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五——传播实务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五——传播实务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五——传播实务
人大新闻传播学笔记五——传播实务

传播实务笔记

第一部分新闻实务

(一)新闻采访

一、基本名词

1、第一手材料

2、“身入”与“心入”

3、采访基点

4、新闻敏感

5、新闻角度

6、新闻线索

7、报道思想

8、采访的临时准备

9、采访计划

10、现场观察

11、巡回采访

12、易地采访

13、交*采访

14、隐性采访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2、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有哪些共性和个性?

3、简述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和任务。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简言之,就在于获得新闻,并迅速地传播新闻。这就要求记者善于从纷繁复

4、简述新闻采访的作用。

5、为什么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第一手材料?

6、新闻敏感在采访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7、记者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8、在采访过程中新闻线索有什么作用?

9、谈谈记者怎样去获得新闻线索?

10、记者应如何做好采访的平时准备?

11、记者应如何做好采访的临时准备?

12、记者提问中有哪些问题要注意?

13、记者访问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4、简述访问活动的要领。

15、简述现场观察的作用。

16、简述进行现场观察的技巧与方法。

17、隐性采访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8、怎样进行蹲点采访?

19、如何做到“比较中观察,观察中比较”?

20、记者在现场观察中进行细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21、记者采访时思考写作体裁有什么条件?

22、采访中思考写作的原因是什么?

23、“面上找题目,点里作文章”应怎样操作?

24、报道的角度应怎样理解?

25、记者接近采访对象的方法有哪些?

三、实务操作应用

1、有位居委会主任,今年50多岁。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天为居民的事儿操心忙碌,受到居民们的交口赞誉,并且受到市里的表扬。现在要对这位主任作人物报道,请拟订一个简要的采访计划。

根据新闻线索提供的情况,初步拟定以下采访计划:

(1)采访的中心思想:这位居委会主任把群众放在心中,着力赞扬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采访的重点对象:居委会主任本人,她的家人,对她特别感激的居民,主管街道的领导,居委会的同事,其他居民,片#。

(3)采访方式:主要是个别访问,也适当召开座谈会,观察她着力帮助过的居民的家庭或工作场所,观察居委会办公室和居委会的环境等。

(4)采访的突破口:初步定为“一天忙多少小时”。

(5)提问提纲(对居委会主任本人):

第一,居委会基本情况:多大范围,多少户,多少人口,有何特殊性。

第二,主任本人概况:年龄、籍贯、经历、家庭情况、工作成绩、性格爱好。

第三,主要问题:①居委会工作,每天忙些什么?听说您总是早出晚归?②什么事情,您办得比较满意?③工作上遇到哪些困难?哪件事情您感到是最难的,花的力量也最大?④您是怎样让居委会其他同志发挥积极性的?⑤我听好多居民说,您是“一心为大家”?⑥您的工作和家务有没有矛盾?家里人支持您的工作吗?⑦您现在受到市里的表扬,今后有什么打算?

以上问题只是基本的。如果有的问题在准备时已经知道了,就可以不问。在对方回答的过程中,还可以循着有关话头进行“追问”或即兴提出一些问题。

2、石家庄市发生恶性爆炸案件,你作为机动记者要迅速赶到现场采访。请在采访公安局负责同志前列一个提问提纲。

3、今年“五一”期间旅游部门组织得比往年好,在去采访本市旅游局负责人之前,请你列一个提问提纲。

4、北方某城市起了特大沙尘暴。在出席市政府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之前,请你列一个提问提纲。

5、去年春运铁路涨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今年春运前就这一问题采访铁道部负责人,请你列一个提问提纲。

6、公安部门举行警察横渡琼州海峡活动,在采访之前请你准备一个访问组织者的提问提纲。

7、在采访大连服装节,请你准备一个访问组织者的提问提纲。

(二)新闻写作

一、基本名词

1、新闻主题

2、上下结合

3、新闻选材

4、新闻结构

5、新闻语言

6、新闻文风

7、事件性新闻

8、非事件性新闻

9、动态消息

10、人物新闻

11、视觉新闻

12、目击新闻

13、经验性消息

14、综合消息

15、述评性消息

16、一事一报

17、电头

18、消息结构

19、倒金字塔结构

20、金字塔结构

21、散文式结构

22、新闻导语

23、复合导语

24、晒衣绳式导语

25、直接性导语

26、间接性导语

27、新闻主体

28、新闻背景

29、新闻结尾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强调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如何用事实说话?

2、简要回答你对“新闻要短”的理解。

3、如何把新闻写活?

4、简述确定新闻主题的标准。

5、简述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

6、如何选好新闻主题角度?

7、简述新闻选材的原则。

8、简述新闻选材的要求。

9、简述新闻结构组成的基本成分。

10、简述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

11、简述新闻语言的特色。

12、简述新闻文风的表现特征。

13、新闻叙事怎样才能突出动感?

14、描绘新闻事实怎样才能富有美感?

15、简述新闻语言的客观特色。

16、简述动态消息及其特点。

17、写作经验性消息应如何保持消息的特点?

18、写好综合消息应注意哪些问题?

19、如何写好述评性消息?

20、简述消息的写作要领。

21、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十分强调讲求时效?

22、消息写作如何以短、快取胜?

23、如何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

24、非事件性新闻如何体现新闻依据?

25、消息写作中如何运用客观手法?

26、消息写作中如何善于概括和直叙?

27、消息写作应如何增加新闻信息量?

28、简述常用的消息结构方式。

29、简述倒金字塔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长处。

30、简述金字塔结构的长处及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31、简述写好导语的重要意义。

32、写作导语应遵循哪些原则?

33、简述消息主体的功能。

34、简述消息背景的功能。

35、消息写作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

36、简述通讯写作中的“情节与细节”。

37、简述常用的通讯结构方式。

38、简述通讯写作中的“角度与矛盾”。

39、通讯写作中如何运用叙述和描写?

40、通讯写作中如何运用抒情和议论?

41、简述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42、简述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技巧。

43、人物通讯写作中,如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

44、简述事件通讯的基本特征。

45、简述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46、简述新闻特写的特点。

47、简述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三、实务操作应用

1、简要分析下列消息中的新闻要素。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中国外经贸部部长方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2、简要评析消息经典《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写作特色。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口已有大约

3、简要分析新闻《北大女生拒绝选美》是如何注重“用事实说话”、运用客观手法的?

北大女生拒绝选美

4、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三峡工地11月8日电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

5、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小浪底工地10月28日电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广今天10时28分实现截流。

6、下述新闻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西安9月28口电“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

7、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壶口6月1日电随着黄

8、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要领。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走进哪一户农民家,存粮都能管一年。粮管

9、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简述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及其

写作要领。

美联社华盛顿1982年10月14日电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

10、依据导语写作的“双重任务″分析,你认为下述导语写得如何,为什么?

新华社伦敦12月4日电狗对骨头独有钟情,凭着灵敏的嗅觉会很容易地发现埋在地下的骨头,不过像英国一条名叫杰克的那样幸运的狗却很罕见,它最近从英国一处海滩上找到了一决恐龙骨化石。

杰克是在随它的主人约翰•温奇在英日南部怀

11、依据导语写作的“双重任务”分析,你认为下述导语写得如何,为什么?

新华社讯江西省信丰县在沙连山林场发现一片古杉。经专家考证,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古杉群落。

这片古杉共有54株,系东晋时人工营

12、指出下述新闻中哪些内容属于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析其主要作用。

兰州出土写有文字的东汉纸

本报讯蔡伦造纸也许尽人皆知,而蔡伦时代的纸是何模样却为今人罕见。最近在兰州出土的东汉纸,使人有幸一睹一千多年前纸的面目。

这是兰州市博物馆10月中旬在本市伏龙坪挖掘一座东汉古墓葬中发现的稀世宝物。共发现三块直径17厘米的圆形纸张,除一决破碎外,两块保存完整。

这三块纸原叠放在一面铜镜中

13、下述新闻采用的是哪一种结构,该结构方式的主要长处是什么?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人类祖先足迹

新华社华盛顿1997年8月15日电美国和南非的两位科学家14日在此间宣布,他们发现了11.7万年前人类祖先的脚印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祖先

14、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采访获得下列新闻事实材料,请依据新闻写作规律,写作一篇消息,字数:700~800字。

居庸关位于京城西北约㈤公里处,自古就是北京西北重要屏障。居庸关城所在之山属太行山余脉,两侧高山耸立,中间一条纵深20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被称为“关沟”,居庸关就在这关沟的中部。号称“控扼南北之古今臣防”的古代雄关。据长城专家考证,在居庸关修筑长城始自北魏,到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自幽州北的夏口(今南口)至恒州(今山西省大同),修建了4的多公里长城,后来又从这里东修至山海关。这时居庸关就成了万里长

15、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下列新闻事实材料是你采访获得的,请写出一篇700字左右的通讯。

□1999年7月12日傍晚,北京,天还在下着雨。

□在首都机场贵宾厅出口,不少球迷从6点钟就开始等候在这里。自动聚集的几百名球迷中,有30名球迷特意从湖北黄石坐火车来到北京。黄石球迷他们穿着印有“自豪,中国的木兰”字样的T恤,举着一面长21米、宽17米的国旗。他们是特地来迎接中国女足胜利归来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副局长袁伟民和全国总工会、全围妇联、团中央的有关领导顾秀莲、巴音朝鲁、李奇生等到机场迎接中国女足代表团归来。

□前来迎接中国女足队伍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称,中国女足这次获得的亚军等价于冠军。

□中国女足队员一下飞机,就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她们所到之处受到人们自发的欢呼和掌声。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白动为她们热烈鼓掌。

□7月12日晚上19点40分,中国女

(三)报纸编辑

一、基本名词

1、报纸编辑工作

2、版面空间

3、编排手段

4、版面的布局结构

5、齐列式版面

6、报头

7、版面设计

8、编排思想

9、组合

10、多样统一规律

11、编前会

12、引题

13、通版

14、强势

15、报道平衡

16、相对性修改

17、复合式结构标题

18、新闻地理

19、跳栏

二、简答题

报纸编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一个编辑来说,需要两种基本能力:一是善于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能够动手,即能把自己的分析、判断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懂得报纸编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提高以上两种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即使是分析、判断能力,也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从书本到书本的死板学习。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得活、学得深。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评报

不是一般地阅读报纸,而是联系教材的学习,对报纸中有关编辑的问题,如稿件的选择、标题的制作、内容的安排、专栏的设置、版面的组织等进行评析,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还存在什么不足。如果有比较成熟的意见,还可以写成评报意见寄给报社。如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这种评报,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不仅会增加对报纸编辑的兴味,提高报纸编辑的能力,对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也大有裨益。

2、报纸比较

实际上也是一种评报,但不是分析一份报纸,而是把几份报纸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评析。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新闻学习中的报纸比较方法。他在1958年1月12日《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中就说:“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同广西日报的编辑们一道,包括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项。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比较又比较,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找出一条道路来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即同一内容,看看各报是如何表现的,其中有无不同,如有不同,为什么?哪一种表现比较好?经过这样的比较,各报的特点、编辑的优劣就可看得比较清楚。还有一种是异类比较,即看看不同的报纸在内容的取舍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它们是如何体现报纸的特点的,对它们应如何评价。这种同类和异类比较,不仅可以使学习变得具体、生动,而且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

3、对照练习

就是以报纸上的材料作练习,并对照报纸上的写法和编法进行分析。比如,找报纸上一条新闻,自己试着做一个标题,然后与这一报纸或其他报纸的标题进行对照,看看自己做得如何,与报纸上的相比,差距在哪里。这样做得多了,就可以提高自己制作标题的能力。报纸上经常有“据新华社电”的新闻,这些新闻都是经过报社编辑压缩的,如果找来新华社原稿(在新华社出版的《每日电讯》或全文刊登这条新闻的报纸上可以找到),自己试着进行压缩,然后与报纸的“据”进行对照比较,对培养自己修改稿件的能力也会有不小的帮助。即使是安排版面,也是可以练习的。比如,自己画一张版样纸,把某一天报纸上的一个版面重新组织,重新设计,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组版的要领和技巧。

1、谈谈对报纸编辑工作流程的广义理解。

2、为什么说报纸编辑工作具有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的特点?

3、如何理解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4、谈谈报纸编辑策划在办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简述报纸的稿源种类及特点。

6、稿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7、分析稿件需要进行哪几方面的对照?

8、稿件中的失实现象主要有哪几类?怎样运用分析的方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请从未见报或见报的稿件中找出有疑点的3个例证。

9、怎样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是否有新意?请自选3篇稿件比较其新意的大小。

10、从哪些方面分析稿件所写内容同读者的相关性与接近性?请分别举例说明。

11、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哪几类内容是报纸禁止刊载的?结合稿件的分析,举出其中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实例。

12、请以同一天的报纸或对同一对象的报道为例,说明各报选择稿件的特点。

13、简述选稿的意义。

14、选稿中怎样充分利用来稿?怎样注意报道的平衡?

15、版面语言具有什么明显特点?

16、简述强势的含义、来源和作用。

17、如何充分利用要闻版?

18、线条在版面编排中有哪些作用?

19、论版面的引导功能。

20、论版面空间区域的意义。

21、论编排手段的强势作用。

22、版面设计是否成功所取决的基本条件。

23、版面组合稿件的方式。

24、综合式版面的特点和运用。

25、版面美的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26、运用电子排版要注意的问题。

27、论正确的编排思想的产生。

28、论版面怎样突出重要稿件。

29、论版面的统一。

30、简述专、副刊的含义及种类。

31、专、副刊的作用是什么?

32、简述专、副刊常用的几种体裁及其特点。

33、专、副刊专栏的作用及设置专栏的要求是什么?

34、专、副刊应怎样物色作者?组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5、简论报纸编辑方针及其主要内容。

36、简论专栏及其在专、副刊中的作用。

37、试论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

38、试析版面布局结构中排列方式与穿插方式的特点。

39、简述选稿过程的动态性。

40、简说实题与虚题的区别。

41、简论对版的内容进行配置的组合效应。

42、与新闻版相比较,专、副刊有何特征。

三、实务操作应用

1、试为一份以全国大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周报《大学生报》设计一个“校日新闻”版,写出设计方案。

2、在首都高校区中关村一带,新近发现一批向行人兜售假文凭的不法商贩。据悉,公安部门将组织力量打击这种制假贩假、扰乱人才市场的不法行径。请为《北京青年报》策划一组关于这一选题的报道,写出报道设计方案。

3、请压缩下面这篇稿件。

京城舞蹈热起来

卡拄OK在京城热了几年之后,舞蹈又在今天的京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热潮。老年秧歌、民间民族舞、国际舞、友谊舞、少年芭蕾,各种优美的舞姿在京城翩然而起。

如今的北京人已不再满足于亮亮嗓子的卡拄OK,这种参与还不能完全表达抒发出他们对生活越来越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对形体的直接动作和参与——舞蹈,发生了浓厚兴趣。

著名舞蹈艺术大家贾作光先生已年逾古稀,但仍然精神振奋地活跃在舞蹈表演和普及亠作中。由他和一些舞蹈艺术家发起组织、文化部大力支技下办起来的每年春节的龙潭湖庙会上的舞蹈大赛,目前已举办了十届。参赛者多是50岁以上的全国各地组织而来的老人,每届人数达上千人。他们带来了各地方的民族舞蹈和大秧歌。在寒冬时节的庙会上翩翩舞动,颇感乐趣十足。而更可责的是台下的手插袖口,边跺脚边坚持观看数个小时的观众们。当贾作光先生每每出现在舞蹈广场中间时,十年来熟悉了他的身影的观众们就会欢呼:“贾大爷跳起来了!”

贾作光兴奋地对记者说:“目前在龙潭庙会舞蹈节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性舞蹈兴旺起来。尤其在北京,老人们日出而舞,日落亦蹈,在北京的各大公园和街头,清晨和傍晚总是有成群结队的老人秧歌队、老年迪斯科,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等已发展成十几支训练有素,甚至统一服装饰物的秧歌舞蹈队,一般都有上百位中老车人。

北京的年轻人当然更是活跃,目前北京十八个区县的群众文化馆和一些大的文化单位或企业,纷纷办起了舞蹈——交谊舞或国际标准舞的培训班,青年们利用节假日前来学习观摩。这种培训班在京城已逾百个。每天傍晚劳作下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相约来到北京各大舞厅,轻松潇洒地度过一个个愉快而甜蜜的舞蹈之夜。来自大连的李可欣小姐发烧39℃仍然坚持排练国标舞。她说,今年7月将争取参加全国国标大赛,必须加紧练习。她还说:“舞蹈才更能体现出生命的活跃和欢乐,才更具有动感和审美情趣。

一些有识之家长,现在不仅把儿女送到音乐教师那里学习钢琴,而且积极送他们参加少年芭蕾舞的培训。在中央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院等处,目前北京已办起逾十家芭蕾学校。贾作光舞蹈学校已招收一百多名青少年舞蹈爱好者,家长们拿出5万元来支付三年的艺术培训费。

据中国歌舞团张业生团长介绍,近ニ年来京戏的专业舞蹈表演舞台也开始受观众欢迎。他们团里几年来编导了八台综合舞蹈节目,走遍大江南北,演出大受欢迎。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纷纷拿出一台台新晚会,京城的观众由此大饱眼福。云南、陕西等各地舞蹈团也纷纷进京亮相,在京城形成一股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热浪。许多民族性较强的舞蹈节目评上了中国文化部的文华大奖。

贾作光很有感触地说:“以前人们老认为跳舞是扭扭搭搭,没正形,现在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舞蹈艺术已成为人们愿意直接参与的艺术活动了。…广场舞蹈?也已经走上艺术之轨。”

要解决好既清除累赘又不伤原意,关键问题是在于对稿件的分析,即要抓住“新闻在哪里”的核心问题。每篇稿件,不管多长,材料多少,无非是由事实与议论组成。所以,首先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议论。接下来进行第二层次的分析,事实中哪些是新闻事实,哪些是非新闻事实即背景材料。然后再分析,新闻事实中哪些是重要新闻,哪些是次要新闻,背景材料中哪些是对烘托事实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对议论的分析也是如此,哪些议论有用,能画龙点睛,突出新闻的意义,哪些议论是空话、大话,于新闻无关。经过这些层次的分析,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压缩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比如,首先是要删削无用的议论和无用的背景材料。如果还要精简篇幅,那么再删去剩下的议论和背景材料,只剩下新闻事实。倘若受版面限制还要继续删削,那么就删去次要新闻事实,保留重要新闻事实。常见报纸上的“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都是通过对稿件的层层分析、删削后剩下的最重要、最精彩的核心事实,仍然能将信息清晰地传达了出来。这种“层层剥笋”的分析法,我们用图形表示出来,便一目了然。据此来删削,就容易得多。

这篇稿件报道的是京城“舞蹈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稿件写得生动活泼、饶有兴味。但有的材料累赘、多余、离题。如不少地方写贾作光个人的言行,冲淡了舞蹈热的“群众性”的主题。第五自然段中写李可欣小姐生病了还坚持跳舞也无意义,一则李是外地人,“来自大连”,参加排练国标舞是为参加全国比赛是有目的的,不属于自发性的活动。二则发高烧还跳舞也不宜提倡,对身体健康不利。另外第二自然段中的议论也属多余,读者完全可从稿件中领悟到古这些都可以考虑删削,以使稿件更精练。

下面是编辑后的稿件,供参考。

京城舞蹈热起来

新华社北京(1996年)4月17日电跳舞如今巳在京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热潮:老年秧歌、民间民族舞、国际标准舞、交谊舞、少年芭蕾……各种优美的舞在京城翩然而起。

如今,一些老人们日出而舞,日落亦牵巳成为京城一社。在北京的各大公园和街头,清晨和傍晚总是有成群结队的老人扭秧歌。仅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等地就有十几支组织训练有素,甚至统一服装饰物的秧歌舞蹈队。

北京的年轻人当然更是活跃。团前北京18个区(县)的群众文化馆和一些犬的文化单位或企业,纷纷办起了交谊舞或国际标准舞培训班,这种培训班在京城已逾百介。每天晚上,还有许许多多人相约来到北京各大舞厅,轾松潇洒地皮过一个愉快而甜蜜的舞蹈之夜。

一些家长现在不仅把儿女送到音乐教师那里学钢琴,而且积极送他们参加少年芭蕾舞的培训,目前北京已办起逾十条芭蕾学校。

据中国歌舞团张业生团长介绍,近两年来,京城的专业舞蹈表演舞台也开始受观众欢迎。他们团几年来编导了8台综合舞蹈节日,走遍大江南北,演出大受欢迎。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也纷纷拿出一台台新颖晚会,京城的观众由此犬饱眼福。云南、陕西等地舞蹈团也纷纷进京亮相,在京城形成一股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热浪。许多民族性较强的舞蹈节目评上了中国文化部的文华大奖。

4、请将下面两篇稿件合并成一篇稿件。

(1)北京市政府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2)北京颁布《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

5、请将下面这篇通讯改写成消息。

一次大胆的尝试

——北京市昌平县副县长曹鹏程访谈录

6、请修改下面这篇稿件。

本报讯今年春天12次沙尘天气给西北、华北地区带来罕见的不良影响。沙尘天气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今后是否还有此种灾害?经过科学家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的

7、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制作新闻标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把新闻中应该标入标题的内容找出来,并确定其中的哪些部分放在主题上。第二步,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把已经确定的内容表现出来。复合

型标题应先作主题,再作辅题。第三步,检查修改标题。

(1)本报讯从今天起,中央爱卫会的专家在本市(上海市——本书编者)抽样检查鉴定有无臭虫,若检查合格,本市可成为无臭虫市,在三天检查期间,凡发现臭虫的市民可向各区防疫站监督电话举报。

中央爱卫会的九名专家,从今天起在闵行、黄浦、徐汇、普陀、全山等区县进行抽样检查,每区县检查三个街道,每个街道检查三个里委,每个里委抽样50~60户及3~4个单位。

这则新闻的重点是:“从今天起,中央爱卫会的专家在本市抽样检查鉴定有无臭虫,若检查合格,本市可成为无臭虫市。”其中本市“可否成为无臭虫市”这一抽查结果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因为这是一个卫生、文明城市的一个标志。因此可考虑将这一结果作主题,而将检查这件事作为辅题。如:

上海能否成为无臭虫市(主题)

中央爱卫会专家今天起在本市抽样鉴定

(2)本报讯16日下午,广州消防器材厂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汽笛和警笛声,很快,一团浓烟直冲天空——原来,这里正进行“1211”自动灭火装置试验。

在一间有100立方米容积的屋子里,两个长2米宽1米的大铁盆内各盛着16公斤汽油,点火燃烧后,火苗接触到“1211”自动灭火装置中的盛温元件时(温度达到75摄氏度),该元件便会自动报警,汽笛、警笛齐鸣;同时,装置中的四个灭火喷头一齐喷射灭火药物,仅4秒钟,两盆熊熊烈火便被扑灭,化作浓烟冲上高空。

17日下午,“1211”自动灭火装置正式通过了技术鉴定。

这则新闻的重点是虽无人报警,无人灭火,却能借助自动灭火装置灭火。这是一件既新鲜而又有意义的事,标题中无疑应突出此事。可考虑做成如下标题:

无人在场也能灭火(主题)

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实地试验成功

当然也可以不要现在这个主题,而把现在这个副题当作主题。这样写虽然也写出了主要事实,但有一个缺陷,就是“自动灭火装置”中的“自动”不易让人理解,不如上述主题所写“无人在场也能灭火”清楚、吸引人。此外,字数较多,也不易引人注意。

(3)据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芳邹沛颜)采用耵聍(耳屎)作为

(4)本报讯日前,挂着合法公司招牌、利用空头支票和

(5)本报讯(通讯员罗文路王德江)2月4日下午3时,无照商贩王

(6)新华社徐州今日电(记者王惠堂实习生侯志远)住于江苏省邳州市

(7)本报讯河北井陉县政府和人民群众发扬支援重点工程建设无私奉献的光

(8)据新华社南京4月15日电(记者杨福田)中国科学院紫全山天文台行星专家王思潮在

8、某一世界著名火山大喷发,配合此消息,你认为可从哪几方面发展,可配发哪些稿件?

9、假如编辑收到下列照片,要将它组织一个由5幅照片组成的反映有关北京下雪的专栏,

你认为可选择哪几幅,为什么?

10、以下是人民日报收到的两条新闻,你认为是否可以集纳编排。如认为可以,请试编。(1)本报讯山东省莒县大力实施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居文化和家庭文化”为(2)本报讯“广播电视连成网,电影放映进村庄,剧团常午下乡跑,买书看报在身旁。”这是

11、199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收到下列7篇稿件(限于篇幅,这里选登的是摘要),拟安排在第一版,你认为如何组织较好?

(1)新华社长沙8月18日电长江第六

(2)本报长沙8月19日电今天,长江

(3)本报武汉8月19日电今天下午5

(4)新华社武汉8月19日电面对洪水

(5)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近日屡受

(6)本报南昌8月19日电江西省一手

(7)本报武汉8月19日电一面面红十

12、指出下面这个版面稿件的布局结构方式和版面布局结构类型。

附:《北京青年报》1999年7月17日第3版版面

13、指出下面这个版面中【1】【2】【3】【4】【5】【6】【7】【8】【9】稿的排文形式和题文位置关系,【l0】【11】【12】稿的题文位置。

附:《光明日报》1999年7月4日第3版版面

14、这是准备发在对开报纸上的一篇稿件。正文有780字,标题有引题和主题各1行。主题9个字,用初号黑体;引题11个字,用一号宋体,确定这篇稿件发三栏题,题文位置为两头串文题,文排四破三,全文形状为四边形。请根据上述要求计算稿件篇幅并画版样。

15、分析《人民日报》1999年8月19日一版版面(图⒏6),指出是怎样突出头条稿件和组合有联系的稿件的。

16、专、副刊内容的设计应注意哪几个方面?请设计一期专刊或副刊(包括总体设想、选题、体裁,拟约请的作者)。

17、下面是一条新闻的标题的两种写法,试加评析,并请为其另制作一标题。

本报讯身处北京的您,逢年过节想给远在异国的亲戚朋友送一束鲜花或一个温馨的花篮,今天已不是难事。随着我市(注:北京市)成为国际“花托”组织成员,电话一拨,鲜花“漂洋”

标题一:我市成为国际“花托”成员

标题二∶电话送鲜花

18、试将以下材料综合成一条消息(字数限300字左右),并拟出标题。

(1)泡沫塑料餐具成本低(2)全国方便食品一次性(3)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4)提起致癌毒素“二恶(5)会议提出从11月开始(6)据悉,目前我国纸浆

杨忠《语言学概论》笔记

Chapter 1 Introduction Ⅰ.What is language? 1.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1) Language is a system whose parts can and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ir synchronic solidarity. (de Saussure, 1916) (2) [Language is]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Chomsky, 1957) (3)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2. Each of the definitions above has pointed out some aspects of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but all of them have left out something. We must see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language. 3. As is agreed by linguists in broad terms, language can be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Ⅱ.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1. Creativity (1) Languag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ending messages that have never been sent before and for understanding brand new messages. (2) The grammar rules and the words are finite, but the sentences are infinite. Every speaker uses language creatively. 2. Duality (1) Language contains two subsystems,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2) Certain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ounds stand for certain meanings. (3) Certain meanings are conveyed by certain speech sounds or sequences of speech sounds. 3. Arbitrarines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ubsystems of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4. Displacement (1) There is no limit in time or space for language. (2)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al or imagined, past, present or future.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1) Culture cannot be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Instead, it must be learned. (2) Language is a way of transmitting culture. 6. Interchangeabilit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can 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 7. Reflexivity (1) Human languag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mselves. (2) The language used to talk about language is called meta-language. Ⅲ.Functions of language – three meta-functions 1.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院系班级: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学院新闻学新闻1403班 姓名:刘铃 学号:2 新闻,是用心感受的“心闻” 读《看见》有感 读完整本《看见》,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不是我平时在电视上面看 到的采访,这是心和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本书里,柴静将她的那些值得铭记的采访和经历展现给了我们,给我们感动,也给我们力量;但最多的,是鞭策着我们去思考。 我曾经以为,记者这一职业就是简简单单的惩恶扬善的职业。作为 记者,就是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事件报道出来 使公众知晓。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真相,无需夹杂着 我们的私人情感。唯一需要尊奉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毕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并且我一直认 为倘若日后我从事了新闻传播行业,客观公正将是我报道的准则。 但是,在《看见》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柴静在“沉默在 尖叫”一章中这样定义采访的: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并且柴静的一句话深切地诠释了这一定义: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采访中的人文 关怀。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鲜活起来。 作为采访者,倘若不以平等的地位和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话,恐怕

很难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在采访中倾注了我们的感情,把受访者当成我们的朋友(无论受访者是何种地位何种阶层),我们和受访者才能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就像柴静老师在采访那些 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尽管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是在采访中你要得 到他们的真实情感,你就必须平等的看待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 但是,人文关怀倘若过了度,便会变成感情泛滥。在“真相常流失于 涕泪交加中”柴静老师是这样说的:“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 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着拳 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而柴静还写出了一位观众对她的批评: “准确是这一种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 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所以,在从事这一职业时, 我们必须得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的问题,不能硬邦邦的去采访受 访者,也不能让情感冲昏了理智的头脑。 最让我受益非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 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 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倾尽所有, 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作为一个将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子,我不能不为我将要从事的这一 职业付出努力。记者,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你要做一名好的 记者,除了你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之外,你还要经受更多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新闻,不仅仅是靠风里 来雨里去做出来的;新闻,更多的是用心去采访,用心去编辑,用 心去 体味。 既然我已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就应当用心去面对这条道路上的所有 挑战和感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一路上,我要做的是用心感受。 【篇二: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 1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 1.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 (1)1757年,英国人与印度人在印度西部的普拉西展开了一次决战——普拉西战役,此后,胜利了的英国人开始在印度站住了脚,占领了印度东部恒河口一带的富饶土地(孟加拉地区),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进行殖民统治(首府加尔各答的威廉斯堡)。 (2)此前英国人已经控制了印度半岛西海岸的商业城市孟买和东南海岸的商业城市马德拉斯。因此,印度最早的现代报刊,便是在这三个城市首先出现的。 (3)随着英国在印度进一步扩大殖民范围,1857—1859年全国性的印度土著士兵起义失败后,英军占领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此后英国不再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而实行直接统治。现在南亚次大陆主要国家的现代新闻业,都是英国人直接引入的。 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 印度民族运动报刊在各地的出现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40 民族运动的报刊向全国的发展 年代,印度新闻传播业的民 悄然发展的商业报刊 族斗争和党派斗争时期 通讯社和广播的出现 英国殖民当局对本地文报刊的箝制性新闻政策 英属印度各部分独立后的新闻传播业 独立后印度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征和变化 印度目前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 印度 新闻传 播史

2.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 (1)1766年,英国人博尔茨(William Bolts)在孟买出版了一份没有报名的报纸,其中包含一些抨击殖民当局的内容。该报存在时间不长,可算是印度新闻业的一个序曲。 (2)1780年1月29日,另一个英国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的印刷工人)希基在加尔各答创办了印度第一家较正规的报纸《希基氏孟加拉公报或加尔各答大众广知者报》。该报为英文周报,每期两页,主要报道政治和商业新闻。 (3)英文报纸出现,较早的如1784年作为英国孟加拉管区的官方机关报《加尔各答公报》、1785年创办的《孟加拉新闻》、1785年创办的《马德拉斯信使报》、1786年创办的《加尔各答纪事报》、1789年创办的《孟买先驱报》、1790年作为英国孟买管区机关报的《孟买信使报》、1791年创办的《孟买公报》等。 (4)1785年加尔各答出版的《东方杂志》,是印度第一家杂志。 (5)1802年作为英国锡兰管区的官方机关报《政府公报》(Goverment Gazette),是为现在斯里兰卡最早的现代报纸。 (6)1836年,英国人在缅甸毛淡棉创办《晨星报》和《毛淡棉纪事报》,是缅甸最早的现代报纸。1845年,在英属印度西部沿海城市卡拉奇,英国人纳皮尔爵士创办官方报纸《卡拉奇广知报》,是现在巴基斯坦最早的现代报纸。1850年英国在达卡创办的《达卡新闻》,是现在孟加拉国最早的现代报纸。 这些报刊全部为英文,以在印度的英国人为主要读者对象。 3.新闻政策 (1)第一家报纸《孟加拉公报》出版后不久,就由于触犯了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出版者希基一度被关进监狱。印度远离英国本土,英国中央政权对其鞭长莫及,殖民当局的新闻政策常常因总督个人观点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管理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管理学的读书笔记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下面是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管理学读书笔记,希望您喜欢! 管理学读书笔记篇一大三上学期我选修了管理学,因为担任校纪检部部长想了解一点有关管理的学问,以前对于管理学不了解,但对管理有些了解,但不系统。经过半年的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我有了不少收获,慢慢知道原来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通过学习,我发现这门学科涉及面非常广,有效的管理,是没有一种固定模式的,但好的管理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首先必须是结合实际,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目标,都会有很多个管理的选择,而我们则要从中选择一种最有效、最节约,或最易实现的办法。因此,我们必须要先认识到一个最核心最本质的目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于管理提出了经典论断,而有关企业管理更是情有独钟,所有的企业都是由无数人来担任无数职位然后形成的,因此所有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同时每一个职位的人,不论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在一定的计划内的,这些都是企业在运作前需要设计规划好的内容。因此管理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把这些工作的结构和内容计

划安排好。单从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达到了最合理最科学,而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也是最恰当最精准,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做到已最少的投入换回最多的回报,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找不到一个最完美的组织结构,现实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如果要“最完美”,那就必须不停的改变,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极不现实的,因此管理学家只是致力于更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求一个“最完美”。 其次,如果说对于工作方式的设计和调整是属于比较固定和硬性的话,那么对于人的工作则是充满弹性和不固定因素的。因为人和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因素会影响人工作的效率。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对人的关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霍桑效应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这样,光靠改善组织结构,越来越机构冗肿,这样会使其办事效率大大降低。如果长久忽视对人的关注,则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对于人,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使人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这需要人对工作有很大的积极性,并且一切工作因素都是利于人发挥出他们的最大工作效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奖励机制、竞争秩序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开创了这一领域。他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新概念,包括工人生理、心理的需求、非正式组织。梅奥的理论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作中的“人”。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一群和睦竞争的工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阅读书籍介绍 1、名称:《打开历史的尘封——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 2、作者:郭武群 二、读书目的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在新闻史上是一条绵延不断靓丽多彩的风景线。本书选取民国时期的报纸文艺副刊作为研究对象,对此时期的文艺副刊做了深入剖析。阅读此书能够对民国时期的文艺副刊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分析此时期文艺副刊办报思想的精华。结合现代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足和困惑。挖掘那个时代文艺副刊和当代文艺的关联点。借鉴民国时期文艺副刊中的优秀思想,指导现代报业文艺副刊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三、读书内容 第一章文学与报纸联姻 1、主要内容 这一章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报纸业发展的历史和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起源。 2、读书心得 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开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端绪。中国报业的兴起是与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和文化渗透同步的。从1874年2月4日第一章国人创办的报纸《循环日报》诞生开始,中国报业跟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发展。19世纪末迎来了国人办报的高潮期,中国近代报纸也开始注重本土化。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就是在国人办报的大环境中孕育产生并蓬勃发展的。 关于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缘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当时新闻来源的不通畅和事实稿件的匮乏,办报人不得不以“诗词杂搞”等填充报纸版面中所留出的空白,以保证报纸如期出版。另一种说法认为,民国时期报职业激烈竞争是导致文艺副刊生成的原因。 总的来说,初期民国报纸文艺副刊上的文字与报纸中其他形式的文字的相通性;中国文学的文化积淀和群众基础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都促成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可以说,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出现是报纸成型后寻求发展的一种必然。 第二章精彩纷呈的民国报纸文艺副刊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概况以及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名报文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 1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在692年,新罗国出现“寄别报”,这是一种类似新闻书信的手抄件。韩国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原件。1392年,朝鲜国官方出版过朝鲜历史上最早的古代官报《朝报》(类似中国的邸报)。 一、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由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逼迫,朝鲜被迫打开国门,从“隐士之国”走向文明开化。1910年8月22日,日本强迫大韩国签订“合邦条约”,大韩国灭亡,被并入日本。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朝鲜半岛形成南部的大韩民国和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的现代新闻业是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下诞生的,同时,日本灭绝民族文化的殖民统治,使得朝鲜民族现代新闻业的继续发展遭受到灭顶之灾。 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日本统治时期顽强斗争的朝鲜民族新闻业 李承晚时期(1948—1960年) 控制和反控制中成长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 朴正熙时期(1961—1979年) 全斗焕时期(1979—1987年) 1987年《6.29宣言》:韩国新闻政策的转折点 韩国新闻政策的演变脉络 报纸 韩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广播电视 通讯社 公民新闻网 韩国新 闻传 播史

(1)《朝鲜申报》 在朝鲜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是一群日本商人于1881年12月在釜山创办的《朝鲜申报》,印刷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但这张日文报纸主要服务于日商的信息需求。 (2)《汉城旬报》 第一家朝鲜人创办的现代报纸是《汉城旬报》。1883年10月31日,李氏王朝统理衙门下属的博文局创办《汉城旬报》,其性质与中国清末官报类似,它是由王朝官方出版的现代性质的报纸。 它主要翻译来自外国报纸的消息,编辑谨慎,言论平和,是一份官员必订、供知识分子阅读的报纸。1884年12月4日,在甲申政变中,《汉城旬报》的设施被烧毁。 (3)《汉城周报》 1886年1月25日,博文局再创办《汉城周报》,该报有14名编辑,汉文与彦文混用。这是朝鲜报纸采用本民族文字的起点。该报每期18页,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 国内新闻仍然带有类似中国邸报的性质;国外新闻多抄自上海的报纸,是现代报纸的模式。该报接受广告,可以订阅,但是价格很高。1888年,《汉城周报》由于经济困难而停办。 (4)《独立新闻》 1896年4月7日,朝鲜旅美博士徐载弼了创办了朝鲜最早的民办报纸《独立新闻》。该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该报为周三刊,每期4版。读者包括市民、知识界和王朝内的外国人。 1899年12月,徐被朝廷中人排挤出国,报纸停刊。为了纪念这份报纸,1957年,韩国新闻界将该报的创刊日4月7日确定为“新闻日”。 (5)《每日新闻》

管理学书籍读书笔记

管理学书籍读书笔记 管理学书籍读书笔记斯图尔特·克雷纳这本《管理百年》是因为这本书是管理学中的经典之作,回顾了1900-XX 这一百年中管理这门科学从萌芽到发展到现今的成熟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了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有条理的历史性的回顾,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每一个管理的历史性阶段作出的深刻的反思,他并没有全盘接受过去的被视为权威的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分析和观察并得出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是进行单薄的陈述。所以这本书折射出了作者对于管理的永不满足的态度和批判性的精神,就像作者在书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这一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一百年来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管理思想的发展,读完之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部分便是最初的管理者们的纯粹的对效率的追求到中期的对于组织的重视再到后来的对人的探求,当然这种分法并不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对不同的管理内容的思考,只不过是在某一些时期中,某些探讨显得也尤为重要而已。而书中对于历史的回顾也主要是用具体的研究者或管理者和具体的案例来呈现的。 追求效率::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阶段,生产力已经被极大地提高,资本家管控的工人开始越来越多,管理的思想开始渐渐的萌芽,但是管理却并不被重视也没有基本的定义,直到亨利法约尔的出现,他开始意识到管理师一门科学,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他给出了关于管理的严格的定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最重要的是他明确了管理者的职能所在,这开启了这个对管理探索的新的世纪。在法约尔之后的最杰出的管理者应该非泰勒莫属了,科学管理概念的提出让他一举成名,曾经有人评述说科学管理的精要就是对“对创造能细分体力劳动的流程的压倒性的重视”,的确,在科学管理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泰勒对于效率的强调,在他的思想中,工人必须要用严格的是时间管理来督促他们不磨洋工,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处最多的产品,这就是多即是好的信条。这当然极大的促发了生产力的提高甚至把人类的生产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科学管理中缺乏信任,基本的尊重还有沟通,工人只是生产的工具,在后来的出现的理论中可以被归为“X”型人,没有规定,督促就不能完成最大量的任务,这在当时的年代这些问题并没有凸现出来,科学管理只是给了资本家,工厂主等人更好的剥削工人的知识基础,虽然造成的结果与泰勒的初衷相悖而行。泰勒的一个忠实而又成功的跟随者便是福特了,福特汽车的创始人,生产线的发明设计者,最优秀的公司的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英国新闻传播史)

第三章 英国新闻传播史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英国的新闻传播业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历史,代表着当时世界新闻传播业 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它的当代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具有典型意义。在西方新闻传播业发展史中,英国创造了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比较研究世 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英国新闻业 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报业的转折 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业的数字化 新闻政策的渐进变化 英国新闻政策渐变与报刊业缓慢持续发展 政党报刊时期形成和逐渐消失 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 新闻传播业的实践推动新闻理论发展 通讯社的诞生 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自然划分的形成 报纸大众化过程中通讯社的诞生 初期阶段,形成大型报团 英国报团的形成和发展 报团相互兼并的阶段 以报刊媒介为主的英国主要媒介集团 广播电台的诞生 英国广播电视业的诞生和发展 电视台的诞生 独立广播局的撤销 媒介集团 报纸 英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杂志 通讯社 广播电视台 英国 新闻传 播史

界新闻传播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英国早期刊物的发展 (1)1476年,英国有了第一架欧式印刷机,所印内容主要是宗教、文学性质的,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尚没有达到需要利用印刷媒介的地步。为了引起印刷业的竞争,国王理查三世(1483—1485年)1484年发布了一项鼓励外国人在英国经营印刷业的诏令。 从1528年起,历任国王对出版业实行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两项: ①建立皇家出版特许制,最早起于1530年;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于1557年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这是最早的官方控制的出版同业公会,出版成为一种特权行业。 ②建立皇家出版法庭(即皇室法庭),最早起于1570年,严厉惩罚各种印刷品对政府的批评。当英国出现现代新闻媒介的雏形时,便处于这种严格的出版管制之下。 (2)1605年,出版商伯特作为特许的皇家出版公司成员,出版了可能是英国最早的印刷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他同时亦是荷兰新闻书刊的贩卖人。 (3)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阿切尔经国王特许,首次将荷兰或德国的新闻刊物翻译成英文,出版定期的《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宫廷、法国和低地各国的新闻的周刊》,历史上一般简称《新闻周刊》,英文“News”一词首次出现在刊名上。 二、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这是英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激荡时期,新闻政策变化很快。 (1)1641年11月,托马斯创办的《国会活动纪要》是首家专门报道国内政治新闻的报刊。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

管理学书籍读后感 读?简单管理?有感 读书周期间,公司开展了征文活动,看到通知后想想自己在这毕业后的半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岗位上度过,也没有抽时间好好儿看看书,学习书中的知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估计自己离被社会淘汰也就不远了。因此,我根据自己的定位选择了?简单管理?这本书来细细品读,学习其中的精髓。 翻开书的序言部分我了解了简单管理比较全面的定义,我觉得简单管理的定义应该总结概括为:准确找到并且把握事物的规律,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运用简单的技巧发掘员工最大的潜能,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实例来与我们分享了众多成功企业家的管理方法。书中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管理者都是通过员工来完成任务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优秀的员工就无法高效的完成任务。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带出优秀的员工呢?结合书中的内容我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管理者在管理员工时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好榜样。 第二:采取师徒制,即当新员工入厂时为其指定一名优秀有经验的员工作为其师父,规定师父须将自己所掌握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全部教授于徒弟,不能有所保留。必要时也需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因为只有那些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员工才会适合那些更高要求的岗位。 第四:管理者在犯错后须主动承认错误,这样更容易赢得员工的尊重,否则会令员工有所失望。 第五:采用施压和奖励结合的方式以及管理者的以身作则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毕竟执行力不是通过一时的开会指导教育就可以提升很大的,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第六:管理者须与员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既要表现出亲和力,也要给人敬畏,便于对员工进行管理。 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六点的话,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员工就不成问题了。那么是不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员工,企业就能稳步向前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一当十固然重要,以十当一也同样重要,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我们需要个人优秀的同时还需要其能团结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 我觉得团队应该是团结的队伍,而要想团结,管理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首先如果团队做出成果后,管理者把功劳全都归于自己,团队做错事情时管理者却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员工,那么这样的团队还能上下一心么?估计早就散了吧。因此在这方面,我们的管理者须做到成果与团队分享,而团队做错时管理者须主动承担至少大部分的责任,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值得员工为其效力。不过团结对于团队来说只是基本条件,要想能够拥有一个高效的团队,我们还需要团队中人员能力的互补,这就需要管理者熟知每个员工的优势,整合资源,打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媒介读后感

《外国新闻传播史》读后感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通史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以前述的七大剖面为纬,以新闻事业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展开为主干,移步换形,力求藕断丝连,将西方与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史的宏观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本书涵括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埃及、南非、巴西和墨西哥等。作者通过对这些国这家新闻传播的介绍,包括外国新闻传播史上所有重要的关节点。 在远古时期,人类只是通过发出一些简单的,来源于身体结构的声音、姿势、手势等体语来传递信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传播需求的增大,人们逐渐创造出一套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传播方式,如标志、声光图式及一些象形符号和表意符号。真正使人类传播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是语言的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生活内容的丰富,传播活动的频繁,口头传播的局限性日渐显现,于是人类研制出文字及书写材料,传播史上进入了文字传播时代。随着印刷术发明,近代的印刷传播随之发展起来。20世纪初电子传播工具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20世纪后半期,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得以应用,宣告国际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到来,了解从各个阶段依次过度到下一个阶段的过程,将理解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新闻传播活动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变化的必然结果。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还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与发明而增强;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的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这就是我们以此作为新闻传播史历史分期的依据和道理。 传播发展的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次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这是人类发展和生存和发展基本的一面。 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发面的需要,不断想法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外国新闻传播史》这本说在对这个复杂矛盾的现象进行剖释,从中探索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 世界新闻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从落后到现如今的发达阶段,新闻的传播介质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之前的石头到今天的电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总论按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国际互联网传播五个部分予以论述。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4

第一章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定义 (1)通过诸如小册子、新闻信、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书籍等媒介,对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和特稿材料进行采集、编写与播发。 (2)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②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 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从时间上定义 新闻事业是伴随现代文明的生成而兴起的。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不过五百余年的历史。 3.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定义 人类的传播历程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①口头传播阶段;②手写传播阶段;③印刷传播阶段;④电子传播阶段。 二、口头传播时期:从口语到文字 1.语言与社会 (1)从语言的产生到文字的发明这一漫长时段,人类传播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口头传播,这一时期的主要媒介或者说唯一媒介就是语言。 (2)人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就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的起点或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的起点。 2.口头传播 (1)语言的产生标志着口头传播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文字的发明。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的整个传播历程。 (2)口头传播的性质注定它不易传之广远,而这一点却是近代新闻事业(横跨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的优势之所在。 3.非语言传播 (1)非语言手段,其实还是以语言为基础,是语言的延伸形式或辅助方式。

(2)非语言手段归纳起来,大致包括结绳、篝火、鼓声、口哨、原始绘画、象征符号等类型。在符号学看来,所有非语言手段,同前面说的语言和后面要说的文字一样,统统都被归为一种类型——“传播符号”。 (3)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地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 三、文字传播时期:从文字到印刷 1.文字的发明 (1)文字起源于绘画,在各大文明发祥地,最初的文字都是图画式的,在有真正的文字以前往往都是先有“象形文字”。 (2)文字最初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运行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文字一旦用做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 2.手抄新闻 (1)虽然最初的文字并非为了传播信息,但文字一旦发明之后,人们在用它记录各种事项以免遗忘的同时,把一些重大的消息写下来,递送到遥远的地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2)通过文字递传的新闻,可以通称为手抄新闻或书写新闻。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就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3)古罗马时代流行的新闻信(newsletter),也是颇有影响的手抄新闻。

管理学》读后感

《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着) 读后感 在2017年度工商管理培训班,重温了本科专业,通过卫武教授的悉心教导,管理学的科班知识再次得到巩固和发展,温故知新。XX教授还专门推荐了斯蒂芬·P·罗宾斯着《管理学》,这本书是典型的教科书,知识点覆盖全面,案例分析具体,特别是感觉罗宾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什么事管理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杰出的管理者。而且选用的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对学习实践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结合课堂上老师的教化和书籍的拜读,受益良多。 《管理学》分为管理导论、综合管理问题、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跟本科学习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在表述有点不一致的地方,但仔细斟酌以后,发现“领导”更加贴近现实工作,无论你是哪个级别的管理者,领导是协调和指挥的一门艺术。 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中描述计划的一段话特别有感触,“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

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同时计划也包括旨在完成目标的行动制定。公司的计划有关于公司一个小项目的计划,也有公司的整体战略计划,这些计划的在的实行则需要管理者的决策。 决策、计划的制定过程,书中第三篇开篇就有详细的论述。确定一个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各项标准分配权重→形成各种备选方案→分析这些备选方案→选择一个方案→实施,我们在企业中,现今还会加上预评估和后评价,做到形成决策计划有依据,对决策计划有监督,对决策计划负责。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在本书第二章中特地分出了一大部分是用来说明环境对管理者的约束力。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全能的。像是一些自然性灾害、经济危机、政治性强制要求的等外界的约束,管理者自是要在决策的同时顾及这些,这些便是环境对管理者的约束。然而管理者也并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的。书中有提到的,杰出的管理者必定会运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受损最小化、不受损甚至是还能顺应趋势获得更多的利益。此外,我想到的是,这些外界因素对公司或者说公司决策者的种种约束力应该也是可以用公司本身的深厚底蕴避免或减轻其影响力。所以公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发展自身的公司文化,公司文化越好公司的经营发展的也会更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