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慕再巨灾风险管理分析

慕再巨灾风险管理分析

慕再巨灾风险管理分析
慕再巨灾风险管理分析

学校代码:10036

硕士学位论文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调

研分析

培养单位:保险学院

专业名称:保险硕士

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作者:刘鑫杰

指导教师:谭英平

论文日期:二〇一四年五月

Research on the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Munich Reinsurance Compan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重大灾害的发生次数和损失程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巨灾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现有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慈善捐助,保险公司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

作者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近一年的实践中了解到很多慕再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通过调研分析,本文从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深化传统再保险业务、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出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通过借鉴慕再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我国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调研分析

Abstract

Since1970s,the occurrence and destructiveness of major natural catastrophes in the world is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China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which suffer serious loss and the natural catastroph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the natural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relying on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finance and charitable donation,the role of insurance companies is far from played out.

Thanks to nearly one year’s practice experience in Munich Reinsurance Company,Beijing Branch,I have got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Munich Re’s experience on Cat risk management.In this article,I have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from three aspects: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identification,deepening the traditional reinsurance business and catastrophe risk securitization.Finally,taking both Munich Re’s experience and China's specific conditions into consideration,I put forward specific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insurance companies in our nation.

Key words: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Munich Reinsurance Company, Research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我国的巨灾风险及其管理现状 (5)

2.1我国的巨灾风险现状 (5)

2.1.1我国巨灾损失频次分析 (5)

2.1.2我国巨灾损失程度分析 (6)

2.2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7)

2.2.1“举国体制”盛行 (7)

2.2.2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甚微 (8)

第3章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之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能力 (11)

3.1NatCatSERVICE项目收集巨灾数据 (11)

3.2Hot Spot Analysis项目编制巨灾地图 (12)

3.2.1Hot Spot Analysis项目背景 (12)

3.2.2Hot Spot Analysis项目初步成果展示 (12)

3.3慕尼黑气候保险倡议组织关注气候变化 (14)

3.3.1气候变化对巨灾风险的影响 (14)

3.3.2MICC关注气候变化 (14)

3.4开发巨灾模型 (15)

第4章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之深化传统再保险业务 (16)

4.1再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6)

4.2慕再对于自然灾害的承保之道 (16)

4.3慕再应对自然灾害的理赔管理 (17)

4.3.1慕再直接参与巨灾保险赔付 (17)

4.3.2慕再对直接保险公司理赔管理的几点建议 (19)

4.4慕再与直保人合作发挥巨灾保险防灾减损职能 (20)

4.4.1防灾减损的必要性 (20)

4.4.2防灾减损的有效措施 (20)

第5章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之巨灾风险证券化 (23)

5.1慕再发行巨灾证券的背景 (23)

5.1.1巨灾保险要求稳定持久的巨额资本 (23)

5.1.2传统再保险管理巨灾的局限性 (24)

5.1.3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相对优势 (25)

5.2案例分析 (25)

5.3理性看待巨灾证券 (26)

第6章我国保险业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思路 (28)

6.1我国保险市场分析 (28)

6.2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优势 (29)

6.3我国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 (30)

6.3.1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能力 (30)

6.3.2充分发挥风险控制的职能 (32)

6.3.3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转移方案 (32)

第7章结语 (34)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6)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7)

第1章前言

巨灾,顾名思义就是巨大的灾害。但事实上全球保险界对巨灾都没有一个统一定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慕再)认为,若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受灾地区不能够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还必须依靠区域间或国际上的援助,那么这场自然灾害就被定义为巨灾1。美国联邦保险服务局以定量的方法将巨灾定义为:引起至少2500万美元保险标的财产损失并且影响许多产险和意外险保户和保险公司的事件2。基于调研目的,本文在此采用慕再的定义方式。

而对于巨灾风险,国际上最常用的定义是: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许多标的同时受到损害的不确定性事件3。因而,巨灾风险不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立性,损失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厚尾性,容易形成“风险累积”。

巨灾风险可以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致损机理、影响范围、风险管理方法等都有很大差异,本文探讨的巨灾风险集中于自然灾害引起的事件。一般来说,巨灾依据其种类可以分为: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地质塌方等等),气象灾害(雪灾、台风、龙卷风、冬季风暴等),水文灾害(内涝、河流泛滥等)以及气候灾害(高温、干旱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灾害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比如洪水可以由台风(气象灾害)造成,干旱也可以是受气象条件影响的结果,地震也可以引起海啸从而造成水文灾害。

近年来全球巨灾风险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多等原因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更加频繁,灾害破坏力也更加强大。

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提供的1980-2012年全球各类巨灾次数统计图(图1.1)中可以看出,除了地质灾害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外,气象、气候、水文等其他各类灾害都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而且其中气象、水文两类与气候相关的灾害占比最大,增长趋势也最明显。显然,人类自身的活动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造

1Eugene Gurenko and Rodney https://www.doczj.com/doc/1310169989.html,ernment insurance tax policy,and the afford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catastrophe insurance[J].Journal of Insurance Regulation.19,2001.

2陈亚男,浅议我国保险公司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对策,金融经济,2008(12),80-81页。

3张星洋,巨灾风险可保化和巨灾保险承保模式研究(硕士论文),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

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气候因素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灾害的发生。

图1.1全球巨灾次数统计(1980年-2012年)

数据来源:Munich Re,NatCatSERVICE database

第二,巨灾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易损性越来越大。

易损性指的是特定风险单位在一定灾害作用下的损失程度,它反映出了风险单位的抗灾能力。易损性越高,则表明风险单位抗灾能力越低。通常人们会直观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对自然巨灾的能力更强,手段也更加丰富了。但2011年的日本地震和泰国洪水等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使得我们的社会对灾害风险的抗击能力下降了,经济易损性大大增加。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风险的过度聚集。城市化导致少数大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居民资产和商业资产,灾难一旦发生,损失将不可估量;工业化也使得大量的工业资产被高度集中于工业园区。二是风险的高度相关。全球化和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使得各国家地区之间及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大大加强,灾害损失会通过生产链、贸易链等传递到各国家和各行业去。连带营业中断(CBI )损失在巨灾损失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三是新的行业风险的涌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诞生,这些产品更容易遭到破坏而且其经济价值也更高。

综上可以看出,全球巨灾风险呈现出横向和纵向都不断拓展加深的发展趋

势,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巨灾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并卓有成效。其

气象灾害(风暴等)水文灾害(洪涝、泥石流)气候灾害(高温、干旱、森林火灾)

地质灾害(地震、海啸、火山)

中,随着保险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和风险意识的提高,巨灾保险的覆盖率也在不断地扩大,保险业已经成为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瑞再Sigma 的数据显示,2010年巨灾导致22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是2009年的630亿美元的三倍多。其中全球保险业所承担的损失额为360亿美元,较2009年的增长率为34%,可见保险公司正逐渐成为巨灾风险管理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单就本文所探讨的自然巨灾来看,我们可以借助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统计的1980-2012年全球巨灾损失数据来分析巨灾风险管理中保险公司所起的作用。保险损失趋势

经济损失(2012年美元)

保险损失(2012年美元)图1.21980-2012年全球自然巨灾所致经济损失和保险损失(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Munich Re,NatCatSERVICE database

从图1.2可以看出,近三十多年来巨灾保险损失一直处于不断升高的状态,其中2005年(主要是美国飓风Wilma,Rita 和Katrina )和2011年(主要是日本3.11地震,泰国夏秋季洪水和新西兰2.22地震)保险赔付都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2005年保险赔付占比甚至达到近50%,保险在应对巨灾中发挥出强大的经济补偿作用。这不仅有效补偿了受灾群众的经济损失,也大大减轻了政府救助巨灾的财政负担。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错综复杂,处于亚欧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海岸线长,有大量的江河湖泊。这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类巨灾风险致灾因子的广泛存在。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风险暴

经济损失趋势

露单位集中分布且种类日趋多样化。因此,巨灾一旦发生,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关注我国的巨灾风险状况并积极探索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正面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全球巨灾风险管理经验成果来看,保险业在应对巨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可小觑。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保险业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比如探索在财产险中承保地震风险等。但各险企都尚未建立起一套应对巨灾的完善、成熟的体系,在产品开发、防灾减损、风险转嫁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调研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分析,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各个角度探讨我国的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

第2章我国的巨灾风险及其管理现状

2.1我国的巨灾风险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1970年至2011年全球遇难人数最多的十起巨灾事故中,有两起就发生在中国,分别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从自然环境看,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各种地形错综分布,各类气候更是丰富多样,各种自然条件都共同孕育出我国巨灾风险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的分布特点4。

2.1.1我国巨灾损失频次分析

图2.1标注出了1980-2010年3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巨灾事故的地理位置、灾害种类(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灾害种类)、以及灾害严重程度(不同圆圈大小代表不同严重程度)。显而易见,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东南部相对发达地区,自然巨灾频繁,也不乏经济损失大于2亿美元或死亡人数过百的重大巨灾。

图2.11980-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自然灾害分布图数据来源:慕尼黑再保险公司

按灾害种类细分来看,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华北、新疆和西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则主要分布在地貌阶地的转化地带——西南与西北地区,东部丘陵地

4杜林,重大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下保险经营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区也有一定分布。由于台风致灾因子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海南与东海受台风影响的频率与强度都是最高的,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突出。沿海地区城市化过程大大增加了台风灾害的风险水平,台风造成的灾情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洪水灾害则主要分布在江河中下游两岸及广大河流三角洲地区。

为了直观分析我国巨灾事故的频次变化,可以进一步借助慕再统计的我国1980-2010年巨灾事故数据。从图2.2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都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图2.21980-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巨灾次数统计

数据来源:Munich Re,NatCatSERVICE database

另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影响较大的洪灾平均每年发生5.8次,旱灾平均每年出现7.5次,台风登陆平均每年7次,低温冰冻灾害平均每年发生2.5次左右。六十多年来共发生七级以上地震六十次左右,其中有五次为八级以上大地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巨灾事故发生频繁,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1.2我国巨灾损失程度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度也在逐年上升,与此相对应的,巨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业内衡量巨灾损失程度时常用灾损率5指标,即年度灾害经济损失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当灾损率小于2%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轻微,而若大于

5马宗晋等,灾害学导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灾害就会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由表2.1可以看出,随着GDP 的持续增大,我国的灾损率呈不断减小的趋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灾损率仍然过高。日本的平均灾损率为0.5%,美国为0.27%,而我国1992-2012年的平均值则为2.06%,是美国的7.63倍。

表2.1

1992-2012年我国灾损率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2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支撑、辅以社会力量的“举国体制”,具有强大的风险转移和损失补偿功能的保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保险公司的参与力度普遍不够。

2.2.1“举国体制”盛行年份

直接经济损失(单位:亿元)GDP (单位:亿元)灾损率1992

85426923.5 3.17%1993

93335333.9 2.64%1994

187648197.9 3.89%1995

186360793.7 3.06%1996

288271176.6 4.05%1997

197578973.0 2.50%1998

300784402.3 3.56%1999

196289677.1 2.19%2000

204599214.6 2.06%2001

1942109655.2 1.77%2002

1717120332.7 1.43%2003

1884135822.8 1.39%2004

1602159878.3 1.00%2005

2042183084.8 1.12%2006

2528209407.0 1.21%2007

2363246619.00.96%2008

11752316030.3 3.72%2009

2524340320.00.74%2010

5340399759.5 1.34%2011

3096472115.00.66%20124185

519322.00.81%

“举国体制”是很具中国特色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它集中力量办大事,符合我国的国情,在过去的巨灾事故灾后救助和重建中也作出了积极和独特的贡献。比如2008年抗震救灾时,实行“一个省帮一个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政策,军区部队集结出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灾区救助和重建工作取了了不错的效果。

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巨灾风险损失程度和发生频次的不断升级,我国以政府财政救助为主、全民自愿参与的“举国体制”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方面灾害救助给政府财政带来过大压力,甚至严重影响政府财政的稳定性(比如2008年的巨灾救助决算数是预算数的3倍而2009年却不足预算数的三成),这都不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巨灾风险管理中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派,助长了国民的依赖心理,人民大众的风险意识淡漠,寻求巨灾保险转移工具和防灾减损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举国体制”也易出现受灾地区虚报损失和滋生腐败等问题;另外,灾后补偿的不足,也会造成灾区众多的个人信用卡透支、房贷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形成呆账,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诱发金融风险。

2.2.2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甚微

从全球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看,保险在巨灾事故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补偿作用。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巨灾事故中的保险损失占总损失之比在60%左右,世界巨灾保险平均赔付率在36%左右。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险开发程度很低,一直实行限制承保政策。除了保监会允许投保人以附加险方式投保地震险外,冰雪、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一律不准承保。而且家财险、企财险及商业车险条款中,地震损失也一般都被列为“免责”条款6。另外,从保险公司自身来看,其承保巨灾风险的硬件、软件资源也有很大欠缺。这些限制都使得我国的巨灾保险覆盖率非常低,保险业在灾后重建中并未发挥出其有效的风险转移作用。

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是我国历史上保险赔付最多的巨灾事故,但其占比也仅为6.19%。根据慕再和瑞再公布的数据统计,近20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巨灾损失事故中保险损失最多的五次事故中,保险损失也只占到总经济损失的

1.53%。

表2.21990-2010年我国保险赔付最多的5次巨灾情况统计

6杜国林,巨灾保险岂能继续缺位,中国减灾,2013.11上

数据来源:Swiss Re,Sigma,2010

另外,通过与全球巨灾保险赔付情况进行比较,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中保险业作用发挥甚微的现状。下图是我国1980-2010年巨灾所致经济损失及保险损失分布图,与图1.2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保险业在应对巨灾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零星的保险赔付对于庞大的经济损失而言只是杯水车

薪。

图2.31980-2012年我国巨灾所致经济损失和保险损失(单位:十亿美元)数据来源:Munich Re,NatCatSERVICE database 时间灾害类型经济损失

(百万美元)保险损失(百万美元)

保险损失/经济损失2010.05洪水、泥石流52400.00761.00

1.45%2008.05地震125000.00366.00

0.29%2008.01-02雨雪冰冻21000.001300.00

6.19%1998.05-09洪水30700.001000.00

3.26%1996.06-08洪水24000.00445.00

1.85%合计

253100.003872.00 1.53%保险损失(2010年美元)

经济损失(2010年美元)

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统计到的资料,1980年到2011年间,全球共发生了20200起巨灾事故,总经济损失达35300亿美元,其中保险赔付8700亿美元,占到了24.64%。然而1980年到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995起巨灾事故中,总直接经济损失为4220亿美元,保险损失为62亿美元,保险损失仅占到总损失的1.47%。由此可看出,与全球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业在巨灾损失中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做的贡献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研究,比如探索在农业保险中承保台风、旱、洪等巨灾风险、在普通的企财险、家财险之中承保地震风险等等。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也积累了很多巨灾防灾防损、融通资金等方面的经验。

但是,我国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我国的保险业还不够成熟,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保费收入而轻服务质量、忽视防灾减损的风险控制管理等问题,而且,保险公司对于汶川地震这样的重大巨灾的应急处理经验不足、技术落后。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设计出满足保户需求的巨灾保险产品,需要有大量且真实可靠的数据、科学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先进的精算技术等作为支撑,但显然,在这几个方面我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的巨灾保险刚刚破冰起步,保险公司参与巨灾风险管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弥补和提升。而国际保险市场上,很多保险公司多年参与全球的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丰富、技术领先。因此,我国的保险公司可以向他们学习,将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结合来探索中国特色的巨灾风险管理之路。

国际再保险巨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有100多年全球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无论在巨灾损失数据统计、模型构建还是在开展再保险业务、发行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作者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近一年的实习和对公司内巨灾风险管理相关负责人的采访调研,总结出几条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的经验,希望能够给我国保险公司以借鉴。

第3章慕再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之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

的能力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其主要手段包括:潜在特征挖掘、历史事件总结和科学研究分析等。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最常用的是对历史损失数据的挖掘,以此来识别各种潜在的巨灾风险。因此,对于历史巨灾损失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变得分外重要。风险评估简单来讲就是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潜在损失程度。巨灾风险的评估步骤一般分为:风险辨识(寻找风险因素)、暴露评估(评估风险暴露单位与致灾因子重合的可能性)、强度-反应评估(两种因素作用的后果估计)和风险评价(将概率和后果综合起来得到风险估计的定量表达)。

慕再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巨灾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能力,高度关注致灾因子和风险暴露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专业团队在做数据收集、巨灾地图编制、气候研究、模型构建等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1NatCatSERVICE项目收集巨灾数据

如前所述,对历史损失数据的深入挖掘是识别潜在巨灾风险的最常用的方法,而且作为巨灾风险模型的输入项之一,输入数据的质量也成为保险公司能否有效开展巨灾风险评估的关键。因而,收集到的历史损失数据越全面、越准确,巨灾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效果越好。

慕再的NatCatSERVICE(自然灾害损失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电子档案库,保存着过去两千年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数据及自1980年以来所有的自然灾害损失数据。该数据库将所有的自然灾害事故按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死亡人数划分为五个等级——从小损失事故(minor loss events)到重大巨灾(great natural catastrophes)。并详细记录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保险损失、伤亡人数、房屋破坏数量、影响范围等等。另外数据库相关负责人会定期出具全球、各大洲及重点国家的损失数据报告。也以此为数据基础出版相应期刊分门别类得介绍分析洪水、地震、台风等巨灾事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该数据库不仅为慕再在全球各国开展再保险业务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全球各个国家所用,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3.2Hot Spot Analysis项目编制巨灾地图

3.2.1Hot Spot Analysis项目背景

慕再等专业再保险公司承保自然灾害风险,他们首先关注的并非灾害本身,而更多地关注再保险合同生效的所在地。因为,再保公司的巨灾风险与承保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财产集中度等直接密切相关。比如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难,对此保险公司的赔付额约为155亿美元。但据估算,如果该飓风袭击了Miami而不是人口密度较小的南弗罗里达州,损失或许会在三倍以上。另外,1994年的Northridge大地震是美国第二大巨灾,保险赔付125亿美元。但若该地震袭击旧金山或洛杉矶,损失或许会超过500亿美元;若同样的地震袭击日本东京,损失可达1000亿美元7。所以,对于灾害发生地的研究尤为重要。

慕再的Hot Spot Analysis(热点分析)项目就是在2011年夏秋季泰国洪水给慕再造成巨额再保赔付损失之后,开始在亚太地区编制的自然灾害地图。目标是重点关注风险暴露集中的地区尤其是集中度高的工业园区,分析其巨灾风险特点,将巨灾风险和风险暴露结合编制巨灾地图,发现巨灾损失的高、危热点地区,以此来指导各地的工作人员评估风险、厘定费率和承保业务。当然,巨灾地图对于有针对性得开展防灾防损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2.2Hot Spot Analysis项目初步成果展示

鉴于与慕再的相关约定,在这里仅分享该项目在我国大陆地区所取得的成果的冰山一角。

我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图3.1是慕再基于INFOT的数据绘制的我国大陆地区(含海南省)的工商企业数量分布,解析度为6位邮政编码。显而易见,我国大量的工业风险暴露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唐地区。

7David M.Cutler and Richard J.Zeckhauser,reinsurance for catastrophes and cataclysms,NBER working paper5913,February1997.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和心得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及心得 电商马超 09501109 一 IT项目管理的简述 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项目具有独特性、一次性、风险性、资源耗用等特性。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发起人。 项目管理的“三项约束”是指项目的运行范围、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项目干系人是指参与项目或受项目活动影响的有关各方。 2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了顺利完成项目而设置的一系列过程,用以确保项目包括且仅包括所有要求的工作。主要过程有项目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和范围变更控制 范围管理水平的低下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IT项目来说,要实现高水平的项目范围管理,重点要做好用户参与、明确的要求说明以及范围变更管理的程序设置等。 3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常被引述为项目冲突的主要根源。大多数IT项目超过了时间估计。 时间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制定和进度控制。 赶工和快速跟进是缩短项目进度的两种技术。项目经理及其团队成员在接受不合理的进度计划时必须非常小心,尤其是在IT项目中。 4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IT项目中一个传统薄弱方面。IT项目专业人员必须承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负责提高资源计划、成本估算、预算和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成本估算有几种类型:量级估算、预算估算和最终估算。每种估算类型分别用于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并具有

不同的精度。建立成本估算有四种基本的工具和技术:类比估计法、自下而上法、参数模型估计法和计算机化的工具。成本估算的主要部分包括目标叙述、范围、假设、成本/收益分析、现金流分析、预算分解和解释或详细依据。 5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了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且如何满足他们。质量保证包括评估所有项目执行情况来确保项目将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包括监控特定的项目结果来确保他们遵从质量标准,并确认改进全部质量的方法。 IT项目质量提高空间非常大。强有力的领导有助于质量意识的形成。理解质量成本可以刺激质量改进。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发展和遵从成熟度模型能帮助组织系统地提高他们的项目管理过程,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项目成功率。 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组织和项目最重要的资产。因此,项目经理很有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影响、权力和效率是影响人们更好工作的心理因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和团队开发。组织计划编制就是对项目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进行识别、分配和归档。RAM是定义项目角色和职责的关键工具。 7 项目沟通管理 沟通失败常常是项目——特别是IT项目——成功的最大的威胁。沟通是保持项目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沟通计划编制包括信息发送、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它需要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和沟通需求。沟通管理计划应该是为所有项目创建的。 绩效报告包括收集和发送有关项目朝预定目标迈进的状态信息。项目团队可以使用挣值分析表和其他形式的进展信息,来沟通和评价项目绩效。状态评审会议是项目沟通、监督和控制的重要一部分。 8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项目由于它们独一无二的本质而具有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项投资,也就是说,风险管理需要花费与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和制定风险减轻计划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必须包括在成本、进度和资源的计划编制中。

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风险控制案例分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风险控制案例讲座 主讲:王士俊先生 一、风险概述 风险是关乎金融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什么是风险呢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看不清就是风险。而时间是检验风险的最严格的审判官,风险管理必须要经历得起时间和经济周期的考验。 王行长主管过信贷、财务、安全保卫等多个银行部门,认为银行在两项工作上不能高调。一是资产质量。这十几年来,我们的银行尚未真正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考验,即便08年的金融危机也因为我们的有限开放而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资产质量的问题还远未经受考验。比如在周正毅案件中,当时王行长所在的上海分行表现出色,招行总行欲进行表彰,王行长却要求只陈述事实而不介绍经验,保持低调。二是安全保卫。我们只能说尚未发现安全事故,却不能说能够杜绝它的发生。比如93年交行分行长会议上,北京分行介绍安保的成功经验,可不久便发生大案,分行长心急如焚,突然去世。所以说:没有发现,不等于没有风险。 在本世纪初,花旗银行曾开发了一套风险组合管理工具,似乎可以取代人的管理和判断,但实践证明,再先进的模型和工具也不能取代人的作用,特别是审贷。花旗历史上也经历过数次差点倒闭的危机。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石油开采进入高峰期,石油输出国积累了大量的石油资本,资金需要出路,于是投向华尔街。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设计了无数的金融工具,并把这些资金投向拉美等地区。当拉美爆发债务危机后,美国银行业遭遇巨大打击。又

如,美国在80年代以前推行(存贷)固定利率,当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升而原来固定的长期的低息贷款却不能调整,很多银行因此倒闭,花旗的股价也降低到十美分一股。包括08年的次贷危机中,若不是政府出资救助,花旗也可能倒下。所以说,银行的风险平时看不出来,只有在经历突发事件中才能看出平时的理念和实践如何。 因此,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家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万丰融资租赁公司和银行大同小异,通过经营风险获取收益,但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成本更高,客户质量不如银行好,期限相对更长,风险肯定比银行高,所以在风险管理上要比银行更努力、更审慎、做的更好。 王行长有四句话希望和大家共勉。一是对公司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二是对未来负责,做金融不能追求短期行为,如民生银行的高发展、高压力、高激励和业务私有化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而出问题,于是他们通过采取授信独立审批、支行会计主管由分行派驻不受支行约束等措施,有效保证了不出和少出大问题;三是对员工负责,这是一名管理者的职责和义务,要对得起员工的家庭和个人;四是对自己负责,重视自己的声誉,长期坚持自律,打造个人品牌。 风控的最高境界是问心无愧。公司评审部员工在风控岗责任大,业务部和评审部要相互配合,做好业务和风险的平衡。评审部要充分理解业务部门市场开拓的不容易,业务部门也要在拓展业务项目时认真识别风险,让项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二、案例分析 王行长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揭示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的风险。

巨灾模型在巨灾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巨灾模型在巨灾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巨灾模型作为一种特定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和精算评估工具,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目前,在巨灾模型行业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三大模型公司,即:AIR环球公司、RMS风险管理公司和EQECAT公司。中国人保财险于2006年开始使用AIR环球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标志着巨灾模型开始直接进入 中国保险行业;2010年,中国再保险集团引入RMS风险管理公司的中国地震模型,标志着巨灾模型领域在中国 保险行业进入多元化时代。 其实在业内,并没有一个针对巨灾模型的标准定义,但巨灾模型的功能可以普遍理解成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现有的人口、地理及建筑等方面信息,来评估某种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巨灾对于给定区域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些行外人误以为巨灾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下一次地震或飓风,其实,巨灾模型并不能用来预测具体巨灾事件的发生,而是对给定区域或风险标的集合遭受巨灾打击的概率及受损程度进行估计。简单来说,模型可以告诉你某一地区发生里氏八级地震的几率是百年一遇,地震一旦发生造成的平均损失是150亿,但却无法预知这个百年一遇的地震是在 接下来的第一年还是第一百年发生。 三大巨灾建模公司的模型虽然在方法细节及参数假设方面不尽相同,但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却已趋同。巨灾模型总体上分三个模块,分别是灾害模块(Hazard Module)、易损性模块(Vulnerability Module)和金融模块(Financial Module)。灾害模块,也称自然科学模块(Science Module),是由地质、地理、水文、气象等方面 的科学家对自然灾害本身的研究,此模块的成果为“事件集(Event Set)”,即在给定区域可能发生的所有巨灾事件 的集合。易损性模块,也称工程模块(Engineering Module),融合工程、建筑等方面专家的知识,研究在给定区 域某一灾害事件发生时对于特定风险标的(比如建筑物)的破坏情况。金融模块,由精算师等保险领域专家负责,将前两个模块的结果转化为保险损失,并应用于不同保险条款。可以说,前两个模块是个体巨灾事件对于个体标的造成损失的研究,再由金融模块转化为若干风险标的集合面对某种巨灾所产生损失的统计量。 随着巨灾模型在中国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应用的逐渐广泛,人们对巨灾模型的输出结果及其在保险和再保险定价中的应用越发关注。很多人对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风险组合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为什么不同的再保险人依靠相同的巨灾模型给出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会存在差异?这里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有趣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不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巨灾风险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针对巨灾模型构成的三大模块,即灾害模块、易损性模块和金融模块,不同的巨灾模型公司在建模方法和技术处理上均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灾害模块和易损性模块上,这是导致不同的巨灾模型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巨灾模型公司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不同研究成果。自巨灾模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被首次开发出来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间随着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保 险市场需求的刺激,巨灾模型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涉及的巨灾险种越来越丰富,涵盖的地区越来越全,模型本身也做得越来越精细,能够考虑进的细节也越来越多。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加上计算力瓶颈的限制,模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假设和简化。公平地讲,巨灾模型的前两个模块是极大受制于基础科学的水平的,而自然灾害和工程力学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与自我超越,因此,巨灾模型由这方面引入不确定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不同的再保险人依靠相同的巨灾模型对同样的巨灾风险组合也会给出不同的评估结果呢?这

工程项目风险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成本、进度、质量、健康/安全/环 境(HSE)和资源供应等风险。 一、工程概况:指在施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单位、单位、单位、施工单位、工 程地点、工程总、施工条件、开竣工日期、面积、 形式等。(自己写写就OK) 二、不确定分析(看着加吧) (1)费用不确定:在工程还未完工之前,该工程所花费的具体数额是不能确定的。 (2)进度不确定:工程完工之前,需要多长的工期因为众多因素的不确定而无法确定。 (3)质量不确定:我们只能尽量保证工程质量符号标准,而无法确定工程在未完工之前的质量。 (4)水文地质不确定:在勘察和实际所面临的水文地质等可能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无法准确定位。 (5)工程收益不确定:收益总是改变的,且具体数额不可能提前预知。 (6)移民拆迁等不确定 三、风险清单(看着加吧) (1)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

客观情况 (2)资源供应: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信息资源。 (3)法规变更:新的规范、规定。 (4)行政风险:新的行政命令。 (5)利率风险:利率变化使工程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工程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6)通胀风险:投资行为所面临的系统风险,指因通货膨胀引起货币贬值造成资产价值和劳动收益缩水的风险。 (7)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威胁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风险。技术风险可依据工程项目风险定义进行等级区分。通常分为低、中、高风险三个等级。 低风险是指可辨识且可监控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风险;中等风险是指可辨识的,对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费用或进度将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当高,是有条件接受的事件,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监控。高风险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很高,不可接受的事件,其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doc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一、案例背景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 司,公司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 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环保项目、 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2008 年 10 月 20 日 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 而巨亏 155 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07 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 和 147 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2008 年 10 月 21 日 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 6.47 港元,跌幅超过 55.4%,当日收报于 6.52 港元,跌幅达55.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 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 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 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 别增持 100 万股及 200 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9 年 3 月26日 中信泰富公布08 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 亿港元,董事会 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二、案例分析 目的: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 生了 155 亿港元的巨额亏损。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 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 14 年的牢狱之灾。从 30 余年商战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分析:原因 1.少数人统治:群体决策缺陷。由于现代投资市 场的高风险以及决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国际上许多大 型金融企业都实行群体决策制度,如董事会制、委员会制等。但是,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果高层管理者中存在一个特殊人物,群体决策就会陷入少数人统治的境地。 泰富有着非同常人的“钳控力” ,如身上有着极具分量的标签——即荣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同时还是中信泰富的缔造 者,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和支配决策集团中其他决策成员的 思想与态度;另一方面,中信泰富高层存在着明显的“内聚力”现象,其中以公司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公司副董事总经 理荣明杰、公司董事兼财务部部长荣明方三人与荣智健的关 系最具代表性。范鸿龄与荣智健一起打下了中信泰富的江 山,并追随荣智健20 多年,形成了对荣的特殊情感,而后 者分别作为荣智健的长子与爱女更是对父亲遵从有三。显 然,两种力量都最终可能导致对荣智健个人决策权监督的失

浅谈现阶段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浅谈现阶段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摘要 本文论述了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了从项目决策到实施各阶段项目风险控制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各阶段风险控制意义分析和建议 正文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组织具有必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工程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因项目组织决策失误所引起的风险,这对项目科学决策、正常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过程之中,减少了费用支出;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第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确保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了各种措施,从而消除了项目组织的后顾之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去,保证了项目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 1、加强对业主和工程师的资格审查 我们都知道要参加一个项目的投标,业主和工程师会要求承包商提供有竞争力的资质材料,以供他们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同样道理,承包商在选择项目进行投标时,也要对业主和工程师的相关资质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以保证中标后该项目能够正常进行。对于业主,主要是调查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履行合同的声誉,对于工程师,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合同履行能力和职业水准,是否公正,是否能和承包商良好交流等情况.如果业主无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声誉,或者工程师业务水平不高,会经常给承包商制造障碍,这种施工项目即使中了标也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泥潭。在我项目施工现场,就有一个中地公司中标的项目,由于该项目的工程师经常对施工现场无理要求,最后承包商无法和工程师合作施工,导致工程师出指令赶承包商出场,虽然中地公司后来把工程师告上法庭,但不管结果如何,由于该项目有这样的工程师,中了这种项目对承包商来说已经是失败了。 2、充分认识投标报价的重要性,尽量把投标书做细做好 公司现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各个分公司和驻外办事处都在努力争取新项目。在此阶段,各公司成员都尽了最大努力为公司多中新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同时也有必要要求各投标单位和投标人员认识到做细做好投标书的重要性,不能光为了中标而去没有原则地调整投标书。如果投标书未做好,即使项目中了标,也只能是为公司增加负担,给公司的整体经营带来新的风险。 3、认真分析项目投标风险,确定投标报价原则 公司要扩大规模,自然要不断开拓新的工程领域,相应地各种风险也会伴随而来,此种情况下,更应全面地分析新项目的实施风险,及时向公司报告,由公司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整体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确定投标项目的取舍,同时明确各项目的利润率和各种主要费用预期上涨幅度等。通过公司统一的指导,才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去争取新项目:该放弃的放弃,需要低价拿标占领市场的低利润报价,可以投高价的应尽量提高利润率等。只有在公司的整体规划下,才可最大地降低项目投标风险。促进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 4、积极培养合格的投标人才,提高自身的投标水平,避免不合理的报价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社会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公司背景简介 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是河北省财政厅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社会审计的试点所,承担省直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 河北省某研究所是省直科研单位,现有50多位员工。在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软件方面,具备较丰富的实战技能。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审计工作的需要,对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所以就联合河北省某研究所进行联合开发 2实际项目分析 2.1项目介绍 该系统基于windows和sql server进行开发,开发工具是powerbulider。项目开发过程中,共生成程序源代码约数万行,项目开发的难度和源代码行数都比预计的要多。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具有工作底稿制作能力和查证功能;数据可传递,能自动生成和人工输入相结合,产生合并抵销分录;能自动产生勾稽无误的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有灵活开放的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等特点。 2.2开发队伍的风险 开发团队维持在10人上下,事务所提供3人,开发单位6-7人,有一些人员只能部分时间工作,开发人员能够自始至终地参加整个项目的工作。开发人员的流动基本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2.3技术风险 数据结构复杂,关联比较多。需要创建新的算法或输入,输出技术;软件需要与其他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系统接口;客户能确定所要求的功能是可行的。同时,由于当时审计软件在国内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人员普遍对该系统比较陌生,这也带来了相当的技术风险。 2.4客户相关风险 用户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明确,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只要简单的说说自己想干什么就是把需求说明白了,而对业务的规则、工作流程却不愿多谈,也讲不清楚。有的用户日常工作繁忙,他们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分析人员讲解业务,这样加大分析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可能导致因业务需求不足而使系统风险加大。 2.5项目按时完成的风险 另外,这个项目也像许多其它软件项目一样,面临着竣工日期带来的巨大压力。 3实际的风险管理状况 凭借公司在以往的经验,在此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都有可能有风险存在,WBS是完整表示项目,且伴随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要素,所以以WBS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方便地识别,标识相应的风险来源,又方便和项日其他工作一起,统一管理。 在软件项目中,各阶段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12年9月,借款人金某向银行申请个人经营贷款1笔,借款金额1200万元,期限为1年期,借款用途为其所任职的地暖管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日常经营购进生产原材料,借款人在该公司任总经理职务。为确保该笔贷款的顺利申请,借款人金某提供其个人担任法人的商贸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厂房及用地,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向银行提供担保。抵押物位于大兴区物流包装基地,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及土地的总评估价值为2400万元,目前带有10年以上的租约,年租金约为260万元,承租方为汉拿山餐饮集团。由于该厂房需要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因此借款人出具了承租方签署的放弃第一顺位回购权的承诺函,承诺若该厂房因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银行需要处置该抵押物时,放弃优先收购该厂房的权利。 二、案例经过: 在经过现场调查及相关审批后,银行原则上同意发放该笔贷款,但是要求在厂房抵押的基础上,追加某担保公司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接到担保公司的担保函后才能发放该笔贷款。担保公司接到该笔担保申请后,经过现场调查后,基本认可了该笔贷款的用途及抵押物情况,准备与借款申请人签订相关委托担保合同后,向中信银行出具贷款担保函,协助银行完成后续放款手续。 但是在与借款人面签担保合同时,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发现该借款人所携带的用款企业A公司的公章,与之前预留印鉴不符,经过相关部门鉴定核实后确认为私刻的假公章。经过询问借款人得知,因A公司法人为外籍人士,长期不在本市,公章随身携带。为了方便开展业务、配合银行早日发放贷款,才私刻公章,并无骗贷意图。但是这种信用风险已经引起了担保公司方面的重视,随即提高了反担保措施的等级,要求在抵押物的基础上,将借款人所属B公司的99%股权,暂时转让到担保人名下,在发生借款人违约的情况下,能以最快速度处置抵押物,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借款期限内借款人未出现违约情况,则贷款到期后,再将股权转回至借款人的B公司名下。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篇1: 某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300万吨/年,计划于2011年6月30日机械竣工;二期600万吨/年,计划于2011年12月30日机械竣工。主要包括:原油中心处理站、电站、气处理装置、注水站、水源站、外输管线、单井、计量站、集输管线、输电线路等工程。由于该项目规模较大,产生的项目文档种类和数量繁多,因此在文控执行模式方面,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将文档控制小组归至控制部,与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等项目

控制职能划在一起,对项目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同时,在设计部、采购部、施工部分别设置文档控制工程师,文档控制工程师与上述职能部门专业工程师相互协作配合,从而有效的加强了该项目文档控制各工作界面之间的相互联系。随着设计、采购、施工等项目工作的陆续全面展开,以及项目部由国内动迁到了国外,文控人员配置也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设置了两名文档控制工程师负责项目前期文档的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随着设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增加了两名文档控制工程师负责国内项目部的文档控制

工作,同时增加了一名文档控制工程师负责国外项目部的文档控制工作; 第三阶段:随着采购和施工工作的全面开展,增加了四名文档控制工程师负责国外项目部的文档控制工作; 第四阶段: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完成,文档控制工程师将工作重心调整为项目交工资料整理,并最终实现项目文件交付。 从上述四个主要阶段来看,对于规模庞大、地点分散的该项目而言,其控制部文档控制小组的人员配置相对来说较为精简,要实现项目文档控制工作的良好执行,是离不开项目部主要职能部门的文档控制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的配合和协作的。项目部虽然将文档控制小组归至

第-8-章--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第8 章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项目需要以有限的成本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项目目标,而风险会影响这一点。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小化风险对项目目标的负面影响,抓住风险带来的机会,增加项目干系人的收益。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评估项目中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分配资源、制定计划,保证项目顺利的进行。 8.1 案例一:风险分类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人群风险分类方面问题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8.1.1 案例场景 某公司召开会议,商量是否实施ERP项目,三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我们公司不应该实施这个项目。现在我们刚把办公自动化系统搞好,还没有适应,工作效率也没提高多少,再上ERP 有些不适应,而且这个ERP项目花费太大。ERP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搞失败了,成功的几率不会多大。如果我们也失败了,会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利用搞ERP的这些钱我们可以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多招一些开发高手,提高公司的收益,而不是搞这些无端的风险投资。 乙:不应该一棒子打死ERP,ERP是一种新兴事务,ERP不是万能的,但是不上ERP 又是万万不行的。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管理和决策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ERP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方案,是面向供应链和“流程制”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解决管理和决策问题。但是实施ERP 风险很大,很多企业都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的管理问题,没有及时识别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处理,项目监控机制不好,高层支持不够,老员工的适应性差等,最终导致“ERP天折”。我们公司以后想获得更大发展,应该实施ERP ,现在有些条件不够,整体上ERP不太可行,我们可以分步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实施ERP 的经验,先进行小范围ERP试验、积累经验,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我们就整体实施ERP 。 丙:ERP 应该上,而且要迅速上,不应该等。如果其他企业都上了ERP,那么我们公司再依靠ERP获得收益就没有什么希望了。ERP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风险,但是收益也大,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收益,对于风险要想法化解。项目实施中要注意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自己公司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争取把公司做大做强。小的、可以自己解决的风险自己处理;难以处理的、不确定的风险进行外包,实施风险转移;如果管理有问题的话,可以从专业咨询公司招聘顾问来担当项目经理的职务。总之,尽一切可能实施ERP,实现收益最大化。 【问题1】如图8-1所示,横轴表示项目投资的大小,纵轴表示项目成功的概率,A、B, C代表三种不同应对风险的人。请写出A,B,C的名字和特征,并且指出上述案例中甲、乙、丙分别属于哪一种对象(250字左右)。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造价 简介:从工程风险计量的角度,对工程风险进行分类分析,结合合同管理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关键字:合同合同管理风险索赔 1.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

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机构,进入中国几年来,沃尔玛似乎一直没有扑向它的核心猎物,而是悄悄地迂回于中国的海岸线上,它在熟悉环境和等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现在,它的时机已渐成熟,这只猛虎发起了进攻。留心的人士会注意到,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公司新增的店铺数几乎是过去5年所开店数的总和。我们有必要了解沃尔玛。 天天低价的背后 沃尔玛的“女裤理论”是对“薄利多销”策略的最好解释:女裤的进价8美元,售价12美元,每条毛利4美元,一天卖10条,毛利为40美元。如果售价降到10美元,每条毛利2美元,但一天能卖30条,则毛利为60美元。 那么如何做到“天天低价、薄利多销”呢 规模效应沃尔玛要求,供应商的报价必须是给其他商家的最低价,否则免谈。在此基础上,沃尔玛以进货量巨大、帮助供应商进入世界市场、现金结算等三个理由,要求供应商降价25%。巨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沃尔玛在谈判桌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巨大的规模也使沃尔玛的各项费用和成本,在极大程度上被分摊。 分析: 进货量巨大、现金结算、帮助供应商进入世界市场都表现出沃尔玛以购买者身份的强大的议价能力。 正所谓“财大气粗”,巨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沃尔玛在谈判桌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也给予给沃尔玛带来重要竞争优势的积极因素和独特能力。 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生产量越大,单位成本也就越低。巨大的规模分摊了沃尔玛的各项成本和费用,使其单位成本较低,从而为其“天天平价”提供了后盾。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 控制成本首先是厉行节约。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大家看到的是狭窄的过道和没有任何装修、素面朝天的办公大厅。在大厅内,随处可见“打17909,长话可省钱”的提示;而沃尔玛国际公司总经理约翰·门泽尔和他的下属们至今还挤在一起办公,他的那间办公室小得可怜。其次对商品优胜劣汰。每家店都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人文环境,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选择销售不同的产品。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让货架上的商品永远都是适销的商品。第三是降就是它的分店总是一个镇一个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降低成本的办法,低仓储成本。. 镇、一个县一个县地渐次建立,这样可降低运输成本和广告费用,因为新店总是在上一个沃尔玛店附近建立,往往并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分析: 从总部的装修还是降低仓储成本,沃尔玛的战略是对成本不断的缩减缩减再缩减,这样能够为其带来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进行“天天平价,薄利多销”,进而达到最大的利润。这就反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戴素梅 用户名:1109daism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永定电大 指导教师:吴和泉。 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和重大损失不得不引起全球范围各国的重视。近期雅安地震的发生又一次牵动国人的心,如今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出现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巨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阐述了巨灾风险的重要性,对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具体分析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根据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找出有助于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方法,根据我国现有巨灾风险的状况和巨灾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对策;现状问题 【正文】: 我国的灾害具有灾种全、频次高、灾害损失大等特点,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密度的升高,我国的灾害将出现小灾大害的局面,而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分析我国灾害尤其是那些巨灾的发生机制,提高我国针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及救助十分的重要,如何积极救灾,规避风险,完善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乃是重中之重。 一、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自然所造成的“超负荷”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因为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数不胜数,而那些巨大的灾害也时有发生。如何应对这些巨大的灾害,有人提出了巨灾风险的概念。 (一)巨灾风险概述 目前在保险界对于巨灾风险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世界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对于巨灾风险的解释。比如美国的保险服务局对于巨灾风险的定义是:导致财产直接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且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还有的国家则把巨灾风险定义为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国民收入的1%,受灾人口超过该国总人口的1%。但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巨灾风险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么笼统的定义。 巨灾风险通常指可能造成巨大、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它不仅仅是指那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更包括恐怖主义、暴动等人为灾害的风险。 (二)世界性的巨灾。 由于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类正在遭受着自然界的疯狂打击,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灾难也越来越多。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于经财产、人员伤亡问题、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样对于受灾地的人们及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次地震不仅仅给当地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对世界各地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给人们留下抹不去印记2008年的汶川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如果这些巨灾所造成的损失用数据来衡量的话,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的瑞士再保险公司曾于2006年2月24日发布的Sigma统计数据的研究报告称,2005年全年全球共发生约400起巨灾, 损

浅谈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浅谈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项目已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风险管理贯穿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且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风险管理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项目管理领域,却常常能够在通往项目最终成功的道路上取得重大的进步。风险管理对选择项目、确定项目范围和编制显示的进度计划和成本估算有积极的影响。风险管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的本质,使团队成员参与确定优势和劣势,并有助于结合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本文从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重点阐述了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应对与监控。 1. 风险的基本概念 1.1 风险的定义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国杜端甫教授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人 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 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并给出了如下数学公式:R=f (P , C) 式中 R——风险; P——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C——不利事件发生的后果。 要全面的理解风险的含义,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风险是与人们的行为相联系的,这种行为既包括个人的行为,也包括群体或组织的行为。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2)客观条件的变化是风险的重要成因,尽管人们无力控制客观状态,却可以认识并掌握客观状态变化的规律性,对相关的客观状态作出科学的预测,这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 (3)风险是指可能的后果与目标发生的负偏离,负偏离是多种多样的,且重要程度不同,而在复杂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好”与“坏”有时很难截然分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4)尽管风险强调负偏离,但实际中也存在正偏离。由于正偏离是人们渴求的,属于风险收益的范畴,因此在风险管理中也应予重视。 1.2 风险的分类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将风险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理论上便于研究,实践上便于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按风险后果的不同,风险可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风险来源划分或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划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按风险是否可管理来划分,风险可分为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影响范围划分,可以将风险氛围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风险后果的承担者来划分,有项目业主风险、政府风险、承包商风险、投资方风险、设计单位风险、监理单位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和保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

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项目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就是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企业进行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简介 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省直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 河北省某研究所现有50多位员工。在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软件方面,具备较丰富的实战技能。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审计工作的需要,对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所以就联合河北省某研究所进行联合开发 (二)实际项目分析 1.项目介绍 该系统基于windows和sql server进行开发,开发工具是powerbulider。项目开发过程中,共生成程序源代码约数万行,项目开发的难度和源代码行数都比预计的要多。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具有工作底稿制作能力和查证功能;数据可传递,能自动生成和人工输入相结合,产生合并抵销分录;能自动产生勾稽无误的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有灵活开放的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等特点。 2.开发队伍的风险 开发团队维持在10人上下,事务所提供3人,开发单位6-7人,有一些人员只能部分时间工作,开发人员能够自始至终地参加整个项目的工作。开发人员的流动基本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3.技术风险 数据结构复杂,关联比较多。需要创建新的算法或输入,输出技术;软件需要与其他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系统接口;客户能确定所要求的功能是可行的。同时,由于当时审计软件在国内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人员普遍对该系统比较陌生,这也带来了相当的技术风险。 4.客户相关风险 用户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明确,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只要简单的说说自己想干什么就是把需求说明白了,而对业务的规则、工作流程却不愿多谈,也讲不清楚。有的用户日常工作繁忙,他们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分析人员讲解业务,这样加大分析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可能导致因业务需求不足而使系统风险加大。 5.项目按时完成的风险 另外,这个项目也像许多其它软件项目一样,面临着竣工日期带来的巨大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