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气安全周知卡

天然气安全周知卡

天然气安全周知卡
天然气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天然气

Mathane CAS号:74-82-8

危险特性理化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物,遇明火和

热源有燃烧爆炸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

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

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熔点(℃):-182.5

沸点(℃):-161.5

相对密度(水=1):0.42

饱和蒸汽压(Kpa):53.32

急救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液化天然气场站安全检查表

附件9 液化天然气场站安全检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分值得分备注 1 总体布置周边的道路交通现状条件应能满足运输、消防、救护、疏散等要求。2现场勘察 场站内的工艺装置和储存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相 关规范的要求。 1现场测量 周边围墙和内部功能分区围墙应完好,无破损。1现场检查 站内建、构筑物的布置符合安全要求,无违章搭建现象。1现场检查 液化天然气场站内严禁种植油性植物,储罐区内严禁绿化,绿化不得 侵入道路。绿化不得阻碍消防救援。 1现场检查 消防通道应保持通畅,消防通道两侧无妨碍消防作业的树木和构筑物。1现场检查 道路路面应平整、路基稳固、边坡整齐、排水良好,有必要的交通标 志,跨越道路架设的管线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 2现场检查 临近道路路边的设备和管线应设有防撞装置或采取防撞措施。1现场检查 应制定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场站生产区除LNG运输车辆外,其他车 辆应禁止进入,车辆确需进入时,必须安装阻火器。 2 查看车辆管理制度,现场查看有无无关车 辆,查看门卫阻火器配备情况 2 燃气充装LNG槽车应在指定车位停车,停车后应手闸制动,稳固停靠,必要时 应采用固定块固定。 2现场检查

设施充装前应对车辆和槽罐的质量和资质进行检查,具有危险物品运输资 质且槽罐在检测有效期内的车辆方可允许装,严禁给不能提供有效资质和检测报告的槽车装卸。1 现场检查,并检查管理制度、门卫出入登 记 装卸前应对槽车、设备和管道等相关设备、仪表、安全装置和联锁报警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卸作业;作业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相关仪表参数,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装卸后应检查槽罐、阀门及连接管道,确认无泄漏和异常情况,并完全断开连接后方可允许车辆离开。3 现场检查操作过程并检查操作记录(无装 卸前检查扣1分,作业过程中午相关仪表 参数记录扣1分,装卸后无检查扣1分) 装卸柱防静电接地线的金属接触部位无腐蚀现象,接地电阻值符合规 定,装卸前接地线必须与槽车有效连接。 1现场检查,并采用测试仪器测试电阻值装卸完毕的槽车应及时离开,不得在站内停留。2现场检查并测算 LNG槽罐的充装量应符合安全要求。1现场检查气瓶车压力并计算 装卸软管外表应完好无损。软管应定期检查维护,有检查维护记录, 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 1现场检查并测量,检查维护记录 3 天然气储 存设施液化天然气储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变形裂缝现象,无严重锈蚀现象, 无珠光砂泄漏或燃气漏气现象,真空度符合安全要求,无异常结冻现 象。 1现场检查液化天然气储罐的紧急切断阀应完好无损,动作迅速,关闭严密。1现场测试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位显示正常,有最高和最低液位报警。1现场检查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一、基本措施 1 岗位职责 液化石油气站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分为初期处置和后期处置,初期处置以气站现场岗位人员为主;后期处置由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以及社会救援机构共同实施救援。 1.1 初期救援岗位职责 1.1.1 现场指挥(事故现场职位最高者) 迅速判断事故部位、起因、状况;指挥或亲自实施应急措施;指挥启动或亲自启动消防系统;视事故发展向有关部门、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向社会救援机构求援。 1.1.2 应急操作 立即判断事故发生部位、发生原因,找出关键处置点;按照企业预案规定步骤操作,切断事故设备与储配系统的连接通道,停运机泵并切断储配系统电源,设法扑灭初期火苗。 1.1.3 消防操作 力争扑灭初期火苗;立即启动消防水系统,连接消防水枪或启动喷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或驱散泄露的液化石油气。 2 现场应急处置基本措施 2.1 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 2.1.1 储存有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发生开放性化学爆炸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消防机构和有关部门报警报告,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对相邻储罐进行喷淋降温,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远距离设置警戒区域,等待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2.1.2 储罐在检验维修时发生爆炸 该类事故爆炸气体来源于罐内残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所有生产作业,检测罐内爆炸性气体在安全范围内以后,救援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储罐内将受伤人员救出,立即就近送医院救治。 2.1.3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液相泄漏 ⑴液相泄漏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连接消防水枪,对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进行驱散,干粉灭火器上风头掩护。 ⑵如泄漏发生在储罐底部,应开启高压水向储罐内顶水,气相石油气向其它储罐连通回流。 ⑶实施烃泵倒罐作业,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倒入其它储罐或槽车内。 ⑷以棉被、麻袋片包裹泄漏罐体本体,让其结冰以减少泄漏量。 ⑸如接管泄漏,则应用管卡型堵漏装置实施堵漏。 ⑹警戒区域视泄漏量的大小而定,下风头应适当扩大距离。 2.1.4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气相泄漏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品名、分子式 三氯氧磷 POCl 3 CAS No.:10025 危险性提示 腐蚀品!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2 沸点(℃)105.1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空气压(kpa) 5.33(27.3℃) 溶解性: 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毒性与光气类似。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咽喉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窒息、肺炎、肺水肿、紫绀、心力衰竭。亦可发生贫血、肝脏损害、蛋 白尿。口服引起消化道灼伤。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器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与污染区隔离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限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的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 性材料吸收。如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允许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滨海县化工园区消防队 滨海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园区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 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

最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资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中油质安字〔2005〕40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含股份公司地区公司,以下简称企业)。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安全许可证和资质认定,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工程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设计、竣工阶段,按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审查和安全评价,落实安全“三同时”工作。严禁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装置。 第六条生产装置尽可能采用露天、半露天,应选择最小频率风上风向布置。装置在室内的应有足够的通风量,应根据气体比重,确定通风设施位置。生产厂房、设备、储罐、仓库、装卸设施应远离各种火源和生活区、办公室。 第七条生产装置、储存场所与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人口密集区域和公共设施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宣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防护知识,告知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 第九条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综合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生产、保卫、环保、质检、卫生、供应、销售等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 第十条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生产、使用的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工艺控制卡片。 第十二条剧毒化学品生产装置每年应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每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样本)

危险性类别 腐蚀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硫酸 Sulfuric acid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沸点(℃):330 危险特性 遇水爆溅;遇H发泡剂会引起燃烧;遇易燃 物;有机物会引起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 作用。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 成;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 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 全眼炎以至失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 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浓度 MAC(mg/m3):2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临海市消防中心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中心:119

危险性类别 腐蚀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氢氧化钠(液碱) Sodiun hydroxide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沸点(℃):1390 危险特性 遇酸发生剧烈反应;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 用而造成灼伤;有强腐蚀性;水解后产生腐接触后表现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 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 可引起灼伤;误服后可造成消化道灼伤, 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 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浓度 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临海市消防中心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中心:119

液化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 险 化 学 品 安 全 周 知 卡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分子式: 危险性标志:易燃气体 液化石油气 易燃气体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60 沸点(℃):-20 相对密度(20℃):0.59 自然温度(℃):405 爆炸极限(V/V %):1.5-9.5 危险 特性 及 灭火 方法 高度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如过氧化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会强烈燃烧与爆炸。其气体比空气重会集聚在低处再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会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 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急救 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液体接触可用微温的缓慢流水冲洗患处约20分钟,在流水下小心剪除附于患处的衣服并脱下剩余衣服;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前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无特殊处理,如受到影响应立即得到医生指导,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泄漏 应急 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不可直接接触泄漏液,可能会导致冻伤。 身体 防护 措施 必须戴防护眼镜 必须戴防护手套 必须穿防护服 必须戴安全帽 禁止穿带钉鞋

液化天然气管理制度(最新版)

液化天然气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39

液化天然气管理制度(最新版)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液化天然气的购销、监管、储存、出入库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嘉兴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的安全管理。 3.参考编制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4.职责 4.1安全质监部 1)对公司液化天然气的购销、储存的操作、管理进行监督;

2)组织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4.2管线所 1)制定液化天然气场站运行的管理制度或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2)对液化天然气的采购、储存、充装操作进行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5.详细描述 5.1液化天然气的安全管理 5.1.1识别 我公司液化天然气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易燃气体类别1。 安全质监部应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公司液化天然气监管档案》档案包括液化天然气基本信息、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等。 5.1.2液化天然气的管理 当公司需要新建、改建、扩建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时原则上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

液化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分子式:危险性标志:易燃气体 液化石油气 易燃气体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60 沸点(℃):-20 相对密度(20℃):0.59 自然温度(℃):405 爆炸极限(V/V%):1.5-9.5 危险 特性 及 灭火 方法 高度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如过氧化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会强烈燃烧与爆炸。其气体比空气重会集聚在 低处再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会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急救 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液体接触可用微温的缓慢流水冲洗患处约20分钟,在流水下小心剪除附于患处的衣服并脱下剩余衣服;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前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无特殊处理,如受到影响应立即得到医生指导,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泄漏 应急 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 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不可直接接触泄漏液,可能会导致冻伤。 身体 防护 措施 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穿防护服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带钉鞋

1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

附件1: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 本次风险分级(安全管理除外)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 级(红色)、B级(黄色)、C级(蓝色)、D级(绿色)。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 本次风险分级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判断法;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直接判断法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分级从工艺、设备设施、仓库、储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分级,同一区域内涉及不同类别风险应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分级结果按较高级别确定。风险辨识的区域应为企业全部作业区,辨识基本单元应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装置或设备设施。 (一)工艺风险分级 1、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A级(红色)风险 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异氰酸酯的制备等); 2)电解工艺(氯碱)(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 3)硝化工艺的直接硝化法(苯硝化制备丙三醇与混酸反应制

备硝酸甘油;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甲苯硝化生产三硝基甲苯;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 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丙烷等烷烃与硝酸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硝基烷烃等。); 4)合成氨工艺(节能AMV法;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5)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 6)聚合工艺(聚烯烃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合成纤维生产;橡胶生产;乳液生产;氟化物聚合); 7)加氢工艺(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油品加氢。); 8)过氧化工艺(双氧水的生产;乙酸在硫酸存在下与双氧水作用,制备过氧乙酸水溶液;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苯甲酰氯与双氧水的碱性溶液作用制备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醇与双氧水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等。); 2、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B级(黄色)风险 1)氯化工艺(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硫与氯反应生

XXXX天然气有限公司自查报告报

XXXX天然气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改报告 XXXX年X月X日XXXXX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并严格按照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XXX 〔XXX〕XXX号)的文件要求,我公司迅速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安全责任到人,对公司加气站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大检查,现将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汲取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事故发生后,公司组织全站员工进行事故案列学习,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工作进行隐患排查。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增强员工的安全观念意识,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规定规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加强监督管理和责任落实,明确此次隐患排查目标和任务,开展自检自查行动。此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以查找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为工作主线,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遏制事故隐患。 二、生产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我公司加气站自完成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生产场所经消防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充装许可证分别经省、市专家验收后,已安全生产多年。站区内的建(构)筑物按规定设置了防雷设施,并定期检验;压力容器办理注册使用登记证;安全阀、压力表、可燃气体探测器定期校验,正常工作;我站未使用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1、设施:公司CNG加气站建有生产辅助用房、加气工艺区、加气操作区,各区域划分隔断明显,工艺区设置围挡; 2、设备:我公司加气站现有主要工艺设备有:调压计量撬一座,干燥撬一座,压缩机一台,储气井三口,三线加气机一台,CNG加气柱两台及配套冷却循环水系统一套。对所属工艺设备及燃气管道安全隐患排查,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各工艺设备运行正常; 3、公司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各项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有计划,加强设备使用全过程中的自查工作,并建立有设备台帐、完善设备日常使用检查记录,消除隐患,保证了生产安全运转。 三、排查隐患、整改治理 针对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工作,我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从源头预防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公司开展了由公司安委会牵头,加气站站长及场站专兼职安全员等人参加的全面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1、消防设施检查 检查加气站现有: 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4 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 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2具;灭火器可见零部件完整,无松动变形、锈蚀和损坏,推车式灭火器行走机构灵活可靠,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喷管和出粉管畅通完好,消防器材位置摆放正确,数量符合规定,消防器材、设施台账完整;检查应急灯、疏散指示灯均能正常工作;

氢氧化钠安全周知卡

氢氧化钠安全周知卡 7647-01-0 惰 慈溪市雨辰化纤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监督举报电话:63516060 危险性提示词 致敏! 腐蚀! 刺激!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氢氧化钠(烧碱) sodiun hydroxide NaOH CC 码: CAS 号: 1310-73-2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熔点(℃):318.4 沸点(℃):1390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相对密度(水=1):2.12 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 物、水。 危险特性 不燃。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个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最高允许浓度 MAC(mg/m 3): 15mg/m 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慈溪市消防大队 慈溪市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慈溪市消防大队:119 慈溪市人民医院:120 接触后表现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 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液化气公司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评估材料

XXX液化气站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

风险点辨识

储存、充装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低温冻伤以及噪声振动伤害等。 火灾、爆炸 公司内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区域有:储罐区、压缩机间、计量灌瓶间。上述区域一旦因为设备腐蚀、操作不当、工作超压等情况时,液化石油气均有可能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在接卸、充装过程中,如果操作条件变化引起压力波动,或者误操作,均可能因设备自身缺陷或焊缝缺陷而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可能发生泄漏的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压缩机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能够引发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有:

(1)泄漏引发事故 ①接卸液化石油气时,液位计监测不准确,容易造成跑冒,引发火灾、爆炸。 ②接卸液化石油气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引起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 ③在放散时液化石油气急剧气化容易在放散口形成蒸气云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④低温液体泵发生故障及损坏导致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⑤运行过程中管道发生结冰现象,导致设备破裂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⑥在对设备进行化冰作业过程中,如果使用高温蒸汽或者热水、电加热器进行加热,极易因液化石油气快速气化引起压力升高过快,导致设备、管道破裂引发泄漏,从而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⑦输送管线如接触高温热源、受明火烘烤或夏季高温等原因而导致管道内压增大、管线开裂,发生泄漏。 ⑧液化石油气储罐超量储存、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附属安全设施失效导致大量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⑨夏季高温,储罐未采取良好的降温喷淋措施,导致储罐内压增大,储罐发生物理爆炸,泄漏的石油气气化后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高热引发火灾事故。 (2)存在着多种引|火源 ①站内明火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明火包括火柴、打火机、烟火、普通灯具照明、机动车的排气管、电焊等。 ②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如铁锤等撞击火花及穿带铁钉鞋摩擦、撞击火花、钢瓶碰撞、在不发火地面拖拉产生火花等。 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如卸液化石油气时,管道无静电接地、法兰连接处的导静电铜片断裂或液化天然气罐车没有静电接地等缘故,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液化石油气引发火灾、爆炸。

30种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目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乙醇 ethyl alcohol CAS:64-17-5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19℃)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 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 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 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 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 动、震颤、恶心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 重者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严重者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严重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峡江县消防队 峡江县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危化品安全周知卡2018

151车间乙醇 甲醇 冰醋酸乙酸乙酯石油醚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乙醇 ethyl alcohol CAS :64-17-5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4.1 ℃ 沸点:78.3 ℃ 相对密度(水=1):0.79 饱和蒸气压(kPa):5.33 (19℃)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接触后表现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严重者就医。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者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严重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坪山区消防队 坪山区人民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燃气体安全周知卡

丙烷气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易爆! 品名、英文名、分子式及CAS码 propane 丙烷 化学式:C H CAS号: 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89.7 沸点(℃):-42.1 相对水的密度:0.51闪点(℃):-104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接触发生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 接触后表现 急性中毒:吸入丙烷后仅有不同程度头晕。工业生产中常接触到的是丙烷、乙烷或丁烷等混合气体,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麻醉状态及记忆丧失。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丙烷、丁烷者,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及多汗、脉搏不稳定、立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洁净、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1、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2、直接接触时可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戴防护眼镜。 3、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4、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

丙烯气安全周知卡 浓度 MAC (mg/m 3):未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火警:119 企业应急救援电话 应急电话: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易爆! 品名、英文名、分子式及CAS 码 propylene 丙 烯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85.2 沸点(℃):-47.4 相对水的密度:0.51 爆炸极限:2.0%~11.7%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接触发生猛烈反应。 接触后表现 乙烯具有轻度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丙烯可立即引起意 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洁净、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1、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2、直接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戴防护眼镜。 3、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4、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

柴油安全周知卡

柴油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分子式 CC码及CAS码 危险性标志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柴油 Diesel?oil 危规号:32501 CAS号:68334-30-5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18? 沸点(℃):180-360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闪点(℃):?60-90? 引燃温度(℃):257 爆炸上限%(V/V): 5? 爆炸下限%(V/V):?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 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 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工作现场杜绝明火。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避免长时间接触! 泄漏处理及消防措施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最高容许浓度(mg/m3 )应急救援电话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报警服务台:110 县消防队:119 丰利医院:县医院:120

汽油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及CC 码、CAS 码 Gasoline CC 码: 汽油 C 6H 6 CAS 码:8006-61-9 危险性理化数据 闪点(℃):-11 沸点(℃):80.1 熔点(℃):5.5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2.77 爆炸极限(%):1.2~8.0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接触后表现 高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晕、恶心、呕吐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影响: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致皮肤损害。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或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个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空间。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mg/m 3): 6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及电话 泰州市消防支队:119 泰州市急救中心:120 企业应急救援电话 消防队:6119(行政) 5419(调度) 职防所:6132

液化天然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化天然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厂商资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天然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 Liquefied?Natural?Gas? CAS No:74-82-8 可能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高热能时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术,并就医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 (室 气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

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器。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区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时续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甲烷、乙烷、丙烷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pH:6-8 熔点(℃):-182.5 沸点(℃):-162 相对密度(水=1):0.4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5548 禁配物:强氧化剂、氟、氯。 避免接触的条件:密闭储存 聚合危害:无 分解产物:二氧化碳水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控标准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 本次风险分级(安全管理除外)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 级(红色)、B级(橙色)、C级(黄色)、D级(蓝色)。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 本次风险分级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判断法;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直接判断法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分级从工艺、设备设施、仓库、储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分级,同一区域内涉及不同类别风险应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分级结果按较高级别确定。风险辨识的区域应为企业全部作业区,辨识基本单元应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装置或设备设施。 (一)工艺风险分级 1、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A级(红色)风险 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异氰酸酯的制备等); 2)电解工艺(氯碱)(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 3)硝化工艺的直接硝化法(苯硝化制备丙三醇与混酸反应制备硝酸甘油;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甲苯硝化生产三硝基甲苯; - 1 -

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 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丙烷等烷烃与硝酸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硝基烷烃等。); 4)合成氨工艺(节能AMV法;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5)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 6)聚合工艺(聚烯烃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合成纤维生产;橡胶生产;乳液生产;氟化物聚合); 7)加氢工艺(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油品加氢。); 8)过氧化工艺(双氧水的生产;乙酸在硫酸存在下与双氧水作用,制备过氧乙酸水溶液;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苯甲酰氯与双氧水的碱性溶液作用制备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醇与双氧水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等。); 2、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B级(黄色)风险 1)氯化工艺(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硫与氯反应生成一氯化硫;四氯化钛的制备;黄磷与氯气反应生产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等。); 2)裂解(裂化)工艺(热裂解制烯烃工艺;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乙苯裂解制苯乙烯;二氟一氯甲烷- 2 -

液化天然气安全告知牌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化剂等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灭火方法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使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为水、雾状水、干粉、砂土。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隔离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救灭火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