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灭火救援基础业务

火灾灭火救援基础业务

火灾灭火救援基础业务
火灾灭火救援基础业务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2006)

日期:姓名:成绩: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单位的C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A.法人代表 B.常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分管安全的领导 2.人员密集场所应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B,提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A.治安管理员 B.疏散引导员 C.消防安全员 D.消防志愿者 3.以下哪一项不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D?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组织火灾原因调查能力 E.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4.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以下哪一项不是“三懂”内容C? A.懂消防基本常识 B.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C.懂扑救初期火灾 D.懂逃生自救技能 5.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会”。.以下哪一项不是“三会”内容D? A.会查改火灾隐患 B.会组织人员疏散 C.会扑救初期火灾 D.会宣传教育培训 6.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 的,应对其处C。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警告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D.罚款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C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月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A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周 9.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B。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C应当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各类学校 D.消防站 1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2.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3.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A责任制。

灭火救援基础知识

灭火救援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不选不给分,选错倒扣1分) 1.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做C。 A.爆炸温度下限 B.爆炸浓度下限 C.爆炸浓度上限 D.爆炸浓度极限 2.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称为C。 A.自燃 B_闪燃 C.阴燃 D.着火 3.磷燃烧时发出─A───火焰。 A.黄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4.闪点─A───口C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 A.<28 B.≤28 C.≤60 D >60 5.苯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B火灾。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6.一般情况下,木材的燃烧形式属于─B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扩散燃烧 7.《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D───负责。 A.省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各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8.《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应大于──B── 1Km2。 A.4 B.7 C.8 D.9 9.《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特勤消防站配备车辆为─D───辆。 A.4~6 B.4~5 C 7~8 D..6~8 10.《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 统一指挥和─B───。 A.越级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11.公安消防部队战备等级分为 A 、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A.经常性战备 B.日常战备 C三级战备 D.经常战备 12.依据灾害类型可将灭火救援预案划分为 C类。 A.4 B.5 C 6 D.7 13.消防水源通常分为──D──两大类。 A.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 B.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 C.地上式消火栓和地下式消火栓D.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 14.─B───属于二级战备要求。 A.各级首长和机关人员就位 B.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C.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入执勤区域 D.停止人员休假和外出 15.公安消防部队火场组织指挥通常分为─C───个层次。 A.3 B.4 C. 5 D.6 16.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③确定作战意图;④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一④一③一①一⑤ B_④一②一①一③一⑤ C.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 D.②一④一⑤一①一③ 17.容积为6I。,压力为30MPa的空气呼吸器最大使用时间是──C──min。 A.30 B. 50 C.60 D 80 18.救生气垫一般适用于─A─── A.10 B.15 C.20 D.80 19.高层民用建筑系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C m且层数为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 A.20 B.22 C.24 D.26 20.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应不超过─B──m。 A.20 B.30 C.40 D.50

消防基础知识(整理)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火”与“消防”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可以说,没有火的使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也就没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火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但是火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了控制,超出有效的范围,就会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 一、关于“火”及“燃烧”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燃烧的本质:化学反应。 2、燃烧的特征:放热、发光和(或)发烟。 链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应。 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基本条件 1、可燃物 凡能在空气、氧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相结合并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着火或爆炸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和氧气等; 3、着火源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能源,统称为着火源(又称点火源)。如明火焰、火星、炽热体、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生物热和光辐射等。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着火源; 4、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燃烧过程: (一)固体物质的燃烧 1、熔点和受热分解温度比较低的固体物质容易发生燃烧。 2、固体物质的颗粒越小,燃烧速度越快。 (二)液体物质的燃烧 液体的沸点越低,燃烧越容易,燃烧速度也越快。 (三)气体物质的燃烧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的现象。 2、爆炸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好,遇着火源发生爆炸的现象。燃烧类型: (一)闪燃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闪燃。 2、闪点 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上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1)根据闪点将燃烧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61℃为易燃液体;闪点>61 ℃为可燃液体。 (2)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 ℃;

消防灭火救援业务理论复习题库

消防灭火救援业务理论复习题库(一) 消防业务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 1、燃烧的类型归纳起来有 D 。 A、有烟燃烧 B、无烟燃烧 C、熏烟燃烧 D、闪燃、着火、自然、爆炸 2、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B 。 A、闪燃 B、燃点 C、沸点 D、自燃点 3、甲类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B 。 A、W10% B、V 10% C、》10% D、> 10% 4、气态火焰的构造 A 。 A、内焰、外焰 B、焰心、内焰 C、外焰、焰心 D、焰心、内焰、外焰 5、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 C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6、阴燃是 A 物质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金属 7、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B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8、当采取冷却灭火时,对于汽油燃烧将其冷却到 A 之下时,燃烧就会中止。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0 C 9、木炭燃烧属于 C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0、窒息灭火的主要灭火机理是 C 。 A、减少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降低氧浓度 D、降低燃点 11、下列物质中 B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O B、CO C、CO2 D、HCN 12、 A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13、 C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A、氧气 B、松节油 C、蜡 D、漂白粉 14、 B 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 A、蚁酸 B、二硫化碳 C、氨气 D、氟气 15、 C 是划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氧指数 16、 D 可能吸附放热发生自燃。? A、锯末 B、活性炭 C、金属硫化物 D、硝化棉 17、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B 。 A、 <28 ° B、》28° ,<60 ° C、>28 ° ,<60 °D >>28。,机° 18、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D 。 A、<28 ° B、>28 ° ,<60 ° C、>60 ° D、>60 ° 19、木材的燃烧属于 B 。

消防灭火救援理论知识题库

下列不属于消防人员基本防护装备的是()。 A、消防头盔 B、灭火防护服 C、封闭式防化服 D、空气呼吸器 答案:C 消防员可穿着()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救援。 A、灭火防护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避火服 D、防火防化服 答案:C 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年。 A、2~3 B、15 C、1 D、8~11 答案:A 下列不属于消防人员基本防护装备的是()。 A、消防头盔 B、灭火防护服 C、封闭式防化服 D、空气呼吸器 答案:C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是()MPa。 A、20 B、25 C、30 D、35 答案:C 容积为6升,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上最大使用时间是()分钟。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通常情况下,当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低于()Mpa时报警。 A、6

B、8 C、10 D、12 答案:A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警报器报警压力为()MPa。 A、1、4~1、6 B、0、4~0、6 C、8 D、4~6 答案:D 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作业,无法使用个人携带式空气呼吸器时,应使用()。 A、移动式供气源 B、氧气呼吸器 C、强式送风器 D、过滤式防毒面具 答案:A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气瓶压力不能低于()Mpa。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下列属于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是()。 A、消防防护服 B、对讲机 C、头盔 D、防毒面具 E、方位灯 F、呼救器 答案:ACDEF 灭火防护服是保护消防员免受()以及其它危险物品伤害的保护装备。 A、高温 B、蒸汽 C、热水 D、热物体 E、撞击 答案:ABCD 灭火防护服不能使用()洗涤油污处,以免影响使用性能。

灭火救援业务知识

灭火救援业务知识 (一)共同科目 1、新修订的《消防法》第37条内容是什么? 答: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2、承担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方式有哪些? 答:(1)受理群众报警;(2)发现灾情主动出警;(3)接受当地公安机关或政府的出动指令;(4)接受上级公安消防部队调派出动命令;(5)接受公安部调派出动指令。 3、消防部队灭火战斗中的作战原则是什么? 答: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4、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有哪几个基本程序? 答:(1)接警出动;(2)个人防护;(3)现场询情;(4)侦察检测;(5)设立警戒;(6)疏散救生;(7)排除险情;(8)现场急救;(9)洗消处理;(10)清理移交。 5、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战术方法有哪些? 答: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排烟、破拆、封堵、监护、撤离。 6、通常情况下,火情侦察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应查明哪些情况?答:可以采取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监控、深入内部侦察、仪器探测等方法。火情侦察应当查明下例情况:(1)有无人员被困,被困人员数量、所在位置和救援方法及防护措施;(2)

燃烧的物质、范围、火势蔓延的途径和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3)消防控制中心和内部消防设施启动及运行情况,现场有无带电设备,是否需要切断电源;(4)起火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毗连状况,抢救疏散人员的通道,内攻救人灭火的路线,有无坍塌危险;(5)有无爆炸、毒害、腐蚀、忌水、放射等危险物品以及可能造成污染等次生灾害;(6)有无需要保护的重点部位、重要物质及其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 7、火场上灭火力量应主要布置在哪些方面? 答:(1)有人受到火势威胁,危及生命的部位;(2)有贵重物资和重要资料受到火势威胁,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政治影响 的部位;. (3)有爆炸品,毒害品受到火势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的部位;(4)有可能发生建(构)筑物倒塌,倾覆的部位;(5)火势蔓延最迅猛的部位。 8、水枪阵地的设置主要有哪些?干粉炮和泡沫炮的阵地设置分 别有什么要求? 答:水枪阵地应当按照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撤离的原则设置。具体要求是:(1)利用地形、地物和承重构件等设置水枪阵地;(2)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阳台2个以上梯蹬;(3)严禁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上设置水枪阵地;(4)压缩气体钢瓶或油桶仓库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5)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着火,必须在实施冷却结构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

消防灭火救援基础知识

灭火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物质燃烧常识、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常识,了解灭火组织的任务、原则和程序、方法,掌握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过程和燃烧类型,火灾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2、逃生自救常识 3、组织指挥的任务和原则,组织指挥的形式,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组织指挥的程序和方法,协同作战的组织指挥 4、初起火灾的扑救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物质燃烧常识 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一、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是一种极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二)一定的氧气含量 (三)一定的着火能量 (四)相互作用 第二节燃烧过程 一、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方式 (一)气体物质的燃烧

1、扩散燃烧 2、预混燃烧 (二)液体物质的燃烧 易燃和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气体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称为蒸发燃烧。可燃、易燃液体的蒸发与可燃气体的燃烧特点相同,也分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三)固体物质的燃烧 1、蒸发燃烧 2、分解燃烧 3、表面燃烧 4、阴燃 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完全燃烧产物。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则这种燃烧称为不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 三、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的概念 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二)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的影响 1、有利方面 (1)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2)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 2、不利方面 (1)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2)会使人员受伤 (3)影响视线 (4)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第三节燃烧类型

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公安部消防局陈家强(《中国消防》2000 年第四期) “现代火灾”表现的主要特征是:在空间上,容易形成大空间、立体型重特大火灾;在蔓延速度上往往因伴随着高温、浓烟甚至轰燃,非常迅猛;在火灾危害上,又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热分解而产生的毒害性气体最为突出。在灭火手段上,又因为现代化建筑物和现代石化企业一般都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固定消防设施,而必然要由以移动消防设施灭火为主向“以固定消防设施为主,固定和移动消防设施相结合” 方向转化等等。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些特征和规律缺乏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各级指挥员都感到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人员聚集场所灭火救援中,人员(包括消防指战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大,教训极为深刻!在对这些教训进行反思之后,特提出现代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行们参考。 1、应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消防科技知识要做到科学的组织指挥,就应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消防科技知识,即不仅要学习掌握灭火战术、技术及其相关的消防基础理论知识(如训练学、消防燃烧学、火场供水、消防装备等等),还应该学习化学、心理学、流体力学、建筑学、建筑防火、电气防火、石油化工防火、哲学、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防消结合” 。 这是基于 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提出这个问题的 1.1有利于科学地确定灭火抢险救援方案迅速、科学地制定出灭火抢险

救援方案,是取得灭火抢险战斗胜利的前提。现代灭火抢险救援战斗的复杂性、突发性和危险性,需要灭火抢险救援方案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没有现代消防科技理论的指导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不能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灭火抢险方案。如1990年7 月,湘渝铁路“梨子园”隧道灭火抢险战斗,面对1776m长的隧道和其中46节航空煤油槽车(装载1840余吨)的猛烈爆炸、燃烧,在确定灭火抢险方案时,有专家提出“烧得差不多了,让其燃完”的方案,还有专家提出灌注高倍数泡沫灭火的方案,等等。笔者根据现场火风压等情况,首先否定了灌注高倍数泡沫灭火的方案,而是根据航空煤油的燃烧速率(91.9kg/h.m2),经估算,烧完这些油料至少也得1 0天左右,那么,隧道必然遭致很大的破坏,往后修复的难度很大,势必延误通车时间,以及1kg航空煤油完全燃烧要消耗11.1m3空气,如果能封闭隧道,则总容积为54000m3的隧道只需4800kg左右的航空煤油完全燃烧就能耗尽隧道内空气中的氧(实际上,当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14%时,燃烧即自行中止)等情况,向指挥部提出了“封洞断氧灭火” 的一整套方案,并被采纳。封洞成功后,什么时候能启封?这是铁路部门和政府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达到计算的冷却水量和灌注的时间以后,可先拆小口,对隧道内的气体采样分析,并对温度进行测试,只要隧道内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含氧最低于14%,且隧道内温度低于航空煤油燃点(或低于其自燃点下限的50%),即可全面启封,进行送风置换隧道内气体的作业,并为抢修隧道和起复残车做准备。而且在抢修和起复残车的过程中都运用了不少防火知识,防止了爆炸和复燃的发生,使灭火抢险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又如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基础知识 “火”最早只被人们认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但正是因为“火”的使用,才真正加速了我们的祖先的进化过程。然而,人们从怕火、用火至今“火”造成的灾害性事件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直接用火的机会愈来愈少,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火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逐年上升之势。有些悲观主义人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称“人类文明付出的代价”。 这种说法虽过于悲观,但有一定道理,那就是现在的生产生活条件太多的火灾的必然性。 不过,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火”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防火、灭火的技术产品也在不断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 一、燃烧与火灾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2、燃烧有几种类型? 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3、燃烧形成的要素和条件是什么? 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4、燃烧的本质是什么? 自由基的连锁反应。 5、什么是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一定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 6、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烟熏、火烧、跳楼等。 7、根据物质及燃烧特性划分,火灾可分为哪几类?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塑料制 品、化学纤维等火灾。

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酒 精、植物油、变压器油、各种溶剂、沥青、石蜡等火灾。 C 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氢气、氨气等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及合金材料等火灾。 电气类火灾 二、燃烧知识在消防工作中的运用 1、怎样控制火灾?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消除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以及限制其影响等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2、初期火灾怎样扑救? 使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随着火势减小逐步靠近,直至火被扑灭。 3、灭火的方法有几种? 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4、常用灭火器有哪几种?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剂等类。 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和技能 1、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疏散路线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着火房间内到房间门,第二阶段是公共走道中的疏散,第三阶段是在楼梯间内的疏散,第四阶段为出楼梯间到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这四个阶段必须是步步走向平安,以保证不出现“逆流”。疏散路线的尽端必须是安全区域。疏散过程中不能乘坐电梯。 2、疏散通道的要求有哪些? 疏散通道应保证其耐火性能;走道中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踏步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疏散走道内不应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疏散的通畅;疏散走道内应有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3、疏散注意事项有哪些? 疏散的人员要听从引导沿最近的消防楼梯和消防通道撤离,严禁乘坐电梯;烟雾较大时,采取低位行走,用毛巾手帕等织物捂住口鼻,减少烟气进

消防灭火救援类基础理论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篇消防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1.消防员在实施灭火救援作业时必须严格(),也要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D A.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B.职业道德和安全规定 C.执行操作规程和行为准则 D.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2. 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公安消防部队,()是永远不变的警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B A.为民 B.忠诚 C.忠心 D.奉献 3.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A A. 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B. 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 C. 文化素质养成和训练刻苦程度 D. 文化素质养成和实际操作能力 4.()是公安消防部队的宗旨所在,也是消防官兵必须牢固树立的职业道德风尚。A A.服务人民 B.热爱祖国 C.辛勤劳动 D.团结友爱 5. 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不是作战原则为()。D A. 先控制、后消灭 B. 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C. 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 分清情况、调足第一出动力量 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于()起正式施行。B A.2009年1月l日 B.2009年5月1日 C.2008年11月9日 D.2009年3月1日 7.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有关()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B A.主管公安机关 B.地方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到场的最高行政首长 7.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统一领导。D A.主管公安机关 B.上级公安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组织力量扑救火灾。C A.马上 B.着手 C.立即 D.等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9.()的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具体体现。A A. “谁主管,谁负责” B. “谁经营,谁管理” C. “谁负责,谁执行”

消防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的几点体会

消防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的几点体会 灭火救援是法律赋予公安消防部队的重要职责。当前,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多,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实现~提出的打得赢的目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实际,对消防指挥员在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s0100 一、日益复杂的火灾形势,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火灾和其他事故发生频率加快,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更加繁重。近年来,全国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以徐州市为例,2000年全市接警出动1291次,参加灭火救援1014次;20XX年,接警出动1436次,参加灭火救援1266次;今年1-8月份,接警出动1422次,参加灭火救援1105次。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坚持执勤第一的观念应作为消防官兵的第一要务,摆上部队

建设的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二是火灾规模扩大,灭火力量急需增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易燃可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猛烈燃烧的局面,往往一处火灾需要多队增援。如何提高消防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火灾扑救过程中正确运用灭火战术;如何组织到场的增援力量搞好大规模协同作战,已成为各级指挥员临场作战指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火灾现场情况更加复杂,消防员防护装备亟待加强。现代火灾涉及到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诸多公众聚集场所,火场形势瞬息万变,烟雾毒性大、火焰辐射热强、建筑物随时坍塌、燃烧爆炸现象瞬间发生等不安全因素增多,对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配备现代化的防毒、避火、防化等新型特勤抢险器材十分重要,必须从科技治火的战略高度加大投入,认真解决。四是特种灾害事故频发,进一步加快特勤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随着各种新工艺、新设施、新产品、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消防队伍的作战任务已由过去单一的火灾扑救模式拓展到爆炸险情排除、潜水救助、高速公路抢险、~施救等各个方面。新知识、新装备和新战法的更新,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善打恶仗的特勤队伍,并强化其实战性、专勤性业务训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D.分管安全的领导 B ,提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D.消防志愿者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警告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C 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D.罚款 B o D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单位的C 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A.法人代表 B.常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2?人员密集场所应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 A.治安管理员 B.疏散引导员 C.消防安全员 3?以下哪一项不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 D ? B.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D.组织火灾原因调查能力 E.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4?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 ?以下哪一 项不是“三懂”内容 C ? A.懂消防基本常识 B.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C.懂扑救初期火灾 D.懂逃生自救技能 5?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会”。 ?以下哪一项不是“三会”内容 D ? A.会查改火灾隐患 B.会组织人员疏散 C.会扑救初期火灾 D.会宣传教育培训 6?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 的, 应对其处C o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月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 A 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周 9?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10. C 应当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各类学校 D.消防站 11. 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B 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12. 消防工作应当坚持 C 的原则。 A ?防火安全责任制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日期: 姓名: 成绩: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消防队员灭火技能总结述职报告

消防队员灭火技能总结述职报告 本人自1993年入伍以来,从事灭火救援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期间曾就读过全日制昆明消防指挥学校防火管理专业中专、函授制武警学院消防管理专业大专和利用业余时间研读相关灭火救援理论书籍,参加过数千次灭火救援工作,现就本人对灭火救援的认识和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入伍十余年来,我深知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注意加强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专毕业之后,为提高我的灭火救援技术理论,1999年参加武警学院大专函授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在三年的大专函授学习中,系统学习了灭火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文凭。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对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时常对《消防灭火救援》、《灭火扑救研讨资料汇编》、《国内外典型火灾战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特种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书进行自学,作读书笔记3万余字,为灭火救援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严格落实执勤备战,充分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 根据上级和中队的《执勤业务训练计划》、《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大练兵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中队实际,以“练为战”为指导,立足中队现有装备,立足责任区、立足人员

岗位、立足务实创新的思维,积极开阔思路,抓准着力点,积极完成执勤备战所要求的训练任务的同时,研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多个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消防队员灭火技能个人述职报告》。并从丰富官兵业务理论水平入手,先后组织中队人员学习了《消防灭火救援》、《执勤战斗条令》、《消防法》、《特勤业务训练》、《执勤中队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训练》等业务书籍,坚持集中授课,通过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兵的理论水平。此外,针对各地发生的化学灾害事故和典型火灾案例及抢险救援战例进行了研讨分析,编写了关于化工、高层、地下等方面的战例研讨材料,根据中队的实力情况编写了灭火救援战斗编程,使战例研讨转变成一种技能。根据保卫对象的重要性和其特点共收集重点单位的“六熟悉”资料卡。通过对人员、装备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训练,达到落实执勤备战制度,充分做好救援准备。 三、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发挥救援力量的效益 现代火灾多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工程火灾,能源、交通火灾等,这些火灾可能是多种物体等燃烧爆炸共存,重大的工业事故、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恶性的火灾并发,火势凶猛,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形成立体、纵深、全方位的区域性火灾。这些火灾的扑救难度大,采取的战术、技术复杂多变,对消防官兵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应用技术的改革刻不容缓,对此,我深深体会。十多年来,我所参加的数千次灭

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消防部队肩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任,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光荣使命。但是,在履行这一光荣使命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危险情况,如化学危险品爆炸、泄漏可燃气体爆燃、毒气扩散、建筑物倒塌等,有时造成消防队员的伤亡。据资料统计,在过去的5年间,全国消防部队平均每年有20多名官兵因公或灭火救援英勇牺牲,光荣负伤的就更多。这一方面说明了消防部队所从事的灭火救援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的一线消防人员,在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时,还存在着需各级指挥员认真研究的问题。如何既能完成好灭火救援任务,又避免发生消防队员伤亡,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原因 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受种种因素影响,有时难以避免,但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或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而未能避免。纵观近年来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的伤亡情况,细分析有以下主要原因: 1、缺乏经验,盲目指挥,采取措施不当。灭火救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场指挥员所实施的指挥,就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和战术原则、方法,争取主动,力避被动,使部队保持有利态势,顺利完成灭火救援战斗任务。指挥员不论大小,只要到了事故现场,就得担负起组织指挥的重任。指挥的好,就能迅速解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处置事故,减少灾害损失,不发生伤亡事故。指挥的不好,结果正好相反。灭火救援出现盲目指挥的主要原因:一是指挥员缺乏灭火救援专业知识和实践,在实施组织指挥时心中无数,不知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处于盲然。二是指挥员对现场情况不甚了解,或对事故现场情况判断有误,所作的决策和行动方案不符合客观实际。三是指挥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指挥中只考虑如何灭火,而对事故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观察少、考虑少,意外情况突发毫无准备。 2、火情侦察不细,现场情况不明。不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火情侦察,全面掌握现场情况,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置方案,有效地灭火救援。火情侦察认真与否,直接影响侦察到的情况是否准确、全面、可靠;关系到指挥员决策、作战方案和战斗部署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灭火救援战斗的成败;甚至关系到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火情侦察不细的主要原因:一是火情侦察意识淡薄,认为侦察不侦察对灭火救援战斗成败关系不大,即使进行侦察也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二是到达现场后救人、灭火心切,未进行火情侦察就急于展开战斗,甚至只顾灭火忘记了进行火情侦察。三是派出班长或战士进行火情侦察,干部不参加,致使火情侦察不全面、不细致,侦察的情况不准确。 3、思想麻痹,对危险性认识不足。灭火救援中诸如爆炸、中毒、腐蚀、倒塌等危险性存在于战斗的始终,指挥员对此应有高度的警惕。如果参战人员思想麻痹,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出现思想麻痹的主要原因:一是安全意识淡薄,对灭火救援现场客观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二是长时间战斗,参战人员体力消耗大,精疲力尽,无意识地放松了警惕,把安全丢在了脑后。三是灭火救援战斗临近尾声,参战人员急

浅谈如何提高消防基层指挥员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消防基层指挥员灭火救援 初战指挥能力 摘要 灭火作战的组织指挥,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的依据,是战术技术措施的理论纲要,是消防指挥员必须慎重考虑,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充分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自身实习亲历的多起火灾指挥扑救为基础,及学习借鉴其他案例,就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如何加强灭火作战初战指挥作一些分析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消防部队灭火初战指挥提升途径 1

第一章提高消防基层指挥员灭火初战指挥的重要性 (一)日益复杂的火灾形势,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火灾和其他事故发生频率加快,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更加繁重。近年来,全国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形势严峻。 (二)火灾规模扩大,灭火现场力量合理部署急需增强,灭火效率急待提高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易燃可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猛烈燃烧的局面。 (三)作战任务重,指挥不当时有发生 作为独立担负70%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作战的中队初级指挥员,其初战指挥不力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此而导致的初战力量部署混乱给灭火救援所带来的不力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和灭火救援成败的关键。 为此,实现“打得赢”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目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灭火救援初战指挥能力,在火灾扑救过程中正确运用灭火战术,已成为各级指挥员临场作战指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章基层指挥员应具备初战指挥五个能力 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同火灾及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专业化队伍,担负着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作为直接同火灾及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作斗争的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平时担负着教育管理部队和指挥灭火抢险的重任。指挥员本身能力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队伍管理的好坏和火场指挥的正确与否。为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就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应具备的能力。作如下探讨。 2.1政治思想能力 这是基层指挥员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思想品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政治思想能力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对党的无比信任和忠诚,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把部队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保证部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能力就要认

灭火救援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灭火救援基础理论知识 、单项选择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2、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A、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连锁反应 3、可燃物质与(D )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 A、空气 B、氧化剂 C、助燃剂 D、空气或氧化剂 4、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 C )。 A、自燃 B、闪燃 C、阴燃 D、着火 5、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 B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着火源 D、易燃物 6、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D)四种。 A、闪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 7、(A)、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后先熔融,后燃烧。 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 8、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B)。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 C、放射燃烧 D、阴燃 9、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10、(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11 、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12 、下列不是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是(D)。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自燃 13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 14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称为(B)。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消防指挥员在灭火救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消防指挥员在灭火救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消防指挥员在灭火救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近年来,火灾和其他事故频发,全国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09年度,各地重大恶性火灾接连发生,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更加繁重。作为一名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员,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灭火救援工作需要,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本人就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要把“救人第一”作为指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能把遇险人员救出,就奠定了灭火救援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遇险人员众多的火场和事故现场,指挥救人是第一位的,要把到场的主要力量放到救人上。正确运用各种施救手段和装备器材,果断部署精干力量,突破烟火封锁,积极抢救人命。 其次要把控制险情作为指挥工作核心问题,快速反应,认真解决。险情的控制关系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的成败,正确的控制能够减少很多不不要的损失。火场指挥员要对受火势威胁的爆炸物品、高温、高压生产设备或有毒物质、易燃液体的泄漏以及建(构)筑物的倒塌等危害情况,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采取排爆、堵漏、防毒、疏散、阻截、撤退等措施消除危害,尽可能为灭火抢险人员选择安全有利的作战环境。

第三,要敢于取舍,懂得“丢卒保车”。指挥灭火救援力量正确设防,是各级指挥员到场后临机处置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第一出动力量,到场时的兵力使用至为关键。因此,指挥员要正确把握进攻与防御的关系,既要敢于组织进攻,近战灭火为速战速决创造条件,更要立足于防,只有防得住,才能灭得掉。在力量薄弱、难以对火场实施全面进攻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做到弃小局,保大局才能减轻火灾或事故造成的危害。 第四,要把握全局,兼顾前后,指挥到场力量有序展开灭火救援行动。在灭火战斗中,指挥员不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前方兵力使用部署上,而且还要合理地组织好后方的供水及灭火物资的调配工作,并根据火场需要,适时指挥增援力量进行战斗展开,搞好多兵种合成作战,防止顾此失彼问题的发生。实践证明,在多数火场上,只要指挥员能将兵力合理使用于火场的主要方面,把现代消防技术装备科学地用于救人、抢险、灭火行动中,就能很快控制火场局面,扭转初战被动的形势,取得灭火成功的主动权。

灭火救援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灭火救援基础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2、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A、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连锁反应 3、可燃物质与( D )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 A、空气 B、氧化剂 C、助燃剂 D、空气或氧化剂 4、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C )。 A、自燃 B、闪燃 C、阴燃 D、着火 5、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B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着火源 D、易燃物 6、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D)四种。 A、闪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 7、(A)、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后先熔融,后燃烧。 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 8、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B)。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 C、放射燃烧 D、阴燃 9、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10、(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11、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12、下列不是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是(D)。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自燃 13、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 14、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称为(B)。 A、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