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张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提要形容词在不同的语言里有偏谓词性和偏体词性的两种倾向,偏体词性的语言里,形容词做谓语

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本文强调汉语形容词在句子平面上做谓语依赖句法标记。文章第一部分论述

了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等程度副词都有系词的性质,第二部分提出“状态形容词”不是词,是汉语形容词独有的形态化的谓语形式。综合这两方面的观察,可以总结出:程度副词、形态化谓语

形式和“是……的”框架是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的三种主要句法手段。文章第三部分依据形容词

陈述性的普遍特征,在汉语里寻找性质形容词直接做谓语现象,得出性质形容词不加标记直接做谓语

只出现在主谓谓语句和动补结构这种低于句子平面的结构里的结论。

关键词形容词系词状态形容词句子平面

〇引言

讨论形容词做谓语问题,首先要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开。状态形容词自由地

做谓语是没有争议的。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是否自由,是否依赖语法标记,做谓语是不是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讨论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与不带标记的情况(文中如不特别指明,则“形容词”均指性质形容词),并提出对汉语形容词(包括状态形容词)谓语功能的总体看法。

什么情况是形容词做谓语? 需要简单地交代一下。性质形容词表示恒定的属性意义,

做谓语时应该是这一意义的实现。不管加不加句法标记、加什么样的句法标记,“陈述恒定的属性”这一意义都是基本意义。依此,形容词加时体标记做谓语的情况就不在考虑之内了。这是因为,时体标记所表达的“变化”意义,是带给谓语的,无论什么词性的成分充当谓

语,都是如此。动词谓语句“张三休息[了]”、名词谓语句“张三大学生[了]”、形容词谓语

句“张三开朗[了]”都是在原本的陈述意义上由“了”带来了变化义( 见赵元任(1968:8.

1.

3. 4)。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形容词做谓语现象,不包括“花红了”这样的句子,也不把“了”看

成形容词做谓语时的一种必要的句法标记。

一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问题

朱德熙(1956)指出形容词单独做谓语并不自由(要依赖比较或对照意义的语言环境),

跟“的”结合成体词性结构之后,还要依赖系词才能自由地做谓语。同一篇文章里,朱先生3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也指出形容词做谓语“不是自由的造句原则”。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定语还是做谓语,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表态;但朱德熙(1982) 把形容词归为谓词。沈家煊(1997) 引申了赵元任(1968)关于形容词做定语并不绝对受限制的说法,明确指出“单音性质形容词做定语所受的限制并不是语法上的限制”。沈文的结论是:“汉语形容词典型的或无标记的句法功能是充当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大多要加标记”,“性质形容词只在有标记的句式中

才可以不加标记做谓语”。

郭锐(2001)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沈文的论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该把“程度

副词+ 形容词”归入状态形容词,二是不该把“是、的、不”都算做谓语的标记。

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看。第一,沈文揭示的事实,是不是表明了汉语形容词

做谓语更多地是依赖标记? 我们的看法是,这些情况的存在,正说明形容词做谓语是依赖标记的,即,鲜见不依赖任何标记独立地做谓语;其次,郭文认为程度副词、“是”、“的”、“不”

属于“不同领域的标记”,这是值得做一些辨析工作的。

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程度副词、“不”与系词在形容词谓语句里是不是一样性质的东西。

先看程度副词。很多人注意到,性质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时候,前边加上一个“很”,句子就自然了。吕叔湘主编(1980)点出“凑成双音节”的作用,张国宪(2008) 更强调这一点。这个观点,沈家煊(1997)有过评论:“是不是出于音节上的考虑呢? 不是。因为不光是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也很少单独做谓语,前面经常加‘很’。”这里,我们还可以补充一

点:不管单音节还是双音节的形容词,前边所加的,不光是“很”“挺”等单音节副词,也常有

“非常”“特别”“比较”等多音节副词,这就不好说是为了补足音节了。

主语谓语之间的“很”等副词,究竟起什么样的语法作用? 朱德熙先生1982 年课堂授

课时就谈到了这个用法上程度意义弱化的倾向,近年来多位研究者更强调了这一点(郭锐,2001;张国宪,2008;Larson,2009),那么,这个倾向昭示着什么方向的语法变化呢? 目前有

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一种以张国宪(2008)为代表,他认为“很”的程度语义弱化的同时,已经逐渐在语法上

变成了一个“黏附于词干的词缀”,即“很+ A”→“很A”,“很A”相当于一个词。

另一种则是Larson(2009)提出的,他指出,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依赖程度副词,这跟汉

语名词做谓语时依赖系词是平行的。“巩俐是演员”跟“巩俐很漂亮”可以做平行的分析:历

史上“是演员”是个短语,“是”是限定词(是名词短语的核心),到了现代汉语里,“是”成了

“巩俐”与“演员”之间的联结性成分;“很漂亮”本来也是一个短语,“很”表示形容词的程度

(是形容词短语的核心),当代汉语里“很”发展出了联结“巩俐”和“漂亮”之间关系的作用。

他据此断言:汉语的名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较多地具有一致性。

Larson(2009)的说法,只能说是他的一个猜想,没有给出充分的论证。但我们觉得他的

看法很有深度,汉语事实也支持这样的结论。首先,从语义上说,正如张国宪(2008) 所观察

到的,“很”的程度意义表现出了明显的退化倾向;其次,句法上,我们观察到的事实与张国

宪(2008)不同。我们注意到,在现实口语里,“很”等程度副词的确发展出了主语与谓语之间联结成分的用法,如例(1)实际韵律节奏上,“很”后常有明显停顿;例(2)“很”后停顿,还

可以再插入其他成分;例(3)“很”后停顿,临时改变想法,原来的形容词没有说出来。

4

世界汉语教学第25 卷2011 年第1 期

(1)现在呢,由于,嗯,肯吃苦,也很,勤劳吧。①

(2)结婚以后呢,这个女同志呀,很,一看,这家里人呢,父母也好,一看,家里这些人呢,都挺明白,她很高兴。

(3)反正他们都是,很,对起老人就是,家里哈第一就是老人。

再次,更重要的证据是“很是”的普遍出现。例如:

(4)碟子是彩瓷,古色古香,很是地道。(陆星儿《一个和一个》)

(5)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阿城《棋王》)

(6)他糊涂劲过了,又明白起来,谈吐很是文雅。(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这样的用法并不局限于某种时代或方言,当代汉语中有更为普遍化的倾向,检索互联网,轻易得到许多用例:

(7)很是好听/很是精彩/很是悬/很是迷茫/很是方便/很是郁闷/很是囧

饶继庭(1961)曾经论证“很有计划”是“很+ (有+ 计划)”而不是“(很+ 有) + 计划”,但我

们这里讨论的“很是+ A”显然“很是”是一个整体。郭锐(2001) 的逻辑是:汉语性质形容词

是谓词性的,不需要“是”这样的“陈述化标记”,形容词出现在“是”字句里,其实“是”联系

的是体词宾语,因为形容词必须后加“的”名词化之后才做“是”的宾语。在我们看来,汉语

形容词是偏体词性的,形容词做谓语依赖“很”这样的具有系词倾向的成分,跟名词做谓语依赖系词“是”是平行的,而且,“很是”的存在,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表明“很”的程度

修饰作用已经弱化,因为它已不直接贴在形容词身上;另一方面也表明“很是”作为一个整体确实起了联结作用。

这些都可以说是“很”与“是”用法相平行的有利证据。

再简单讨论一下否定副词“不”。

谓语位置上的形容词,否定形式主要是“不+ A”,而不是“没+ A”,这是因为,“不”是对

形容词恒定意义的否定,“没”是对变化意义的否定,而变化意义是由时体助词带来的,不是

形容词谓语固有的意义(见本文“引言”部分)。沈家煊(2010) 指出:“汉语里‘有’是‘有’,‘是’是‘是’,‘有’和‘是’是两个分立的概念,所以否定‘有’有否定‘有’的否定词‘没’,否

定‘是’有否定‘是’的否定词‘不’。”既然形容词谓语句里的“不”是“是”的否定词,那么

“形容词做谓语依赖‘不’”的问题,事实上也就等同于依赖系词性成分的问题了。Larson (2009)也曾表达了“不”与“很”功能平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回应郭锐(2001)对沈家煊(1997)“不同领域的标记”的质疑了。

郭指出“很(含其他程度副词)”、“是”、“不”、“的”属于“不同领域的标记”,我们已经证明

了“很(含其他程度副词)”与“是”有平行的语法作用;至于“不”,一方面,本来就是“是”的

否定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很”的否定形式(Larson,2009),则“不”也与“是”“很”一

样属于“相同领域”__________的标记了。只有加在形容词后面的“的”与系词不是一种性质的

语法标

记。但是事实正如郭锐(2001)所指出的,“的”在形容词谓语句中的作用与系词并不作用于同一个层次上,形容词单是加了“的”还是不能做谓语。

我们的结论仍然是: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强烈倾向于依赖系词性的语法成分,

5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①例(1) -(3)来自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北京口语语料查询系统”。

包括“很”“不”等副词。

Wetzer(1996)提出,从类型学的观点看,有的语言形容词是名词性的(nouny),有的语言

形容词是动词性的(verby)。Wetzer把汉语普通话归为动词性形容词的语言。他给各种语

言归类的标准,涉及人称、系词和零形式三种手段。汉语没有人称的形态手段,我们讨论汉语究竟是名词性形容词的语言还是动词性形容词的语言,就可以用他这几条标准来衡量: 名词性形容词的语言动词性形容词的语言

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

(a)零形系词系词(c)零形零形系词

(b)系词零形零形(d)系词系词零形

Wetzer(1996)认为汉语属于(c)种而不是(a)种情况。我们认为,这是值得讨论的。他做判断的事实依据仅仅是“他跑”“他好”“张三是一个护士”这样三个句子。汉语学者大多不认

为“他好”是自足的句子。普通语言学论著中涉及汉语事实难免片面,中国学者有义务辨清事实的全貌。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看到汉语形容词做谓语尽管不是单纯依赖系词“是”,但是强烈倾向于依赖“很”等起着系词作用的副词,可以说,汉语具有Wetzer的(a)型语言的

显著倾向,而不宜归入(c)型语言。

二关于“状态形容词”

这一节我们讨论所谓“状态形容词”可以自由做谓语的实质是什么。

把“状态形容词”处理成“形容词”的一类,会遇到与形容词的句法分布定义相冲突的问题:形容词的定义是“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朱德熙,1982:5. 1. 1),而“状态

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朱德熙先生曾经说:“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修改定义,把形容

词定义为‘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以及上述定义规定的词的派生形式’,二是

把状态形容词叫作状态词,不算作形容词。”(1982 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堂讲课记录) 现在人们通常还把“状态形容词”当做形容词中的一类,无非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状态形容词,都可以看做是从相应的性质形容词变化来的。如朱德熙(1956)就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

形容词叫做“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和它的复杂形式”;吕叔湘主编(1980)也是把状态形容词称做“形容词生动形式”。

性质形容词是如何“复杂化”或“生动化”为状态形容词的,朱德熙(1982) 第5. 16 节如

此描写: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小小儿的;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干干净净(的);

3)“煞白、冰凉、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

4)带后缀的形容词,包括ABB 式:“黑乎乎、绿油油、慢腾腾、硬梆梆”,A 里BC 式:“脏

里呱唧”,A 不BC 式:“灰不溜秋、白不雌列”。双音节形容词带后缀的只有“可怜巴巴、老实

巴焦”等少数例子;

5)“f + 形容词+ 的”形式的合成词(f 代表“很、挺”一类程度副词):挺好的、很小的、怪

可怜的。

吕叔湘主编(1980)附录“形容词生动形式表”的描写是:

6

世界汉语教学第25 卷2011 年第1 期

1)单音节形容词A 重叠为AA 式;

2)单音节形容词A 加双音后缀或三音后缀,构成ABB、ABC、AXYZ 等式;

3)双音节形容词AB 重叠为AABB 或A 里AB 式;

4)双音节形容词BA 重叠为BABA 式。

据此,我们可以把“状态形容词”看成汉语(性质)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式。

据朱德熙(1956)的句法分布考察,形容词与其复杂形式在定语、状语、谓语和补语四个

位置上存在一系列对立。定语、状语和补语都是词组层面的句法问题,而谓语则既是词组层面上的问题,又是句子层面的问题。朱德熙(1956) 讨论的二者做谓语能力的不同,是在句子层面而言的。朱先生的结论是,性质形容词做谓语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我们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推论:性质形容词经过某种方式的形态变化,即,变化为“状态形容词”,就

能自由地做谓语。

有了这个推论以后,状态形容词作为一个“词类”的身份就大可怀疑了,或许它们只是

性质形容词在句子层面的形态变化形式。AA、ABB、ABC、AXYZ……等形式,是汉语用于形

容词的独特的谓语形式。郭锐(2010) 更彻底地否定了“状态形容词”做定语和做状语的能力,进一步表明,所谓“状态形容词”,只具有陈述功能。

沈家煊(2009)提出:汉语的实词类是一个“包含模式”:形容词包含在动词内,动词又包

含在名词内;动词形容词做指称语,在汉语里是直接构成的,没有实现的过程和方式。状态形容词既不能做指称语,因而也不能包含在动词、名词之中,从这个角度说,也不便看做形容

词的一个次类。

三性质形容词做谓语不带标记的情况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汉语形容词有没有不带标记的谓语功能?

形容词是语言里一个基本的词类,Dixon(1977) 从语义的角度论述了“属性”语义在各

种语言里都有表达出来的需要,所以世界上的许多语言里具有形容词这样一个词类,用以表达属性意义。跨语言的研究表明,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就是做定语和做谓语这两项。Thompson(1988) 继1984 年对名词和动词话语基础的成功论述之后,专门研究了形容词的话语功能。她得出的结论是,形容词有两种最主要的话语功能:一是对一个话语中已然存在的参与者,陈述其属性;二是引介一个新的话语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的属性概念不可能不在句法上实现陈述功能。这就驱使我们去寻找汉语形容词直接陈述的语法事实。张国宪(2006)第2. 3. 2. 1 节在认可性质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的同

时,说:“不过,有一点要特别地强调,作定语和作谓语并不在一个语言层面上,……定语是

在句法层面上实现的,而谓语则是篇章层面的表现。”他所谓的“篇章层面”的现象,指的

“对举、对话等语篇环境”。

本文想探讨的是,汉语形容词在句法层面上究竟有没有比较自由地做谓语的能力。

我们发现,汉语里有两种典型的句法环境可以允许性质形容词不带系词类的标记直接

做谓语。下面分别描述。

3. 1 与“主谓谓语”有关的

廖秋忠(1985)曾经概括了存在于汉语相邻名词成分之间的一种“框—棂”关系,指出这

7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种关系的常见类型有:

(a)个体为框—部件为棂

(b)整体为框—部分为棂

(c)个体为框—属性/状态为棂

(d)情景为框—人物/道具为棂

其中,棂成分的定指性通常弱于框成分,甚至经常是无指的。棂成分经常被形容词直接陈述,形成“S + adj. ”型主谓结构:

(8)他头发蓬松(9)树木枝叶茂密

(10)他浑身难受(11)车站人员庞杂

(12)下属部门机构庞大(13)他封建意识浓厚

(14)他精神疲惫(15)这本书内容丰富

以上例子就是我们所谓“S + adj. ”型主谓结构的代表性例子。其特点是,S 都是前面“框”成

分的部分、部件或属性,形容词谓语对S 棂进行陈述,可以不加任何句法标记。

这种“棂”成分还可以是动词充当的指称形式:

(16)他办事麻利(17)他说话罗嗦

(18)他开车平稳(19)社会上议论庞杂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可以作为单独的句子的。与此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出现在更低

些的句子层次里,如兼语结构中:

(20)我喜欢他打仗勇敢(21)我讨厌他处处精打细算

(22)恨自己生性懦弱(23)我喜欢你为人正派

值得注意的是,在兼语结构里,可以见到S 框直接被形容词谓语陈述的现象:

(24)请您原谅他小(25)我喜欢他老实

我们认为,这是S 棂省略的结果:

(24’)请您原谅他年纪小(25’)我喜欢他性情老实

这样说的证据是,“请您原谅他A”里的A 可以随意替换:请您原谅他慢,请您原谅他糙,请

您原谅他罗嗦,请您原谅他马虎,请您原谅他挑剔……/我喜欢他直爽,我喜欢他细腻,我喜

欢他精明,我喜欢他憨厚,我喜欢他刻薄……;但是,补出S 棂以后,A 的选择范围就十分有限

了:请您原谅他年纪轻,请您原谅他年纪小/我喜欢他性情温和,我喜欢他性情和善,等等。可见形容词谓语A 是对S 棂而不是S 框的陈述。

这些“主谓谓语”结构里的形容词谓语,尽管也可以是有标记的谓语形式(如“他头发很

蓬松”“他说话不罗嗦”),但以无标记的为常。为什么这种结构里无标记的形容词谓语很

然? 我们认为,这与S 棂成分的无界性有关。廖秋忠(1985) 说:“存在于主谓谓语句型中的两个主语之间的框棂关系,特别是当棂是个抽象名词或主谓结构是个熟语时,棂通常被理解为无所指(non referential),……在‘该作品(A)内容(B)丰富’里,B 通常被理解为无所指。”

以上举例中,“性情”“年纪”“人员”“机构”“头发”等都是这样的无指名词;“处处”“浑身”

可以看做通指的;“打仗”“为人”“办事”“说话”等可以看成动词性成分作为抽象名词的指

称性用法。这都属于沈家煊(1995) 所说的无界名词。也就是说,被形容词陈述的S 棂成分大多是无界的。

8

世界汉语教学第25 卷2011 年第1 期

不同的实词类之间,存在着语义上有界与无界的平行区分,也存在着句法上的匹配关系(沈家煊,1995)。无界的名词,所代表的事物,都是“非个体性”的。要对非个体性的事物做

陈述,只有两种途径:一是陈述其非时间性的活动性,二是陈述其静态的属性。前者一般靠无界的动词来实现,后者则一般靠性质形容词来实现。沈家煊(1995、2004) 都曾明确说: “形容词作谓语时跟主语名词之间也会在有界和无界上互相影响。”

问题的实质其实在于,句子平面的“主语+ 谓语”倾向于现实的陈述表达,所以其中的

主语成分和谓语成分要求是有界的;词组平面的主谓结构只是抽象的陈述表达,所以偏爱无界的主语和谓语成分。

3. 2 与“动补结构”有关的

表陈述意义的性质形容词经常不带句法标记而出现的另一个句法位置是“结果补语”: (26)吃饱/煮熟/挖深/削平/弄乱/说清楚/长大/哭红/睡熟/跌坏/走快

汉语语法学界一般把这些例子里的形容词看成前边动词的“补语”,与此同时,也大都

承认这个做“补语”的成分在语义上跟整个“动补结构”的宾语之间存在陈述关系。吕叔湘(1986a)对这种潜在的“主谓关系”做过详尽的分析。吕文所举的例子有:

(27)拉紧帆布篷,拴牢绳子。

(28)踢球,踢球,一个月踢坏了三双鞋。

(29)你真是吃浆糊吃迷了心了。

(30)他记错了门牌号码。

(31)二十几年,咱们都围着这口大锅吃饭。咱们吃老了,儿子吃大了,还有了孙子。

(32)地已经下饱和了,雨不再渗进去。

(33)这个字写错了。

(34)这种饼一块就能吃饱。

以上八个例句代表了八种类型,做结果补语的形容词分别与句子中不同的名词成分发

生语义关系。如果按前后次序分别的话,则:

第一、二、三、四种是“adj. + S”:

(27’)紧+ 帆布篷,牢+ 绳子

(28’)坏+ 三双鞋

(29’)迷+ 心

(30’)错+ 门牌号码

第五、六、七种是“S + adj. ”:

(31’)咱们+ 老,儿子+ 大

(32’)地+ 饱和

(33’)这个字+ 错

第八种是“S + adj. ”:

(34’) + 饱

我们注意到,第五、六、七、八种往往可以变换另一种说法:

(31”)这口大锅的饭,吃老了咱们这辈人,又吃大了儿子→老了咱们,大了儿子

(32”)雨已经下饱和了这一片地,再也渗不进去→饱和了地

9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33”)我写错了一个字→错了字

(34”)这种饼一块就能吃饱肚子→饱肚子

这说明,“adj. + S”可以概括这些例子里形容词谓语与其所陈述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换句话

说,汉语动结式里,“结+ 宾”的部分,是容纳形容词谓语的一个比较宽广的场所。

不过,这里把“adj. + S”当成形容词做谓语的现象看待,是着眼于其间的陈述关系而言的。从结构角度说,我们认同朱德熙(1982)的论证,把“动+ 结”看成一个句法成分,整体上

与论元成分发生关系。

这种形容词与其所陈述的对象不处在同一句法层面的现象并不是汉语特有的,至少英

语里也存在类似的现象。Quirk et al. (1972)第5. 17 节论及英语形容词的谓语功能时,指出主要是两种:一是主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便是用系词联结的表语用法,如:The children are happy. ),二是宾语补足语。所谓“宾语补足语”,指的是这样的情况:

He pulled his belt tight.

He pushed the window open.

He writes his letters large.

Quirk et al. (1972)第5. 17 节特意指出:“做宾语补足语的形容词常常表示动作所产生的结果。”这个特点,与汉语“动补结构”里做“补语”的形容词功能非常相像。Quirk et al. 同时

也展示给我们,形容词放在宾语补足语位置上表示结果,就是上面的样子;如果放在句子平面陈述那名词,则要加系词:

His belt is tight.

英语里He made her unhappy 和They made him President 是平行的结构,都可以认为宾补之间存在着可以用to be 联结的陈述关系。(Jespersen,1924)汉语里近似的内容却选用了

句法上不同的结构式:“她宠坏了孩子”“人们叫他二傻子”②。究其原因,大概是汉语名词

性焦点信息成分居尾的要求更强烈,使得“孩子( + 系词) + 坏”和“他( + 系词) + 二傻子”

这两个陈述并没有实现为平行的句法形式;从语用结构角度说,这两例都是用焦点名词结句,在语用表达上是平行的。由此可见形容词做陈述语并不是个稳定的主谓结构方式,在更强的语用表达压力下可以放弃“S + adj. ”的形式,所以现代汉语里没有了“她宠孩子坏”那

样的说法。

四汉语形容词的谓语功能是什么意义上的谓语功能

汉语语法学界通行的句法结构描写框架,是概括为五种或六种基本的句法结构( 丁声

10

世界汉语教学第25 卷2011 年第1 期

②“人们叫他二傻子”这种“命名”类的双宾语句,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张伯江(1999) 曾经发

现,这一类的“把”字变换式与一般双宾句不同:

老王送徒弟一把钳子老王把钳子送徒弟* 老王把徒弟送一把钳子

老王叫徒弟小三儿* 老王把小三儿叫徒弟老王把徒弟叫小三儿

张伯江(2006)发现存现句里专有名词做宾语时,事实上省略了一个系词性的成分;我们觉得,“命名”类双宾句里的“名称”前,也可以看做省略了一个系词性的成分:人们叫他为二傻子。这和英语里They made him President 情况类似。沈阳(2009)提出汉语双宾句都是“还有另一个动词”,这里对该文的整体观点不

做评论,只想指出,“命名”类里有一个系词性的成分,是较为明显的事实,沈文偏偏没有论及。

树等(1961):主谓结构、补充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朱德熙(1982):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最初提出这样几种句法结构的

是赵元任先生。赵元任(1948、1968) 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认为这些结构不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主谓结构是句子平面的,而并列、从属、动宾、连动、动补等结构则看做“句子里的更小的

结构”(1968:5. 1. 5)。赵先生所论句子平面的主谓结构里,没有形容词谓语句;而讨论“更小的结构”的时候则不再论及主谓结构。朱德熙先生的体系里,六种句法结构都作为抽象的结构同等看待,主谓结构也是其一。这里的主谓结构,有一些可以直接构成句子平面的句子,如“[炕前的地炉子,]煤火通红”“[你这个人,]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爱闹]”(见吕

叔湘,1986a);有一些则主要用于句子内成分,如果要独立构成句子,还需要加上句法标记,形容词做谓语的主谓结构就属于这一种。

汉语形容词具有Thompson(1988)所说的陈述功能,但这是一种语义上的陈述,直接实

现在低于句子平面的句法结构里,不能直接实现在句子平面上。这是因为,汉语形容词是偏于体词性的,如果要做句子的谓语,需要借助一些句法标记。

通过上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性质形容词在句子平面做谓语的实现手段,主要有

三种: (一)借助判断框架“是……的”; (二)借助程度性成分; (三)借助相应的形态手段。五结语

如Wetzer(1996)所考察的,形容词直接做谓语和借助系词性成分实现陈述功能,是世

界上各种语言的重大类型分野。本文的考察表明,汉语形容词实现其陈述功能的方式,既有直接陈述的,又有借助系词性成分的。只不过,前者不是实现在句子平面,只是实现在低于句子的词组平面;而实现在句子平面的陈述方式,也不单是借助系词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丁声树等(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锐(2001) 汉语形容词的划界,《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锐(2010) 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词类研究,在“走向当代前沿科学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

会”上的论文。

廖秋忠(1985) 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语法研究和探索》第3 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吕叔湘(1986a) 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 期。

吕叔湘(1986b) 主谓谓语句举例,《中国语文》第5 期。

吕叔湘主编(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饶继庭(1961) “很+ 动词结构”,《中国语文》第8 期。

沈家煊(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 期。

沈家煊(1997)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 期。

沈家煊(2004) 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2009) 我看汉语的词类,《语言科学》第1 期。

沈家煊(2010)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中国语文》第5 期。

沈阳(2009) 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世界汉语教学》第2 期。

张伯江(1999)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第3 期。

11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张伯江(2006) 存现句里的专有名词宾语,《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国宪(2006)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国宪(2008) 韵律引发词汇化的个案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1948) 《北京口语语法》(Mandarin Primer),李荣译,上海:开明书店,1952 年。

赵元任(1968) 《汉语口语语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

朱德熙(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北京)第1 期。

朱德熙(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 《语法答问》,北京: 商务印书馆。

Dixon,R. M. W. (1977) Where have all the adjectives gone? Studies in Language 1,19 -80. Hopper,Paul J. &Sandra A. Thompson (1984)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https://www.doczj.com/doc/153766212.html,nguage 60,703 -

752.

Jespersen,Ott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何勇等译《语法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

Larson,Richard (2009) Chinese as a reverse Ezafe language,2 月17 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Quirk,R. ,S. Greenbaum,G. Leech &J. Svartvik(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don:

Longman.

Thompson,Sandra A. (1988) A discourse approach to the cross-linguistic category‘adjective’. In John Hawkins

(ed. ),Explaining Language Universals,167 -185.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etzer,Harrie(1996) The Typology of Adjectival Predica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Predicate Adjectives in Modern Chinese

Zhang Bojiang

Abstract In different languages,the adjectives tends to behave as either substantive

or

verb,and in the former case,when it serves as predicate,the adjective usually needs a copula as

a syntactic marker. This paper points out emphatically that at the sentential level,syntactic markers

are required when the adjective behaves as predicate. It is argued in Part 1 of this

paper that

the predicate adjective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he degree adverb hěn(很) or bù( 不) which

functions as copula. In Part 2,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so-called‘complex adjective’is not

an individual‘part-of-speech’per se,but a unique kind of morpho-syntactic derivation from adjective.

And it is observed in Part 3 qualitative adjectives used as predicate without a copula

can

only occur in embedded structures.

Key words adjectives,copula,complex adjectives,sentential level

作者简介

张伯江,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通讯地址: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汉语形容词大全

汉语形容词大全 形容词检索: 按结构分类 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 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单字形容词 形容人 男人女人儿童老人 心情笑 形容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描写季节六月 其它常用 颜色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不能带宾语。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 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 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安安 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快快乐乐 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白白胖胖陆陆续续 洋洋洒洒战战兢兢零零散散老老实实遮遮掩掩 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张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提要形容词在不同的语言里有偏谓词性和偏体词性的两种倾向,偏体词性的语言里,形容词做谓语 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本文强调汉语形容词在句子平面上做谓语依赖句法标记。文章第一部分论述 了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等程度副词都有系词的性质,第二部分提出“状态形容词”不是词,是汉语形容词独有的形态化的谓语形式。综合这两方面的观察,可以总结出:程度副词、形态化谓语 形式和“是……的”框架是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的三种主要句法手段。文章第三部分依据形容词 陈述性的普遍特征,在汉语里寻找性质形容词直接做谓语现象,得出性质形容词不加标记直接做谓语 只出现在主谓谓语句和动补结构这种低于句子平面的结构里的结论。 关键词形容词系词状态形容词句子平面 〇引言 讨论形容词做谓语问题,首先要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开。状态形容词自由地 做谓语是没有争议的。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是否自由,是否依赖语法标记,做谓语是不是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讨论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与不带标记的情况(文中如不特别指明,则“形容词”均指性质形容词),并提出对汉语形容词(包括状态形容词)谓语功能的总体看法。 什么情况是形容词做谓语? 需要简单地交代一下。性质形容词表示恒定的属性意义, 做谓语时应该是这一意义的实现。不管加不加句法标记、加什么样的句法标记,“陈述恒定的属性”这一意义都是基本意义。依此,形容词加时体标记做谓语的情况就不在考虑之内了。这是因为,时体标记所表达的“变化”意义,是带给谓语的,无论什么词性的成分充当谓 语,都是如此。动词谓语句“张三休息[了]”、名词谓语句“张三大学生[了]”、形容词谓语 句“张三开朗[了]”都是在原本的陈述意义上由“了”带来了变化义( 见赵元任(1968:8. 1. 3. 4)。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形容词做谓语现象,不包括“花红了”这样的句子,也不把“了”看 成形容词做谓语时的一种必要的句法标记。 一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问题 朱德熙(1956)指出形容词单独做谓语并不自由(要依赖比较或对照意义的语言环境), 跟“的”结合成体词性结构之后,还要依赖系词才能自由地做谓语。同一篇文章里,朱先生3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也指出形容词做谓语“不是自由的造句原则”。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定语还是做谓语,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表态;但朱德熙(1982) 把形容词归为谓词。沈家煊(1997) 引申了赵元任(1968)关于形容词做定语并不绝对受限制的说法,明确指出“单音性质形容词做定语所受的限制并不是语法上的限制”。沈文的结论是:“汉语形容词典型的或无标记的句法功能是充当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大多要加标记”,“性质形容词只在有标记的句式中 才可以不加标记做谓语”。 郭锐(2001)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沈文的论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该把“程度

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摘要:词语修辞是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古已有之,但真正比 较系统的研究则是在现代。总的说来,词语修辞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专著对词语修辞的研究有所建树外,其余大都显得比较粗浅。也就是说,词语修辞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而且有些问题争议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但是词语修辞研究本身的需要,还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汉语;词语;修辞;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全部的词和固定语的集合,因为它包含了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语,所以又叫词语、语汇。词语是造句的材料,也是修辞的材料。古人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句之精英,字之不妄也。”[1]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2]这里所谓的“字”相当于现代的词。古人“炼字”的理论和实践,都精辟地说明了词语修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修辞中关于词语选用、加工和调整等各种方法,就是对古人“炼字”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词汇学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对其内容结构、意义、源流、分化、发展诸方面作日益精细的条分缕析和考辨性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末,词汇的研究领域扩大了,派生出相关的词典学、熟语学、语义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但大多只作单一的静态研究。90 年代开始,一些语言学家把视角扩大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词语研究的层面和空间,如词汇学与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汉语词语修辞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选用、加工、调整等方法手段及效果的研究层面,扩大到语形、语义、语用、语表、语里、文化、审美诸多层面,且这些层面尚待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研究的方法更为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最初的修辞,专以修辞格为主要对象,甚至达到了相等同的地步。这显然是有偏颇的。而今我们将修辞研究的本体范围扩至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使用和语言风格四项组成部分,整个体系建设应该说才变得相对完善了。从内容的丰厚度上讲,足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抗衡了。但真正以冷静的态度来认识修辞学自身建构的话,即会发现,它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四项内容间轻重份量不但不对应,而且差距甚大。拿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为例,前边两个、后边一个,三者是各占一节,而辞格一项即占四节,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透现了辞格仍为修辞学主体的现实。再看我们修辞学领域最值得推崇并引以自豪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其体系的建立虽与唐钺的《修辞格》已有根本差别,然则各部分内容份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再则是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数量上,从质量的厚重程度上讲似乎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说修辞学研究里一向很少讲规律二字,好像这种言语使用及效果往往都是个案性质的。这里,唯独辞格好像是个例外。吴士文先生曾对辞格的建立提出过三项要求,即特定的语词材料、特定的表现方式以及特定的修辞效果。以此将辞格与非辞格区分开来。人们在认识该类言语现象的时候因而具有了普遍性的可遵循的价值标准。其他三个方面呢? 语言风格,其实是对前边三项内容综合运用所形成的整体格调,不是某一方面的着意苛求便能达到的。而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其内容如何? 有没有规律? 具不具备可操作性? 多少年来,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 摘要:本文对几位知名语言学家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作了大概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研究。本人认为形容词的分类一定要结合语义和语法功能,并根据两个标准,对形容词所在的语句进行综合分析。文中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并作了大量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本人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举例。从语义的角度,形容词主要起抽象表述、状态描写、程度区分、感情表达、施事陈述和未来驱动的作用。从句法功能的角度,本人详述了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本人选取了形容词的三个特殊现象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功能状态描述程度区分形容词叠词 第一部分前人对形容词的定义及分类的论述 (一)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对形容词的论述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1里把形容词定义为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事物的实字2。《文通》中把形容词定名为“静字”,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实为“静字”中的“象静”一类。他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存在着差别,而形容词承载着细致描绘这些差别的功能。 在《文通》的实字卷里,马建忠先生讨论了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构词方式3主要有三类:一,名词(字)、代词(字)、动词(字)、副词(字)作状语形容词(放在名词前)二,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圣明、辛勤、端庄等; 三,有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安危、奸贤、公私等。 尽管一个世纪以来部分学者指责此书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不能作为现代汉语的语法书,同时还批评它机械模仿西方语法,但《文通》作为中外文化产物,它的研究价值和开创之功是不可否认的。 (二)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对形容词的论述 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在此书中 1《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著作。以下简 称《文通》 2原文为:“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 3《文通》第112页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

一、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妈、哥哥”和“星星”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4)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在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如“朋友们、你们”。加“们”之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目的词语修饰。 2.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他昨天来了。”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 方位词有定位性,总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如“桌子上”、“房间里”。 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如“在椅子上”。 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时间,如“出发前”等。方位词有封闭性(指数量有限),它能产性差,又有定位性,因而带有虚词性,所以有人称它为“后置词”。 (二)动词 1.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来了”、“我爱祖国”。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怕、很喜欢”等。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想想、说说”,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打扫打扫”。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如“散散步”。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太阳红~红太阳”。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例如“快走、老实说”。 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动词“地”,才可以做状语。例如“慢慢说、轻松地说笑”。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例如“看清楚,走快(了)”。 (2)形容词不带宾语。 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例如“端正态度”(使态度端正)、有致使义,这样用时叫“使动词”。 还有“花了眼、直着身子”,表示一种变化或者事物表现为某种状态,“直、花”等是动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简单”。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综述 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论述,根据词类划分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从意义出发,另一种从功能出发。 一、意义派 意义派对形容词的处理主要是在中国语法学的创立时期和革新时期,代表人物有:马建忠,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他们的词汇划分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意义划分。但并不完全一致,首先,语义内涵不同。,马建忠的语义主要是指词汇意义,依次划分的词类实际上属逻辑分类。这种词类是孤立于句法结构之外的归类,不是语法分类。黎锦熙先生承袭马建忠的逻辑分类观点的同时,明确提出根据词的句法功能给词分类。显然黎锦熙先生进了一步,有人认为他第一个明确地使词类成为语法分类,他的观点是现代汉语最早的词类划分。吕叔湘先生按意义和作用归类。王力先生把词类分为理解成分和语法成分,前者按意义分类,后者按语法作用。其次,在意义和功能发生矛盾时,各家处理不同。马先生发现“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文何如耳。自然陷入字无定类的困境。对此他提出了字类假象说,先确定某种字常做某种句子成分,他类词作此成分时算是假借。黎锦熙的四类形容词中只有性状形容词与我们所说的形容词相当。能充当定语的不一定是形容词,为了维持其句法功能标准,他提出转类说:性状形容词由它种词类转成的颇多。比如名词转成形容词:“玻璃窗”等。由此得出句品说:“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马先生和黎先生都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留下了“词无定类”、“类无定词”的结论。吕叔湘的《文法要略》和王力的《现代语法》与马、黎的处理方法不同。《文法要略》采纳了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中词类活用的理论,提出了本用和活用说。《现代语法》里的词变性说与此相当,把本用称为正常用法,把活用称为变性。但这里的活用和变性指的是极其罕见的临时用法,不是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关于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

关于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 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是指通过重叠、附加后缀等构词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形容词具有显著描绘性的生动化形式。在汉语研究史上,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这一说法形成较晚,但其重要形式——形容词重叠式却出现较早,研究历史比较长,而且从对状态形容词的研究现状来看,几乎所有学者都把它放在形容词的研究中一起讨论,并把它当作形容词重叠这一特殊现象来分析。虽然,对形容词重叠现象的研究成果为状态形容词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目前,状态形容词研究中还存在着界定模糊、范围和名称不统一、形式归属不一致,研究力度不均衡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标签: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问题与争论研究价值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 朱德熙、吕叔湘为形容词重叠研究奠定了基础。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1956年)里,对形容词作了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和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重叠式按构造可以分为完全重叠式XX、XXYY和不完全重叠式X里XY,例如:“小小儿、老老实实、古里古怪”等;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可分为双音节的和三音节的两类,例如:“红通通、脏里呱唧、可怜巴巴、老实巴焦”等。同时,在他的另一篇优秀著作《语法讲义》(1982年)中,他又把上面这种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归为状态形容词,并指出了它跟性质形容词在功能及语义上的对立。他认为,从语法功能上看,状态形容词无论是作定语还是作状语都比性质形容词自由。也就是说状态形容词可以较为自由地修饰名词和动词。 吕叔湘先生对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一是发现了形容词重叠AA式、ABB式、AABB式都有两类不同的存在形式。在他撰写的论文《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1965年)中,他将重叠式分为:a)AA式,有两种。一种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例如“淡淡的清香”,一种是重叠后方才成为形容词,例如:“漫漫的岁月”。b)ABB式,有两种。一种是AB成词的,例如:“冷清清的地方”;一种是AB不成词的,例如:“活生生的历史”。c)AABB式,有两种。一种是AB成词的,例如:“渺渺茫茫的海市”;一种是AB 不成词的(AA都能单用,BB不一定),例如:“茫茫荡荡的大湖”。二是考察了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的具体情况。他认为形容词重叠后修饰名词性成分,无论哪种格式一般都必须带“的”,例如:“清清的水,蓝蓝的天”;修饰动词短语,一般都带“地”,例如:“慢慢地走过来,笑嘻嘻地说”;作谓语,一般都带“的”,例如:“小河的水清悠悠的”;在“得”字后作补语,AABB式可省“的”,其他格式不能,例如:“收拾得整整齐齐”,“脸气得煞白煞白的”。宏观上,吕叔湘全面分析了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与功能,并对AA、ABB、ABC、AXYZ、AABB、A里AB、BABA等各式重叠格式和生动格式一一列表,分析它们的结构。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 著作中形容词重叠研究 1.曾雅琴《<封锁>中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语法功能研究》,《文学教育(中)》,2013年06 期 2.陈思思; 黄宇一《<缀网劳蛛>中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语文学刊》,2012年04期 3.陈曦《<白鹿原>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崔雪梅《<型世言>重叠形容词考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高小红《<醒世姻缘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罗润锋《王朔作品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潘伟斌基于《<儒林外史>浅析江淮方言的语言特点》,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年11期 8.潘晓《<红楼梦>形容词重叠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孙君翘《<红楼梦>重叠形容词研究》, 《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10.王红梅《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的语义条件——以“三言”、“二拍”为例》,《学 术交流》,2003年07期 11.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4 期 12.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王震试析《<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5期 14.吴彦君《浅析朱自清散文的形容词重叠》,《群文天地》,2012年11期 15.杨倩《<儿女英雄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6.尹钟宏; 龚韶《《围城》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7.尹钟宏《<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8.张菊红《<红楼梦>重叠词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9.张莹论《鲁迅<小说形容词重叠式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03期 20.周小英; 尹钟宏《试论《倪焕之》的形容词重叠》,《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方言中关于形容词重叠的研究 1.阿衣古丽·马木提《汉语—维吾尔语词语重叠的对比研究——以《子夜》汉维文本的对 比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才娟《黑龙江方言形容词重叠探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04期 3.曾海清《挽救和保护城市濒危方言——以新余城市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为例》,《安徽文学 (下半月)》,2010年08期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 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 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 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句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2010现代汉语论文状态形容词的研究

2010现代汉语论文状态形容词的研究摘要现代汉语形容词主要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与性质形容词相比状态形容词有其自身的特征。状态形容词是形容词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其意义、功能以及形式和性质形容词不一样值得我们对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状态形容词、述物形容词、述行形容词、规定性、临时性、客观性正文一、状态形容词的形式及鉴别标准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状态形容词也叫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表示程度比较高的意义因而前面不能再加…很?使用时后面一般要加…的?。”?“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不同二者刻画不同的勾勒侧面。就表述功能而言性质形容词勾勒的是不同属性差异而状态形容词勾勒的则是同质属性的程度高下。”?例如 1 东京物价贵。 2 东京物价昂贵。 1 中的“贵”是对物价的属性做出断定。而2中的“贵”则是就属性“贵”做出程度上的描绘其属性值的程度与内还有“有点儿贵”、“比较贵”、“非常贵”等其他相对成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性质凸显的是属性状态凸显的是程度。状态形容词的程度 ? 邵静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动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凸显使它获得了某程度值定位于刻度尺的某一位置从而破坏了它被不同量级的程度词切割的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当某形容词具备被四个量级的程度形容词最、很、比较、稍微切割潜能时可以判定这个词不是状态形容词。如“贵”可以被“最、很、比较、稍”等切割所以可以认定“贵”不是状态形容词而“昂贵”则不可以程度量再次被刻画的“最/很/比较/稍昂贵”等都不具有合法度或者不太高的合法度所以“昂贵”具有状态形容词的可能。还有另外一种鉴别方法状态形容词前不能加“不”或“没”。二、状态形容词的分类 1.述物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表义功能是描绘情状和模拟声音多以事物为其对象。《文心雕龙》中谈到了状态形容词的这种功用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形容词综述

现代汉语形容词综述 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很大比重,从我国1898年诞生的第一部语法著作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便意味着形容词其实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们在研究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无法避开形容词的研究,学者们针对形容词也都有各自的理论。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的划分问题。根据划分的标准不同,把形容词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根据意义划分,一种是根据功能划分。 从意义出发 意义派对形容词的处理主要是在中国语法学的创立和革新时期,代表人物:马建中,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他们的词汇划分标准是根据意义划分。但并不完全一致,首先,语义内涵不同。马建中的语义主要是指词汇意义,依次划分的词类实际上是逻辑分类。这种词类是孤立于句法结构之外的归类,不是语法分类。黎锦熙先生承袭马建中的逻辑分类观点的同时,明确提出根据词的句法功能给词分类。显然黎锦熙先生进了一步,有人认为他第一个明确地使词类成为语法分类,他的观点是现代汉语最早的词类划分。吕叔湘先生按意义和作用王用归类。力先生把词类分为理解成分和语法成分,前者按意义分类,后者按语法分类。其次,在意义和功能发生矛盾时,各家处理不同。马先生发现“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文何知而。自然陷入无定类的困境。对此他提出了字类假象说,先确定某种字常做某种句子成分。他类词作此成分是算是假借。黎锦熙的四类形容词中只有性状形容词与我们所说的形容词相当。能充当定语的不一定是形容词,为了维持其句法功能标准,他提出转类说:形状形容词由其他词类转成的颇多,比如名词转成形容词:“玻璃窗”等。由此得出句品说: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马先生和黎先生都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留下了“词无定类”“类无定词的结论。吕叔湘的《文法要略》采纳了陈承译《国文法草创》中词类活用的理论,提出了本用和活用说。《现代语法》里的词变性说与此相当,把本用称为正常用法,把活用称为变性。但这里的活用和变性指的是及其罕见的临时用法,不是指现在说的常用兼类用法。王、吕两位先生都不认为有兼类的只要词义不变,词性就不变。王力举例说:吃奶的“奶”和我从小奶了他的奶都是名词,咱们只能说他们的职务不同……也不能认为他们是两类。再次,形容词范围也不同。《文同》静字分象、滋两类,只有前者与现在所说的形容词相当;《国语文法》分为四类:性状形容词没有分类,《现代汉语》明确的将数词从形容词里分出来独立成类。《文通》和《国语文法》受传统语法的直接影响。在早期传统语法里形容词和数词归入名词,因为在西方语言中他们的形态一致。《文法要略》和《现代语法》都力图摆脱印欧语法的羁绊.最后,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不尽相同。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作定语的占大多数。马建中:定语:用作名字等。黎锦熙:作定语:作述语。吕叔湘:形容词用作词组中的加语和词结中的谓语的时候多。只有王力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描写句里的谓词。 从功能划分 从功能划分给词分类始于40年代末期,主要受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全面的应用结构主义研究汉语的是赵元任的《国语入门》。此书的导盲部分由李荣译为《北京口语语法》。解放后50年代出了一些形容词专题论文,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朱德熙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同时有几部重要的语法著作问世。《语法修辞讲话》、《语法和语法教学》重视词汇意义,并称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重视分布功能,没有提到状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 1、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 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5、声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1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18、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19、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20、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21、儿化韵:“儿”这个音可以同韵母结合起来,变更原来韵母的音色,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22、语调:句子里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28、元音: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2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黄本) 30、口音: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上升,鼻腔通路关闭,气流在口腔发生共鸣,成为口音。 31、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32、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33、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34、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要完全闭塞,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流出,当发音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 35、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36、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两种。开口洪音称开口呼,细音称齐齿呼;合口洪音称合口呼,细音称撮口呼。以四呼为标准,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类: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 U U的韵母;2)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3)合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4)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37、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38、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 39、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46、音变: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音变” 文字: 1、象形:比照事物的形体,描画事物的形状。 2、指事: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者在象形符号上加指示性符号。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5、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23、表音文字: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24、表意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25、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6、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7、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镏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 的文字。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28、异体字:是社会上并存并用的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29、楷书:又叫真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