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_过去_现在与将来_之二_
- 格式:pdf
- 大小:104.36 KB
- 文档页数:3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1. 引言1.1 历史回顾从古代开始,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并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古代医学文献中已经有关于妇科疾病和盆底问题的记载,虽然当时的诊疗方式和技术十分简单和粗糙,但人们对女性生殖器官和盆底结构的研究已经有所涉及。
随着时代的变迁,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逐渐由传统医学走向现代医学,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提升了治疗水平和效果。
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女性健康的重视,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服务。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一个充满深厚历史底蕴和发展潜力的医学领域,它不仅能够治疗妇科疾病和盆底问题,更能够保障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
1.2 现状分析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作为妇科学科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也日趋完善。
目前,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已经成为妇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现阶段,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治疗手段的应用,使得许多原先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医生加入到这一领域,不断完善和丰富着相关的临床经验。
这些都为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现阶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患者对这一领域的认知仍不够全面,导致他们在面临疾病时不敢及时就医;部分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患者的诊疗体验。
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了解,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以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Prolift盆底重建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7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94-01女性由于分娩、年龄的增加,盆底支持结构会出现缺陷造成功能障碍,由此表现为盆底器官脱垂;此已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随着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盆腔脏器脱垂的病人实施盆底重建术,利用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从而重建并恢复盆底的整体性和功能性[1]。
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6月-2011年5月应用prolift网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病人共48例。
现将prolift盆底重建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6月-2011年5月应用prolift网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病人共48例,年龄40-82岁,平均66岁。
1.2结果:48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天拔除导尿管,排尿顺利。
住院时间6-8天,术后随访中发现1例盆腔脏器再次膨出,1例发生网片暴露(发生在阴道前壁)。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此患者大都是老年,思想保守,对自己的病总觉得难以启齿,不愿意与她人交流。
此时应耐心安慰患者,主动协助生活所需,并用成功的病例教育和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详细讲解病因,手术优点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
2.1.2会阴部护理:术前2周开始应用结合雌激素片1片每日1次口服或雌激素软膏涂阴道,增加阴道粘膜厚度,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网片的暴露;对于个别存在阴道溃疡者,适当增加使用时间。
术前3天予0.5%典伏溶液阴道擦洗每日2次,避免术后感染。
2.1.3饮食及肠道准备:术前1天半流质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1天口服酚酞片1片每日3次,下午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水2000ml。
并注意静脉补充能量。
2.2术后护理2.2.1严密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生命体征,心电监护6小时;头偏向一侧,观察有无呕吐,如频繁呕吐,及时予止吐治疗;6小时后去枕平卧,活动双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观察阴道前后壁及臀部切口处有无渗血、血肿等,阴道内纱布24小时后取出,观察有无阴道流液;注意观察患者会阴部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治疗。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的准确描述及防治丁岩;李晓红【摘要】近年来合成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广泛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治疗,但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
为了便于并发症研究,由国际泌尿妇科学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IUGA)、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联合组成的委员会于2011年制定并发表了女性盆底修补手术植入材料相关并发症的标准化术语及分类系统。
经阴道网片植入治疗POP虽然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但是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网片侵蚀、暴露、局部感染、术后疼痛及性交困难等,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可有效防治相关的并发症。
%In recent years pelvic reconstruction surgery with synthetic mesh is widely used in treatment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bu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omplications may occur. In order to research comp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 (IUGA) and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 formulated and publishe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to female pelvic floor repair material in 2011. The 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 in treatment of POP while improve the cure rate,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can appear a varie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ncluding mesherosion,exposure,local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ifficulty of sexual intercourse,good operation skill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treat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93-97)【关键词】子宫脱垂;骨盆底;产科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盆底重建手术;CTS 分类系统【作者】丁岩;李晓红【作者单位】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生殖中心;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生殖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最多见的体征是当患者腹压增加时子宫或阴道壁脱垂,严重时可伴有排便及排尿困难、便秘,并可能出现尿不出、残余尿或尿失禁。
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发表时间:2011-07-21T11:33:51.68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杜飞燕杨黎星[导读] 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护理是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飞燕杨黎星(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目的:总结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为16例行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1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
结论: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护理是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途分类号】R7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近几年,随着各种网片材料的不断问世,很多医院都采用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来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病约为我国妇科发病率的40%,主要包括阴道前壁膨出、阴道顶端脱垂、阴道后壁和上述部位的复合脱垂【1】)。
我院也于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1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不可吸收的聚丙烯网片进行了盆底重建手术,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为两名护理人员,笔者现将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收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例。
此16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为52~72岁,平均年龄为62岁,病程为3~25年,其中3例患者有长期便秘史,2例患者有慢性咳嗽史。
按照BUMP-POP-Q分期法【2】,在此16例患者中,有阴道前壁脱出四期的患者14例,阴道后壁脱垂三期患者2例,合并子宫脱垂三期患者10例,合并子宫脱垂四期患者6例,合并尿失禁患者4例,合并子宫脱垂伴溃疡患者2例。
1.2 手术方法此16例患者均进行了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
其中,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8例,进行前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6例,进行后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2例。
这16例患者手术中使用的不可吸收的聚丙烯网片均由强生公司生产。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摘要】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指治疗女性泌尿系统和盆底器官相关疾病的专科领域。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以及保障妇女的健康。
历史上,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经历了逐步完善的发展,现代技术也为其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常见疾病包括尿失禁、阴道脱垂等,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技术创新。
这一领域对妇女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更多女性的健康。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为妇女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泌尿学, 盆底重建外科, 历史发展, 技术创新, 妇女健康, 未来发展,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常见疾病, 重要性, 发展趋势, 应用。
1. 引言1.1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定义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女性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盆底器官的相关疾病与治疗技术。
在这个学科领域中,医生将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解决妇科泌尿系统和盆底器官的疾病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种类繁多。
在这个学科中,医生可能会处理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尿道感染、阴道炎症等多种疾病。
该学科还涉及到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1.2 研究意义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妇科学和泌尿系统疾病领域的交叉学科,是近年来妇科学与泌尿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它旨在研究女性泌尿系统及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为妇女性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研究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性泌尿系统及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学和泌尿科学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研究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改善妇女生活。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刘佳;蔡立春;周演铃【摘要】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of the prolift of pelivic organ prolaspe. Methods :25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P retrospective summary with care. Results : 25 patients 50 min average operation time , media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20 - 50 ml. Conclusion : Not only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disease,the surgical nurses also have skilled nursing techniqu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duce surgical complications.%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疾病全盆底修复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5例盆腔器官膨出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1(008)017【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盆腔器官膨出疾病;盆底修复术;手术配合;女性【作者】刘佳;蔡立春;周演铃【作者单位】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表现为子宫、阴道穹窿脱垂等盆底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1]。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妇科专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以及盆底脏器脱垂等相关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过去: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过去主要以传统手术为主,如阴式膀胱悬吊术、阴式修补术等,治疗效果有限且术后恢复周期长。
由于对盆底肌肉、神经解剖结构了解不足,术中易出现损伤,导致术后不良影响。
而且,传统手术治疗盆底脏器脱垂的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疾病复发。
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被应用到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领域。
腹腔镜手术、经阴道微创手术等,这些微创手术在术中对盆底肌肉、神经解剖结构的保护更加到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3D打印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可降解材料在盆底重建中的应用也日益成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将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预计未来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将迎来全新的转变。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为盆底脏器脱垂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案,可以通过基因编辑修复受损组织,实现真正的植物治疗。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医生在手术中更好地识别盆底肌肉、神经解剖结构,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生物材料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将为盆底重建外科带来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制化的治疗方案将在未来成为主流。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未来将迎来更加昌盛的发展,成为妇科专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精准和有效的治疗,大大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学习和进步,紧跟医学科技的步伐,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未来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让她们重获健康和幸福。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1. 引言1.1 妇科泌尿学的定义妇科泌尿学是指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女性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以及泌尿系统(如膀胱、尿道等)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妇科泌尿学主要关注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宫颈炎、子宫肌瘤、盆腔炎、尿道感染等,同时也涉及到与泌尿系统相关的一些常见疾病,如尿失禁、尿频、尿急等。
通过妇科泌尿学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妇科泌尿系统疾病,提高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妇科泌尿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妇产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维护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盆底重建外科的定义盆底重建外科是一门致力于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和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的专科学科。
该学科结合了外科手术、妇科、泌尿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旨在恢复患者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状态。
盆底重建外科的主要治疗对象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排尿障碍等盆底功能异常症状。
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盆底重建外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恢复盆底结构的支撑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与妇科泌尿学密切相关,两者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方面有着协同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的不断完善,盆底重建外科在治疗盆底功能异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盆底重建外科的定义在不断地扩展和完善,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择和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优化,盆底重建外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妇科泌尿学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中叶,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医学设备的更新,妇科泌尿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尿失禁的治疗手段逐渐向非手术治疗发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述评・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之一)郎景和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o gynec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URPS)业已成为新的学科,立于医学之林。
它旨在研究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症状、疾患的诊断与处理,其主要问题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 I)和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据调查表明,50%以上的妇女会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碍,50%~65%的妇女患有尿失禁。
因此,SU I和POP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生活问题。
临床上,SU I和POP紧密相关,50%的POP患者伴有SU I,80%的SU I患者伴有POP。
在我国,虽然有大量的关于修补尿瘘及纠正盆腔器官膨出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但URPS作为亚学科尚属始创阶段,有关基础研究较少,临床诊治缺乏规范,专科学术队伍有待形成。
因此,URPS 将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今年3月,本刊主办了第一届全国女性尿失禁与盆底功能障碍学术会议,可以认为,此次会议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鉴于我国目前该领域的状况,本次会议的宗旨定位于交流总结临床经验,示范新的手术方式,普及基本概念及理论,推动女性尿失禁诊治新技术的开展,促进妇科泌尿学的建立和发展。
值此,回顾URPS的历史,正视其现状,展望未来应是有裨益的。
本文重点评述SU I(关于POP将另有著文)。
妇科泌尿学的历史实际上和医学本身一样久远,早在古埃及,人们已经认识到女性生殖与泌尿疾病间的密切关系。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就有关于女性尿瘘的记载,有意思的是,1935年,对木乃伊的X线检查发现了一位宫廷女性的严重泌尿生殖道瘘。
妇科盆底学术会议开场致辞稿怎么写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各位嘉宾和与会的医学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妇科盆底学术会议,旨在借此平台深入探讨盆底健康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临床实践,希望能够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盆底健康事业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盆底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女性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盆底在女性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盆底问题在女性中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一半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与盆底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盆底脱垂、尿失禁、盆底疼痛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对盆底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次会议旨在为医学界搭建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分享临床经验的平台,积极探讨盆底健康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技术,促进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本次会议将涉及盆底解剖学、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盆底健康问题。
我们特邀了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他们会分享他们在盆底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相信这些精彩的演讲和深入的讨论将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和收获。
除了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我们还将安排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等,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参观一些盆底健康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展示,让大家亲身感受和了解最新的盆底健康技术和产品。
相信在本次会议中,我们将收获知识、结交朋友,共同为盆底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与会的医学专家学者们的莅临,也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共同为盆底健康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升盆底健康水平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2024植入物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诊治的规范化植入物盆底重建手术主要针对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 POP )和抗尿失禁手术。
盆底重建手术使用植入物(网片/吊带)的术式主要包括针对盆腔器官脱垂的舐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 , SC )和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transvaginal mesh ,TVM )及抗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带术(mid-urethral sling , MUS )三大类。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1 ]推荐的舐骨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为有症状的穹隆脱垂POP-Q II度以上;POP 术后顶端复发的患者(有症状,且POP-Q≥∏度);初治的中盆腔缺陷为主的PoP-Qln度以上,特别是性生活活跃的年轻患者。
经阴道植入网片/吊带手术因其近远期并发症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治疗POP的经阴道植入网片目前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被禁止销售,仅用于临床试验;在亚洲和南美洲国家该术式仍可继续使用[2 目前,国内指南强调的适应证为POP术后复发的患者及60岁以上重度POP (阴道前壁膨出为主)的初治患者,特别是不能耐受经腹手术的患者[1 ]o尽管对尿失禁吊带的使用也存在争议,但MUS仍是众多学术专业团体推荐和具有高级别证据支持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3 ]0网片/吊带暴露、慢性盆腔痛是盆底植入物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部分病例复杂且处理棘手,处置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引发医疗纠纷。
2020年,美国妇科泌尿协会(American Urogynecologic Society , AUGS )和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nternational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 , IUGA )共同发表了有关网片相关并发症诊治流程的联合立场声明[4 ], 202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也制定了相应的中国专家共识[5 ]供同道们借鉴。
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1. 引言1.1 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起源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希波克拉底就已经提出了关于妇科病理和治疗的理论。
他认为女性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在近现代,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传统的手术技术得到了改进和创新,各种先进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起源可以说是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它为解决妇科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将会更加完善和精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字数:212】1.2 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历程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时期。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医生就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泌尿学治疗方法,如通过膀胱造口排尿。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20世纪初,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麻醉技术的发展,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开始迅速发展。
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涌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互促进,使得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手术方法日益丰富多样。
从最初的简单手术到如今的微创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经历了从古代简单治疗方法到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在未来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效果。
方法对28例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采用反桥式修补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35~45 ml,手术时间30~45 min;术中无膀胱尿道损伤;患者均痊愈,排尿正常,无阴道前壁坏死;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感染,自觉阴道块状物消失,无复发。
结论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阴道前壁膨出;反桥式修补术盆腔器官脱垂是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妊娠分娩,人口老龄化,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等造成盆底脏器脱垂,中老年妇女多发,阴道前壁膨出尤为常见,多数患者合并膀胱膨出,需要手术修补。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阴式手术修补在国内外手术进展上有了革命性的发展,手术方法亦在不断革新。
本院2011年1~12月对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的28例患者采用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8例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采用自身阴道壁反桥式修补术进行阴道前壁膨出的修补,按照Bump,Mattiasson 1996年提出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1]分度法,其中28例均为Ⅱ度子宫脱垂和并Ⅱ度阴道前壁膨出。
1. 2 方法1. 2. 1 术前准备术前3 d无渣饮食,给予甲硝唑0.4 g,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2次/d口服;4%碘伏液棉球擦拭阴道,2次/d。
1. 2. 2 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满意后,常规碘伏消毒,切除子宫。
子宫颈上方及阴道前壁注入1:1200的副肾素(对高血压的患者,注入生理盐水),在阴道宫颈间隙及阴道膀胱间隙内形成“水垫”,组织剪刀顿锐性分离阴道膀胱间隙,全层切开阴道黏膜及其下方的膀胱筋膜层,上方达尿道外口下1 cm,两侧根据阴道前壁膨出情况而定,最大可达到两侧耻骨联合降支内侧缘,4号丝线水平结节缝合膀胱筋膜及膀胱肌层4~8针不等,以1号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阴道前壁剪开的黏膜断端后再连续“U”字缝合已经被分离开的阴道前壁黏膜的最低层,以使被分离的多余阴道前壁形成“桥”体。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述评・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过去、现在与将来(之二)郎景和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 r olap se,P OP)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主要后果,它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 U I)也有密切关系。
对P OP的诊治是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 ogynecol 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URPS)的基本内容。
应该说,我国妇产科医生对盆底重建手术做出过重大贡献。
由于社会、经济与卫生诸多原因,以子宫脱垂为主要病患的P OP,曾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妇女非常普遍的问题。
为此,于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对子宫脱垂、生殖道瘘的普查普治,成绩斐然。
大宗的临床报告及专著(以1981年12个省市13403例治疗调查报告和柯应夔编著的《子宫脱垂》为代表)问世。
虽然,现今产科技术与结局的改善,由产伤造成的盆底功能障碍已明显减少,但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作为中老年妇女的P OP,仍然是常见病,依然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甚至有将P OP称之为“社交癌”。
遗憾的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P OP的临床报告与研究很少,是无暇顾及抑或不屑顾及?但盆底重建外科却是在迅速发展,并受到青睐。
在美国,每年施行的盆底重建手术约40万例。
据统计,60岁以上的妇女,至少有1/4会遭遇不同程度的P OP,尽管10%的病人可以没有症状。
绝经后的妇女是P OP的易患人群,在P OP的病人中,60%以上发生于绝经后。
而且延迟诊治是普遍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在此,重新强调P OP诊治重要性的另一个缘由,是近年来关于盆底解剖、修复和重建的新概念、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这些是对传统认识和手术的一种挑战,值得重视和讨论。
一、盆底解剖和功能的新概念也许在任何一本妇产科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关于盆底结构解剖的描述,但和盆腔器官脱垂的联系又很不够。
其实,关于盆底结构的支持,如肌肉与韧带的作用孰重孰轻,甚至是上个世纪早期两位英国外科大师的著名争论。
1907年,Fothergill以主韧带短缩固定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即Manchester 手术)为依据提出,韧带对盆底结构的支持起主要作用;而1908年,Para more驳斥Fothergill的观点,认为盆底肌肉及内脏筋膜盆底结构的支持,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
1916年,Stur mdorf提出,肛提肌对紧固阴道、减缩子宫阴道角度以及盆底紧张性有加压作用。
直至90年代提出的“吊床(ha mmock)说”及“3个水平”(即3个层面)的支持结构理论,代表着现今的最新认识。
以尸体解剖为依据,Delancey于1994年详细阐述了子宫阴道支持结构的3个水平:水平1(level1)为上层支持结构(主韧带2宫骶韧带复合体);水平2 (level2)为旁侧支持结构(肛提肌群及直肠阴道筋膜);水平3(level3)为远端支持结构(会阴体及括约肌)。
进一步的研究是通过阴道超声、侧立位摄片(膀胱、阴道与直肠造影对比)及肛提肌肌动图分析,可以观察阴道的动态支持。
这些研究可提供我们了解盆底缺陷的类别和层次,并确定修复的层面和方法。
“吊床说”则是指以肛提肌肌群及其筋膜组成了上提平台,或篷架样结构,或称“吊床”,以托撑盆底。
在解释S U I时,“吊床说”比压力传导理论更为有力。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来调和Fothergill和Para more的争论,将子宫比作一只停泊在码头的船,肛提肌像是水面,韧带是固定船只的绳索。
保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需要水面和绳索的共同作用。
没有水面托浮,船将下沉;没有绳索固定,船也难平稳。
由此,提示我们:(1)在P OP的修补时,应注意在轴向平面进行;(2)水平的修复,可能更需要加强或用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替代物(mesh)代替;(3)肛提肌的加强、有效紧缩,以恢复肛提肌肌板的能力;(4)会阴体的强固,也支持阴道的延伸和成角,以及会阴体的美学考虑。
二、P OP的分类和分度可以将盆腔分为3个区域,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盆腔器官发生缺陷、松弛或脱垂的3个部位:即前部区域,发生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中部区域,发生子宫及阴道穹窿脱垂;后部区域,发生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
对于P OP的分度法,目前国际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值得我们关注。
传统的,或我们长期于临床应用的是子宫脱垂的3度标准,是根据1979年衡阳会议(部分省市“两病”防治会议)及1981年青岛会议制定的。
3度标准即:Ⅰ度:轻型为子宫颈距处女膜缘<4c m(或低于坐骨棘水平),但未达处女膜缘;重型为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于阴道口即可见到。
Ⅱ度:轻型为子宫颈(部分或全部)已脱出阴道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重型为子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外。
Ⅲ度为子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外。
而由国际尿控协会(I nternati onal Continence Society,I CS)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分会制定,并经美国妇科泌尿协会(American U r ogy2 nccal ogical Society,AUGS)、美国妇科手术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Gynecol ogic Surgery,ASGS)协助制订认同的新的分度法,即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 r olap se quantificati on,P OP2Q)分度法,又称“Bu mp P OP2Q分度法”,是以国际尿控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分会主席Bump的姓氏冠名的。
美国妇科泌尿协会及美国妇科手术医师学会,分别于1995年、1996年推出P OP2Q分度法。
P OP2Q分度法是以盆腔器官脱垂的最远端距离处女膜缘的位置,分为0、Ⅰ、Ⅱ、Ⅲ、Ⅳ度,并再分别根据阴道前壁、阴道顶端、阴道后壁的各2个解剖点及生殖孔长度、会阴体长度和阴道长度,于“3×3格表”记录具体数据,定量描述P OP的程度,即盆腔器官的支持功能(P OP2Q分度法的具体内容,请见本期综述“盆腔器官脱垂的定量分度法及其临床应用”一文)。
该分度法对于我国妇产科医师尚属生疏,也嫌繁琐,但其有量化的描述,颇为细腻,对于手术设计及术后结果的判定,也有裨益。
如使用P OP2Q分度法,P OP不同分度的改善即有了客观的指标。
目前,在国内推广P OP2Q分度法可能有一定困难,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如《国际妇科泌尿学杂志》,对有关文稿提出必须以P OP2Q分度法进行报告的要求),现今我国至少在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及大的省市医院可以参照施行。
正像当初在我国推行细胞学的the Bethesda syste m(T BS)分类一样,在国内推广P OP2Q分度法,开展是需有个试用的过程,而最终是可以很自如地运用的。
三、P OP治疗的新理念、新技术P OP的治疗也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有盆底肌肉训练(pelvic fl oor muscle training, PF MT,或用PF MT的提出者Kegel命名的“Kegel训练”)、子宫托、中药补中益气汤以及针刺或电磁神经刺激疗法等。
手术治疗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如早在1850年,R iggoli描述了宫颈延长;1859年,Huquer首创了宫颈截除;1861年,在美国新奥尔良Chopp ins施行了第1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1877年,有了LeFort 阴道封闭手术;1888年,Donala施行了子宫颈截除术以及Manchester手术等。
这些手术几乎均延续到现在,逾百年之久。
百年以来,虽然对上述各种手术,施术者也有一定的改良或各自的技巧,但经典的做法并无改变,传统手术的问题日显突出,包括: (1)扭曲或损害了解剖,如阴式子宫切除术使阴道丧失支持韧带;(2)未能改善阴道上段的缺陷,容易复发,特别是穹窿膨出;(3)明显地使阴道窄缩及影响功能,LeFort阴道封闭手术则完全使病人丧失了性生活的条件;(4)术后阴道的不适和疼痛;(5)易于复发,有文献报道,30%的病人要再次接受治疗。
现今的手术策略为恢复解剖、恢复功能,并要微创。
其途径可以开腹及进行会阴阴道手术,或行腹腔镜手术,特别要根据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的水平选择加强子宫骶骨韧带、加强直肠阴道筋膜及肌肉,或修复会阴体,有时要在3个水平上全面修复。
其基本原则也如治疗S U I,即解剖的维持或缺损修补、结构重建以及替代物(mesh)的应用。
因此,可以将P OP的手术做以下新的分类及建议:(1)前部区域:前壁修补术并应用mesh、阴道旁缺陷修补术;(2)中部区域:腹部子宫切除术并阴道骶骨固定术、阴道子宫切除术并髂尾2骶棘悬吊术、韧带固定术、经腹或经阴道骶骨子宫固定术;(3)后部区域:后壁修补术并应用mesh、骶骨固定术、经阴道悬吊术(intra2vaginal sling,I V S)及修补术。
有两点值得强调:其一,经阴道手术有更多的优点,如手术较快、并发症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等;其二,mesh的应用,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各种合成材料(如聚丙烯)制成的吊带(type,sling)、补片得以应用于P OP的重建手术,其功能是紧固周围组织,或替代缺陷组织及“搭桥”作用。
要求能保持解剖正常位置和筋膜的弹性,以及适应邻近器官(膀胱、阴道、直肠)的活动性。
在悬吊带的应用中,避开血管和神经以及其他损伤。
理想的mesh应是无菌、不吸收、无过敏及炎性反应、无致癌性、保持一定机械性的张力或缩复力,以及易于使用。
在S U I和P OP手术中常用的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 VT)、I V S等,已显示其独到的优越性。
mesh的最大问题是侵蚀(er osi on),大约占3%,与个人反应、mesh包埋的深浅及排异作用有关,多发生于术后半年,侵蚀严重者通常要拆除mesh。
四、问题与展望盆底重建外科是在古老、传统的问题和技术基础上新兴的学科,它带来了新的概念、观念和外科技术,需要我们去理解、实践和发展。
包括一些假说和理论,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考证。
但对其的研究日趋深入,如1条吊带的出入与路径,有的问题是在尸体解剖中证实的。
此外,关于放射学、肌肉病理及神经传导等的研究,都已开始,可谓时不我待。
新的观念和技术,给了我们治疗盆腔器官脱垂许多新的方法,但其远期效果仍待观察和循证。
所谓“真理不是对所有人,也不是在所有时间”。
然而,如我们掌握了解剖和功能、维持或重建的基本原则,则其万变不离其宗。
即将脱垂的组织固定在坚韧有力的骨膜、韧带或腱弓上,其设计和实施乃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