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右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普陀模拟) 按题目要求选择。

(1)某班级同学编了一本描写自然山水的文集,以下内容适合用作广告语的一项是()

A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 .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C .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D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

A . 小组讨论时,小王说:“大家畅所欲言,抛砖引玉,给我很多启发”。

B . 阅读交流时,小孙说:“我有两个问题不理解,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C . 同学捐款后,小李说:“感谢大家响应号召,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D . 同学发言后,小赵说:“大家应该向你学习,谈出自己的一得之见”。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

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中国农事的规律也是审美的规律,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农事诗,两者均体现出时间进程、自然审美体验与农事乃至政治实践相协调的特点。后世的“四季歌” 、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绘画的“四条屏”等,均是这种时间模式的艺术延伸形式。

最后,在这种审美化的自然经验中,时间被空间化,空间也被时间化,从而使天下体系成为时空协调的审美体系。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其中,东方因与春天关联而气候宜人、关乎理想;南方因与夏天相联而炽热、富于浓情;西方因与秋天关联而消极、充满肃杀;北方则因为与寒冬关联而代表一种否定的精神。据此,由时空交会生成的世界就成为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符码,所谓四季、节令之变则通过与空间方位的配置,将世界带入到一种节奏化、韵律化的动态和谐之中。

(摘编自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美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天下”体系是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审美体系。

B . 河洛中原的人们居于天下中心,他们基于乡土经验的时间观念有普适性。

C . 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依托于对土地气候物候和天象变化等的过程性经验。

D . 时间进程、农事活动、自然审美体验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是协调一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接着展开论证。

B . 第二段分析了两个问题: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形成以及它具有审美特征的原因。

C . 第四段到第六段从三个方面对第三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D . 文中引用的文学、绘画、历史典籍方面的例证,增强了说服力,支撑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研究中国人时间意识与天下观念的关系,要考虑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其时间观念的影响。

B .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

C . 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中国人才把四季感知纳入到“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

D . 农事是规律性的活动,中国人据此划分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使时间获得表征。

3. (9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三北”造林记

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有一群人,为了生存,为了明天,奋力前行。漫漫30多年征程(1978年始),他们构筑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

这条“绿色长城”跨越三北,见证了亿万三北人生存环境和命运的改变,与古老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

英雄史诗

3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全国联户承包治沙先行者。

当年,为了承包350亩沙地种树,石光银卖骡子卖羊。所有人都认为他脑袋被驴踢了。这里黄沙一片,哪见长过一棵树?

于是石光银有了个外号“石灰锤”。“石灰锤”的意思是“傻子”。“石灰锤”认准的事就是板上钉钉。

树真的种活了!在乡亲们惊异的目光中,石光银大手一挥,把招贤榜贴到乡政府门口:要想栽树你就来,我出树苗你来栽!在石光银的带领下,127户浩浩荡荡开进“狼窝沙”。结果是铩羽而归。新承包的这5.8万亩沙地,像它的名字一样险恶。

一年失利,来年再战。三战“狼窝沙”,终于大获全胜。

山河巨变,绿荫遍野,三北人构筑了一座当代中国的生态长城,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

大漠逐梦

陕西靖边,农民牛玉琴把一根木杆往沙丘上一插,杆头系块绿头巾,用羊粪蛋计数,跨大步量出自家承包的1万亩荒沙:“治不了沙,我就死在沙里!”

牛玉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西北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枝叶间跳跃。64岁的牛玉琴微笑着,身后白里透红的蜜桃挂满枝头,拖曳在地。“再过半个月,这些蜜桃就可以上市了。今年蜜桃又要大丰收。”牛玉琴的儿子说。

在牛玉琴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1985年,她和丈夫张加旺承包了万亩荒沙。每天天不亮,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架子车拉着树苗,两道车辙,几行脚印,伸向再也不用借锅借米的梦中好光景。

一次,她突发阑尾炎,到医院做手术,伤口没长好就跑回来种树。没工夫去医院拆线,她抄起一把剪树枝的剪刀,撩起衣襟,“咔嚓”一剪子下去,一咬牙,把带着血丝的线从肉里抽了出来。

她没料到,还有更痛的病在等着她。加旺病了——骨癌。她独自挑起全家担子。安葬好丈夫的第二天,她就带着造林队开进了沙漠。

一场暴雨令她浑身透湿,发起高烧。她拔下一根缝衣针,给自己十指放血。不管用,又找来大把干辣椒面,泡到开水里,连喝两大碗。天亮了,摇摇晃晃进了林地。

那几年,牛玉琴倒霉透顶,几乎山穷水尽。

卖!她卖口粮、卖水缸、卖皮袄、卖棺材,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换钱买树苗。

不知多少人劝她改嫁,把林子卖了,过几天好日子。牛玉琴就一句话:“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

她腰上挂着一只小小的铜铃铛,那是结婚前加旺送她的定情信物,已戴了48年。铃铛摇曳着她和丈夫共同的富裕梦。为了这个梦,再累,再苦,她不放弃。

年复一年,牛玉琴种树出了名,还作为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杰出代表登上了联合国讲坛。人一出名,流言也跟着来了。有人说,她这个英雄掺了沙子,造林的亩数是虚报的。牛玉琴的儿子气血翻涌,要跟人家拼命。不动声色的牛玉琴摁住儿子。

专业人员来了,精确测量后得出结果:牛玉琴治理荒沙1.7万亩,植树100万棵以上,植被覆盖率40%以上。

此招一出,谣言顿消。

如今她治沙11万亩,已达到行政区划允许范围的极限。无沙可治的牛玉琴,感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多年后,她在回忆录中写道:“艰难的生活磨炼出我坚强的志气。”

这是一个逐梦人无梦可逐的痛苦和惆怅。

3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三北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三北工程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工程之难,效果之著,为世人瞩目、惊叹。

车行迅疾,语声渐远。极目远眺,遍染绿色的沙丘与依旧褐黄的沙丘交错而立,相互守规。我们不禁遐想,这黄丘与绿丘是否也会喁喁私语?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这篇通讯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将三北人30多年的造林历程再现在读者面前,构思严谨,情感丰沛,极具感染力。

B . 人们认为在黄沙地里根本种不活树,石光银却为了种树不惜变卖家中财物,人们认为石光银傻,给他起外号“石灰锤”。

C . 通讯描写了牛玉琴栽种的蜜桃树硕果累累的景象,从这一景象可知,牛玉琴种树治沙成果显著,而且已产生经济价值。

D . 这篇通讯的结尾处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沙丘守望、对话的情景,借描写沙丘,赞扬了三北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石光银把树种活了,在他的号召下,很多人加入造林队伍;在他的带领下,众人历时三年三战“狼窝沙”,取得成果。

B . 在治沙方面,牛玉琴巾帼不让须眉,曾因治沙成就突出登上联合国讲坛,如今,她治沙的面积已达到政府划定的上限。

C . 牛玉琴吃苦耐劳、性格坚强。她做阑尾炎手术,未等伤口痊愈就跑回沙地种树;她在丈夫安葬后的第二天就到沙漠治沙。

D . 文中写人们传谣、专业人员测量这两件事,突出了牛玉琴的治沙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牛玉琴的敬佩和对造谣者的痛恨。

E . 牛玉琴腰间挂着的铜铃铛既象征着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也寄托了他们共同的富裕梦,铜铃铛给牛玉琴提供了精神动力。

(3)

自1978年始,三北造林人在三北大地上奋斗了30多年,做出了怎样的壮举?他们带给世人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 (12分) (2017高二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腊梅

吴连广

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腊梅就问顺子:“顺子,人家都当八路打小鬼子去,你咋没去?”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俺爹俺娘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不能下地干庄稼活儿,俺去当八路打小鬼子,爹娘咋办?”

顺子说的是实情,爹娘虽然年岁不大,只有五十多岁,可都一身的病,别说下地干庄稼活儿,就连走路都困难。八路军和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些,也就没有动员顺子参军。腊梅听顺子的话是真话,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二年一开春,腊梅有了身孕,挺着肚子操持着家务,伺候着病病歪歪的公婆。忽然有一天,顺子对腊梅说:“明天,俺要到二姑家去一趟有点事,过几天就回来。”

顺子走后,腊梅就听说,辽南支队来村里招收新兵。腊梅越想越觉得顺子走得蹊跷,早不走晚不走,偏这个时候到三十里外的二姑家去。第二天,腊梅做好够公婆一天吃的饭菜就走了。她要去找回顺子,让他参加辽南支队打小鬼子。

腊梅一见到在二姑家的顺子,一句话也不说,拉着顺子就走,顺子不敢不跟腊梅走。走了一段路程,腊梅哭了,她望着低着头的顺子说:“打小鬼子,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你不去,他也不去,小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打走!”顺子一下子抱住腊梅激动地说:“腊梅,俺也想参加八路军打小鬼子,可俺舍不得你和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俺爹俺娘。”两行清澈的泪水从顺子的脸上滚落下来,顺子理了一下腊梅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了战场,就不能当孬

种,可子弹不长眼睛,死了就死了,咱们的孩子就没爹了。”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腊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直看不到走远的部队。初秋腊梅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她也听说辽南支队开赴前线作战的消息,后来这支黑土地上壮大的部队,转战东北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让日本关东军非常头痛,无数关东军的尸体倒在黑土地上。

腊梅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着把小日本早一天打回老家去,顺子就会回来。可小日本还没打走,东北战场上的战事还很激烈,就传回顺子回来了的消息。当腊梅飞似的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望着一群人抬着担架走来,腊梅心里“咯噔”了一下,她不知道顺子是啥模样,她预感到了那不堪入目的一瞬。

人群渐渐地近了,腊梅再次飞奔过去。担架上抬着的是顺子,顺子双腿被炮弹炸飞了。走的时候,是一个双腿如飞的男人,回来,却把一双腿留在战场上了。腊梅哭了,泪水像雨点似的,砸在地上了。她擦了擦眼泪笑了,无论怎样总算回来了。

自从顺子回来以后,脾气非常暴躁,总是和腊梅发脾气,有时还骂腊梅,拿起东西就砸腊梅。腊梅并不在意顺子对她的不公,依旧细心照料着顺子。那天,顺子又发脾气了,拿起喝水的碗砸在腊梅的头上,一股鲜血顺着脸流了下来,腊梅望着顺子苦苦笑了笑说:“顺子,俺知道你想赶俺走,不想拖累俺,俺知道,俺不走,俺是你的女人,不管你是什么样子,这一辈子俺都是你的女人!”

顺子哭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 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一项是()

A . 小说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一对青年男女腊梅和顺子的故事,歌颂了两个青年人在民族解放事业上的牺牲精神。

B . 男主人公顺子因家庭困难逃避参军,几经波折后,才在妻子腊梅的帮助下改变了决定,在最后毅然从军。

C . 村里招收新兵,顺子为了躲避从军,谎称有事躲到了二姑家里,直到腊梅追到二姑家,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

D . 顺子负伤回家后,脾气变了很多,经常向腊梅发脾气,这一切并不说明顺子怨恨腊梅,而恰恰是他对腊梅的爱。

(2)腊梅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顺子参军过程的复杂心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智伯已死矣,而子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吾谨避之耳谨:恭敬

B . 卒释去之卒:最终

C . 智伯,国士遇我遇:对待

D . 襄子必近幸子幸:宠爱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B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C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D .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豫让曾受赏识,甘愿以命报恩。他离开范氏和中行氏后投奔智伯,很受看重和宠幸;在智伯死后,他逃到山中,声言只有替智伯复仇才会死而无愧。

B . 豫让自毁形貌,让人难以辨识。他往身上涂漆,把嗓子弄哑,让人无法辨认,当他到市上行乞时,即使是他的妻子遇到他,也认不出他了。

C . 豫让反驳朋友,坚持原有做法。朋友认出了他,认为他应该先投到赵襄子门下效命,再相机行事,他则认为这种怀有二心伺机行刺的做法太难以实现了。

D . 豫让做事执著,为人忠义刚烈。在宫中刺杀赵襄子不成,他又藏在一座桥下准备行刺;击刺赵襄子的衣服之后,他自称已尽人臣之义,言罢毅然自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②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8高三下·北京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 .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 .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 .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 .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6高一下·南阳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劝学》

②故不积跬步,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劝学》

③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师说》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师说》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2018·全国Ⅱ卷) 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9. (5分) (2017高三上·肇东月考) 某中学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准备在暑假组织同学前往敬老院

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图是初步的活动构想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敬老院一日义务劳动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三上·贵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类生活,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有人预言,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一步步取代人类。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你认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自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选定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