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9)

1、中国现制咖啡市场前景广阔 (9)

(1)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仅1.6杯 (9)

(2)现制咖啡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品质相对不稳定、价格高昂以及便利性相对较弱 (9)

2、中国现制咖啡行业现状:长尾供给 (10)

二、资本红利下瑞幸的裂变式成长 (11)

1、本土消费市场的变革塑造了瑞幸“裂变式”的成长 (11)

2、资本助力打造快速上市神话 (11)

3、网点密集布局是王道 (13)

4、咖啡销售带动整体收入快速增长,2019年二季度亏损得到控制 (14)

(1)咖啡销售增长带动整体收入增长,轻食等其他产品占比提升 (14)

(2)规模优势显现,销售毛利率提升较显著,2019Q1单季度亏损收窄 (15)

5、延续神州系“重运营”模式,前期资本开支庞大 (16)

6、高昂的物流成本推动销售费用持续提升 (17)

7、获客成本逐渐走低,促销力度减弱不影响用户留存率的提升 (18)

(1)获客成本逐渐走低 (18)

(2)用户留存率初期下降,后期逐步攀升 (18)

三、烧钱结束后,瑞幸盈利模式的走向 (19)

1、单杯现制咖啡成本测算 (19)

(1)单杯材料成本测算:材料成本相对固定,变化幅度较小 (19)

(2)单杯可变成本测算:下降幅度明显 (21)

2、单件轻食成本测算 (21)

3、产品实际售价测算 (22)

4、单个门店成本测算 (23)

5、产品销量测算 (24)

6、单店盈亏平衡测算:经营亏损呈收窄趋势 (25)

四、瑞幸存在的想象空间及隐忧 (26)

1、瑞幸的想象空间:产品品类扩充门槛低,且茶饮的商业模式本身较优 .. 26

(1)网红效应催生中国茶饮市场的繁荣,产品同质化之下,资本的输出成为核心壁垒之一 (26)

(2)茶饮品类毛利较高,本身的商业模式相对较优 (27)

2、瑞幸的想象空间:发展粘性更高的企业用户 (28)

(1)避开与星巴克在C端的用户争夺,瑞幸将B端用户作为线下突破口 (28)

(2)加码布局B端业务的背后,是瑞幸在流量获取方面的长远布局 (29)

3、瑞幸的隐忧:是下一个星巴克还是下一个OFO (30)

五、主要风险 (31)

咖啡茶饮的商业模式较优且市场空间较大,所以瑞幸本身处在一个非常好的赛道上。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外来咖啡品牌长期影响下国民咖啡消费习惯的形成、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红利以及支付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效率提升,驱动了中国现制咖啡市场步入加快发展的阶段。所以瑞幸的快速崛起既是受益于行业红利,也是资本助力的结果。目前虽然公司整体亏损严重,但根据测算:单店的亏损正在逐步收窄,未来随着门店分布密度的提高,外送成本压缩,门店有望在合理时间区间内实现盈亏平衡。虽然目前用户的留存率在不断提高,但是瑞幸的长期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最核心的问题是随着补贴力度的减弱,用户能否长期留存在瑞幸的平台上。通过社交裂变和补贴获取的流量,如果没有品牌忠诚度,就不能转化成瑞幸的客户。所以获取新用户固然重要,但用户留存才是瑞幸接下来最需要关注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中国咖啡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星巴克目前也在积极应对来自瑞幸的压力,接入饿了么发展外送业务后,其季度的同店销售出现好转。故而未来在竞争者都打通全渠道之后,为了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对于瑞幸而言,更本质的求生之路还是在于产品和服务层面的精益求精以及长期品牌文化的建立。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2013年中国现制咖啡的销售额为57亿(占总体咖啡销售的36.7%),到2018年现制咖啡市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390亿(占总体咖啡销售的68.6%),预计到2023

年可以达到1579亿,人均咖啡消费量可以从2018年的1.6杯提高到5.5杯。中国现制发咖啡市场目前是“长尾供给”的格局:头部咖啡品牌/

零售商(多为连锁咖啡品牌)品牌知名度高、受众广、销量大,在中国的现制咖啡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总体来看,这部分头部品牌在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仍较小,占比更大的是一大批“小品牌”和“小门店”,它们的服务形式包括非连锁咖啡馆、餐饮企业里的咖啡消费(比如KFC里售卖的咖啡)、便利店咖啡(全家咖啡)等。

资本红利下瑞幸的裂变式成长:背靠“神州系”,瑞幸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参与瑞幸早期几轮融资的股东主要有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瑞幸CEO及创始人钱治亚、愉悦资本、大钲资本等,多少都与陆正耀及其掌管的“神州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本人IPO后持股比例26.06%,拥有30.02%投票权,是公司最大股东。此外,IPO后创始人及CEO钱治亚持股比例16.80%,拥有19.35%的投票权;陆正耀及家人合计持股达到36.64%。

主打小面积的快取店,快速展店占据核心商圈流量。为了快速抢占核心商圈的流量,瑞幸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门店数量激增,从2017Q4的9家门店扩张至2019Q2的2963家门店。

咖啡销售增长带动整体收入增长,轻食等其他产品占比提升。2018Q1单季度营收1295万元,到了2018Q4,单季度收入已经达到4.65亿元,2018全年收入8.4亿元。2019Q2收入9.1亿元,环比增长90%,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高昂的物流成本推动销售费用持续提升,未来随着门店密集度提升及相应门店自提率的提高,物流成本下降空间较大。2018Q1-Q4季度销售费用不断提高,到2018Q4单季销售费用已经达到2.88亿元;但

与此同时销售费用率却在不断下滑,从2018Q1的420%下降到2019Q1的35%。拆分来看,物流费用在销售费用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销售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随着快取店布局密度的提高,顾客到店自提的比例提升,物流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目前自提比例已从2018年初的35%提升至61%。

获客成本逐渐走低,促销力度减弱不影响用户留存率的提升。随着线下门店的铺设以及线上广告营销的投入,瑞幸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获客成本从2018Q1的103.5元降低到2019Q1的16.9元。此外新用户获客成本中的重要构成——免费产品推广费用也从2018Q1的15.8元下

降到2019Q1的6.9元。用户留存率是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瑞幸的用户留存率在初期出现的下降后,从2018年3月开始已经呈现逐步爬升的趋势。由于门店多分布在办公区域,所以在春节期间会出现季节性的回落。

烧钱结束后,瑞幸的盈利模式能否跑通?产品成本测算:算进平均每件商品的配送成本,单杯咖啡的总成本(不含房租等)从2018Q1的14.2元/杯减少到2019Q1的7.6元/杯。以2019Q1为例,单杯咖啡总成本7.6元,其中原材料成本4.59元,占总成本的60.4%;可变成本(包装仓储等)0.9元,占总成本的11.8%;配送成本2.1元,占总成本的27.6%;单件轻食总成本11.2元,其中物料成本、包装等可变成本以及配送成本分别占比为73%/8%/19%。实际售价测算:截至2019Q1实际饮品售价从10.1元/杯;轻食售价9.6元/件。门店运营成本测算:单店月均总成本从2018Q2到2019Q1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人员成本的压缩。由于制作咖啡操作较简单,员工培训上岗较快,且咖啡销售有波峰和波谷时段,所以雇佣更多的兼职员工可以有效压缩人员成本开支。2019Q1单店月均运营成本5.52万元,其中租金1.5万元,员工薪酬1.4万元,该两项支出占总成本的53%。

根据测算的门店收入、产品成本、门店运营费用等测算门店目前整体的盈亏情况:截止到2019Q1平均单店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日亏损约1465元。但结合前几季度来看,亏损额逐步减少。亏损的收窄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实际售价的提高以及成本的压缩带来的产品毛利率

的提升,另一方面是门店运营成本的压缩。

瑞幸存在的想象空间及隐忧:网红效应催生中国茶饮市场的繁荣,产品同质化之下,资本的输出成为核心壁垒之一,从这点上来说,瑞幸的优势是相对明显的。此外,茶饮品类毛利较高,本身的商业模式相对较优。对一杯普通茶饮的成本进行拆分:假设一杯售价在25元左右的茶饮,门店租金及人员等运营成本约占售价的13.7%;茶饮本身的材料成本合计约占售价的22.7%,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77%。所以对于瑞幸来说,虽然目前在各项补贴和促销下,产品的毛利率还没有达到合理水平,但长期来看,产品的高毛利之下,门店的盈利空间是相对较大的。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宣布开放API平台,将技术与服务能力输出给其它领域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发银行、顺丰等公司已经成为瑞幸在该业务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加码布局B端业务的背后,是瑞幸在流量获取方面的长远布局。为了巧妙避开线下与星巴克在C端的正面交锋,瑞幸开始将B端作为线下布局

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咖啡行业技术水平及需求变动分析(附报告目录) 1、我国咖啡行业发展现状 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已逾两百年。早在18 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就将咖啡引入云南省。1989 年,雀巢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标志着我国进入速溶咖啡消费时代;20 世纪末以来,陆续有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进入大陆市场,国人开始接触到现磨咖啡;目前市场上的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产品中使用的咖啡原料产品主要包括烘焙咖啡豆、咖啡萃取液、速溶咖啡粉及咖啡浓缩液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烘焙咖啡豆 烘焙咖啡豆是咖啡生豆的粗加工产物,根据品种可以分为阿拉比卡(Arabic)和罗布斯塔(Robusta),同时也对不同产地、粒种大小进行品质区分。目前,在咖啡豆烘焙工艺中,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等参数,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烘焙程度对口感和风味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满足不同咖啡用户对于咖啡口味的需求。 (2)咖啡萃取液 咖啡萃取液可以广泛应用在乳品、饮料、冰激凌、烘焙、糖果制造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萃取原液。其中,热萃咖啡原液是通过85℃以上的净化水充分萃取,能够获取咖啡中的水溶性成分,从而得到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冷萃咖啡原液采用冷萃取技术,经过8 小时以上的浸泡或滴滤,在良好地保留咖啡香气和余韵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醇厚的口感。 (3)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粉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粉突破

了现煮咖啡局限性,具有使用方便的特性,从而迅速融入食品工业中。在国内,速溶咖啡粉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日常冲泡咖啡,而且在食品加工领域,也成为各类咖啡饮料、三合一咖啡粉及糖果、调味乳、甜品、烘焙等各种咖啡口味食品的原料。速溶咖啡在口感上虽略逊于现磨咖啡,但由于其具有高性价比、饮用便捷性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咖啡浓缩液 咖啡豆经过萃取后,水解液经过真空浓缩后回填芳香液,混合均匀再罐装,行业内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生产企业,会在浓缩过程中增加香气回收工艺。由于在常温环境下咖啡浓缩液中蕴含的芳香物质容易挥发,因此,咖啡浓缩液通常以冷藏方式保存。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咖啡烘焙技术工艺 咖啡豆的烘焙是咖啡生豆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转变转化过程,只有经过烘焙之后才能产生能够释放出咖啡香味的成分,因此,烘焙环节是咖啡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烘焙豆的品质主要由咖啡生豆决定,同时烘焙设备和工艺也会对口感有重要影响。烘焙工艺主要由烘焙师设置温度曲线决定。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程度的烘焙对口感影响较为明显。

瑞幸咖啡财务报表分析

瑞幸咖啡财务报表分析: 咖啡: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luckin coffee: luckin coffee总部位于厦门,由神州优车集团原COO钱治亚创建,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以“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愿景,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零售模式,与各领域顶级供应商深度合作,致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瑞幸咖啡的咖啡豆连续两年在IIAC国际咖啡品鉴大赛斩获金奖。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登陆纳斯达克,融资6.95亿美元,成为世界范围内从公司成立到IPO最快的公司。 2020年4月2日,因虚假交易额22亿,瑞幸咖啡盘前暴跌85% [9] 。4月3日,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道歉声明。4月27日,证监会调查组已入驻瑞幸咖啡。5月19日,瑞幸咖啡被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申请举行听证会。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 2020年7月14日凌晨,瑞幸咖啡宣布了董事会重组结果:除7月5日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以外,郭谨一接替陆正耀成为新一任董事长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人民币,股价暴跌80%,盘中数次暂停交易。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道歉声明。 2020年4月22日,银保监会谈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表示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4月27日,瑞幸咖啡官方称,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5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调整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CEO钱治亚和COO刘剑被暂停职务。5月19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通知,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6月27日,瑞幸咖啡发布声明:将于6月29日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 2020年7月31日,财政部表示,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7月31日,证监会宣布,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事情经过: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2月3日,瑞幸否认浑水所有指控。 2020年4月2日消息,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有关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即将到最后提交期限。加州的GPM 律所、Schall律所,纽约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 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均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

咖啡厅市场现状的分析

咖啡厅市场现状的分析 一、咖啡厅快餐化 目前许多咖啡厅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商务套餐和各类简餐,许多促销广告内容也是每份商务套餐送咖啡一杯,甚至是送果汁一杯,根本看不见咖啡的影子,毫无特色可言。顾客在选择的时候第一考虑的是便利,然后就是考虑哪家的味道好,那家价格实惠了,和选择一家快餐馆基本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咖啡厅基本上已经做成茶餐厅了,而哪间茶餐厅没有一台简易的设备在为顾客提供咖啡呢? 二、咖啡厅茶楼化 经常去咖啡厅的朋友门都有这样的经历,下午闲来无事,邀上三朋两友到某咖啡厅,点上一壶茶(往往人参乌龙之类比较耐冲的茶最畅销),接下来就是天南地北的侃大山,当然了,期间需要不停的续水和上卫生间,差不多晚饭时间到了,高呼买单,往往20到50元不等,超值啊,想想要是在自家客厅打一下午空调也要十多块钱电费,还得搞卫生。老板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来壶咖啡呢?理由很简单,反正是磨时间,一杯咖啡最多十分钟就喝完,接下来的时间总不能干喝水吧。搞个最低消费吧?想法真不错,不过很快连往日喝茶的那些老主顾也不上门了,哎!!!人家只是冲着你豪华的装修和舒适的环境才去的,至于你什么时候收回投资那就不是顾客要考虑的事情了。 三、咖啡厅普及化 咖啡厅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就不陌生了,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洋味十足的咖啡厅门前霓虹灯在闪烁。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追求时尚的年代。当你走进这些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咖啡厅(馆)的时候,当你看见那些在翻阅着时尚杂志的红男绿女的时候,当你的同事拿出20%的月薪为女朋友送去一份哈根达斯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相信,谁能抓住这样的一群人就等于发现了一座金矿,谁能引领时尚他也将引领财富。 四、咖啡厅专业化 在台湾,许多咖啡行业的老板已经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什么我们的咖啡厅装修豪华,员工训练有素,收费低廉却门庭罗雀,而辛巴克那种简单装饰,只有几个应届毕业生当服务员的小店却生意红火呢?原因只有两个字“专业”。当你在做简餐外买的时候人家在为需要外出的顾客用一次性纸杯冲咖啡,当你在琢磨如何把牛排做得更可口的时候人家在考虑如何拼配出口味更独特的综合咖啡,当你在促销广告上打着餐后免费送一杯咖啡的时候人家在告诉顾客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把咖啡杯也带走。20年来他们的专注与专业浓缩成“喝好咖啡到辛巴克”,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把他们推上了世界500强。试问各位前辈,当初我们在做的时候难道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吗?是什么促使我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呢?答案是眼光与战略,当我们的眼睛瞄准顾客今天中午的一餐饭钱的时候,跨国公司看到的是10年后500亿美金的市场。

瑞幸咖啡宏观环境pest分析

01 资本催熟下的快咖啡 咖啡文化在欧洲发展历史之久,文化至深,在国外,咖啡是在约会、聊天,工作时候放松的一个饮品。但国内咖啡文化发展虽迅速,但时间短。 一方面: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白领也习惯在工作时消费咖啡。目前中国咖啡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15%-20%,远超国际市场的2%。即便这样在中国消费咖啡的基本都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国人每年人均咖啡消费是5杯,更甚者是中国很多时候在家消费的是速溶咖啡。 另一面:据美团点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咖啡馆存量约为10万家,全年倒闭门店超过1.4万家,净闭店率达到14%。“只靠卖咖啡的店,第一年就倒闭的占60%~70%。”是不少咖啡从业者根据经验做出的判断。 去年,连锁咖啡店曾掀起一轮倒闭潮,咖啡陪你、Zoo Coffee、豪丽斯等品牌相继陷入困境,这让业内担心国内真实的咖啡市场远不如想象中广阔。甚至很多理想派想要在丽江之类的景区开一家漫咖啡店,去晒着阳光,发着呆,消耗时光。但惨痛的现实是咖啡店很难盈利。

而仅仅成立半年的瑞幸咖啡,似乎想要打破水土不服。 一开始就携带巨资入场,教育市场,疯狂补贴,誓言要长期亏损,要做让中国人喝的起的咖啡,带着这样的标签,瑞幸各种营销活动“新会员即可免费获得一杯咖啡”、“邀请好友注册成功,即与好友均获得一杯免费咖啡”,“单杯售价25元左右”、“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延误包赔一杯咖啡”等广告语,使得不少星巴克、咖世家(Costa)等忠实的消费群开始动摇。 早在年初之时,瑞幸咖啡就宣布了其开店的“野心”,但是如果你光顾过其线下门店,你会发现,所谓的咖啡店装潢简单至极,根本不不同于其他咖啡线下门店注重打造休闲、舒适的社交环境,大部分瑞幸咖啡的实体门店更大程度上都类似于其“线下取货点”。店内简单摆了几张木桌与木椅,取餐顾客大部分是即取即走,很少有在店内长时间停留,已经演变为一家咖啡外卖店了。 实体店如此惨景,但瑞幸咖啡缺偏向虎山行。在资本的助力下,门店数量,价格,推广似乎势不可挡,如今的瑞幸咖啡,成立半年,就抛出一系列看似耀眼的数据:开通13个城市、525家门店、130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7.3%的人想通过传媒报道来获取信息,免费试用、传媒广告、朋友推荐等几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瑞幸咖啡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 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 咖啡: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luckin coffee: luckin coffee总部位于厦门,由神州优车集团原COO钱治亚创建,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以“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愿景,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零售模式,与各领域顶级供应商深度合作,致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 2020年4月2日,因虚假交易额22亿,瑞幸咖啡盘前暴跌85% 。4月3日,中国证监会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道歉声明。4月27日,证监会调查组已入驻瑞幸咖啡。5月19日,瑞幸咖啡被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申请举行听证会。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 2020年7月14日凌晨,瑞幸咖啡宣布了董事会重组结果:除7月5日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以外,郭谨一接替陆正耀成为新一任董事长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人民币,股价暴跌80%,盘中数次暂停交易。4月5日,瑞幸咖啡发布道歉声明。 2020年4月22日,银保监会谈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表示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4月27日,瑞幸咖啡官方称,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5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调整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CEO钱治亚和COO刘剑被暂停职务。5月19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通知,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6月27日,瑞幸咖啡发布声明:将于6月29日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 2020年7月31日,财政部表示,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7月31日,证监会宣布,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事情经过: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2月3日,瑞幸否认浑水所有指控。 2020年4月2日消息,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有关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即将到最后提交期限。加州的GPM 律所、Schall律所,纽约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 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均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

中国主要城市连锁咖啡店调查报告

中国主要城市连锁咖啡店调查报告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食品烟草\菲酒类饮品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济南、南京、福州、厦门、深圳、杭州、青岛、大连、成都、武汉、西安、昆明、重庆、郑州、哈尔滨 调查时间:2001年 调查方法:媒体监测 样本数量:1000种媒体 样本情况: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院、户外广告以及网络等 调查机构:《国际广告》杂志社 报告来源:中商网 报告内容:

咖啡是中国民众高阶层的彰显性消费 喝咖啡的人比较追求流行时髦、求新求变、具有独特风格、喜欢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品牌,也比较在乎享受,譬如重视商店的气氛、喜欢过浪漫的生活。 喝咖啡在中国大陆仍可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分析饮用咖啡的比例和人口特征的关系,我们发现,小学程度的城市居民喝速溶咖啡的比例只有8.1%,初中程度的有27.7%、高中程度有24.2%、中专/技校程度的有27.8%、大专程度的有32.5%,而大学以上程度者喝速溶咖啡的比例则上升到最高点,达35.8%,不论重度、中度或轻度消费者的比例,均有随教育水平而提高的现象。 此外,家庭月收入和喝速溶咖啡的比例也成正比。家庭月收入在1999元人民币以下的居民,只有7.9%的比例有饮用速溶咖啡的习惯,但是到了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家庭,消费者饮用速溶咖啡的比例却高达42.5%。

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速溶咖啡的频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优势阶层的生活方式。所以尽管上海星巴克一杯咖啡要价22元人民币,人们还是趋之若鹜,看来喝咖啡不但是一种生活享受,更是一种彰显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可以预见,随着大陆经济的繁荣昌盛,追求这种彰显性消费的民众将越来越多,无论是老板,还是职员,甚至包括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将走进咖啡店。 上海地区喝速溶咖啡人口比例最高 虽然上海并非是个人收入最高的大陆城市,但是根据中国市场数据库CMDB在2000年针对速溶咖啡产品所进行的调查,上海民众的饮用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大陆20个主要城市居民过去一年内喝过速溶咖啡的人口比例是24.7%,而上海民众却高达42.7%(参见图一)。此外,上海居民每天都喝速溶咖啡的重度消费者有5.2%、每周至少一次的中度消费者有21.5%,均明显高出其他城市。由此不难看出,星巴克连锁咖啡店能够在上海成功抢滩并非偶然。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行业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9) 1、中国现制咖啡市场前景广阔 (9) (1)2018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仅1.6杯 (9) (2)现制咖啡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品质相对不稳定、价格高昂以及便利性相对较弱 (9) 2、中国现制咖啡行业现状:长尾供给 (10) 二、资本红利下瑞幸的裂变式成长 (11) 1、本土消费市场的变革塑造了瑞幸“裂变式”的成长 (11) 2、资本助力打造快速上市神话 (11) 3、网点密集布局是王道 (13) 4、咖啡销售带动整体收入快速增长,2019年二季度亏损得到控制 (14) (1)咖啡销售增长带动整体收入增长,轻食等其他产品占比提升 (14) (2)规模优势显现,销售毛利率提升较显著,2019Q1单季度亏损收窄 (15) 5、延续神州系“重运营”模式,前期资本开支庞大 (16) 6、高昂的物流成本推动销售费用持续提升 (17) 7、获客成本逐渐走低,促销力度减弱不影响用户留存率的提升 (18) (1)获客成本逐渐走低 (18) (2)用户留存率初期下降,后期逐步攀升 (18) 三、烧钱结束后,瑞幸盈利模式的走向 (19) 1、单杯现制咖啡成本测算 (19) (1)单杯材料成本测算:材料成本相对固定,变化幅度较小 (19) (2)单杯可变成本测算:下降幅度明显 (21) 2、单件轻食成本测算 (21)

3、产品实际售价测算 (22) 4、单个门店成本测算 (23) 5、产品销量测算 (24) 6、单店盈亏平衡测算:经营亏损呈收窄趋势 (25) 四、瑞幸存在的想象空间及隐忧 (26) 1、瑞幸的想象空间:产品品类扩充门槛低,且茶饮的商业模式本身较优 .. 26 (1)网红效应催生中国茶饮市场的繁荣,产品同质化之下,资本的输出成为核心壁垒之一 (26) (2)茶饮品类毛利较高,本身的商业模式相对较优 (27) 2、瑞幸的想象空间:发展粘性更高的企业用户 (28) (1)避开与星巴克在C端的用户争夺,瑞幸将B端用户作为线下突破口 (28) (2)加码布局B端业务的背后,是瑞幸在流量获取方面的长远布局 (29) 3、瑞幸的隐忧:是下一个星巴克还是下一个OFO (30) 五、主要风险 (31)

咖啡厅市场调查报告

咖啡厅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用咖啡,咖啡逐渐与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市场上的消费者正慢慢接受着世界上最流行的咖啡文化,也正以极大的热情创造着属于本地区特色咖啡文化。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江西省内的几个城市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咖啡市场的分析: 咖啡——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咖啡碱等。因其具有独特的醇香口味和提神、兴奋的作用,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咖啡在全球贸易额仅次于石油,更是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 根据调查,每年全球要喝掉74亿杯咖啡,相当于一天要喝2千万杯,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120杯。咖啡豆的年零售额为300亿美元,在主要商品销售榜上仅次于汽油,位居第二。可以说,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和咖啡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正如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生活就是一杯杯咖啡”。 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逐年以10%的速度上升,而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费国。“咖啡文化”充满都市白领一族生活的每个时刻,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各具特色的咖啡屋也成为人们休闲、社交、感受时尚、品味的最佳场所。 据市场调研资料显示,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内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费量还不到一杯,目就算在城市咖啡消费量是每人每年4杯,市场空间和想象由此可知。比较于每天人均消费咖啡达到3杯左右的欧美国家,占全世界人口的20%的中国咖啡的消费量几乎微乎其微。国际咖啡组织将中国看成全球最具潜力的咖啡市场——有人甚至算过一笔帐,如果中国人每个每天都喝一杯咖啡,全世界的咖啡都不够。 拿星巴克来说,星巴克进入中国六年,现有分店近100家。但相对国外的市场,这数目是微不足道的,在美国西雅图,每9400人中有一个星巴克咖啡馆;在纽约曼哈顿区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124个星巴克商店--即每12000人有1家星巴克咖啡店;单单在台北市,星巴克也都有一百多家店,比国内的总数还多。

2019年咖啡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咖啡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9月

目录 一、咖啡市场成长潜力高,工作场景空间大 (6) 1、中国咖啡市场增长迅速,现磨咖啡占比提高 (7) (1)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增长,行业空间广阔 (7) (2)现磨咖啡市场增速高于整体咖啡零售市场 (7) (3)咖啡店行业2016-17年门店数均呈负增长,2018年回升 (8) 2、日本市场咖啡接纳度高,东亚文化与口味无碍 (9) (1)东亚市场对咖啡的高度接纳,可打消咖啡难以迎合中国口味的忧虑 (9) (2)日本咖啡市场在战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咖啡进口国 (9) (3)咖啡文化很好融入日本市场,茶饮文化或被削弱 (10) (4)40-59岁人群消费咖啡最多,25-39岁人群略低,均远高于18-24岁人群 (11) (5)日本咖啡的家庭和职场&学校消费场景最多,到店消费占比低且逐渐减少 (11) (6)到店消费场景减少,日本咖啡馆数量先增后降 (12) (7)速溶咖啡消费减少,烘磨咖啡豆和现磨咖啡占比增加 (13) 3、中国咖啡市场发展趋势与日本相似 (14) (1)增速 (14) (2)客群 (15) (3)消费品类 (15) (4)消费场景 (16) 二、工作场景主要竞争者中,便利店或成最大赢家 (17) 1、便利店咖啡的优势在于便捷性与高性价比 (18) (1)咖啡业务成增长新引擎,增强客户粘性 (18) (2)购物顺带咖啡,便利店咖啡便捷性高 (19) (3)便利店咖啡质量有保证,性价比出色 (20) 2、互联网咖啡瑞幸快速展店,强化品牌形象 (20) (1)互联网咖啡以线上运营为主,线下门店为辅 (20)

咖啡厅调研报告

咖啡厅调研报告 一实地调研 迪欧咖啡厅:“迪欧DIO”原引世界语“神的博爱”之寓意,又可作为英语“DEAR”的谐音,表达有“亲爱的”含义,传递着迪欧如咖啡般的浓浓情宜。同时,他与迪欧“诚信、尊重、关怀”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期望人们在这“爱的咖啡馆”累积生命,畅想生活! 基地分析:迪欧咖啡厅位于青岛城阳区正阳路154-3号,处于公路交接处,临近佳佳源与利群超市,处于较为繁华饿商业区。附近还有居民小区,经济生活水平较高,客流量大。但是,周围绿化不是很好 建筑功能分析:迪欧为连锁式咖啡厅,门面为同一的绿色,为两层式建筑,面积大约400平米。主入口高大宽阔,推拉式木门。迎门而进便可立即感受到热烈的欧陆气氛,暖色调的木材和欧风铁艺、布艺流苏相接,打造出和谐的欧洲怀旧风格,从店内宽敞的桌椅摆设、昏黄的灯光、屋顶流线的装潢,适当的盆景绿化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恬静、舒适和亲切的氛围。 咖啡厅为欧式风格,朴素而不奢华。以隔段划分出相对私密而又开放的空间,家具没有精致的木雕,厚重大气。不过我不喜欢咖啡厅里的大理石桌面,感觉不如木质桌面好,更显底蕴。 二资料调研 当前国内外对于咖啡厅的概念有所进步,改变了以前脏乱的环境,以高雅的格调装修。并且出现了连锁的经营模式,如星巴克、迪欧等。国外更是与都市的现代化生活和休闲气氛结合了起来,出现多种形态并行经营的咖啡厅,如咖啡厅+VCD影院、咖啡厅+电脑网络厅。这类新型咖啡厅出现符合现代青年人群的口味,使他们能从中获取一块暂时属于自己精神的小世界,快乐度过时光。咖啡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一大潮流,市场前期培育已经结束。雀巢、麦斯威尔、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根据一项在12个内陆城市的调查,32%的城市居民喝咖啡。过去一年内喝过速溶咖啡的人口比例在30%以上的地区除了上海之外,还有昆明、厦门、杭州和天津。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单纯速溶咖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二、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三、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终端消费者分析 2、销售渠道分析 3、投资市场分析 4、行业总体分析 5、发展趋势分析 四、竞争分析 五、咖啡产品swot分析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成功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向行业标准化发展。 5.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咖啡加盟行业正以25%的速度增长,而咖啡馆正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咖啡消费在中国城市里,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咖啡消费潜力,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之一。国际咖啡组织(ICO)运营部主管巴勃罗.迪布瓦也认为中国市场极具潜力。他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每年仅消费25万包咖啡,而如今其消费量达到了700万包。中国市场也已经呈现出沿着这一趋势发展的迹象,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消费市场。”

校园瑞幸咖啡分析报告

****瑞幸咖啡分析报告 摘要 在咖啡文化日益普及之下,瑞幸咖啡在这种趋势之下应运而生,以自己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人们的喜爱。精选优质的咖啡豆,就是为了制造出更好的口感。带来更好的口感体验,优质的服务态度也迎来更好的口碑。新鲜现磨的咖啡会给味蕾带来美好体验。 关键词:优质;咖啡;职场;改变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ffee culture, coffee emerges as The Times demand, winning people's love with its unique taste and exquisite skills. Select high-quality coffe e beans, is to create a better taste. Bring a better taste experience, quality service attitude also ushered in a bett er reputation. Freshly ground coffee gives the taste bud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Key words:High quality;Coffee;Job market;Alter

目录 一、绪论 (1) (二)项目概况 (2) 1.历史概况 (3) 2.产业分析 (4) 3.区位背景 (5) 二、项目建设性必要性分析 (6) (一)营销模式 (7) 1.技术方案评估 (8) 2.市场分析 (9) 3.环境与社会分析 (10) 4.市场风险 (11) 三、结论 (12)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喝咖啡在中国大陆仍可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一一.咖啡厅概述: 咖啡厅,是供人喝咖啡的地方。作为社交聚会的地方,人们聚集喝咖啡或茶、听音乐,阅读、下西洋棋或双陆、或聆听诵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也开始走进大众生活,不再是一种可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或许咖啡依旧是那么遥远。的确,咖啡的价位有点高,这和他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咖啡,和中国的茶一样,是一种地方风味。正由于咖啡属于西方文化,加上咖啡店特有的西方情调,因此价格就会高出很多。一间咖啡厅,如果没有优雅的环境,那就不叫咖啡厅了。喝咖啡,属于上流人士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正因为对应上流社会,所以价位会比较高。在咖啡厅里,有中国人向往的异域风情,也有外国人眷恋的故土情怀。咖啡厅,正是一种流行于上流社会并日益红火的中高档场所。 二. 经典实例分析 左岸咖啡 1.地点: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 2.整体概述: 美丽的塞纳河,蜿蜒西流穿过巴黎市中心,河之南就是著名的左岸,以普各伯咖啡馆、“塞纳左岸”咖啡馆为代表的咖啡馆是艺术家朝圣的殿堂!这里曾经是莎士比亚书屋的“第二编辑

部”;海明威在这里构思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毕加索在这里与朵拉?玛尔小姐一见钟情;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在这里讨论“存在与虚无”;俄罗斯的夏加尔来了;美国的亨利?米勒来了;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来了……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几代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曾在这里驻足停留。 塞纳左岸咖 塞纳左岸”咖啡——汲取欧洲咖啡文化的精髓,源于历史悠久的塞纳河左岸咖啡文化,全力打造心灵栖息的第三空间。 “塞纳左岸”咖啡无关乎中国与巴黎的物理距离??将最纯粹的法国塞纳左岸文化与中国千年文明完美糅合,从而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塞纳左岸”是一种优雅的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写意。醇香的咖啡,和着甜美浪漫、旋律诱人的法国香颂??偷得浮生半日闲,重拾遗失的浪漫情怀。配上一盘特色点心,甚至还会随手带来他最爱看的报刊,不必说谢谢,这些在“塞纳左岸”咖啡馆里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是无数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方式,“塞纳左岸”的咖啡味道,正弥漫在中产阶级聚集的每一个角落。从中你可以体味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奢华,什么是浪漫,什么是优雅?? 三. 实地调研分析 尚水咖啡 1.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公园西门内东北方向人工湖旁

2019年现制咖啡瑞幸分析报告

2019年现制咖啡瑞幸 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瑞幸咖啡:上市后首份财报披露 (5) 1、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接近700%,咖啡贡献72%的收入 (5) (1)月交易用户环比大增,二季度突破600万人 (7) (2)有效销售价格提升,单用户购买杯数提升 (9) 2、二季度新开门店593家,向年度4500家目标挺进 (10) (1)二季度公司新开门店593家,累计门店数量达到2963家 (10) (2)快取店共有2741家,占比持续提升至93% (10) (3)约三分之一的门店集中在北上广深,仍看好一线城市增长潜力 (11) 3、原材料、租金为公司主要的成本支出,营业亏损率持续收窄 (12) (1)原材料成为最大的成本支出,占收入比重下滑至51% (12) (2)租金成本依旧庞大,预开业费用连续两季度下滑 (13) (3)二季度公司投入 2.4亿元用于塑造品牌,获客成本提升至48元 (14) 4、公司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一倍,三季度有望实现单店盈亏平衡 (16) 二、未来看点:平台化趋势渐明,向海外咖啡市场挺进 (19) 1、正式推出“小鹿茶”,进军茶饮行业 (19) 2、新增“服饰”经营范围,瑞幸或看齐星巴克推出周边产品 (21) 3、联手国际巨头,向中东、印度咖啡市场进军 (22)

瑞幸咖啡公布上市以来首份财报,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高速增长,销售产品(现煮饮料+其他产品)获得总收入为人民币8.70亿元(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698.4%,环比增长95.47%。若加上其他收入(主要是收取的快递费),瑞幸咖啡在2019年二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648%,环比增长90%。财报披露,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在13.5~14.5亿元之间,环比增长48.5%~59.5%之间。同时,公司在二季度持续亏损,净亏损为 6.8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一倍。 收入高增三大驱动力:(1)交易用户的显著增加;(2)单个交易客户购买的平均物品数量的增加;(3)有效售价提升。 截至19年二季度末,瑞幸咖啡累计消费用户达到2277万人,环比增长35%,二季度月平均交易用户达到616.6万人,环比增长40.07%。科学定价模式下,用户留存率变化不大。 产品销售均价连续两个季度提升:二季度咖啡单价平均为10.44元/杯,环比提升13.5%,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他产品单价为10.75元/份,环比提升22.9%。 潜在消费者渗透+用户粘性强化,二季度平均每月咖啡销售量2105.6万杯,环比增长61%,销售的其他产品数量为653.7万份,环比增长104%,平均每人每月购买的产品数量为 4.48份,达到了2017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原材料、租金为公司主要的成本支出,营业亏损率持续收窄。二季度营业费用15.98亿元,同比增长243.9%,营业亏损率已从去年同

上海咖啡行业分析报告

上海咖啡行业分析报告 一.上海咖啡业宏观市场 咖啡――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一个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确是家喻户晓,有着极为深远的历时背景和现实意义。咖啡、西餐的真正兴起,应该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其发展速度之快,在短短十来年时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繁荣。沿海地区与国际接轨较早,其行业的发展也较内地要快得多,从咖啡西餐厅的规模、档次、数量、消费量都远远超过内地。 上海――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一个最早受到外来文化并将之融入自身的城市,一个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在上海,有着大批的外商和白领长期在此工作、生活。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加之于受西方文化的种种因素,造成了这个咖啡销量之首的城市。故咖啡消费主要群体也就是外商、白领、旅游者和居家百姓。 2003年的调查表明:上海咖啡终端销售市场一依次为:咖啡及西式快餐连锁店、星级酒店、西餐厅。其中咖啡馆及西式快餐连锁店主要由上岛咖啡、星巴克咖啡、真锅咖啡,麦当劳、必胜客,这些连锁店平均每月销量在21.18吨,占30.18%,其次星级酒店每月平均销量在16.47吨,占23.47%,西餐厅平均每月销量13.53吨,占19.28%。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的进一步改变,咖啡业也在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上海咖啡市场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约有各类咖啡馆1000多家,咖啡原料加工代理商60余家。咖啡豆的销量也很可观,约达3000吨/年,到2008年可能增至1万吨。咖啡市场在上海日益活跃,一是由于上海的境外人士越来越多,老外喝咖啡如同我们喝茶水一样随意;二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外资、台资咖啡企业以连锁店形式进入上海,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咖啡馆的固有印象。 虽然受到欢迎,但咖啡在上海还远未深入人心。“我们的主要客户还是境外人士和有留洋背景的商务人士。”代理意大利专业咖啡品牌拉瓦萨的美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范章豫小姐表示。她说,在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天要喝4—5杯咖啡。而上海的咖啡消费者平均每天喝2杯左右。上海的咖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咖啡馆的情况同样如此。上海绝大多数咖啡馆还处于餐、饮并举的阶段,有些甚至以餐带饮。如真锅、上岛咖啡等都提供各类商务套餐。成熟的咖啡馆应以卖咖啡为主,附带蛋糕、甜品等西式小点。从口味来看,上海人也很有自己的偏好。口味较淡的咖啡和花式咖啡(咖啡里加入肉桂、蜂蜜、巧克力、牛奶等)最受上海人的青睐,如卡布其诺、拿铁等奶香味比较重的咖啡。而在不少欧美国家,人们在中午11点以后就不再喝卡布其诺,只喝意式咖啡了。 三、上海咖啡业发展趋势 咖啡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一大潮流,市场前期培育已经结束。雀巢、麦斯威尔、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开放和中西文化的进一步结合,这个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容。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单纯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特色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一、咖啡市场分析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成功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向行业标准化发展。 5.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咖啡加盟行业正以25%的速度增长,而咖啡馆正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咖啡消费在中国城市里,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咖啡消费潜力,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之一。国际咖啡组织(ICO)运营部主管巴勃罗.迪布瓦也认为中国市场极具潜力。他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每年仅消费25万包咖啡,而如今其消费量达到了700万包。中国市场也已经呈现出沿着这一趋势发展的迹象,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消费市场。” 二、中国咖啡市场发展分析 19世纪80年代法国人修建越南河内至中国的铁路时,将他们钟爱的咖啡馆带到了中国。至此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经有一个世纪之多。今天,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已经成为人们交谈、休闲的又一新的去处,咖啡已经实实在在成为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