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华商名人堂——王传福

全球华商名人堂——王传福

只做全球第一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2010年的3月1日,名车云集的老牌车展——第80届日内瓦车展正式开幕。将这一天载入历史的还有一个重要事件,中国的王传福和出生在土耳其的蔡澈正式握手并宣布一项超出人们想象的大计划。

王传福与蔡澈,一位是44岁的中国汽车新贵,一位是57岁的汽车常青树——以奔驰品牌而闻名于世的戴姆勒汽车集团的掌门人。让他们两人握手合作的是此前让比亚迪名震世界的电动汽车,双方有意成立一家研发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其中比亚迪负责电池和驱动技术,而奔驰承担整车开发。

身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把两者之间的合作称为“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与最年轻的汽车公司之间的合作”;而作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Dieter Zetsche)则评价两者的合作是:“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合作模式”。

这的确不同以前。因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拿出技术而不是市场与国际品牌合作,而这几乎也完全是王传福式风格,对等、公平、史无前例。

勇敢的心

闪光灯、名誉、声望、财富裹挟着现在的王传福,以至于呈现在公众视野的他变得不是清晰,而是模糊起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传福,1966年2月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家。无为地处皖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矿藏丰富,经济发达,而这些与王传福的家庭似乎没有联系。

王传福的父亲正直、好善,在乡里之间受人尊敬。父亲还有一副好手艺,擅长木工,同时是党员并担任过大队支书的职务;母亲是农家人,厚道贤惠;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加上他共八个孩子,在一起热热闹闹,他是最活跃的人之一。

一家人就靠父亲的木工手艺维持着温饱,日子与其他人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王传福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生活被彻底打乱,姐姐们都出嫁了,妹妹被送人寄养,哥哥辍学打工贴补家用。

大家庭一下子变成了三口之家,生活比父亲在世时艰难百倍。年少经历如此打击的王传福当时怎么想的,无人得知。但他长大了好多,与同龄人比,他热衷学习,不贪玩,性格趋于内向。

家贫出孝儿,也许王传福是在用他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对母亲、哥哥王传方的回报之情。母亲最终还是没能看到他成功的那一天,父亲去世三年后,王传福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也辞世而去。

生活的苦难是未经历者永远无法体会的,生活再苦,还是要继续,为了先走的人们好好生活下去。父母除了那四间茅屋,就没有什么遗产了。父

华商韬略·李壮/文

2

母的遗训是让王传福成为一个读书人,这一点他做到了。

因为母亲去世,王传福缺考了两门课程,没有考上当时热门的中专,而是考入了无为县的一所普通高中。

母亲去世后家里剩下孤独的王传方、王传福兄弟两个,唯一能给这个家庭带来点喜庆的是大嫂张菊秀过门进入到了这个家庭。王传福一度想辍学,哥哥却说:“再苦再累,就是卖房也要读书,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大嫂也支持他将学业继续下去。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哥哥、嫂嫂承担起他学费和生活费,王传福将全部心思用在了学业上。他从高中开始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生活费。最困难的一次是,家里没钱,嫂嫂挨家挨户敲门借钱,最后筹到5元零碎票子。

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上大学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忧事,为了学杂费,哥哥将结婚时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和家里添置的全部新物件变卖一空,还陪着弟弟一起到长沙,搬到了这个城市生活。尽量照顾弟弟,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王传福研究生毕业。

大学时代的王传福,埋头学习,专心钻研,学习成绩优异。他的专业与电池有关,这也是他第一次有机会与电池结缘。他唯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跳舞,还有“舞林高手”的雅号。

1987年王传福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研究院)攻读硕士,真正开始了对电池的研究。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仅仅2年,26岁的王传福就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此后升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努力换来了令人刮目的结果,与哥嫂一起掌握着生活的轨迹。现在回忆时,王传福说:“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支配,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管”“永远要比别人做得好”。这不是狂妄,而是对生活的感悟和一颗勇敢的心。

创业史

1993年,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这时,也是中国移动市场开始兴旺的时刻。买一台号称“大哥大”的价格是两万余元,手拿“大哥大”,腰别BP机,是时髦、更是身份的象征。引起王传福注意的是一块充电电池售价在千元以上,以他专业的眼光看,那是一个暴利行业。

尽管王传福没有做过中国移动市场的前瞻预测,他还是相信在手机电池上能够做一些事情。1995年2月,王传福决心辞职创业。他说服表哥吕向阳,借得250万元,两个人一块开始了比亚迪的创业生涯。

比亚迪是从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里开始的,员工20多名。王传福坚持技术立厂,将之前的理论积累变为了技术实践,要自己掌握“技术核心”。

对应上世纪90年代的电池产业趋势,日本淘汰了生产镍镉电池(Ni-Cd,Nickel-Cadmiun Batteries)的工艺,这些生产基地向中国等地转移。顺应这种趋势,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王传福决定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生产线的分解,他只引进了部分关键设备,大部分生产依靠熟练工人完成。设备投资只花掉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却建设一条日生产4000块镍镉电池的生产线,生产成本比日本厂商低40%。

王传福的算法是,“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为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他还主动介入供应商环节,给予合作者技术支持。当时,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采用性能较好的钴,只能进口,但费用高昂。王传福于是与供应商合作,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了国产钴与进口钴一样的品质,成本低于进口钴40%,为供应商带来了利润源,也为自己每年节省数千万元人民币。

产能、成本、质量都已经相对稳定,王传福开始依靠代理商冲击低端市场。

低端市场的摧枯拉朽,开始让竞争对手认识比亚迪和王传福,但还不是威胁。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将公司生产的电池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

3

话代工企业“大霸”试用。试用之后,“大霸”发现,比亚迪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适合公司采用。很快,“大霸”将原属于三洋的电池订单下给了比亚迪。

比亚迪开始了每年100%的营收增长,到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拿到全球镍镉电池市场接近40%的份额。亚洲金融风暴打击了日系电池生产商,比亚迪的出口也出现萎缩,但幸运的是成本优势为他带来了新的合作者,包括飞利浦、松下、索尼、通用等。

镍镉电池毕竟是使用污染原料的产品,王传福借其起步后,开始布局清洁原料的镍氢电池(Ni-MH Batteries)、锂离子电池(Li-lon Batters),锂离子电池技术难题多,但前景广阔。从1997年开始,王传福就开始了锂离子电池的自主研发。

三年技术准备后,2000年,王传福正式决定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就像他做镍镉电池之初一样,锂离子电池的设备投资昂贵到让人无法承受,多达几十亿元人民币。他再次用老办法解决了新问题,分解流水线,靠人工的简单劳动达到一样的生产效果。

当时锂离子电池一直被日本厂商垄断,一些厂商对王传福的生产做法十分不屑,不相信其品质能够保证。但之后,比亚迪拿出了是日本产品1/3价格的同品质产品。王传福说:“我们的成本只有它的30%左右。”他把日本产品价格每块8美元,直接拉到了2.5美元。摩托罗拉率先使用比亚迪锂离子手机电池,在后来,诺基亚、三星、索爱都成为了比亚迪的客户。

2001年,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上升到了第三和第二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利润达到了2.56亿元。到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生产商,占领了全球23%的市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股份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王传福持股比例为28%。2003年,王传福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13位。

财富如约而至,王传福没有作出什么生活的改变,仍住在一套两室一厅的普通房子里。他在筹划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冒险王

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斥资2.7亿元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秦川汽车)77%的股份,惊天计划激起了市场层层涟漪。

秦川汽车当时刚刚摆脱多年亏损,实现微薄盈

利,是少有的未合资汽车厂商——只有优质国产汽

车厂商才有合资资格;比亚迪2002年实现销售额25

亿元,同年,秦川汽车主营的“福莱尔”汽车年销

售仅1.7万余辆,王传福能否支持汽车产业的投资

无底洞?资本市场不相信不懂汽车的王传福能做好

这个“新盘子”,2天内比亚迪的股价暴跌了30%。

比亚迪总部大楼全景图

4

5王传福并不觉得历时3个月谈判就火速收购秦川汽车有任何问题,他相信中国的汽车市场才刚刚启动,更不存在所谓的技术壁垒。“汽车说白了就是一个超过百年的传统产业、低科技产业,手机里的零部件才是高科技。”他说。

出人意料的是,王传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意图直指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刚刚经历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市场化失败。

王传福当时解释说:“做电动汽车是比亚迪进入汽车业的初衷。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虽少,但对能源、环保的压力已经很大。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

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

样蓝。”

他预言,比亚迪有足够的资金优势、

资源优势加上民营企业的机制,进入电动

汽车生产领域难度不会很大。实际上,王

传福只是一个汽车爱好者,读过上百本关

于汽车方面的书,除了电池技术,汽车制

造离他很远。

5月15日秦川汽车正式更名为“比亚

迪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福莱

尔”系列轿车。

按照王传福的设想,2003年-2005

年,是比亚迪打基础、建平台阶段;2006年-2008年是出产品、抢份额阶

段;2009年-2011年是利用新技术

做中国汽车产业的主导者。

“发展企业与人生成长都像登

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

程。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

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

到生机。冒险精神给比亚迪的初期

发展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亚

迪要成为汽车大王,同样需要冒险

精神,更需要一支敢于冒险的企业

团队。” 王传福说。

很快,比亚迪与西安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陕西省投资集团签订了投资20亿元合资组建汽车企业的合

同。王传福再次移植以往的生产线

分解经验,控制昂贵的设备投资。同时并购了北京吉驰汽车模具公司,比亚迪汽车在模具上的成本只相当于竞争对手的1/3。但随后的两年,因为产品单一,质量不稳定,比亚迪遭遇惨淡局面。2005年7月,陕西省投资集团宣布向比亚迪出

让手中的7%股权,比亚迪控股权高达99%。同期亏损也从2004年的998.1万元扩大到7171.3万元。王传福那两年在做什么?这一问题在2005年9

月给出了答案。比亚迪自有品牌F3入市,定位于中级车市场,与丰田“花冠”外形相似,执行经济型轿车的价格,1.6升排量,价格在7.38万元到9.98 比亚迪坪山总部1兆瓦太阳能电站

全球第一条不依赖于电网的比亚迪太阳能路灯

6万元之间。

对于F3,王传福传承了其父做木工的精雕细

琢,质量稳定、款式大方。初入市,就成为销售冠

军。依靠F3的市场业绩,2006年,比亚迪汽车业务

销售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414%,一改连亏3

年的局面,成功实现1.16亿元盈利。

在2007年比亚迪中高级轿车F6下线仪式上,王

传福再出豪言,“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

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据他

预计,2015年比亚迪汽车的年产销规模为150万辆。

高远的目标,让所有车企感到震惊,而2006年

比亚迪汽车全年销量仅6万辆。

但这一目标极有可能再次成真。通过产能扩

张,2008年年底,比亚迪汽车具备了40万辆的产

能,其中西安、深圳各20万辆产能。2009年,产能

翻番,通过湖南长沙的新基地建设,设计产能40万

辆;西安也在筹建新工厂,产能目标是40万辆。这

些产能安排都是在为2015年的目标做准备。

比亚迪2009年财报显示,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

394.6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7.94亿元人民币,同

比大增271.46%。增长主要来自比亚迪汽车,营业

额实现142.79%的增长,至209.91亿元人民币,占

集团整体营业额的53.18%,汽车总销量为45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超过1.7倍。王传福又将比亚迪汽车

的2010年销量锁定在60万辆。新能源车领袖目前的比亚迪汽车主要销售的还是普通燃油

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仍没有实现大规模市场化。“未来的天下是混合动力、电动车,而不是汽油车的。”王传福的棋局看似步伐过大,实际永远都是步步为营。“如果只有我们一家在做电动车的话,完全可以说这是一场赌博,但现在北美已经有明显的电气化趋势了,这说明电动车已经是未来的方向了,而且是不远的未来。”王传福说。在普通燃油汽车大举胜利时,他将获得的实力转化为电动车的研发能力。他信赖技术,创建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每年获得国家研发专利超过500项,建立时工程师团队即3000人。“未来我们还要发展到3万名工程师。”王传福说。同时在2008年10月6日,他豪掷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整合了电动汽车上游产业链,加速了比亚迪电动车商业化步伐。通过这笔收购,比亚迪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在广东惠州建成的比亚迪电动车电池生产基地,担负起进行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任务。在王传福整合宁波中纬之前的9月27日,“股神”巴菲特透过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战略入股比

亚迪,中美能源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占总股份的10%)比亚迪股份,交易价格总金额约为18亿港元。

从不轻易投资,投资失败率极低的巴菲特评价

比亚迪时说,比亚迪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业的后起之

秀,推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燃油汽车,还在新能源

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纯

e6交

7王传福对外表示,巴菲特的投资将加快比亚

迪的新能源汽车打入欧美市场。他计划在2011年

把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开进美国。

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

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在深

圳正式上市,被看做是电动车市场化的里程碑。

2009年初,比亚迪汽车登上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

商业杂志之一《FastCompany》。在该杂志评出的全

球2009年度创新企业50强中,中国企业仅占两席,

比亚迪是其中之一。

比亚迪F3DM系列和其他四款

电动商用车在2009年8月份登上了第

193批整车产品公告,和《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推荐车型

目录》,F3DM是新能源车中唯一

的一款轿车车型。也就意味着新能

源轿车即将走入家庭,王传福说,

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超车”机会。

2009年12月3日,比亚迪获中国银行

150亿元战略资金支持,以支持比亚

迪集团三大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技术

的发展。技术领先,吸引了投资客,也

吸引来了整车厂商。2009年5月26

日,大众、比亚迪就双方在新能源

领域的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准

备在混合动力和由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车领域探讨合作机会。跟在大众后面的还有奔驰,在2010年3月第80届日内瓦车展上,比亚迪和奔驰展台对面而立,蔡

澈宣布了和比亚迪的合作意向。蔡澈的动作很快,随后即派部分工程师入驻比亚迪。5月,比亚迪和戴姆勒50:50的比例建立合资企业的框架出炉,总投资规模6亿元人民币(约合8800万美元),目标是挖掘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潜力,预计2013年前开

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 王传福说,比亚迪和戴姆勒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比亚迪可以学到戴姆勒的经验、造车的理念。而戴姆勒也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到活力。”未来合资品牌将以国内市场为主,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10年,比亚迪汽车将在美国设立销售总部,开售e6纯电动汽车,如果美国市场反应理想,比亚迪可能考虑在当地设立工厂。比亚迪从一个20多人的小厂,经历15年,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电池、汽车销售的大厂,在电动汽车方面更是国际领先。王传福也成为一个财富成几何级数成长的电池、汽车双料王。2009年,王传福以396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内地新首富。大爱内核“首富”“亚洲之星”都不足以形容王传福的

雄心万丈,他是抓住中国机会的天才,也是一个驰骋技术领域的骑士。他爱他的事业,也爱他所在的

大地。王传福继承了父亲的好善之心。从比亚迪创

立就关注民生、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在他苦难的求学经历里,与哥哥王传方一家同进退。在他打天下、立功名时,哥嫂也成为他的重要帮手。他们的兄弟情,外人无法体会。至今,他家和哥嫂的家距离最近。

王传福带领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教育发展、抗击非典、东南亚海啸捐赠、1998年南方洪灾赈灾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尤其在教育捐赠上不遗余力,先后多次捐赠龙岗镇中心小学、葵涌中心小学、左权小学、深圳中学比亚迪学校等,对当地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中,深圳中学比亚迪学校值得一提。最初是

巴菲特、芒格、比尔·盖茨助阵比亚迪M6全国巡回上市仪式

81999年底,比亚迪从深圳龙岗搬到葵涌新工业园。为了解决员工子女上学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回报当地社会,王传福决定在工业园旁建立一所学校。“我们为建设比亚迪学校先后投资了8000多万元,最初的定位就是从高起点出发,学校的硬件设备是一流的。”一位比亚迪的人士介绍,比亚迪学校是与全国重点中学深圳中学进行合作,该校派出从校长到年级主任等一大批教员,还引进一些外教,以保证教学质量。深圳中学比亚迪学校,不仅解决了比亚迪员工的子弟以及当地孩子,甚至还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比亚迪还拨出专款,办起图书馆,竖起了黑板报,办起各类技能学习班,甚至还斥巨资建立了一座标准的体育场。在王传福的鼓励下,员工还成立了文学社、书画社、艺术团、英语协会……所有这一切,比亚迪都希望员工能将公司当作一个家,要让每一个员工在比亚迪找到自己存在

的价值感。2007年,在王传福的直接指示和领导下,比亚迪决定投入资金800万元,用于创办比亚迪儿童福利院,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整个项目。800万元投资到2009年扩大到4000万元。按照王传福的计划,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亚迪儿童福利院,占地16016.35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绿化

比亚迪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面积达36.13%以上。

工程计划采用分期捐

资的方式进行,首期按

200个床位的规模进行

建设,总规模投资4000

万元。整个工程全部由

比亚迪承担。

比亚迪儿童福利

院以“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宗

旨,遵循“爱人如己,

服务社会”的原则,王

传福确定的原则,将帮

助多少和他有类似童年

经历的孩子!

他还回馈自己的

母校中南大学,设立

了中南大学比亚迪奖

学金,总额达1200多万,每年出资62万元,计划设立20年。

在2008年5月12日那个特殊的记忆里,王传福第一时间向汶川地震灾区个人捐款150万元,公司捐款1000万元,并从新车上拆下1000只千斤顶送往灾区救急。

灾情的惨烈让王传福震惊,他鼓励同胞们:“……我们是一家人……比亚迪将时刻关注灾情!继续为灾后重建进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比亚迪前后一共捐款1586万元,而后,比亚迪深圳亚迪学校接收5名来自灾区的儿童入读,并向灾区人民优先提供培训和就业的机会。经前期联系,妥善安置了地震灾区40余名同学就业。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遭遇特大地震。王传福再伸援手,领导公司第一时间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1000套棉被以及1000件棉衣。4月15日,棉被、棉衣即启运青海灾区。

王传福说:“我非常感谢祖国!……是祖国提供了这么好的经济发展的机遇……如果我早出生十年,或晚出生十年,都不会赶上这个经济发展的潮流。”正是这样一颗感恩的心,为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融入了温情的一面,也为比亚迪的明天做了一个完整的注脚。

2011年《新兴领军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