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

2014年04月22日17:01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3年5期第61~67页作者:常健/田岚洁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95 【作者简介】常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冲突管理、人权理论;田岚洁,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冲突管理

公共领域是指涉及公共交往和公共利益的领域。公共领域的冲突,是指在公共交往中涉及公共利益的冲突。与私人领域冲突不同,公共领域中的冲突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因而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化解各种公共冲突,保证社会的深层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对制度供给的需求

在中国,公共领域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社区管理、企业改制重组、行政执法、就业安置、移民安置、环境污染等领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冲突发生频率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且一些私人领域的冲突,如医疗纠纷、消费纠纷、交通纠纷、劳资纠纷等,经常跨界转化为公共领域的冲突。这使得公共领域的冲突管理、化解和转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针对公共领域冲突管理面临的巨大压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中国公共领域的冲突还没有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形成极度的威胁。然而,从公共领域冲突的发生频率和升级趋势来看,仅仅靠强化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已经越来越难以完成日益艰巨的冲突管理任务。必须调整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总体战略,强化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体系的结构性约束来有效提升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效率。

制度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相对稳定的规则体系。杰克·奈特(Jack Knight)认为,各种不同制度有两个共同的特征:第一,它是一套以某些方式构建社会互动的规则;第二,这套规则必须为相关团体和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了解。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靠外部实施,非正式制度则自我实施。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会对社会互动结构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和稳定时间有所不同。

根据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的观点,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通过建立内部制裁和外部制裁来限制个人的自私自利行为。根据帕森斯的观点,制度的这种功能是通过定义人们的合理预期行为来实现的。

互动的人们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个体为追求各种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而行动,并且为了更有效地满足这些利益而选择他们的行为。在相互依赖的社会结构关系中,每个人的报酬都取决于他人的报酬和选择,每个人选择也取决于所有人的选择。因此,对其他人的行为预期便被纳入到每个人自己的决策当中。社会制度是形成这些预期的一个重要资源。社会制度影响了理性行为人为了评估其潜在策略以及选择其理性行为而进行的计算。制度为理性行为人的计算提供两种重要的信息:一是对违规行为会有怎样的制裁;二是其他人可能的未来行为。这些信息会改变社会成员的合理行为,并进而改变冲突的结果。

对于公共领域的冲突管理来说,冲突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使冲突各方建立合理和稳定的行为预期,促使各方更偏向采取合作策略。与各种冲突应急处置措施相比,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具有更大的

确定性和稳定性,它可以消除预期行为与其结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消除了冲突当事各方在理性计算上的困难,使冲突各方的行为更趋于理性。具体来说,冲突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可以使冲突各方当事人的理性行为预期产生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并以此来影响他们的冲突行为、冲突过程和冲突结果。

第一,冲突管理制度的确定性使冲突各方对冲突的必经程序形成稳定的预期。在缺乏稳定制度的环境下,冲突各方不明确以何种渠道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不知道是否有合法的程序使问题能够得到有序的解决,不知道权威部门在什么条件下以何种方式对冲突进行第三方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只能将冲突扩大化以吸引关注,或凭借一己之力压倒对方来达成冲突目标。如果对解决冲突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明确的制度,就会使冲突各方对表达渠道、交流和化解的程度和规则形成明确的预期,保持冲突化解的希望,从而更倾向于以符合程序的方式与对方进行利益博弈。

第二,冲突管理制度所规定的制裁,使冲突各方对自己违规行为可能遭受的制裁形成稳定的责任后果预期。在缺乏稳定制度的情境下,冲突各方往往对采用非理性的甚至暴力的方式无所顾忌,从而很容易导致冲突的不断升级。如果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冲突中的各种过激行为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冲突各方就会对自己不理性行为所要承担责任和后果形成稳定预期,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倾向于采取合作的方式,降低冲突升级为暴力的可能性,将社会行为引向均衡结果的方向。

第三,冲突管理制度是被普遍了解的行为规则,因而对冲突各方的行为选择都会有所影响。因此,冲突各方都可以据此来预测对方对冲突行为的理性选择,并据此来确定己方应当采取的理性应对策略。在这个意义上,冲突管理制度能够为各方建立起一种可以信赖的互动平台,使各方能够在对各方行为的合理预期的基础上来选择更合理的行为方式。

第四,冲突管理制度可以使冲突各方对冲突结果建立合理的预期。当缺乏稳定的冲突管理制度时,冲突各方对于冲突的结果往往都有过高的预期,这导致各方可以忍受更高的冲突成本来实现这种预期,从而促进冲突的不断升级。如果建立起稳定的冲突管理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冲突各方形成相对现实的预期,这有助于冲突各方计算冲突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对冲突动机形成有效的内在约束。

如果冲突各方能够借助冲突管理制度对冲突管理的程序、个人行为的责任后果、他人可能的行为选择以及冲突最终的结果共同建立起合理的预期,那么一方面可以使各方理性地计算自己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内在约束,从而防止冲突的非理性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各方对对方的行为方式形成基本预期,这有助于双方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开展有效的沟通和理性的合作,从而促进冲突的化解。因此,对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供给,直接决定着政府冲突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二、现行体制中具有公共冲突管理功能的制度供给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建设需要形成五种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冲突管理机制,它们分别是不同主张的表达机制、对立观点的交流机制、冲突利益的整合机制、争议事项的裁决机制和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从这一分析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在中国现行体制中,有许多现行制度对公共领域的冲突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

(一)不同主张的表达制度

要使产生冲突的不同主张得到有序表达,就需要建立不同主张的规范表达制度。提供制度化表达渠道的现行制度主要包括信访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和建议制度,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的提案和建议制度。

1.信访制度

中国信访制度的建立发端于1951年《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颁布实施,1982年颁布了《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95年颁布了《信访条例》,2005年又对《信访条例》进行了修改补充。

《信访条例》对信访作了明确的定义: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百姓对各类事项的信访,可以是向国家机关单位反映情况,可以对国家机关工作提出建议、意见,或是提出批评,也可以是对国家机关的决定提起申诉,还可以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检举、控告等。信访制度从信访主体、对象、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对信访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从功能上看,信访提供了一种渠道,“使最底层的贫弱者可以在最高层的权威者耳边喊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从而成为人们“苦情申诉、民意传达”的重要途径。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议和提案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民意表达、采集民意信息与信息整合功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构,但各级人大代表可以代表人民表达自己的主张。具体来说:(1)人大代表具有提出议案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8、第46和47条规定,对这项权利行使的主体,内容和程序都做了规定。(2)人大代表享有提出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3)人大代表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3.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和提案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中包括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密切联系各方面人士,反映他们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二)对立观点的交流制度

表达机制使观点对立公开化,如果缺乏相应的交流机制加以修正和纠偏,就会使表达趋于极端化。因此,公共冲突管理不仅需要建立不同主张的表达渠道,还必须为各种对立的观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化的交流平台。中国具有该功能的现行制度主要包括人大的听取和质询制度、人民政协的审议和讨论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听取和质询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包括“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中包括“听取和审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人大代表具有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

2.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审议和讨论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行使的职权中,包括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有关工作并作出决议;参与对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要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批评。

3.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就明确规定了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方案等涉及村民利益的9类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4.社区业主大会制度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业主大会就规定和修改管理规约、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等7类事项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

(三)冲突利益的整合制度

对立观点的交流可以消除误解,限制极端化的主张,但却不能消除利益的对立。要实际化解冲突,还必须建立冲突利益的整合机制。中国具有该功能的现行制度主要包括协商制度和调解制度。

1.协商制度

协商是在争议发生之后,由当事人双方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纠纷。中国现行的协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形式:(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政治协商制度。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2.调解制度

调解是指经过第三者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中国的调解的主要包括四种形式:(1)人民调解:它是作为群众性组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的调解。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其调解问题的广泛性、解决方式和平性、解决效果及时高效性,使其长期以来在调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法院调解:它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3)行政调解:它是基层人民政府,即乡、镇人民政府对一般民间纠纷的调解,或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些特定民事纠纷或经济纠纷或劳动纠纷等进行的调解;(4)仲裁调解:即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仲裁案件进行的调解。

(四)争议事项的裁决制度

并非所有的利益冲突都能够通过协商和调解加以解决。当冲突各方的利益无法通过谈判和调解实现有效整合时,为了防止冲突行动的发生,需要建立争议事项的裁决机制,由中立第三方对冲突事项进行裁决,强制各方接受、执行解决方案。中国具有该功能的现行制度主要包括仲裁制度和诉讼制度。

1.仲裁制度

仲裁制度是指争议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选定的第三者,根据一定程序规则和公正原则作出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的适用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诉讼制度

包括民事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刑事诉讼制度等。

民事诉讼制度是针对民事纠纷而建立的诉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制度是针对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纠纷而建立的诉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刑事诉讼制度是针对刑事犯罪案件而建立的诉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五)对抗行为的制动制度

当冲突无法以和平的方式加以处理和化解,并且升级到对抗性行动阶段时,就需要启动对抗行动的对抗机制,由合法拥有强制权力的政府机构,依法强制执行某项合法裁决,或采取强制性措施防止、阻止和镇压冲突方采取严重的对抗性行为,避免对社会秩序或冲突方造成严重甚至致命伤害。中国具有该功能的现行制度主要包括强制制度和处罚制度。

1.强制制度

强制制度包括行政强制制度和刑事强制制度。行政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或具有自我危害性,或虽对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有危害性,但其主观没有恶性,或基于紧急情势,而对其财物施以强制的财物或权益的所有人、使用人等相对人。对此类行为,我国《行政强制法》对主体、范围、程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2.处罚制度

处罚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处分制度、民事责任追究制度和刑罚制度。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民事责任追究制度是要求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刑罚制度则是对刑事违法或犯罪者予以的刑事惩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在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制度安排的存在,使中国公共领域的冲突仍然能够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现行冲突管理的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行体制中对冲突管理需要建立的五大机制都有一定的制度安排,但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集聚,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现行体制中的各种制度在应对中仍然暴露出许多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使得其难以充分满足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现实需要。这些缺陷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制度供给不足

与私人领域的冲突管理制度相比,中国公共领域的冲突管理制度明显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制度缺位。许多需要进行冲突管理的公共领域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以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冲突为例,从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存在着一个较为系统的社区管理法律制度的体系,但这些法律法规中却并未涉及如何化解社区服务与物业冲突的内容。

第二,制度管辖面不足。在一些公共冲突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管理制度,但其管辖面过窄,许多冲突管理过程被排除在外。例如,2011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关拆迁诉讼问题进行了司法解释,在《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中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第三,制度权威等级低。在我国,有一些公共领域的冲突管理制度只是政府的条例、规章、规定甚至临时性通知,其权威性、严谨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程度都较低,无法为有效化解冲突提供必要的权威支持。

第四,制度本身的精细程度低。许多制度在内容设置上不甚合理,缺乏细节的规定。以“信访制度”为例,首先,信访制度在程序上虽具有操作的具体规定,但事实上不具备明确、稳定的规则;其次,信访事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访制度不具备依据各方面的规范处理问题的能力。诸如此类问题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无法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

2.制度间衔接存在缝隙

任何制度都不应独立存在,都应不同程度的与制度体系或制度环境中的其他制度存在一定的制度联系和相互依赖。但当今中国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现存制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衔接缝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系统化不足。由于存在大量零散的、低级别的规定,缺乏统一的上位法律,因而各种低级别的规定之间很难保证相互一致。这使得经常出现因规定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纠纷无法解决。

第二,制度间发展不均衡。各种制度之间需要相互配套。但从宏观的角度看,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之间发展不均衡,交流机制和利益整合机制的建设明显滞后,如利益整合的方式还缺乏多样化的、适合冲突事项的化解形式;对谈判、调解等利益整合方式还缺乏有约束力的程序规定等,这样使得表达机制受到反压,裁决机制不堪重负。从中观角度看,在同一机制中的各项制度之间发展也不均衡。

第三,制度设计重纵向约束,轻横向约束。现有具备冲突管理功能的绝大多数制度都是以自上而下的约束为主,缺乏对横向主体间约束。表现为主体以政府为主,缺乏对社会力量的利益。在行政化的等级体制中,约束主体以政府为主,冲突管理更多依赖权力级差解决问题,如果超出合法范围来采取强制措施解决公共冲突,极有可能导致政府被卷入其中,引发所谓“二阶冲突”。而社会组织在社会冲突化解方面发

挥着政府机构无法发挥或无法充分发挥的一些作用,承担着诸如意见表达着、评估者、调解者、咨询者、倡导者等角色。这些角色和作用可以对政府的冲突管理职能作出重要和有益的补充,但目前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相应的规定。

3.制度执行力不足

公共领域已有的冲突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缺乏系统化的、高权威、可持续的冲突管理制度,使得现存制度在执行中面临更多的阻力。

第二,由于缺乏细致的制度规定,因此对违反制度的情况难以予以有足够力度的惩罚,使违法违规的成本降低。

第三,制度变化的连续性不强。制度变化即对制度中部分内容的调整和修改,多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都会与制度制定时的预期效果有差异,因此就要对制度不断做出调整,当一项制度还算合理时,对制度的修改调整,就需要注意前后相对连续性。制度政策的大幅度变化时,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无所适从。

4.制度内容的压制性导向

公共领域现行的冲突管理制度在内容导向上没有将冲突视为一种可以利用来发挥正向功能的能量,而是只作为一种破坏性力量。因此在制度设计上缺乏考虑对冲突正面功能的利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对冲突能量以堵为主,努力抑制冲突的出现,缺乏因势利导,虽然可能获得暂时的表面平静,随着冲突能量的积聚,极有可能在未来爆发更大规模、更加剧烈的冲突。

其次,冲突管理目标重表面平静,牺牲深层稳定。所谓“表面平静”,就是将公共冲突管理的目标设定为表层冲突的平息;所谓“深层稳定”,就是将公共冲突管理的目标定位为深层冲突的化解。现有制度重表面平静,便有可能制造稳定的假象,而实际上却在不断聚集冲突能量。

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会使潜在的冲突各方形成不利于冲突化解的行为预期,阻碍冲突管理制度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强化冲突管理制度的建设。

四、建立和健全冲突管理制度的目标和路径

完善中国公共领域冲突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明确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而且需要确定合适的建设路径和建设过程。

从建设目标来看,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和引导公共冲突的正面功能,抑制和转化公共冲突的负面功能。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具体分析了社会冲突可能具有的正面功能,认为在社会单位之间的异质性和功能依赖性较高的社会中,低暴力、高频度的冲突可以提高社会单位的更新力和创造力水平,使仇恨在社会单位分裂之前得到宣泄和释放,促进常规性冲突关系的建立,提高对现实性后果的意识程度,社会单位间的联合度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因此,建立和健全冲突管理制度的任务,不是一味地压抑冲突,而是设法抑制冲突的负面作用,充分利用冲突的正面功能。

从建设要求来看,需要建立完善、协调、纵横交织的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制度必须全面覆盖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否则,那些制度空白和漏洞就会成为投机者的突破口,破坏制度的网络制约力。

因此,必须填补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的各种空缺,堵塞制度覆盖的各种漏洞,使冲突管理制度真正形成一个覆盖各个角落的约束之网。其次,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一个更大的制度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因此,公共冲突机制中的各项制度不应当是零散和相互隔绝的,而应当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和补充。最后,在约束方式方面,不仅要强化纵向制约,而且要努力强化横向制约。随着单位制度的逐渐衰落,社会主体逐渐从完全受单位纵向等级体制制约的“单位人”,转化为更多受社会成员之间横向相互制约的“社会人”。因此,应当努力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配合,形成纵横交织的制度制约结构,增强制度体系整体的制约能力。

从建设路径来看,要充分发挥现有制度的冲突管理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制度的功能空间。人们在原有的制度环境下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行为预期和行为习惯。完全推翻过去的制度,建立全新的制度,很容易遭遇人们原有行为预期和行为习惯的强烈抵制,导致执行效果不佳。因此,要充分利用原有制度的有效功能,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其作用范围。同时,认真研究那些非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原因,并分析其局限,将那些能够以正式方式更好发挥正面功效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化,以增加其稳定性和权威性。

从建设过程来看,要特别注意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社会信任度。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是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惩罚被认为是促进合作的一种手段,但在不同国家中,由于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不同,惩罚的效果显示出明显的差别。一些学者认为,在低信任度的社会中,惩罚可以促进合作,因为在这种社会中的人们的期望是:其他社会成员只有当存在很强的激励动因时才会为合作作出贡献;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高信任程度才能使惩罚发挥作用,因为在高信任度的社会中,人们可以相互信任对方将为公共事务作出共同的贡献,同时也会通过惩罚搭便车者来强化合作规范。丹尼尔·巴利耶特(Daniel Balliet)和保罗·范·朗格(Paul van Lange)在18个国家进行了83项实验,涉及7361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与人之间有高度信任感的社会,惩罚机制可以大幅促进合作;而在信任度较低的社会,这种方式却不那么奏效。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在相互信任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惩罚机制会被视为加强合作的规范,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根据这一研究结论,要想使公共领域冲突管理制度中的制裁和惩罚机制真正发挥促进合作化解冲突的作用,就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注意提升社会信任程度。为了使制度的目的能够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在制度建设中,就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让各种不同意见相互交锋,并通过适当程序达成妥协,使公众认识到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并因此理性地接受制度本身的局限及其实施所带来的成本。

投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投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建立决策科学、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国务院、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使用中央和省财政性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制度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全额或部分使用下列政府及政府性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一)本级财政安排的建设资金; (二)使用国家和省投资补助及上级部门专项补助的建设资金; (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赠款; (四)政府融资用于建设的资金; (五)其他政府性资金。 第三条政府投资资金主要用于以下领域的建设: (一)城市公共设施;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设施; (三)本级政权基础设施; (四)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基础设施; (五)重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项目要征求公众意见和专家意见; (二)坚持量入为出,保证市财政资金正常运转和平衡; (三)坚持以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为主,除重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项目外,一般不参与竞争性项目的投入; (四)坚持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严格项目审批手续; (五)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五条市发展改革委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投资主管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库建设、规划和计划编制、项目审批、招投标方案核准、投资计划下达和实施监督、项目稽察等综合管理。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科技以及综合招投标、国有资产、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目录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 编制说明: (3) 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3) 1.1质量方针 (3) 1.2质量目标 (3) 2质量管理体系 (4) 2.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4) 2.2质量管理人员及部室质量职责 (5) 2.2.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5) 2.2.2生产经理质量职责 (6) 2.2.3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6) 2.2.4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职责 (7) 2.2.5实验室质量职责 (8) 2.2.6测量队质量职责 (8) 2.2.7物质设备部质量职责 (9) 2.2.8工程管理部质量职责 (9) 2.2.9各专业作业队质量职责 (10) 2.2.10质检员质量职责 (10) 2.2.11技术员质量职责 (11) 2.2.12施工员质量职责 (11) 3质量检验制度 (12) 3.1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12) 3.2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13) 3.3材料检查制度 (13) 4、质量保证体系 (14) 4.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14)

4.2、质量保证措施 (16) 4.2.1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16) 4.2.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7) 4.2.3质量保证过程控制措施 (18) 4.2.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9) 4.2.5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20) 4.3现场质量管理控制 (28) 4.3.1施工过程管理流程控制 (28) 4.3.2检验与试验工作流程 (29) 4.3.3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 (30) 4.4成品保护措施 (30) 5质量事故处理 (31) 5.1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31) 5.2质量事故申报制度 (31) 5.3质量事故处理原则 (32) 6质量文件归档制 (32) 7严格执行验收标准、规程、规范 (32)

XX年街道社区管理办工作总结

XX年街道社区管理办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社区管理办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紧紧围绕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社区管理,巩固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行动,参与全市的多城同创工作 今年,多城同创工作依旧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已经进行了的“XX区村(居)环境整治达标考核”,街道辖区范围内的社区在考核中取得了好成绩:(1)3月份XX区村(居)环境整治达标考核中枫山社区与景海社区分居前两位;(2)4月份XX区村(居)环境整治达标考核中前十二名中海门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占据了九席。这个结果是社区工作者经过努力换来的,她们不仅仅做“表面功夫”,清扫路面垃圾;同时楼道里也非常整洁,扫除了卫生死角里堆积了十多年的生活垃圾。台州凭借在城市文明各方面的出色表现,在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b类城市中位列第一,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XX市不断巩固和提高“浙江省卫生城市”水平,成效明显,各项指标符合省级卫生城市标准,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审。作为主城区

的街道,下辖的社区在此两次测评中不管是文明劝导还是卫生打扫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顺利通过测评作出了贡献。 二、认真落实,执行对社区工作的考核 今年上半年,社区办协同社区片领导以及各线各办对社区XX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核。春节前后根据椒社纪要【XX】1号文件精神对“XX年海门街道社区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化和调整,并提交给各线各办征求意见。在确定了“XX年海门街道社区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之后,严格按照此办法对社区XX年对的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在此次考核中景元社区、育才社区、枫山社区分列前三甲。 三、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场所建设 根据市区两级民政局的要求,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场所建设。目前,屋基里社区已经完成了“居家养老日托站”的建设,并对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育才社区争取近100万的建设经费,对社区进行改造,完成居家养老中心建设,为部分老人提供修养场所和送餐、陪护、家政服务。景元社区的居家养老场所也已装修完毕投入使用。 四、服务群众,社区亮点工作呈现多样化 景元社区上榜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该地处椒江景元商业街及景元花园一带,现有住户3025户、人口7230人。近年来,该社区成立了法律援助、健康医疗等多支志愿

项目管理制度

二、项目管理方案 (一)建设过程项目管理 (1)项目策划 软件项目策划的目的是为完成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 软件项目策划包含估计待完成的工作,建立必要的缩写和确定进行该工作的计划。 软件策划首先作出有关待完成工作的定义和界定软件项目的约束和目标。软件策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估计软件工作产品规模及所需要的资源,制定时间表,鉴别和评估软件风险和协商约定。在整个软件工各中,实际的进展与计划有变化,则可能需要重复地执行这些步骤。 该计划提供完成和管理软件项目活动的基础,并按照软件项目的资源、约束和能力,阐述对软件项目的和顾客作的约定。 项目策划和项目跟踪过程流程图如下:

(2)风险管理 对于风险的管理,我们采用主动式的策略。主动策略早在技术工作开始之前就已经启动了,标识出潜在的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且按重要性加以排序,然后项目组建立一个计划来管理风险。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现阶段的风险列表:

备注: 可能性: 影响/风险期望: (3)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方将加强项目管理,做好资源分配、配置管理、质量和进度控制、风险跟踪、合同管理,加强与用户和业主的实时沟通与协调等工作。按照合同要求,定期向业主提供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报告。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的目的是建立对实际进展适当的可视性,使管理者能在软件项目进展明显偏离软件计划时采取有效措施。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包括对照已文档化的估计、约定和计划评审,跟踪软件完成的情况和结果,并基于实际调整这些计划。 软件项目以文档化计划用作跟踪活动、传送状态和修订计划的基础。管理人员监控软件活动,主要是通过在所选出的软件工作产品完成时和在所选择的里程碑处,将实际的软件规模、工作量、成本和时间表与计划相比较,来确定进展的情况。当确定未实现软件项目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修订

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1.1 为确保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后符合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工程)(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同时规定了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的管理规定。 1.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单位。 2 总则 2.1 每年从自有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安措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准挪用。 2.2 需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委托有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并报国家或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审批,验收时,应进行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和审批。 2.3 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安全卫生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4 职业安全健康设备设施和装置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管理;负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中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篇章的审查;负责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的施工监督和预验收。 3.2 项目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日常管理;配合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综合管理部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设施进行预验收。 3.3 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所需费用的预算和结算,负责劳动保护专项计划资金的分配和监督使用。 4 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管理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检查验收必须高要求,分部优良率必须达到100%,单位主体工程必须优良,观感得分90%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 本公司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质量保证体系图 2 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 1、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系统,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南京市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指导下,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管理核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织来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见下图:

图: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2、质量管理职责: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部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建造师: ①全面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施工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②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

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③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④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⑤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 ⑥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⑦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 (2)项目工程师: ①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②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③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④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⑤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 (3)项目副经理(生产): ①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

xx社区二0xx年城市管理工作总结 二0xx年xx社区在xx街道的领导下,在城管科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为创建和谐示范社区,在全体居干的努力下,把社区的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提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在新年开始,就召开了社区城市管理领导小组会议,还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负责对社区的环境卫生的监督和进行定期的志愿者服务日活动。 二、具体工作: 1、为确保居民春节的安全祥和,社区居委会xx月xx日对辖区的化粪池进行了排查,对有安全隐患的由专人进行了清淘,排除了安全隐患。 2、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对辖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也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给辖区居民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 3、在春季,组织人员对辖区的树木进行修枝,消除了安全隐患。 4、xx月xx日,响应“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活动,参与的志愿者共xx人,办黑板报X期,清除乱张贴xx余张,清扫雨棚xx处等,使辖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5、在春季和秋季还进行了灭鼠活动,居委会在街道城管科的领导下,精心部署,统一行动,使灭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6、xx月底,为整治科威支路摊点的脏乱问题,居委会配合街道对摊点进行了整修摊点xx个,使环境的到改善。 7、xx月xx日,社区组织低保人员、党员、工会会员、志愿者xx余人,在xx (地点)前进行了“全民动手日”活动,大家打扫花坛,擦洗栏杆,使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特别是对广大居民起到了一个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使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8、从x月xx日,为庆祝国庆节的到来,组织社区低保人员、志愿者对辖区的乱写、乱画、乱张贴进行了清除,并对辖区的卫生死角进行了清扫。 虽然社区今年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在管理中还不够大胆和主动,还有经费不足,基础条件差,居民的素质还比较低,今后还应积极主动地和上级各部门协调,与各物管公司协调关系,争取辖区的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得到提高。给辖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xx街道xx社区 二0xx年xx月xx日

《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doc

附件: 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 1总则 1.1 目的 为规 **** 集团公司新建、扩建、改造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实施管理,保证项目 质量,顺利交付,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自行承建或由外部供应商承建的新建、扩建、改 造、升级和优化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 1.3 信息化项目分类 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和信息化应用系统项目。信息 化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支撑信息化应用的网络线路、交换设备、安防 监控、视频会议、调度、行政通信设施等;信息化应用系统项目包括但不限 于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1.4 承建单位资质 由外部供应商承建的信息化项目,承建单位应为独立法人单位,具备承担信 息化项目的人员、财力、物力等各项基本条件,且具有承担相关项目的优势 条件,非特殊批准,原则上不允许转包分包。 项目负责人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4.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4.2 从事本行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1.5 职责 1.5.1 信息中心 1.5.1.1 负责集团公司提出的信息化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1.5.1.2 协助配合各单位组织建设实施的信息化项目; 1.5.1.3 协助各项目提出单位整理项目技术需求; 1.5.1.4 负责审核信息化项目技术协议或实施方案; 1.5.1.5 负责信息化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技术方案问题的协调解决; 1.5.1.6 参与信息化项目的验收确认工作。

1.5.2 项目提出单位 1.5. 2.1 负责整理信息化项目技术需求; 1.5. 2.2 负责编制信息化项目技术协议或实施方案; 1.5. 2.3 负责组织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工作; 1.5. 2.4 负责组织信息化项目的验收确认工作,确认合同完成。 1.5.3 项目承建单位 1.5.3.1 负责编制所承建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技术方案; 1.5.3.2 按照确认后的技术方案组织项目的实施; 1.5.3.3 按合同约定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1.5.3.4 按时向项目委托方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 1.5.3.5 负责完成验收所需的有关材料。 1.5.4 企管部 1.5.4.1 参与项目工作,为项目提供制度保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关建议与 制度资源支持; 1.5.4.2 协助解决项目进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职责分配及制度流程的优化调整 问题; 1.5.4.3 协调项目实施中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优化和改进; 1.5.4.4 协助项目小组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为公司后续信息化系统建设积累管理和 实施经验; 1.5.4.5 配合信息中心制定和完善项目交付之后的运行管理办法,保障信息化系统 的正常运行使用。 1.5.5 其他相关业务单位 1.5.5.1 积极参与项目实施过程,提出信息化需求,优化和改进本单位的业务流程; 1.5.5.2 积极配合项目组的工作安排,按下达计划任务确保及时完成项目所需工 作; 1.5.5.3 项目交付之后,严格遵守信息化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正 常运行使用。 2管理容 2.1项目立项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最新版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为加强单位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业务行为,提高建设项目使用效益和管理质量,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各种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大型修缮工程的立项、实施及监督管理等。 一、制订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7.《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财建〔2009〕648号) 8.《吉林省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吉政发〔2013〕2号) 9.《关于印发***年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通知》(提示:按当年文件执行) 第二章立项与审核管理制度 一、建设项目是指按一个总体设计进行的各个单项工程

所构成的总体,也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二、工程项目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作用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三、工程项目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 四、一般工程项目立项程序 1、项目归口科室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工程项目申请书。工程项目申请书包括拟建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建设标准、预计开工建设时间等。 2、项目归口科室组织各部门对工程项目申请书进行评估,并进一步估算工程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 3、主管副主任对工程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通过后形成评审报告,并明确项目的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建设标准等。 4、财务归口科室按评审报告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财务归口科室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选址方案及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建设工期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结论等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投资计划、进行初步设计的根本依据,要求技术论证严谨规范,投资估算科学合理。 5、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单位党委审批,经批准后由项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在“诚信守约,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质量方针的指导下,按照ISO9002标准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并认真执行以质量手册和20个程序文件为主的质量体系文件。 该项目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将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要求,由本项目经理部组织。 1、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并确保认真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责。 2、设立质量目标奖励资金。我公司将从应得的工程利润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质量目标奖,并与各施工班组及专业分包商签定目标责任状,严格奖罚兑现条件。 3、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制本项目的质量计划,并以此指导工程全部施工及创优活动。 4、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本项目的质量体系运行,认真填写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及各种施工控制记录。 5、公司按照年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对该项目进行质量体系运行的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问题,确保项目质量体系运行始终保持正常,确保工程施工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及制度 1、施工准备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1)认真抓好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题,宣传质量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每个员工爱岗敬业,用自身的工作质量保障工程质量。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生产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检查验收的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从结构、安装到装饰,纵向由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项目部严格按质量体系运作。 3)明确现场管理的领导分工和技术力量,层层进行创优动员和技术交底,质量责任到人、到位。 4)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地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要有详细的针对性措施,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施工。 5)材料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种材料验收制度。所有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及品种必须由质检、技术、采购及保管人员共同检验后方可生效。施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保书和现场抽样检验资料,所有材料需经二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降低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损伤。从材料出厂到材料的最终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保证材料完好无缺的达到施工人员手中。

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在区政府、街道党工委领导、建设局物业指导下,****社区工作站积极做好辖区16个物业管理单位的桥连工作,为辖区管理处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共同努力创建实施“双年”,营造和谐社区、平安社区。 1、年初,****社区工作站成立了物业单位联席会,每月不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物业单位轮流策划会议主要内容及地点,建立一个平台让各单位交流工作经验,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在会议中提出并讨论,兄弟单位也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解决彼此的困难。 另外,工作站也能在联席会议中要求管理处配合好社区的核心工作,将上级主要文件精神传达到各物业单位。同时,也围绕这些核心工作,安排好各管理处的主要任务。 2、在物业单位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辖区管理处与社区工作的联系更为紧密。物业管理单位对社区的各项工作都很配合,只要工作站有需要的,物业单位都全力以赴,全力配合社区工作。特别是对于社区计划生育、出租屋管理、卫生、联防、维稳、治安、人民调解、信息反馈等各项工作,辖区各物业单位均已当成是本单位的工作,要求管理处上下工作人员都全力配合。对于社区组

织的各项活动,管理处也一直积极参与。 3、****辖区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选举 做好辖区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选举,选举出真正无私并以为小区业主服务、得到业主支持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在今年,****社区工作站筹备了两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选举。在9月28日到10月28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顺利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另外,****小区的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正在投票选举产生委员阶段。 物业管理改造工作。圩镇****小区正准备进行物业改造。物业改造工作比较繁工作总结大全网 4、加强社区内各物业单位与群众居民的联系 ****社区工作站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把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处、辖区单位、辖区民警、社区各组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1月12日,****社区组织“义务治安巡逻队”到“东江纵队”参观学习,巡逻队成员包括社区党员、社区群众、辖区内单位、辖区内管理处人员。此次活动有利于加强社区群众、辖区各单位、组织的联系,有利于群众了解社区、社区了解群众,也有利于把“平安、和谐”渗透到社区各个方面。 11月8日,****社区组织辖区物业单位、社区各组织到横岗园山风景区登山。在途中,同志们打成一片,欢声笑语,携手并进,在互相帮助中彰显和谐。这次活动也深受大家的喜爱,给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

钢框架结构项目管理制度

钢框架结构项目管理制度 我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丰富的实际施工经验。近年来我公司先后承接了一批民用与工业建筑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大量的施工技术资料。我公司对承接本项程具有极大的信心,对与此项工程相关单位的合作充满诚挚的意愿。为此我们组织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招标文件及原施工图进行了细致 的探讨,精心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如我公司有幸中标承建,我们将依靠本公司的科研、管理、人才、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严守合同、精心组织,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成。 一、项目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优良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210天。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6 月1日,6月12日开始结构部分安装,8月10日前除门、窗外主体封闭,计划竣工日期2018年12月30日。 3. 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 4.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本企业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争创文明样板工地。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施工管理将委派具有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按照“总部报务控制,项目受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的公司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2-ISO9002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优化企业及社会生产要素,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对企业的承诺。 为规范该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执行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CI工作手册》、《项目技术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 三、主要岗位的职责 1.项目经理的职责 1)按授权范围负责项目合同的全面履约; 2)参与专业的合同谈判,并认真履行与业主签定的合同;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 如果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投标中有幸中标,我们保证将完全按照合同条款、设计要求、技术规格书及业主的动态管理进行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质量管理,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 质量承诺 工程质量是历史的遗迹,永恒的成就,是全体施工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公司一旦中标,将始终贯彻ISO9000版本的管理标准,将本工程作为ISO9000质量体系的复查点,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抓好施工过程管理,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检受控状态;尊重监理,服从监督,做好质量检查、纠正、评比、总结等质保资料的管理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和交工后工程的保修工作。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工程的各单位工程质量将全部达到合格等级。 二、质量保证体系 2.1质量方针 我公司早通过了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和GB/T19001-2000-ISO9001:2000的换版认证,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有效。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合格的质量是全局职工永恒的追求”。 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5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3.6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工段、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8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3. 9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1)施工物资质量管理流程: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社区网格化管理我区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管理的新模式,针对社区存在流动人口多及居民成分复杂特点,在管理上往往出现对社情民意缺乏深入了解,导致许多苗头性、倾向性的社会矛盾不能及时掌控的问题,2013年上半年,我区制订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在2012年×××社区和×××社区开展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成绩的基 础上,分别召开了两次网格化管理现场会,在各街道办事处第一批次上报的社区中先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下半年,又分别制订了《×××区创建社区网络化管理示范点工作方案》和《×××区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街道办事处的×××路社区作为示范点,在全区所有社区中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收到了初步成效。一、划分网格,体系科学化一是科学划分,构建网格。划分网格是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各社区在不打破原有居民小组格局的基础上,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参照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约200户人,平均人口1000人左右。社区设综合服务站,形成综合服务站站长-网格长-网格员为线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条块结合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组建团队,强化队伍。社区网格管理团队由“综合服务站站长-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管理梯队组成,确保社区网格管理服务运行高效畅通。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成立了8个网格组织机构及居民小组长、楼长、单元长、志愿者、巡逻队等队伍。每个网格由一名街道包点干部或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与网格内的综合信息员、社区党员、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社区治安巡逻队员等共同组成网格服务队伍。通过社区干部对网格员开展“传帮带”工作,即由熟悉社区业务的社区干部带领网格员共同入户,让社区网格员能够迅速进入角色。二、落实责任,工作规范化一是明确责任,细化服务。明确社区工作包干范畴,落实区域化管理责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题目: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 学号: 姓名:

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 摘要组织是目标实现决定性因素,而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好的管理得以实现,这就说 明好的管理必须建立高效团队。高效的团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团队内部成员通过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使管理目标得以实现。项目团队是以项目组织的规范建立为基础,并形成于项目组织框架之中。项目运作实践表明:项目管理组织的规范建立是高效项目团队建设的基础。表现在:首先,项目管理组织建立的原则决定影响高效团队建设。优秀项目团队更能产生在按这样几个原则建立的项目组织里:一是有明确目的性——使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按项目的需求处于动态组合状态。二是保证决策指挥的统一——有利于企业内部多项目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对各项目的有效控制。三是要使施工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与机制要求一致。四是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减少管理层次,精干人员,强化自有资源,组装社会资源。五是有利于强化合同管理与履约责任。因此如何塑造高效项目团队问题,不仅是一个人才战略问题,而且是推行项目管理中一个必须重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团队建设高效性 一.团队建设的意义 众所周知, 一个项目管理的成败好坏是和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密不可分的, 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成功是极其重要的。项目经理要依靠项目团队, 因为他通常并不具有项目需要做的所有工作的专业知识。对于任何项目团队, 必须有一个指挥所有工作的领导, 保证使项目团队明确项目所要求的结果, 保证项目团队成员知道对他们的期望以及分享信息的重要性。项目经理必须保证他的项目团队了解并把重点放在项目所要求的结果上。项目经理还要在沟通冲突解决办法和项目绩效方面起到一个促进者的作用。对于一个成功的项目, 项目经理必须建立和领导一个有效的项目团队。团队建设是一个对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群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群体里的每个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需要和观点, 他们为了搞好项目而有效地在一起工作, 团队实现的成就应当多于个人成就之和。每个团队都需要激励, 团队激励是一种过程, 项目经理借助它影响队员完成该做的工作。那么如何在团队内部形成统一、有序、高效的工作气氛, 怎样才能使项目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 创造出一种开放、自信、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 使项目成员强烈希望为实现项目目标做出贡献。为此, 我认为应该项目管理组织的组织形式也决定与影响高效项目团队建设。对承包人来说,施工项目组织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形式一般有以下四种:1、部门控制式施工项目组织。其特点是:它是按照职能原则建立的施工项目组织;不打乱企业现行建制;项目终止后建制归原。2、混合工作队式施工项目组织。这一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它是按照对象原则建立的施工项目组织;企业职能部门处于服从地位;项目实施中自主权比较大。3、矩阵式施工项目组织。这一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它是现代大型项目中新型的组织形式;它把职能原则与对象原则结合起来,既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又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4、事业部式施工项目组织。其特点是:它是比较流行的项目组织,特别是适宜母—子公司模式,特别适用于远离公司本部的工程承包;享有相对独立经营权,可以是一个独立单位。在以上四种组织形式中,从组织实

公司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为更好的整合与规范使用公司内外部资源,提升工作输出效率及质量。 1.2 搭建开放性、激励性企业创新平台,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1.3 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2. 原则 2.1 坚持按成果分配的原则,向主要效益因素倾斜、向重要贡献人员倾斜。 2.2 以检验最终效果、成果为依据的原则。公司追求在市场上获得的利润,产品开发追求在市场上增加的销售额。 2.3 直观量化的原则。激励额计算基础数据为利润额。 3. 适用范围 3.1 本办法适用于经公司正式审批立项的所有项目,包括如下类型: 3.1.1 新品研发类项目:公司为开发新的产品而设立的项目。 3.1.2 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类项目:公司在生产或基础建设方面为对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检验技术、设备效率或功能等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3.1.3 管理改善类项目: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对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等管理类的因素进行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3.1.4 业务改善类项目:公司为在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等支持业务发展方面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4. 术语 4.1 项目: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4.2 项目发起人:提出并推动项目立项的组织或人员,项目发起人在项目立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负责提名项目经理人选。 4.3 项目立项:由项目发起人针对拟开展的项目,组织进行一系列论证、评估后,确定项目具备实施条件的过程。 4.4 项目经理:经公司授权主持新产品市场及工艺开发、试制及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善项目或其他管理类的改善项目的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监控、收尾及总结等相关工作,对产品或其他项目成果的全生命周期负责。 4.5 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指定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通常由公司总经理与各部门

社区服务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九项公共卫生工作(1-6月份)工作总结 (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前为止我们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如下工作: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共计居民健康档案28747份,其中确诊高血压3170 人,确诊糖尿病863人,确诊冠心病835人,确诊慢阻肺301人,确诊脑卒中220人,确诊肝炎95人,精神病80人,对其他的慢病及重症等新的档案和慢病进行系统、动态管理。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并做到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1-6月份中心和各社区服务站为关爱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使社区居民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了解。在城关镇各办事处、居委会的协助配合支持下,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分别深入各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如《高血压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结核病的防

治》、《生殖保健与计生知识》、《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的预防》、《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老年保健》、《防艾滋病知识》、《如何食用碘盐》、《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等讲座及《居民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竞赛试题》宣教活动,在街道、学校、幼儿园等场所1-6月份进行了75次讲座,义诊、咨询,参加人数达万人以上,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2万余份,条幅及宣传栏上百期,深受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预防接种:1-6月份建卡700人,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并对重点人群进行(HINI)针对性接种,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传染病防治:我们对传染病做到了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随访,1-6月份共有传染病17 例其中包括水痘、乙肝、痢疾等。 儿童保健:1-6月份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563人,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

项目管理规定建设框架

项目管理规定建设框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框架 第一章项目启动项目经理的选拔 一、项目启动时间 二、项目经理选拔方式 三、项目经理选拔的组织机构 四、项目经理竞聘支持 五、项目经理选拔的考评内容 六、项目经理的选拔程序 七、项目部管理团队的建立 八、项目任务下达 第二章生产准备工作 九、客户关系和技术资料移交 十、项目生产准备计划的编制 十一、施工方案编制

十二、分包商确定 十三、项目生产计划编制 十四、项目部办公场所建立 十五、项目开工手续办理 十六、项目生产人员选调 十七、项目设备的组装调试 十八、项目部建立和客户项目部的联系 第三章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十九、技术交底 二十、生产月进度计划编制 二十一、整体生产计划调整 二十二、生产作业管理 二十三、现场生产记录交回 二十四、生产记录整理和保管 二十五、生产进度统计

二十六、生产进度报告 二十七、生产进度控制 二十八、生产成本分析控制 二十九、生产进度验收 三十、生产进度款回收 三十一、生产计划变更 第四章完工组织和评价项目 三十二、项目完工计划编制 三十三、项目竣工验收 三十四、项目完工结算 三十五、项目竣工资料移交 三十六、项目设备移交 三十七、项目人员安排 三十八、项目的总结评价 第五章生产中心对项目的管理

三十九、生产定额制定 四十、生产的检查指导 四十一、生产计划的审查 第六章项目部后勤管理 四十二、宿舍管理 四十三、图书资料管理 四十四、生产文档管理 四十五、食堂管理 四十六、高级员工生活管理 附件相关的操作细则及表单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档案管理咨询项目 工作规章制度 一、审验人员守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政府颁布的法律、法令以及业主和总监办制定的规章制度,严禁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2. 审验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档案和公路竣工文件立卷归档的各项要求,按照“严格审验,优质服务,严谨公正,一丝不苟”的原则,履行档案管理咨询工作的各项义务和职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建设单位负责。 3. 虚心接受省档案局、省交通运输厅的业务指导,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审验工作水平,尽量避免差错和失误,对因工作失职甚至营私舞弊而造成损失者,严肃处理。 4. 不得参加有碍公正执行审验业务的活动,不索贿受贿损公肥私,不准收红包。 5. 要严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行准则,维护和协调好与建设单位和各施工、监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关系。 6. 不得泄露工程方面各方认为需要保密的事项。 7. 未经批准,不准自行离岗,不得消极怠工,不得在工作时间私自离开工作岗位(旷工)。 8. 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得弄虚作假对不合格的文件材料签收,审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均应是书面的,口头通知后必须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明确。

9. 审验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要求和规定发生分歧时,应以技术规范、检验评定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为依据,决不能感情用事或凭个人经验和看法作出决定。 10. 当审验人员发现自身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请求批复。 二、审验人员须知 1. 审验人员应根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范围,熟悉施工现场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审验程序。审验组每月组织1,2次审验知识和技术业务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审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验水平,搞好本职工作。 2. 对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验人员应跟踪检查,督促承包人及时予以修正。 3. 审验人员应保持与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良好交流和沟通,对其指示要记录清楚。 4. 对软基处理、滑坡治理、桩基础、预应力筋的张拉、隧道的支护衬砌厚度等项目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审查,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施工过程描述的合规性。 5. 审验人员应对各单位的预立卷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各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 审验人员要对各单位的组卷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纠正其不妥当的做法,对不符合《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的要求的做法,要坚决制止。 7. 审验人员既要热情服务,又要敢抓敢管,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发现和解决问题。 8. 全体审验人员要坚持写审验备忘录,对每天所发现的问题、处理意见及其它工作内容必须详细记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