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思品时政热点解析---民生幸福篇

2018年中考思品时政热点解析---民生幸福篇

2018年中考思品时政热点解析---民生幸福篇
2018年中考思品时政热点解析---民生幸福篇

2018年中考思品时政热点解析

民生幸福篇

专题关注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

命题视角一两会相关论述

热点聚焦

材料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问题,有条件的要抓紧解决,把好事办好;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材料二: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相关设问

1.列举你身边存在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物价上涨过快;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问题;入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2.近年来我国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电下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城市廉

租房制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营养改善计划等。

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4.我国存在的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

5.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是进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6)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6.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

(1)这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调动劳动者的

生产积性,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2)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广大人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保证经济繁荣成果归人民所享有,激发他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与活力。

(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怎样理解“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2)公平正义能更好地保证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3)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5)是“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6)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8.党和政府积极改善民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1)只有改善民生,才能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改善民生,才能维护人民利益。

(3)是实践“三个代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只有改善民生,才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是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只有改善民生,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

(5)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只有改善民生,才能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小康。

(6)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改善民生,才能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9.请你为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4)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5)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等。

10.加强社会建设,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1)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社会方面: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

活质量的问题。

命题视角二维护医疗、教育公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城乡医保将统一2016年7月14日,人社部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经办运行机制。未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将整合。统一城乡医保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也为我国多地将推行的异地医保结算提供便利。

相关链接: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乡村学特设岗位数量,增加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比例。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培训。

相关链接:2016年7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刘利民介绍,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要基本协调

相关设问

1.我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说明了什么?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

(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4)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

(6)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7)党和政府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为了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

(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4)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5)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看病难的问题;

(2)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3)有利于维护社公公平;

(4)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国务院办公厅部署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有什么意义?

(1)从医患角度看,“互联网+健康医疗”可以大大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优化用户体验,增强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2)医生的自由流通,有助于改善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提高稀缺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给相关医疗行业的创业团队提供有利的条

件。

5.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西部教育说明了什么?

(1)我国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党和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教育公平。

(4)我国政府重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6.当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2)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比较陈旧;

(3)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4)推进素质教育存在困难;

(5)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7.加快发展中西部教育有什么意义?

(1)对社会: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②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对个人: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②有利于每个人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8.发展中西部教育。对各方面提出哪些要求?

(1)国家: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创

新;③完善并落实教育法规,依法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2)社会:加大捐资助学的力度,运用社会力量发展教育。

(3)学校:①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②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③坚持教育改革,完善学生考试评价制度;④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4)学生:①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②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③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勤于学习、提升能力、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命题视角三住房问题

热点聚焦

材料: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对住房保障等八大领域列出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更好保障民众住有所居,《规划》提出了两项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累计达到2000万套;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达到585万户。

相关设问

1.住房保障仍是当前国家关注的重点,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很不平衡。

(2)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规划提出的两项发展目标,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5)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政府为什么要进行住房改造、危房改造?

(1)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4)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4.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5)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6)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7)有利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5.“以人为本,安居乐业。”请你为我国政府实现此目标提些好的建议。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充分挖掘财富的源泉。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等。

命题视角四就业问题

热点聚焦

材料一:硕士就业难问题凸显硕蚁现象频现硕士,是一种高学历的标志,而蚁族,让人联想到的是低学历的人群。如今,硕士和蚁族这两个看似不搭的词汇却被合成了“硕蚁”这个词。在庞大的高学历人群中,不仅仅是农村孩子读了硕士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回乡,最后成了“硕蚁”,也有不少城里学生拿到硕士文凭“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在家啃老的“硕蚁”。

材料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落实和完善政策,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让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链接:2017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规划》提

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强化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加快困难地区脱困步伐,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对去产能任务重、待岗职工多、失业风险大的地区,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

相关设问

1.从研究生回家种地,到硕士当城管,这一系列的事件说明了什么?

(1)各种社会职业缺一不可,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2)高学历人才择业观逐渐转变,也表明当今企业不再以学历衡量求职者的标准,更多的是考察其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3)选择职业要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错误观念。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哪些目标?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2)①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

②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我国政府为什么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请说明理由。

(1)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2)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需要。

(3)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5)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4.党和政府促进就业主要应从哪些方面做起7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才能为就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大力倡导“四个尊重”方针。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要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4)坚持和完善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了极大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

5.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1)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努力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勇于拼搏,善于创新,战胜困难和挫折。

(3)积极关心社会发展变化,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4)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人才。

6.硕士成“硕蚁”一族。你对“硕蚁”正确选择就业有何建议?

(1)要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综合考虑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等因素进行选择。

(2)要客观评价自己,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就业后,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便为今后选择更好的职业打下基础。

命题视角四改革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热点聚焦

材料一: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正不断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发布多个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磅文件。根据文件提出的新政策,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医务人员等群体的收入未来将发生大变化。

材料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关设问

1.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等提法体现了教材哪些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6)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解决民生问题,让“幸福”之花绽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1)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1)这是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这是为了缩小发展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5.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实现“民富”。你是如何理解的?

(1)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党和政府努力实践社会的公平正义,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

(1)合理的收入分配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使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加强社会建设打下基础。

(2)有效化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3)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7.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应该怎么做?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5)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财政、项目扶持力度。

8.如何才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

(2)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要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9.请你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改革收人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

专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命题视角五

热点聚焦

材料一:实施健康扶贫工程2016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会议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为此,一要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对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财政补贴,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精准扶贫2016年7月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衔接指导意见等,总结上半年脱贫攻坚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他强调,要巩固精准扶贫的向好势头,打好年度战役,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目标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健康推进。

相关链接:1017”全国扶贫日,一起行动,一起帮2017年扶贫日启动扶贫专项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启动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我们国家从1996年开始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开展了东西扶贫协作,东部发达省市来帮助西部比较落后的省区。二是设立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我们通过对口帮扶,到贫困地区投资这样一些方式。三是启动中国社会扶贫网,我们一直想启动这样一个网,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有爱心想帮助别人的人能够有一个直接见面的机会

相关设问

1.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有待改善说明了什么?

(1)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

(3)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党和政府重视扶贫工作,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2)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推进社会公平。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稳定。

3.“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分别是什么?

(1)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目的。

(2)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现实需求。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共十八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

4.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1)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

(4)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5)要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3)要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5.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共同富裕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保护劳动者积极性,防止贫富分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2)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5)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

7.贫困地区怎么才能脱贫致富?

(1)政府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

(2)社会要大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3)企业要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给予贫困地区帮助展开对口扶贫。

(4)贫困地区人民也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科学技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8.公民创造财富的方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科学管理,技术创新。

9.国家设立“扶贫日”的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2)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0.为解决贫困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1)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特惠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做“政策加法”;

(2)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3)进一步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凝聚扶贫开发更大合力;

(4)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5)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

11.如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请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给出合理建议

(1)国家:①加大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③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④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2)社会:①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献爱心,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②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12.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加扶贫的良好氛围。

(2)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13.“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你认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1)政府: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 地方政府要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2)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开对口扶贫;

(3)社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4)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努力摆脱贫困。

14.中国的扶贫道路是怎样的?

中国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的扶贫实践丰富了世界减贫模式

15.“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018年时政热点汇总

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02.十九大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_牢记使命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0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谋幸福__,为中华民族_谋复兴___。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04.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五位一体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四个全面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07.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杭州___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_厦门___会晤、亚信峰会。 08.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不敢腐__的目标初步实现,_不能腐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不想腐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0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历史方位__。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美好生活__需要和__不平衡不充分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2.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时政热点专题--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热点链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祈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发展先进文化 ②民族文化的力量 ③增强文化认同感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戏曲进校园 201 8年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除此之外,国学、书法等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文艺节目异彩纷呈 岁末年初,各大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抢眼:2016年1 2月3 1日播出的《见字如面》通过书信展现历史;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2017年2月1 8日开播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 【问题设计】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请就如何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国学讲堂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和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3.传承和法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关注1 规范网络秩序 时政热点 1.2017年7月5日,第三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本次活动以“共铸诚信·清朗网络”为主题。 2.2017年7月25日,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上线“《王者荣耀》暑期消费保护”方案,提供“消费限额”以及“一键禁充”等功能。 3.2017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 4.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将探索用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让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完成诉讼。 5.2017年8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6.2017年9月12日至13日,以“万物皆变,人是安全的尺度”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7)在京举行。 7.2017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起正式施行。 8.2017年9月18日至24日,2017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9.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0.2017年“双十一”电商交易额再创新高:2017年11月11日,天猫商城全天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达到1682亿元,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271亿元,苏宁易购全渠道销售迎来163%的增长。 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 3.建设网络强国,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4.净化网络环境。 5.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正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形态、社会规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设题角度】 1.微信群里任何发言都要担负法律责任,尤其是群主。在微信群里哪些内容不要发?(例举类) 政治敏感话题不发;不信谣不传谣;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涉黄、涉毒、涉爆等不发;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军事资料不发;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2.《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维护网络安全,群主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例举类) ①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倡导群民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复习——共享单车

2018中考热点复习——共享单车热点聚焦 材料一:共享单车发展指导一年2017年8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实施鼓励发展政策、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具体措施。 材料二:单车乱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突然之间成为时下城市居民的新宠儿,它绿色低碳环保,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然而,随之而来的“乱象”也层出不绝,这些单车不是今天被扔下河,明天就被“叠罗汉”,乱停违停现象尤为突出。 考点链接 ①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④遵守规则与秩序,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⑤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1.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这是一种绿色出行的好方式。 (2)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深人人心。 (3)高科技产品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 2.共享单车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1)方便群众出行,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2)有利于践行低碳出行理念,实现绿色发展。 (3)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你认为我国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何在?(请你分析共享单车的优点) ①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提升城市功能,弥补公共交通的不足,方便群众出行;②灵活便捷,缓解交通拥堵;③低碳环保、无污染,实现绿色发展,改善空气质量;④骑行有利于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等。 4.如果你是一个共享单车企业的负责人,你会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高技术水平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2)努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3)提升自身素质,用敏锐的眼光准确判断形势,赢得发展机遇。 (4)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不断改进服务,升级服务。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及答案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及答案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 一、选择题 1.伟大的目标在前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正确的是() A.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C 2.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都会包含一些中考的考点。下列2018戊戌狗年春晚节目与所学知识考点对应相匹配的是() A.《山笑水笑人欢笑》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B.《相约2035》凝聚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C.《再一次出发》表明了我国的改革不会停顿,证明了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我们的新时代》唱出了我国进入新时代,不再徘徊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A 二、西藏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1.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西藏的发展变化() ①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②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彰显了民主团结进步焕发的强劲发展动力 ④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2.统计显示,2017年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3.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6%,城乡居民 1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押题专题训练一(解析版)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押题专题训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 1.张明在网上结识了一个新网友,虽未见面但两个人非常谈得来。一天网友对张明说,自己要搞一项社会调查,希望张明能把家庭详细住址告诉他。这时张明应该() A.相信网友,直接告诉他 B.问明白调查原因后再告诉他 C.约他见面后再告诉他 D.严词拒绝,坚决不告诉他 答案:B 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部委联合启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我国政府出台这一举措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人才 B.中国要发展只有靠高层次创新人才 C.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D.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无数全面发展的人才,A项正确;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中国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普通人才,B项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D两项错误。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右面漫画寓意的是() A.坚持诚实守信才会赢得人们的信任 B.人人讲诚信,社会才能文明进步 C.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从点滴做起 D.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答案:A 解析:分析漫画可知,诚信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与欢迎,A项为对漫画的正确理解;B、C、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能体现漫画主旨,不选。(2016山东聊城中考)2016年5月25日凌晨,我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病逝。据此完成4~5题。4.杨绛先生曾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

2018年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注1 加大惠农政策聚焦“三农”15年 时政热点 1.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知识链接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设题角度】 (一)是什么 1.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体现类)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③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④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说明了什么?(列举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明了什么?(说明类)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及答案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 一、选择题 1.伟大的目标在前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正确的是() A.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C 2.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都会包含一些中考的考点。下列2018戊戌狗年春晚节目与所学知识考点对应相匹配的是() A.《山笑水笑人欢笑》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B.《相约2035》凝聚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C.《再一次出发》表明了我国的改革不会停顿,证明了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我们的新时代》唱出了我国进入新时代,不再徘徊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A 二、西藏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1.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西藏的发展变化() ①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②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彰显了民主团结进步焕发的强劲发展动力 ④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2.统计显示,2017年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3.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6%,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671元、10330元,分别增长10.3%、13.6%。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C 3.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处,总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这()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 ③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④是珍爱生命、善待大自然的做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网站不得擅自重新剪辑经典文艺作品 1.2018年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节目网站不得制作、传播歪曲、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的节目。因为() ①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②经典文艺作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经典文艺作品是民族之魂④传承经典文艺作品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2.2018年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节目网站不得制作、传播歪曲、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此举() ①有利于传承优秀的经典文艺作品②有利于彻底规范网络视听节目秩序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美丽中国 乡村振兴新时代

2018中考政治时政热点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以一片人工林,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塞罕坝精神。2017年12月1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常规设问 社会责任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1)在塞罕坝绿水青山的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责任担当。从55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 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中业者,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勇担正任、努力坚守,才创造出这一世界性的绿色奇迹。 (2)谁破坏了生态环境,谁就要承担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助于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该认识到: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林场见证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艰苦奋斗 观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低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所蕴藏的巨大力量,看到了无私不献与艰苦奋斗精神所焕发出的水不褪色的光辉。塞罕坝林场的开发、建设,凝聚着艰苦奋斗的美德。是几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攻坚克难、持久拼搏、水不言弃的奋斗史,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青少年的责任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解读:中国引领世界

中国引领世界 (一)列举、说明、感悟、启示类 1.列举中国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行动”。 中国军人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 2.我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哪些举措? ①打造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②“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宏伟实践;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④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高层政党对话会,开创了共商全球治理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纪元; ⑤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 3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 ①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是以推进人类解放事业发展为根本诉求;③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仅与中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也必然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④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天下情怀和国际担当的政党;⑤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各国文明。 4.近年来,我国积极为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奔走斡旋——提出缓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并最终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倡议;推动南海问题重回对话协商轨道;推动阿富汗和解进程进入新阶段;努力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为推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哪些观点? 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②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承认。 5.一系列外交成就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 (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4)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5)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6)我国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等。 5.我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积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②我国勇于担当、承担应尽责任;③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努力树立良好形象;等等。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同,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④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⑤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二)原因、意义、危害、作用类 1.结合当今世界形势,谈谈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①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⑤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2.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2)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