数是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16.将1、2、3、6按右侧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5,4)与(9,4)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 17.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a -b)+b(a +b),如:3◇2=3×(3-2)+2×(3+2)=1332=_____. 18.函数y 4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9.2m 1-1343m --mn =________. 20.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记 2 a b c p ++=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 p p a p b p c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若4a =,5b =,7c =,则ABC 面积是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案例设计集锦完整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案例设计集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四第二章第七节讲的是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主要讲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用方程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以及交点求法问题;二是用图象的方法求方程的近似根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了训练学生领会并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我在完成课本内容之后,我又着重安排三个训练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题型,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运用的方法。 例1:当x为何值时,不等式x2+5x6>0 成立? 先让学生自己解,多数学生试图类比解方程的方法去解解不等式,得出错误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之后,提示学生,这个问题与我们正在学习的二次函数有什么联系能否借助函数图象解决这个问题 仅这一句话,就让学生恍然大悟。 教师点评:此题最好的方法是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先求出抛物线y= x2+5x6与x 轴的两个交点,画出抛物线草图,很易在图像上观察出当x<-6或x>1时不等式成立。 例2:已知二次函数 y= x2+2mx+m-7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点(1,0)两侧,判断关于x的方程 1/4x2+(m+1)x+m2+5=0的根情况。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想到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由y= x2+2mx+m-7判断m的范围,但是怎样求m 的范围成了难点。个别学生想到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因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点(1,0)两侧,所以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由此得知m必须满足不等式(x1-1)(x2-1)<0.由此解不等式可求m的范围,虽说能求,但是确实不易想到,并且还要用到许多方程的知识。 教师提示: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已知条件画出抛物线y= x2+2mx+m-7的草图,再结合图象去观察,你能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结合图象发现,y= x2+2mx+m-7的开口向上,两个交点在点(1,0)两侧,说明 x=1时y<0,即1+2m+m-7<0,则m<2。那么,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m+1)2-(m2+5)=2(m-2) <0,方程无实根。 简便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更感兴趣。我又给出第三题。 例3:判断方程–x2+5x-2=2/x的正根的个数 这时,那些思维快的同学很快得出结论:如果按一般的方法去分母,将会出现一元三次方程,解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运用函数的思想,把它们看作是求二次函数图像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利用函数图象解就非常轻松了。 把左边的二次函数y=–x2+5x-2,可知顶点在第一象限,右边看做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也在第一、三象限,并且两个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两个交点,所以方程有两个正根。 感悟: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一定训练使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非常有益。 15 通过例题引申培养探究能力 文登二中毕建永 六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节“月历中的方程”中,有这样一道题,原题如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框中,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选择题答题框) 1、四个实数-2,0,-2,-1中,最大的实数是( ) A .-2 B .0 C .- 2 D .1 2、某校八(1)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 )分别为35,36,38,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42 B .40 C .39 D .38 3、如图,在直径为AB 的半圆O 上有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半圆匀速运动到点B ,然后再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直径回到点A 停止,线段OP 的长度d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 4、以下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8,15,7 B .8,10,6 C .5,8,10 D .8,3,40 5、点(2,3),(1,0),(0,-2),(0,0),(-3,2)中,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将△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的关系是( ) A .关于x 轴轴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将原图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7、已知?????x =-1,y =2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x +2y =m , 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8、一次函数y 1=x +4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y 1=x +4的图象的交点不可能在(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9、毕威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从毕节到威宁全长约为126 km.一辆小汽车、一辆货车同时从毕节、威宁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5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6 km ,设小汽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为x km/h ,y km/h ,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45(x +y )=12645(x -y )=6 B.?????34(x +y )=126x -y =6 C.?????34(x +y )=12645(x -y )=6 D.? ????3 4(x +y )=12634 (x -y )=6 10、在△ABC 中,∠C =90°,c 2=2b 2 ,则两直角边a ,b 的关系是( ) A .a b C .a =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2 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 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 A .20 cm B .10 cm C .14 cm D .无法确定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4)=-3×-4 B.42 -32 =42 -32 C. 62= 3 D.6 2 = 3 13、已知M (1,-2),N (-3,-2),则直线MN 与x 轴,y 轴的位置关系分别为( ) A .相交,相交 B .平行,平行 C .平行,垂直相交 D .垂直相交,平行 14、对于一次函数y =-2x +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B .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0,4) C .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y =-2x 的图象 D .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15、如图,AB ∥CD ∥EF ,BC ∥AD ,AC 平分∠BAD ,则图中与 ∠AGE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浙教版) 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 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 5.同位角是∠BFD 和 ∠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 ∠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 ∠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 ∠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 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 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如图,在?ABCD中,AB=3,BC=5,∠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 A.5 B.4 C.3 D.2 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2,则BC的长是()A.2 B.4 C.2 D.4 3.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且AB=10,BC=15,MN=3,则AC的长是() A.12 B.14 C.16 D.18 4.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5.两个一次函数y=ax+b和y=bx+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

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3),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m﹣2,3),(m,3),且点A 在点B的左侧,若线段AB与直线y=﹣2x+1相交,则m的取值范围是()A.﹣1≤m≤B.﹣1≤m≤1 C.﹣≤m≤1 D.0≤m≤1 8.如图,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则不等式﹣2x+b >0的解集为() A.x>B.x>3 C.x<D.x<3 9.如图,把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AB′C′,点C′恰好落在斜边AB上,连接BB′,则∠C′B′B的度数为() A.40°B.50°C.70°D.20° 10.一个自然数a的算术平方根为x,则a+1的立方根是()A.B.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1.实数6的算术平方根是. 12.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13.一元一次不等式﹣x≥2x+3的最大整数解是.

如何设计初中数学课堂练习

如何设计初中数学课堂练习 发表时间:2014-04-08T09:27:14.01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栗社军 [导读] 目的性原则设计练习不能偏离大纲、教材的要求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河北省鸡泽县第三中学栗社军 摘要:课堂练习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设计初中数学的课堂练习呢? 一、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设计练习不能偏离大纲、教材的要求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每道练习题练什么,教师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的性;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分别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心中有数。 2、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的重点,针对学生认知中的误区和解题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设计一些学生易错或易混的知识点练习,以期通过练习,达到“药到病除”之功效。 3、启发性原则数学题是永远做不完的,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算术。学数学就是学她的思想和方法。如果学生完成一组练习之后,对知识的纵横联系和所用的思想方法有明确的感悟,从而启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这样的练习设计岂不让人拍手叫绝! 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层次性,教材对同样的内容或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准确把握教材原有的知识结构,总揽全局,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二是题目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一些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练有所得,各练其所。 5、新颖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项活动有浓厚兴趣,活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因此,新颖性应成为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 新颖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题型新,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所“垄断”,用颖的题型进行“包装”,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二是题材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计,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具体体现在内容新、思维新、结论新上。 二、初中数学的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1、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趣味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有效数学学习活动的前提,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练习中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来,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练习的多样化入手:1)在练习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 我们现在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体现。个人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全班练习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在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 如:开展提问式练习:教师提问,学生齐答或指定学生个别回答。板演式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练习。讨论式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或全班一起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书面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解题。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把练习变成是小游戏,我游戏,我快乐,我喜欢。 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2、重视学生的自主地位,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先天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的练习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浅,他们的兴趣和情绪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题,增加练习的层次感,供学生选择。课堂练习设计可分为A、B、C三个层次,即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 3、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变单一练习为多元化练习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解法灵活的练习,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大胆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强化练习的实践性“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渗透了其重视实践的思想。实践性练习主要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应用,这类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此种形式的练习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从生活中取材,确定中心或主题,再围绕中心设计练习大纲。学生可以从父母、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然后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来证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性练习,强调实践操作,更具综合与开放性。此类练习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以及提高能力作用明显。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封 …………………………… 线 …………………………………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点A (2,-1)在 ……………………………………………………………… ( ) A 、x 轴上 B 、y 轴上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函数y =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1 B .x <1 C .x ≥1 D .x ≤1 3.下列四个点,在正比例函数x y 5 2 -=的图像上的点是…………………… ( ) A .(2,5) B .(5,2) C .(2,-5) D .(5,-2) 4.若点(m ,n )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2m ﹣n 的值是…………………… ( ) A . 2 B . ﹣2 C . 1 D . ﹣1 5.如图,一次函数y=(m ﹣1)x ﹣3的图象,则m 的值是… ………………… ( ) A . m >1 B . m <1 C . m <0 D . m >0 6.函数y =-x 与函数y =x +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 ( ) A .??? ??-21,21 B .?? ? ??-21,21 C .??? ??--21,21 D .??? ??21,21 7.定义:平面内的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 的点的个数是 ………………………… ……………………( ) A .4 B .3 C .2 D .1 8.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⑤甲在时的行程为12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 ) A. 5 个 B. 4 个 个 D. 2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点(1,-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0.已知点P 的坐标是(2,3),则这个点到x 轴的距离是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22-=x y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其直线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比例函数3 2 )1(--=m x m y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_________。 第5题 第8题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第1页—第3页 1. 选择题 1A 2D 3A 4C 2. 填空 (1)T=20-6h 20,6 T h h (2)Q=6x105-pt 6x105 p Q t 0≤t≤6x105/p (3)S=1.5b (4) 0≤x≤7 0≤y≤5 5 0 3.解答题 (1)y= Q/a-x –Q/a (0≤x≤a) (2)y=80-2x 20 (3) ①-2≤x≤3 ②当x=3,y有最小值为1/2 ③当-2≤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0≤x≤3,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①`v=800-50t ②0≤t≤16 ③当t=8时, v=800-50x8=400 ④当v=100时,100=800-50t T=14

第5页—第7页 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B 8D 填空 (1)1 (2)y=2x+1 -1 (3)my1 (5)y=-2x+100 25 (6)9 3.解答题 (1) ① Q=200+20t② (0≤t≤30) (2) ①y=80 (0≤x≤50) y=1.9x-15 (50≤x≤100) ②y=1.6x ③选择方式一 (3)①在同一直线上 y=25/72x ②当x=72时,y=25 当x=144时,y=50 当x=216时,y=75 y=25/72 x (0≤x≤345.6) ③当x=158.4时,y=25/72x158.4=55 (4) ①y甲=2x+180 y乙=2.5x+140 ②当x=100时,y甲=200+180=380

Y乙=140+250=390 380〈390 租甲车更活算 第13页—第15页 1.选择题 (1)D (2)C (3)C 2.填空 (1)x=2 y=3 (2)x=2 x>2 (3)-3 -2 x= -5/8 y= -1/8 (4)1/2 0 x=2 y=3 (5)y=5/4 x 2. 解答题 3. (1)略 (2)①依题意 -k+b= -5 2k+b=1 解得 k=2 b= -3

八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 -3x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一次函数中,随着增大而减小而的是 ( ) (A )x y 3= (B )23-=x y (C )x y 23+= (D )23--=x y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3-+,m m P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3<m <1 B 、m >1 C 、m <-3 D 、m >-3 (4,3)来表示,请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 点C ,连结AB ,AC ,BC ,使△ABC 的面积为2平方单位.则点C 的位置可能为( ) A.(4,4) B.(4,2) C.(2,4) D.(3,2) 5.如图,在凯里一中学生耐力测试比赛中,甲、乙两学生测试的路程s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分别为折线OABC 和线段O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比甲先到终点 B 、乙测试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C 、比赛进行到29.4秒时,两人出发后第一次相遇 D 、比赛全程甲的测试速度始终比乙的测试速度快 6.P 1(x 1,y 1),P 2(x 2,y 2)是正比例函数y = -x 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 1>y 2 B .y 1y 2 D .当x 1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共90分) 15,如图10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0),B (3,6),C (14,8),D (16,0),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8分) 16.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和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1,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B(3,0) 图1 图10 (3,6)(16,0) (14,8)(0,0) C D B A x y t h O t h O t h O h t O 深 水 区 浅水区

初中数学课堂习题的设计策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38909047.html, 初中数学课堂习题的设计策略分析 作者:易昌坚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6期 摘要: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开端,不同于小学数学偏重于计算,初中数学在在计算的基础上会更倾向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考察,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要多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性、空间性及思维性,让初中数学教师群体更关注入课堂习题设计。本文将从历年真题分类总结、考纲扩展、综合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习题;数学思维 一、引言: 不同于小学的纯计算应用、填空习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习题设计上要跳出课后习题的基础性,要让习题的难度及考察方面提升一个档次。另则,考纲是一个研究考试动态与培养学生何种素质的关键性素材,教师可以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课堂习题,注重全面性、多样性及与考纲紧密结合的统一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中学的数学应试。 二、对历年真题进行分类规整 真题与错题在数学应试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从中可以更有效的知道考试的动向与出题者的考察意图。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首要要在教学周开始时对考试大纲及教学计划做到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在平时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数学习题的练习。[1]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将 书本上的例题作为引子,将平行四边形的定则、性质、判定方式依靠例题来一一向学生讲解。可以按照情景引入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上十分钟浏览课本,圈画出其中的重点判定公式,然后让数学组长带领组员们熟悉了解课本中例题的具体解答过程,熟悉正常答题的套路与形式。熟练过后,教师可将近三年的期中试题、期末试题以及中考试题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讲解第一年的考试典型,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解剖试题,从阅读题目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圈画关键词、关键句,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及想要考察的知识点。阅读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例图,或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寻找答题入口及应该使用平行四边形的哪个判定定理,按照例题的答题模板按小组汇报的形式陈述。教师在听完小组陈述后再帮助学生重新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去重新讲解试题,让学生进行“二次复习”,加深对习题的熟练程度与题感。规整学生的答题思路,规定一个统一的答题模版。然后教师可以将剩下的历年真题作为课堂练习,让学生按照总结的模板来进行规范化答题。 真题的的分类整体要按照它所属的那一章节,哪一个知识点分类,例如再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的课堂习题设计中,教师将历年的期中试题、期末试题及中考试题中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试题规整,挑出“边边边”解题的、“边角边”解题的,让学生在做熟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 ∠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 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 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 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 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 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八年级数学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不等于 ...x6的是() A.B.C. D. .下面的图形都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D. .使分式 2 1 - + x x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1 D.x≠2 .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A.B. C. D. .计算(a﹣2)(﹣a﹣2)的结果正确的是() A.a2﹣4 B.a2﹣4a+4 C.4﹣a2D.2﹣a2 .△ABC中,∠A=∠B+∠C,则对△ABC的形状判断正确的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下列分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A.B.C.D.

(第8题) 8.如图,AB =BD,BC=BE,要使△ABE≌△DBC,需添加条件() A.∠C=∠E B.∠ABE=∠DBC C. ∠D=∠E D.∠A=∠D 9.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交BE于点F,若BF=AC, 则∠ABC等于()A.48°B.50°C.45°D.60° 10.无论x、y取任何值,多项式x2+y2﹣2x﹣4y+6的值总是() A.正数B.负数 C.非负数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是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边形 13.若分式0 1 1 2 = - - x x ,则x= 14.已知,且,则 15.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B=6,AD=3,BC=10,则△A BC的面积是. 16.已知完全平方式,则常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满分86分) 17. 计算:(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第9题) E A D C B F 第15题 A D C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