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0506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0506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0506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05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北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

学生:张玉峰

指导教师:王丽华副教授

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2008级2班

2012年6月

东北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指导教师王丽华副教授

专业(班级)法学2008级2班

学生张玉峰

2012年1月6日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

摘要

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对见义勇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我国现有的见义勇为法律救济体系还不健全,法律制度适用的不足,社会各界慈善基金援助的杯水车薪,国家补偿义务的缺失,导致许许多多的英雄在见义勇为之后陷入窘境,事后救济难的悲剧时有发生。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困境让人痛心,本文认为这与我国现有的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体系中私法救济不够完善而公力救济途径缺乏,以至于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救济不能切实对见义勇为者加以全面的保障。由此,本文分别从见义勇为行为的含义及基本界定、立法现状及不足、两大法系关于见义勇为的规定及借鉴、完善我国见义勇为法律救济的对策等五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有助于推进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问题的理论研究,为今后见义勇为者的救济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见义勇为;法律救济;无因管理

On the legal relief of our country’s Samaritan

Abstract

Samaritan is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 i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Chinese natio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long and splendid.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Samaritan who is courageous and moral evaluation at the same time, can not be ignored. Our existing courageous legal relief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applicable to the lack of community charitable fund assistance to a drop in the bucket, the lack of national obligation to compensate, leading to many a hero into a quandary after courageous, after the relief is difficult tragedy have occurred. Samaritan "bloody tears" the plight of people distressed to think that with our existing Samaritan system of legal remedies in private law relief is not perfect the way lack of public relief, so that our courageous and relief can not be effectively on the courageous to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Thus,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urageous acts of content and legal nature, the existing relief and lack, foreign regulations and reference on the courageous legal relief, and improve our courageous legal relief measures five aspects of content analysi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courageous and the rights of protection, for the relief of the future Samaritan who gave modest means.

Keywords: Samaritan; legal remedies; gestio;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

2见义勇为的含义、法律性质和类型 (2)

2.1见义勇为的含义 (2)

2.2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 (2)

2.3见义勇为的基本类型 (3)

3我国关于见义勇为法律救济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4)

3.1立法现状 (4)

3.1.1私法领域的立法现状 (4)

3.1.2公法领域的立法现状 (4)

3.2立法不足 (5)

3.2.1缺乏统一界定和平等保护 (5)

3.2.2法律适用缺乏强制性 (5)

3.2.3国家补偿义务的缺失 (5)

4两大法系关于见义勇为的规定及借鉴 (6)

4.1 两大法系关于见义勇为的规定 (6)

4.1.1英美法系的规定 (6)

4.1.2大陆法系的规定 (6)

4.2我国的借鉴 (6)

5完善我国见义为法律救济的对策 (8)

5.1 私法救济完善 (8)

5.1.1见义勇为私法请求权 (8)

5.1.2见义勇为的私法救济标准 (8)

5.2公法救济完善 (9)

5.2.1见义勇为国家补偿请求权 (9)

5.2.2见义勇为国家补偿的标准和具体实施。 (9)

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致谢

论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

1绪论

从社会角度加以思考,如果社会成员为一定的高尚之举,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社会若不能以体系化、制度化的形式予以救济,见义勇为者往往因见义勇为后自身陷入窘境,这无疑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好人无好报”的消极道德氛围。[1]从公民自身角度加以考虑,其在见义勇为时,便会理性的考虑因救人可能导致的麻烦,这便导致见义勇为这种美德的分崩瓦解。近年来,我国见义勇为事件频发,这本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的明证,但英雄们见义勇为后的尴尬境地,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英雄们见义勇为之后自身受损时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首先,由于见义勇为没有统一界定,地方对见义勇为主体、程序、时限、对象等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这种局面导致见义勇为的认定工作十分混乱;其次,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所以见义勇为者因此承受着较高的道德要求,索要补偿往往被讽为目的不纯或为出名,许多受益人怕承担责任更是不敢出来承认救助行为;再次,虽然一些人获得了受益人的补偿或者政府的奖励,但这与他们的损失相比可谓是九牛一毛。从我国见义勇为第一案南京“彭宇案”到现在沸沸扬扬的佛山“小悦悦案”。从“英雄流泪又流血”到今日的“见死不救”。 [2]当人们谴责见死不救的旁观者时,更应考虑到,“英雄流泪又流血”的情形却正强化“好心人无好报”的观念。因此,在呼吁社会道德良知的同时,解决英雄的后顾之忧,革除我国现有见义勇为的救济体系存在的弊病,弥补私法救济的不足,构建公法救济途径,统一见义勇为的国家立法。以期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体系,推进对见义勇为者权益进行保障。

2见义勇为的含义、法律性质和类型

2.1见义勇为的含义

见义勇为词源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成语词典》中,见义勇为是指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去做。有学者认为见义勇为应是指:“公民为防止国家、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及财产遭受侵害,勇敢地做出的正义行动。”也有学者提出见义勇为应当是:“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使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的权益免受不法侵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冒着人身危险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合乎社会正义的危难救助行为。”有学者认为见义勇为的概念为:“为使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权益避免或者减少损害而做出合乎正义的行为。” [3]

综上,针对见义勇为概念界定的分歧在于:见义勇为的适用条件是否仅仅局限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中为的正义之举;是否必须事迹突出;是否要冒着人身危险。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进行定义时要考虑到见义勇为的两方面的属性:义,见义勇为必须体现出来的一种正义,行为主体的主观上必须有保护他方正当利益的目的;勇,见义勇为的行为主体在出现人身危险的境况仍然能挺身而出。所以,笔者认为应将见义勇为定义为:没有救助义务,为使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权益免受危险而为的不顾个人安危且合乎正义的危难救助行为。

2.2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

见义勇为的法律性质比较复杂,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种学说,目前主流观点是无因管理说。下文,将在评述见义勇为的各种法律性质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本为所采纳的学说观点。

第一,防止侵害行为说。防治侵害,指没有义务,为避免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损害,对正在发生的侵害或危险予以制止或排除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09条的规定正好体现了防止侵害行为的基本内涵。

第二,行政协助说。行政协助,指行政相对人有主动协助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权利。其特征体现在:公民没有协助行政机关的义务且没有受委托从事该行为;公民所为行为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事务。见义勇为的特征:见义勇为者在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候,没有维护义务;国家有义务保护社会利益不受侵害。因此,两者有共同属性。[4]第三,无因管理说。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在我们国家的理论界已经成为了共识,是目前关于见义勇为性质的主流学说。见义勇为应该准用无因管理制度。见义勇为通常在危难情况下做出的,见义勇为行为具有无因管理性。首先,见义勇为是一种合法的事实行为,作为债发生依据的法律事实,无因管理也是作为债发生的合法的法律事实,两者都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其次,见义勇为的要件与无因管理具有一致性且都符合国家的价值取向。

综上,由于见义勇为行为针对的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危险救助,而防止侵害行为针对的是因侵权原因即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救助,可见防止侵害行为的外延小于见义勇为行为。而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也存在区别:首先,受益人范围方面见义勇为受益人除了被救助者,还包括国家,国家是间接受益人。其次,见义勇为者对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正当利益救助,本质上替代了国家的公权力救济义务,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见义勇为者与受益人之间的无因管理之债具有私法性质。通过分析,见义勇为从行为定性和特征,都具有无因管理性,但与传统的无因管理相比较,其与国家间还产生了公法性质的无因管理。所以本文认为见义勇为即具有公法性质又具有私法性质,是一种特殊的无因管理。

[5]

2.3见义勇为的基本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见义勇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是否有明确的

受益人为标准,将见义勇为划分为有具体受益人的见义勇为和无具体受益人的见义勇为,其意义在于可以明确受益人的范围。有具体受益人的见义勇为指见义勇为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具体受益人和国家。故寻求救济时候,可以向具体受益人和国家提出损害补偿请求权。无具体受益人的见义勇为是指受益人为不特定的公众,所以只能向国家提出损害补偿请求权获得法律救济。其次,根据见义勇为的发生原因为标准,将见义勇为划分为因侵权行为发生的见义勇为和因自然因素发生的见义勇为,其意义在于确定寻求救济时候损害赔偿救济的范围。因侵权发生的见义勇为,由侵权人直接赔偿见义勇为人的损失。因自然因素发生的见义勇为,因为没有侵权人,所以只能由受益人补偿见义勇为人的损失。[6]

3 我国关于见义勇为法律救济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3.1立法现状

3.1.1私法领域的立法现状

公私法的划分起源于罗马法,私法一般而言是指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通过对已有的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学者主要通过无因管理制度、公平原则、侵权责任法等方式予以保护。

第一,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例如:张三为救助李四与歹徒王五搏斗,将受伤的李四送往医院救治所支付的车费和医疗费就是所讲的必要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132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依据以上规定,见义勇为者因救助受到的损失、如受伤所需的伤残费用、死亡所需的丧葬费用,均可向受益人提出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7]

第二,损害补偿请求权。《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依据该条规定,见义勇为者不仅可以向侵权人要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且基于公平原则也可以向受益人提出适当的补偿请求权。《民通意见》第142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该条确定了人民法院责令受益人补偿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规定主要是为了弥补了《民通意见》第142条的不足,法院应当支持见义勇为者对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提出的补偿请求权。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3条也规定了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见,依据以上规定,基于公平原则,以受益人获益的范围为限,见义勇为者对受益人享有适当的损害补偿请求权。

第三,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责任法》第23条规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在该种情形下见义勇为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救济:一方面,直接向侵权人形式赔偿请求权,应为见义勇为人本身也是受害人,故其当然可以主张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可以依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作为免责,作为自己对他人权益损害的抗辩。

3.1.2公法领域的立法现状

公法是指,规范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行政法。见义勇为具有公法性质,因此见义勇为者在受到损失后可以通过向国家请求补偿从而得到救济缓解自己的紧迫境地。但我国现有立法弱化了国家作为受益人的主体地位。首先,《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受益人仅包括“他人”,排除了国家,所以见义勇为者不享有对国家的必要费用求偿权。其次,基于公平原则,见义勇为者行使补偿请求权的对象虽然包括国家,却以“获益

的范围为限”,导致以下弊端:第一,获益范围难以界定。第二,救助无效果时无请求权。

[8]

3.2立法不足

3.2.1缺乏统一界定和平等保护

由于缺乏统一界定和平等保护,导致见义勇为者在寻求救济的过程中缺乏法律上的保障。各地在对本地区的见义勇为行为的界定各不相同而且成立标准和奖励标准也会不相同,那么见义勇为者在不同的地方申请救济其获得的保障也将不相同。导致对见义勇为者保护的不平等。

3.2.2法律适用缺乏强制性

从《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和《民通意见》第142条的规定上看。从法律术语的严谨性上看,“可以”和“应当”两者的法律效力完全不同。前者是授权性规范,意味主体可以为或可以不为;后者是强制性规范,要求主体必须为或者不为。将见义勇为者是否有权获得补偿完全依赖于受益人的意志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无任何强制性,一方面是对人们道德素质的过高估计,另一方面是对有损于法律的威严。[9]

3.2.3国家补偿义务的缺失

《民法通则》第93条中排除了国家的受益人地位。目前,我们国家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主要体现授予见义勇为者相应的荣誉称号,在社会上公开其见义勇为事迹将其作为模范人物开展表彰大会,并给予一定的奖金。见义勇为者虽然可以向侵权人和受益人行使求偿权,但该权利的行使不仅要经过耗时费力的诉讼予以确认其应得的求偿数额,更要以侵权人和受益人有经济能力为前提,更何况受益人的求偿权要以“获益的范围为限”。因此可以说,国家补偿义务的缺失状态,造成了绝大部分的见义勇为者不能得到完全补偿,甚至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

4 两大法系关于见义勇为的规定及借鉴

国外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见义勇为法”(good Samaritan laws),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救助者做了好事不至于惹麻烦上身或被告上法庭。这一举措对解决我国现在普遍的“英雄流血又流泪”、“见死不救”等社会问题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4.1 两大法系关于见义勇为的规定

4.1.1英美法系的规定

英美法中关于见危不救经历了一个从道德义务向法律责任转换的过程,因为英美法坚持“Mind your own business”的行为规则。政府非经公民同意不得对其课加对陌生人的义务,使其进入危险。英美法系国家不鼓励干预他人事务。这种冷漠的态度导致大量见死不救现象的发生,刺激法学家们反思传统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对陌生人救助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中,美国对见义勇为的规定相对完善,故本文重点介绍美国的见义勇为法。

[10]美国规定了两种见义勇为法:积极的见义勇为法,规定了见义勇为人的民事责任豁免和人们间的相互救助义务。消极的见义勇为法,只规定了见义勇为人的民事责任豁免。美国的联邦和各州对见义勇为法的规定存在共同点,表现在:首先,任何救助行为都不能够以获得奖励或报酬为目的。其次,一旦救助行为开始后,救助人必须尽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合理的照看被救助人,不得采取不当救助行为,不得离开救助现场。再次,关于救助人的豁免规定,只要救助者在同样水平和一般情况做出合理的反应,尽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即可豁免。最后,权益受损的救助人如果自身需要急迫救济可先从国家得到赔偿。

4.1.2 大陆法系的规定

相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更加倾向于以刑法来课加积极的见义勇为人义务。鉴于法、德两国立法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故本文重点介绍这两国的相关规定。在法国,对见义勇为行为采取刑民并举的方法进行规制。《法国刑法典》(1994)第223-6条规定:“任何人对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个人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为,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11]民事领域,见危不救的行为人对其行为承担不作为的民事责任。救助活动中见义勇为人受损,准用无因管理制度进行解决。在德国, 1794年的《普鲁士普通联邦法》,规定以现金奖励拯救他人生命者,而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和基金会捐赠。《德国刑法典》(1976)第330C条规定:“意外事故或公共危险或急难时,有救助之必要,依当时情况又有可能,尤其对自己并无显著危害且不违反其他重要义务而不救助者,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并科罚金。”《德国民法典》第680条规定:“事务管理以避开可能对本人发生的击破危险为目的的,唯有故意和重大过失可以归责于管理人。”第683条规定:“事务管理的承担符合本人的利益和本人真实的或可推知的意思的,管理人可以像受托人一样,请求偿还其费用。”

4.2我国的借鉴

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强调自己的事务他人无权干涉,不支持“好管闲事”。但随大量的见义勇为者救助后给自己带来了大量麻烦而不能得到有效救济和越来越多见死不救现象的发生,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见义勇为法”,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救助者做了好事后不至于惹上麻烦。英美法系国家见义勇为法规定了见义勇为的适用范围、需承担的风险和免责问题。并规定:如救助人权益受损需要救济可以从国家取得补偿以缓解自身的困境。[12]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规定,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尤其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见义勇为者救助后惹麻烦上身的案例,诸多见危不救引人愤慨的案例。

第一、当前我国对见义勇为者的救济还仅仅停留于私力救济方面,因而导致对见义勇为的受损弥补不足,许多见义勇为者救助后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因而,须树立国家作为见义勇为间接受益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国家的补偿义务,建立社会化救济途径,对见义勇为者予以更全面的保护。

第二、关于见义勇为者救济过程中豁免规定,救助者因过失让受害者的状况更恶化时,以其达到一般人进到的注意义务为限,不承担责任。但在我国,没有救助责任豁免规定,我国应该予以借鉴。

大陆法系国家推崇乐于助人的行为,并且不惜用刑法来赋予人们之间的积极救济义务。但在民事方面,则以无因管理制度解决。从大陆法系国家“见义勇为法”的概况来看,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是刑民并举的处理的见义勇为者问题。在刑事方面,它们以刑法来课加见义勇为者救助义务,违反者将遭刑罚。在民事领域,见义勇为准用无因管理。在我国,见义勇为法应该是为了建立见义勇为者的社会救济体系和表彰见义勇为事迹,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民事领域中见义勇为者的救济应该准用无因管理制度。公法领域中权益受损的救助者为解决自身急迫的需要可以先从国家得到补偿。而采用刑法课加见义勇为者救助义务,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此举不妥。

5 完善我国见义勇为法律救济的对策

5.1 私法救济完善

通过上文分析,现有的见义勇为的私法救济方式存在缺乏对见义勇为的同意界定、平等保护和强制性等方面。鉴于无因管理制度更具有强制性和可行性,本文赞同建立以无因管理为中心的对见义勇为者的私法救济。

5.1.1见义勇为私法请求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对象是侵权行为人。见义勇为者在实施了救助行为后,有权要求不法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见义勇为者有权向被救助者或者受益人提出请求,要求其补偿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和受到的损失。因为在因侵权行为原因发生的见义勇为类型中,危险来源的肇事者是侵权行为人,所以见义勇为者在救助过程中的损害应归责于侵权行为人的行为上。[13]见义勇为者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及内容依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包括因侵权行为发生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补偿请求权的对象是受益人。具体受益人基于无因管理之债所负的义务,具体受益人即危险中的具体受害人。见义勇为者为保护其正当利益不受侵害,在无义务的情况下救助受害人,实际上在其二者间成立了无因管理之债的关系,见义勇为者基于无因管理之债享有对具体受益人的补偿请求权。应在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的基础上明确受益人应当承担补偿责任,以弥补其适用中缺乏强制性的问题。理由有两点:不法侵害人的财力可能无法全额支付见义勇为人所受损失;在事发后可能出现不法侵害人逃逸或者无法寻找到不法侵害人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规定,受益人可以承担补偿责任而不是应当承担补偿责任的话,对见义勇为人的保护将极为不利。其次,受益人应偿付见义勇为者因救助而造成的损害,其范围应当限于自身的实际损害范围。当然,这里的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并且因自己的重大过失或故意造成的损害不计入其内。因为精神损害请求权是对侵权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内容之一,受益人在事件中本身也是受害者,并且不是造成见义勇为者受损的过错者。

5.1.2见义勇为的私法救济标准

第一,没有救助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规定人民警察有救助义务,故当人民警察履行公务进行救助行为时不适用见义勇为的规定。

第二,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利益或他人的正当利益。关于救助对象的评判标准,在危急时刻,见义勇为者在救助时没有充裕时间去确认对方的利益是否合法,所以允许行为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表面现象来大致判断对方的利益是否合法。[14]

第三,主观上具有利他的目的。本文认为,如果忽视见义勇为的主观要素,这势必会得出犯罪也构成见义勇为的伪命题。例如,张三欲抢劫李四钱财,抢劫过程中遇见了仇人王五,王五于是拿出手枪将张三击毙。在这一案例中,王五虽然在客观上救助了李四,但主观上没有救助李四的意思,他只是为了杀害张三而客观上救了李四。如果忽略见义勇为的主观要素,则势必会得出王五即构成故意杀人罪,又构成见义勇为的荒谬结论。

第四,具有较大人身危险性。见义勇为之所以不同于无因管理和一般的助人为乐体现在见义勇为者的救助行为必须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本文认为,见义勇为者以牺牲的法益小于被救助的法益为限,在必要时候可以牺牲他人一定的正当利益。例如,一般认为财产权让位于生命权,因此,为了达到救人目的可以牺牲他人的财产权。当然,这类救助行为必须合乎社会的正义,不能为了达到救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以上,通过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统一性界定,确立见义勇为者请求权的行使类型和私

法救济标准,其目的在于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平等保护和增强法律规范适用的强制性,以解决见义勇为立法的现有不足。

5.2公法救济完善

针对见义勇为的救济如果单单通过民法救济途径是无法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全面救济的,因为见义勇为者的损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害人和受益人是无法赔偿或者补偿建议用着的全部损失。[15]国外见义勇为法规定:权益受损的救助人为解救自身急迫的需要可以从国家处得到赔偿。借鉴这些规定,本文为构建一个全面的见义勇为救济体系全面的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即将国家纳入见义勇为救济体系,对见义勇为者实施国家补偿。[15]见义勇为者的受益人包括直接受益人和间接受益人。间接受益人主要指国家。国家基于无因管理之债和特别牺牲理论应付补偿义务。从国家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见义勇为者不仅维护了直接受益人的正当利益,而且在客观上帮助了国家管理社会公务,具有公法意义上的无因管理。那么,国家作为受益人理应承担补偿责任。德国学者奥托.迈耶提出的特别牺牲理论认为,使特定的无义务的人遭受其财产或人身的损害,便意味行为人为国家或公益蒙受了特别牺牲,这种牺牲须由由公众加以平均分担。本文赞同奥托.迈耶的观点,正鉴于其观点寻求建立见义勇为者社会救济体系的途径。国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管理人,有义务救助受害人,此时见义勇为者付出构成了特别牺牲,这样处理符合自然法上公平正义的理念。[16]见义勇为者行使补偿请求权的范围限于自身的实际损害,这里的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且因自己重大过失或故意造成的损害不在其内。因为事件中受益人本身也是受害者且受害人并不是见义勇为者受损的过错者。

对见义勇为人进行国家补偿具有如下制度价值:首先,体现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政府的职能已从传统的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向着积极的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救助社会贫苦与困难群众,减小贫富差距的社会服务职能转变。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予以调整,为社会中存在的弱势方提供保障,对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加以控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见义勇为法律救济制度和保障机制是政府转变职能积极履行其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其次,体现了我国宪法注重人权保障的精神,国家补偿救济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对见义勇为者实施补偿更是对人权尊重和保障的体现,是恢复社会生活中失衡的公平和正义。再次,体现了公民权利平等保护的精神,见义勇为人因履行公益而自身受到损失可以从国家获得救济以弥补其损失。

5.2.1见义勇为国家补偿请求权

从国家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见义勇为者不仅维护了直接受益人的正当利益,而且在客观上帮助了国家管理社会公务,具有公法意义上的无因管理。[17]所以,国家基于无因管理和特别牺牲理论应付补偿义务。

5.2.2见义勇为国家补偿的标准和具体实施。

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公法上的救济,首先要求见义勇为者满足私法救济的标准,并且经私法救济不能实现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方可申请公法救济即国家补偿。

第一,确认和补偿机关。现有见义勇为确认机关的规定各不相同,本文认为为了更好的对受损的见义勇为者的权利进行保护,应当将见义勇为的确认和补偿机关意义统一,将这一职权交由见义勇为基金会行使。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并结合社会捐助等其他方式来获取资金。关于资金来源,国家应重点考虑从各地税收部分中支出。其次,为避免基金匮乏,还要考虑基金获取的多种途径。其他方式可包括社会捐助和募捐。基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以上性质及之职能通过政府机关的授权可以使其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第二,补偿程序的启动。补偿程序的启动分为两种:主动补偿与依申请补偿。当然,依申请补偿为原则。[18]补偿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应由受损的见义勇为者,或其近亲属向补偿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过程中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其次,核查申请材料;再次,告知申请人核查结果;第四,如申请人有异议,在协商的基础上不能解决,申请人可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是向见义勇为基金会授权的行政机关。

第三,补偿的方式。见义勇为者在实施见义勇为过程中受损并不是单一的,包括财产、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对其补偿方式应是多维度的:首先,由见义勇为基金会给与经济补偿;其次,给予医疗帮助和抚恤;[19]再次,优先安排就业,现实中,许多见义勇为者因救助致残,其中多数人并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仍能承担一定工作,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6结论

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表彰的同时,我们不能忘却正是因为对见义勇为法律救济存在不足,导致大量社会悲剧发生。对见义勇为者的救济予以完善,有利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有利于弘扬见义勇为道德风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主张见义勇为是一种兼具公私法的无因管理,受益人不仅局限于具体的当事人,还包括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甚至扩大到相关机构和政府。

[21]因此,它存在巨大的社会价值,其所涵盖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民法的界限,渗入公法领

域。所以,对见义勇为者的救济,不仅仅是侵权人、受益人的责任,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的囊括公私救济途径的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体系。[22]总之,要使我们中华民族重新拾起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面对危难处境,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让救助者获得应有的救助,救助人又任何负担的为见义勇为高尚之举,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见义勇为者高尚行为的赞赏和对见死不救者的批判,需要的是我们国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救济制度,以解决见义勇为人的后顾之忧。[23]

参考文献

[1]张大勇.我国见义勇为行为匮乏原因的社会学思考,探索,1999,12(6).

[2]王俊秀.我国每年因见义勇为牺牲上百人,《中国青年报》,2008,3.

[3]张乐乐.论助人为乐行为的法律评价,南京大学学报,2011,4,

[4]熊绍山.我国见义勇为法律救济机制完善研究,南京大学,2009,3,

[5]谭和平.见义勇为行为的法理透视,《法学杂志》,2009,7.

[6]郑成章.见义勇为者法律救济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12,

[7]林洋.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3,

[8]黄绪喜.见义勇为行为法律研究,西北大学,2009,6.

[9]贺光辉.见义勇为行为保护之不足与完善,社会科学家,2005,23(6).

[10]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06年第七期.

[11] Elias L. Khalil.Are “good samaritan” laws desirable? A note,Forum for Social Economics.

[12]张立琴.浅论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2010,1.

[13]江平主编.《民法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5] Thomas Li-Ping Tang; Toto Sutarso; Grace Mei-Tzu Wu Davis; Dariusz Dolinski; Abdul Hamid Safwat Ibrahim; Sharon Lynn Wagner:To Help or Not to Help? The Good Samaritan Effect and the Love of Money on Helping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6]魏振瀛主编.《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17]丁丁.论我国见义勇为行为的统一立法,安徽大学,2011,4.

[18]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张顺敏.见义勇为者受损民事补偿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0,12.

[20]申洁.见义勇为受益人补偿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0,3.

[21] Barry Loewer; Marvin Belzer,Help for the good samaritan paradox,Philosophical Studies.

[22]张学文.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主体,《法制与社会》,2011,1.

[23]汤忠元.侵权责任对见义勇为者保护,《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1.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丽华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三个多月来,王老师在学习和论文写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与指导,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王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帮助和不懈的支持。另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也给予了我极大地支持与帮助。正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之下,我才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此谨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教师姓名、职称):毕业论文成绩: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道德贯穿整个人类社会,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4 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论道德与法律关系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与道德关系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法律与道德虽然属于不同范畴,调整着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不能把二者划分开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道德与法律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通过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不难发现,从法律的产生,再到实现法治就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相互演进的过程。而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儒家的伦理道德对各个阶段各个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倡导意义。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分析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道德和法律的概念: (一)道德的概念: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借以评判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关于善与恶,好与坏,优与劣,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见,诚实与虚伪,野蛮与文明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综合体系。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婚姻家庭道德。① (二)法律的概念:

法是有国家制定的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 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确认, 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②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法律和道德随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毕竟属于不同的规范体系和调控机制,有各自的性质和界定,无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别 (一)产生的条件不同; 纵观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历程,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 氏族公社的大背景下首先产生的是道德规范和神秘的宗教禁忌,随 着历史发展,封建社会下国家机器的产生勾画了法律的雏形,终于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度的产生、确立 而出现。然而道德的产生则是与人类的产生则是与人类的产生同步,由最古老的社会规范逐渐发展完善, 经过历史沉淀来维系整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没有道德的约束,整个社会便没有了存在的依托。法 律的产生以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冲突普遍化为条件,道德的产生则是 以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为条件。 (二) 本质不同; 法律的本质是“他律”道德的本质是“自律”。法律主要表现 在他的外在强制力上,而这一手段的作用形式就是国家机器。而这 些强制手段往往具有一定的暴力色彩,如剥夺财产甚至生命。可以

道德讲堂讲稿(做有道德的人)

增强道德观念,做有道德之人 各位领导: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镇党委政府主办的道德讲堂活动。非常高兴能够在此与在座的各位就道德这个话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今年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各地要抓好道德讲堂建设。今天上午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社会主义道德的相关知识尤为有意义。那么道德究竟就是什么?我们首先从理论层面来作解释。 道德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着断判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意为风俗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就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以及所指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就是德,在今天如果再这样就不就是什么美德了,而就是不道德行为,恰恰相反男女平等才就是美德,女子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再如,在西方不少国家,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周岁后,就可以不再供养她们了,父母这么做并没有不当之处,但就是在中国父母要这么做,肯定被认为就是不负责任的,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就反映了中西古今道德标

准的不同。 什么就是道德?也可以从品性方面进行理解,例如中国传统中的道德包括智、勇、勤、俭、廉、耻、正、恭、忠、孝等等;当代国外的道德包括自由、公正、人道、慈善等等。也可以有道德关系上的理解,就就是人与群体应该怎么处理,比如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从道德的本体意义这个方面来谈,就就是基于价值取向向上的行为方式,道德即人立身处世之“应该或不应该”,也就就是说,我们该怎样做,才就是“好的”的。才就是有道德的,或者就是我们不应该怎样做才就是对的,才就是有道德的。比如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孝敬父母、爱岗爱业,维护正义等等,这才就是有道德的:也可以说我们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比如: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徇私舞弊、贪脏枉法、偷工减料、为富不仁,这样也就是有道德的。 道德可以很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抹淡淡的微笑与一场真诚的对白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道德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简单到轻抬自已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在世博会期间,当记者对一名正在停车场上执行疏导工作的志愿者进行采访时:这名志愿者就是这样回答:我们的工作就就是这样,无论就是骄阳酷暑,还就是瓢泼大雨,停车场永远就是我们的舞台,这位交通志愿者没有豪言壮语,但她那朴实无华的话语打动了很多人,因为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道德份量,那就就是忠于职守、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热心公益。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A4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陈远寅,政治学院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又都存在着局限,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着相互冲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从“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现象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寻求一套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解决这两个方面冲突的途径,让二者在冲突的解决中推动法治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原因;

协调 Conflict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Chen Yuan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Law and morality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each of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ey have a mutually dependent, and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legal and moral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ly un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unlawful” the two explored the 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attempts to find a set of under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y to solv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 and let the two

道德讲堂之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道德讲堂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走进本期道德讲堂。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讲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引导人们自我觉悟提高的场所和载体。今年,我委按照吕梁市文明委及我县文明办工作会议精神,将进一步深入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此次活动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以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生动形象地推进党员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通过弘扬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省身修德,自我提升,从而形成“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实现道德素质的大提升,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见义勇为,彰显人性的光辉舍己救人,凸显人格的灿烂”。通过学习模范,用道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用道德的阳光来温暖心灵,立于德,践于行,从而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柳林人。 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省自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传授别人东

西时自己有没有做不到的?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扪心自问三句话: 1、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2、我能做到关爱别人吗? 3、我做善事了吗? 请大家睁开眼睛,短短的时间我想大家脑海中浮现了很多画面,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我想我们也应该吾日三省吾身。 第二个环节是“唱歌曲”,请全体起立。请大家随着大屏幕,同唱道德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播放歌曲)请坐下。 好人就在身边,的确,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好人,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为,传递道德力量,唤起人间大爱,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筑起了中国人坚实的道德根基。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讲故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李改坐见义勇为的故事。2014年1月16日下午3点她在家里做饭,突然听到外面“砰”地响了一下,还听到了小孩凌厉的嚎啕哭声。她赶紧跑出来院子,猛然看见邻家3岁的小孩玩耍时,由于在斜坡上滑倒掉在自家棚房上。见当时情势紧张,小孩子再一乱动就十分可能失足掉下来,造成生命损害。危急时刻,她什么也没想,大声跟小孩说不要动,我爬上去扶你,最终与闻讯而来的孩子奶奶一起

见义勇为事迹范文 见义勇为事迹材料范文6篇

见义勇为事迹范文见义勇为事迹材料范文 6篇 (篇一) 工人下井抢修抽水泵窒息,村民**置生死于度外,下到20米深的水井中救人,不幸献出生命; 运输船海上碰撞沉没,陈辉煌主动组织汪文胜、陈新民等9名船员,赶赴救起10人; 路遇群众被抢金项链,蔡庆队紧追不舍,当场擒拿嫌疑人。事后,他们的英勇行为获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不顾个人安危下井舍己救人 **年6月22日下午5点30分左右,**镇桐林村村民黄某的米粉厂的水井抽水泵出现故障,该厂工人阎某下到井中,要把电机吊拉上来抢修。因水井深达20米左右,井中氧气稀薄,致使阎某呼吸受影响,窒息掉进水中挣扎。正来该厂办事的前埔村村民**听到急促的呼救声后,迅速冲到事故现场。 面对井深狭窄、抢救十分艰难而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下到20米深的水井中抢救阎某。但由于水井深、空气稀,致使**窒息昏迷,沉入水中。当群众报警求助,**当地民警和**消防中队干警赶到现场,将**打捞上来时,他已不幸献出了年仅39岁的生命。

**平时敦亲睦邻、克勤克俭、为人好善而深受村民好评。他涉身险境、舍己救人的义举,人们深受感动,为之赞叹。**年9月15日,**被追授为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荣誉称号; **年4月29日被**市委、市政府追授为“**见义勇为者”的荣誉称号,同年12月被追授为泉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荣誉称号。 渔民主动请战海上救起10人 **年3月23日下午,闽平渔f736号铁壳渔业运输船在从宁德开往厦门途中,在**深沪海域不幸与石狮市的“和源”号铁壳货轮相撞。由于船体严重破损,机舱大量进水,闽平渔f736号迅速沉没。险情就是命令,当日下午4时,深沪镇02渔业信息台接到泉州海事局救助电话后,即刻向镇政府报告情况,抢救工作随即展开。 深沪镇后山居委会主任陈辉煌以渔民兄弟生命为重,主动请战,当即组织9名船员、动用自己泊在深沪渔港的闽晋渔5788号船,开足马力全速赶赴出事地点参加抢救。闽平渔f768号船上原有船员12名,出事时当场死亡1人,失踪1人,余下10人全部被闽晋渔5788号船安全救回深沪港。船一靠码头,深沪镇马上把被撞伤的患者(其中重伤1人,轻伤5人)送往深沪卫生院救治,同时协助做好遇难船其他船员的安置工作。 闽渔5788号船上10名船员团结协作,谱写了一曲海难救助的见义勇为赞歌。**年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分别授予陈辉煌、汪文胜、陈新民、陈灿辉、杨奕榕、陈清谅、陈茂助、李传兴、陈国泉、陈生跃“**市见义勇为者”的荣誉称号。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

道德讲堂讲稿稿 1.2.3

道德讲堂讲话稿1 增强道德观念,做有道德之人------钟玉兰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着断判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意为风俗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以及所指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今天如果再这样就不是什么美德了,而是不道德行为,恰恰相反男女平等才是美德,女子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再如,在西方不少国家,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周岁后,就可以不再供养他们了,父母这么做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是在中国父母要这么做,肯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这就反映了中西古今道德标准的不同。 什么是道德?也可以从品性方面进行理解,例如中国传统中的道德包括智、勇、勤、俭、廉、耻、正、恭、忠、孝等等;当代国外的道德包括自由、公正、人道、慈善等等。也可以有道德关系上的理解,就是人和群体应该怎么处理,比如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从道德的本体意义这个方面来谈,就是基于价值取向向上的行为方式,道德即人立身处世之“应该或不应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做,才是“好的”的。才是有道德的,或者是我们不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是有道德的。比如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孝敬父

见义勇为事迹演讲稿

见义勇为事迹演讲稿

见义勇为事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今年37岁,于1985年参加工作,是**发电公司**电厂待岗员工,现已转入供电公司。受公司多年的教育和培养,去年我于抢劫犯罪分子进行搏斗,做了一个公民和三电员工应当做的事,微不足道,可见各级领导对我非常重视,给了许多关怀和鼓励。今天,我受集团公司及领导的要求,与在座的领导们、同志们汇报一下我与犯罪分子搏斗的经过,以及发生此事后,区政府、区综治办、区公安局、集团公司、供电公司、发电公司等各位领导自始至终对我的挂念和关心。谈不上什么作报告,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所谓英雄事迹。 那是去年9月10日凌晨20分,我因有事从我父母家出来,刚走到鞍子坝小学门口,就听到鞍子坝上面有人喊:“抓住他,抓抢劫犯!”我听到喊声后,马上意识到有歹徒在搞抢劫。因为这一带地势偏僻,居住人口复杂,不但晚上,连大白天也有人敢持刀抢劫。于是,我就站在一盏路灯下

的那个人,快出来抓抢劫犯!”,可一连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出来,我知道他们怕多事,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就多一种气势,歹徒就多一份心虚和害怕,只要有一个人出来,歹徒就十拿九稳跑不脱。我当时那个气呀,简直没法形容:不可理喻、不通人性、铁石心肠、狼心狗肺……可气归气,但我理智清醒,还得抓歹徒,于是,又继续和歹徒单打独斗着。这时,歹徒见我人高马大,一时半会儿摆脱不了我,遂趁机将他的衣服脱掉,将手里抢来的皮包扔下,来了个金蝉脱壳,挣脱而逃。我当时心里又气又恨,气的是没人来帮我,恨的是歹徒太猖狂,心想坚决要抓住他。于是,又猛追上去,并在路边捡起一块砖头,作为武器,和歹徒再次扭打起来。而丧心病狂的歹徒此时也急红了眼,用尖刀在我的头部、颈部、脸部、腰部和手臂一阵乱捅,尽管我也用砖头不断还击,但由于失血过多,最后还是晕倒在路边,歹徒再次逃走了。歹徒逃走后,看热闹的人立刻就围上来了,他们认出是我后,便通知我的母亲,我母亲才立刻将我送到三峡中心医院抢救。歹徒在我的身上共刺了八刀,其中腰部一刀将我的肠子捅穿,经**区公安局刑事科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 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 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 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道德贯穿整个人类社会,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胡兵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法律的出现总会与道德发生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 关键词:道德法律冲突道德法律化多元化 耶林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中的好望角,那些法律航海者只要能够征服其中的危险,就再也无遭受灭顶之灾的风险了。①”因为在那个时代好望角是欧洲通往亚洲的必要航道,又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暴区。这就是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必须研究而又难度很大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社会法学家庞德也曾说:“有三个问题在近一世纪的法学著作中是突出的,便是法律的本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历史的解释。”②正因为如此,法律与道德的问题一直是中西方法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且至今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与冲突,深入探寻两者之间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①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道德的容归根到底来自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来自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这表明道德的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定义为: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和原则的总和。③它是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心意愿和行为,因此,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还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④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以权力和义务为容,以确定、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体系。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纵的联系 ③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3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82页。

见义勇为活动主持词1范文合集.doc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 有一种道德最为昂贵,因为它的代价往往是鲜血和生命。这种道 德就是舍生取义,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以自己的生 命抵制 * ,用正义来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好市民和见义勇为先进工作者,聆听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 省委政法委巡视员、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窦广平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赵卫华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委常务副主任胡炳山 市*常委会副主任、综治委副主任韩增 金市政府副市长、综治委副主任张兆宏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郭德刚 参加会议的还有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有关成员单位以及各县区 综治办的负责同志。 今天的大会分三个阶段,一是观看见义勇为工作专题片; 二是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好市民和见义勇为先进工作者 ; 三是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 请大家一起观看我市见义勇为工作专题片(15 分钟左右 ) 见义勇为精神是任何一个伟大时代必须具备的精神,是引领社会 风尚的一面旗帜。随着见义勇为精神逐渐深入人心,见危必救、见义 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我市蔚然成风。 下面,进行颁奖 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郭德刚宣读表彰通报, 请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好市民上台领奖, 有请省委政法委巡视员、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窦广平,市 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委常务副主任胡炳山为受表彰人员颁奖。 感谢颁奖领导, 向各位受表彰的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现在开始 请张承国同志上台作报告,请杨景田同志上台作报告,

见义勇为问题分析

莫让英雄流血更流泪 浅谈现行见义勇为奖励保护机制 自《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以下简称《保护办法》)于2002年5月出台后,我市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奖励和权益保护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各地见义勇为事业的大发展。 应该说,近年来全市对见义勇为申报评审和奖励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愈发加大,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良好典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亟需进一步明确和解决。在此对见义勇为工作开展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进行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行为界定不够明确,具体操作中存在争议 (一)缓刑犯等特殊人员能否作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从《保护办法》上看,并无对见义勇为的主体进行规定,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即见义勇为的主体为自然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居民周某,驾车逼停套牌车司机,并与其搏斗,配合警方将其抓获。从行为而言应当构成见义勇为,然而,其本人身份特殊,系在社区矫正的缓刑犯。对于这类特殊人群,是否能够成为见义勇为行为的主体十分不明确,其行为究竟是戴罪立功还是见义勇为十分难以界定。 意见建议:建议对于此类人群,不适用见义勇为的申报和保护。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式社会的楷模,传播的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虽然从行为的角度而言,确实值得赞扬,但是从人员主体来说,其实戴罪之身,不适宜作为楷模宣传。 (二)负有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的人员能否构成见义勇为 在见义勇为评审过程中,遇到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保安抓小偷,《保护办法》中有明确,职务行为不可作为见义勇为。然而,保安抓小偷是否是职务行为?保安的职责是预防犯罪,还是阻止犯罪甚至于抓捕罪犯?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汉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针。这是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战略决策。深入研究和探讨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促进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就总体而言,文明要求社会对自身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自觉的协调,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达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与道德,因此,只有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规范系统和调控手段系统,从而保证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

谈关于见义勇为 上财思修课讨论发言加分

在谈谈关于见义勇为的看法之前,我想先引述几则旧闻。 2007年南京彭宇案仍然令人记忆犹新;2009年4月,广州某大型网站发起了一项“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广州人不会出手相助,广州被评为“中国十大冷漠城市”之首,有些人抛出见义勇为过时论。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湖北荆州市授予3名溺亡的大学生和市民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称号。对该事件有网民为之感动,但也有网民直呼三名大学生为救小学生身亡“不值得”,更有网民声称见义勇为已经“过时”。接下来发生了不和谐的事情令人心寒,在打捞英雄遗体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竟有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36000元的捞尸费,多么令人寒心啊!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对见义勇为现象的思考。 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义务,但这并不是要求人们总是冒死去行动。这种义务也只是在人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行使。如果面对的是一伙手持凶器、气焰嚣张的歹徒,挺身而出就意味着无辜受伤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是不会苛求人们用自己的死去履行社会义务,并不要求人们一定用死来彰显道德的高贵。在上海,公交调度员陈双龙劝阻一乘客排队上车时,不料被该人用雨伞戳伤,陈双龙被送往医院抢救,终因脑部伤势过重不幸身亡,上海市授予了他“市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见义勇为必须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很深、很广的概念,其内涵就是那种为了正义而奋不顾身的精神,其外延也绝不仅限于与歹徒作斗争。与歹徒搏斗是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抢险救灾也是见义勇为,与违反社会公德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也应该纳入见义勇为的范畴。 正确界定见义勇为的内涵和外延,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奖励和保护,不仅是道义的要求,也是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因此,只有正确界定了见义勇为,才能对发扬见义勇为的行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胡锦涛同志强调过,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形成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的工程,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见义勇为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一种典型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发扬见义勇为精神,自觉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义务。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这种义务叫做自然义务。只有在一个有崇尚正义的世界里,我们才能够正常地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如果我们可以在看到不义的时候,给弱者施以援手,那么社会上的恶势力必然会在正义的巨大力量面前低头,整个社会就会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当我们处于危难之时,社会正义促使每个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所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从正义中获益。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见义勇为观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使大学生将维护社会正义的理念彻底内化,达到一种道德的认知。 首先,学校层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见义勇为”等诸多的良好品质的确是应该从小培养的不能指望孩子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到十八岁突然就有了见义勇为的意识和能力。“见义勇为”的理念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家庭层面——抛弃功利观,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法律人大多喜欢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法律人喜欢把“公平”、“正义”这些道德意味浓重的词语挂在嘴边,法律条文当中也时不时出现“诚实”、“信赖”、“善意”、“恶意”等字眼,而当法律制定得不好时,我们也会说这是一部“恶”法; 但另一方面,法律人又不总是这样做,法官审判案件时一定要找出确切的法律依据而非道德依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也从未被看作是同一件事情。 疑问由此而产生: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如此庞大以至于在法学史上它至少被分成三个子问题:(1)法律的定义是否必须以某种方式援引道德?(2)能否对法律进行道德上的批判?(3)能否对道德进行法律上的强制? 第一个问题引发了哈特(H.L.A.Hart)与德沃金(R.Dworkin)之间的论战,第 二个问题引发了哈特与富勒(Lon Fuller)之间的论战,第三个问题引发了哈特与德夫林(P.Devlin)之间的论战。 这三次论战成为近半??世纪以来英美法理学界的主旋律。 哈特的《法律、自由与道德》正是他上述第三次论战的成果。 该次论战的缘起是沃尔芬登报告。1954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皇家专门调查委 员会,负责调查研究有关性犯罪的法律,以便向国会提出相关方面的立法建议。1957年,该委员会提出了《委员会关于同性恋罪错和卖淫问题的报告》(约翰·沃尔芬登是该委员会的主席,因此该报告又称沃尔芬登报告),建议取消对成年人之间在私下自愿进行的同性恋行为的刑事制裁,其理由是凡是未造成公共损害的地方,就属于个人自由的范畴,法律不应当涉足其中:“我们必须保留一部分私人生活的领域给道德或者非道德,概括来说,就是对这些领域之调整并非法律的职责所在。”(17-18页) 这个报告甫一出台,即引起诸多争议。一批所谓的法律道德主义(legal moralism)干将群起攻之; 1959年,德夫林勋爵———当时的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应邀在英国科学 院第二届马克比(Maccabean)讲座上作了以“道德规范的强制执行”为题的著名演讲对之予以猛烈抨击。他认为法律应当被用来维护对社会的存在而言非常重要的东西;而一个社会所共享的道德规范对该社会的存在而言是必要的,因此镇压不道德行为正如镇压叛国活动一样,正是法律的职责所在。 哈特作为法实证主义的核心人物,历来主张法律与道德各不相干;德夫林等法律道德主义者的这种言论恰好给他提供了一个靶子,让其大显身手。于是乎,1962年哈特在斯坦福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对法律道德主义予以回击,《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即是在这三次演讲的基础上写就,并成为讨论该问题的经典之作。 在本书中,哈特运用他的两大武器———自由主义(来自密尔)和功利主义(来自边沁),在区分实在道德和批判道德的基础上(前者是指实践中为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接受和共享的道德,后者则是指用于批判包括实在道德在内的现行社会制度的一般性道德原则),从三个方面对法律道德主义予以驳斥: 第一,德夫林说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其采取必要的步骤去维持自身之存在是可以允许的,那么,哈特反驳道,这必须要考虑到这个社会的性质,如果

浅谈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

浅谈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 摘要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它们从根本上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服务的。法律和道德在内容和范围上都有联系和区别,因此,只有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规范系统和调控手段体系,才能保证整个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告诉我们追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是社会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法律和道德的正确结合,正是通往文明社会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法律和道德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加以分析,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法治和德治观,以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法律, 道德, 区别, 法治, 德治

Brief analysis law and morals relations Author:Li Ting Xing Tutor:Liang Yu Na Abstract The law and the morals take the overtop structu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wo kind of different societies adjusts the method, they fundamentally are for consolid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social service.The law and the morals have the re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 and the scope, therefore, only then both coordinate mutually, supports mutually, supplemented mutually, can form the complete social norm system and regulative method system , can guarantee the entire society along the correct direction advance. Legal and the moral relation tells us to pursue both's harmonious unification is society's inevitably the request, in other words, the law and the moral correct union, is precisely the path civilized society's optimal path. This article through do not perform to legal and the moral relation and area to analyze, makes the people to set up the correct government by law and the virtuous rule view, favors the promotion society accord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w, morals , difference , government by law , virtuous rul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