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15.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

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

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

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

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 的目的是。

(2)从实验A 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 小题10 空,每空2 分,共20 分)

36.A 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 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⑴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⑵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实验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

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1000 35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B 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①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③估计液体的温度

④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验证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假设⑥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 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填序号”)

38 .一天晚饭后,小强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

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小强感

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小强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 )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

杯中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

5 )小强将现象记入右表,根椐实验现象可知吸水

能力最强的是 布料;

34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 略扁、长椭圆形、灰褐 色

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 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 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 过程填写完整。

(1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 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 5 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

5 次,结果如表:

35 .一天晚饭后,孙青同学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 布去

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 孙青 感到有些奇怪, 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 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孙青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提出问题:

从中得出的实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 3 )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 块,足够的水;

5) 孙青将现象记入右表,根椐实验现象可知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布料;

36 .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 ,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 海

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 350 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1 )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 卵孵化后, 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 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 ____________ 类动物。

(2 )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

家设计了如下实 验:将收集到的 60 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 6 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 上、池水下深 1cm 、5cm 、 10cm 、15cm 、20cm 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 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 __________ 是否有关?

37 .某同学想要测量一根较长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刻度尺测量出圆形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 L1 ; B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细铜丝的长为 L ; C .??

D .将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

(4 )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

入 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

的水(选填“等量”或“不等量” ),再

E.数出绕在铅笔杆上的铜丝的圈数n ;

1)以上不必要的步骤是。

2)请你补充以上步骤中缺少的步骤C

3)实验步骤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30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树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于是他产生了疑问,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得啃起来。

⑴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的猜想:松鼠可能喜欢吃竹笋;

⑶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_ 节;

⑷他获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⑸他的假设是________ __。(填“正确” 、“错误”)

28.小周同学用温度计、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一杯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小周现有两支温度计,一支是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是0 ℃—120 ℃)、一支是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是-10 ℃—60 ℃),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

哪支温度计?▲。

(2)表格中“?”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其数值是▲。

第 28 题(3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热水在玻璃杯中至少经过多少时间后才不再是“热水”了?▲。

(一般认为低于体温时就不再是“热水”)

(4)从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归纳出这杯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29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

“脚”上的“脏物” 。

(1 )仔细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在外形也是三对足、两

第 28 题甲

对翅,身体分▲三部分。

(2 )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

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 两个玻璃瓶中▲。

(3 )实验评价与交流:

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27.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中所列的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金属丝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

A 铜10 0.5

B 铜10 1

C 铜10 1.5

D 铜20 0.5

E 铜20 1.5

F 铜30 0.5

G 铁30 0.5

H 铝30 0.5

(1 )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2 )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3 )猜想三: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28.现在大棚蔬菜的种植相当普遍,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

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

(1)根据同学的表格设计,他提出的假设是大棚栽培植物的产量可能与▲

和 ▲ 有关。

(3 )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

组长得茂盛,可以得出结论:在 相同 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产量 就越 ▲ 。 (填

“高”或“低” )

(4 )若实验发现,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①组 大白菜比第②组大白菜长得茂盛,再结合( 3 ),请 你说说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 ▲

29. 为了探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班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第一组同学发现大瓶矿泉

水的质量比小瓶矿泉水的质量大, 由此认为“液体的质量可能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于是就 利用仪器测得不同规格瓶装矿泉水的质量, 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第二组同学发现用 相同的瓶子装满水和酒精时的质量不同也提出了假设,认为 ▲ 。于是, 他们选用了水、 酒精和牛奶三种液体, 并分别测得它们的体积和质量, 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 二中。 表一

表二

2)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

实验序号 4

5

6

7

8

9

液体种类 水

酒精

牛奶

酒精

牛奶

体积(厘米

10

20

10

10

20

20

3

质量(克)

10 ▲

8 10.3 16 20.6

1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和3 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

3 )结合表一得出的结论请将表二填写完整,同时你认为第二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

30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

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 其结构为: 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 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 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 并使玻璃管内吸入

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 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 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 自制 了如图 10 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给小塑料瓶, B 为饮料吸管,通 过一个软木塞与 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 h (cm )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 h (cm )

5.1 5.2 5.1 M 5.2

(1 )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 h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 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___________ ▲ _______ m , (2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是否正确,在表二中应选用

选填实验序号)的数据进行分析。

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 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柱高度h 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____ 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_________ ▲ ___ (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温度计制作的原理是根据气体▲___性质制成的。若对应的水柱为40.3 厘米,则此

时对应的温度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5 分)

32 、(7 分)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于抹

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

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

手里的抹布是涤纶做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21cnjykxtj200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重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____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

表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______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33 、(8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ō)脚?”实验

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21cnkxtj2008

实验步骤:

①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

苍蝇;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的次数。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

‘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则说明苍蝇搓“脚” 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作用;

(3)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19 、夏天烈日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 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

汽车遮阳帘, 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 加厚型和折叠型 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 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21cnjykxtj2008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2) 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三. 实验探究题(共 22 分)

21、(6 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 A 、 B 、C ,在 A 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

水。拧

紧瓶盖,静置 2 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 10 只,再拧紧瓶

在 B 中加 等量的碎 在 C 中加 等量的

入与 A

杏仁;

入与 A

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21*m

1 )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2 )设置对照物C 的目的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 组蚱蜢残废的原因。

22、(6 分)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 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③天后20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

①取的大豆幼苗15 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20 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③如果20 天后,出现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④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23 、(8 分)小剑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候能吹出泡泡,有时候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下实验结果:

请你根据小剑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 )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

(3 )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提出的其中以种猜想。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24 分)

29.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以下是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影响的实验”,请你来和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1) 提出问

▲;

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①实验材料:2个相同的馒头、2 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将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

个放在冰箱里。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 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5)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6 )以上实验方法是:▲;

(7)得出结论:▲。

30、一天晚饭后,孙青同学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孙青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是不同的。孙青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猜想与假设:▲;

(2 )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大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3)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

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同时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31.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绳长(摆长)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1

0.7 0.O5 33.2 1.7

2

1.0 0.05 39.7

2.O

3 1.0 0.O8 39.8 2.O

4 1.3 0.O

5 45.3 2.3

(1)

(2)比较实验序号▲可以得出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动幅度无关;

(3)从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 ) 。

四、探究题(每空2 分,共20 分)

3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 )我们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若在玻片上是“ b”字,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是▲。

(2)如图1 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换成了40 ×,那么

在该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

3 )要将视野中如图2 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4)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35.为了探究“花生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每组种子数目相等、

大小相同,均有发芽能力)。

▲移动装片。

▲。

图2

(1)如果要验证“花生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光照”的假设,应选择▲两组进行比较。若出现▲现象,则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

(2)从该表可以看出,除了验证花生的萌发可能需要光照这一因素外,还可以验证影响花生萌发的因素有▲。

36.今年国庆节期间,受60 年来最大的台风“菲特”的影响,许多家庭的房屋出现了屋顶漏水现象。小红同学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

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1)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2)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α可调),用小球摸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 )保持斜面的倾角 α不变,换用不同的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

表一

质量 m/g 3 6 8 12 20 时间 t/s

1.7

1.7

1.7

1.7

1.7

论: ▲ 。

(2 )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 α,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 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

小红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 (3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倾角应 该以 45 °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36 、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 。于是,鲜花保鲜问题 便成

为喜爱鲜花的人工作之余所关注的问题。 为了探索 “延 长鲜花保鲜的条件” ,小亮提出种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

a 、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 A 和 B ;

b 、在 A 和B 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 A 中加入 2颗 维生

素 E ,并搅拌使之溶解; c 、在 A 中插上一支的玫瑰花,在 B 中插上一支同样新鲜的菊花(如图) 中,每隔 12 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

(1) 请指出他设计的实验中的不合理之处。 ▲ (2) 他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 ▲ (3) 他准备 B 组的作用是 ▲ 。

37 、小明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 快

速降温, 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 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

却。那么,水和空气哪 个的导热性能好呢 ?

倾角 α/°

15 30 45 60 75 时间 t /s

1.9

1.6

1.2

1.6

1.9

表二

,放在相同的环境

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问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

(1)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相同的量是__▲__________ 。

(2) 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 __ 的(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

______ 的影响

38、春天的西湖湖畔,阳光明媚,游人众多。湖边,垂柳抽出新枝,小草迎风起舞,鸟儿在枝头歌唱,引得蚯蚓也从黑黝黝的土中探出头来,好美的西湖呀。试回答:短文中说“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 ,作者认为蚯蚓是被鸟儿的歌声所吸引才探出头来的,由此判断,作者认为蚯蚓有▲觉。对此,同学们设计实验来寻找事实依据,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蚯蚓对他们的掌声并无反应,证明作者的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 的。蚯蚓为什么从泥土中探出头来?请写出你的假设:▲

39、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⑵猜想与假设:▲。⑶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 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 次,结果如表: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⑸合作和交流。重复5 次并放5 只鼠妇的目的是▲。

40、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

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⑴你发现该探究性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证明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原因是

▲。

⑵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的修改是:▲。作出修改后,对照

组是号花盆。

30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

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

(3 )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 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

(4 )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 。(5 )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

33 、有一天,妈妈发现孩子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呢?是受凉了,玩累了,还是吃了不清洁

的食物???人们会用询问病人、测体温、听诊器听诊、化验等方法来探知其中的原因。

后经医生检验是由于吃了过期的变质牛奶引起的发烧。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妈妈先后提出了哪些假设?▲

(3)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

(4 )哪一个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

(5)妈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4 、下列是一组同学脚印的长度和身高,请你根据下表,完成下列探究。表一: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1

《什么是科学探究》习题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______及其_____。 2.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3.小明在探究某一问题的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猜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时,他便将实验的结果进行修改,使其与猜想的基本相符,他这样做______(填“对”与“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钟摆的奥妙”问题中包括的几个过程分别是_____。 5.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有关。你认为与此因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动一次的______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7.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方案不一定非常完美,但因包含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不一定要全部填满5个步骤,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你需要的步骤多少,如果填空格数不够,还可以自己添加。) 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分析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15.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 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 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 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 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 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36. A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 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C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⑴当时的室温大约为C,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⑵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实验过程。 A B C D (3)B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①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③估计液体的温度 ④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验证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⑤ 检验假设⑥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 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填序号”) 实验实验处理方法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 的百分比(%) |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1000 35 ___ 分钟。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总10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米=×1000=1800毫米 B. 米=米×1000=1800毫米 C. 米=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米=×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毫米 B. 厘米 C. 厘米 D. 毫米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 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2 4 6 8 10 12 14 16 1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 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 单层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3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1:探究与实验 班级姓名。 1.如图所示情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2、用尺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 化过程:(1)干冰迅速吸热升华;(2)干冰吸热熔化;(3)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5)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6)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1)(3) B、(1)(4)(6) C、(2)(3) D、(5) 3、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液态氦的 沸点是零下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4、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 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B、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大 C、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D、蛋壳与蛋的距离与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无关 5.小敏同学对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进行研究时: (1)提出问题是: (2)建立假设: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3)设计实验方案: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4)获得证据:10分钟后甲蝗虫仍活着,而乙蝗虫却死了。 (5)得到的结论: 6.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15.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 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 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36.A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⑴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⑵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A B C D (3)B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①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③估计液体的温度 ④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验证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填序号”)38.一天晚饭后,小强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小强感到有 实验实验处理方法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 蝠的百分比(%) A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 70 C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七上走近科学经典练习题

七上走近科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A.提出问题 B.实验验证 C.提出假说 D.得出结论 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A 测量者决定 B 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 C 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 D 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 4.测量误差是指()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测量时发生误差 C 测量工具损坏引起偏差 D 由测量方法错误引起偏差 5、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6、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2.42cm B. 2.428cm C. 2.43cm D.2.47cm 7、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20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又仰视得数据30毫升。则关于小石块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于10立方厘米B、小于10立方厘米 C、由于先俯视后仰视,误差抵消,刚好等于10立方厘米 D、无法确定 8、在调节天平横梁时平衡时,如果天平的右盘下沉,则:() A、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左调,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B、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右调,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C、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左调,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D、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右调,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9、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10、小星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 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将该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情况)

杭州各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30.(8分)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 有m 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 化铁的质量分数(CO气体极难溶于水,铁 锈按氧化铁处理)。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某同学欲通过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乙中的最佳试剂是。(选填序号)。 ①水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浓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3)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甲中生成物被氧化,防止乙中的溶液倒吸入甲中等。请你再写出一点CO气体在上述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4)完全反应后,该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乙增重m3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8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为证明某些反应确实发生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实验方案。 (1)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甲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下列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2)为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乙小组同学和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①乙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 H 2SO4溶液、CuSO4溶液。乙小组同学选择的试剂A的名称 是(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 剂的用量);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丙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H2SO4溶液,并不 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简述该实验方案中强调“测得pH小于7”的理由 是。 33.(10分)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培养一株植物,烧杯中是全营养液。调节天平两边平衡,此时游码的位置恰好与支点正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营养液中添加了很多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所含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种类最多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A.硝酸钠B.磷酸氢二钙C.硝酸钾D.硫酸镁 (选 (4)某同学移动游码将上述倾斜了的天平重新调节平衡,因横梁标尺上的读数无法看清,该同学测出了游码移动的距离为s,若游码的质量为m,天平的臂长为L,则光照后天平两边的质量差为。 30.(8分)泡菜,佐餐的小菜,烹饪的调料。自制泡菜,原料随意挑,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意。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刺激肠胃。那么酸味何来,可有解法? 【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大白菜。 【制作过程】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装水至一半高度,这一过程叫腌制。 【提出问题】腌好的泡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 【建立猜想】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 认为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理由为 坛内蔬菜是以C和H元素为主的化合 物,与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样,在密封 的有限空间里CO2浓度大。生物学知 识告诉我们,通过盐、糖腌制的蔬菜 细胞会失水。因此,坛内会出现少量 的液体(主要成分是H2O)。 【评价检测】 (1)坛顶荷口内装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 (2)请设计证明在做泡菜过程中,坛内CO2浓度大的实验(用 图示或文字表达均可):。 (3)通过探究,你觉得可以如何控制酸味。 (4)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属酸性物质。要测定物质酸性的 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正确的 测定方法是,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七上科学实验探究题选

15.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 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 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 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 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 的目的是。 (2)从实验A 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 小题10 空,每空2 分,共20 分) 36.A 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 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⑴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⑵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实验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 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1000 35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B 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①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③估计液体的温度 ④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验证方案③建立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假设⑥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 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填序号”) 38 .一天晚饭后,小强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 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小强感 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小强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 )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 杯中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

七年级上科学探究题

依据下表各种动物所描述的特征,并根据表中的分类方法,请将下列脊椎动物填在表中1. 合适的空格处。动物:蛇、青蛙、狐狸、鲤鱼、鸽子。 于是她估计同时伴有咳嗽,2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属于。 3..晓丽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较高度一般较低温 较短流淌时间一般较长晓丽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 请你回答:(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 量的▲这一物理量巧妙的转换成▲这一可测量的物理量。 4.我校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

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4 / 1 27 温度(℃)21 17 25 19 23 4.2 14.6 9.4 30.0 24.9 19.7 (高度hcm)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5.1 5.2 5.1 M 5.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h(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cm 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2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瓶往下看,A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或(选填:“由大到小”“由小到大”依次是由某学校科学兴趣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5 .他们同时分别在绿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30片载玻片,树下、道路边放置涂凡士林的10 个。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 。(1)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2()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______ 。片载玻片用来设置重复组在显微镜计数时,通常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误差,放置10 测。(。3)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4)通过探究活动对你有何启示?(分) 分)下面一些问题将考察你的科学素养,请用你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作答。6.(8玻璃罩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观察到图中叙述的现象,1)某同学用老鼠、一盆植物、(。请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2)研究方法的选择:要了解青蛙与蟾蜍在外形上的异同,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个细菌,细菌的繁殖3()简单的计算: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假设你此刻手上有100 速度为每30分钟繁殖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4)乙图中①环的外圈与②环的内圈哪个大?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蝙蝠通常喜欢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7.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犬憩息,夜出觅食。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眼、”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皮肤中的什么来发现障碍物的,耳、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处理方法实验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被观察的蝙蝠数量71 不做任何处理 A 1000 70 蒙住蝙蝠的双眼 B 1000 35

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

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题专题训练 1、用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1)所示。杯中装水后,天平平衡,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根据图填出下表。 2、下面是上海—西安的列车时刻表(4分) 火车从徐州站开出到华山站,共需化费__________分钟。 3、小明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a.读出液面读数V2 ; b.将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液面读数V1; c.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的体积V =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 4、按照实验托盘天平测质量的使用步骤,下列的叙述正确的依次排列为(用序号) ___________。 A.将游码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B.根据天平右盘砝码值,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读出物体的质量;C.将物体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游码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D.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E.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5.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秒。 7、某同学以“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绿豆种子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已有信息:干燥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也不能发芽,潮湿的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能发芽,发霉腐烂的种子不能发芽。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作出合理 假设。 至少写出三个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8、阅读下文: 新华网内蒙古四子王旗10月17日电 (记者李宣良、黄明) 因与大气的剧烈摩擦而被烧蚀成深褐色的神舟六号返回舱静静地躺在草原上,舱体上还带着上千度高温发热后的余温。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告诉新华社记者,飞船返回舱返回最大技术难点之一就是飞船的降温,必须给飞船穿上一件“隔热衣”。当返回舱在距离地面80公里-40公里的高度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越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温度会达到1000-2000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像陨石一样被烧为灰烬。这时必须给飞船穿上一层“防热衣”,使飞船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可以忍受的40摄氏度以下。侯鹰介绍,神舟六号飞船的防热材料,就是从几十种材料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为进一步将质量降下来,在材料的使用上采用了蜂窝格的设计,这种既有密度又有疏松的设计,保证了神舟飞船穿上的是轻薄的“防热衣”。直径2.5米的返回舱表面积为22.4平方米,目前使用的防热材料总质量约500千克。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直径是2米,表面积是17平方米,而它的防热材料达700千克。侯鹰说:“可以看出,我国飞船的防热技术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该资料中提到很多我们学过的科学量,请你至少指出其中三个,并说出相应的实验室测量工具。(1)、;(2)、;(3)、。 9、某同学用一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他将书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砝码,依次加进1克、2克、2克、5克、10克、20克、50克、100克的砝码各一个,这时指针偏向标尺右边,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了,他又依次取下1克、2克、2克、10克砝码各1个,这时天平横梁达到平衡,已知这本书共200张,问: ①每张纸的质量是多少? ②这位同学往天平盘里加砝码有什么缺点? 10、现有一只烧杯、一块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头、烧杯、量筒、细线、滴管以及适量的水等实验器材,你能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石头的体积吗?请写出实验步骤。 11、阅读下文。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感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

新浙教版七年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87009

…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 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 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O@ 2 46810121416 ^ 1温度(℃) 363534333231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 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 板的左侧(如下图)。 ^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1234567?910平均值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 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 目的是;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 像(填写像的性质);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2.《北京晚报》曾经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 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回答: (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根据所 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 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浙科版-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探究》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 案例1“科学探究”教学设计(第一章科学入门第5节) 一.案例背景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从问题着手,让学生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中对科学探究产生直接的体验,把探究的基本思路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强调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初一的学生抽象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科学是遥不可及的印象,不利于激发探究的兴趣,但却对科学的探究充满了神秘感及向往。通过学习科学家的探究事例以及亲历身边的小问题探究,向学生打开了科学探究的大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整个初中阶段的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往往对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些事情不再满足于了解是什么,而想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怎样通过探究去获取答案。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探究方法,学生在探究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科学探究对于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入手,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本节中由于学生对“灯为什么不亮”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这问题学生能进行口头上的探究,而后获得探究的一般过程。然后,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认识黑盒实验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本质。进一步通过探究人体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巩固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探究被列入课程的重要目标;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 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 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 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 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 毫米 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