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E.0.20 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检验原始记录

表E.0.20 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检验原始记录

表E.0.20 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检验原始记录

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检验原始记录

编号:

检验人:复核人:

5-砂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

浙江省预拌砂浆质量管理统一表式 (第二版) 砂浆性能检验原始记录企业名称: 浙江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发展协会 编印浙江大学无机材料研究所 二〇年

使用说明 1. “批号或编号栏”中,日常生产砂浆为生产批号,其它砂浆由企业自定编号; 2. 检验项目:保水性、稠度、2h 稠度损失率、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 拉伸粘结强度和抗渗压力,其中抗渗压力是防水砂浆必测项目; 3. 检验依据:GB/T 25181-2010《预拌砂浆》、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DB33/T 1095-201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4. 主要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砂浆稠度仪、砂浆凝结时间测定 仪、砂浆渗透仪、烘箱、电子天平、容量筒等; 5. 可从砂浆配比及加水量计算砂浆的含水率,并直接将结果记录在“平均含水 率”栏中,若无法计算,则根据下式计算: 1006 5 6 m m m 6. 凝结时间测试贯入砂浆试针截面面积为30mm 2,粘结强度测试的受力面积为 40×40 mm 2,抗压强度测试的承压面积为70.7×70.7 mm 2。平时应经常检查 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承压面积的变化,当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相差较大(±1mm )时,应及时更换相关试模; 7. 立方体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A N K f u cu m , 式中:cu m f ,—试件抗压强度(MPa );N u —试件破坏荷载(N );A —试件承压面积(mm 2 ); K —换算系数,取1.35; 8. 保水率W 按下式计算: 100 -1 1324 m m m m W 9. 签字栏中各强度的“测试时间”是指成型时间; 10. 渗透情况是指试块在加压后是否渗水,若渗水则在对应编号栏中填“×”, 未渗水则填“√”,抗渗压力P=H-0.1; 11. 测试时间应体现“月日时分”,例如“12月11 日15:3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和影响因 素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示。它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75mm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以内,计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图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2 雷氏夹 三、实验方法 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

一致。 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准确至0.5mL。 4)标准稠度的测定: (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⒈本方法使用于从混凝土拌合物中筛出的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塌 落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测定。 ⒉贯入阻力仪应由加荷装置、测针、砂浆试样筒和标准筛组成,可以是 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贯入阻力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加荷装置(灌入阻力仪):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N,精确至±10N。

⑵测针:长约100㎜,承压面积为100、50 、和20㎜2三种,在距 离贯入端25㎜处刻有一圈标记。 ⑶砂浆试样筒:上口直径为160㎜,下口直径为150㎜,净高150㎜ 的刚性不透水的,并配有盖子。 ⑷捣棒:直径16㎜,长650㎜,符合JG 3021的规定。 ⑸标准筛:孔径4.75㎜,符合GB/T6005-1997《试验筛金属丝编制 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规定的金属方孔筛。 ⑹其他:铁制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⒊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⑴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在经过 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对塌落度不大于70㎜的

混凝土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振实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对塌落度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⑵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 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现场同条件下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⑶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根据混凝土拌合物 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邻近初、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⑷在每次测试前2 min,将一片20㎜厚的垫块垫入底部,使其倾斜, 用吸管吸取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⑸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 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⑹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测点与试样 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 ⑺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间,应至少进行6次,最 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从加水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每次间隔为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 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间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手册 B-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砂浆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及结果确定。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砂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 3 所用仪器 1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如图1所示,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针: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30mm2; 2)盛浆容器:由钢制成,内径140mm,高75mm; 3)压力表:称量精度为0.5N; 4)支座:应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由铸铁或钢制成。 页眉内容

2 定时钟。图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示意图 1—调节套;2—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4—夹头;5—垫片;6—试针;7—试模; 8—调整螺母;9—压力表座;10—底座;11—操作杆;12—调节杆;13—立架;14—立柱 4 试验步骤 4.1 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口 10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20±2℃的 试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过下 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 1)调节螺母3,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2)拧开调节螺母2,再调节螺母1,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的深度为25mm 后再拧紧螺母2; 3)旋动调节螺母8,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3、测定贯入阻力值,用截面为30mm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在10s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25mm深,每次贯入时记 录仪表读数Np,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已贯入部位应至应少 12mm。 4、在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2h开始测定,并 应每隔30min测定一次,当贯入阻力值达到0.3 M Pa时,应改为每15min 测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0.7MPa为止。 4.2 在施工现场测定凝结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施工现场测定砂浆的凝结时间时,砂浆的稠度、养护和测定的温 度应与现场相同; 2、在测定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时,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受检砂 浆预测凝结时间的1/4、1/2、3/4 等来测定,当接近凝结时间时可每15min 测定一次。 4.3 砂浆贯入阻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贯入阻力值(Mpa),精确至0.01Mpa; 式中:f p N p——贯入深度至25mm 时的静压力(N) ; A ——贯入试针的截面积,即30mm2 。 p 4.4 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⑴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在经过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对塌落度不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振实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对塌落度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 于试模上沿约10㎜,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⑵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现场同条件下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⑶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邻近初、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⑷在每次测试前2 min,将一片20㎜厚的垫块垫入底部,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取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⑸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 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⑹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25㎜。 ⑺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间,应至少进行6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从加水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每次间隔为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间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⑻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砂浆凝结状况,适时更换测针。更换测针宜按表(3.3.1)选用。

水泥检验原始记录

. 水泥检验原始记录

. 水泥物理性试验测试题一,填空题: 1. 胶凝材料化学组成分()、()无机胶凝材料()、( )有机胶凝材料()、()、()。 2. 测定水泥细度通常采用筛分析法包括:()、()、()。 3. 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不小于()。 4.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min,终凝时间不大于()min。 5. ()、( ) 、( )、( ) 和()初凝不小于()min,终凝不大于()min。 6. 试验室()筛析试验称取试样()、()筛析试验称取试样()。 7. 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以上。 8. 养护箱温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不低于()

9. 养护池水温度()范围内。 二,简答题: 1. 水泥的水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计算题: 复合硅酸盐水泥样品。已知其强度等级为32.5.其物理性能试验数据如下? 1. 抗压强度测定:龄期为3d抗压强度的荷载分别为? 抗压强度的荷载分别为? 26.0KN,25.5KN,25.0 KN,25.6 KN,26.0 KN,27.0 KN, 龄期为28d抗压强度的荷载分别为? 57.0 KN,58.1 KN, 57.5 KN, 59.0 KN, 58.2 KN, 57.9 KN 2. 抗折强度的测定: 龄期为3d的胶砂试体抗折强度测试值定分别为? 3.5MPa,3.6 MPa, 3.5 MPa 龄期为28d的胶砂试体抗折强度测试值定分别为? 6.5 MPa, 6.6 MPa,6.4 MPa

水泥试验筛修正系数测定表

批准: 审核: 测定人: 水泥试验筛修正系数测定表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8实验三、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控制水泥凝结过程的重要性; 2.了解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的国家规范; 3.测试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 二、实验原理 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三、实验器材 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湿气养护箱。(相关仪器可参照《试验二、标准稠度测定》中的项目) 四、试验条件 1 试验室温度为20C±2o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C±1oC,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降。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o,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六、数据处理: 1.如实填写水泥凝结时间测试记录表3-1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记录表 3-1 评定结果:验收人: 2. 结果判定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六类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一般为1~3h;终凝时间除硅酸盐水泥不迟于 h 外,其余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一般为5~8h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3.试验分析 ⑴从假凝和瞬凝的角度分析; ⑵从化学分析的角度说明水泥凝结时间反常的原因; ⑶从试验条件,试验环境的角度分析系统偏差; ⑷从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操作偏差。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B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砂浆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及结果确定。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砂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 3 所用仪器 1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如图1所示,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针: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30mm2; 2)盛浆容器:由钢制成,内径140mm,高75mm; 3)压力表:称量精度为0.5N; 4)支座:应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由铸铁或钢制成。 2 定时钟。图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示意图 1—调节套;2—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4—夹头;5—垫片;6—试针;7—试模; 8—调整螺母;9—压力表座;10—底座;11—操作杆;12—调节杆;13—立架;14—立柱 4 试验步骤 4.1 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口 10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20±2℃的试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过下 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 1)调节螺母3,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2 2)拧开调节螺母 2,再调节螺母 1,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的深度为 25mm 后再拧紧螺母 2; 3)旋动调节螺母 8,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3、测定贯入阻力值,用截面为 30mm 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在 10s 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 25mm 深,每次贯入时记录 仪表读数Np ,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已贯入部位应至应少12mm 。 4、在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2h 开始测定,并 应每隔30min 测定一次,当 贯入阻力值达到0.3 M Pa 时,应改为每 15min 测 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 0.7MPa 为止 。 4.2 在施工现场测定凝结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施工现场测定砂浆的凝结时间时,砂浆的稠度、养护和测定的温 度应与现场相同; 2、在测定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时,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受检砂 浆预测凝结时间的 1/4、1/2、3/4 等来测定,当接近凝结时间时可每 15min 测定一次。 4.3 砂浆贯入阻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p ——贯入阻力值(Mpa ),精确至0.01Mpa ; N p ——贯入深度至 25mm 时的静压力(N) ; A p ——贯入试针的截面积,即 30mm 2 。 4.4 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凝结时间确定可采用图示法或内插法,有争议时应以图示法为 准。从加水搅拌开始计时,分别记录时间和相应的贯入阻力值,根据试验所得各阶段的贯入阻力与时间的关系绘图,由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 0.5MPa 的所需时间 t s (min ) ,此时的 t s 值即为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值。 2、测定砂浆凝结时间时,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以两个试验结果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值,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 30min ,否则应重新测定。 审核: 编制: P P p A N f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型号:(ZKS-100指针型 SZ-100数显) 一、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产品用途 本产品是沧州首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而设计的专用仪器。适用于测定墙面砂浆和砌墙砂浆以贯入阻力表示的凝结速度和凝结时间。是各建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试验室的专用设备之一。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https://www.doczj.com/doc/1318593277.html,),欢迎查询。 二、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技术参数 1 、检测范围 0~100N 2 、分度值 0.5N 3 、最大行程 50mm 4 、试针截面积30mm2 5 、试模内径、深度φ140×75mm 三、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结构及使用 本仪器由1.手柄,2.试针,3.立柱,4.底座,5.压力显示器(与传感器连接)(普通型为刻度盘显示), 6.试模,7.接触片,8.钻夹头,9.支架,10.主轴,11.限位螺母等组成。 其原理由(1)手柄给压力通过试针轴向下滑动,使(2)试针插入(6)试模内砂浆里,由于砂浆随着时间长短而凝结硬度变化,使试针得到不同的贯入阻力,在压力显示器上读出不同的压力值。 使用时首先将搅拌均匀的砂浆装入试模内,离上口平面约10 毫米抹平,砂浆表面泌水不清除,将试模放在圆盘上,此时将压力显示器清零(显示器设定见附录)〔然后操作者用手将压杆垂直向下施压力,在10 秒时间内将试针缓慢而均匀地垂直贯入砂装25mnl ,这时压力显示器上所示为第一次测定值,同时将限位螺母(11 )调到适当位置,放开压杆,试针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按每半小时重复一次,当阻力值达到0.3MPa 时改为15分钟测定一次,直到阻力值达到0.7MPa 为止。 砂浆贯入阻力计算: fp=Np/Ap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⑴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在经过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对塌落度不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振实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对塌落度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 于试模上沿约10㎜,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⑵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现场同条件下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⑶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邻近初、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⑷在每次测试前2 min,将一片20㎜厚的垫块垫入底部,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取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⑸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 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⑹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25㎜。 ⑺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间,应至少进行6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从加水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每次间隔为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间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⑻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砂浆凝结状况,适时更换测针。更换测针宜按表(3.3.1)选用。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精选word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 时间试验方法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 本方法适用于各通用水泥和常见外加剂以及不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测定。 引用标准: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6005-1997 《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 JG 3021-199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 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2、仪器设备 (1)贯入阻力仪: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N,刻度盘分度值为10N。 (2)测针:长约100mm,平面针头圆面积为100mm2、50mm2和20mm2三种,在距离贯入端25mm处刻有标记。 (3)试模: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容器,并配有盖子。 (4)捣棒:直径16mm,长650mm,符合JG 3021的规定。 (5)标准筛:孔径4.75mm,符合GB/T6005-1997《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规定的金属方孔筛。 (6)其他:铁制拌合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3、试样制备 3.1 取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用 4.75mm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再经人工翻拌后,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

水泥凝结时间影响因素

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为终凝时间。对于大多数硅酸盐类水泥这两个阶段是很明显的,1初凝时间大多超过1小时,终凝时间一般在初凝后1小时左右,由于水泥水化速度除与自身物理化学因素有关还与水灰比、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凝结时间受到测定时水泥浆状态,环境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水泥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是水泥的重要技术指标,国家标准对每一种水泥的凝结时间都有规定。这种规定一是基于水泥使用时水泥凝结时间过早导致来不及施工和水泥凝结时间过迟导致施工周期长而影响施工进度。二是基于不同地域水泥生产企业和水泥用户需要有一个根据生产和使用情况选择水泥凝结时间的范围。因此研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并确定适宜的凝结时间,是水泥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2.1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概念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测定,它是在相同要求的条件下检测出来的不同水泥的凝结时间,这种检测的水泥凝结时间是一种对水泥实际凝结时间的比较,一种总目标的控制要求。凝结时间符合水泥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的水泥都是合格的,但合适与优良的评价要靠用户和市场的反映,为了满足用户和市场要求,水泥凝结时间也需要进行合理

确定。 3、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方法目前有维卡法和吉尔摩法两种,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用维卡法。 3.1方法原理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是采用一定重量的试针自由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由于试体随着时间的延长凝结固化的状态不同,致使试针进入试体深度不同,以此来测定水泥的初结时间和终凝时间。 3.2凝结时间的测定 3.2.1调零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3.2.2试件的制备 将水泥试样按规定程序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并刮平,做好标记,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2.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模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松,试针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试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试验 一、目的、适用范围与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秆有效长度50㎜±1㎜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试杆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终凝针为30㎜±1㎜、直径为 1.13±0.05㎜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 300±0.05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羞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深40㎜±0.2㎜、顶内径 65±0.5㎜、底内径 75±0.5㎜的截面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的平板玻璃底版。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6、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8、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9、秒表:分度值1s。 三、试样及用水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四、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 2、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湿度应与实验室内室温保持一致。 五、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试验前必须做到 ⑴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够自由滑动。 ⑵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⑶水泥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

十、砂浆凝结时间试验(JGJ/T 70-2009) 一、试验仪器: 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符合下列规定: 1)试针: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30mm2: 2)盛浆容器:内径应为140mm,高度为75mm; 3)压力表:测量精度为0.5N; 4)支座:用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由铸铁或钢制成。 2、定时钟。 二、试验步骤: 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口10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20±2℃的实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过下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 1)调节螺母,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2)拧开调节螺母,再调节螺母,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的深度为25mm,后再拧紧螺母; 3)旋动调节螺母,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3、测定贯入阻力值,用截面为30mm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的接触,在10s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25mm深,每次贯入时记录仪表读数Np,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贯入部位应至少12mm。 4、在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2h开始测定,并应每隔30min测定一次,当贯入阻力值达到0.3MPa时,应该为每15min测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 0.7MPa为止。 三、施工现场试验规定: 1)当在施工现场测定砂浆的凝结时间时,砂浆的稠度、养护和测定的温度应与现场相同; 2)在测定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时,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受检砂浆预测凝结时间的1/4、1/2、3/4等来测定,当接近凝结时间时可每15min测定一次。 四、计算公式: fp =Np/Ap 式中: fp ——贯入阻力值(Mpa ),精确至0.01MPa ;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8实验三、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控制水泥凝结过程的重要性; 2.了解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的国家规范; 3.测试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 二、实验原理 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三、实验器材 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湿气养护箱。(相关仪器可参照《试验二、标准稠度测定》中的项目) 四、试验条件 1 试验室温度为20?C±2o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C±1oC,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降。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o,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 B-

内蒙古四海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砂浆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及结果确定。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砂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 3 所用仪器 1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如图1所示,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针: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30mm2; 2)盛浆容器:由钢制成,内径140mm,高75mm; 3)压力表:称量精度为0.5N; 4)支座:应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由铸铁或钢制成。 图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示意图 1—调节套;2—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4—夹头;5—垫片;6—试针;7—试模; 8—调整螺母;9—压力表座;10—底座;11—操作杆;12—调节杆;13—立架;14—立柱 2 定时钟。 4 试验步骤 4.1 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 口10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20±2℃的试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 过下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 1)调节螺母3,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页脚内容11

内蒙古四海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页脚内容12 2)拧开调节螺母 2,再调节螺母 1,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的深度 为 25mm 后再拧紧螺母 2; 3)旋动调节螺母 8,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3、测定贯入阻力值,用截面为 30mm 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在 10s 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 25mm 深,每次贯入时记录仪表读数Np ,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已贯入部位应至应少12mm 。 4、在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2h 开始 测定,并应每隔30min 测定一次,当 贯入阻力值达到0.3 MPa 时,应改为 每 15min 测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 0.7MPa 为止 。 4.2 在施工现场测定凝结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施工现场测定砂浆的凝结时间时,砂浆的稠度、养护和测 定的温度应与现场相同; 2、在测定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时,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 受检砂浆预测凝结时间的 1/4、1/2、3/4 等来测定,当接近凝结时间时可每 15min 测定一次。 4.3 砂浆贯入阻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p ——贯入阻力值(Mpa ),精确至0.01Mpa ; N p ——贯入深度至 25mm 时的静压力(N) ; A p ——贯入试针的截面积,即 30mm 2 。 4.4 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凝结时间确定可采用图示法或内插法,有争议时应以图示法为 准。从加水搅拌开始计时,分别记录时间和相应的贯入阻力值,根据试验所得各阶段的贯入阻力与时间的关系绘图,由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 0.5MPa 的所需时间 t s (min ) ,此时的 t s 值即为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值。 2、测定砂浆凝结时间时,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以两个试验结果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值,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 30min ,否则应重新测定。 审核: 编制: P P p A N f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 B-

精品文档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砂浆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及结果确定。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砂浆拌合物的凝结时间。 3 所用仪器 1 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如图1所示,由试针、容器、压力表和支座四部分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针:不锈钢制成,截面积为30mm2; 2)盛浆容器:由钢制成,内径140mm,高75mm; 3)压力表:称量精度为0.5N; 4)支座:应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杆三部分,由铸铁或钢制成。 2 定时钟。图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示意图 1—调节套;2—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4—夹头;5—垫片;6—试针;7—试模; 8—调整螺母;9—压力表座;10—底座;11—操作杆;12—调节杆;13—立架;14—立柱 4 试验步骤 4.1 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制备好的砂浆拌合物装入盛浆容器内,砂浆应低于容器上口 10mm,轻轻敲击容器,并予以抹平,盖上盖子,放在20±2℃的试验条件下保存。 2、砂浆表面的泌水不得清除,将容器放到压力表座上,然后通过下 列步骤来调节测定仪: 1)调节螺母3,使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

精品文档 2 2)拧开调节螺母 2,再调节螺母 1,以确定压入砂浆内部的深度为 25mm 后再拧紧螺母 2; 3)旋动调节螺母 8,使压力表指针调到零位。 3、测定贯入阻力值,用截面为 30mm 2的贯入试针与砂浆表面接触,在 10s 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 25mm 深,每次贯入时记录 仪表读数Np ,贯入杆离开容器边缘或已贯入部位应至应少12mm 。 4、在20±2℃的试验条件下,实际贯入阻力值应在成型后2h 开始测定,并 应每隔30min 测定一次,当 贯入阻力值达到0.3 M Pa 时,应改为每 15min 测 定一次,直至贯入阻力值达到 0.7MPa 为止 。 4.2 在施工现场测定凝结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施工现场测定砂浆的凝结时间时,砂浆的稠度、养护和测定的温 度应与现场相同; 2、在测定湿拌砂浆的凝结时间时,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受检砂 浆预测凝结时间的 1/4、1/2、3/4 等来测定,当接近凝结时间时可每 15min 测定一次。 4.3 砂浆贯入阻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p ——贯入阻力值(Mpa ),精确至0.01Mpa ; N p ——贯入深度至 25mm 时的静压力(N) ; A p ——贯入试针的截面积,即 30mm 2 。 4.4 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凝结时间确定可采用图示法或内插法,有争议时应以图示法为 准。从加水搅拌开始计时,分别记录时间和相应的贯入阻力值,根据试 验所得各阶段的贯入阻力与时间的关系绘图,由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 0.5MPa 的所需时间 t s (min ) ,此时的 t s 值即为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值。 2、测定砂浆凝结时间时,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以两个试验结果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值,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 30min ,否则应重新测定。 审核: 编制: P P p A N f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组号:试验日期: 组长:组员: 实验名称: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班时, 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震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是,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至试针30s时指针的度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3~5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测定是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如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据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试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