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务管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教务管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教务管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教务管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传授知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其原生性的职能,因此围绕人才培养,要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为了使高校的教学工作富有成效,就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因此,教务管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职能。

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也在经历调整但无论怎么调整,由于教务管理的性质,教务人员与学生总好似一对矛盾关系,学校的教务人员有时会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说不得骂不得;同样学生也抱怨学校的教务人员太过严格,难以沟通,似乎这种对立关系很难改变实则不然,仔细想想,教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须服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务管理作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是管理与服务并重的一种管理方式。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管理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要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体现教学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借物力、财力、人力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简单地通过奖惩来约束教师,或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高校教务管理与服务表面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与服务具有重要的同一性第一是构成要件的同一性,管理者即服务者,被管理者即被服务者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服务者都是教务人员,而被管理者和被服务者都是教师与学生第二是最终目的同一性,管理和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高校教学工作的和谐发展

当然,管理与服务也有所区别,区别在于:服务决定了管理管理与服务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管理是形式,服务是内容内容是易于变化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当形式不适应内容时,就会阻碍内容的发展,这时就要抛弃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为内容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在高校教务工作中,当教师与学生的需求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时,必然要求教务人员在教务工作中进行创新因为管理服从于服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教务工作的管理必

2提高高校教务工作服务意识的现实意义

2.1增强服务意识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之中,教育的逐步市场化己不可避免,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控制当前,我国高校可以说既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竞争学校只有面对现实,按照教育规律去办事,才能在当今的社会立足、发展;只有走出象牙塔,改变坐、等、靠的现象,才能融入社会中去;只有放下教育者的架子,树立起服务意识,才能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的教务人员只有增强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迎合新一轮改革的需要。

2.2服务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高校教务的管理,服务应慢慢成为一种文化在众多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服务是一种最有效的创新管理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校教务工作中,服务可以说是最令人舒畅的管理手段。在高校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中,通常的实施办法是针对某项目标,要求被管理者达到如何,但如果达不到如何,很少或没有提及管理者即目标提出者应该如何做、如何服务、如何创造条件保证被管理者实现目标。例如: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鼓励教师们多开课,高校对于教师的课程工作量都会设置要求和相应的考核,完成目标的给扑奖励,没有完成的可能给处罚但是除去硬性的规定外,有时却忽略了增强教学的服务和支撑工作。如果高校能够一直注重用服务手段管理,充分发挥教务处、学院等职能部门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功能。

3高校教务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与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多停留在传统意义管的层面,教务人员通常把教师和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而一旦教师或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有所不满,也会首当其冲地就会反应在教务管理上,因此教务处有时会是学生投诉的重中之重。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教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我国高校大多采取的是政府办学,办学资金均由国家划拨,因此,形成了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沿袭政府管理的模式,会受到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熏染。高校教务工作中也存在部分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管理方式略为生硬,缺乏灵活性和艺术性第二,高校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评价,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基本实现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机制,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行政管理人员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大部分来自于直接领导和上级部门的评价,因此,导致了部分教务人员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办事效率低下第三,工资待遇不高,缺乏晋升空间近几年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明显提高,社会地位日益上升,而教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教师和科研人员相比,是三者中最低的,并且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教务人员的工作晋升空间不大,也缺少培训进修的机会,因此,教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平日管理主要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教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他们的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也就降低了服务工作的质量第四,教务工作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很多师生片面的认为教务工作没什么难的,人都能做,不能换位思考,体会不到教务工作者的难处,因此未能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教务人员,造成教务人员怨声载道,服务意识淡薄。

4如何强化服务,实现教务高效管理

4.1转变理念,换位思考

理念的转变,核心在于是不是真心从教育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出发,如果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教师和学生自然欢迎教务人员要善于转变理念,真心地把教师和学生当作服务的对象,而不是当成管理、管制的对象。在服务教师和学生时,只要把立场向他们转一转、感情向他们靠一靠,多一些换位思考,多想管用的服务招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服务不仅只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切实而微的行动服务更不是空谈,它是真正以人为本,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一些很细小的行动

4.2用尊重赢得信任

在管理中时时处处尊重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平视而非俯视他们,这样的管理就是服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者的追求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则有时是生硬的,但管理却可以是贴心的、尊重的服务。

5结论

实事求是地说,学校里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是一对客观的矛盾。高校教务工作中的管理与服务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同时又具有对立性,相互限制、相互排斥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片面地用管理代替服务,会滋生官本位思想,不利于教务工作的开展;片面地用服务代替管理,会增加教学风险因此,在强调服务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管理,没有良好的管理就不会有良好的服务,优质的管理会带来优质的服务。积极转变高校教务工作理念,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既不能片面强调管理而忽视服务,也不能片面追求服务而放松甚至放弃管理。不能割裂了管理与服务的联系,使之成为两张皮,甚至把管理与服务对立起来。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理直气壮地依法按规加强管理,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者受人尊重,被管理者体验到平等和愉快,育人就会富有成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