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频率分布直方图优质课教案设计(2014)

频率分布直方图优质课教案设计(2014)

频率分布直方图优质课教案设计(2014)
频率分布直方图优质课教案设计(2014)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高马欣慧

三维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作出总体估计,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

教学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讨论:我们要了解我校学生每月零花钱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抽样?

提问:学习了哪些抽样方法?一般在什么时候选取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呢?

讨论:通过抽样方法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什么?(从中寻找所包含

的信息,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指出两种估计手段: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标准差等)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

(2)什么是频率分布?

(3)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哪些步骤?

(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是什么?

讨论结果:

(1)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

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表格则是通过改变数据的构成形式,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

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2)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围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

(3)其一般步骤为:

①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将数据分组;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①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②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不同,得到的图和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分别以0.1和1为组距重新作图,然后谈谈你对图的印象.

提出问题

(1)什么是频率分布折线图?

(2)什么是总体密度曲线?

(3)对于任何一个总体,它的密度曲线是否一定存在?是否可以被非常准确地画出来?

讨论结果:

(1)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2)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它能够精确地反映总体在各个围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 (3)实际上,尽管有些总体密度曲线是客观存在的,但一般很难像函数图象那样准确地画出来,我们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对它进行估计,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

应用示例

例1有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的频数如下:

[12.5, 15.5) 3 [15.5, 18.5)8

[18.5, 21.5)9 [21.5, 24.5)11

[24.5, 27.5)10 [27.5, 30.5) 5

[30.5, 33.5) 4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高中数学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 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为:(1)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一 个组的组距;(2)以此线段为底作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组距 频率 ,这 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3)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 频率折线图:如果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就得到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本组数据的频率折线图. 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所有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作为“茎”,个位数字作为“叶”,茎相同者共用一个茎,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向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同行列出. 知识点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总体分布 例题1: 20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 A .30辆 B .60辆 C .300辆 D .600辆 变式: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 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 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 [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 [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90 B.75 C. 60 D.45 变式:某初一年级有500名同学,将他们的 身高(单位:cm )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 [)120,130,[)130,140,[]140,150三 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 30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 [)130,14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 为 . 知识点2:用样本分估计总体 例题2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 1,49,45, 96 98 100 102 104 106 0.150 0.125 0.100 0.075 0.050 克 频率/组距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身高 频率|组距 0.005 0.010 0.020 a 0.035

高中数学 6.2.2《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数学 6.2.2《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教案苏教版必修3

第20课时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 1.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法,频率分布直方图更加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总体分布的情况; 2.频率分布折线图的作法,优点是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分组的组距足够小,则这条折线将趋于一条曲线,称为总体分布的密度曲线。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 1 下表是某学校一个星期中收交来的失物件数,请将5天中收交来的失物数用条形图表示. 解用EXCEL作条形图: (1)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光标停留在数据区中;

(2)选择“插入/图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柱形图”; (3)点击“完成”,即可看到如下频数条形图. 案例2 从某校高一年级的1002名新生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身高样本,数据如下(单位:cm)。试作出该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解】上一课时中,已经制作好频率分布表,在此基础上 我们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组距 频率; (2 )在横轴上标上150.5,153.5,156.5,…,180.5表示的点。(为方便起见,起始点 150.5可适当前移); (3)在上面标出的各点中,分别以连结相邻两点的线段为底作矩形,高等于该组的组距频率 至此,就得到了这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频率 0.02

150.5 153.5 156.5 159.5 162.5 165.5 168.5 171.5 174.5 177.5 180.8 同样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折线图. 频率 0.02 150.5 153.5 156.5 159.5 162.5 165.5 168.5 171.5 174.5 177.5 180.8 【小结】 1.利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这样的直方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frequency histogram),简称频率直方图。 2. 频率直方图比频率分布表更直观、形象地反映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比赛-江苏-甲烷教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化学2》第60至62页 江苏省南通中学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将其进行了细化,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来源,了解甲烷的可燃性、取代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人教版《化学2》让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认识到有机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甲烷立体结构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重点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机化合物学习和无机化合物学习的不同点是:有机化合物更强调从结构角度认识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内容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同学动手搭建甲烷结构模型,进一步深化认识甲烷的立体结构,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另一方面从科学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化学反应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从结构角度提升学生对取代反应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对于甲烷结构的认识以历史上科学家的不断探索过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

高考题型之 频率分布直方图

高考题型之频率分布直方图 知识点:............................................................................................................................................................................... - 1 -典型例题:........................................................................................................................................................................... - 1 -答案....................................................................................................................................................................................... - 1 - 知识点: 典型例题: 1.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有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90 (B)75 (C)60 (D)45 2.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9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13秒且小于14秒;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14秒且小于15秒;……第六组,成绩大于等于18秒且小于19秒。右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设成绩小于17秒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为x,成绩大于等于15秒且小于17秒的学生人数为y,则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分析出x和y分别为 (A)0.9,35(B)0.9,45(C)0.1,35(D)0.1,45 3.某个小区住户共200户,为调查小区居民的7月份用水量,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50户进行调查,得到本月的用水量(单位:m3)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小区内用水量超过15m3的住户的户数为

频率分布直方图优质课教案设计(2014)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二高马欣慧 三维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的各自特征,从而恰当地选择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作出总体估计,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 教学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讨论:我们要了解我校学生每月零花钱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抽样? 提问:学习了哪些抽样方法?一般在什么时候选取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呢? 讨论:通过抽样方法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什么?(从中寻找所包含

的信息,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指出两种估计手段: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标准差等)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学习的主要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 (2)什么是频率分布? (3)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哪些步骤? (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是什么? 讨论结果: (1)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或者用紧凑的表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钠的氧化物》

《钠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量变引起质变。 (2) 通过Na2O2和水,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Na2O2和水的本质的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钠的化合物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③通过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Na O2的性质及用途; 2 教学难点:Na 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 2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钠块在空气中切开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钠块在空气中点燃呢? 【问题引导】: 问题一: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氧化钠(Na2O)属于哪种类型? 问题二:请写出Na2O做为碱性氧化物参与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情况与氧化钠一样吗? 实验探究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操作: 1)先准备好带火星的木条,再把水加入盛有少量(半药匙) Na2O2粉末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2)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 【问题引导】:该实验又放热,又有助燃性气体氧气,满足了燃烧的条件,能自发燃烧吗?

实验演示1:滴水生火; 实验探究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质; 操作: 1)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 2)向另一份中加入MnO2粉末,观察现象?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观察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质: 先——与水复分解:Na2O2+2H2O = 2NaOH + H2O2 后——H2O2分解:2H2O2 = 2H2O + O2↑ 总反应:2Na2O2+2H2O = 4NaOH + O2↑ 【问题引导】:请分析以上总反应的氧化还原关系? 问题三:参照Na2O与CO2的反应以及Na2O2与水的反应,推测Na2O2与CO2的反应? 实验探究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思考:性质决定用途,请结合Na2O2的性质,思考Na2O2的用途及保存方法? 【方法指导】: 物质性质的探究方法: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思考物质的通性; 2)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 3)注意物质的特殊性;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的一般过程。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据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描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

Ⅱ.导入新课 频数分布直方图 问题: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如下: 15 8 15 8 16 16 8 15 9 15 9 15 1 15 8 15 9 16 8 15 8 15 4 15 8 15 4 16 9 15 8 15 8 15 8 15 9 16 7 17 15 3 16 16 15 9 15 9 16 14 9 16 3 16 3 16 2 17 2 16 1 15 3 15 6 16 2 16 2 16 3 15 7 16 2 16 2 16 1 15 7 15 7 16 4 15 5 15 6 16 5 16 6 15 6 15 4 16 6 16 4 16 5 15 6 15 7 15 3 16 5 15 9 15 7 15 5 16 4 15 6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较多。 为此我们把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 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与组数 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取组距为3㎝(从最小值起每隔3㎝作为一组)。 232 733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将数据分成8组:149≤x <152,152≤x <155,…,170≤x <173. 注意: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②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③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 3、频数分布表 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用表格整理可得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 身高分组 划记 频数 149≤x <152 2 152≤x <155 正一 6 155≤x <158 正正 12 158≤x <161 正正正 19 161≤x <164 正正 10 164≤x <167 正 8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比赛-内蒙古-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部分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正确的、恰当的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频率分布直方图题型归纳-邓永海

频率分布直方图题型归纳- 邓永海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频率分布直方图题型归纳 1.频率、频数、样本容量三个量产生的知二求一 2.补全频率分布表 3.做频率分布直方图 4.性质“面积和为1”的应用,补全直方图 5.与分层抽样、数列等知识综合 6.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区间内的频数问题 【例1】14.I2[2012·山东卷] 如图1-4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 14.9[解析]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容易题. 样本容量= 11 1×(0.10+0.12) =50,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的城市个数为 50×1×0.18=9. 【例2】18.I2[2012·安徽卷] 若某产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1 mm 时,则视为合格品,否则视为不合格品,在近期一次产品抽样检查中,从某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随机抽取5 000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50件不合格品.计算这50件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单位:mm),将所得数据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

(1)将上面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填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 (2)估计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 (3)现对该厂这种产品的某个批次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有20件不合格品,据此估算这批产品中的合格品的件数. 18.解:(1)频率分布表 (2)由频率分布表知,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约为0.50+0.20=0.70; (3)设这批产品中的合格品数为x 件, 依题意有505000=20x +20 , 解得x =5000×2050 -20=1 980. 所以该批产品的合格品件数估计是1 980件. 【例3】18.I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 (1)在答题卡上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值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

频率分布直方图

2.2.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教学内容】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定义及绘制,折线图的绘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定义及组成 2.掌握画频率法直方图的步骤,能正确画出频率直方图与折线图 【教学重点】 绘制频率直方图、条形图、折线图 【教学难点】 会根据样本频率分布或频率直方图去估计总体分布 【教法】 启发法,讲练结合,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频率分布表,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总体分布的频率、频数的概念 2.列频率分布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引入)我们还学过一种更为直观地体现数据分布规律的方法—绘制频数条形图或频率直方图等。 二.讲授新课 (一)频数条形图 例1.下表是某校一个星期中收来的失物件数,请将5天中 收交来的失物数用条形图来表示。 解: (二)频率直观图 一般地绘制频率直观图的方法 1.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一个组的组距; 2.然后以此线段为底作一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组距; 3.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2.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 ,用水量不超过a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a 定为多少比较合理? 分析:先绘制频率分布表,在进行频率直方图的绘制 解:假设通过抽样,我们获得了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 )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件数 6 2 3 5 1 累计 6 8 11 16 17

频率分布与直方图练习题

频率分布直方图练习题 1.(2009山东卷)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 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 围是[96 ,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 [98,100), [100, 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90 B.75 C. 60 D.45 2.(2011杭州质检)某初一年级有5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120,130 , 130,140 , 140,1501三组内的学 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0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 高在130,14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 ____________ . 3.(2009湖北卷)下图是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 10】 内的频数为_______ ,数据落在(2, 10)内的概 率约为____________ 。 (kJ* ■

4.(2011华附月考)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 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 0.1, 0.3, 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 5.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 (2)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估计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

5. (2011惠州调研)右图是2010年在惠州市举行的全省运动会上,七位评委为某跳水比赛项 目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 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 84, 4.84 B . 84, 1.6 C . 85, 1.6 D . 85, 4 6. (2011佛山一检)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 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 低碳族”, 否则称为 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7. 下图甲是某市对当地干部的月收入情况调查后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 图乙 已知图甲中从左向右第一组的频数为 4000.在样本中记月收入在[1000,1500), [1500,2000), [2000, 2500) , [2500 , 3000) , [3000, 3500) , [3500 , 4000]的人数依次为 A 「A ?、…、人6?图 乙是统计图甲中月工资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数的算法流程图,则样本的容 量 n= _ ;图乙输出的 S= _ _ .(用数字作答) 8?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抽查了该地区 (MOD MOOt AA 十~Aj” ............. /辅出百/ [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 n 人 低碳娱的人数 占本组的频率 策1组 120 0.6 第二组 1勺5 P 第三组 琢) 100 0 5 [40.45) |:3 0 4 30 0.3 第六组 邓习 15 D-3 图甲 (I )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 n 、a 、 p 的值; (n ) 略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学设计高品质版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是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的,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画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分布这一统计思想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感受分布的意义与作用,初步体会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感受统计思维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的必修三第二章的内容,其主要介绍表示样本分布的方法,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和茎叶图,并介绍了频率折线图与总体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作统计图、表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明确图、表含义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同时让学生理解:对于一个总体的分布,我们往往从总体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把样本数据表示成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形式,能从图表上直观的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学习本节内容在基础知识上有了铺垫。 2、学情分析 这节内容要求高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而学生已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常见的数学思想已有初步的认识和应用。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当然在教学中也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在学习上可能比较吃力,所以讲新课前可以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对某些生活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让学生对统计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体会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基本操作。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利用上一节对特定实际问题所收集的样本,模仿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给出相应实际问题的解答。通过此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想表述,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导启发式:数学学科源于实际用于实际,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初中已讲过,且统计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本堂课教学主要还是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 2、讨论探究式: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我打算以学习任务驱动,以问题探究与动手操作为方式,以问题解决为主线,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且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和实验探究,学会画图和表并理解分布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学习统计知识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小组之间的共同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四、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复习初中讲过的统计相关内容,预习高中课本65页至70页内容并完成学案基 本内容。 2、导入新课:老师提出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乙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 《乙烯》教学设计 新疆兵团二中王兰兰 一、整体设计思路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也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通过乙烯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机物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充分利用模型和实验,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药品的使用。 教学中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乙烷和乙烯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乙烷分子中只有单健,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就决定了它们虽然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反生反应,但所用试剂状态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产物也不同,从而揭示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不同。对比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乐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直方图 知识讲解

直方图知识讲解 责编:康红梅 【学习目标】 1.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2. 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要点诠释: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活确定 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高清课堂:数据的描述 369923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频数分布折线图 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一般都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得到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再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直方图最左及最右两边各取一个,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最后再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频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频数直方图教案

《频数直方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 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 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能力目标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勇于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 2.数据收集与处理. 教学难点 1.决定组距与组数. 2.数据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 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2.收集有关数据. 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 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 大家能否帮卖雪糕的李大爷设计一种方案,确定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 首先应开展调查.统计一下李大爷每天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 二、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片)这是小丽统计的最近一个星期李大爷平均每天能卖出的A、B、C、D、E五个牌子雪糕的数量. 根据上表绘制一张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投影片) 根据小丽的统计结果,请你为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 A、B两种雪糕卖出的较多,可以多进些,D种雪糕卖出的少,可以少进些. A多进多少?B多进多少?D进多少?如何通过比例确定? A占总数的25%,B占总数的35%,C占总数的13%,D占总数的8%,E占总数的19%. 如何确定进货的总数,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还应考虑当天气温情况,天气凉,气温低时少进货.天气热,气温高时多进货,即进雪糕总数应考虑当天气温变化.不能每天都进518支雪糕. 2.做一做 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cm).如下:(投影片)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3.2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 2.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学会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频数分布直方图。 难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频数分布表: 例:抽查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 81, 73, 77, 79, 80, 78, 85, 80, 68, 90,80, 89, 82, 81, 84, 72, 83, 77, 79, 75. 2.在得到了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我们还常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示出来。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下面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画法与怎样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二)知识新授: 1.先看书本55页例1(5分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组别的确定过程:(1)计算极差(2)确定组距、组数(3)设定组别 (学生个别回答) ②组中值的计算方法及作用。(学生个别回答) ③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师生共同探讨) (1)画频数分布表(2)写标题(3)画坐标:横坐标是什么?纵坐标是什么?(4)画小长方形:长是什么?宽是什么? ④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老师启发共同得出) 2.学生对照书本例题完成下面题目。

(1 (2)补充:频数之和等于什么?频率之和等于多少? (3)完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50名学生平均每天看课外书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请观察图3-3,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2)被检测矿泉水的最低pH为多少? (3)组界为6.9~7.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4)根据我国2001年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的pH应在6.5—8.5 的范围内.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①先学生阅读合作学习三分钟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②补充:图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每一组的边界值为多少?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内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个别回答,教师讲评) (四)探究活动: 根据以下两个频数分布表,分别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然后求出相应的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并将所求得的中位数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作比较.你能概括出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中位数的方法吗? 1.学生先阅读思考五分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中位数的概念。(2)中位数的计算方法。(3)它们的中位数分别落在哪一组别? 2.师生共同得出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五)小结:(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2)怎样读频数分布直方图。(3)估计中位数的方法。 (六)作业:作业本与课后作业题

(完整版)频率分布直方图题型归纳-邓永海,推荐文档

频率分布直方图题型归纳 1.频率、频数、样本容量三个量产生的知二求一 2.补全频率分布表 3.做频率分布直方图 4.性质“面积和为1”的应用,补全直方图 5.与分层抽样、数列等知识综合 6.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区间内的频数问题 【例1】14.I2[2012·山东卷] 如图1-4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 ℃)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 . 图1-4 14.9 [解析]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容易题. 样本容量==50,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的城市个数为11 1×(0.10+0.12)50×1×0.18=9. 【例2】18.I2[2012·安徽卷] 若某产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mm 时,则视为合格品,否则视为不合格品,在近期一次产品抽样检查中,从某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随机抽取5 000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50件不合格品.计算这50件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单位:mm),将所得数据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 分组频数频率[-3,-2)0.10 [-2,-1)8 (1,2]0.50 (2,3]10(3,4]合计 50 1.00

(1)将上面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估计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间(1,3]内的概率; (3)现对该厂这种产品的某个批次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有20件不合格品,据此估算这批产品中的合格品的件数. 18.解:(1)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3,-2)50.10[-2,-1)80.16(1,2]250.50(2,3]100.20(3,4]20.04合计 50 1.00 (2)由频率分布表知,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落在区 间(1,3]内的概率约为0.50+0.20=0.70; (3)设这批产品中的合格品数为x 件, 依题意有=,50500020x +20解得x =-20=1 980. 5000×20 50所以该批产品的合格品件数估计是1 980件. 【例3】18.I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质量指标值分组[75,85) [85,95)[95,105) [105,115) [115,125) 频数 6 26 38 22 8 (1)在答题卡上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值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