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探究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探究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探究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探究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探究

第一章绿色会计的理论概论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本质上看,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

二、研究绿色会计的意义

1.绿色会计代表时代的要求

2O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使用传统GDP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通常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其GDP增长也就越快,因此,应从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即“绿色GDP”。世界各国都以“绿色GDP”代替了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时代。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了绿色GDP统计工作,绿色GDP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绿色GDP必然离不开绿色会计,因此绿色会计代表时代的要求。

从本质上说,现代企业是“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复合系统,企业要实现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必须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把传统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建立效益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相统一的绿色企业。绿色会计就是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纳入企业的计核算对象,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通过会计工作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及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绿色会计的实施,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2.绿色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体系构思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绿色会计从空问上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纳入会计核算之中,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是否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环境、社会效益,而不是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决策,从时间上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因此,只有在绿色会计下,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3.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首先,实施绿色会计可以促进企业成为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都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都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

录企业的绿色成本和绿色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其次,实施绿色会计能够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在利润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来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总量,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进行绿色会计的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绿色会计研究的前提以及研究的主要目的,其次要对绿色会计假设和绿色会计核算原则搞清楚,以便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

1、确定研究的对象。绿色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环境资源损耗是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以及企业生产、储运、销售过程对自然资源的超定额消耗。环境资源的补偿是指企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以及以排污费、罚款和赔偿等形式上缴国家或他人用以保护环境。传统会计对象注重的是资金运动,也就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只包括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企业三个部分,不考虑生态环境。

2、确定绿色会计目标。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绿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由于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不但导致绿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因此,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宜定义为单一目标,但它也不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目标协调。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绿色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绿色成本、绿色负债、与绿色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报表中确认的

3、明确绿色会计的假设。(1)、会计主体。绿色会计主体所拥有的环境资源不仅是当代人进行经济活动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财产。以环境资源为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时,必然会形成环境资源的耗费,同时也能够从环境资源中获得效用。为了给后代人留下可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代人需要一定数量的投资以保护环境。因此,绿色会计的会计主体实际上是处于环境系统中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当代人利用环境资源所进行生产、消费,并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投资而构成的整体。(2)可持续发展。如果自然资源开发过量,生态资源的降级加剧,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可能会被迫停止;而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则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会计主体进行正常经济活动的时间性规定,尽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正常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3)货币计量。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定量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定量,就必须选择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由于过去环境核算没有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致使绿色会计长期得不到应有发展,人们头脑中没有环境资源的价值观念,只注意到环境资源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忽略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分析,环境资源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而按照边际价值理论分析,环境资源不但具有效用,而且具有效用价值,效用价值也可以计量。效用计量单位可

以用生物量度、物理量度、化学量度、实物量度等计量单位予以反映,也可以用货币计量单位,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

4、确定绿色会计原则(1)灵活性原则。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理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探索。对不同的产业、产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及标准。(2)长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绿色会计的实施,涉及市场规律的变动和全球的商品流通准则和经济体制问题。因此,绿色会计的实施仍需经历一段很长的准备工作,必须坚持长期性的原则;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会计,必须选择一定的行业进行试点实施,进行大量的实践,以推动绿色会计的理论发展,还应坚持循序渐进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绿色会计是一项内容丰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含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包含时间和卒间的问题,必须突出系统性原则,从理论到实践,从产品到市场,从企业到社会,从资源到环境,从国内到国际等方方面面都要系统研究。

第二章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一、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绿色资产确认。绿色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和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按绿色资产的存在形态划分,绿色资产可以划分有形绿色资产和无形绿色资产。有形绿色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环境资源、环保设备、耗用的原料等。无形绿色资产是指的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绿色资产,如排污权、环境保护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开采权等。绿色资产的界定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该资产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第二,资产的所有权必须属于企业,另外还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即次资产必须是自然资源,如海洋、土地、石油、森林煤、天然气或者他们的使用权,或者是生态资源,如水土保持、环境美化等。

(二)绿色负债确认。绿色负债指的是企业由于过去、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绿色负债根据其确定性可以划分为确定性负债和或有性负债,确定性绿色负债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引发的经有关机构做出裁决而有企业承担的绿色负债。主要包括环境罚款、环境赔偿、环境修复责任引发的绿色负债。或有绿色负债指过去和现在的环境引起的,按现行规定无需企业承担任何责任,然而未来可能会为此承担的责任,而且清偿时间和金额不确定。

(三)绿色费用的确认。绿色费用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企业会按照公平负担的原则以某种方式进行补偿或赔偿这部分经济损失导致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构成了绿色费用。按照环境的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环境污染预防费用、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环境赔偿费用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费。按照经济内容可分为环境赔偿费用、环境补偿费、环境保护费等。

(四)绿色收入的确认。绿色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利用绿色资产获得的或者即将获得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绿色收入的确认标准可比照传统会计收入的确认标准进行,但其基本标准还应该包括:(1)要关系到未来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增加;(2)可以同时确认环境资产的增加和环

境负债的减少;(3)能够可靠地计量。按照收入的方式划分,绿色收入可以划分为显性绿色收入和隐形绿色收入。显性绿色收入指的是由于保护环境或者治理环境污染带来的现实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转让排污权等;隐性绿色收入指的是由于保护环境或者治理环境污染或者节约资源等而降低成本减少的损失。

(五)绿色效益的确认。现行会计中对收益的定义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减掉所有费用后的余额即财务成果。和前面所述的一样,环境收益必定要满足传统会计中收益的概念,除此之外还要能反映出环境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对环境收益的定义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之内,企业利用环境资产给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在未来即将实现的收益,并且这个收益能够用货币或实物可靠计量,另外企业由于环保行为而取得的收益也包括在内。绿色效益可划分为直接绿色效益和间接绿色效益。直接绿色效益是指对环境开发利用,取得有形资源产品时获得的绿色效益,如:合理采伐森林获得的木材产品。间接绿色效益是指对环境开发利用,取得无形环境效用时而获得的绿色效益,如保护野生动物群带来的效益。

综合绿色会计要素的特点,并借鉴经济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绿色会计的确认标准应为一下四个方面:(一)符合绿色会计要素的定义,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一定要严格按照各个要素的定义将环境事项归集到相应的要素中。(二)能够准确的计量,有些是可以通过货币计量,有些是可以通过实物来计量的,不论是靠货币还是实物,只要能准确计量就算满足条件;(三)满足其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各方面的会计信息要能对相关信息使用者起到帮助,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在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四)可靠性,提供的相关信息要能如实反映企业运行状态,其信息要可验证,换句话说就是,其表现出来的所有会计信息应该真实可靠。

二、绿色会计的计量

(一)绿色会计的计量基础

传统会计的计量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而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集中在环境资源的计价上.其中大多数不属于人类劳动的结晶。没有形成商品,市场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甚至是完全忽略了环境资源的价值,导致环境资源低价甚至无价的状况。因此。需要对绿色会计的计量进行拓展。环境资源本身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征。虽然大部分环境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没有形成交换价格.但它们对人类具有一定的效用。

效用是指环境资源能够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消费环境资源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把环境资源的价值归结为效用.是环境经济学中常用的评估环境产品或服务的做法。而稀缺性决定了边际概念的引人:替代品的存在.使得环境资源价值的确定可采用替代品的价格;此外。环境资源的非交易性、价值不确定性等模糊现象的存在又产生了计量中对模糊数学的需要。同时,绿色会计要素也有一部分可以采用劳动价值理论进行计量.如环境治理费用、罚款支出等。因此。绿色会计可以环境经济学、模糊数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作为计量的指导思想.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包含劳动的环境诸要素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进行计量.对于不是劳动结晶的环境要素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进行计量。

(二)绿色会计的计量属性

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到绿色会计复

式计量,就是指会计要素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表述的方面。由于计量理论的拓展.计量属性的范围也应相应地予以扩大。结合绿色会计核算的特殊性,既可以使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也可以使用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如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替代成本等。

按照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原理.效用可以用来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因此产生了使用边际成本作为绿色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可能性。但是环境资源的效用有时是很难计量的,例如自然风景区的价值。对于这些估计其价值有困难的资源可以考虑采用机会成本。另外.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公共产品以及缺乏可靠凭证的支出或收益。直接计量可能很困难,可以考虑以同类产品的成本或价格确定.即采用替代成本作为绿色会计的计量属性.如计量土壤营养损失的成本时.可以用保持其营养成分所施肥料的价格来计量土壤营养成分的损失。具体应使用哪一种计量属性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环境事务和涉及的绿色会计要素确定。

(三)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

绿色会计计量方法的研究是使绿色会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的关键一步。根据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进行绿色会计的计量。通常采用两类方法:

一、直接市场法。有时也称常规市场法,或者现实市场法,一般通过观察环境的实际变化与企业环境质量、环境标准的变动,并据此评估此种变化对商品或服务价值有多大影响,反过来运用货币价格对引起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测算、计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和机会成本法等。

1、生产率变动法。这种方法将自然环境也看成生产要素,认为环境变化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影响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和利润,因此可以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衡量环境污染的代价。如企业排泄废水造成河水污染,使当地渔场减产,可采用生产率变动法计算出损失的渔产品的价值,据此测算企业应承担的费用。

2、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又称作收入损失法,是根据企业环境污染造成的他人的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以及这些损害使得个人蒙受的经济损失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损失,并据此评价企业因为环境污染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本法通过计算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医疗费开支的增加),以及因这一影响而导致的个人收入损失来评估企业所应承当的环境责任。适用于环境污染对人体有害的行业,如,化工厂、造纸业、采矿业、纺织业等。

3、机会成本法。是指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来推算,特别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价以及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计量。例如,对于土地资源成本的计量。同一块土地的用途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可采用机会成本法计量其货币价值。

4、恢复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又称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指保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或者对已经污染的资源进行恢复的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损失,恢复费用法就把恢复费用的最小值作为计量依据。

二、间接市场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收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间接市场法主要包括剂量反映法、资产价值法、防护成本法和旅行费用法等。

1、剂量反映法。先估算环境变化对受体的实际影响,即在一定的污染水平下,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变化,并进而通过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影子价格不是价格,它是某种资源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追加效益)对这

种产出的变化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估算环境变化。例如,酸雨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评估农作物的产量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来间接衡量酸雨的环境损害。剂量反映法可以为其他的直接市场法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

2、资产价值法。通过其他条件相同的同类资产的价格差异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动的货币价值,因为资产的价格体现了人们对其的综合评价,其中自然也包括当地的环境状况。

3、防护成本法有时也称防务成本法或防护行为法,它通过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估价。

4、旅行费用法认为,旅行者前往风景名胜等地旅行的费用间接地反映了旅行者对其工作和居住环境的不满,从而反映了旅行者对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因此,在排除了收入等其他因素影响后,就可以用旅行费用来间接衡量环境质量变动的货币价值。

三、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就是将自然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根据其质量的变化导致的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引进生产量与利润的这一变化规律,利用市场价格计算自然环境资源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者实现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如下△D=Q* P (1)

P=PQ-P^Q^(2)

(1)中△D表示自然环境造成的产品损失价值;P表示产品价格;Q为产品自然环境破坏减少量。

(2 )中P表示根据产品产出变动所测算出产品的价值,P^为标准环境质量下的市场价格,Q^表示标准环境质量下的产出量;P表示境质量下的市场价格,Q表示境质量下的产出量。

市场价值法主要适用于工农业产品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计量。

三、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

1、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规定了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分为自愿公开的内容和强制公开的内容。《办法》第四条规定环保部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客观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企业应当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公开下列企业环境信息:企业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企业年度资源消耗总量;企业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与环保部门签订的改善环境行为的自愿协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自愿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第二十条还规定了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企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开前款所列的环境信息。

3、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形式

我国目前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1)补充报告模式。补充报告模式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绿色会计信息。具体要求如下:在现有的会计核算中增加与绿色会计

信息有关的会计科目,如,资产类增设“绿色资产”科目、负债类增设“绿色负债”科目,成本类增设“绿色成本”,损益类增设“绿色收入”“绿色费用”等科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人和流出”项目,并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部分披露相应绿色会计科目的会计政策和明细说明,以及环境或有负债的起因,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可能影响等。在现有财务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增加有关企业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影响、环境业绩、环境风险预测等信息。③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绿色会计报表,如绿色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绿色效益表等。这些报表应采用连续期间编制,以反映一定的变动趋势。

(2)独立报告模式。独立报告模式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乐于采用的环境报告模式。这种报告模式要求企业对其承担的环境受托责任进行全面的报告。根据绿色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独立环境报告也可以划分为两种具体方式:综合式环境报告和具体式环境报告。综合式环境报告。综合式环境报告是指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形式。这是目前流行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报告方式。这种环境报告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利益关系人的信息需要,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美国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的独立环境报告形式和联合国环境计划委员会(UN.EP)的独立环境报告形式属于这种方式。具体式环境报告。具体式环境报告是指建立规范的环境报告体系,对有关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的具体内容分别设计报表进行单独报告。例如,为反映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而设计的绿色资产负债表、环境收益表、环境现金流量表、绿色成本表等,为反映企业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业绩设计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业绩表等。可以说,具体式环境报告代表着企业环境报告的未来发展方向。

笔者个人观点认为独立报告模式更适合将来的发展,环境信息独立列式便于先关部门的考核,也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监督,切实做到绿色生产。具体式报表设想如下:

绿色资产负债明细表 (单位:元)

绿色资产:绿色负债:

环境专项存款应付环保款

环境应收款应付环保税

绿色资产绿色负责合计

绿色资产累计折旧绿色权益:

绿色资产净值绿色资本

绿色资产合计:绿色负债及权益合计:

第三章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战略措施

我国的绿色会计正在摸索前行的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要改变我国绿色会计的现状,健全绿色会计体系要从会计理论和实务两方面予以推动,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予以保证。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加强宣绿色会计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绿色会计意识,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绿色会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它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施绿色会计管理,单靠法律法规,价格机制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和每一个公民对环境问题都达成共识,以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约束自己。这就需要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绿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能力,国家管理部门要加大绿色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增设绿色会计专业课,对现有的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培训,鼓励绿色创新、革新绿色教育结构。通过开展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绿色会计逐渐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所接受。

(二)紧密结合国情,正确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

首先,要正确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即在全面理解国外“绿色会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适用于我国的部分。其次,积极参与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迫切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另一方面,鉴于各国面临的情况不同,我们要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研究开发中的重复劳动,以大大加快绿色会计的发展进程。

(三)加强对绿色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全面、可行性强的绿色会计体系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性造成实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反映出绿色会计理论的不成熟。必须指出,绿色会计实务的推广应以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前提条件。由于绿色会计所依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尤其在计量环节上没能突破,使得当前绿色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为此,加强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借助适当的理论指导,才可望突破实务的障碍。如果政府或相关部门能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界在绿色会计方面做些研究,成立绿色会计理论及应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得出相应成果,将会提高我国企业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进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更好地结合。

(四)加强绿色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健全企业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目前还比较缺乏与企业绿色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关系更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所以只有更加明确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标准.更加明确对企业绿色会计方面的具体要求.才能促使企业重视信息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将环境管理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促使企业推行环境会计。在绿色会计的发展中,法律法规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国虽然制订了《水污染保护法》、《大气污染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现行的环境法中并未涉及到绿色会计的内容,打击的力度也是不够的。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有法可依。

(五)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环境信息披露要分阶段有步骤进行,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条件要求企业像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披露环境信息不行,近期目标可以选择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作为试点。在传统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强制其披露一些基本的绿色会计信息,如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治理环境污染获得的直接收益等。对其他企业则可以鼓励其自愿披露,然后将应用绿色会计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企业,并在会计核算中建立完整

的绿色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体系,并争取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

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体系一方面要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要具体披露企业本期发生应记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和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企业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目标等;另一方面要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另外,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予以统一规范,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第四章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会计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目前,绿色会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以及我国会计制度的逐步改革,使得绿色会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建立和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上,我们都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会计实务与研究模式。

从我国企业绿色会计披露现状的实务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绿色会计披露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们环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会计披露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健全,环境标准将日益细致,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支出力度将会加大,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实务将会有较大发展。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成为2l世纪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会计必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徐小琴.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财会研究,2008(5).

[2]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0.

[3]邓寅.关于我国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4),93-94.

[4] 李才昌.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1(1).

[5]王璐.安徽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思考[J].会计师2012(140).

[6] 李瑞萍.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现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4).

[7] 徐纯.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差异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7).128-129.

[8]林小华.对环境会计计量的探讨[J].中国发展.2005(3).10-12.

[9]邵芳.绿色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J].金融财会 .2010(9).180.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五)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探索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系统 财务核算系统是整个CBM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核算系统的需求也是站在整个CBM系统的角度提出的,财务核算系统作为CBM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要能单独使用,也要能与CBM的其他子系统组合使用,所以,财务核算系统使用共分为四种模式:1、独立的财务核算系统;2、财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3、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4、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预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随着与CBM其他系统的捆绑使用,它的功能与作用也有所不同。当它独立使用时,它必须能满足企业基本的核算与财务核算功能。独立使用的本财务核算系统由基础设置、数据初始、凭证管理、帐务查询管理、银行对帐和期末处理等六大功能组成。本需求是以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为基础,同时考虑与其他子系统相结合时,对帐务系统相关功能所需作的调整。 引用的法律、法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帐务处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系统功能与结构 1、数据流程图 数据输入: 1、各专业子系统读取经过复核的记帐凭证; 2、下级单位读取上报的往来凭证; 3、手工输入的会计凭证。 数据输出: 1、向报表系统传输数据; 2、向综合查询系统传输数据; 3、向上级单位传输上报凭证; 4、向预算管理系统传输预算参数值。 2、系统功能 财务核算中心是CBM会计核算功能的核心,负责生成并管理企业的财务帐簿,具有凭证处理、记帐、结帐、对帐、查帐等功能。

用户进入系统需要进行注册,待系统确定其权限有效性后,系统弹出帐套选择窗口,用户选择自己需要的帐套之后进入财务核算主界面。 3、系统结构 整个财务核算中心由系统初始、凭证处理、帐务处理、银行对帐和期末处理等五大模块组成。 1 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是财务核算系统的数据基础,作用就是对帐务体系和帐务处理方式进行响应的设置,它直接影响到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它包括常用摘要的设置、科目级次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自动转帐设置、往来凭证的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等。 1.1 常用摘要设置 此功能是让用户将常用摘要预先输入计算机,用户在输入凭证时就可以选择这些常用摘要或直接输入摘要代码录入。用户在此可以随时添加和维护常用摘要,用户在录入凭证时可以对所选的常用摘要进行修改,也可将手工输入的摘要随时添加进来,以备后用,以加快凭证摘要的录入速度。

常见的几种会计核算方法

批发零售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进价金额核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并不是硬性规定的,由企业自行选择,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二、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三、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点文档

2020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点文档 Document Writing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 点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意见》是支持我国绿色投资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到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是,业界估计财政资金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因此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也就是说,我们亟需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而社会资本往往会担心政府是否在绿色投资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支持性的政策导向。在目标和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往往会给未来的项目收益很高的“折现率”,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往往会对投资收益要求很高的“风险溢价”,因此会导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这个由中央深改小组讨论通过、国务院同意的七部委《意见》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从最高战略层面到各相关部委的层面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决心全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的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我认为,《意见》将成为引导金融业和绿色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鼓励更多的“非绿色投资者”加入绿色投资者的行列。 二、《意见》首次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有助于绿色金融 产品的界定,为通过“声誉效应”来激励绿色投资提供基础由于绿色金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际国内对其范畴和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而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影响政策导向。《意见》的第一条明确表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关于绿色金融的定义。这个定义至少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如减少污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如降低碳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如节能和各种资源循环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明确界定

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 见》 开展绿色投融资的重要政策信号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马骏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九个方面35条内容《意见》体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比如,绿色金融过去通常被狭义地理解为绿色信贷,但《意见》中倡导的绿色金融体系则包括了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所有主要金融工具再比如,过去的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集中在对“两高一剩”行业的限制性措施,而《意见》则强化了对绿色投融资的若干激励机制,包括再贷款、贴息、担保、政府参与的绿色基金投资、宏观审慎评估、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另外,设立国家级的绿色发展基金、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本文对这个《意见》的意义、内容中的若干亮点以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涵义进行解读 一、《意见》是支持我国绿色投资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到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是,业界估计财政资金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因此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也就是说,我们亟需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而社会资本往往会担心政府是否在绿色投资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支持性的政策导向在目标和政策不确定的

情况下,社会资本往往会给未来的项目收益很高的“折现率”,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往往会对投资收益要求很高的“风险溢价”,因此会导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这个由中央深改小组讨论通过、国务院同意的七部委《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从最高战略层面到各相关部委的层面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决心全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的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我认为,《意见》将成为引导金融业和绿色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鼓励更多的“非绿色投资者”加入绿色投资者的行列 二、《意见》首次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有助于绿色金融产品的界定,为通过“声誉效应”来激励绿色投资提供基础 由于绿色金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际国内对其范畴和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而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影响政策导向《意见》的第一条明确表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 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关于绿色金融的定义这个定义至少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如减少污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如降低碳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如节能和各种资源循环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明确界定绿色金融,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金融产品贴标,有助于绿色企业和绿色投资者获得应有的“声誉效应”,并以此激励更多的绿色投资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1会计核算对企业预算治理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水准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量 预算:二是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假设历史将会重复。并在此基础上, 考虑适当的增长,编制预算;零基预算则立足于未来,按照逐级深入 的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理念,编制预算。 以增量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时,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企业的预算编 制存有如下影响: 1.1历史核算的稳定水准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一般来说,以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应该具备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如果企业的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甚至会计主体总是处 在变化之中,则作为核算结果的历史数据在各年之间没有可比性,从 而难以总结历史规律,也就无法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 1.2历史核算的口径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水准。 1.3历史核算的公允水准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水准。历史核算 的公允水准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和计量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情况。 可见,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于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的预算治理 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以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对历史数据 的依赖也是难以幸免的。正常经营的企业按照零基的方法编制的预算。也需要与历史数据实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使编制 的预算更加合理。 2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很多企业没有本企业的 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政策不细化、不明确、不规范,会计科目不统一,对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还大量依赖各级会计人员的专业推断,而会计 人员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会计推断甚至操纵会计信息。

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情况下,预算考核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异化比较普遍。所以,要真正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基础。 2.1规范的会计治理制度会计治理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档案、核算 的治理制度,内容庞杂。一般来说,会计治理制度包括:①会计岗位 划分及岗位责任制治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的岗 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②会计人员治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 治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 等内容;③会计工作交接治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 的交接。值得指出的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就业人员的低流动性,企 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交接治理办法。其结果是,当最近几年会计人 员的流动性显著提升时,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 很多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政策不连贯、会计科目不统一,给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带来了很多问题;④会计档案治理办法,包括会 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 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⑤会 计电算化治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治理、系统 维护等内容;⑥会计检查治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 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 的反馈等内容。 2.2规范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 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有重视 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水准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 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 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 作者在长期从事预算治理咨询和会计核算咨询的实践中注意到,很多 集团公司甚至不了解相关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当前,因为预算治理主要集中在损益预算领域,所以,基于预算治理 的需要,规范会计政策首先需要规范与损益确认相关的会计政策。概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研究1029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研究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亟待向绿色、可持续模式转型。能否建立抑制污染性投资、鼓励绿色投资的体制机制,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国务院办公厅[2014]69号文件也要求,“一行三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部门在引导绿色信贷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距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尚远,各方面努力呈碎片化状态,许多相关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关于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投资的政策框架,以及4类14条可操作的具体建议。 我国亟待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详细地评估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城市PM2.5的年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甚至一些北方城市的浓度常年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北京大学陈玉宇教授和清华大学李宏彬教授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中估计,与淮河以南相比,淮河以北居民因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使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5.5年。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超标的水源占比高达75%。目前,我国耕种污染超标率达19.4%。关于污染的经济成本,早在2004年,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中指出,利用污染损失法核算的总环境污染退化成本占当年全国GDP的3.05%。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 文献综述 会计核算体系是一个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系统。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适用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避免这些弊端就必须完备、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一、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西方的会计核算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用凭证记录企业的事项;第二,按时间顺序记录企业的事项;第三,将企业的事项进行分门别类;第四,按期间对企业的事项进行再分类;第五,以简洁的报告来描述企业的事项;第六,审查企业的事项和报告。 莱特尔顿将会计核算描述为如下一个模型: 交易——记账——账户——分配——财务报告——审查。 随着会计核算体系的不断发展,变革财务报告,提高信息有用性愈受关注。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韦尔曼提出了财务报告彩色模式(colour model),克服了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中财务报告均以有形资产为核心,而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的以智力资源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却仍然是一些可有可无的陪衬的缺点。这种模式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1)报告那些符合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的传统报表的内容;(2)报告那些只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和可计量性的事项(如自创伤愈等);(3)报告那些支只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等);(4)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金融风暴);(5)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如暂时不能全部量化的智力资源)。 1985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即“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还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利用价值链管理的思想来审视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就会发现,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的设计建立在劳动分工的理论基础上,会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因此,在价值链理论的指引下,有学者提出IT环境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下图所示:

建立财务核算体系

建立财务核算体系建议 一、资产盘点(统一时间点) 1、材料、半成品、成品盘点明确数量,按市价进行估价 2、清点固定资产数量,代账会计有账面成本的按账面成本,没有 的估价,小额资产账面没有的建议不入账 3、应收、应付、个人借款列清单请有关部门人员核对后确认 二、以上数据确认后,建立初步账务 三、账务建立后,要形成账务核算体系。财务核算基础数据都来源 于各业务流程,在原业务流程基础上,可能还要完善一些必要 流程,以下各主要流程建议,仅供参考: 1、采购 根据生产任务或订单,结合库存状况,形成物资需求计划,传递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下达订单给供应商,供应商送货到场后,由仓库验收数量、质检部门检验质量后,仓库办理“采购入库单”,采购人员凭供应商发票、“采购入库单”、质量验收单(必要时)交到财务,财务据此编制凭证并记入账簿。 付款时,由业务员填写“请款单”,相关人员审核审批后,交财务据此付款并记账。 2、生产 各生产环节要按日登记材料消耗、成品完工台账,月底汇总生成各车间(工段)产量完工月报表和材料领用存月报表,完工入库产品要填写“产品入库单”,由仓库验收认可

另,核算成本还需各产品标准消耗定额,各产品生产工时等基础资料,这也需要各车间做好统计 3、销售 业务员发货申请,开票员据此开票,一联财务记账,一联仓库发货记账,一联随货 收款财务及时记账,货款要求汇公司账户,尽量避免业务人员收现金,如收现金要及时交财务入账 4、仓库 收货及时记账,发货必须根据生产部门开具的“领料单”发货,领料单填写要规范、齐全(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用途等),按月与财务、车间核对收入、发出数字,按月进行实物盘存,报送月度货物收发结存表,半成品、产成品也是如此 5、报销 各环节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支出,要尽量取得正规的税务发票,审核审批后到出纳处办理报销、付款,出纳办理完毕后要编制凭证并记账,月底及时与银行对账单进行对账,尽量不要保留大额现金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主要业务流程,有的现在做了,有的可能没有做,这可能会改变到员工的平时习惯做法,推进会有一些阻力,这需要吴总你下决心 2015.1.3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上述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本,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列两个对等的概念吗?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1.简述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两者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方法两者 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会计账户以会计科目为名称,而会计科目所发生的增减变动情况是通过会计账户加以反映和记录的.没有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会计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2)区别: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但并不能对其加以记录,会计科 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即没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所以是有结构和格式的 2.什么是账户结构和账户用途?举例说明. 所谓会计账户的用途,是指开设会计账户的目的,即开设会计账户提供哪些会计指标.所谓会计账户的结构,是指在会计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才能取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即借方.贷方各登记什么以及余额代表什么?比如,成本类账户其用途为通过成本计算账户反映成本计算对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由此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其结构为借方登记成本计算对象在某一时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生产完工或入库的实际成本,如有余额一定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或入库的实际成本. 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1.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特点是:(1)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可以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每笔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作者:张洁琦 320152461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己成为现代企业所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责任。传统会计把企业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中,只对能以货币计量的具有交易价格的生产要素进行核算、过分重视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导致了虚夸的收益,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收益的做法。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会计的定义本质、研究目标、基本假设、核算原则等理论内容,探讨了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核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我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微薄之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体系 一、国内外环境会计现状 (一)国外环境会计现状 美国对于环境会计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企业违反相关规定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将相关的成本费用计入财务账簿中。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企业应当编制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两张报表反映其环境影响。美国环保局颁布的《环境会计导论》确定的环境会计内涵,为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依据。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主要指出环境影响在财务报告中的记录方法、环境成本和负债的确认方式、环境债务与承诺的确认与计量、环境修复的支出与损失披露等。 德国联邦环部要求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并颁布了《环境成本核算手册》将环境成本核算与传统会计核算相分离,运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 英国议会出台了《环境保护法案》,规定了产生污染的企业应定期报告环境绩效、环境目标和采取的环保措施。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摘要:就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做到发挥出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解决。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指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统一的、系统地记录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预算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会计报表,并以此作为事后核算的依据,来考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亏损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料参考。会计核算主要有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为了有足够的能力迎接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不断的成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对象。比起传统的会

计核算工作,企业就需要注重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建设。因为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出了企业对于会计管理的全面性与系统化,能够较好的涉及到核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更为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会计工作中的情况,从而可以发现问题,降低企业风险,加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不规范,导致没有真正把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会计核算工作效果不显著,并且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容易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重点讨论了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核算执行的缺陷 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不规范之一体现在制度方面,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失控,造成大量的企业资金损失和浪费。首先企业没有制定出较好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没有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关企业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缺少规范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会计部门的职权模糊不明确,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混乱,无法充分发挥出会计专业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仍然采用会计人员固定岗位、固定职能的工作制度,例如企业内部牵

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

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规范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划清生产经营与建设项目在资金、资产、成本费用等方面的界限,全面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会计信息,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集团公司内部财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遵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要求,按照基本建设业务核算模式制定的,它只对涉及工程建设的专门业务给予规范,凡与生产经营会计业务要求相同的,均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集团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办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范围如下: 1、纳入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核算体系的项目。 2、区域能化公司基本建设项目。 3、集团总部、直属机构及各专业化公司列入集团公司技术改造计划的重大建设项目。 4、集团公司确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第二章财务管理 第四条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项目建设方面的财经法规、方针政策,落实集团公司项目建设的规章制度,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预算、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与运用,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五条集团公司各级财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施财务管理和监督。集团公司各级财务部门的职责如下: 一、集团公司财务部职责 1、参与集团公司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的调研、论证、立项、审批等工作。 2、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建设项目有关财务政策、制度和办法。 3、负责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和拨付。 4、负责对各专业化公司建设项目资金的控制与监督。 5、参与对各专业化公司建设项目效绩的考核。 二、各专业化公司及区域能化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责 1、参与集团公司2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的调研、论证、立项、审批等工作。 2、负责制定本公司内部建设项目的有关制度和实施办法。 3、负责本公司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体制的确立和实施。 4、负责对下属单位建设资金的控制与监督。 5、参与对下属单位建设效绩的考核。 三、各项目财务部门的职责 1、参与本单位投资项目的调研、论证、立项、报批等工作。

重点支持五大绿色金融领域,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第一财经日报

重点支持五大绿色金融领域,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第一 财经日报 当前,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作为2016年轮值主席国,我国首次倡导将绿色金融作为G20峰会的核心议题,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方努力,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全球相对领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近年来,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绿色信贷评价制度,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特别是2016年8

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制度安排和发展路径。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军者,近两年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出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战略,这背后是怎样的考量,今后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哪些领域,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 第一财经:2015年9月,兴业银行进一步确立了发展集团绿色金融的思路,并建立了集团绿色金融协调推动机制。兴业银行将绿色银行上升至绿色金融集团基于哪些考虑,集团对绿色金融又有怎样的战略定位, 罗施毅:我们从2006年率先开辟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已经深耕这一领域11个年头,由于布局早、创新多、效益好,得以占领市场先机,发展成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军者。 作为国内主流银行之一,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思考绿色金融下一步要怎么做并且做得更好,提出了打造绿色金融集团的战略。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目前绿色金融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并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指导。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金融不可或缺。随着新环保法实施、“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以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绿色金融的政策出台,为节能环保产业以及为之服务的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服务于生态文明和节能环保的绿色金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质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所谓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们在账簿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

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根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纪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有系统的会计数据。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已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以确定企业经营盈亏。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在清查中如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循环经济是在发达国家率先实践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循环经济需要立法先行与政策推动,而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猸环经济法》和相关的财税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然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立法约束和财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与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也是必然选择。 一、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需要面向市场的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与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一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就技术进步过程而言,生产经验积累与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开发可以加速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开发需要资金支持,技术开发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成本。因而,为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规避技术开发过程的金融风险也是现代金融发展的目标之一。 2.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产业结构理论与经验研究结论揭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化与产业升级的显著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预测,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的提高。从技术经济性角度来看,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方向也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而克服转换成本则需要有相应的财税与金融手段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