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

1

2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曲波1胡湜2

(1南京晓庄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文章阐述了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以及实现SGI涉及的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等关键技术。

关键字:安全网关接口、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防火墙钩子函数、/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流行的各种操作系统都在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功能。Linux操作系统不但在其内核中提供了丰富的防火墙功能,还以钩子函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防火墙内核接口。用户根据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规范设计内核接口模块装入内存,就可实现用户自行设计的防火墙功能或其它网络访问控制功能。

笔者利用Linux内核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实现了一个通用的安全网关接口(以下简称SGI)。SGI类似一个专用的防火墙,控制流经的网络IP数据包的转发。笔者在多个网络应用系统中利用该接口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控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

安全网关接口SGI的目标是实现一个通用的安全网关内核接口模块,实现对流经的IP数据包的转发控制。实现的方法是采用Linux的防火墙内核模块接口,经过防火墙钩子函数将自己挂接在系统的IP 转发控制链中。

SGI在内部维护一个Hash表,每一个表项包含一个代表着放行的IP地址。

1.1 SGI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

Linux防火墙Netfilter提供了一个抽象、通用化的框架,以IPv4为例,一共有5个防火墙钩子函数,分别为:NF_IP_PRE_ROUTING、NF_IP_LOCAL_IN、NF_IP_FORW ARD、NF_IP_POST_ROUTING和NF_IP_LOCAL_OUT。

数据报进入系统进行IP校验后,经过第一个钩子函数NF_IP_PRE_ROUTING进行处理;然后就进入路由代码,其决定该数据

4

包需要转发还是发给本机;若该数据报是发给本机的,则该数据报经过钩子函数NF_IP_LOCAL_IN处理后传递给上层协议;若该数据报应该被转发则被NF_IP_FORW ARD处理;经过转发的数据报经过最后一个钩子函数NF_IP_POST_ROUTING处理后,再传输到网络上。本地产生的数据报经过钩子函数NF_IP_LOCAL_OUT处理后,进行路由选择处理,然后经过NF_IP_POST_ROUTING处理后发送到网络上。

内核模块能够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钩子函数进行注册挂接,而且在数据报经过这些钩子函数时被调用。SGI就是利用这种钩子函数实现内核接口模块并链接到防火墙内核接口钩子链上。

1.2 Hash表

SGI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的任务是确定对流经的IP数据包是否转发。因此,SGI需要维护一个数据表,该数据表中保存着需要转发的IP 地址。每当SGI接口模块收到IP数据包后,立即在该数据表中查找该IP地址。若找到则转发放行,找不到则丢弃该IP包。

显然,数据表的结构是决定查找速度的关键。一方面,数据表的内容是由用户进程动态确定的,要随时变化。另一方面,查找的速度要快,不降低系统效率。尽管二叉检索树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但其实现代价较高,因此笔者采用Hash表方法实现。使用Hash表结构一方面可提高在IP转发过程中的查询速度,另一方面也可简化数据结构,节约内存资源。

1.3 /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5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总线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 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SPI总线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很多器件的标准配置,可以直接和各个厂家生产的 多种标准外围器件直接接口。其它常用的串行接口还有I2C、UART这 两种接口,这三种接口互有优缺点。与I2C接口相比,SPI接口速度更快、协议更简单、并且是全双工的,但连线也相对多一些。与UART接口相比,SPI更灵活,因为其使用主设备的时钟进行同步,所以两个比特之间 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在点对点的通信中,SPI接口不需要进行寻 址操作,且为全双工通信,显得简单高效。 1SPI总线工作原理 SPI总线一般以主/从模式工作,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数据传输由主机控制,典型SPI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SPI总线包含四条信号线,分别是sclk、miso、mosi和cs,其中,sclk为数据传输时钟,由主机产生;miso是从机输出,主机输入数据线;mosi是主机输出, 从机输入数据线;cs是从设备片选信号,由主机控制,当连接多个从设备时,通过该信号选择不同的从设备。SPI总线是按字节发送数据的,主机和从机内部都包含一个8位串行移位寄存器,在时钟信号控制下,寄存 器内的数据由高到低输出至各自的数据线,8个时钟后,两个寄存器内的数据就被交换了。如果只进行写操作,主机只需忽略接收到的字节;反之,若主机要读取从机的一个字节,就必须发送一个空字节来引发从机 的传输。当主机发送一个连续的数据流时,可以进行多字节传输,在这 种传输方式下,从机的片选端必须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保持低电平。 根据串行同步时钟极性和相位不同,SPI有四种工作方式。时钟极性(CPOL)为0时,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为1时,同步时钟的空闲 状态为高电平。时钟相位(CPHA)为0时,在同步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采 样数据,为1时,在同步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采样数据。因为主设备时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接口类型 (2) 1.1人机接口 (2) 1.2软件-硬件接口 (2) 1.3软件接口 (2) 1.4通信接口 (2) 2接口设计规范 (2) 2.1基本内容 (2) 2.2规格说明 (3) 2.2.1人机接口 (3) 2.2.2软件-硬件接口 (3) 2.2.3软件接口 (3) 2.2.4通信接口 (3)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术语和缩写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2软件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接口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接口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人机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软件-硬件接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linux系统安全配置要求

linux系统安全配置要求1.帐户安全配置要求 1.1.创建/etc/shadow口令文件 配置项名称设置影子口令模式 检查方法执行: #more /etc/shadow 查看是否存在该文件 操作步骤1、执行备份: #cp –p /etc/passwd /etc/passwd_bak 2、切换到影子口令模式: #pwconv 回退操作执行: #pwunconv #cp /etc/passwd_bak /etc/passwd 风险说明系统默认使用标准口令模式,切换不成功可能导致整个用户管理失效1.2.建立多帐户组,将用户账号分配到相应的帐户组 配置项名称建立多帐户组,将用户账号分配到相应的帐户组

检查方法1、执行: #more /etc/group #more /etc/shadow 查看每个组中的用户或每个用户属于那个组2、确认需要修改用户组的用户 操作步骤1、执行备份: #cp –p /etc/group /etc/group_bak 2、修改用户所属组: # usermod –g group username 回退操作 执行: #cp /etc/group_bak /etc/group 风险说明修改用户所属组可能导致某些应用无法正常运行1.3.删除或锁定可能无用的帐户 配置项名称删除或锁定可能无用的帐户 检查方法1、执行: #more /etc/passwd 查看是否存在以下可能无用的帐户: hpsmh、named、uucp、nuucp、adm、daemon、bin、lp 2、与管理员确认需要锁定的帐户 操作步骤 1、执行备份: #cp –p /etc/passwd /etc/passwd_bak

(安全生产)L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_

(安全生产)L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简介:曲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 胡湜本科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和实现 曲波1胡湜2 (1南京晓庄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文章阐述了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以及实现SGI涉及的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等关键技术。 关键字:安全网关接口、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防火墙钩子函数、/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流行的各种操作系统都在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功能。Linux操作系统不仅在其内核中提供了丰富的防火墙功能,仍以钩子函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防火墙内核接口。用户根据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规范设计内核接口模块装入内存,就可实现用户自行设计的防火墙功能或其它网络访问控制功能。 笔者利用Linux内核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实现了壹个通用的安全网关接口(以下简称SGI)。SGI类似壹个专用的防火墙,控制流经的网络IP数据包的转发。笔者在多个网络应用系统中利用该接口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控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 安全网关接口SGI的目标是实现壹个通用的安全网关内核接口模块,实现对流经的IP数据包的转发控制。实现的方法是采用Linux的防火墙内核模块接口,通过防火墙钩子函数将自己挂接在系统的IP转发控制链中。 SGI在内部维护壹个Hash表,每壹个表项包含壹个代表着放行的IP地址。 1.1SGI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 Linux防火墙Netfilter提供了壹个抽象、通用化的框架,以IPv4为例,壹共有5个防火墙钩子函数,分别为:NF_IP_PRE_ROUTING、NF_IP_LOCAL_IN、NF_IP_FORWARD、NF_IP_POST_ROUTING和NF_IP_LOCAL_OUT。 数据报进入系统进行IP校验后,经过第壹个钩子函数NF_IP_PRE_ROUTING进行处理;然后就进入路由代码,其决定该数据包需要转发仍是发给本机;若该数据报是发给本机的,则该数据报经过钩子函数NF_IP_LOCAL_IN处理后传递给上层协议;若该数据报应该被转发则被NF_IP_FORWARD处理;经过转发的数据报经过最后壹个钩子函数NF_IP_POST_ROUTING处理后,再传输到网络上。本地产生的数据报经过钩子函数NF_IP_LOCAL_OUT处理后,进行路由选择处理,然后经过NF_IP_POST_ROUTING处理后发送到网络上。 内核模块能够对壹个或多个这样的钩子函数进行注册挂接,且且在数据报经过这些钩子函数时被调用。SGI就是利用这种钩子函数实现内核接口模块且链接到防火墙内核接口钩子链上。 1.2Hash表 SGI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的任务是确定对流经的IP数据包是否转发。所以,SGI需要维护壹个数据表,该数据表中保存着需要转发的IP地址。每当SGI接口模块收到IP数据包后,立即在该数据表中查找该IP地址。若找到则转发放行,找不到则丢弃该IP包。 显然,数据表的结构是决定查找速度的关键。壹方面,数据表的内容是由用户进程动态确定的,要随时变化。另壹方面,查找的速度要快,不降低系统效率。尽管二叉检索树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但其实现代价较高,所以笔者采用Hash表方法实现。使用Hash表结构壹方面可提高在IP转发过程中的查询速度,另壹方面也可简化数据结构,节约内存资源。 1.3/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如前所述,Hash表的内容是由用户进程动态确定的,而SGI模块属于内核层。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户进程不能直接存取系统内核数据,也不能直接调用内核函数。壹般有俩种方法可实现用户进程和内核进程的通信:壹是使用设备文件,二是使用/proc文件系统。对于防火墙钩子函数来说,仍能够通过套接字存取内核数据。笔者采用/proc 文件系统实现用户进程和SGI接口模块的数据交换。 由于/proc文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内核向应用进程报告它的状态,所以没有专门向内存输入数据而设置的机制。为能够写入/proc文件,在内核程序中要为相应的/proc文件提供专用的处理程序,即/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主动防御安全网关的架设

实验题目 主动防御安全网关的架设 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出发点源于对一个实际的网络安全问题的思考:如何在没有主流网络安全设备(或设备缺乏相应功能)的情况下,利用Internet中提供的开放资源,实现在不同的网络间搭建一个安全的网关。 本实验注重锻炼实验者的问题分析能力,网络安全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对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实验强调应用创新,但并不强调实验者的程序开发能力。 实验需求

图2-1 如图2-1所示,网段I、II为两个拥有不同网络地址的独立网段,网段中主机通过网关G实现跨网段访问。同时,管理主机M可实现对网关G进行远程管理。 基于上述网络环境,设计和部署网关G及配套设施,满足如下需求: (1)网关G可直接或间接探测网段I、II中网络行为,并能够发现异常的网络行为; (2)对发生异常网络行为的主机,网关G能够阻止其进行跨网段访问; (3)除管理主机M外,网段I、II中任何主机不可对网关G进行本地(进程)访问; (4)网关G禁止主动转发网段I、II到管理主机M的数据流; (5)管理主机M能够通过远程管理手段对网关G进行管理。 实验学时 4×5学时 实验要求

除上表描述网段/主机外,网关各接口不再连接其它网络/主机。 (2)管理主机M访问网关G不受限。 (3)填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及相关实验设计文档。 实验指导 设计思想 图2-2 核心思想:通过Snort、SnortSam与iptables联动,实现安全网关的架设。

如图2-2所示,架设方案如下: (1)开启网关G的网络接口转发功能。 (2)在网络段I、II中部署Snort入侵检测器,用于检测所在网段中的异常网络事件,在产生报警的同时,能够向网关G发送阻塞请求。阻塞请求的主要内容为产生异常网络事件的源,即威胁源。 (3)在网关G上部署SnortSam代理,允许其接受来自多个入侵检测器发出的阻塞请求。由SnortSam实时控制本地防火墙iptables,禁止来自威胁源的任何数据通过防火墙。 (4)在网关G上安装Webmin系统管理工具,管理主机M以http方式远程访问。同样,在入侵检测器上安装Webmin和snort-webmin插件,能够实现对Snort进行远程管理,如入侵规则管理等。 (5)设置网关G防火墙规则,仅允许阻塞请求和eth0数据访问本地SnortSam、Webmin 等进程,其它禁止。 (6)管理主机通过Web方式查看入侵检测器的报警日志。 技术分析 Snort是一款开源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Network 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NIDS的名称来自于它的工作模式——监视整个网络。更精确地说,它监视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计算机的网卡(NIC)工作在非混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只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网卡的MAC地址时网卡才会接收这个数据包并处理。NIDS在混杂模式下监视不流向自己的MAC地址的网络流量。在混杂模式中,NIDS可以得

基于CPLD的SPI接口设计

基于CPLD 的SP I 接口设计 D esign i ng SP I I n terface ba sed on CPLD 何永泰 (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 675000) 【摘 要】 根据SP I 同步串行接口的通信协议,介绍了在X ilinx Coo lR unnct XPLA 3CPLD 中利用V HDL 语言实现SP I 接口的设计原理和编程思想,通过用此接口,使得那些没有SP I 接口功能的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也能通过SP I 接口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关键词】 SP I 接口,CPLD ,接口扩展,接口设计,串行接口 ABSTRACT A cco rding to comm un icati on p ro toco l of SP I synch ronou s serial in terface ,th is paper p resen ts the design theo ry and p rogramm ing idea of i m p lem en ting SP I in terface w ith V HDL language in X ilinx Coo lR unner XPLA 3CPLD .T h is in terface can be u sed to data exchange w ith peri pheral apparatu s fo r m icrop rocesso r and m icrocon tro ller w h ich have no t SP I in terface functi on .KEYWOR D S SP I in terface ,CPLD ,in terface expan si on ,in terface design ,serial in terface 1 SP I 总线接口协议 SP I (Seri on Perp heral In terface )总线接口是一个 全双工,同步串行数据接口。许多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具有这个接口。它能够实现在微控制器之间或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通信。SP I 总线通常有4条线组成,即:串行时钟线(SCK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线(M O S I )、 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线(M ISO )和从机选择线SS N 。SCK 靠主机和数据流来驱动。M O S I 数据线从主机输出数据作为从机的输入数据。M ISO 数据线传送从机输出的数据作为主机的输入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一个SP I 作为主机,它控制数据向1个或几个从机传送。主机驱动数据从它的SCK 和M O S I 端到各从机的SCK 和M O S I 端,被选择的从机驱动数据从它的M ISO 端到主机的M ISO 端。SS N 控制线用于从机选择控制。 SCK 的相位和极性能改变SP I 的数据格式,时钟极性CPOL =‘0’,串行数据的移位操作由时钟正脉冲触发,时钟极性CPOL =‘1’,串行数据的移位操作由负脉冲触发;时钟相位CPHA =‘0’, 串行数据的移位 图1 CPHA =‘0’时SP I 的数据转换时序图 操作由时钟脉冲前沿触发,时钟相位CPHA =‘1’,串行数据的移位操作由时钟脉冲后沿触发。时钟相位CPHA =‘0’时SP I 的数据转换时序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SCK 信号在第一个SCK 周期中的前半周期无效,在这种模式中,SS 的下降沿示意数据传送的开始,因此,SS 在连续串行字节之间必须被取反和重新申明。时钟相位CPHA =‘1’时SP I 的数据转换时序图如图2所示。 在图2中SCK 信号从无效电平到有效电平的第一边沿意味着在这种模式下数据传送的开始,SS 信号能保持有效的低电平在连续串行字节之间,这种模式用于只有一个主机和一个从机的系统中。 在SP I 传送数据时,8位数据从一个SP I 接口移出时,另一个SP I 接口也开始移出8位数据,这样主机的8位移位寄存器和从机的8位移位寄存器可以被看作是16移位寄存器,16位移位寄存器移动8个位置就实现了在主机和从机之间交换数据。基于CPLD 的SP I 接口设计中,从SP I 总线上接收的数据被保存在一个接收寄存器中,发送的数据被写到一个发送寄存器中 。 图2 CPHA =‘1’时SP I 的数据转换时序图 3 20040414收到,20040724改回 33 何永泰,男,1970年生,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工程设计。 ? 72?第17卷 第10期 电脑开发与应用 (总497)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有目共睹的,相比Windows操作系统,到底Linux有哪些过人之处?这里我们就抛砖引玉,挑选三点重要的特点给大家说明,为什么说Linux操作系统安全性有其他系统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用户/文件权限的划分 用户权限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也不陌生,但是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要比Windows操作系统里严格有效。比较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即便是你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设置了多用户,但是不同的用户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还是能够互访文件的,这就失去了权限的意义。 LINUX文件权限针对的对象分三类(互斥的关系): 1. user(文件的拥有者) 2. group(文件拥有者所在的组,但不包括user) 3. other(其它用户,即user和group以外的) LINUX用一个3位二进制数对应着文件的3种权限(1表示有该权限,0表示无): 第1位读r 100 4 第2位写w 010 2 第3位执行x 001 1 查看权限 #ls -l 第一列,一共10位(drwxrwxrwx),就代表了文件的权限: 1)第一个d代表是一个目录,如果显示“-”,则说明不是一个目录 2)2-4代表user的权限 3)5-7代表group的权限 4)8-10代表other的权限 对于后9位: r 代表可读(read),其值是4 w 代表可写(write),其值是2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其值是1 - 代表没有相应权限,其值是0 修改文件权限

# chmod [ugoa][+-=][rwx] 文件名 1)用户 u 代表user g 代表group o 代表other a 代表全部的人,也就是包括u,g和o 2)行动 + 表示添加权限 - 表示删除权限 = 表示使之成为唯一的权限 3)权限 rwx也可以用数字表示法,不过很麻烦要自己算,比如rw=6 常见权限 -rw——(600)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 -rw-r——r——(644)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的权限-rwx——(700)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 -rwxr-xr-x (755)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 -rwx——x——x (711)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执行的权限 -rw-rw-rw- (666)每个人都有读写的权限 -rwxrwxrwx (777)每个人都有读写和执行的权限,最大权限。 也许你会说,Windows操作系统里不也内置了防火墙,Linux系统内置防火墙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iptables不仅仅是一个防火墙,而且即便是一个防火墙,它与我们常见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防火墙相比,更加的专业性能更强大。 iptables是与Linux内核集成的IP信息包过滤系统,如果Linux系统连接到因特网或LAN、服务器或连接LAN和因特网的代理服务器,则该系统有利于在Linux系统上更好地控制IP 信息包过滤和防火墙配置。 netfilter/iptables IP信息包过滤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可用于添加、编辑和除去规则,这些规则是在做信息包过滤决定时,防火墙所遵循和组成的规则。这些规则存储在专用的信息包过滤表中,而这些表集成在Linux 内核中。在信息包过滤表中,规则被分组放在我们所谓的链(chain)中。

接口设计规范V1.0 - 参考

服务端与手机平台 接口协议 BespRout 2014年11月

文档修改/审批记录

目录 1.概述 (4) 2.涉及接口 (4) 3.接口总体要求 (4)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4) 3.2.处理流程 (4) 3.3.接口实现方式 (5) 4.XXX服务端接口 (5) 4.1.XX模块-根据XX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5) 4.2.XX模块-生成指定XX的文件配置 (6) 4.3.APP启动-初使化参数 (7) 5.附件 (8) 5.1.备注说明 (8)

1. 概述 本文档提供接口给手机端使用,为手机端提供业务平台数据 2. 涉及接口 本文档涉及的外围系统接口包括:无 3. 接口总体要求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接口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策略,支持多种安全而 可靠的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的管理措施; ?开放性原则:提供开放式标准接口,提供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 ?灵活性原则:提供灵活的接口设计,便于接口的变动。 ?可扩展性原则:支持新业务的扩展以及接口容量与接口性能的提高; ?可管理性原则:提供良好的管理机制,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给管理员方便 的管理方式以处理各种情况; ?统一性原则:应当保证系统的接口方式、接口形式、使用的协议等标准、统 一。 3.2.处理流程 接口处理流程

3.3. 接口实现方式 手机APP 应用 与服务端采用基于HTTP 的REST 协议完成,数据传输默认为JSON 4. XXX 服务端接口 测试地址前缀: http://192.168.3.208:8088/xxx/xxx 4.1. XX 模块-根据XX 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 现 1

2

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设计与实现 曲波1胡湜2 (1南京晓庄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文章阐述了Linux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以及实现SGI涉及的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等关键技术。 关键字:安全网关接口、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防火墙钩子函数、/proc文件系统内核接口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流行的各种操作系统都在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功能。Linux操作系统不但在其内核中提供了丰富的防火墙功能,还以钩子函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防火墙内核接口。用户根据Linux防火墙内核接口规范设计内核接口模块装入内存,就可实现用户自行设计的防火墙功能或其它网络访问控制功能。 笔者利用Linux内核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实现了一个通用的安全网关接口(以下简称SGI)。SGI类似一个专用的防火墙,控制流经的网络IP数据包的转发。笔者在多个网络应用系统中利用该接口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控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安全网关接口SGI的基本结构 安全网关接口SGI的目标是实现一个通用的安全网关内核接口模块,实现对流经的IP数据包的转发控制。实现的方法是采用Linux的防火墙内核模块接口,经过防火墙钩子函数将自己挂接在系统的IP 转发控制链中。 SGI在内部维护一个Hash表,每一个表项包含一个代表着放行的IP地址。 1.1 SGI防火墙内核接口模块 Linux防火墙Netfilter提供了一个抽象、通用化的框架,以IPv4为例,一共有5个防火墙钩子函数,分别为:NF_IP_PRE_ROUTING、NF_IP_LOCAL_IN、NF_IP_FORW ARD、NF_IP_POST_ROUTING和NF_IP_LOCAL_OUT。 数据报进入系统进行IP校验后,经过第一个钩子函数NF_IP_PRE_ROUTING进行处理;然后就进入路由代码,其决定该数据 4

SPI接口详细说明

SPI 串行外设接口总线,最早由Motorola提出,出现在其M68系列单片机中,由于其简单实用,又不牵涉到专利问题,因此许多厂家的设备都支持该接口,广泛应用于外设控制领域。 SPI接口是一种事实标准,并没有标准协议,大部分厂家都是参照Motorola的SPI接口定义来设计的。但正因为没有确切的版本协议,不同家产品的SPI接口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容易引起歧义,有的甚至无法直接互连(需要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虽然SPI接口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本文仍将就其中的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讨论。 SPI (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 SPI接口是Motorola 首先提出的全双工三线同步串行外围接口,采用主从模式(Master Slave)架构;支持多slave模式应用,一般仅支持单Master。 时钟由Master控制,在时钟移位脉冲下,数据按位传输,高位在前,低位在后(MSB first);SPI 接口有2根单向数据线,为全双工通信,目前应用中的数据速率可达几Mbps的水平。 SPI接口信号线 SPI接口共有4根信号线,分别是:设备选择线、时钟线、串行输出数据线、串行输入数据线。 设备选择线SS-(Slave select,或CS-)

SS-线用于选择激活某Slave设备,低有效,由Master驱动输出。只有当SS-信号线为低电平时,对应Slave设备的SPI接口才处于工作状态。 SCLK:同步时钟信号线, SCLK用来同步主从设备的数据传输,由Master驱动输出,Slave设备按SCK的步调接收或发送数据。 串行数据线: SPI接口数据线是单向的,共有两根数据线,分别承担Master到Slave、Slave到Master的数据传输;但是不同厂家的数据线命名有差别。 Motorola的经典命名是MOSI和MISO,这是站在信号线的角度来命名的。 MOSI:When master, out line; when slave, in line MISO:When master, in line; when slave, out line 比如MOSI,该线上数据一定是Master流向Slave的。因此在电路板上,Master的MOSI引脚应与Slave的MOSI引脚连接在一起。双方的MISO也应该连在一起,而不是一方的MOSI连接另一方的MISO。 不过,也有一些产家(比如Microchip)是按照类似SDI,SDO的方式来命名,这是站在器件的角度根据数据流向来定义的。 SDI:串行数据输入 SDO:串行数据输出 这种情况下,当Master与Slave连接时,就应该用一方的SDO连接另一个方的SDI。 由于SPI接口数据线是单向的,故电路设计时,数据线连接一定要正确,必然是一方的输出连接另一方的输入。 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的,但由于不同厂家产品的命名习惯可能不同,因此还需小心,以免低级出错。 数据传输的时序模式

linux操作系统安全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信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信息101

2、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FTP为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网络间的文件传输。FTP服务器的特点是采用双端口工作方式,通常FTP服务器开放21端口与客户端进行FTP控制命令传输,这称为FTP的数据连接 实 验仪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安装red hat linux9.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linux中Web、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一台安装Windows XP/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磁盘格式配置为NTFS,预装MBSA工具 实验步骤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 一、账户和安全口令 1、查看和添加账户 (1)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root登录文本模式,输入下面的命令行:使用useradd命令新建名为myusername的新账户 (2)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输入下列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 cat /etc/shadow 得出列表最后的信息为:

用如下命令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然后在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如果刚才的账户添加成功,那么普通用户myusername不能查看该文件的权限,提示如下: 2、添加和更改口令 切换到root用户,添加myusername的口令: [root@localhost root]# passwd myusername 3、设置账户管理 输入命令行[root@localhost root]#chage –m 0 –M 90 –E 0 –W 10 myusername,此命

令强制用户myusername首次登陆时必须更改口令,同时还强制该用户以后每90天更改一次口令,并提前10天提示 4、账户禁用于恢复 (1)输入下列命令行,以管理员身份锁定新建的myusername账户,并出现锁定成功的提示: 此刻如果使用su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则出现以下提示: 表明锁定成功 (2)输入以下命令行,检查用户nyusername的当前状态: (3)如果要将锁定账户解锁,输入以下命令行,并出现相应的解锁提示: 5、建立用户组,将指定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组中 (1)输入以下命令,建立名为mygroup的用户组: (2)如果要修改用户组的名称,使用如下命令行: 将新建的用户组更名为mygroup1 (3)输入以下命令,将用户myusername加入到新建的组mygroup1中并显示提示:

UnixLinux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题目:Unix/linux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班级:09 级达内班 组长:朱彦文学号:09700308 组员:冯鑫学号:09700310 组员:刘新亮学号:09700309 组员:梁小文学号:09700312 组员:龚占银学号:09700313 组员:高显飞学号:09700304 组员:陶志远学号:09700305 时间:2011年6月

目录 1、linux系统的介绍 (1) 2、服务安全管理 (1) 2.1、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 (1) 3、linux系统文件安全 (1) 3.1、文件相关权限的设置 (2) 3.2、SUID和SGID程序 (2) 4、用户访问安全 (2) 4.1、口令安全 (2) 4.2、登录安全 (3) 5、防火墙、IP伪装个代理服务器 (4) 5.1、什么是防火墙 (4) 5.2防火墙分类 (4) 6、服务器被侵入后的处理 (5) 7、日常安全注意事项 (5) 8、参考文献 (6)

Unix/linux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1、linux系统的介绍 Linux是一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统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在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 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Linux得名于计算机业余爱好者Linus Torvalds。Linux,其安全性漏洞已经广为流传,黑客可以很容易地侵入。而网络服务器往往储存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或向大量用户提供重要服务;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网站建设者更需要认真对待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服务器的安全。 2、服务安全管理 2.1、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 对于网站管理人员而言,日常性的服务器安全保护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文件存取合法性:任何黑客的入侵行为的手段和目的都可以认为是非法存取文件,这些文件包括重要数据信息、主页页面 HTML文件等。这是计算机安全最重要的问题,一般说来,未被授权使用的用户进入系统,都是为了获取正当途径无法取得的资料或者进行破坏活动。良好的口令管理 (由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双方配合 ),登录活动记录和报告,用户和网络活动的周期检查都是防止未授权存取的关键。 用户密码和用户文件安全性:这也是计算机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操作上就是防止 已授权或未授权的用户相互存取相互的重要信息。文件系统查帐、su登录和报告、用户意识、加密都是防止泄密的关键。 防止用户拒绝系统的管理:这一方面的安全应由操作系统来完成。操作系统应该有能力 应付任何试图或可能对它产生破坏的用户操作,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一个系统不应被一个有意 使用过多资源的用户损害 (例如导致系统崩溃 )。 防止丢失系统的完整性:这一方面与一个好系统管理员的实际工作 (例如定期地备份文件系统,系统崩溃后运行 fsck检查、修复文件系统,当有新用户时,检测该用户是否可能使系统崩溃的软件 )和保持一个可靠的操作系统有关 (即用户不能经常性地使系统崩溃 )。

中国电信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中国电信Linux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inux OS Configuration Used in China Telecom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3.1 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安全配置要求 (2) 4.1 账号 (2) 4.2 口令 (3) 4.3 文件及目录权限 (5) 4.4 远程登录 (7) 4.5 补丁安全 (8) 4.6 日志安全要求 (9) 4.7 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10) 4.8 系统Banner设置 (11) 4.9 登陆超时时间设置 (12) 4.10 删除潜在危险文件 (12) 4.11 FTP设置 (12) 附录A:端口及服务 (13)

前言 为了在工程验收、运行维护、安全检查等环节,规范并落实安全配置要求,中国电信编制了一系列的安全配置规范,明确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中间件在内的通用安全配置要求。 本规范是中国电信安全配置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AI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2)HP-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3)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4)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本标准) (5)Windows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6)MS 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配置规范 (7)MySQL数据库安全配置规范 (8)Oracle数据库安全配置规范 (9)Apache安全配置规范 (10)IIS安全配置规范 (11)Tomcat安全配置规范 (12)WebLogic安全配置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Linux系统安全

1 本章重点内容 Linux 系统安全 防火墙技术基本知识 用iptales实现包过滤型防火墙 2 8.1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知识8.1.1 网络安全的含义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其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这是因为在目前的公用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下面给出网络安全的一个通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因此,网络安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中会得到不同的解释。 (1)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保护,法律、政策的保护,计算机结构设计上的安全性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本质上是保护系统的合法操作和正常运行。 3 (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即信息传播后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后果。避免公用通信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它本质上是维护道德、法律或国家利益。 (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即讨论的狭义的“信息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和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它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包括: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和安全服务。 可见,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从保护网络用户的角度来进行的,是针对攻击和破译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对网络安全的威胁。而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的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 48.1.2 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是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是指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4)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8.1.3 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与网络连通性相关的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安全威胁: (1)非授权访问(Unauthorized Access )指一个非授权用户的入侵。(2)信息泄露(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指造成将有价值的和高度机密的信息暴露给无权访问该信息的人的所有问题。 (3)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指使系统难以或不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所有问题。 5 8.1.4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从广义上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1)主机安全技术:(2)身份认证技术:(3)访问控制技术:(4)密码技术:(5)防火墙技术:(6)安全审计技术:(7)安全管理技术: 8.1.5 Linux 系统的网络安全策略 1.简介 6 随着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日益普及,采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作为服务器的用户也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因为Linux是开放源代码的免费正版软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较之微软的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而言,Linux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在Internet/Intranet的大量应用中,网络本身的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以美国为例,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黑客侵入事件。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2个方面。那么黑客攻击为什么能够经常得逞呢?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网络管理员没有起码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没有针对所用的网络操作系统,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由于网络操作系统是用于管理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并为整个网络中的用户提供服务,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系统软件。如何确保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根本所在。只有网络操作系统安全可靠,才能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因此,详细分析Linux 系统的安全机制,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