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一、沟通的最佳态度

中国人最会沟通,西方人之所以要隐私权,是因为他们不太会保守秘密的技巧。中国人沟通,扯来扯去都在讲别人的事情,绝不讲,自己的事情。

中国人从来都不讲,所以就不必计较什么隐私权。

沟通有方法100%有效:用心听他说什么;不计较他怎么说,如果做到万事OK。

但是所有的人都做不到,大部分人反而计较他怎么说,不听他说什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这说明,别人讲的话可能是有些道理的,但这样说我就不接受。大多数人太过讲究说话的语气,态度,形式,不太讲究说话的内容。

有些民族讲法律,有些民族讲宗教,中国人只讲道理。如果你给中国人说耶稣基督讲什么,他一定说释迦摩尼讲不一样的话。对中国人说法律怎么规定,他就告诉你这个法律不合理。

中国人非常讲道理,但是中国人很容易生气,情绪很不稳定。中国人不生气的时候非常讲道理,一生气就蛮不讲理。而且中国人生气,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都认为是别人在惹他,你惹的我生气,我还给你讲道理,门都没有。

所以沟通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种情绪管理。

先做好情绪管理,再进行沟通。

么,太太说:有三个电话,丈夫又火大,这么重要的电话你不给我讲,你在家跟不在家一样吗

中国功夫:太太准备一个热毛巾,丈夫一回家,太太马上问:辛苦啦。(一问辛苦,马上说没事果不问,就累的要死),丈夫说:不会。然后拿个热毛巾给他。先生一定问:什么事(因为平时热毛巾),太太说:没有事。(中国人没有事,就是有很重要的事。),先生边擦边说:有事情你就好了,有什么关系。太太说:不要,让你休息一下再说。先生马上说:我今天不累,有什么事说。太太说:有三个电话。乖乖去接。

说话最重要的是让对方听的进去,只要他听不进去,再有道理也没用。

如果讲的人,每一句话都讲的很得体,不惹对方生气,而听的人也能保持高度的冷

静,心平气和的听,沟通就不是很难。

但是人是情绪的动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情绪的起伏,其中中国人起伏最大,我

们是很容易情绪激动的民族,是不太理性的民族。但是中国人最讲感情。

案例:中国人说:太太,你的口红涂的太红了,跟你走在一起很难过。太太:那好,你找个口红涂不红的人一起走。中国人说:你不能这样开车,很危险。太太说:你的方法也不一定管用。

中国人,只要没有面子,他就不讲理。

所以我们刚才说的最好的方法很难被用,所以我们要寻找其他的方法,但是有助于培

养自己良好的沟通心态。

几点基本观念:

不能欺骗:骗到后来,没有人相信你。

也不能说心里话。直话直说容易伤害对方。

要说妥当话。话要说,但要调整到妥当的地步。

沟通首先是情绪引导,大家越来越开心,谈的越来越投机,他就越来越不计较,就越来越好商量。

沟通要知己知彼,首先要了解自己,我去我会生气,那就带一个人去,让他开口,你不开口,实在气不过,你先走好了。

什么时候一个人去,什么时候带一个人去,什么时候让别人去你不去,谁去沟通最好,什么时间沟通最好,什么地点沟通最好,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沟通不完全是语言的事情,你要能够将心比心,能够化解对方的心结,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式,然后三两句话就解决了。

当领导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二、沟通前的心理准备

两难:

1.先说先死: 站在亮处,透明化对自己不利

怪不得中国人见面就扯蛋,不讲正经话,因为先说先死是真理,然而却不能解决问题。

2.不说也死: 令人怀疑,不把自己当作对手

合理:

3.说到不死: 合理表达,说到和没有说一样

中国人讲是有非的成分,讲非有是的成分,讲行可以变成不行,讲不行可以变成行,阴阳文化,阴中有阳,阳中有因。

对中国人要旁敲侧击,然后让他自己领悟,而非单刀直入。

如果一个顾客,一直赞美你的产品,他多半不是你的客户。嫌货才是买货人。顾客如果主动说明来意,多半是骗子。

很好说话的人往往很好商量。很难说话的人往往很好商量。

沟通要让对方做最后的决定。

无论是谁,你让他做决定,他会觉得很受重视,如果你替他做决定,他是一百个不愿意。

中国人不相信正面来的信息,靠道听途说。

一个人说没有用,不说很惨,所以要说到没有说一样。

中国人是有高度自主性的民族,我们愿意自己做决定。我决定请你,我无怨无悔,我决定花多少钱,我不心疼,你要我请客,就是敲我竹杠。

人不对不说,人对一定要说。

时不对不说,时一到非说不可。

当一个男人给你讲话,眼睛不看你,他是在骗你。

当一个女人给你讲话,眼睛一直看你,她是在骗你。

三、沟通的四大目的

1.说明事物: 陈述事实→引起思考→影响见解

2.表达情感: 表示观感→流露感情→产生感应

表达感情是为了建立好的关系,将来好互动。

中国人就怕人家关心你,人家关心你,你的心就比较软,不关心你,你就比谁都狠。动机单纯的关心才有用。

3.建立关系: 暗示情分→友善(不友善)→建立关系

关系是靠平常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人是要各方面的朋友都有,人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会帮你忙。所以建立关系的时候,不要计较这些利害。

我们把情感摆在前面,是因为如果掌握了表达情感的技巧,比较容易和别人建立关系。

4.进行企图: 透过问候→说明(暗示)→达成目标

沟通不能一个人讲,而是要产生互动,并最后产生一致的行动。

中国人第一句话认同他,是说明你的心是偏向他这面的,第一句话唱反调说明心是偏向外面的。所以中国人说这花很好看,和花没有关系。

中国人你顺着他反对,很容易,你逆着他反对,很难。

沟通的几种方式:

1.口头沟通:反正和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很重要,很紧急的用口头沟通。而且

中国人见面三分情。

2.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后附一个书面的,以备查证,避免忘记。

3.电话沟通:

4.网际沟通:

5.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上司的类型:

1.视觉型

2.听觉型

沟通的障碍:两情不同

中国人是没有同理心的民族,单刀直入讲道理会很吃亏,由情入理比较容易。

我们的心理障碍非常大,只要这个人对你有成见,你怎么说都是错的。所以不能和老板有成见。

怎么讲,谁去讲,何时讲。

如果有成见,要去化解,通过第三方,然后抽空说:以前的事情,是我不好。对方说:没有没有,我也不对。然后就可以了,不要从头开始说。

我们应该把话说好,而不是把话说清楚,否则像伤口上撒盐。

察言观色对沟通非常重要。

中国人讲话,你永远不知道他是真的假的,要坚持两三次才能断定真假。

四、沟通的三大原则

1.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这句话是说,我告诉你,你是可以告诉别人的,但是你要经过你自己的过滤,经过你自己的判断,该不该告诉,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讲到什么地步,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我无关。

我们讲话是因时因地的调整,我告诉你,是我考虑过可以告诉你,我应该这样说,那是我的事情,至于你应不应该告诉别人,那是你的事,你要自己负责。

每个人听到别人的话后,要考虑他有没有主观的东西,有没有成见,有没有添油加醋,我听到什么程度,我要不要加以调整再告诉别人。

2.要告诉别人,不要说我说的。

我说给你的话,你可以告诉别人,但是那已经变成你的话了,不是我说的。

3.如果说我说的,我就说没说。

如果你赤裸裸把握暴露出来的话,我就干脆否认。

中国人是你怎么问,我怎么回答才能让你满意。

我们是用利害关系来回答,而不是用事实来回答。

中国人经常说:我给你说,真的假的我不知道。就说明,我告诉你后,你完全负责。

沟通的其他一些法则:多听,多看,多想,少说。

要站在不讲话的立场来讲。

中国人给你讲相反的话,是在测试你有没有把握,而不是反对你。

所以当老板反对你的时候,他是在诈你,不是在反对你。所以你讲话之前,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才经得起考验。

中国人找对方商量不是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要给他人面子。你给他面子,他就支持你,否则他就破坏你。

讲话要等到必须要说的时候才说,才会比较有价值。

如果开会你想先说话,你要先请别人,别人一定说,不要不要,然后别人一定请你,然后你再讲,叫礼尚往来。

沟通的三种层次:

1.沟而不通

2.沟而能通

3.不沟而通

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是掌握在会议中的,因为只有在会议中,领导才会有可能注意到你,所以你要充分准备。然而,却不要在你的顶头上司之前讲话,不然会遭到打压。

所以开会之前,你要事先找你的顶头上司商量:我们来提一个意见,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然后让上司去讲,才不会遭到打压。

在中国,一个人升迁有三种方式:

1.干掉老板

2.和老板平起平坐

3.把顶头上司推上去,然后把你拉上去。

中国人的会议不是用来沟通的,而是在会前已经充分沟通过了,然后一开会,一宣布就鼓掌通过。如果你有一个方案要提议,要事先想,我的方案会有哪些障碍,则应该找相关人员提前沟通。比如你去找财务:这个方案,只有你们部门通过了,我才会提,如果你不通过,我不会提。财务一定说:我们这面,只要方案合理,就一定会支持。你说:是啊,我们每次都是得到你们的支持,才能够实现。我这个方案先放在你这里,你现在就审核,如果通过,我就去提,如果不通过,我干脆就不提了。你说怎么样修改,我就按你说的去改。他就会站在你的立场上,给你很多方便。

如果开会有异议一定不要决定,不要着急决定,因为被否决的一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挠方案的执行。所以当有异议的时候,所以你说:既然大家有不同意见,我们不急着做决定,我们先散会,下次开会再决定。然后会后,手下重新沟通,会后沟通比会上沟通更容易,因为没有面子问题。

五、沟通的流动方向

1.上行:陈述意见、抱怨、批评:下情上达

如果你的上级不支持你,你再大的本事都没用。

除非你的上级想听,不然不要讲。

跟上面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上面的人的位置想,先讲上面最想听的事情。

如果上司有不同意见,你不能一味顺着上面的人的话,这样他就对你没有信息了。

部属对上,不说则已,一说就要合理的坚持,才会有信用。

过分的坚持是刚愎自用,不坚持是毫无信用,要合理的坚持,有三分把握做三分坚持,有七分把握做七分坚持,信用是坚持出来的,要经得起考验。

如果老板吩咐你事情,你有不同意见,不要当场反对。

老板吩咐你事情,你当场反对,老板会想:你比我还行吗你是不是存心不想听我的话如果你回去试一试,然后再来,他比较容易接受,认为你试过了,遇到困难才来的。

下对上要自己委屈三分,站在他的立场上,但是不要讨好他,不是拍马屁。

2.下行:传达政策、目标、计划:上情下达

多说小话,少说大话。

小话是关心的话,亲切的话,大话是指官腔。

多说亲切的,来感动他,让他觉得不好意思,他就好好去工作。

上对下,不急着说,多听,多问。上级是问问题的人,不是回答的人。

如果你是领导,开会大家都不说话,你就问:业务经理,你那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说没有,你说:我们公司真了不起,连业务都没有困难他就非说不可。

做上级,要不动声色,社会上,凡是低层的人,都是喜怒表现在脸上的,凡是高层的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因为中国人是很会修炼眼睛的民族,如果职位高的人,脸色影响很大,你表现出来,就会有人投其所好,弄坏风气。

广开言路,不动声色,各种意见才会出来,如果开会,一个意见出来,你马上说,这个很好,那其他的意见就出不来了。你要引导意见之间的碰撞,才会各式各样的意见都出来。一个领导把身价降下来,和部属争吵,会显得没有价值。

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好的修养,很多领导还是会发火的,但是关键是要会熄火。

没有表情,不是严肃,要和蔼,但没有喜怒哀乐的表情,和蔼是为了以后板脸的时候用的。

用脸色沟通是据上位的人的一种特权。

3.平行:互相了解、关怀、协调:心意相通

要彼此尊重,从自己开始。

你问:排队好不好。所有人都说:排队好。你问:那你为什么不排。所有人都说:只要大家排,我就排。

要懂得和别人分享。

六、沟通的艺术

在圆满当中分出是非。

大家都有面子才叫圆满。

以情为先,以理为主。

我们要学会在让的过程中去争。

除非轮到你讲,否则你不要讲话。

沟通要诚恳的把每一个人作为很重要的人尊重,让对方很有面子。无论是买票的还是服务员。

交浅不可以言深。

九字真言: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

当部属的人要了解上司的暗示。

说话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要先说重点。

以情为先的三大修养:

1.不要自以为是

2.不要强词夺理

3.不要打断人家的话

对中国人,一个是情绪管理,一个是时间管理。不可能准时,只有提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