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学期起,我省将实行课程改革,起始年级的教师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这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90年代末期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始)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下,失去了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过程、失去了思维发展及创新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和师傅讨论,徐承南老师溪口的讲座)

从1999年开始,研究者在连续带出了二届高三毕业班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反思,感觉到最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三个:

第一:教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并且自己认为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下课依然有不少问题要求解答;困惑的是: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自己觉得上课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

第二: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看似非常幼稚的问题,或者是提出一些我们教师觉得存在明显错误的方法,真不明白学生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正确的思路不用,偏偏选择一条错误的解题思路。

第三: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却屡屡犯错,难道仅仅是记忆力不好、学习不专心等因素造成的吗?

仔细反思以上出现的教学现象,我觉得问题主要就是出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上,简单的说,在上一节课前,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他们困惑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老师解答的疑惑是哪些?一般,教师备课时都会确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但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不是来源于学生,无非就是二个途径:自身的经验和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籍。即便是每节课的教学重点相同,但面对全国各种层次的学校和各地区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怎么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的难点呢?所以,

我们感到必须加强师生课前的沟通和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要解决好也绝非易事,它同样也困扰了我们许久,我们觉得,要切实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解决好二个问题:

第一:要了解你的学生上课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第二:要了解对这节课的某些问题学生是怎样思考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教师的备课才能切实具有针对性,这样的方法才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有了这些也不难解决上面提到的三个困惑的问题。学生有限的认知水平、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难免有失偏颇。教师上课如果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有些教学内容看似严密、科学、符合逻辑,但未必能与学生的思维“合拍”。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真实思路和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有目的性地解决学生头脑中的疑难问题,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在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构建“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设想,并从1999年开始分别在四届11个教学班级的学生中探索和试行。

二.课题的构想

我们吸收了同行的研究成果,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第一:(学生主体)情景的创设不是由教师来完成,而是完全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教师仅仅是对学生提出一些学习和参与的基本要求。第二:(教师主导)教师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共性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依据这些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并不一定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即使是程度相似的不同届学生,教学内容依旧有可能变化。也就是说问题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的依据是学生的预习情况,它必然具有很大的生成性。其本质的改变就是由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化成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问题教学模式结构及程序

(一)问题教学模式结构

(二)教学程序

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形,必然会经历各种的阵痛和失误,在近七年的教学探索实践中,我们课题小组也同样不可避免的经历过黑暗中的彷徨和探索中的迷惑。我们最初的探索灵感来自1999年暑期徐承楠老师的一个关于预习问题的经验介绍,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开始了当年的探索实践;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也曾几易其稿,当初首次实行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为了让学生适应,曾给学生提供过课前预习思考题(见附件一:课前思考题),随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应,我们感到它已经违背了我们研究的初衷,所以及时废除了它,改由学生自主提问;当初的教学案例上,我们仅仅留下了学生孤立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把学生表述各异的问题归纳、总结和提升到指导课堂教学的“学生预习难点”,为课堂教学个性化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人员也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理科实验班的几位任课教师,再到今天的各个层次各个年级段的教师。以下的教学程序应该是课题组成员多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形成的相对成熟的教学程序。

1.课前预习报告: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借鉴了同行的经验,重点加强了课前预习工

作,推出了课前预习报告的形式。以前我们也常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预习工作缺乏可操作性,学生看书是预习的主要手段,但在看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内容;通过怎样的手段去理解书中的概念;碰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及时反馈给老师等等。当学生不能随时感觉到预习的好处、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得到解决时,积极性的下降也是自然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得到学生自学时的第一手资料,我在当年的高一学生中改革了课前预习的方法,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由于初中学生刚步入高中校园,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学的能力差。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见附件一:课前预习表)发给学生,每节课一张,并提出了以下要求。

要高质量地完成预习报告,必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报告,同时教师也必须认真给予批改,发现的问题及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解决,备课的过程也应该参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力求使多数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回答。这样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反馈,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都具有了针对性,课堂上能突出重点,教学任务的完成比较顺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都明显提高。

例如:《共振》一节的预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对教材中多次提到的“固有频率”的概念不清楚,那么这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就很难把共振的原理弄清楚。这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始料不及的。究其原因,我们教师在讲解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时,对固有频率这个概念虽然也强调过,但学生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遗忘得很快,所以对固有频率这个概念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复习。这是上好《共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预习报告的高质量完成,对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初中学生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为了降低这个能力阶梯,也曾尝试给学生提供课前思考题,帮助学生有目的的看书预习,但这样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能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最终结果往往是仅仅针对老师的思考题开展的预习工作。长久的实践证明其严重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所以不久我们就及时终止了这项措施。不过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和手段还是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预习报告的批改和分析:发现问题、形成问题焦点

预习报告制度的实施,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所面对的压力无疑是较大的,其首先表现在时间的投入上,既然学生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就希望有所收获、有所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对预习报告的批改也必须是高标准的,在批改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张预习报告必须批改,同时记录下学生的原始问题,其一是资料保存,备查;其二是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服务;其三是做好问题的分类,以便及时总结。至今,我们已经记录了1000多个学生的问题,每节课的教案上也加上了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课堂上需要解答的疑难问题。(见附件一:普通教案)

(2)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表达方式五花八门,再加上一些文字描述的不甚全面、逻辑思维的不尽严谨,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剔除一些干扰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寻找出共性的东西,发现和展示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这一点对我们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无疑是最关键的。

(3)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有个性但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般在预习报告上直接给于回答;如果是具有普遍性和知识性缺陷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在课堂上当众解答;个别超过高中知识范围且课堂上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则通过课外讲座的形式加以补充;如果是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努力解决的问题就给他们指出探索的方向和相关参考书籍,然后鼓励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把他的研究成果写出来(见附件二:学生论文)。

这个阶段我们感受到的主要变化是:学生的课外练习质量提高,教师的日常作业批改量可以大大减少,因为通过预习工作,学生切实完成了对应的练习题,而且在预习报告中能准确体现其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时间,教师批改预习报告就象改一篇小论文一样耗时,每天要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教师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为此我们采取了教师间合作批改;学生间合作完成预习任务的方式来减轻负担。

3.课堂教学的组织:选择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类型问题安排课堂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的预习情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

诱导式:对于需要展示教学问题探究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课程,我们一般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诱导式教学方法,这类课程不一定要拘

泥于现成的课本内容,而是要强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手段,学会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例如在《布朗运动》一节的预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本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的推理过程提出了疑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严密逻辑思维的好机会,所以就改变了平常的教学内容,直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来猜想花粉的运动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结果学生的看法果然不同,学生的猜想首先是各种扰动、其次是生物的活体、再是内部分子运动的不均衡性、还有就是物质和水的密度不同引起的对流运动。显然都和教科书上的结论不一致。然后教师再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否定某些猜想,告诉学生,科学探索就是这样在错误中不断靠近真理的过程。(见附件一:诱导式教案)

开放式:对于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却包含了丰富物理思想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仅仅就定律和解题进行教学,就会落入题海的怪圈,同时也失去了展示物理学科博大与精妙的机会,对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我们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问题来构建课堂教学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这节课,通常安排一个课时,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教学上内容不多,难度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道预习题:“挑战牛顿第三定律”,请每个同学寻找我们生活中是否有不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这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很多同学都举出了看似不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生活实例,教师归纳总结出13个具体实例,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既加深了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自己的发现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示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发现》一节时,我们没有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布置了一个课前预习作业:找一找谁在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中做出过贡献?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工作?让学生课外去查找资料,归纳以后在课堂上展示结果。

通过学生寻找的大量事实,我们是想告诉学生:

1.失败的实践同样是有价值的,它使人们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与其他所有的物理规律表述不同,它从否定的语句开始,

高一物理课题研究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虢镇中学高一物理备课组 付博 赵智强 杜少妮 张维莉 1 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思考能全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中,有时一个小小的改进,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实验结果,大大地提高精确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经典性实验,它所用器材简单,但却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测量长度和时间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的能力,该实验的原理虽简单,但准备工作较复杂,操作技巧也要求较高,学生实验数值误差大。本文针对原实验几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若干探究式的改进意见。 1 对新改进方法的探究 1.1原方法的局限性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一直是根据单摆在微小摆角下的周期公式的导出公式: 224T L g π=来进行的.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人们对该实验进行过不断的改进,但都是对周期测量的改进,而摆线长度的测量依然只能使用米尺,这就限制了测量精确度的提高:用224T L g π=来测的g 相对误差为: T T L L g ?+?=2δ......(1)其中T T ?2很小,以电子秒表为例,理论上讲,绝对误差可以小到0.01S 。若测100T 则相对误差T T ?可以小到约0.005% (T 以2S 计)。但是L 的测量误差却不可能很小。这是由于摆线长约几十厘米,精密量具无法利用,只能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量,其相对误差L L ?约为0.05%,是T T ?2的5倍。它便成为g δ的主要部分。可见,不得不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L 是限制测g 精确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这就是利用224T L g π=测g 的缺点之所在;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量出单摆的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后,再由224T L g π=求出重力加速度,数据计算量比较大,往往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

高中物理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高中物理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物理组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负责人鱼亚勋所在单位温宿县第二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物理教学物理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结题报告摘要 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课堂导入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学习动机,有益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思想品质。在课题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理清当前物理课堂导入的现状,通过教学实验,评估各种导入方法的效果,总结出课堂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看插图,直观导入、故事导入法、借助事实,实例导入、设置问题导入、实验导入. 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统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最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物理做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知识是提高科学素养重要途径。而目前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科目的增多、学习负担的加重,以及大学生就业率低,家长教育观念淡薄,认为不上学是打工,上大学还是最终打工等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甚至厌学的学习心理现状。在物理课堂上有的无精打采,有的一脸茫然,有的自己看书做题,个别学生干脆埋头大睡。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热爱物理物理这门学科、乐于学习这门课,就必须重新设计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前奏,提前预示教学内容的主题思想,带给学生一个初步的知识形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谓是“教之大事,不可不察”。现在,很多教师虽然重视课堂导入,但由于个人知识和思维的局限性,导入方法单一,形式单调,长期使用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入时间过长,喧宾夺主,使课堂导入冗长繁杂,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没有用教学理论和新课改思想指导导入设计,没有形成课堂导入的一般性原则,通常是随意的、灵感与经验是主流,导入缺乏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缺少反复思考后的锤炼,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2、课题界定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a3560136.html,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作者:杨连书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9期 物理简单的来说就是研究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和道理。初中的物理学习仅仅介绍了一些表面和浅显的物理知识,而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和年龄及理解能力的增长,高中阶段所研究的知识更为复杂和深入,主要从牛顿力学、能量與动量、电学、磁学四大方面出发来为学生讲述一个更为多样复杂、变幻莫测的万物世界。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在传授知识多的同时应当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更注意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如今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来探讨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一种物理教学策略。本文就这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力图解决如今高中物理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困境 如今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许多物理教师也走入了困境,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而学生如果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有疑问,就很难学好物理。其次就是高中学生的心理比较不容易把握,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感是不可避免的。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深,教育教学的改良重要性已经不需要过多赘述。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变革则不断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化,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养成学生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绪,对于叛逆的青少年以包容和鼓励,对于处在迷茫期的青少年进行引导和安慰。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奋斗目标。 相反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没有做到鼓励和包容,而是贬低与漠视,那么就很可能走向另一极端。由此可以看出理解学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掌握好了学生的心理,那么对于以后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鼓励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使学生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中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并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行:“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而核心素质是否能够得到稳定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 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 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

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学期起,我省将实行课程改革,起始年级的教师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这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90年代末期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始)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下,失去了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过程、失去了思维发展及创新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和师傅讨论,徐承南老师溪口的讲座) 从1999年开始,研究者在连续带出了二届高三毕业班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反思,感觉到最令人困惑的现象有三个: 第一:教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并且自己认为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下课依然有不少问题要求解答;困惑的是: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自己觉得上课已经讲解得很清楚了。 第二: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看似非常幼稚的问题,或者是提出一些我们教师觉得存在明显错误的方法,真不明白学生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正确的思路不用,偏偏选择一条错误的解题思路。 第三: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却屡屡犯错,难道仅仅是记忆力不好、学习不专心等因素造成的吗? 仔细反思以上出现的教学现象,我觉得问题主要就是出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上,简单的说,在上一节课前,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他们困惑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老师解答的疑惑是哪些?一般,教师备课时都会确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但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不是来源于学生,无非就是二个途径:自身的经验和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籍。即便是每节课的教学重点相同,但面对全国各种层次的学校和各地区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怎么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的难点呢?所以,

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也以知识教学为主。因此,就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手段。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就是人的情感、态度,决定于方法。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挫伤中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光有老师的积极性,主动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上去努力工作,也是徒劳的。只有全国的大气候,大环境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形成一股合力,那样,我们的下一代才是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今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我们的课题基于这个观点提出,并几年的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我们对课题进行总结,给后来者一个参照物。希望中学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

动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钻研方法。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一定的地位,逻辑思维仅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思维品质处于矛盾交错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显著,但看问题只顾部分而忽略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而课堂实验活动从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活动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我们的实验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的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去尝试、设计方案,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性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让物理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和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 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篇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 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 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 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设计教师:刘军 方案: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课题名称: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课题背景说明: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实验仪器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学生均已能熟练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并不是那么的熟悉。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方式。通过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与电磁打点计时器有关的实验的原理。 四、课题内容: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五、课题研究方法: 观察学习法:观察电磁打点计时器,对照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利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查阅文献法:到图书馆寻找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相关的书籍,进一步学习。 网络信息法:通过网络寻找需要的图片、信息。 六、课题研究的程序与分工: 1. 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课题培训阶段。(1课时) 与学生见面,全体学生听取教师的课题介绍,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的、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1课时) 学生自由组成课题小组,选定组长,组长分工;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课题报告、申报表上交,安排好阶段的学习活动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个月) (1)第1周:观察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对照说明书或通过网络学习,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2)第2—5周: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释其工作原理,随后查阅文献网络资料,进一步学习电磁打点几十器的工作原理。 (3)第6—7周:撰写学习心得、学习报告、学生论文(4)第8周:进行结题工作。 2.任务分工 (1)实物观察与图片收集:

研究性课题物理结题报告

研究性课题物理结题报告 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三、活动时间:2005年9月18日——11月18日 四、课题背景: 初中物理学在内容的安排上多以知识性的介绍为主,教学重点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贯穿始终,只要多下一些功夫去记忆,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因而大部分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在初中的学习中都不会存在较大困难,但在进入高中后,物理科的学习就要求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这对于跨入高中学习的女同学而言,一下子就面临许多的问题,就会感到惊慌失措,加之许多人都认为女同学上高中后不如男同学,心理上的、客观上的、方法上的等等因素导致高中阶段大多数女同学物理科学习成绩下降。针对以上情况,开展高中女生在学习物理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高中阶段女同学对的物理学习兴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课题目的: 1.人事和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了解高中阶段物理科的学习,到底是学习方法问题,性别问题还是女同学心理障碍的问题。 3.调查全班同学学习物理科的态度并找出一条可行之有效地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科成绩。 六、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设置问卷(在全部内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单项选择题(以你实践为条件,符合的请打“√”,如果哟其他答案,请写在D项) 1 、你对自己学习物理有信心吗? A 、有,信心十足 B 、失去信心 C 、未曾仔细想过 D 、 2 、你觉得物理课怎么样? A 、枯燥无味 B 、很平常 C 、生动有趣 D 、 3 、在物理习题中遇到难题你会怎样做? A 、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B 、直接抄答案 C 、不去管它 D 、 4 、在物理考试考得很差时,你的心情如何? A 、无所谓 B 、很灰心 C 、下决心继续努力 D 、 5上课时你的心态如何? A 、专心 B 、还好 C 、易开小差 D 、 6 、你是否能及时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 A 、能 B 、有时忘记了 C 、没有做复习或预习工作D 7 、你是否自主学习物理知识? A 、很喜欢学习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B 、无计划,偶尔学学 C 、很被动,不想多做课外知识 D 、 8 、在学习物理时,能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A 、可以 B 、不可以 C 、需较长时间 D 、 9、物理课上你常做什么?

高中物理不同年级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上: 1、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2、生活中的物理 3、物体形状对物体抗压影响 4、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5、研究“放大”作用的实现 6、关于篮球投篮问题的研究 7、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8、人为什么要有两只眼睛和耳朵? 9、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10、诺贝奖中的物理学家的共性 11、高科技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2、汽车中的物理学 13、牛顿的一生 14、物理与现代军事科技 15、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6、铅球比赛中抛掷最佳角分析 17、体育运动中的力学 18、关于足球弧线球的研究 19、“整体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0、小刀、菜刀、斧头中的力学知识 21、“图解法”题型归类 22、历史上的中国物理 23、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24、研制水“火箭” 25、自制孔明灯 26、力与生活 27、桥梁的研究 28、汽车加速性能的研究 高一下: 1、“神州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回收过程 2、求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3、“和平号”坠毁始末 4、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5、生活中的能的转化 6、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归纳 7、物体在通过弯道时倾斜的物理原理 8、浅谈可再生能源 9、历史上的中国物理 10、物理问题与模型 11、爱因斯坦的一生 12、自制孔明灯

13、宇航生活 14、航天飞机 15、求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16、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17、关于篮球投篮问题的研究 18、铅球比赛中抛掷最佳角分析 19、体育运动中的力学 20、关于足球弧线球的研究 21、关于宇宙形成学说的研究 22、能源的研究 23、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24、太阳能的利用 25、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空间弯曲,时间倒流----爱因斯坦相对论 28、黑洞 29、火箭原理与空间探测 30、什么是质量 高二上: 1、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2、“图解法”题型归类 3、有关超导体的知识 4、物理实验中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 5、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7、自制火灾报警器 8、楼道灯声控开关的研制 9、无线电收音机的制作 10、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减少手机污染? 11、紫外线产生、检测和预报 12、关于潮汐发电的总结报告 13、节能灯的节能探究 14、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 15、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 16、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 17、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18、摄影技术(相机自备) 19、静电对人体及动物机体的效应的研究 20、磁卡和IC卡 21、测定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22、对地磁场的分析与讨论 23、静电屏蔽与动电屏蔽的区别 24、唱片、磁带、磁盘和光盘 25、射线的应用与防护26、核能的利用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物理学在生活中得应用结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研究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1年6月1日 课时:108时 参与人员: 指导教师: 二、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普通实验手册》、《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得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得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得反思》、《利用《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条件: 本课题所有实验均在实验室完成,包含得主要器材都由实验室所取,包含剪刀、玻璃杯、凡士林等等。其她诸如食盐、气球、蜡烛等均有小组分工获取。 四、结题报告原文: (一)摘要: 物理学就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得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得自然科学与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得原动力。物理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得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得思维,数学得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得训练,因此培养学生得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得一项主要任务,不再就是单纯得传授知识,而就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得实验方法与实践得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得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得方法与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得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她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得能力较差,个人学习得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得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得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得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得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得教学模式得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得发展,任何一个科学得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得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得辛勤得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得创新也都就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得探究与再创造得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得最终目得不就是传授已有得东西,而就是把人得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得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得物理教学就是以传授物理学得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得物理规律,把大量得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得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得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得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三)目得与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得乐趣,感受成功得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得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能力与勇于探索得精神,敢于创新实践得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得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得意志力以及实事求就是得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得能力,培养她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得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得方法,体验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得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得意识。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四个)教学文案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方案(四个)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适用年级:勐海一中 2013级设计教师:物理组小何老师 方案一:交通工具中的物理学 一、课题名称: 交通工具中的物理学 二、课题背景说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与人们的出行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交通工具中的物理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交通中的安全教育。 四、课题内容: 学习交通工具中的物理知识 五、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学习法:对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进行调查观察,利用已学知识探究交通工具中某个部位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查阅文献法:到学校阅览室,县图书馆、市图书馆或州图书馆查找与交通工具相关的书籍,进一步学习交通工具中的物理知识。 网络信息法:通过网络了解交通工具中的物理知识。 六、课题研究的程序与分工: 1. 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课题培训阶段。(1课时) 与学生见面,全体学生听取教师的课题介绍,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的、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1课时) 学生自由组成课题小组,选定组长,组长分工;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课题报告、申报表上交,安排好阶段的学习活动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个月) (1)第1周:选定一种交通工具进行观察、拍照,提出几个想要解决的交通工具中的物理问题。(2)第2—6周:围绕问题首先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随后通过文献、网络作进一步学习,向交通行业中的相关人员进行访问、调查学习。 (3)第6—7周:撰写学习心得、论文。 (4)第8周:进行结题工作。 2.任务分工 (1)拍照: (2)图书资料查询: (3)网络资料查询: (4)资料整理与分析: 七、课题实施的条件: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照相机、经费。 八、课题的成果形式: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研究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1年6月1日 课时:108时 参与人员: 指导教师: 二、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普通实验手册》、《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条件: 本课题所有实验均在实验室完成,包含的主要器材都由实验室所取,包含剪刀、玻璃杯、凡士林等等。其他诸如食盐、气球、蜡烛等均有小组分工获取。 四、结题报告原文: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

[详细讲解]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困难分析和教学对策的研究

[详细讲解]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困难分析和教学对策的研 究 《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困难分析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设计与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障碍。 2.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的价值 1(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各行各业女性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女性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多数不喜欢学习物理。不管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文科班的女生人数总是居高不下;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中物理系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高中物理教师也普遍反映多数女生的成绩不佳。可见高中女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明显的学习困难。高中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在物理学习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女生问题对把女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弄清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及其成因,根据高中女生的实际情况,从方法、途径到策略全方位研究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培养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根据女生特有的性别优势对她们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在教学设计中提高女生思维品质。为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目标 (1)、掌握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存在困难的现状。 (2)、探讨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困难的原因。 (3)、探究提高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的对策。 2(内容 (1)、了解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 (2)、分析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困难的原因。 (3)、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培养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 3(重点 (1)、分析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困难的原因。 (2)、探究提高高中女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的对策。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思路:从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的问题,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2(过程 (1)、准备阶段(2009/7—2009/8)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制定研究实验方案,整理建构课题研究的计划体系。 (2)、研究阶段(2009/9—2010/6)分三步走,第一步,设计问卷,收集资料,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类,初步得出归因分析。第二步,根据掌握的情况,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新的方法,来引导、培

2021年高中物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物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物理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生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接下来搜集了高中物理小课题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 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物理一直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学生到了高二年级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30%——40%,这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这些学生物理学习基础差,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暗淡。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于是想到了把它作为本次课题来研究,通过研究找到物理“学困生”成因的主要方面及其相应的次要方面,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有的放矢的防止物理学困生的产生和物理教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本课题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寻找物理学困生的成因,打破形成高中物理“学困生”的瓶颈,寻找原因及对策,是非常必要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它可为学校优质教育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实践性突破。还可为老师提供转化“学困生”的成功经验,为实现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

障。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个案分类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转化“后进生”的菜单,提高转化的有效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归纳总结,调查分析,研究出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形成报告材料,交给学校物理互研组,为本学科的老师提供学困生的对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学困生”学习现状和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2、物理“学困生”学习特点、学习类型及成因分析; 3、物理“学困生”学习转化和策略的研究; (1)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2)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课题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

课题级别及代号: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体验为主,网络信息技术为辅”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 > 主持人:王中华 研究成员:邱智飞、王荣才、范永志、李金虎、王曙前、 单位:顺德区龙江中学 # 电话:0757- ,0757-

2009-3-20 《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体验为主,网络信息技术为辅”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王中华 ~ 作为佛山市立项的市级课题,龙江中学物理科组的全体物理教师十分重视、珍惜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学习机会,并结合高中和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深入课堂第一线,逐步开展工作,通过课题组成员三年多的努力,我们对《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体验为主,网络信息技术为辅”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收到一定的成果,现结题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这两点,物理将不堪设想!观察、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学生体验性学习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钻研和自主的获取信息,及对信息进行处理。学生体验性学习是重过程、重探究、重观察实验的学习过程,而Internet在中国经济发达沿海地区遍布在城乡每个角落和多数家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整合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利用多媒体模拟重复物理实验或探究过程、开通绿色网络、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已经为很多教育团体重视和利用。因此我们提出此课题,旨在过去教学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构建一套“以人为本”、并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课程改革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教育家施瓦布提出了“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之后,法国、日本纷纷将研究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教学大钢,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中。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2061计划”,强调传授知识和学生体验的关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 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重过程的学习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反思传统的“讲解——练习型教学”的弊端,掌握各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早在1978年李吉林老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提出“情境教育”,情境创设的四个要求是: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的组员非常听从指挥,合作的十分融洽,从头到尾到没出现什么大的分歧。这是十分难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全部毫无保留贡献到这次活动中了。!篇二: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安塞县中学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顺应实行新课标、实施新课改的需要 .教师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式低效 .学生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转换师生课堂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等学习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优化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记》是最早论述有效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1)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发展;(2)重视教学效益、效果、效率的三重目标的实现;(3)操作过程采用测性量化,并实行反思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教学媒体运用的有效性策略、课堂练习处理的有效性策略、课堂实验处理的有效性策略、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策略等进行研究,并最后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和方法 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主要是对课题选题讨论,进行可行性分析,组织设立课题组,申请课题立项。 方法:(1)现状调查与讨论;(2)理论学习和培训;(3)课题资源搜集。 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所做的工作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