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

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

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该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

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

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种类划分折叠

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

以贸易壁垒影响的贸易种类为标准,可分为:

货物贸易: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s)折叠

1.关税减让方面(tariff reduction)比如,WTO成员没有按照该国减让表承诺的减让水平进行减让。2.关税税则分类方面(tariff classification)比如,海关官员在对进口产品进行税则分类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进口商难以预见未来对同一进口产品适用的关税。3.关税高峰(tariff peaks)尽管有关税减让表规定的减让水平,仍然在特定产品领域维持

高关税。4.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关税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配额量的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常常成为贸易壁垒。

货物贸易: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滥用以下措施,往往对货物贸易造成壁垒:进口许可(import licensing)出口许可(export licensing)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进口禁令(import prohibition)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出口限制(export restrictions)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补贴(subsidies)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当地含量要求(domestic content regulations)国家专控的进出口贸易(the operations of import State Trading Enterprises)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safeguards and other trade remedy measure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的措施折叠

1.投资准入范围的限制(access restrictions)

2.税收歧视(tax discrimination)

3.外国股权的限制(foreign ownership restriction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根据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贸易壁垒分成以下四种:1.立法(legislation):以法律、法规、条例的形式规定贸易壁垒;2.行政决定(administrative decisions):以行政决定、行政命令、指令形式规定贸易壁垒;3.政策以及舆论(policy or consensus):政府采取或者支持的以政策、舆论宣传来影响该国国民,比如使用国货、歧视进口产品等;4.做法(practices):比如,短时间内不适当地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地方保护主义,贪污,官僚主义等。

最新类型折叠

绿色贸易壁垒折叠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环境(非关税)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而

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商品进出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其实质是发达国家依赖其科技人员和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从而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

技术性贸易壁垒折叠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商品进口国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对外国进口商品构成了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在技术指标、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方面制定苛刻的规定,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或效果,这种限制或阻碍进口的技术性措施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劳工标准壁垒折叠

劳工标准壁垒:劳工标准的内容主要有:废除强制劳动;禁止劳改产品出口;严禁使用和剥削童工;非歧视的工资水平、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劳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工人有自由结社和集体议价的权利等。有些发达国家试图把劳工问题同贸易捆在一起解决,以期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优势。(

产生原因折叠

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分析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2.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

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4.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中国目前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设置的目的是各国政府为保护该国的经济不受外来产品的侵犯。然而,过度的贸易保护并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而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以倡导自由贸易为宗旨。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出口的遇到的情况是,关税壁垒逐步弱化,纺织品配额也逐步取消。与此同时,所遇到的其他贸易壁垒却比以前严重,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外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加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像土耳其、埃及、印度、韩国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所涉及的产品既有日用品行业,也有机电行业,既有制造品,也有矿产和养殖品;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反倾销案件占世界总量的1/7-1/6,而加入WTO后,这一比例大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

2.技术性壁垒已经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五个方面。中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农业、纺织服装业、轻工、机电、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业。有资料显示,中国有70%的出口企业和40%的出口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3.中国出口产品还受到诸如以美国“337”条款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对华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立法的限制。

如何对待

立足自身,先搞好企业内质量信誉建设;熟悉国际贸易有关法律,就是熟悉游戏规则,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遭遇壁垒时及时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游戏规则更好地玩;受到惩处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Barriers

Barriers (Barrier to trade), also known as trade barriers. Mainly refers to a variety of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imports of the country imposed.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tariff barriers, refers to the import of goods through the customs territory of a State , by the government of a customs tariff trade barriers 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r set a formed.there are two ways by purpose to divide the tariffs: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

First Financial tariff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increase state revenue;

Second, protective tariff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tect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r imports of high tariffs on

foreign goods. The higher tariff protection, the greater the role of protection, or even effectively banning imports.

Non-tariff barriers, import restrictions all means other than tariff trade barriers being formed,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and indirect restrictions limit categories.

Direct limit is the importing country to take certain measures to limit the number or amount of direct imports, such as import quotas, import licensing system,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s, import minimum price and so on.

Indirect restrictions indirectly restrict import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tricter regulations, rules and other commodity imports, such as 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ies, demanding technical standards,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inspection and packaging, labeling and various other mandatory provisions

Kind of division

Trade in goods: tariff barriers (tariffbarriers)

1. tariff concessions (tariff reduction) for example, WTO member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vel of the country's Schedule of concessions were promised concessions.

2. Tariff classification (tariff classification),

for example, customs officers have too much discretion in the tariff classification of imported products, the importer so difficult to foresee the same tariff applied to imports in the future. 3. Tariff peaks (tariff peaks) Notwithstanding the provisions of Schedule concessional tariff level and still maintain high tariffs in certain product areas. 4. Tariff quotas (tariff quotas) for a certain number (quota) applicable to imports within the lower tariff rates, higher tax rates in excess of the quota applicable to imports. In practice, the quota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appropriate practices often become barriers to trade. Trade in goods: NTBs (non-tariff barriers) abuse following measures, often resulting in barriers to trade in goods: import license (import licensing) export licenses (export licensing) import quotas (import quotas) import ban (import prohibiti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export restrictions (export restriction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ubsidies (subsidies) VER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domestic content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controlle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operations of import State Trading Enterprises)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nd other trade remedies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safeguards and other trade remedy measures)

Hinder 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 of

1. Access to a range of investment restrictions (access restrictions)

2. Tax discrimination (tax discrimination)

3.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ownership of (foreign ownership restrictions) Hinder 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easures: inadequate protection of IPR and the like. According to manifestations of trade barriers, trade barri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categories: 1. Legislation (legislation): in the form of laws, regulations, Regulations barriers to trade; 2.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executive orders, directives prescribed form barriers to trade; 3. Policy and public opinion (policy or consensus): Government to take or support to policy, public opinion and propaganda to influence the country's nationals, such as the use of domestic product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mported products;

4. Practices (practices): for example, frequent short inappropriate use of anti-dumping measures, local protectionism, corruption, bureaucracy.

New Type

Green Trade Barrier

Green trade barriers, mean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non-tariff) barrier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protect human,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nd saf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rect or indirect restrictions adopted by certain laws, regulations,

policies and measures and even ban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The ess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ly on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by means of legislation, strict mandatory technical standards to the products from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urned away.

TBT

TBT is the main form of non-tariff barriers, refers to technical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of imports of goods to foreign imports constitute a trade barrier. That way through the enactment of laws, regulations, technical standards, certification schemes and other inspection system, to develop stringent provisions in technical indicators, health quarantine, packaging and labeling, etc.,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r effect of import restrictions, which limit or impede technical measures that TBT imports. Barriers to labor standards

Labor standards barrier: the contents of labor standards are: the abolition of forced labor; ban exports of Corrections; prohibited the use and exploitation of child labor; and non-discriminatory wages, equal pa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imum wage, guaranteed minimum wage workers; workers hav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the right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the like. Some countries try to labor issues with trade tied together to solve in order to reduce labor cost advantag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uses

The emergence of trade barriers an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not accidental, it is the produ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evolving.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rriers to trade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1.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improv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deeply rooted,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 and society, thus requi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itself and it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not to damage the environment or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ame requirements and do not produce these products at the expense of workers' health costs. Thus, new barriers to trade green barriers and social barriers will continue to appea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2.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new barriers to trade and traditional trade barriers under great constraints. Traditional trade barriers such as tariffs, quotas and other licenses and use of not only constrained by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international condemnation, but also vulnerable to peer retaliation. Therefore, these traditional trade barrier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ace is not large, which provides a huge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arriers and other new trade barriers.

3 science technology advances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and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ade barriers. The proportion of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inues to improve, especiall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s, technical issues involved are more complex, easier to form a new trade barriers.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sensitive and high-tech detection equipment so that the detec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greatly, to set up new trade barriers in some countries to provide technical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4.Due to weak economic growth in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trade protectionism has gained momentum again, with the weakening of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trade barriers are seeking new trade barriers to protect their domestic industries.

How to treat

Based on its own, improve enterprise quality credit first building; familiar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is familiar with the rules of the game,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 and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 no danger of defeat! Encounter barriers to timely adjust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ules of the game better play; when punished to argue, to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interests.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分析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我国) 背景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德国以1.47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蝉联第一,我国以1.4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美国以1.30万亿美元列第三。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却稍微下降,为22072.7亿美元。这就使得我们在谈论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绩时,也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事实,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为核心的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削减,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降到3%左右,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也被大大削减。对此,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国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采取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国内经济低迷和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国家不同程度地抬头。从中国出口产品所受到的遭遇,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贸易纠纷中都不难看出,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主要对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贸易壁垒正逐步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障碍,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企业营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原因一是国际规则给此类壁垒留下了法律空间,如各种环保公约、TBT、SPS等等,二是我国的技术标准低,标准意识差。 因此,分析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形式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屡遭国外设置贸易壁垒的原因,我国应采取相应策略,突破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的限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我国面对新贸易壁垒所采取的对策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想通过多贸易制度的约束,以各种严格的贸易标准,即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劳工标准、动物福

2020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2020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蜂蜜贸易 案例: 蜂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xx年蜂蜜产量达到30万t以上,出口量超过8万t,同年的世界蜂蜜贸易量是35万t左右,我国占世界蜂产品贸易量的20%以上。我国在蜂蜜生产方面虽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但出口不畅,原因之一是在世界贸易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大行其道。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包装、标签等规定,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因其特有的灵活多变性、隐蔽性和技术性,对出口方尤为不利。我国的蜂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屡屡因化学残留超标而受阻,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 欧盟是我国蜂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出口量很不稳定。早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产蜂蜜的大量进口,引起了欧盟各国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欧盟宣布、从1999年1月1日起,对蜂蜜产品实施卫生监控计划,要求出口蜂蜜到欧盟各成员国的第三国,都必须在此之前提交对蜂蜜中残留物质进行监控的保证计划,否则欧盟将禁止该国蜂蜜进口。德国

从2000年起对蜂蜜的药物残留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将链霉素残留量标准由原来的/kg降低到/kg,检验门槛提高了9倍n该标准现已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的控制标准。2002年初,欧盟调查组做出对华残留监控体系的考察报告、认为中国的监控体系薄弱,1月25日即做出暂停进口包括蜂蜜在内的中国动物源产品的决议。我国政府强烈抗议有关国家对中国商品采取不公正贸易行为,后来经过协商,欧盟提出, 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μg/kg,才能出口到欧盟,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据专家介绍,欧盟制定的抗生素含量标准是苛刻的,甚至于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这明显是针对中国蜂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全文结束》》年10月,欧盟宣布解除针对中国部分动物源性食品的进口禁令。虽然这对我国的蜂业是个好消息,但蜂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并不会马上全面恢复,欧盟还会派代表来我国考察和检查蜂蜜药残问题,蜂蜜生产过程药物控制和使用情况。由于近年来德国、法国等国的蜂农组织不间断对我蜂蜜搀杂使假的夸大性宣传,对我国蜂蜜的销售造成极坏的影响。在开放市场的同时,欧盟又提出了链霉素、杀虫脒、磺胺、苯酚、甘油、酵母菌、花粉率、淀粉率、成熟度等检测项目,增加了我蜂蜜出口欧洲的难度。 欧盟于xx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特别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新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否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浅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浅析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 并且从国家安全、健康和意识形态方面出发, 对国际服务贸易逐步实行了严厉的保护主义政策。而各国服务贸易的保护往往是通过非关税壁垒的形式体现出来, 据统计, 各国设计出的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已多达2000 多种, 用来保护本国的银行、通信、保险、运输、旅游、数据处理和其他服务部门免受外国服务者的竞争。而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服务业将与国际接轨。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中也存在着如何进行合理保护的问题。因此,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服务贸易壁垒认识服务贸易自由化, 并对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和适度保护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定义 提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 并未明确定义服务贸易壁垒, 只在第一款和第三款提到“各成员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 而“成员的措施”是指“中央、地区或地方政府和主管机关所采取的措施”, 或“由中央、地区或地方主管机关授权行使权利的非政府机构采取的措施”。据此, 各国学者对服务贸易壁垒均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里将服务贸易壁垒定义为一国政府制定并采取的影响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的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领域。它不仅仅限于法律措施, 还包括政策措施; 不仅仅限于对外国服务的限制措施, 还涉及对本国服务的鼓励措施。这种措施应包括限制服务进口和鼓励服务出口两方面。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有别于有形的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标的的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 决定了服务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以国内立法或政策为主的非关税形式施行。服务贸易在跨国界移动时通常以人员、资本、信息等形式的流动表现出来, 人们很难看到服务过境的过程, 一般无法进行海关登记, 所以利用高关税的限制方法一般难以奏效。无疑, 采用非关税壁垒形式是最佳选择。(2) 较多对“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 的资格与活动进行限制。 (3) 以国内政策为主, 往往由国内各个不同部门掌握制定, 庞杂繁复, 缺乏统一协调。 (4) 灵活隐蔽,选择性强,保护力强。量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都隐含在东道国国内繁杂的法律法规之中, 缺乏应有的透明度, 令外国服务企业无所适从。 (5) 除了保护商业贸易的利益外,还强调以国家的安全与主权利益等作为政策目标。

新贸易壁垒及其影响浅析

北方经贸 新贸易壁垒及其影响浅析 ○涂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关税和传统贸易壁垒不断削弱的同时,各种新贸易壁垒不断兴起,名目繁多的各种壁 垒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文章试图探究新贸易壁垒出现并兴起的成因,把握其特点,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这一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新潮流,从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贸易壁垒;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4)06-0082-02 一、新贸易壁垒的成因及特点 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传统贸易壁垒指的是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高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和反补贴等。区别传统贸易壁垒与新贸易壁垒的根本特征是:前者主要是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实行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品和商业利益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国土、海关上的边境措施;而后者则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一)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1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1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31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技术、环境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1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51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转而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二)新贸易壁垒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有如下特点: 11双重性。新贸易壁垒往往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其中有合理成分,这无可厚非,况且世贸组织协议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必要的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只是以其不妨碍正常国际贸易或对其他成员方造成歧视为前提。所以,新贸易壁垒有其合法和合理的一面。然而新贸易壁垒又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名,滥用标准而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歧视,这又是它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一面。这些负面的东西有时以致混淆是非,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可见,新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 21隐蔽性。传统贸易壁垒无论是数量限制还是价格规范,相对较为透明,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和应对。而新贸易壁垒由于种类繁多,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些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改变,让人防不胜防。 31复杂性。新贸易壁垒涉及的多是技术法规、标准及国内政策法规,它比传统贸易壁垒中的关税、许可证和配额复杂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广泛,评定程序更加复杂。 41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标准,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甚至提出远高于国内标准的标准,搞双重标准,这更加剧了不平衡性。 二、新贸易壁垒的影响分析 (一)新贸易壁垒的兴起在名义上虽是为重视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实质上,这时常被当今发达国家借以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而加以滥用。诚然,随着时代发展,各国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及对公众安全和卫生的影响,全球更加重视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积 2 8经贸广场 N ORTHERN ECON OMY AN D TRADE 2004年第6期 BEIFAN G J IN GMAO

关于应对新贸易壁垒的理论思考

关于应对新贸易壁垒的理论思考 摘要 近几年,在国际贸易中新贸易壁垒不断产生,有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社会壁垒、道德壁垒、物种壁垒和信息壁垒等,对国际贸易产生严重影响。随着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被拆除,新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为了确保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各种策略打破和跨越各种新贸易壁垒。 关键词:贸易新壁垒对策研究

目录 前言 (3)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内容 (3) 二、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5)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发展趋势 (5) (二)国际贸易新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措施 (6) (一)政府对策 (6) (二)企业对策 (8) 参考文献 (9)

前言 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些形形色色的新贸易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了解这些新贸易壁垒的内容及发展趋势,对于我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制定“破壁”策略,确保我国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内容 所谓国际贸易新壁垒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劳动者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动植物的危害为借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削弱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的,而设置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新壁垒与传统贸易壁垒的根本区别是:传统贸易壁垒是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业利益上,大多数是采取边境措施;新贸易壁垒则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以外的东西,更多的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国内政策和法规,更加难以突破。目前,国际上新出现的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社会壁垒。社会贸易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的核心是劳工标准问题,它是由各种国际公约的社会条款构成,而社会条款并不是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由国际公约各种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动权利、劳动技术标准等条款构成的,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因劳动报酬低廉,工作条件简陋,将是社会壁垒最大受害者。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的生产条件很差,受社会壁垒影响很大,如农产品、纺织品、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最大。 道德壁垒。道德壁垒也称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是指为了使动物能够康乐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给动物提供各种舒适的外部条件。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始对动物福利进行立法,要求保证动物享有不受饥饿,生活舒适,避免肉体疼痛和精神恐惧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等方面的自由权利。如2003年1月,欧盟理事会明确提出,欧盟成员在进口第三国动物产品之前,应将动物福利作为考虑的一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 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 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该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 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 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种类划分折叠 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 以贸易壁垒影响的贸易种类为标准,可分为: 货物贸易: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s)折叠 1.关税减让方面(tariff reduction)比如,WTO成员没有按照该国减让表承诺的减让水平进行减让。2.关税税则分类方面(tariff classification)比如,海关官员在对进口产品进行税则分类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进口商难以预见未来对同一进口产品适用的关税。3.关税高峰(tariff peaks)尽管有关税减让表规定的减让水平,仍然在特定产品领域维持

高关税。4.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关税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配额量的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常常成为贸易壁垒。 货物贸易: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滥用以下措施,往往对货物贸易造成壁垒:进口许可(import licensing)出口许可(export licensing)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进口禁令(import prohibition)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出口限制(export restrictions)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补贴(subsidies)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当地含量要求(domestic content regulations)国家专控的进出口贸易(the operations of import State Trading Enterprises)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safeguards and other trade remedy measure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的措施折叠 1.投资准入范围的限制(access restrictions) 2.税收歧视(tax discrimination) 3.外国股权的限制(foreign ownership restrictions) 妨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根据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贸易壁垒分成以下四种:1.立法(legislation):以法律、法规、条例的形式规定贸易壁垒;2.行政决定(administrative decisions):以行政决定、行政命令、指令形式规定贸易壁垒;3.政策以及舆论(policy or consensus):政府采取或者支持的以政策、舆论宣传来影响该国国民,比如使用国货、歧视进口产品等;4.做法(practices):比如,短时间内不适当地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地方保护主义,贪污,官僚主义等。 最新类型折叠 绿色贸易壁垒折叠

认识新贸易壁垒(一)

认识新贸易壁垒(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我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继续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便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形形色色新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并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对此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认识新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防范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措施突破它并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贸易壁垒概述 (一)新贸易壁垒的概念。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传统贸易壁垒指的是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高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和反补贴等。区别传统贸易壁垒与新贸易壁垒的根本特征是:前者主要是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实行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品和商业利益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边境措施;而后者则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二)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分析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点。 1、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3、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4、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5、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三)新贸易壁垒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有如下特点:1、双重性。新贸易壁垒往往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其中有合理成分,这无可厚非,况且世贸组织协议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技术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只以其不妨碍正常国际贸易或对其他成员方造成歧视为准。所以新贸易壁垒有其合法和合理的一面。然而新贸易壁垒又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歧视,这又是它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一面。这些负面的东西有时以至于混淆是非,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可见,新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2、隐蔽性。传统贸易壁垒无论是数量限制还是价格规范,相对较为透明,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和应对。而新贸易壁垒由于种类繁多,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些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改变,让人防不胜防。3、复杂性。新贸易壁垒涉及的多是技术法规、标准及国内政策法规,它比传统贸易壁垒中的关税、许可证和配额复杂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广泛,评定程序更加复杂。4、争议性。新贸易壁垒介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间,又非常隐蔽和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达成一致的标准难度非常大,容易引起争议,并且不易进行协调,以致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内

专业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案例汇总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录: 一、定义 二、壁垒形式 三、原因 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 五、对策 附录:案例

一、定义 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2、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3、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 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壁垒形式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而且这些技术标 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 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 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 弱产品的竞争力。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 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

保护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 (一)外因 1、维护该国的利益是一切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虽然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在保持现状下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但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维护该国的贸易利益,在逐步取消明显有违WTO精神的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又不断推出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名目繁多,要求越来越苛刻。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是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2、《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也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又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这意味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3、各国和国际性环保组织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在实行有关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声音,在有关方面做

服务贸易及其壁垒的特点

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和标志特点 2008-07-18 文章来源:经济学作者:张南 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当今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地位正日益上升。80年代中期,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约占货物出口的1/5,而到90年代初,服务贸易额已占货物贸易额的1/4。 1993年12月结束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又正式将服务贸易纳入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从而标志着全球贸易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全面推进。 然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毕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由于服务产品的非实体性,服务贸易的发生往往是“无形的”,它不象货物贸易那样可以确切地“看到”货物跨越边境的过程,并且可由海关记录下来。许多时候,人们都难以了解是否有服务贸易在发生,特别是当服务与货物的贸易同属一份合同时,服务的价值就往往被视为货物成本的一部分而不再单列。其次,由于服务产品的非贮存性、非转移性,服务贸易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服务的提供者须存在于“进口国”内;或服务的购买者须转移到“出口国”中;或供需双方各自居于本国内,但须借助于先进的电讯传输技术,使服务得以直接到达购买者所处的地方。 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当今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的基本方式,即(1)人员流动,指自然人到别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建筑承包、劳务输出等;(2)实体存在,指通过在别国境内建立商业提供服务,如开办百货商店、律师事务所等;(3)消费者移动,指在本国境内向外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最典型的如旅游业;(4)过境贸易,指服务提供者从其本国境内向在另一国境内的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如电讯服务,以及借助于电讯手段实现的跨国的咨询、信息、金融、设计等。以这四种方式从事的经营活动即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所定义的服务贸易。如果说货物贸易主要是凝结的劳动跨越国境流动,那么,服务贸易则基本上是以劳动的提供者(或购买者)跨越国境实现的;与此相适应,服务贸易的政策壁垒必将与货物贸易的有所不同。 服务贸易政策的一般特征 首先,由于服务贸易多要涉及人员过境,并在一国境内发生,因此,服务贸易的政策也以国内政策为主,有较多关于“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资格与活动的限制规定。其中包括有关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移民政策以及国家电讯服务方面的管理法规等。这类政策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政策,并且有些内容涉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因此,尽管服务贸易已被纳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制框架,但要在这些敏感的国内政策问题上取得突破仍困难重重。实践中许多服务贸易的壁垒都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与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1、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含义和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非关税壁垒中发展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质量为目的,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在主观或客观上成为自由贸易的障碍。 技术性壁垒标准既包括决定一种商品特性的规格,如质地、纯度、营养价值、尺寸、用途等,也包括设计和说明、证书、标记、商标及检验程序等。 这些标准不仅日益复杂,而且经常变化,手续繁杂,标准也不透明,使外国商品难以适应。这些规则的制订有其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等完全合法的理由,其本身可能不是有意设置贸易壁垒,但这些规则往往可以产生贸易壁垒的作用,形成非关税壁垒。有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利益,对进口品规定特殊的严格要求,实行双重标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 1、技术标准即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s)日益复杂。

由于各国工业化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国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差异,有些国家的厂商则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些技术标准并通过法律的形式过定下来形成技术法规,把这些标准作为进口入门的通行证,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使得出口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而形成贸易障碍。 例如日本消费品安全法引用的强制实施的金属棒jis标准,就长期把美国的铝制垒球球棒挡在了日本的国门之外。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欧盟的eu9002成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品的进口通行证。 2、卫生检疫措施(healthandsanitaryregulation)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指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取的措施。 包括保护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免受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及外来病虫害传入危害;保护植物的生命免受外来病虫传入的危害。但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维护人生健康、安全及生活环境,特别是收入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往往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3、商品包装和标签(packagingandlabelingregulation)规定等标记、商品和包装要求也能成为贸易壁垒,如对包装物料要求,填充物不能用稻草,废棉絮等。美国对木质包装要求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腐剂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进口成本。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别 相关规定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技术法规、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例分析、借鉴和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例分析、借鉴和对策 一、技术贸易壁垒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将造成影响。TB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TBT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SPS)、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案列: 案例1、浙江某丝绸进出口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2005年成品出口量为1.2亿美元。但其中有两单业务,一项是5万米的印花丝绸成品,价值10万美元,另一项是4万米已经染色和砂洗的丝绸,价值10万美元,共计20万美元的货品因未考虑禁用染料问题而被迫积压。 案例2、浙江某集团出口日本的一批纺织品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而另一批出口欧盟的3万米窗帘布被迫回销,理由都是因为这些纺织品没有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 以上两个例子,是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理由很简单,是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没有达标,在产品创新上面也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是对我国纺织技术的一大挑战,因为在进入WTO以后,很多地区,尤其是美国队中国的产品的反侵销日趋严重,他们对质量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有些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进口产品的,有些甚至是超过了国际标准,而中国的纺织品的技术只有国际标准的40%,这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国产品的歧视,这样一来,我省的纺织产品必然在国际竞争中因技术门槛提高而出口受阻。而且当美国实行了一些反侵销的战略来对待中国的出口的时候,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对中国产品的反侵销,他们的条例完全是照搬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条例,这样一来又是对中国的一大打击,基于,中国纺织品的贸易国方向基本是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贸易壁垒发源地,大多数的海关检验都是超过了国际标准的,并积极运用了技术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管理。同时,中国的纺织品产出基本以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这样在纺织产品对环境检验中,没有达到国外的坏境检验标准的,必又要被退回! 这样下来,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的影响明显,大大的降低了我国的出口率,被退回的产品又不可能再被拿回国内,只能在国外低价买卖,这样我国纺织品的收益也大大的降低,甚至纺织品出口可能就没有收益,在国外亏本。发达国家以各种技术法规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措施等为依据,形成了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无论其主观意图究竟何在,客观上对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构成了相当大的限制。 案例3、温州打火机事件简介 2001年10月2日,温州打火机协会副会长黄发静先生收到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会长克劳斯邱博的一份电函,告知欧盟正在拟订进口打火机的CR法规草案。这是欧盟对1994年美国CR法规的"克隆"。其核心内容即规定为保护儿童开启安全,要求出口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一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

应对新贸易壁垒

应对新贸易壁垒

应对新贸易壁垒 (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新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二是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1、由于我国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环境技术标准要求,被限制进口。由于发达国家技术要求较高,我国一些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被限制进口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从1998年1月起,在全美20多个仓库中陆续发现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材料里含有天牛,且1月中旬在芝加哥发现一些树木已遭到天牛破坏。1998年9月11日,美国农业部签署一项新法令,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采取严厉的检验规定,所有包装都须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护剂处理,否则,所有入境货物将一律被拒绝入关。虽然经过我国政府的多次交涉,但美国政府还是宣布从当年12月17日起将禁止中国木箱包装的产品进入美国境内。英国、欧盟等也宣布对从中国离境产品的木质包装采取紧急措施,实施新的检疫标准。据当时的估算,仅欧盟的这一决定至少影响中国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 2、由于进口国家实施某种新的强制性规定或标准,被限制进口。发达国家经常颁布强制性法令,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加以严格限制,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有害产品的进入。如浙江绍兴20XX年就有两家纺织出口的面料因使用禁用偶氮染料被德国“封杀”。其实德国政府早在1994年7月28日颁布法令,禁止在纺织品中使用可分解形成20种致癌芳香胺中的任何一种偶氮染料。后来该法案又几经修改,致癌芳香胺数目增至22种,禁用偶氮染料增至118种。在德国实行此项规定后,欧盟另外一些成员国也纷纷效仿。欧盟近年来也一直在酝酿起草限制含有偶氮类染料产品使用和销售的法令,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关于禁用偶氮染料的立法。 3、由于进口国采取不合理的规定或标准,被限制进口。发达国家有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20XX 年7月10日,日本政府对蔬菜进口商发出要“自我限制进口”中国冷冻蔬菜指令。原因是在中国冷冻蔬菜的检查中发现杀虫剂“毒死蜱”含量超过日本规定

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措施

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措施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在法律上对外国服务业进入本国所设置的障碍。 服务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对投资收益利润提成费等汇回加以限制; 2.对设立外国服务企业的限制; 3.对外国公司进入本国服务市场在所有权方面的法定限制; 4.在人员上加以限制,诸如规定多数职员必须是本国人的法定要求; 5.对外国企业职业人员发放许可证等繁杂的手续; 6.对外国企业设施歧视性税收政策; 7.对本国公司进行补贴,使其在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8.歧视性的许可证管制; 9.对外国服务企业必需的进口材料征收过高关税或在进口数量加以限制或禁止进口; 10.限制性或歧视性的政府采购规定; 11.对外国活动范围的不合理限制; 12.对服务的标准提出过高的要求,等等。 国际消除壁垒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有关国家通过签订双边协定,削弱双边服务贸易壁垒;另一种是区域性的协定;再一种即多边的服务贸易协定 我国应对服务贸易新趋势的对策 (一)立足比较优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在旅游、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比较优势。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健全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体系 应尽快完善服务贸易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从实际出发,注意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制度相接轨。 (三)在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国有一些传统服务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持我国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一些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服务部门,也可发挥比较优势,在亚洲邻国和非洲、拉美较落后的国家寻找机会,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的服务企业应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实现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有效利用外资与外国先进技术,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强大企业实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 (四)扩大开放的同时要注意适度保护 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吸收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新的服务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扩大我国的服务出口,有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但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

贸易壁垒 案例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蜂蜜贸易 案例: 蜂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04年蜂蜜产量达到30万t以上,出口量超过8万t,同年的世界蜂蜜贸易量是35万t左右,我国占世界蜂产品贸易量的20%以上。我国在蜂蜜生产方面虽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但出口不畅,原因之一是在世界贸易趋向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大行其道。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标准、检验包装、标签等规定,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因其特有的灵活多变性、隐蔽性和技术性,对出口方尤为不利。我国的蜂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屡屡因化学残留超标而受阻,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 欧盟是我国蜂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出口量很不稳定。早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产蜂蜜的大量进口,引起了欧盟各国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欧盟宣布.从1999年1月1日起,对蜂蜜产品实施卫生监控计划,要求出口蜂蜜到欧盟各成员国的第三国,都必须在此之前提交对蜂蜜中残留物质进行监控的保证计划,否则欧盟将禁止该国蜂蜜进口。德国从2000年起对蜂蜜的药物残留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将链霉素残留量标准由原来的0.2mg/kg降低到o.02mg/kg,检验门槛提高了9倍n该标准现已成为欧盟各成员国的控制标准。2002年初,欧盟调查组做出对华残留监控体系的考察报告.认为中国的监控体系薄弱,1月25日即做出暂停进口包括蜂蜜在内的中国动物源产品的决议。我国政府强烈抗议有关国家对中国商品采取不公正贸易行为,后来经过协商,欧盟提出,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具体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缩小。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份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该商品的出口会立即出现停滞,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和出口效益下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相关的费用,从而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大大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出口效益日渐下降。 (三)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摩擦不断。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因此,必须恰当处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冲击。 正面影响 (一)带动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而我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促使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