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行政诉讼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行政诉讼

2、法国的解释之诉

3、行政复议的管辖

4、行政诉讼的原告

5、行政赔偿的连带责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和()的原则。

2、人民法院设(),审理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

3、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行政法律文书必须以法律明确赋予其()为前提,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具有()内容。

4、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和()收集证据。

5、对()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原被告所在地法院皆有管辖权,其中原告所在地法院包括原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的法院。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就某一具体行政案件而言,司法裁判优于行政裁决。

2、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甲公民合法的房屋所有权,也侵犯了乙公民因合法的租赁关系所取得的对甲公民房屋的使用权,乙公民能提起行政诉讼。

3、法律、法规只规定了对某类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没有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若不经复议直接诉诸法院,法院应予受理。

4、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均可提起上诉。

5、行政机关就同一违法事实处罚了两个以上共同违法的人,其中一部分人不服处罚决定而起诉,这部分人是原告,其他未起诉的人,可以成为第三人。

6、律师对准许查阅的庭审材料,可以摘抄,经同意也可复制。

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法律文书的名称是: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调解书等。

8、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应区别情况,分别由被诉行政机关和对方当事人分担。

9、在诉讼进行中,原告或被告的法定代表人更换后,已进行的诉讼活动对于继续参加诉讼的法定代表人具有约束力。

10、被诉行政机关与受诉人民法院不在同一地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地方性法规时,应以法院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这两种处理行政争议的途径在()方面是相同的

A、审查范围

B、适用的法律依据

C、审查对象

D、处理效果

2、在(),行政诉讼案件由普通法院管辖

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英国

3、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可以提起诉讼

A、其近亲属

B、其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C、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

D、经人民法院指定的人

4、人民法院在第一审行政审判程序中,应当更换被告,而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

A、不予受理

B、驳回起诉

C、中止诉讼

D、终结诉讼

5、()对基层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建议提出抗诉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同级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6、人民法院以()为由,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

B、违反法定程序

C、超越职权

D、滥用职权

7、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3个月

8、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认为地方行政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的

A、参照地方行政规章

B、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判决

D、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9、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复议机构,应当设在()。

A、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内

B、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内

C、政府政策研究机构内

D、政府监察机关内

10、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

A、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B、报请中级人民法院批准

C、本法院自行决定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五、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治安处罚决定不服,相对人可以申请复议,这种复议属于

A、一轮复议

B、二轮复议

C、非必经复议

D、终局复议

E、非终局复议

2、日本现行行政诉讼分为()。

A、抗告诉讼

B、当事人诉讼

C、民众诉讼

D、机关诉讼

E、复核审诉讼

3、行政诉讼期间,原则上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哪项情形之一的,具体行政行为即可停止执行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停止执行的

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停止执行的

D、被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停止执行的

E、原告申请停止执行的

4、对于人民法院就下列哪种事项作出的行政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A、起诉不予受理

B、驳回起诉

C、财产保全

D、先予执行

E、不准许撤诉

5、在何种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对于行政案件可以通过裁定移转管辖

A、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

B、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

C、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自行审理原属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D、上级人民法院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E、下级人民法院把自己管辖的案件移交给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行政诉讼法为什么确立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处于何种诉讼地位?为什么?

3、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七、论述题(10分)

试述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

八、案例分析题(11分)

严××的4岁女儿媛媛连续3天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症状。1991年8月4日上午8时30分送县人民医院治疗。家长见女儿病重要求立即住院,因无床位医院不准住院。40分钟后,医生才给媛媛看病,作了一般检查后,医生说,孩子病得不轻,但还诊断不出什么病,先在观察室观察治疗。医生开了药方,家长取药给媛媛服用后留在观察室治疗。上午11时,媛媛突然发生抽搐,面色苍白,不讲话,值班医生立即抢救。下午3时许,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死于急性心肌炎。

严××认为医院开始误诊,又抢救不力,属医疗事故,一直反映到县卫生局。在县卫生局督促下,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媛媛之死进行鉴定,结论是媛媛之死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也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1991年10月6日,严××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鉴定结论隐瞒了事实真相,是错误的,请求县法院撤销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结论。

问: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行为是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为什么?

②严××不服鉴定结论该怎么办?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③若县卫生行政机关根据该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出了处理决定,当事人不服而起诉的,法院应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为什么? 来源:考试大-自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诉讼

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相对人的请求,按司法程序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3分)

2、法国的解释之诉

是法国行政诉讼的一种,即原告与行政机关对某一行政决定的意义和合法性看法不同,而这种看法的差异,又损害或将损害其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原告便可以诉诸法院,要求行政法院对被诉行政决定的意义作出解释或者确认其违法无效。(3分)

3、行政复议的管辖

是指复议机关之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主要解决相对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该向哪个机关申请复议并由哪个机关负责复议的问题。(3分)

4、行政诉讼原告

是认为行政诉讼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分)

5、行政赔偿的连带责任

是指相对人的合法公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并造成损害时,应由有关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

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3分)

二、填空题

1、合法便民

2、行政审判庭专门

3、强制执行权给付

4、原告证人

5、限制人身自由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所在地来源:考试大-

四、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6、B

7、D

8、C

9、A10、A

五、多项选择题

1、AE

2、ABCD

3、AC

4、AB

5、CDE

六、简答题

1、被告负举证责任是由于:

①行政机关有调查取证的主动权,在证据的收集和提供方面明显处于优势。(2分)

②具体行政行为大都基于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相对人难以提供足以证明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各种证据。(2分)

③可以促进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以尽可能减少行政争议及行政案件的数量,提高执法水平。(2分)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相当于原告,理由是:

①其诉讼主张是独立的;(2分)

②其主张与被告对立,与原告也彼此独立;(2分)

③如果先于原告起诉,即可获得原告资格。(2分)

3、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除满足行政诉讼的一般起诉案件以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行政诉讼已经成立;(2分)

②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符合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2分)

③行政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有内在的关联性;(1分)

④附带的民事诉讼必须与行政诉讼同时提起,或在行政诉讼程序开始后,人民法院作出裁判以前提起。(1分)

4、缺席判决适用于如下情形:

①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2分)

②人民法院裁定不准原告撤诉,如果原告拒不到庭;(2分)

③案件审理结果可能涉及第三人利益,或者需要其承担义务,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2分)

七、论述题

1、争议主体不同。

行政争议的主体之中,一般情况下,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起码也应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这种争议通常不可能在平等主体之间产生。而民事争议无此特殊要求。

同时,绝大多数行政争议,作为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比相对人年于更为优越的地位。他们之间存在一种经“命令——服从”为基本特征的不平等关系。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即使是权利方,也不能以强制力为依托对对方当事人直接发号施令。(4分)

2、争议起因不同。

行政争议由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民事争议由民事法律行为所引起。进一步说,行政行为可以引发民事争议,民事行为不可能引发行政争议。(3分)

3、解决争议的手段不同。

行政争议,有相当一部分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裁判等行政司法途径解决,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程序,只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条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民事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一概诉诸法院,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3分)

八、案例分析题

①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不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而是专门负责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的组织。它所作的鉴定结论,仅对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鉴定,并不确定病员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所以,不属具体行政行为。(5分)

②严××不服鉴定结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非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引起行政诉讼,当然,严××若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可以向更权威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4分)

③当事人不服县卫生院行政机关根据鉴定结论作出的处理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县卫生行政机关以鉴定结论为依据所作的处理行为,涉及到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分)

《行政诉讼法》考试题

一、行政诉讼法单选题试题

1、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的有( C )

A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B、罚款C、逮捕D、行政拘留

2、行政诉讼中,(A )对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A、被告

B、原告

C、法院

D、第三人

3、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C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4、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C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D )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3个月

6、经人民法院(B )次合法传唤,行政诉讼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A、1

B、2

C、3

D、4

7、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B)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8、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C )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9、下列行为中,(C )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罚款

B、责令停产停业

C、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

D、行政拘留

10、下列事项中,(C)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B、公民不服我国政府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C、王某对公安机关不给自己开的旅馆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行为不服

D、李某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不服

1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A)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12、(D)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对行政案件证人所作的询问笔录

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对行政案件当事人所作的询问笔录

C、行政处罚听证记录

D、人民法院立案后行政机关自行向证人取证所作的笔录

13、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可以(C )。

A、要求原告撤诉

B、不予审理

C、按缺席判决

D、通知其上一级机关应诉

14、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B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5、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A)内提起上诉。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6、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行政诉讼立案之日起(C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7、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行政机关应予处罚而没有处罚的(B )。

A、可以直接给予处罚

B、不能直接给予处罚

C、可以命令行政机关给予处罚

D、可以和行政机关一起作出行政处罚

18、季某某因多次偷窃被派出所裁决治安拘留5日,季某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C )。

A、判决维持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B、判决变更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C、判决撤销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D、判决驳回季某某的诉讼请求

19、行政诉讼的证据除(D)外,与刑事诉讼相同。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现场笔录

20、除涉及不动产外,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最长时效为(C )。

A、1年

B、2年

C、5年

D、20年

21、沈某至刘某某家中窃得200元,被公安机关查获后处治安拘留5天,刘某某对此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复议后维持原处罚决定,如果其对复议决定仍不服,他应向法院提起(A)。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22、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A)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B、复议机关所在地

C、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B

D、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

23、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但在(B)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C、原告的律师认为需要停止

D、审判长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4、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D )不负举证责任。

A、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

B、原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

C、行政处罚前事先告知情况

D、原告称被刑讯逼供所造成的伤势

25、在行政诉讼中,哪种情形审判人员不必回避(D )。

A、审判人员甲是原告的叔叔

B、审判人员甲是此案的证人

C、审判人员甲是被原告殴打的被害人乙的朋友

D、审判人员曾在另一起行政诉讼中驳回了同一原告的起诉

26、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D )。

A、可以自行撤诉

B、征得被告同意后,即可撤诉

C、经人民法院登记后,即可撤诉

D、经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准予撤诉

27、在经过复议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后,被处罚人仍不服,继续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

对下列(C)类诉讼请求不予受理。

A、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提起诉讼

B、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为由提起诉讼

C、被处罚人以处罚不太适当为由提起诉讼

D、被处罚人以处罚决定认定事实错误为由提起诉讼

28、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A )。

A、可以书面审理

B、应当书面审理

C、必须开庭审理

D、一律开庭审理

29、下列(B )类裁定不可以上诉。

A、不予受理

B、终结诉讼

C、驳回起诉

D、管辖异议

30、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C )内提出。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

31、下列(D )类情形引发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A、宋某对派出所调解民事纠纷不服

B、张某的朋友被公安机关处罚款2000元,张某认为不公正,遂起诉

C、钱某对被公安分局罚款2000元不服,遂以原办案单位某派出所为被告起诉

D、李某被某区公安分局处罚款2000元,后经某市公安局复议变更为罚款500元,李某不服,遂以市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诉讼

3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C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

D、自治条例

33、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C)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

34、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季某死亡,其(C )可以提起诉讼。

A、朋友陈某

B、单位领导黄某

C、弟弟季某

D、生前非法同居的岳某

35、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C )。

A、只能委托律师代为诉讼

B、只能委托一人代为诉讼

C、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D、只要受委托人具备诉讼代理人资格,具体受托人数不限

36、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A )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A、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B、上一级

C、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

D、下一级

37、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B)人民法院管辖。

A、行为发生地

B、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C、作出维持决定的复议机关所在地

D、原告户籍所在地

38、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A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七种。

A、当事人的陈述

B、被害人陈述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当事人辩解

39、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A )指定管辖。

A、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40、行政诉讼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D )行政机关是被告。

A、行政级别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行政级别低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C、可以任选一个行政机关作为被告

D、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4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A)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A、法律

B、地方规章

C、法律或者法规

D、规章

4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 B )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A、未受理

B、已经依法受理

C、当事人未撤诉

D、作出判决之前

43、行政诉讼是(C )之间的活动。

A、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方

B、原告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

D、人民法院、原告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A )进行审查。

A、合法

B、合理

C、适当

D、正确

45、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A)决定。

A、报请上级人民法院

B、告知起诉人自行

C、依法自行

D、通过审判委员会研究

46、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D)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作变更判决。

A、主要证据不足

B、违反法定程序

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47、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争议,是(D )之间发生的法律争议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职工

D、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48、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D)。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49、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具体行政行为,受委托的组织是被告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0、对经行政复议的案件提起诉讼的,(D)。

A、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B、只能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可以由原告所地在法院管辖

D、只有经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才有权管辖

51、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出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B)。

A、指定管辖

B、共同管辖

C、协议管辖

D、合并管辖

5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B )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许可

D、行政强制措施

53、(C)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54、一般情况下,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行政诉讼上诉状之日起(B )内作出终审判决。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55、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C)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二、行政诉讼法多选题试题

1、( ABCD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证据。

A、被侵害人的陈述

B、伤情鉴定结论

C、现场勘验笔录

D、被处罚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录相

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ABCD )制度。

A、合议

B、回避

C、公开审判

D、两审终审

3、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ABC)提起的行政诉讼。

A、对拘留行政处罚不服

B、对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处罚不服

C、对公安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的法定职责不服

D、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

4、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ABCD)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的

5、行政诉讼中,被告(AB)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A、不履行法定职责

B、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C、违法履行法定职责

D、超越法定职权

6、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BD)。

A、在法定时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当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B、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D、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7、行政诉讼的被告在开庭审理前,应当(ABD )。

A、制作答辩状

B、撰写辩论提纲

C、对不明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取证

D、做好阅卷笔录

8、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B、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C、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

D、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证据

9、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依据(ABC )作出判决。

A、法律和行政法规

B、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性法规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10、我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涉外行政诉讼,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诉讼。下列选项中对于“涉外因素”的理解正确的是(BC)。

A、被告是国外行政组织

B、原告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C、第三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D、关键的证人或鉴定人中包含有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国外组织

11、下列对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BC)。

A、承担举证责任的不仅有行政诉讼被告,行政诉讼的原告、证人、鉴定人也应承担有限的举证责任

B、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不一致

C、行政诉讼期间,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

D、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承担的,并不必然导致其败诉的后果

12、张某和王某夫妇俩因殴打陈某受到某公安分局处罚。张某和王某夫妇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在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后,继而起诉至人民法院。本案中的诉讼参加人有(ABD)。

A、原告张某和王某夫妇

B、被告某公安分局

C、被告复议机关

D、第三人陈某

13、具备下列(AB)条件的行政诉讼案件,可以进行书面审理。

A、上诉案件

B、事实清楚

C、当事人约定

D、被告行政机关和法院商定

14、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不包括(ACD )。

A、国家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15、未经人民法院许可,(ACD)无权查阅行政诉讼案件的有关材料。

A、当事人

B、代理诉讼的律师

C、法定代理人

D、监护人

16、关于诉权期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D)。

A、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起诉

B、复议机关逾期不决定的,也必须等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

C、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17、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ABD )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

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B、违反法定程序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D、滥用职权

18、在行政诉讼过程中,(ABCD )。

A、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B、被告不得自行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D、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19、对于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B、可以作为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C、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D、不能作为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20、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经审理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又反悔的,不可以(ACD)。

A、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B、以与原起诉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起诉

C、以不同于原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再起诉

D、向作出该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

21、关于行政诉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CD )。

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B、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地位平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应当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D、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22、王某在法庭上作证,证明他亲眼目睹了刘某与丁某打架的经过,万某的证言属于(AC)。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23、行政诉讼案件审判人员具有下列(ABCD )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

A、未经批准,私下会见一方当事人

B、为原告推荐律师

C、接受本案当事人的宴请

D、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24、行政诉讼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

A、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B、经人民法院三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C、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直接判决其败诉

D、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5、行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AC)的除外。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隐私

D、内部情况

26、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ABCD)。

A、书证

B、鉴定结论

C、勘验笔录

D、现场笔录

27、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有(ABCD )。

A、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8、人民法院一般应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ABC )除外。

A、国家秘密

B、个人隐私

C、法律另有规定

D、原、被告一致不同意

29、人民法院只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引起争议的案件,而不受理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案件。这是因为(AD)。

A、抽象行政行为不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益

B、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层次较高

C、抽象行政行为对事不对人

D、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受案范围不宜过宽

30、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ABD )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C、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停止执行的

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31、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作出发回重审裁定?(AB)

A、原审判决遗漏被告的

B、原审判决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的

C、原审判决遗漏诉讼请求的

D、原审不予受理裁定确有错误的

32、行政诉讼过程中,在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撤诉处理?(AB)

A、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B、上诉人认为法院偏袒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的

D、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

33、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可能是下列哪些选项?(ABD)

A、可以是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

B、可以是复议机关

C、必须以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D、原告有权在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之间进行选择

34、行政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有(ABCD)

A、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超过诉讼期限的

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C、在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D、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35、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包括(ACD)。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司法变更有限原则

三、行政诉讼法判断题试题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与其权利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但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7、行政诉讼中,非行政机关不能当被告。(×)

8、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未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安机关与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9、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0、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1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

1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

13、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自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1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15、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法院可以判决撤销。(×)

16、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不可以撤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17、行政诉讼中,受害人不可以当原告。(×)

18、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19、行政证据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 )

20、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 )

21、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22、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之日起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23、原告或者第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但能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24、行政诉讼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26、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交答辩状。(√)

2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

28、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29、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所在地”是指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3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行政未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31、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原告不同意的,裁定驳回起诉。(√)

3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33、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4、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35、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法院不予准许的,以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审判。(√)

36、当事人申请再审行政案件,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3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其诉讼代理人是可以的。(×)

38、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责令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

39、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

40、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他人不可以代为提起诉讼。(×)

41、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42、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43、代理行政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但不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

44、行政诉讼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4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诉讼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46、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47、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48、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4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

50、行政诉讼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51、行政诉讼中,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52、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53、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

54、在行政诉讼中,对于第二审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公开审理。(×)

55、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56、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心得体会 把握是学好行政法的关键,但它只是前提性条件,不能替代具体学习方法。在对具体内容的把握上,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参考:“实”是重点。凡是教材、法律规定中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内容是司法考试的重点所在。因为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它主要测试的是入门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司法考试的性质决定其偏重于那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内容。例如,行政法概述、行政诉讼概述这两章,作为编写教材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司法考试则是不重要的,因为概述所涉及的是入门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在法律实务中,它不会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也不会成为律师辩护的理由。相反,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类的内容,则几乎是司法考试必考的内容。因为司法职业每天所面对的是生活中发生的案件,而行政案件所要分析的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新”是考点。司法考试每年都会有所微调。调整无非是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去年的司法考试,考试方法上的调整如论述题的增加;考试内容上的调整如证据方面的内容,由于有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出台,证据方面的考题占了六分。在总分约40分的比例中,6分的分值应该说是占了比较高的比例。今年的司法考试,新的内容增加了行

政许可法、行政应急和政府采购法三个部分。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它裹挟了许多新的现代政府的理念,几乎是必考的内容。需要考生注意。 “特”是题眼。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恐怕也是司法考试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考”的重要原因所在。但其所涉及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能等量齐观。有的具有出题价值,有的不具有出题价值。具有出题价值的部分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就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有“新闻眼”一样,应对司法考试也需要有“题眼”。题眼究竟何在呢?“特”往往是题眼所在,即那些特殊的制度、特殊的规则即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规则往往是题眼所在;如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的特殊规则也往往是题眼所在。对于考生来说,应对于此,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方法是比较,将两种制度、两种规则比较着去把握,在比较中你可以找到特殊规则所在,同时也就能够找到题眼所在。 “本质”是关键。司法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是这样的题,它所考的不是你对某项制度或规则是否知道,而考的是你对这项规则或制度的本质的把握。这种题假定你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司法考试的门槛是大学本科,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知识,所要考的是你对该项知识的运用或把握。这就取决于你对这项知识或规则性质或本质的把握。如我们都知道行

2017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作业3

2017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作业3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选择一项: A. 地方性法规 B. 行政法规 C. 国务院部门规章 D. 法律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国务院部门规章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B.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C.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其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 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反馈 正确答案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题目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选择一项: A. 行政许可 B. 行政裁决 C. 行政指导 D. 行政确认 反馈 正确答案是:行政许可 题目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 B. 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 C. 依据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法定形式 D. 依据行政行为作出是否必须由行政相对方申请 反馈 正确答案是: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 题目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 选择一项: A. 执行力 B. 确定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一般情况下是各类行政法律关系的必要当事人。 A.行政机关B.法人 C.其他组织D.’公民 2.我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这属于( )。 A.委员会制B.合议制 C.集体负责制D.首长负责制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A.调任B.退休 C.升职D.委任 4.以下法律规范中,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 A.法律B.国务院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D.省政府规章 5.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 A.五人B.三人 C.两人D.四人 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审查的是( )。 A.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B.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C.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D.抽象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7.下列行为中,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罚款B.国防行为 C.没收财物D.强行摊派 8.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9.下列哪项中,不属于我国录用公务员的法定条件的是(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年满十八周岁 C.具有良好的品行D.具有良好的相貌 10.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 A.三个月B.六个月 C.一年D.二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制裁违法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D.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417 12.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A.前者是双方行为,而后者是单方行为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

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2)排除不相关的考虑。如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时,不能因为被处罚的人是高级干部而从轻处罚。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合乎情理 ⑶、比例原则 行政行为要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作出最佳利益判断,体现法的实质公平。 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 ☆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能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达到该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妥当性原则。比如以轻微罚款无法达到噪音超标污染的整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04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得分:0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司法机关的救济,也就是行政诉讼 B. 在我国,行政机关的救济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实现的 C. 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 D. 没有相对方的请求,只要有违法事实存在,行政救济就已开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 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哪一级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 该行政机关 B. 同级行政机关 C. 下级行政机关 D. 上一级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3. 《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合理性、合法性 B. 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C.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 公平、公正、公开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 B.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或者无法行使申请权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 政复议 D. 行政处罚中受被处罚人侵害的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中一方申请复议,另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B. 在因行政裁决引起的复议案件中,被裁决的民事纠纷中一方当事人是申请人,另一方当事人不 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C. 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方对其中一个行 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其他行政机关可以作为共同被申请人 D. 第三人必须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 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级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 申请行政复议 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资格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 申请行政复议 D. 对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7. 《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复议的一般期限是()。 A. 60 日 B. 50日 C. 40日 D. 30日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8. 行政复议审理的方式原则上采取的形式是()。 A. 开庭审理 B. 公开审理 C. 书面审理 D. 口头审理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行政诉讼中,决定适用于( ) A.驳回起诉 B.起诉不予受理 C.指定法定代理人 D.财产保全和先行给付 2. 参加行政处罚的听证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 ) A.4—5人 B.3—4人 C.2—3人 D.1—2人 3.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 案件,除由法律规定外,还可以由( ) A.行政法规规定 B.地方性法规规定 C.法规规定 D.法规和规章规定 4.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A.对等 B.平等 C.不平等 D.基本平等 5. 在第二审程序中,行政机关改变其原具体行政行为( ) A.是可以的 B.须经法院同意后可以 C.须经对方当事人同意 D.是不可以的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照审计目的对审计监督进行分类的项是( ) A.专项审计 B.财政、财务审计 C.经济效益审计 D.财政法纪审计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由( ) A.人民法院解决 B.行政复议机关解决 C.行政机关解决 D.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解决 8.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行使其追偿权。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前提是有故意或者() A.过失 B.重大过失 C.过错 D.重大过错 9.《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的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10.下列制度中不是行政处罚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的有() A.说明理由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合议制度 11.能够接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必须是依法成立的() A.组织 B.组织或者个人 C.企业组织 D.事业组织 12.许可证的撤销是行政机关对违法的许可证持有人的一种() A.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处分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执行 13.执行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是() A.依法给予5元以下罚款的 B.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C.依法给予50元以下罚款的 D.依法给予1000元以下罚款的 14.排他性许可又称() A.独立的许可 B.权利性许可 C.特殊许可 D.独占许可 15.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有() A.乡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县人民政府 D.镇人民政府 16.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A.执行力 B.确定力 C.公定力 D.拘束力 17.公安机关对轻微违法犯罪且正在流窜作案的嫌疑人采取的收容审查行为属于() A.执行性强制 B.预防性强制 C.教育性强制 D.制止性强制 18.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是() A.训诫 B.罚款 C.代执行 D.拘留 1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A.15天内提出 B.1个月内提出 C.3个月内提出 D.半年内提出 20.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理范围大体相同,这种行政机关的体制称为() A.层次制 B.职能制 C.首长制 D.分权制

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法》第条)行政诉讼法是指调整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构成完整的 诉讼法律体系。 行政诉讼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989年4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的共有原则 这些原则与其他诉讼活动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原则相同的, 是诉讼活动的一般准则,又称为一般原则。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辩论原则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合议制原则、回避原则 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制原则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这些原则是行政诉讼自身所特有的,与其他诉讼活动的原则是完全不同的。 、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又称有限管辖原则,是指对于行政纠纷,人民法院只管辖并 解决其中的一部分。这与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完全管辖权 不同。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⑴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对象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

为。 限于具体行政行为,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限于外部行政行为,不审查内部行政行为 ⑵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上对合理性不审查) 是否超出了法定界限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的依据 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是参照的依据。 、不适用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进行调解。(第条) 因为行政诉讼处理的是行政争议,而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 行政机关依职权实施的,行政职权属于国家权力,是不能通过调解而放 弃或让步的。 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第条) 、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含义: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因为相对人的起诉而停止执行,在诉讼期间,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理论上:是国家行政管理连续性、有效性和不间断性的必然要求。 实践上:对行政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并消除其存在的违法状态,可 能发生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例外:(第条) ⑴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⑵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将会造 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⑶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司法有限变更原则。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不享有司法变更权,仅限于在行政

完整word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2004年10月20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张某、王某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征收科的工作人员李某、赵某联合对某农贸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李某、赵某发现E公司自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偷漏税款达5000元,当场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并责令E公司补缴税款5000元。随后,张某、王某发现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当场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要求张某、王某举行听证,张某、王某告知钱某现在局里正在对办公楼进行翻新,没有地方举行听证,且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举行听证还是这个结果,拒绝举行听证。E公司不服,遂向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 (1)李某、赵某和张某、王某当场对E公司作出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 (2)张某、王某拒绝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的听证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3分) (3)张某、王某对E公司作出罚款3000元、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为什么?(3分) (4)E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是否可以以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2分) 1111 (1)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案件,本案中两机关的执法人员当场对E公司作出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执照的处罚显然违法。(2分) (2)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E公司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E公司要求听证的,其应当组织听证。(3分) (3)不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中,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偷漏税款的行为,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针对E公司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前后作出的两个行政处罚不是针对E公司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故不违反《行政处罚法》关于“一事不再罚”的规定。(3分) (4)不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本案中,天津市工商局北辰分局和天津市地税局北辰分局是分别针对E公司的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的,E 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均不服,只能分别提起行政诉讼。(2分) 案例(2) 2005年3月10日,某直辖市甲、乙、丙三名律师决定出资合伙成立“新津律师事务所”。2005年5月16日,甲、乙、丙三人向该市司法局口头申请成立律师事务所并提供了律师事务所章程、发起人名单、简历、身份证明、资金证明等有关申请材料。市司法局受理申请的工作人员李某见甲满头白发,特别提醒三人,根据该市政府规章的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起人的年龄均不得超过60岁。甲告知李某,他们三人的年龄均不到60岁。于是,李某将一份市司法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精简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参见教材p17-21)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作业1撰写论文(范文) 行政法原则在实践中运用 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 2 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3 任何行政职权的授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不仅仅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法律,还有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室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乡法规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室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

行政诉讼法重点总结

行政诉讼法 第一编绪论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换言之,行政是国家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权的行为。 公行政——私行政 公行政:国家行政——社会行政 国家行政:形式行政——实质行政 行政法的核心或实质内容是行政权。 行政权:是指执行管理权,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行政权的特征: 第一,执行性。 第二,法律性。 第三,强制性。 第四,优益性。 第五,不可处分性。 严格意义的行政法产生于1799年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之后 行政国家——行政法产生、发展的基本原因 法治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法 行政法是一切行政管理法规的总称。是国家重要部门法之一,它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权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关系:行政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 监督行政权的方式: 制定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权源 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方式 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滥用 “新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调整范围新 调整方式新 法源形式新 调整范围的“八新” 1、为解决“市场失灵”,新行政法通过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价格、利率、产业发展结构等进行规制,保证经济的平衡发展,防止经济危机。 2、新行政法有限度地进入“私域”,对私人财产权、经营权、契约权进行适当干预。 3、新行政法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越来越多地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4、新行政法有限度地进入“特别权力关系领域”。 5、为实现公民自治和建立“有限政府”,国家公权力逐步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6、新行政法对国家和政府的绝对权力加以适当和必要的限制。 7、新行政法有限度地进入执政党执政行为的领域。 8、新行政法进入互联网,调整“虚拟世界”中的社会关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10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天津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实施细则 2.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种类的是() A. 警告 B. 取消公务员录用 C. 罚款 D. 辞退 3.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撤销或者废止,这体现了行政行 为的() A. 拘束力 B. 执行力 C. 确定力 D. 公定力 4.我国中央部门规章有权设定的行政处罚是() A.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 行政拘留 C. 没收违法所得 D. 一定数量的罚款 5.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依法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 机关提出了延续申请。如果该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决定,()。 A.视为要求被许可人重新办理行政许可B.以后不得作出拒绝延续的决定 C.视为准予延续 D.视为拒绝延续 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处罚案件,对()进行审查。 A.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 B.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适当 C. 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与适当 D. 行政相对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7.行政机关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 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行为 B. 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刑事侦查行为 C. 行政指导行为 D. 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实施的行为 8.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A.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D.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或者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法条文梳理

行政诉讼法条文梳理 进展历程 1.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88次会议通过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3.2002年6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4次会议通过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4.2007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1次会议通过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2号) 5.200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行政审判 工作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38号) 6.200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爱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 意见》(法发〔2009〕54号) 7.2009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 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9〕20号) 8.2009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9次会议通过《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法释〔2010〕1号)

9.2009年11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7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0〕2号)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 〔2010〕15号),2010年11月18日起施行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 规定》,2011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2次会议通过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1〕17号), 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 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 4号,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

填空题: 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进行(行政权)规和控制的精神实质。 2.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和监督机关。 3.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其中(选任)由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行政职务。 4.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6.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同于(行政)诉讼案件。7.《行政诉讼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围、条件和(程序)。 8.《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9、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10.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1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容)三大要素构成。12.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13.在行政组织法规中对于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概括)规定,(列举)规定和(折衷)规定。 14.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15. 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授权立法)。 6;(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术语。 1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 18.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0.在我国行政职务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21.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 22.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24.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25、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26、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7.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1、行政法律关系的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3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33、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34、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35、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 36、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37、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 (个别的行政指导)。 38、《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9、、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40、行政赔偿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 行政行为两种,对这两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41、确立行政诉讼受案围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列举式)、(概括式)、(结 合式)等三种。 4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4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44、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 行政机关。 45、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 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46、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47、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48、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 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行政复议。 49、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50、(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51、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52、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 人)和(被上诉人)。 53、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立案,并通 知原告。 54、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 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55、行政判决分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 5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58、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表现出来的。 59、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二 是(效率原则)。 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对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61、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 的行政机关管辖。 62、申戒罚的具体形式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63、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 违法责任原则。 64.行政关系的(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2.行政法的调节对象是(行政关系)和(一定围的监督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3.在行政法律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 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 为)和(精神财富)。 7. 行政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8. 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 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关法律解释)以及(国 际条例)。 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围不同,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 法)。根据行政法规的性质不同,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根据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行政法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 政监督法)。 10.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具有(行政)与(立法)的双重属性。 11.依据行政立法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2.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与地 方行政立法)。 13.根据行政立法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 与(创制性立法)。 14.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为(条例、规定和办法)。 15.有权制定规章的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级政府、省府所在地的市府、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16.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和备 案)等步骤。 17.行政行为就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 为。 1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1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 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20.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 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21.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 与具体行政行为)。 23.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的不同,行政行为分为 (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24.行政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四个条件,即(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和法律效果条件)。 25.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 不产生法律效力。 26.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28.行政法制监督的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 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29.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方式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 监督)。 30.国家审判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 31.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2.以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个人相对方)与(组织相 对方)。 33.以其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为(相接相对 方与间接相对方)。 34.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影响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相对方可以分 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向对方)。 35.行政授权是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36.行政职权引起(职权)和(职责)的同时转移。故行政授权又被称作行政职 权的转移。 37.被授权组织包括三类,即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38.被授权组织具有独立的( 行政主体 )的法律地位。 39.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2019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 1.【第01章】甲男与乙女申请结婚,他们与婚姻登记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 A 内部行政关系 ? B 外部行政关系 ? C 民事关系 ? 单选题 2.【第01章】对于行政主体来说,行政法是()。 ? A 授权法 ? B 控权法 ? C 授权法和控权法 ? 单选题 3.【第01章】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 行政关系 ? B 行政法律关系 ? C 行政法关系 ? 单选题 4.【第01章】2011年交通运输部公布实施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属于()。 ? A 行政法规 ? B 部门规章 ? C 政府规章 ? D 规范性文件 ? 多选题 5.【第01章】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当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完善 和最具代表性的,它由以下哪几部法律构成?

? A 1966年《情报自由法》 ? B 1974年《隐私权法》 ? C 1976年《阳光下的政府法》 ? D 1999年《信息公开法》 ? 多选题 6.【第01章】下列属于行政法的是()。 ? A 《行政许可法》 ? B 《行政处罚法》 ? C 《行政诉讼法》 ? D 《行政监察法》 ? 判断题

7.【第01章】只有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 一致的,才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才适用新的规定。?正确错误 ? 判断题 8.【第02章】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即行政管理的客体。 ?正确错误 ? 单选题 9.【第03章】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 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 ? A 合法行政 ? B 合理行政 ? C 程序合法 ? D 高效便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