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225-高起专-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中作业

Y225-高起专-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中作业

Y225-高起专-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中作业
Y225-高起专-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中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高起专)中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及李斯的散文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吕氏春秋》属于:

①儒家著作②道家著作③法家著作④杂家著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秦代的唯一作家是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吕氏春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有无文学价值?

2.秦代的唯一作家是谁?他有哪些方面在文学史上值得一提?

第二节贾谊的政论文与《淮南子》等散文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今存汉代最早的一篇以秦亡为史鉴的文章,是:

①贾山的《至言》②贾谊的《过秦论》③晁错的《论贵粟疏》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2.两汉文学史上,第一位凭吊屈原的作家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迁④刘向⑤王逸

3.曾任过长沙王太傅的汉代作家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王褒⑤扬雄

4.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

①《新语》②《新书》③《新论》④《陈政事疏》

5.被后人称为“万言书之祖”的奏疏之文是:

①贾谊的《陈政事疏》②晁错的《论贵粟疏》③董仲舒的《天人三策》④司马相如的《封禅文》6.《天人三策》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董仲舒③桓谭④王充⑤张衡

7.《说苑》的编者为:

①扬雄②刘向③班固④王充⑤王符

8.《新论》的作者是:

①陆贾②贾谊③扬雄④桓谭⑤王充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西汉前期、中期的著作有:

①《吕氏春秋》②《淮南子》③《法言》④《春秋繁露》

2.刘向编撰的野史杂传有:

①《吴越春秋》②《说苑》③《新序》④《列女传》⑤《七略》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西汉前期最为重要的散文作家是_______。

2.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_______。

3.《淮南子》又名_________。

4.《答客难》的作者是_______。

5._______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它既是文史著作,又是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材料性文件。6.《新论》的作者是________。

7.《政论》的作者是______。

8.《潜夫论》的作者是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淮南子》

2.《盐铁论》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家是谁?

2.贾谊、晁错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他们的政论散文各有什么特点?

3.《淮南子》又名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4.汉武时期,除司马迁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5.《说苑》、《新序》及《列女传》是一批什么性质的编著?其编著者是谁?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①《吊屈原赋》②《七发》③《子虚赋》④《上林赋》⑤《二京赋》

2.《长门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扬雄⑤张衡

3.《大人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扬雄⑤张衡

4.“曲江观涛”一节见于:

①《七发》②《上林赋》③《两都赋》④《二京赋》⑤《归田赋》

5.《洞箫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王褒⑤扬雄

6.《悲士不遇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②东方朔③司马迁④扬雄⑤赵壹

7.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一看法的赋家是:

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

8.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长卿”:

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⑤班固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马扬班张”指的是:

①司马相如②司马迁③扬雄④班彪⑤班固⑥张衡

2.下列作家中,哪几位是蜀郡成都人:

①贾谊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⑤班固

3.下列作品属于司马相如的有:

①《难蜀父老》②《大人赋》③《美人赋》④《解嘲》⑤《幽通赋》

4.写有京都大赋的作家有:

①贾谊②枚乘③司马相如④班固⑤张衡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字子云的汉代作家是______。

2.《解嘲》的作者是______。

3._____是汉代最为主要的文学样式,其形式介于诗歌与_____之间

4.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__________。

5._________这一赋作设为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的对话。

6.“亡是公”是_________中的人物。

7.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曾曰:“赋家之心,_________,总览人物。”

8.“枚马”指的是枚乘与_________。

9.西汉后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骚体赋

2.汉大赋

3.七体

4.汉赋四大家

5.扬马

6.班张

7.抒情小赋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赋”这一语词的本义是什么?后来又有哪些引申义?

2.赋的真正雏形是什么?赋的真正兴起在哪个时代?赋与楚辞、《诗经》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3.汉赋的演变分为哪三个阶段?代表作家作品有哪些?每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什么叫“七体”?“七体”又名是什么?

5.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谁?他在前后期对大赋创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六、论述题(每题25分)

6.汉大赋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子长”:

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司马迁④扬雄⑤班固

2.《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①司马谈②司马迁③班彪④班固

3.《史记》人物中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一语的是:

①荆轲②嬴政③陈涉④项羽⑤刘邦

4.在《史记》中,孔子的传记见于:

①本纪②世家③列传④表⑤书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以下所列作家,哪些主要生活于汉武时期:

①司马相如②司马迁③刘向④东方朔⑤枚乘

2.司马迁除《史记》外,还写有:

①《报任安书》②《答宾戏》③《悲士不遇赋》④《太史公自序》

3.司马迁从实际出发为那些虽非帝皇但在一定时期为实际统治者的历史人物所作的本纪有:

①《项羽本纪》②《高祖本纪》③《秦本纪》④《吕后本纪》⑤《孝景本纪》

4.下列人物传记,哪些被司马迁的《史记》撰为“本纪”:

①刘彻传②项籍传③孔子传④嬴政传⑤李广传

5.下列司马迁的文章,哪些属于《史记》中的篇目:

①《报任安书》②《太史公自序》③《悲士不遇赋》④《平准书》

⑤《天官书》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__________一文中说明了他遭受“李陵之祸”的经过。

3.《史记》将贾谊与______合为一传。

4.“作壁上观”这一成语源于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史记》体例

2.“互见法”

3.两司马

五、标点原文并按照要求作出简要分析(每题10分)

1、原文: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

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出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简要论析:

2、原文: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出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李广形象说明:

六、简答题(每题10分)

1.《史记》由哪五种体例组成?这五种体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项羽本纪》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项羽形象?

3.《李将军列传》的主题是什么?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4.怎样解释《史记》的“互见法”?运用“互见法”有何好处?

5.《史记》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采取了哪些手法?

七、简析题

1.《史记·李将军列传》

八、论述题

1.《史记》的文学成就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汉乐府诗中,以下列哪一类歌辞数量最多:

①郊庙歌辞②鼓吹曲辞③相和曲辞④杂歌谣辞

2.《乐府诗集》的编者为:

①刘向②王逸③萧统④郭茂倩⑤徐陵

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

①《文选》②《玉台新咏》③《乐府诗集》④《汉书》

4.以安分守已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

①《战城南》②《孤儿行》③《妇病行》④《东门行》⑤《有所思》

5.“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出自于:

①《战城南》②《有所思》③《平陵东》④《十五从军征》

6.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

①现实主义精神②叙事性③以五言为主④浪漫主义色彩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大体而言,汉乐府民歌可分为下列三类:

①燕射歌辞②相和曲辞③杂曲歌辞④琴曲歌辞⑤鼓吹曲辞

2.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战城南》②《回车驾言迈》③《妇病行》④《西北有高楼》⑤《客从远方来》

3.下列诗句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有所思,乃在大海南②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③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④举手常劳

劳,二情同依依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乐府诗集》的编者为______。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徐陵所编__________。

3.以安分守己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_______。

4.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_________。

5.《汉书·艺文志》称汉乐府“皆_________,缘事而发。”

6.《大风歌》的作者是______。

7.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__。

8.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来归相怒怨,____________。

10.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乐府

2.汉乐府

五、标点原文并按照要求作出简要分析(每题10分):

1、原文: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与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对人物形象作出简要分析:

2、原文: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简要说明:

六、简答题(每题10分)

1.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2.简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3.为什么说《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产生于现实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4.《十五从军征》写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艺术特点?

5.《上山采靡芜》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有哪些艺术特点?

6.《孔雀东南飞》原名叫什么?诗中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7.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汉乐府民歌是怎样表现出这一艺术特点的?8.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建安文学、唐代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

七、简析题(每题10分)

1.《陌上桑》

2.《东门行》

3.《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简析

第五章东汉辞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首创京都题材的赋家是_________。

2.东汉前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3.由汉大赋转为抒情小赋、在汉赋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作家是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赋家是谁?他创立了大赋的什么题材?

2.《刺世疾邪赋》是谁的作品?它有什么主要特点?

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东汉时期,敢于在当朝皇帝面前明确反对谶纬的作家是:

①桓谭②王充③班固④张衡⑤蔡邕

2.王充最为推崇的作家是:

①贾谊②司马迁③司马相如④扬雄⑤桓谭

3.在自己的论著中鲜明地提出“疾虚妄”主张的是:

①贾谊②司马迁③桓谭④王充⑤张衡

4.“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出自于

①《报任安书》②《报孙会宗书》③《盐铁论》④《论衡》

5.《潜夫论》的作者是:

①邹阳②东方朔③司马迁④王符⑤仲长统

6.《昌言》的作者是:

①邹阳②东方朔③司马迁④王符⑤仲长统

7.《艺文志》始见于:

①《史记》②《汉书》③《后汉书》④《论衡》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东汉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有:

①桓谭②班彪③王充④张衡⑤赵壹

2.以下所列,哪些是东汉时期的散文作品:

①《狱中上梁王书》②《淮南子》③《潜夫论》④《论衡》⑤《报孙会宗书》

3.属于汉末清议之文的有:

①杨恽的《报孙会宗书》②扬雄的《解嘲》③王符《潜夫论》④崔寔的《政论》⑤仲长统的《昌

言》

4.班固死后,最终撰完《汉书》的两位作者是:

①班昭②马融③马续④蔡邕⑤陈寿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今若屈原,露才扬己”是______所言。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汉书》体例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王充的文学观点

2.谁在光武时因反对谶纬而几乎被杀?他撰有什么著作?其文章具有什么特点?

3.汉末清议之文产生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些?其作者是谁?

六、简析题(每题10分):

1.《汉书·苏武传》。

七、论述题(每题25分)

1.班马异同论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辛延年的《羽林郎》④秦嘉的《赠妇诗》⑤《古诗十九首》2.“缇萦救父”是下列哪一首诗的主题:

①班固《咏史》②辛延年《羽林郎》③汉乐府《孤儿行》④《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3.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诗是:

①《四愁诗》②《羽林郎》③《赠妇诗》④《董娇饶》

4.《同声歌》的作者是:

①辛延年②张衡③秦嘉④班固⑤蔡邕

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

①《文选》②《玉台新咏》③《乐府诗集》④《汉书》

6.“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对下列哪一类作品的评价:

①屈原的作品②汉乐府③《诗经》④《古诗十九首》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下列东汉文人诗作中,属于五言诗体的有:

①辛延年的《羽林郎》②班固的《咏史》③张衡的《四愁诗》④《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2.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战城南》②《回车驾言迈》③《妇病行》④《西北有高楼》⑤《客从远方来》

3.下列诗句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④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张衡是在_______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

2.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五言诗是_________。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________。

4.“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_______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5.人生有新故,____________。

6.所遇无故物,____________。

7.生年不满百,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与君生别离。

9.相去日已远,_____________。

10.胡马依北风,____________。

11.浮云蔽白日,____________。

12.不惜歌者苦,____________。

13.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

14.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

15.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古诗十九首》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2.五言诗是怎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3.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谁的作品?其主题是什么?钟嵘的《诗品》对它作出了怎样的评价?4.《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哪一部典籍?为什么被题为“古诗”?

5.《迢迢牵牛星》写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艺术特点?

六、论述题(每题25分)

1.《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及其意义

2.怎样正面评价《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苦短的思想主题?

现代汉语作业答案参考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区别词的一组是(D ) A.煞白、干净B.老实、马虎 C.个别、伟大D.军用、彩色 2、后、半高、圆唇舌面元音是( D) A.a B.e C.u D.o 3、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B ) A.IT、啤酒B.DVD、景气 C.法西斯、逻辑D.卡宾枪、芭蕾 4、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B ) 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B.头上的长发变成了一座富士山。C.我们主张打落水狗。 D.敌人像落水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5、下面哪一条不是名词的语法特征(A )。 A.大多可以重叠 B.可以作宾语 C.可以作主语 D.大多可以与数量词语组合 6、下面哪一组是古词语(C ) A.妃子、幌子B.举人、官僚 C.监生、员外D.陛下、悄然

)A 、下面含有“的”字短语的是(7. A.他喜欢吃肥的。 B.他说的过程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C.他什么东西都吃。 D.这东西的确不能吃。 8、下列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A)。 A.火红、喷香B.仔细、果断 C.深入、切身D.干净、高等 9、下面是存现句的是(D ) A.钱攥在他手里。B.有一个人在门外台阶上坐着。 C.钱在他手里攥着。D.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个人。 10、下面哪一组是单纯词(C ) A.哥哥、蝈蝈B.舞蹈、圣经C.犹豫、坦克D.阿姨、姐姐 11、下面属于双宾语结构的是(A ) A.他借给我十块钱B.他借了我的钱 C.钱是他借给我的D.他向我借钱 12、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B)。 A.表音节不表音素B.表意 C.不连写D.平面型 13、“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是( C) A.递进关系复句B.选择关系复句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 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 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 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 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 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 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 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文字的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有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汉字学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汉字学萌芽于先秦,创建于东汉。先秦时期,一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_______________,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_______________。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文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文字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字改革从_______________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字主要来源于。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一个是。 8、商代文字指的是。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 表意方式属于。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 11、简帛文字指。 12、秦文字指。 主要特点 。 13、今文字属于文字;主要特点 。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 16、隶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 。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 。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形声 C、会意 D、转注 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亦、刃、贝、中 B、牛、鼠、月、果 C、莫、日、目、亦 D、甘、元、皿、行 8.《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假借 D、转注 9.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为声符相同的形声字的一组是()。 A、稼、秋、颖 B、杉、衫、形 C、杜、徒、吐 D、相、材、桃 10.《不见诸侯》紧接“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之后的一句是()。A.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B.一朝而获十禽。 C.终日而不获一禽。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11. 《说文解字·叙》中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六书”中的()。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 12. 下列句中含有联绵词的一句是()。 A.今夕何夕,如此良人。B.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C.司马迁触天子喜怒。D.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3. 下列对“章句”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疏通古书文意的注释 B. 一种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的注释 C. 汇集众说的一种注释 D. 着重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的注释 14. 下列对“章句”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主要解释字词读音的注释 B.一种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的注释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2

作业3参考答案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 2.短语:短语就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3.句类:句子从语气角度来分类就是句类。 4.句子的焦点:焦点是陈述句中新信息的重点。一般的句子,焦点在后。 5.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形式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标准),据此可以把词类划分为(两)小类。 3.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主要用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介宾短语)。 4.有些词类还包括一些附类,例如“大型、微型、主要”等是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以上、之上、以后”是名词中的(方位词)。 5.有些词是兼类词,例如“文明”从语法功能看兼属(名词)和(形容词)。 6.短语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角度划分类别,例如“海洋广阔”是(主谓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7.句子“什么书他都喜欢看”从句型看是(主谓谓语)句,从句类看是(陈述)句。 8.从所带宾语的性质看,动词可以分为(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两类。 9.复句的八种基本类别,根据特点可以划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10.句子传递信息,一般是(旧信息)在前面,(新信息)在后面。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每小题2分) 1.划分现代汉语词类,词的形态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标准。 错误。在西方语言中,可以根据形态划分词类,但汉语中缺乏形态,不可能根据形态划分词类。 2.副词的意义和名词、动词比较,不那么实在,所以划归虚词。 错误。副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在意义方面虽然不如其他实词那样具体实在,但是副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所以把副词划归虚词是不妥当的。 3.句子不一定都能还原为词组。 正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单位,比如句子结构有语用上的变化,就无法换为词组,如“怒吼吧,黄河!”,不能就说这个词组主语在后,谓语在前,这不符合汉语词组的结构特点,这是句子层面才能出现的结构。 4.“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所以是兼类词。 错误。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又密切相关,这样的词才是兼类词。“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花”属于同形词,同形同音词指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5.“把”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介词功能,不能独立作谓语动词使用。 错误。“把”还是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例“这个关我来把”。 6.特指问和是非问的区别是,前者常常在句尾使用语气词"吗",后者使用"呢"。错误。特指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呢",是非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吗"。 7.状中短语充当谓语,这个句子一定是动词性谓语句。 错误。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要有动词、形容词、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状中短语、谓词性联合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主谓短语等,状中短语的谓语还可能是形容词。 8.根据宾语的语义性质,句子“我看见一座座高山”的宾语是受事宾语。 正确。及物动词带的宾语是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看见”是及物动词。 9.多重复句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标准古代汉语作业[1]1

古代漢語題庫文字部分 一、填空 1.文字是記錄__的書寫符號系統,漢字是屬於__體系的文字,分析字形有助於對__的了解。 2.__的《說文解字》收字__個,是我國最早一部__著作,它是我們接近比__更早的古文字的橋樑。《說文解字》是一部專門分析__和__的書。 3.__是秦代通行的文字,字體較__簡化,《說文解字》就是以它為分析對象的。 4.六書中的假借字是__的假借,通假字是__的臨時借用。 5.從造字方法看,__最能反映本義,形聲字的__和本義有密切關係。 6.漢字的發展可分為兩大階段。從__、__到__是古文字階段,另一階段是從__到__,到現代的__。__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使古文字象形意味的筆劃變成不象形的平直方正的筆劃,是__最後發展為__的一個過渡階段。 7.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__,而轉注、假借是__。 8.“佞”在六書中屬於__字,它可以分解成__.__兩部分。 9.__的建立,是許慎《說文解字》的重大創造,他概括出__個偏旁作為__,凡同一偏旁的字都系屬其下,對把形體相似或意義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分為若干大類,成為有一定系統的體系。 10.“表”在六書中屬於__字,它可以分成__兩個部分。 11.__是龜甲獸骨文的簡稱,主要是__代的文字。 12._文是_、_兩代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 13.漢代語言學的最高成就主要表現在許慎的 ____ ,劉熙的____ ,揚雄的____ ,以及第一部同義類聚的詞典 ___ 。 16.《說文》的研究,到清代達到頂峰,最著名的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是__的__;__的__;__的__;__的__和__的__。 二、分析下列斜體字的結構,屬於六書中的哪一類,並作簡單分析 1.今背本而趨末。 2.以為蓬萊仙宮,亦不是過。 3.踵門而告文公。 4.會東從上來。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全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 注意:1题目顺序不一致(复制黏贴查找)。 2选项顺序不一致(看清选择题答案)题目1《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一般用不着它。 选择一项: 错 题目2“万、稳、物、尾、问”都是零声母字。 选择一项: 对 题目3看到自己的阴谋就要______________,他不由得慌张起来。 选择一项: A. 败露 题目4汉字全包围结构的笔画顺序是:先外后里再封口。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学好普通话要做到四多:多读、多说、多查、多看。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而且、耳朵、二月、儿子、诱饵、耳背、洱海”的韵母都是“e”。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吴语分布在江苏东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 选择一项: 错 题目8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变式句 题目9 “无论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D. 单句 题目10 “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英特纳雄耐尔”是多音节语素。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1 “修养生息”“义气用事”“珠联壁合”“怨天忧人”这四个成语中都有错别字。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下列各组词只有______________是兼类词。 选择一项: D. 导演矛盾明确 题目13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使用了对偶和______________辞格。 选择一项: A. 比拟 题目14下列各组词只有______________词性相同。 选择一项: C. 从来马上刚刚 题目1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选择一项: B. 居心叵测一暴十寒豁然开朗 题目16当ǖ行的韵母自成音节时,一律在前面加y,并且去掉上面的两个小点。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7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被联合国正式列出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8 “出口商品”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D. 既是偏正短语又是动宾短语 题目19下列音节,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选择一项: A. tuìhuí 题目20 “出口成‘脏’”,这是用了______________辞格。 选择一项: C. 仿拟 题目21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选择一项: 对 题目2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里的“路”音“lù”,“村”音“chūn”。 选择一项: 错

古代汉语 部分作业题答案

1.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3)培养教中学问语文特别是文言文的能力。 2. “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3. 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 王力《古代汉语·绪论》中说“ 学习古代汉语, 重点必须放在词汇上。至于词汇, 重点又需放在掌握常用词上。”掌握常用词我们认为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 为什么呢了这是因为常用词掌握少了, 帮助不会大要有帮助, 必须掌握一定数量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应该知道, 常用词如一盘散砂一般,没有规律来帮助掌握。我们只有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词源》等工具书的帮助下, 多多阅读古代的散文和韵文, 经常接触众多的常用词, 久而久之,才能克服困难, 很多常用词才会不知不觉为我们所熟悉或掌握。 4. 古今汉语词汇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体,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复音词比较少,无论是秦汉时代的作品,还是后代仿古的文言作品,都体现出这个特点;而现代汉语词汇以复音词为主体。 古汉语词汇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各个多义词包含的义项也都比较多;现代汉语复音词虽然也有多义的,但这样的复音词不多,而且这类复音词所包含的义项也比古汉语多义词所包含的义项少得多。 5.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词义引申有几种方式: (1)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汉语口语速成 基础篇13课

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辅导 第十三课:旅行归来 一、热身练习 1你旅行回来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旅行回来后会做什么样的调整?需要多少时间? 3如果感到疲劳的话,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 4你会把旅行后疲劳的状态带入工作中吗? 5你有写游记的习惯吗? 6你最不希望在旅途中发生什么状况?如果发生如何解决? 二、生词学习 从头到尾:从开始到结束十全十美:完美,没有缺陷 无论…也/都 三、课文学习 1)穿插中国文化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2)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2、听课文回答问题、并复述课文。 A文中李钟文为什么对悬空寺印象深刻? B望月的旅行怎么样?中途发生了什么事情? C“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心情好,不愉快的事情有时也能让你一样开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语法点学习 我想以后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忘不了悬空寺。 “无论”表示条件改变,但是结果不变,一般用“无论。。。也/都。。。”的形式。“无论后边一定要有“什么、怎么、谁、哪、多么”等次,或者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无论”也可以说成“不管” 无论谁有困难,他都热心帮忙。 谁也不想旅行回来时一肚子不高兴。 “一肚子”表示的意思是“心里充满…的感觉”“一肚子”后常用“不高兴、气、话”等 他们好长时间没见面了,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四、旅行归来缓解疲劳的方法 1睡前热水泡脚:热水泡脚有解乏安眠的作用,水温可略高一点,以自身感觉到烫为妥,泡脚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强血液循环。 2按摩:过量的体力运动造成肌肉群产生乳酸堆积,按摩有助于乳酸尽快被血液吸收并代谢。方法是用手捏或用拳头轻轻敲打小腿、大腿及手臂、双肩,使肌肉得到放松。在一天的强度运动以后,很多人以睡眠或无所事事的坐着作为恢复体力的方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 1、说文解字汉字学是创建 2、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从商代文字到秦小篆阶段的汉字,历时1400余年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卢戆章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创制期,约距今10000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是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使用的文字甲骨文、金文、陶文 9、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的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导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16篆书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小篆隶书18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增加波势和挑法 19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和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字的的形状也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 二、简答题 1、答案见课本P1倒第一行至P2第一段止。 2、答案见课本P3倒第二行至P4第6行止。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98.5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6点1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2.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3.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 A.舌音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4.舌尖后音包括() A.j、q、x B.zh、ch、sh、r C.zh、ch、sh、r、l D.d、t、n、l 5.舌位后、半高、唇不圆的元音韵母是() A. e B.o C. a D.i 6.i和e的区别在于()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C.嘴唇的圆与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与不圆 7.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与f相拼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齐齿呼、撮口呼 C.开口呼、齐齿呼 D.合口呼、撮口呼 8.轻声的作用是()

A.使语音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增加语音的音乐性 B.可以使生理上得到调节,避免劳累 C.可以区别一些词的词性和意义 D.感情色彩有强弱 9.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10.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A.萌旺佐 B.芳响何 C.草睛伙 D.莫明信 11.我国第一部以偏旁部首整理出来的字书是() A.《说文解字》 B.《集韵》 C.《康熙字典》 D.《中华大字典》 12.“凹”和“凸”两个字的笔画数都是()。 A.5笔 B.6笔 C.7笔 D.8笔 13.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 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 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蒙胧 D.游弋、叮咛、摩托、喽罗、吩咐 14."喂养"和"饲养"的区别是() A.动作的行为特点不同 B.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不同 C.语义轻重不同 D.支配对象不同 15."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6."惆怅"一词是() A.叠韵词 B.双声词 C.音译词 D.非双声叠韵词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汉语专题(2)》作业(一) 文字部分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个阶段是。 7.甲骨文是在被金石学家偶然发现的。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称作。 8.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 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 10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 11.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 12.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反正两方面设问,称为。 13.甲骨学者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根据他所定的十项标准分为个时期,具体是。 14.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工具书方面有孙海波的,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 15.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则大为流行。 16 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 17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体的主要特点有。 18.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又称。六国文字的特点是:。 19 20.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有石鼓文和诅楚文等石刻文字。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 21.隶书一般分为和。隶书产生于,它是在战国末期 的基础上形成的。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约之后,隶书已经成熟了。这种发展,到时期已经完成。 22.楷书又名或。这种字体是在基础上形成的。楷书的形成,大约在。魏晋时代是它与并行

的时期。 23.六书之名始见于。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对六书解 24.许慎对“六书”的说解是。 25.清代学者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的“四体二用”说的意思是。 26.唐兰的提出的三书说的意思是。 27 28.陈梦家、刘又辛将文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是。 二.解释下列名词: 1.图画文字 2.籀文 3.甲骨卜辞 4.钟鼎文 5.隶定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 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 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有三种情况是么?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

《初级汉语口语》PDF.pdf

初级--三周口语课教案 第一周 第一课讲练 一、教学安排:第一二节课开始第一课“你好!”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讲练生词,重点语法,范句与课文领读练习,与语法点相关的课后练习,听说训练。 三、教学目的:通过对生词,句型的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句型,并能在实际交流中准确使用。 四、授课环节: (一)新课生词:(25分钟) 1板书重点生词,教师领读两遍。 2学生再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读,纠音正调。 4教师扩展领读:词---短语-----课文中的句子。把与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再领说一遍。 5教师就生词问学生问题,学生用生词回答。 6 再最后齐读,导入课文。 (二)板书课文重点句型,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问,了解学生汉语水平和基本情况。(15分钟) 你好!我叫…名字? 你呢?你们是…?你是…? (三)课文学习: 课文第一节:(10分钟) A:你好! B:——! A:我叫——。你——? B:我叫——。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齐读一遍。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教师对学生提问。(或让学生接力,一问一答。) 课文第二节:(15分钟) 老师:你们好!我姓——。 学生:您好!——老师。 老师:你叫——? 学生:我叫——。 老师:你——? 学生:我叫——。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齐读一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问答。学生三人一组进行操练。 课文第三节:(15分钟)

A:你们好! BC:——! B:你——? A:我——。你们是——? C:我是——,他是——。 (用课后练习“杰夫,你们的汉语老师,学生,留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齐读一遍。学生三人一组进行操练。 课文第四节:叙述体(15分钟) 我叫——,她叫——。我们都是——,我们的老师——。 教师板书,并给出部分所学生词,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练习。再点学生说说自己和同桌的情况。 (四)作业:五~七(重点准备第七题) ,熟记生词与基本句型。(5分钟) 第一课复练 一、教学安排:完成第一课“你好”的课文讲练和课后习题的讲解与操练。 二、教学内容:复习生词(包括练习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型,课文,完成课后与语法点相关的课后练习,进行听说训练。 三、教学目的:通过对生词,句型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并能运用于实际交际情境中,并了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 四、授课环节: (一)复习生词:(10分钟) 1教师领读两遍生词, 2学生再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读,纠音正调。 4教师扩展领读:词---短语-----课文中的句子。把与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再领说一遍。 5教师就生词问学生问题,学生用生词回答。(15分钟) (二)板书课文重点句型,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问复习课文内容。 你好!我叫…名字? 你呢?你们是…?你是…? (三)课文复习:教师领读一遍课文,学生再齐读,选个别学生对每节课文内容进行实际交流表达。(15分钟) (四)重点语法:复习第一次见面打招呼,询问对方姓名的方式。(10分钟)(五)完成课后练习:(50分钟) 一发音练习(教师领读两遍,嘴型夸张,学生齐读模仿,再点读,并请学生到黑板前听写易误拼音。) 二用正确的语调读下边的句子。(领读两遍,个别点读,纠音) 三替换练习(先分小组练习,再点学生回答) 四选择答句(让学生答,再公布正确答案,领读,齐读) 五说出相应的上句(复习课文句式) 六,七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大家面前自我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