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居民收养登记流程图

国内居民收养登记流程图

国内居民收养登记流程图

(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

确认管辖权:

1.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

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2.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

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3.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

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

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询问:登记员询问收养人收养的方式和情况,并告知当事人收养登记方面应提交的证明材料。

公告: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登记机关在登记前公告查找其生父母,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弃婴、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视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公告期间不计算在登记办理期限内。

受理:登记员对收养人和送养人提供的证明、证件进行受理和初审。

审查: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

登记: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为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021新版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STANDARD CONTRACT SAMPLE (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6471 2021新版中国公民收养子女

2021新版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 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的证明; (二)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 收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结婚的证明。第六条送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送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组织作监护人的,提交其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二)收养法规定送养时应当征得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的,并提交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 社会福利机构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弃婴、儿童进入社会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

收养登记操作规范

收养登记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一)名称:收养登记 (二)性质:非行政许可 二、设定依据 (一)1991年12月29日公布,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54号)第十五条,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除前款规定外,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本法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二)1999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5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民政部第14号令)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办理登记。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民政部令第14号),国内居民收养登记由县级

民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四、行政审批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民政部令第14号), (一)收养登记的行政审批条件为: 1.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2.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3.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4.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1)孤儿的监护人; (2)社会福利机构; (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5.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法规类别】赡养抚养收养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14号] 【批准部门】国务院 【批准日期】1999.05.12 【发布部门】民政部 【发布日期】1999.05.25 【实施日期】1999.05.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14号)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多吉才让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

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收养登记工作规范

收养登记工作规范 为了规范收养登记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方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方法》和《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收养登记机关和登记员 第一条收养登记机关是依法履行收养登记行政职能的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收养登记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收养登记工作。 第二条收养登记机关的职责: (一)办理收养登记; (二)办明白得除收养登记; (三)撤销收养登记; (四)补发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证明;

(五)出具收养关系证明; (六)办理查找弃婴(弃儿)生父母公告; (七)建立和保管收养登记档案; (八)宣传收养法律法规。 第三条收养登记的管辖按照《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方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方法》和《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四条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收养登记应当使用民政厅或者民政局公章。 收养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刻制收养登记专用章。 第五条收养登记机关应当设置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收养登记处(科)标识牌。 收养登记场所应当庄重、整洁,设有收养登记公告栏。

第六条收养登记实行政务公布,应当在收养登记场所公布展现下列内容:(一)本收养登记机关的管辖权及依据; (二)收养法的差不多原则以及父母和子女的权益、义务; (三)办理收养登记、解除收养登记的条件与程序; (四)补领收养登记证的条件与程序; (五)无效收养及可撤销收养的规定; (六)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依据; (七)收养登记员职责及其照片、编号; (八)办公时刻和服务(号码在当地114查询台登记); (九)监督。 收养登记场所应当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方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方法》和《华侨以及居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14号] 【发布部门】民政部 【公布日期】1999.05.25 【实施日期】1999.05.25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14号)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多吉才让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民政部令[第14号]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正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14号)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多吉才让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的证明; (二)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 收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结婚的证明。 第六条送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送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组织作监护人的,提交其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二)收养法规定送养时应当征得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的,并提交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 社会福利机构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弃婴、儿童进入社会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死亡或者宣告死亡的证明。 监护人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实际承担监护责任的证明,孤儿的父母死亡或者宣告死亡的证明,或者被收养人生父母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的证明。 生父母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与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协议;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送养人有特殊困难的证明。其中,因丧偶或者一方下落不明由单方送养的,还应当提交配偶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的证明;子女由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收养的,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或者经过公证的与收养人有亲属关系的证明。 被收养人是残疾儿童的,并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该儿童的残疾证明。 第七条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为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对不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对当事人说明理由。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民政部 •【公布日期】1999.05.25 •【文号】民政部令[第14号] •【施行日期】1999.05.25 •【效力等级】行政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收养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14号)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多吉才让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

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的证明; (二)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 收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生父

三项制度流程图

三项制度流程图

朔城区民政局2020.5

目录 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3) 1. 行政许可执法事项清单(共7项) (3) 2. 行政确认执法事项清单(共7项) (10) 3. 行政给付执法事项清单(共9项) (17) 4. 行政奖励执法事项清单(共1项) (26) 5. 行政处罚执法事项清单(共6项) (27) 6. 其他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共2项) (33) 二、行政执法事项服务指南 (35) 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事项服务指南 (35)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核准事项服务指南 (38)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事项服务指南 (40) 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核准事项服务指南 (43) 地名命名、更名、登记审批事项服务指南 (45) 建设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审批事项服务指南 (47) 公开募捐资格审核事项服务指南 (50) 三、事项清单流程图 (52)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流程图 (52) 社会团体变更登记流程图 (53)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核准流程图 (54)

社会团体注销登记流程图 (55)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流程图 (56)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流程图 (57) 民办非企业修改章程核准流程图 (58) 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登记流程图 (59)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流程图 (60) 养老机构变更许可流程图 (61) 养老机构注销许可流程图 (62)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变更、合并及解散许可流程图 (63) 非公募基金会成立登记流程图 (64) 非公募基金会变更登记流程图 (65) 非公募基金会修改章程核准流程图 (66) 非公募基金会注销登记流程图 (67)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付图 (68) 对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的给付流图 (69) 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图 (70) 临时救助金给付流程图 (71) 结婚登记流程图 (72) 离婚登记流程图 (73) 收养登记流程图 (74) 地名的命名、更名以及标准地名的使用流程图 (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